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355000000005

第5章 引论 浙江诗人群:在中国新诗现代化的坐标上(3)

秉承现代诗派,九叶诗派将现代主义诗歌推向了极致。九叶诗派诗学理论的核心是新诗现代化,他们强调反映现实与挖掘内心的统一,诗作视野开阔,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历史感和现实精神。在艺术上,九叶诗派自觉追求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的结合,注重在诗歌中营造新颖奇特的意象和境界,承接着中国新诗现代主义的传统。而以穆旦、唐湜、袁可嘉为代表的浙江诗人,当是这一群“自觉的现代主义者”中最彻底的诗性自觉者。他们敏锐地提出了“新诗现代化”、“诗的戏剧化”等理论主张,带来了新诗观念的更新,开辟了一条以诗的方向把握客观现实,传达情感信息的途径,大大丰富了现代诗歌的表现方法。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他们以其诗歌理论与诗歌创作的先锋品格推导着中国诗歌的现代化进程。

在诗美追求与诗学建设上,袁可嘉明确地提出了“新诗现代化”的目标。他追求“把思想感觉揉合为一个诚挚的控诉”,提倡把“思想知觉化”,通过感觉表现生活的经验。袁可嘉指出:诗不再是表达激情,而是表现人生经验,“现代诗重新发现诗是经验的传达而非单纯的热情的宣泄”。这一变化正是“从浪漫主义到现代主义的诗底发展”的一个标志。在处理诗与现实之关系的问题上,袁可嘉持守的则是一种“绝对肯定诗与政治的平行密切联系”,“扎根在现实里,但又不要给现实绑住”的“二元论”和“平行论”的立场。因而,具体到诗学思想,他宗奉并实践一种“新诗戏剧化”的诗学观。这里面的涵义,一是现代人生态度的确立,二是对时间性“过程”的强调。“新诗戏剧化”作为袁可嘉、唐湜为代表的九叶诗派一个总的艺术表现策略,它不仅包涵了西方现代派主要的艺术优长,也吸纳了中国新诗有益的艺术经验,从而形成一种高超的现代诗艺技能。它以其总体艺术效力,克服了新诗感伤和说教的不良倾向,突破了此前象征派、现代派依靠神秘怪诞、模糊空泛的意象营构建立诗歌本体的缺陷,超越了此前象征派、现代派喜欢运用象征与暗示,而对于日常经验所赋予事物的内在底蕴却难以深入发掘和表达的不足,使新诗在更具宽容性、综合性的层面上大大提高了艺术表现的力量。同时,袁可嘉、唐湜从本质上提出了新诗现代化的路向,认为新诗的现代化就是“新传统的寻求”,也就是坚持提倡现代诗歌“是现实、象征、玄学的新的综合”的原则。袁可嘉、唐湜、穆旦基于这一诗学原则,进行了一系列艺术观念的调整。在艺术与上层建筑诸因素的关系上,主张“平行论”,反对“从属论”,也反对“对立论”,倡导个人与时代、人与社会的“协调论”。袁可嘉“绝对强调人与社会,人与人,个体生命中诸种因子相对相成,有机综合,但绝对否定上述诸对称模型中任何一种或几种质素的独占独裁,放逐全体”。在文艺与生活的关系上,唐湜主张诗必须植根于生活。他认为:诗只有“在那土地里深入地植下自己的根,才能有繁花硕果的希望”。穆旦深有感触地说:“一和生活有距离,作品就毁了。”九叶诗派在诗歌意象的现代性变革方面有其独特的探索。其一,主张情知合一的意象艺术;其二,意象意境合一论。这方面的探索主要是唐湜完成的,他继承现代象征诗派诗美追求的流脉,自觉地将意象作为诗思运行的主要手段。同时,主张沟通西方的现代意象艺术理论与中国传统的意境理论,追求意象构成的有机整体性,意象与意境的合一。唐湜认为“象征的森林正是意象相互呼唤,相互应和,组成了全体的音响”。他在《论意象》中将意象与诗质的融合、意象与意义的一元化作为意象意境合一的具体手段。

中国现实主义新诗学理论体系的建立,艾青是一位标志性人物。

1941年,艾青出版了语录体的诗学专着《诗论》。在《诗论》里,艾青指出:“我们的诗神是驾着纯金的三轮马车,在生活的原野上驰骋的。这三个轮子,闪射着同等的光芒,以同样庄严的隆隆声震响着,就是真、善、美。”

对诗的真实性的重新界定是艾青新诗美学对中国新诗理论的第一大贡献。“诗的生命在真实性之成了美的凝结”,这是艾青新诗美学“诗的真实性”命题。其内涵,一是诗人在接触丰富的现实生活的基础上,概括、提炼出高于生活而又反映生活真实的诗歌形象;二是在接触丰富的现实生活的过程中,诗人产生真挚、强烈而又崇高并能体现时代精神的感情。这一命题,清晰地标志了艾青诗学的现实主义品格,也标记了艾青诗学与此之前的“现实主义”诗学的显着区别。艾青在《诗论》中说:“善是社会的功利性,善的批判以人民的利益为准则。”正因为艾青注重诗的社会功利性,所以他强调诗歌与宣传本质上的一致性,重视诗人写诗的目的性和思想性。而艾青以“善”为核心的诗学功利观,鲜明地表现了他极为清醒和自觉的心态。在中国新诗理论批评史上,艾青第一个自觉地将美学引入诗学。他在《诗论》中说:“一首诗的胜利,不仅是那诗所表现的思想的胜利,同时也是那诗的美学的胜利。”在艾青看来,每一个诗的分子都是由真、善、美三种成分构成,诗美是“依附在先进人类向上生活的外形”。由此,艾青建构起20世纪中国新诗史上独树一帜的现实主义诗学体系。

三、锻造经典:浙江诗人群独领新诗艺术风骚

在百余年中国新诗现代化的进程中,浙江诗人群致力于经典锻造,以无数艺盖群芳的诗作标志着他们在新诗坛上的“盟主”地位。尤其是在新诗现代体式的创建、现代诗艺的探索上,他们更是独领风骚,领袖群伦。

浙江新诗人大都属于文体诗人:刘大白的“民歌体”、“雨巷诗人”的“望舒体”、“性灵诗人”的“新格律体”、“芦笛诗人”的“艾青体”,都是领风气之先,突破了中国传统诗歌的旧体式,从诗歌形体上首先让中国诗歌在“形象”上焕然一新。同时,浙江诗人群在现代诗艺的探索上是矢志不移的。徐志摩诗歌的性灵美与音乐美,戴望舒诗歌的意象美与诗形美,艾青诗歌的苦难美与散文美,都为中国新诗的创作提供了宝贵经验。

五四新诗运动时期,被朱自清先生称为“初期白话三诗人”之一的沈尹默在诗歌形式上就做了多方面的大胆探索。他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写作散文诗的作者之一,其代表作《三弦》被认为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首分段不分行的新诗”。而在散文诗的“体裁创新”上,鲁迅更是以他的《野草》为代表,奠定了五四新文学中第一块散文诗的基石。周作人率先提出新诗的体式应该是抒写真情实感的“自由体”。

在创作中,他将语体散文运用于诗歌写作,实现了诗歌语言和形式的解放。他不但用散文写诗,而且写的是散文化的诗,打破了传统诗歌韵律的限制,创作出真正的自由诗。《小河》就是一首完全摆脱了旧诗格律的自由体新诗,在新诗百余年的发展历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康白情认为,《小河》标志着“新诗乃正式成立”。刘大白的新诗,则在艺术上继承了民歌的优秀传统,朴素明快,平易感人。特别是引民间歌谣的诗体经验入诗,大胆进行民歌体新诗创作的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开拓意义,当是刘大白对中国新诗的一大贡献。

在“新月”浙江诗人群中,徐志摩、陈梦家们创造新诗格的成就,更为中国新诗的现代化旅程立起一座新的里程碑。

朱自清曾说,徐志摩努力于“体制的输入与试验”,而且“他尝试的体制最多”。中国新诗在徐志摩这里,开始了一个“创格”的时代。他与闻一多等人一道开始了建设新诗格律的实验,并建立起自己的“创格”理论。在他的这个理论框架中,徐志摩首先把“创格”看作是新诗艺术表现的需要,主张把诗的“完美的形体”看作是诗人的“完美的精神”的“唯一的表现”。也正如朱自清所说,徐志摩对新格律诗的贡献不在理论的“领导”而在“创格”的实践,徐志摩在诗的“体制的输入与试验”方面所作的努力和取得的实绩,深得时人称道。茅盾曾这样称赞徐志摩的诗:“形式上美丽,章法很整饬,音调是铿锵的”,尤其是他的《猛虎集》,“是技巧上最成熟的作品”。穆木天也说,徐志摩“作了各种的尝试”,“他的全部诗作,是代表着‘新月派”的诗歌之发展过程”。就连把徐志摩的诗的形式说成是“资产阶级的形式”的钱杏邨,也不得不承认:“自从有了徐志摩的诗以后,新诗坛上多了许多种新的格式。”徐志摩以新诗的“创格”体现出他对新诗发展的重要贡献。

尽管在实际的探索中还缺少闻一多那样的“精密”和“冷静”,以及“抑扬缠绵的风趣”。但他所进行的多种形式的“创格”试验,丰富了新诗的艺术宝库,对中国诗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类推荐
  • 儒家文化的困境:近代士大夫与中西文化碰撞

    儒家文化的困境:近代士大夫与中西文化碰撞

    古代中国人是怎样看待传统中国文化圈以外的世界的?他们对外部世界所具有的文化心理,是在什么地理环境中形成,并在两千多年的时间里受到哪些社会政治因素的影响而进一步强化的?这些问题对于认识近代中国士大夫对西方挑战的消极的态度和反应,无疑有着重要的意义。让我们就从考察这些问题开始。
  •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谦虚礼貌(上)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谦虚礼貌(上)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大师与传统

    大师与传统

    本书是著名学者刘梦溪先生主要围绕中国传统特性、传统、信仰、人物、经典、智慧、国学内涵等面相,以及二十世纪学术大师的流风余韵,多层次地展开探讨。虽为单篇所辑,但题旨集中。孔子、孟子、老子、庄子、司马迁、王阳明等往圣昔贤,王国维、陈寅恪、马一浮、钱锺书、陈梦家、张荫麟等现代巨擘,书中或专论或引论,体悟存乎一心。二十一世纪人类会好么?作者亦有独特展望。
  • 跨越太平洋的雨虹:美国作家与中国文化

    跨越太平洋的雨虹:美国作家与中国文化

    南京大学北京大学中国文化书院跨文化研究院合作项目“十五”国家重点图书:本书沿着美国文学发展的历史线索,总结了各个时期中国文化对美国文学的影响,汇通两国的文学关系史,对美国文学作品进行了深入分析。
  • 无印日本:想象中的错位

    无印日本:想象中的错位

    本书对日本人的娱乐、情感、生活、工作、阅读等方面都有细致入微的探讨解析,是作者长期阅读、观察、思考的记录;另一方面,这些文章虽不乏以中国人的关注角度为切入点,但仍然较多地采用日本人的自我认知的视野,来立体呈现一幅日本的生存状态的画面,所以全书行文既不失去日本的内部脉络,避免落入中国人对日本的惯性认知的窠臼,又可反映出中国人对日本的独到关切和见解。
热门推荐
  • 冥神幽空月

    冥神幽空月

    我不是废物我要保护我的亲人我要越来越强我就是幽空月小说以第一人称写
  • 魔法傲世录

    魔法傲世录

    在某一个时代,文明刚起源的时候,世界上出现了两大种族,一个是人族,一个是魔族。人族崇尚光明,而魔族崇尚着黑暗。由于信仰不和,人族和魔族多次发生战争。与此同时,魔法的发明也是从这时开始的。千年以后,魔族崛起。一个少年,立志成为一名魔法师,奈何上天给他开了个很大的玩笑。且看一个无法使用魔法的少年如何成为魔法师,且看一个无法使用魔法的少年是如何突破层层阻碍最终成为强者,如何带领人类消灭魔族,走向巅峰“魔法,因我而存。魔法,因我而生。魔法,因我而在”…………
  • 请叫我幕后大佬

    请叫我幕后大佬

    灵气复苏,异兽涌动,超人类崛起,面对着滔天的机遇和异动,你,又该作何抉择陆遥:“喵喵喵??”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高校血藏

    高校血藏

    名馆中学成立于民国年间,经历过动荡无比的年代,风雨飘摇的岁月,仍然矗立在大陆的最南边。尽管已没有当年的意气风发,依然有着它独有的韵味。我们要说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最近它又迎来一群新的孩子,他们嘻嘻哈哈闯进来,可谁也没想到等待着他们的是一个蓄谋已久的阴谋。历史到底给这个学校遗留下何种东西,让各方势力虎视眈眈。在强悍势力斗争中,这些孩子该如何面对,对于年少无所畏惧的他们来说,是成长还是伤害呢?他们之间纯洁曼妙的友情、爱情是否能经受得住一个个冷酷的考验。且看李津,黄文晖,潇蓉婷,慕容成琳.....这些俊男美女机灵勇斗某后黑手,叱咤校园风云。
  • 请叫我充电宝

    请叫我充电宝

    关于肥宅死后附身充电宝,三千年后成精的故事
  • 穿越四次元空间

    穿越四次元空间

    洛棋龙在地摊老头儿那买了一个铃铛,这铃铛居然让洛棋龙穿越到了《云巅之上》的世界里,一个又一个任务!这使洛棋龙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暗王的阴谋,洛棋龙复仇的的道路!四次元空间,穿越!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血族境域

    血族境域

    在这个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大陆,存在着人类,异能者和吸血鬼三个种族。还有等待开启的神秘大陆……墨离殇本身是一个善良的吸血鬼,只因人类的贪婪,把墨离殇推向深渊,内心深处邪恶的一面,在她脆弱之时,占据了她的身体。善良保护人类的墨离殇不要,非要心狠手辣的墨离殇,“一切都是他们自找的!”黑化的墨离殇更霸气哦!!!人类则是最卑微的生存者,异能者和吸血鬼本是一家,后因人类与吸血鬼跨越种族的爱恋,从而产生了异能者。“子民们,你们将以白骨的花环,迎接我的回归么!”“我将坠入永恒的黑暗,你们带走了我的光明,就该付出相同的代价。你肆意的将我的光明带走,我必让你以永世来偿你所犯下的罪恶。”
  • 学霸恋爱成长记

    学霸恋爱成长记

    在星尚学院,她毒蛇腹黑,她可爱单纯,她神秘莫测。他是她的得力助手,他热血阳光,他是名副其实的大暖男,他们六个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