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355000000024

第24章 新诗的创格:新月派浙江诗人的现代诗美追求(4)

在他看来,性灵是一种本能,是一种神秘的力量,它与美丽的大自然,与不受束缚的冲动,与绝对自由的思想紧密相联。而林徽因也知己地将“性灵”称为“本能的艺术冲动……一个人为着一个愚诚的倾向,把所感受到的复杂的情绪尝味到的生活,放到自己的理想和信仰的锅炉里烧炼成几句悠扬铿锵的语音”。

值得一提的是,徐志摩对于“性灵”的发现与依恋,与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故土文化的依恋以及五四时代于他的影响不无关系。

徐志摩的出生地浙江海宁,是典型的江南之乡,在地域上属于吴越文化圈。在这个历代以来以自由放达、浪漫洒脱、风流儒雅、飘逸灵动为风貌的文化社会之中,一般而言,文人多为“清流美士”,亦即性情中人。他们作文崇尚信马由缰,抒发性灵。这也就是“性灵派”文学思潮得以在这一方域里蔚然成风,并历久而不衰的缘故。尽管在徐志摩一生中,多种文化冲突和碰撞都在他身上留下过印记,但故土文化的内在因子是流注在他的血脉里的,那种思根思本的文化依恋是刻骨铭心的。

他的个性气质总是以自由浪漫、潇洒俊逸、袒露性情、率真自然为表象。

所以,几乎是与生俱来,徐志摩的灵魂“暧处”总在萌发着“性灵”的生机。

徐志摩对“性灵”的发现与依恋又是以五四时代为背景的。五四时代,人的解放,集中表现为“个体自由意识”。不仅表现为思想意义和道德意义上的解放,人格的独立和弘扬;同时也表现为情感意义、审美意义上的解放,人性和生命的复归。受时代的熏染,徐志摩敢于冲出社会传统罪恶的罗网,大胆追求个人天性的自由发展,无所顾忌地使自己的心灵世界呈现出一种顺性率真的放恣状态。因而,徐志摩对自然人性、挚真性灵的追求与依恋,恰与他生活的时代达成了一种默契。

以这种人生自觉和艺术自觉为前提,在“独抒性灵”的美学思想指导下,徐志摩十分抒情地走完了他的艺术道路。

作为一个主张抒写“性灵”的诗人,寻求诗歌的性灵美便成了徐志摩诗歌创作的美学追求。在他“独抒性灵”的心怀里,他要呵护的便是他的人生信仰。他称自己“是一个曾经有过单纯信仰的人”。胡适曾把诗人这“单纯信仰”解释为“爱”、“自由”、“美”这样的“三个大字”。徐志摩一方面把“性灵”和对“爱”、“自由”、“美”的追求视为人生和艺术理想,另一方面又把它们视为一种能够体现自己理想和追求的现实。

徐志摩诗作的意旨,离不开自由性灵的追求,“爱”、“自由”、“美”便是这性灵的依托。作为这人生理想的混合体,对于徐志摩而言,“爱”、“自由”则是一对连体双胞胎,“爱”是他第一个要追求和实现的目标,而只有“自由”的“爱”、“爱”的自由以及心性的绝端“自由”才是美的和快乐的。《这是一个懦怯的世界》、《雪花的快乐》、《决断》、《起造一座墙》等等,都表明诗人对爱——自由的爱的渴望,也是对于徐志摩“性灵”观的一种诠释。

生,爱,死——

三连环的连谜,

拉动一个,

两就跟着挤……

要恋爱,

要自由,要解脱——这小刀子,

许是你我天国!

(《决断》)

《决断》之中,徐志摩把“爱”视为生与死的纽带,而要求得“爱”,必须自由,先须解脱。

徐志摩把爱看作是自由心性的一种实现,如果没有了自由,也就没有了美,懦怯世界里被世俗束缚的“爱”唯有死的抗争才会挽回。

一如《这是一个懦怯的世界》:

这是一个懦怯的世界,

容不得恋爱,容不得恋爱:

披散你的满头发,

赤露你的一双脚,

跟着我来,我的恋爱,

抛弃这个世界,

殉我们的恋爱!

中国文人历来多喜信佛参禅,视其为生活中一种美好的“清娱”方式。他们常以艺术的眼光审视生活,以艺术的创造对待生活,注意从人物身上得到启示,从山水自然的陶冶欣赏中获得超悟,以实现“虚融淡泊”、“空灵”“游心”的情趣表露。如王维诗画,苏轼诗文,李贽“童心说”,三袁“性灵说”,都有佛理禅趣。徐志摩极慕王维的佛性境界,“志摩”之意,即“志在摩诘”。徐志摩一生,也确实佛性自得,心性自由无比。诗作之中也自然充满一种任性自由的灵气。他曾说:“我的笔本来是最不受羁勒的野马……”正是这匹野马,驱动了诗人灵动的诗绪,自由的诗情。

在《云游》里,诗人这样吟道:

那天你翩翩的在空际云游,

自在,轻盈,你本不想停留

在天的那方或地的那角,

你的愉快是无拦阻的逍遥,

你更不经意在卑微的地面

有一流涧水,虽则你的明艳

在过路时点染了他的空灵,

使他惊醒,将你的倩影抱紧。

一股空灵飞动之气云烟氤氲,流动自由的飘逸之美摇人心旌。

古人的“性灵”之说,常常与求“趣”的审美意识融会一处。正如袁宏道所云:“世人所难得者唯趣,趣如山上之色,水中之味,花中之光,女中之态,虽善说者不能下一语,唯会心者知之。……夫趣,得之自然者深,得之学问者浅。当其为童子也,不知有趣,然无往而非趣也。”

这里,“趣”、“真”、“自然”、“童心”与“性灵”是二而为一的东西。自然之真,童心之诚,都是对自由性灵丰富而又具体的诠释。

激赏徐志摩的诗作,不难发现,其中总洋溢着一种让人喜欢的孩子般纯净浪漫的气息。这也正是徐志摩其人其诗最让人喜欢的地方。朱自清曾把诗人这种个性气质生动地形容为“跳着溅着不舍昼夜的一道生命水”。这道“生命水”永远保持着童心的纯真、自然、自由。如《雪花的快乐》,诗人用舒展轻盈的调子吟唱对爱的追求。诗作之中,孩子般的想象,孩子般的欢呼,孩子般的真情毕露,使诗情飘逸、潇洒、飞动、欢欣,感人至真。只有这雪花般自由自在在半空里追求爱的快乐才使诗人如此醉心!

徐志摩将纯真、纯美、梦幻一般纯净的童心与潇洒俊逸的艺术灵性结合起来,从而创造出一种自由自在的孩子般忘我的艺术境界,这不也正是以“真”和“趣”为表象的“性灵”之美的体现!

“爱”、“自由”是徐志摩“个人性灵的最高发展”,那么,“美”——自然之美、艺术之美,则是他诗化人生的最好载体。

徐志摩是大自然的崇拜者。在他看来,“自然是一部伟大的书”。

从而,他极力主张皈依自然,融会自然。他有过这样深切的体验:“只有你单身奔赴大自然的怀抱时,像一个裸体的小婴孩扑入他母亲的怀抱时,你才知道灵魂的愉快是怎样的?”“人是自然的产儿,就比指头的花鸟是自然的产儿;但我们不幸是文明人,入世深似一天,离自然远似一天。离开了泥土的花草,离开了水的鱼,能快乐吗?能生存吗?”

既以如此,徐志摩的性灵美往往就和自然美的描画相与为一了。在《再别康桥》里,“我”与“西天的云彩”交流感情达到的默契,感觉到“金柳”具有“新娘”的魅力;那波光艳影,一潭虹影等大自然中的美丽幻景,也映入“我”的心灵,成了“梦”的呈现,乃至“我”想化入康河柔波之中,作“一条水草”的体验。在《黄鹂》里,那勇敢而热情的黄鹂一展翅,冲破浓密,化一朵彩云,像是春光,火焰,像是热情,用艳异照亮浓密。诗人的灵智与自然美高度融合之后幻化出含蕴丰美又言难穷尽的性灵之美。

徐志摩所追求的“美”,更在于艺术的美。这是诗人难能可贵的艺术自觉的表现。在新文学家们纷纷注重“问题”的揭示,把“为人生”、“为社会”、寻求思想皈依当作文学使命的五四时代;在要么重政治言说而忘却艺术,要么重形式追求而不重“诗”,文学的艺术美几乎要被抛荒、文学家们大都显出几分躁动的年代里,徐志摩苦心经营着他的艺术之乡,那又当是怎样的“静若处子”!

第二节 陈梦家:延伸中国新诗的诗美之路

陈梦家是后期新月诗人中“一名健将和代表人物”。他“上承新格律诗派的余绪,下开现代诗风的先河”,在新月诗人开辟的格律诗道路上,既传承了闻一多、徐志摩等新月早期诗人的主张,也适时匡正了新格律诗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偏差,进一步扩展了中国新诗形式美的路径。尤其值得肯定的是,陈梦家擅长吸收和借鉴西方浪漫主义、象征主义诗歌的表现技巧,并将之有机融入新格律诗的创作中,有效提升了新诗的艺术审美品质,从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向度延伸了中国新诗的诗美之路。

一、“诗是美的文学”

“诗是美的文学”,这是陈梦家新诗理论的核心。这个“核心”在早期新月诗人那里便是他们极力倡导的唯美主义。当陈梦家举起这面旗帜的时候,他的贡献则在于他给了“诗是美的文学”以更新的、更为深邃的美学内涵。陈梦家认为:“诗应当是可以观赏的歌吟的思味的文学。”揭示出“美的文学”应包括这样两种因素:一是“可以观赏的歌吟的”,二是具有“思味”。这就从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中界定了诗歌美的本质。他说:“诗本身是个可统系的错综的完全”的结构体系,作品的“诗美”应从不同的层面上要求。故而他论诗,独标诗形、诗韵、诗感。而诗的形、韵、感都应求其自然,即“诗,要其有自然的格式、自然的音韵、自然的感情”。而且这些诗的形、韵、感“不仅是一些平凡的描摹与感慨,更其要有哲学意味溶化在诗里”。强调诗的形式应积淀着诗味的内容。“使在美丽的装饰里藏着美丽的灵魂”,这种对诗美的看法显然比闻一多偏于形式强调诗歌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的主张更其进步,也与他提倡新诗格律应更为宽泛的理论相一致。陈梦家正确地指出:“韵律就是‘诗的装饰’”,“它的目的在于‘衬托’诗的灵魂”,并认为“诗的灵魂乃是诗的生命”,基于这样的认识,陈梦家批判了两种错误的诗歌倾向:即“诗形散文”与“散文的诗”,认为这种诗“或是侧重形式”,“或是侧重精神”,“皆为畸形的诗”。陈梦家结论道:“所以不朽的诗,不但具有完美的形象,更不其超过一般的灵魂”,这灵魂就是诗感。在创作前,诗感为产生诗的酵素;在创作中,诗感就是作家抒发的真挚炽烈的情感意绪。虽说陈梦家没有具体谈到作品中的诗感性质,也没有具体分析诗感的高下健康与否,只是笼统地强调诗感为作品的灵魂,有其局限的一面。但这却摆正了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使时人的眼光从注重新诗的形式上拉回到对诗感诗味的关注,而且以是否很好地完成诗歌内容的表达来鉴别诗形的优劣,将诗的内容置于形式之上,这不能不是陈梦家的一大贡献。

怎样才能使诗成为“美的文学”?陈梦家认为,诗应具有“本质的醇正,技巧的周密和格律的谨严”。这一观念冲出了“诗缘情”与“诗言志”的传统纷争,还原诗的本体,在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中界定诗美的本质。

美与真和谐统一的完美境界是陈梦家孜孜以求的诗美理想。他深入诗歌本体,从诗的本质、形体、内蕴等多方面考察诗美的特质,精心构建起一座以真挚美、格律美、意蕴美三者共同支撑的诗美大厦。

陈梦家认为:感情的真挚是诗生命力之所在,“真正的感情是诗人最紧要的原素”。他秉承早期新月诗人抒写性灵的主张,倡言诗歌抒发情感、表现心灵的必然。他说:“我们写诗,因为有着不可忍受的激动,灵感的跳跃挑拨我们的心,原不计较这诗所给予人的究竟是什么……总之,我们写诗,只为我们喜爱写,好比是一只雁子在黑夜的天空里飞。她飞,低声的唱,曾不记得白云上什么记号。”

忠实于自己,诚实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始终是陈梦家所追求的方向。

他指出:“诗原是感情的自然流露”,他把作品看作是诗人自己精神的反映,是“灵魂的移传”,认为感情的不勉强是诗人应有的德性。他鄙视那些“用欺骗写诗的人”,认为他们是受感情以外的事物的指示。反对被当作工具来利用的虚假文艺,虔诚地维护纯洁的诗美圣地。正因如此,陈梦家对徐志摩那些申抒性灵、情感细腻的诗作赞赏有加:“这自我解放与空灵的飘忽,安放在他柔丽清爽的诗句中,给人总是那舒快的感悟。”他自己得意的诗作也是那些深蕴于心,发自肺腑的歌音:

让我合上我的眼睛,听,我摇起两支轻桨——

那水声,分明是我的心,

在黑暗里轻轻的响。

(《摇船夜歌》)

陈梦家的诗情论、性灵观与徐志摩相映成辉。徐志摩曾与徐悲鸿探讨现代派绘画艺术,他在《我也感》中恳切地说:在我们衡量艺术的天平上最占重量的,还不是一个不依傍的真纯的艺术境界与一无真纯的艺术的感觉技巧有它的地位,知识也有他的用处。但单凭任何高深的技巧与知识,一个作家不能造作出你我可以承认的、纯艺术的作品。你我在艺术里正如你我在人事里兢兢然寻求的,还不是一种新鲜的精神的流露,一些高贵的生命的精华?

徐志摩寻求的这种新鲜的精神、高贵的生命的精华,就是人的天性中美与爱的情感,诗人重视的就是美与爱的真情流露。对此,陈梦家心有灵犀。

同类推荐
  • 世界最具神奇性的探险故事(3)

    世界最具神奇性的探险故事(3)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天津漕运研究(1368——1840)

    天津漕运研究(1368——1840)

    本书从天津运河,天津漕粮,天津漕船,天津海运漕粮,漕运对天津商业的影响等七方面介绍了天津漕运1368-1840年间的历史。
  •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三、名言警句卷——高风亮节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三、名言警句卷——高风亮节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佛寺道观对联(上)

    佛寺道观对联(上)

    人才的成长不仅需要较好的天赋,更重要的是后天环境的影响与自身的努力。人生的磨难,社会的感染,家庭的熏陶,个人的领悟,都影响着一个人的成长与发展。作为一套少年通俗读物,本书并不是简单的故事汇编,其间还有对少年成长过程中自身努力的肯定、良好教育环境的营造、优秀学习与教育方法方式的总结,所以,不仅对于少年朋友来说有积极的教育意义;对于广大的家长朋友来说,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总之,希望本书能给少年朋友们以智慧的启迪,人生的导向,找到打开智慧之门的金钥匙。
  • 中华农耕文化漫谈

    中华农耕文化漫谈

    本书作者在毕生研究农史的基础上以文化漫谈的形式写成了此书,内容包括农业的起源和发展,以及稻作、丝绸、茶叶、水产等诸方面的发展历史。作者以写实又诗意的笔触表达了对传统农业的回顾,同时以学者的人文情怀对现代科技背景下的农业发展现状表现出怀疑与忧患。
热门推荐
  • 神豪的日常系生活

    神豪的日常系生活

    “话说,你聊天记录都不删吗?苏锐转过头,看着身后朝夕相处的妻子,顿时流下了悔恨的泪水。我,苏锐,不做渣男!这是个渣男重生,改过自新,走向巅峰的故事。「叮,您购买了一栋高档小区住宅,使用‘消费暴击卡’,暴击获得一千万元返利。」「叮,任务完成,您获得‘低级强化药剂’,您的身体素质得到提升。」……神豪文,轻松流,欢乐搞笑,无职场压力。
  • Mana世界

    Mana世界

    Mana世界,四块大陆,人类和魔兽的对抗,少年和少女的学院故事。
  • 蒲公英没有爱情

    蒲公英没有爱情

    彼时的我们以为可以一起慢慢变老,到最后却只能眼睁睁看着两人渐行渐远却无能为力。倪欢觉得此后一生再也不会遇到那样让她奋不顾身的一人了,她所有的喜怒哀乐都给了一位叫做向阳的少年,从此我心向阳,不知所畏。
  • 我离死亡非常近

    我离死亡非常近

    诡物事件一起接着一起爆发,事件的源头却没有人知道,要想关押诡物就要付出命力,命力则与你的生命挂钩,每关押一只诡物距离死亡就会更近一步。
  • 忘机剑

    忘机剑

    一匹猥琐的丑马,坐着一心问道的少年。刚拜过师,师父就挂了;好容易相中个美人,不料自己竟是美人的徒孙儿……直到一把熟悉的剑再次当胸刺来,才终于令他想起自己是谁。
  • 证道之上

    证道之上

    以凡人之躯成就仙人之体,九天之上,万千世界,三千大道,道于本源。
  • 别拿电影说事儿

    别拿电影说事儿

    《别拿电影说事儿》选取了这些年我写的一些影评。尽管它们只占观影总数的五分之一都不到,但仍旧能代表我的观影轨迹。经典的电影值得收藏,浪漫的爱情电影让人落泪,无意间偶得的电影令人惊喜,还有代表台湾的城市电影和代表香港的警匪电影。我们热爱电影,更尊重像伍迪·艾伦和彭浩翔这样的天才电影人。我一直认为,对电影的好感来自非常私人的个人感受,源于一种生活的积累、审美的习惯和敏锐的感受力。所以,你可能无法完全爱上我的电影院,但望你能重新审视电影,重新爱上电影这门艺术。别忘了,电影是我们每个人的异想世界。
  • 至尊公主之爱恨情仇

    至尊公主之爱恨情仇

    她,是黑白两道的至尊;他,永远败在她的手下;她,冷酷又恶魔;他,冰冷又热心。她,是强者之体;他,是至尊的老哥;她,冰山又温柔;他,冷漠又贴心。她,有着勇者之心;他,是残酷的风流王子;她,调皮又可恶;他,花心又专一。各种身份让他/她们相聚。他/她们碰到一起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 心动龙先生

    心动龙先生

    从高中到大学,他们有没有错过?他是不是只能默默守护她,希望结局是美好的。追梦少女,加油o
  • 妖月诛仙

    妖月诛仙

    中原大陆存在五种神力,由五大势力秘密守护,千年前异族入侵,五种神力相机现世,力退异族,千年后异族太子受人迫害流落人间,在动荡的大陆上无意间集齐五种神力,超脱五行之外,当得知自己竟是异族太子时,掌控着天下命运的他会做出怎样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