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495600000014

第14章 竹(4)

【元·马谦斋·双调·水仙子·咏竹】

贞姿不受雪露侵,直节亭亭易见心。

渭川风雨演吟枕,花开时有凤寻,文湖州是个知音。

春日临风醉,秋宵对月吟,舞闲阶碎影筛金。

【明·岳岱·新笋歌】

满林黄鸟不胜啼,林下新笋与人齐。

春风闭门走山兔,白昼露滴惊竹鸡。

雨中三日春已过,又近石床添几个。

竞将头角向青云,不管阶前绿苔破。

【清·郑燮·竹石】

淡烟古墨纵横,写出此君半面,

不须日报平安,高节清风曾见。

【清·郑燮·竹·发合江数里,寄杨商卿诸公】

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

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清·王慕兰·石门竹枝词】

山南山北竹婵娟,翠涌青围别有天。

两两三三荷锄去,归来饱饭笋羹鲜。

【清·王慕兰·外山竹月】

待到深山月上时,娟娟翠竹倍生姿。

空明一片高难掇,寒碧千竿俗可医。

【清·戴熙·题画竹】

雨后龙孙长,风前凤尾摇;

心虚根柢固,指日定干霄。

【清·康有为·竹】

生挺凌云节,飘摇仍自持。

朔风常凛冽,秋气不离披。

乱叶犹能劲,柔枝不受吹。

只烦文与可,写照特淋漓。

第七节竹与绘画

画竹艺术在我国传统绘画艺术中具有相当的地位。竹子高尚的精神风貌和特殊的审美价值,不但激发艺术家的创作灵感,也成为艺术家推崇的楷模。竹入画,大略和兰花相当,也始于唐代。

枝叶柔柔,凤尾森森,龙吟细细,清秀俊逸的修竹之美,不知倾倒了多少丹青大师。唐宋以来,以竹为题材的画竹名家辈出。上世纪70年代,考古学家们在发掘唐代章怀太子墓时,在一幅《侍女与竹》壁画中意外发现了几笔墨竹,这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唐玄宗李隆基、画家王维、吴道子等都喜画竹。唐代画竹名家萧锐将所画15竿竹赠与白居易后,诗人读竹感其意,作《画竹歌》:“植物之中最难写,古今虽画无似者;萧郎笔下独逼真,丹青以来第一人。人画竹身肥臃肿,萧画茎瘦节节疏;不根而生随意生,不笋而成由笔成。”宋人黄山谷云:“吴道子画竹,不加丹青,已极形似。”据说,到了五代,李夫人还创墨竹法,她常夜坐床头,见竹影婆娑映于窗纸上,乃循窗纸摹写而创此法。元代,张退公著《墨竹记》云,“夫墨竹者,肇自明皇,后传萧锐,因观竹影而得意,故写墨君。”可见,以墨画竹唐代就已有之。画竹除水墨之外,尚有蹊径。宋仲温画朱竹、虚谷画绿竹、程堂画紫竹、解处中画雪竹、完颜亮画方竹等,也都别出一派,各领风骚。

在这里,着重介绍一下我国竹画史上最著名的文同、苏轼与郑燮的艺术生涯。

文同(1018年-1079年),梓州梓潼(今四川梓潼)人,字与可。善诗文,工书、画。北宋文学家米芾论文同画竹云:“以墨深为面,淡墨为背,自与可始也。”墨竹于北宋仍属初兴画艺,与当时尚工笔写实之花卉有关,故未见“介”、“爪”式的撇叶,也未见竹节间的书法连笔。通幅画法在“画”、“写”之间,与元代以后的文人写竹相异其趣。文同是大书法家苏东坡的挚友,也是诗文书画相知的好朋友。苏轼评价文同画竹,“诗不能尽,溢而为书,变而为画”。而文同画竹又屡请苏轼题识,于是“文画苏题”也就成了画竹史上的美谈,开创了文人诗、画结合的一代新风。苏东坡对文同画竹佩服得五体投地,“终身北面事之”。文同曾经这样说:“世无知我者,唯子瞻一见识吾妙处。”苏东坡尝赠诗云:“汉川修竹贱如蓬,斤斧何曾赦箨龙。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文同画风一直为后世学者所宗,谓为“湖州派”。至元代画墨竹蔚为风尚,如李衎、赵孟頫等名家,皆湖州派之继承者,对后世影响极大。

苏轼(1037年-1101年),世人称其为“苏东坡”。苏东坡是画竹的艺术大师。苏东坡关于“胸有成竹”的绘画理论,为千古墨竹画家所崇尚,也为传统绘画创作所遵循。他的奇作《墨竹图》,人谓其“富潇洒之姿,逼檀栾之秀,疑风可动,不笋而成”。墨竹之爱,是苏东坡爱竹的升华。苏东坡为墨竹,突出其“神”,“论画以形似,见于儿童邻”,即是最好的佐证。从其对墨竹的探讨,更可见苏东坡的艺术追求。

苏轼没有受过严格的书画方面的训练,他的墨竹并不以形见长,连他自己也说:“画不能皆好,醉后画得,一二十纸中,时有一纸可观。”对于此,黄庭坚做过切中肯綮的评论,他说:“东坡画竹多成林棘,是其所短,无一点俗气,是其所长。”但这并不影响东坡对墨竹的痴迷和对画竹的探讨。

对于画竹的理论,他的文章《文与可画筼筜谷堰竹记》,是一篇传颂千古的佳作。他在文章中指出,“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只可惜本人画功技差一筹,“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这是东坡画竹心得的高度概括。首先胸中当有竹的形,知道竹子的各种形态,这才有画竹的根本。最重要的,胸中当有君子之心,方能挥洒卷上,使墨竹为墨君。这样的绘画理论不仅适用于画竹,苏东坡的诗文也遵循这样的原则。正因如此,苏轼才能跳出宋词的婉约,开创豪放派,成为一代词宗。

郑燮(1693年-1765年),号板桥。擅画兰、竹、石、松、菊等,而画兰竹50余年,成就最为突出。他主张不泥古法,师法自然。当有人向他请教画竹诀窍时,他说:“后园竹十万个,皆吾师也,复何师乎?”“凡吾所画竹,无所师承,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独出新意,而不陈陈相因,“以草书之中坚长撇法运之”,板桥所画之竹气韵生动,形神兼备。在郑板桥的画作中,竹所占的比重相当大,他画竹的成就也相当高。《清代学者像传》评:“画竹神似坡公,多不乱,少不疏,脱尽时习,秀劲绝伦。”有论者称:“古代画墨竹称文与可为圣……继起者惟郑板桥”。从这些评论可见,郑板桥画竹虽不说独步千古,但能与文与可、苏轼相提并论,足可称为大家。板桥画竹,强调“骨法用笔”,以写代画,竹干用篆文、竹节用邈隶、竹枝用草书、竹叶用楷锐。板桥题《兰竹册页》说:“要知画法通书法,兰竹如同草隶然。”这也就是写意文人画的显著特点。

郑板桥不但善画,还善于总结经验。他概括的“眼前竹”,“胸中竹”,“笔下竹”,“意在笔先”,“趣在法外”,更是创作理论的精华。他说:“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竹,又不是眼前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总之,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独画云乎哉?”郑板桥通过画竹过程,形象地揭示了生活与艺术的关系。后人将郑板桥上述思想,概括为画竹要经历3个阶段,追求3种境界。一是“眼中有竹”,要仔细观察,反复临摹。他年青时画竹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年老时曾无限感喟地说:“我为这竹君,不知磨秃了多少毫锋,消损了多少精神啊!”二是“胸有存竹”,即在创作前对要画的竹了然在胸。“我有胸中十万竿,一时飞作淋漓墨”。三是“胸无存竹”,即在挥写的过程中,又不为胸中之竹所束缚,只根据表达主题的需要,创造出新的形象。因此,从竹子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象中得到启示,激发情感,经过“眼中之竹”,转化为“胸中之竹”,借助于笔墨,挥洒成“手中之竹”即“画中之竹”。他曾用诗总结自己画竹的经历:“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竹之于郑板桥,真可谓相得益彰,人竹合一。

郑板桥不论写竹、画竹均配以诗文,目的在于突出画象,把象外之意注入画面,强调作者的主观意识。如其《竹石图轴》题云:“盖竹之体,劲瘦孤高,枝枝傲雪,节节干霄,有似乎士君子豪气凌云,不为俗屈。故板桥画竹,不特为竹写神,亦为竹写生。瘦劲孤高,是其神也;豪迈凌云,是其生也;依于石而不囿于石,是其节也;落于色相而不滞于梗概,是其品也。竹其有知,必能谓余为解人;石也有灵,亦当为余首肯。”写出了作者画竹的目的,在于表现孤高豪迈的情怀。郑板桥题于竹画上的诗数以百计,独领风骚。郑板桥画竹不仅仅表现客观对象的天然特征,而且衬托出作者对人格的追求。他曾经赞美道,“竹君子,石大人,千岁友,四时春。”他有一首题画诗云:“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鱼竿”,充分体现了画家不与朝廷合作,甘愿“两袖清风”退隐的清高心境。另有诗句:“本是同根复同气,有何卑下有何高”,从中表现出了板桥先生反对社会不公、贫富不均、贵贱不平的态度。他在一片竹林上题:“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通过这画里“竹音”,流露出了作者时刻关心人民疾苦的父母官心态。

此外,再介绍几位在竹画史上卓有成就的画家。

同类推荐
  • 令孩子惊奇的122个科学发现和科学知识

    令孩子惊奇的122个科学发现和科学知识

    本书综合生物、宇宙和地球等科学的最新知识,引导你在结合课堂知识的基础上,拓展知识空间,包括“日食与月食的天文景观”、“潮起潮落的潮汐现象”、“江河里的水”等内容。
  • 阅读中华国粹-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宗教音乐

    阅读中华国粹-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宗教音乐

    音乐是最容易引起心弦共鸣的艺术形式之一。以舒缓或明快的韵律唱诵经文,既能抚平心灵深处的创伤,又能深解经义。嘹亮的法音会使听者身心宁静,体验安祥和快乐。
  • 超级记忆魔法

    超级记忆魔法

    学校里几乎没有任何关于记忆力提升的课程,对于渴望提升自己记忆力的读者,本书弥补了这一空缺。与其说《超级记忆魔法》是一本书,不如说它是一门训练课,作者就是你的私人教练。他会告诉你需要做哪些练习,注意哪些事情,在每一章他都会和你面对对交谈。并且他还总会出乎预料地知道你的困惑,解答你的问题。和别的记忆力提高书籍不同之处在于,它着重练习,而不是理论;着重效果,而不是道理。它没有过多地去解释人脑的构造和记忆理论,一开始就直奔主题,进入实战训练,手把手地教你如何释放你的记忆潜能。很快你就会奇迹般地接收到反馈——你的记忆力已经实实在在地提升了!
  • 青少年最喜欢的诗话妙语经典(青少年必读经典)

    青少年最喜欢的诗话妙语经典(青少年必读经典)

    诗画妙语带你领略中华文字诗歌画作的博大精深,为你展示一个不一样的文化视觉。
  • 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作业集

    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作业集

    初学这门课程的学生,教师讲课时能听得懂,但是对知识点掌握不够,为此我们编写了《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作业集,概括了教材中所有的知识点,有助于同学们开拓思维。本作业集内容由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概论、企业管理的信息化平台、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策略、信息系统规划和可行性研究、系统分析、系统总体设计、系统详细设计、系统实施、系统的管理与维护等组成。各章习题分为:选择题、名词解释和简答题,习题紧扣教材内容。
热门推荐
  • 阿姆斯特朗

    阿姆斯特朗

    (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
  • 冷情王爷:王妃要休夫

    冷情王爷:王妃要休夫

    在他的心里永远都只有一个阿芜,无论她为他做多少都没有用,他不爱她,便永远看不见她。
  • 戾气狂妃是王炸

    戾气狂妃是王炸

    千年来不知道重生多少次,又死亡多少次,素笺儿立誓一定要找到给她下诅咒之人。然后让那人也尝尝,不断死亡不断重生,灵魂与肉体被活生生剥离的锥心之痛。诅咒她每次重生活不过二十岁?呵,逆天改命她偏要活的长长久久。然,这身后天天幽怨着脸跟着她的这一只是几个意思?貌似大哥,你曾经还是姐遇到过劈腿过的渣男!盯着素笺儿这一副嫌弃他的嘴脸,苏墨年咬牙切齿:“你哪只眼睛看见我劈腿了?”素笺儿嫌弃之色溢于言表:“你少在我这耍无赖,赶紧滚蛋。”被渣一次是有眼无珠,若是在同一个人身上被渣两次,那她就是蠢钝如猪。苏墨年磨不成只能妥协:“我痛改前非还不成。”明明那次他什么都没干。素笺儿深恶痛绝:“怎么?还想在我坟上哭第二次?”苏墨年被怼的心酸酸的,眼巴巴的看着素笺儿的冷漠脸,委屈的拉了拉她的衣摆弱弱的唤:“苏尖儿…”世人只知道她叫素笺儿,不知道她还有一个小名,叫苏尖儿。苏墨年的心尖儿…苏尖儿…
  • 许你日光倾城

    许你日光倾城

    “苏忧深,人要往前看,一味的逃避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林青柠,你又敢说你不是在逃避吗?”每个人的青春里都有一道弯路,而苏忧深恰好就是林青柠心中那道过不去的砍。南风过境,春风十里不如你。相信这会是个治愈你心灵的故事。
  • 战盟镇魂塔

    战盟镇魂塔

    随着第三次世界大战过去,人类科技文明成为历史,原始动乱的暗黑时代到来,百族强盛,而人族式微。人族一少年意外得到一枚奇特石头,意外开启后竟来到瓦罗兰大陆,在这里结百雄,战魔物。后带领着百位英雄战将强势回归,复人族之尊严。
  • 末世CS精英生涯

    末世CS精英生涯

    俗话说:人要倒霉,喝口凉水都塞牙。大爷我好好的在自己温暖的小窝里打游戏,拿着神器追杀小小奥巴马,老天爷都不让打安稳了、、虽说每个宅男都有幻想着穿越,但爷我来的地方竟然全都是游戏、电影里的、尼玛!丧尸、、、有系统、反恐精英CS专用穿越者福利系统、此前账号上所有的枪支你都可以在此使用、如何使用且看宿主的表现如何、、嘿嘿!!这还了得,抗神器、拿毁灭、雷神在手天下有我、哈哈哈!!
  • 十一年的球员生涯

    十一年的球员生涯

    一名普通的球员通过NBA选秀进入NBA的故事主人公克里斯.海沃斯,身高191,臂展195,控卫.本人非篮网球迷,只是故事情节所发展.并与《加州往事》联系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原来爱不会因时间而改变

    原来爱不会因时间而改变

    有些东西,不会因时间而改变,爱,就不会改变,因为它弥足珍贵。
  • 外官新任辑要

    外官新任辑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