登陆注册
49325000000011

第11章 和谐社会视阈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2)

第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公平正义的社会。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就是社会经济利益、政治利益、文化利益以及其他各种形式的利益在全体社会成员之间合理而平等地分享、分配。社会公平正义意味着权利的平等、机会的均等和司法的公正。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下,每个公民都享有大致相同的发展机会,这种机会“实际上是指社会成员发展的可能性空间和余地”。每个人都能够平等地接受教育、参与竞争、参加社会生活,人们自觉讲诚信、讲道德、讲法制、讲秩序,矛盾各方相互促进、良性运行、和谐共存、共同发展。

第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诚信友爱的社会。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社会成员以诚相待、相互包容、尊重个性,人们在彼此信任和相互关爱中感受做人的价值和尊严,体验生活的美好和人生的幸福,激发生命的创造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建立在全体社会成员诚信友爱基础上的社会,是人和社会之间关系协调的社会,是所有人都能够得到帮助、关心的社会,是人与人之间充满了关怀和真诚的社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要通过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良好风尚,在全体人民中间形成平等友爱、融洽相处的良好人际关系。

第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充满活力的社会。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一个没有创造力的社会,是没有前途的、僵化的社会。一个注重激发社会活力的社会,才是充满了生机的社会。我们党提出要最广泛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其着眼点就是要从政策上促进、从制度上保证整个社会的创造活力。所以,和谐社会就是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使社会的一切积极因素得到最广泛最充分的调动,各行各业的人们的活力得到充分激发,社会的开放性和竞争的活力在政策上、制度上得到保证。

第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安定有序的社会。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人民内部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和健全的社会,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初步形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稳定有序的社会,它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也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安定团结。这不仅是重大的社会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

第六,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马克思曾精辟地指出:“社会是人同自然界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指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高度统一状态。生产发展是生活富裕的基础和前提,生活富裕是生产发展的动因和目标,生态良好是生产发展和生活富裕的保证和条件。

(三)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涵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理论是以唯物史观为基础,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价值核心和基本原则的,也就是把以人为本作为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这使马克思、恩格斯在人类社会发展道路的探索中找到一条通往“自由王国”的解放之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根本上讲就是围绕“人”这个社会主体,处理好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之间的关系。因而,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能得以构建。

第一,不断满足人的需要是和谐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社会实践作为人的本质的根本内容,是与人的需要相联系,是以满足人的需要为前提的。人的需要是形成人的利益要求、价值取向和理想追求的内在根据,是人的活动的内在动力,同时也是和谐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

从一般意义上说,“人的需要是人的内在缺失所引起的一种追求满足的倾向性状态”。它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首先,人的需要具有自觉性。人的需要不仅有客观性,而且有区别于动物的需要的自觉性,也就是已经“被意识到的”需要。正因为人的需要是自觉的需要,人才有自觉能动性,才会有目的地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其次,人的需要具有社会性。一方面,任何个人都是社会的人,人的需要是由社会产生的,是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是具有社会性内容的需要。另一方面,人的需要的合理性是以社会的尺度来衡量的,而不是由个人来认定的,个人需要的满足,依赖于社会,个人需要的满足程度取决于社会的性质和发展水平,并且随着社会的前进而不断发展和提高。再次,人的需要具有发展性。这是因为人的需要和人的生产是一种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关系。需要推动生产,生产的产品满足人的需要,这种原有需要的满足,又会引发人的新需要,如此不断循环、不断提高,因而人的需要也就具有历史的发展性。

需要是人内在的、本质的规定性,是人的全部生命活动的内在动力和依据。任何个人不但是有意识的存在物,也是有需要的存在物。有需要就要获得满足,就要去追求所需要的对象,这就是人的价值追求。

需要的满足程度直接涉及人的本质实现程度和社会发展程度。需要是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社会前进的内在尺度,它制约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和影响社会的具体面貌,也不断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变化。人的需要不断满足,必然依赖于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的增多,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高度发展必然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因此,不断满足人的需要是和谐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

第二,不断提高人的能力是和谐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所谓能力,是指在人的综合素质基础上形成的,正确驾驭某种活动的实际本领、能量和熟练水平,它是左右社会发展和人生命运的一种积极力量,包括体力、智力,以及情感力、意志力,也包括物质生产能力、精神生产能力和人自身生产能力;包括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能力、人与社会关系的能力和人的自我调控能力等。

能力是一种最宝贵的人生财富,它是帮助个人实现其人生价值的内在基础和根据,也是和谐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能力是一种潜在价值,人有多大能力,才会对社会有多大贡献。社会的不和谐大抵是由人自身发展的不和谐引起的,是人的自身能力方面的畸形发展所导致的。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依靠人和人的能力的提高。在马克思看来,劳动能力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第一个基本条件”。人只有通过生产劳动才能使自己的本质力量外化为对象性产品,人的能力也从而得到确证和发展,劳动为每个人提供了全面发展的机会和场所。劳动是人获得发展的根本途径,个人能力的全面发展是在劳动过程中围绕着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而展开的。人民群众是物质资料生产的直接承担者,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一切创造价值的活动都是人的劳动活动。

劳动的产品是劳动的对象化,其中凝聚了劳动者的知识、能力、意志等主观因素,是这些因素的物化。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的发展程度决定劳动及其产品的发展程度。人的发展程度越高、越充分,社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就创造得越多,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就越高。

人的全面发展表现为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恩格斯曾经指出,全面发展的人,应是“各方面都有能力的人”,人的全面发展,就是要“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人的发展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发展,而个人能力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公开和展示。马克思指出:“任何人的职责、使命、任务就是全面地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因此,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提高人的能力,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才能大力发展生产力,从而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第三,不断扩大的人际交往是和谐社会发展的综合动力。

交往是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生产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但是孤立的个人不能进行生产活动,人们只有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互相交换自己的活动,才能进行生产。所以马克思说:个人作为生产力,“只有在这些个人的交往和相互联系中才是真正的力量”。另外,物质交往是保存已创造出来的物质生产能力的保障。物质交往的扩大,推进了市场规模的发展,推动分工越出一定的界限,从而促进了生产的发展。人类交往的活动无论是从内容来说,还是从形式来说都是丰富多样的。从社会层次结构的角度,可以把交往分为经济交往、政治交往、精神交往等。交往的扩大不仅意味着社会资源在更大范围的优化组合,而且意味着社会发展的合力的增强;交往的扩大不仅意味着交往主体的扩大、共同利益相关度的提高,而且意味着主体动力的更大的激发,从而推动社会关系的变革和改善。人的交往能力的提高,有利于社会中人们思想的交流、沟通和理解,有利于消除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不和谐因素。人际交往是在社会关系中形成的,交往的扩大必然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协调发展,促进和谐社会的形成与发展。

人是社会的人,每个人都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生存和发展。在交往活动中,人们之间的心理、情感和信息等得到交流,受到启发,从而彼此促进、相互发展。正因为如此,马克思指出:“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和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人的内在本质只有在丰富而全面的社会关系中才能得以表现和实现。人的发展就是其交往关系的发展,是对社会关系的不断突破。只有消除社会关系的狭隘性和受限性,才能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广阔的自由活动空间。换句话说,只有到了“社会关系允许他均匀地发展全部的特性”的时候,才可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反过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总之,不断扩大的人际交往是和谐社会发展的综合动力。

第四,不断丰富的人的自由个性是和谐社会发展的恒久动力。人的自由个性是人的本质力量发展的集中体现,是人的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活动素质在不同社会生活领域的集中表现,是人的独特性、自主性、创造性的充分展示。个人的独特性,即个别差异性,这是由于个人的遗传因素、面临的社会环境、教育程度以及所从事的社会实践活动等各不相同,因而形成了不同的个性。个人的自主性,是在逐步克服自然压迫和社会压迫的过程中形成的,自主性不仅意味着人成为社会关系的主人,成为自然的主人,而且成为自身的主人。只有自信、自立、自强的人,才能成为真正有个性的人。自主性的全面发展也就是“自由个性”的一种实现。个人的创造性,是指人的创新能力的开发、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创造性的全面发展,人的自主性就不能得到充分发挥,人们的独特性也不能获得真正内涵。

不断丰富的人的自由个性是构成现代民主社会的基本元素,也是和谐社会发展的恒久动力。马克思认为,人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有个性的个人”逐步代替“偶然的个人”,而“有个性的个人”就是人的体力、智力、能力、意志、情趣、特长等个人自身属性充分发展,并与社会关系、交往条件相适应。作为一个行为个体,他具备独立自主的人格,在不妨碍他人自由和社会利益的前提下,自己选择生活方式,选择参与政治的途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由无数个具有独特个性的人组成的多元化人格的,然而又是有着统一目标和共同方向的多样化社会形态。

社会主义社会和谐发展,不仅要求社会成员充分实现个人的价值,履行作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的权利,而且要求每一个社会成员在发展自己的个性、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必须尊重他人的个性和价值,这样社会才能安定有序、和谐进步。也就是说,只有每个人不断发展完善自身属性,自觉发挥和运用个人才能,创造性地改造客观世界,人类才能在不断超越现实的过程中创造自己的历史,追求理想的和谐社会境界。

总之,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涵,是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和动力。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才能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应当在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充分落实以人为本原则,把以人为本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贯彻到实际工作中。

把和谐作为自己所追求的目标。

同类推荐
  • 学生人生观的教育

    学生人生观的教育

    学生德育是指学校按照一定的社会道德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学生进行思想、观念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学生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使广大学生形成社会所需要的道德品质。学校德育教育的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它不仅决定了学校德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而且制约着德育工作的基本过程。
  •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二辑——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二辑——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青少年仁义礼智信释读:智

    青少年仁义礼智信释读:智

    “仁义礼智信”为儒家“五常”。这“五常”贯穿于中华伦理的发展中,成为中国价值体系中的最核心因素。智者,知道日常的东西也。把平时生活中的东西琢磨透了,就叫智。
  • 给小学生讲艺术常识

    给小学生讲艺术常识

    本书讲述的是世界艺术史,其中中国艺术史占一半的比重,主要包括音乐、绘画、雕塑和建筑这四个大的方面,除了介绍最有名的艺术家、最具代表性的艺术作品和艺术发展的历史之外,还通注意讲中西方做对比,让孩子能够领略到艺术的不同表现形式。
  • 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热爱生命

    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热爱生命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热门推荐
  • TFBOYS之夕阳下的美

    TFBOYS之夕阳下的美

    三个爱一个!感兴趣的来看下吧!黑粉勿进【第一次写小说!请四叶草多多包涵啊!本书绝对原创!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生死死生年复年

    生死死生年复年

    南府女公子南随为找寻父兄,维持南府往日风光,步步为营,深陷阴谋漩涡。南宫检元,良人在怀,不动如山,冷峻外表下掩藏尘封过往。公子漆,江湖侠客,来去无踪,蛮荒之地南疆的守护神。苏月宜,容颜姣好,细语轻声,坚守一生一世一双人。褚北恪,风流倜傥,护妹狂魔,马背男儿志在四方。房喆,翩翩公子,重情重义,飞蛾扑火追寻刹那深情。
  • 神灵狩猎计划

    神灵狩猎计划

    在妖魔与人类之间长达二十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地球上的“人们”迎来短暂和平。整个世界被由“亚细亚共和国”所主导的人类阵营与“亚美利加合众国”所主导的妖魔阵营瓜分。在核武器、高端修士、强大妖魔的共同威慑下,和平持续了四十年的时间。但战争的阴云从未散去。就在这片阴云之中,有寄身无尽时间之墟的强大存在以恶毒目光俯瞰众生。它们是毁灭者、创造者,亦是流浪者、逃亡者。——在很久以前,人们称其为神。而这一次,他们想要狩猎神灵。
  • 关于阿三

    关于阿三

    幸运的人童年可以治愈一生,而不幸的人却在用一生治愈童年。
  • 蜀女皇后

    蜀女皇后

    《蜀女皇后》是作者奉友湘根据《宋史》中一段关于章献明肃皇后(968年—1033年)的记载创作完成的一部古代历史人物传记。书稿重塑了宋真宗时期刘皇后这个“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的真实历史人物,通过作者细致入微的描写,刘皇后的形象跃然纸上,栩栩如生,鲜活生动。令观者感叹蜀女刘娥一生的传奇经历的同时,也佩服她坚韧勤奋的品格和高超的政治智慧。本书稿可读性强,也有利于普及历史知识,传播四川地域文化。
  • 修真山海界

    修真山海界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在这个修真大世你该何去何从?
  • 无名勇者的回忆录

    无名勇者的回忆录

    这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穿越众的故事没有屠神,没有称帝,没有后宫,甚至连登临世界巅峰都没有。仅仅是一个普通穿越者在异界的冒险故事罢了
  • 千年轮回之鬼役

    千年轮回之鬼役

    百年难得一遇的盛世亦是百年难得一遇的鬼世,光明之下隐藏的黑暗,被诅咒的少男少女,究竟能否走出命运的轮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