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90600000004

第4章 崛起前夕的暗潮 (1)

第一篇 第二章崛起前夕的暗潮 (1)

汉朝因为汉武帝而显得异常耀眼,这个堪称千古一帝的帝王,为汉朝注入了一股自信张扬之气,从他一当皇帝那天起,就注定了汉朝要变“无为”为“有为”,只不过路还长,步才起,保守派势力比较强大,所以一切只能是在“暗中”进行。他收揽人才,遣使西行,改革思想,集中权力,不为别的,只为了一个国家的壮大,只为了忘掉那永远的耻辱。汉朝要崛起!

建元新政首练兵,千古一帝初长成

景帝驾崩那年,刘彻正好16岁,那一年他继承了帝位,从此之后,他便走上了更广阔的人生舞台,为汉朝,甚至为整个民族,都注入了一股崭新、高贵、开拓、进取的气息。他雄才大略的一生,使得汉朝在刘彻在位期间异常辉煌和鼎盛。

当然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发展过程,16岁的刘彻还不是那个叱咤风云的武帝,他才刚登基,该走的路还很漫长。当他高坐在龙椅上俯视满朝文武时,心里毕竟还有一丝不安,但是武帝毕竟不一般,他的政治才干在登基之后就显现了其巨大的魅力。

刘彻即位后,表现了他锐意进取的一面。他一上台就任命窦婴为丞相,窦婴这个人信奉儒学,他还令其舅父田蚡为太尉主持兵政,任命曾经的太子太傅赵绾、王臧分别为御史大夫和郎中令。才当皇帝一个月,刘彻就下诏各地要求举荐“直言敢谏之士”。地方上推荐上来若干人,刘彻一一召见,亲自策问“古今治乱之由,长治久安之道”。在这么多的人中,刘彻选择了董仲舒、严助等人,而这些人后来成了名臣。有了自己的一套班子之后,他毅然实行改革。

汉武帝非常有抱负,他心里想着的不仅仅是如何坐稳皇位,还计划设计一套全新的国家战略和理论。他要规范和限制诸侯王的权力,要加强皇权,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可以对外御侮。基于这一切,他开始大刀阔斧地准备推行当年贾谊向汉文帝推荐却搁浅了的建议,即“改正朔,易服色,建官制,重礼乐,更秦法以立汉制”。但是经历文景之治,利益格局已经形成,刘彻的改革是要触动朝野的既得利益集团的。

既得利益集团的代表之一就是太皇太后窦漪房。这个窦漪房可不简单。汉景帝的时候,她是太后,窦太后信奉黄老之学,她权力大,所以景帝和窦姓宗族不得不读《老子》,并推尊其学说。有一回她召博士辕固生问他怎么评价《老子》这部书,辕固生是个直肠子,答道:“这不过是部平常人家读的书,没什么道理。”窦太后大怒道:“那是,怎么比得上你们刑部官员儒家律令呢?”话中饱含着对儒教的讥讽。辕固生书生脾气一发作,转身就要走,窦太后大怒,呵斥住以后,让人把他扔到了有野猪的猪圈里。好在还是太子的刘彻,往猪圈投了一把匕首,才让辕固生得以保住性命。汉景帝迫于太后的意思,在他主政的时候没有用儒生。由此可见窦太后这个人物的强势。刚即位的刘彻首先面对的就是这个强势的奶奶,太皇太后窦漪房。

当然刘彻一开始并没有退缩,他首先命令驻京列侯回到自己的封地。同时他又想到了打破地方割据的办法:命令各地包括各封国、诸侯领地开放城门,不得私设关卡限制往来出入。不但如此,刘彻还下令对贵族子弟违反王法的人实施惩戒。很明显这些对贵族有限制性的措施必然会引起列侯、宗室贵族们的强烈不满。不少人立刻站到了太皇太后窦氏周围,窦氏了解了这一切之后,要求刘彻废弃儒学而采行黄老之道。

事实上窦氏早知道刘彻喜好儒家,这与她信奉黄老无为有所矛盾,所以常出面干预朝政。武帝因为刚即位,实际上还没有坐稳,所以每逢大事,都向她请示。当时御史大夫赵绾和郎中令王臧,迎鲁耆儒申公来朝,并建议仿古制,设明堂辟雍,改历易服,行巡狩封禅等礼仪,还建议今后政事“可不必事事请命东宫”。太皇太后知道以后,怒不可遏,命武帝下令革去赵绾、王臧官职,并派人访察赵绾、王臧莫须有的“奸利”之事,以此斥责刘彻。最终下令逮捕赵绾、王臧,迫使二人于狱中含冤自杀,而汉武帝当时竟无力保护自己的老师。

其后,窦氏罢免了丞相窦婴、太尉田蚡,将申公逐回老家。轰轰烈烈的建元新政被迫偃旗息鼓了。窦太后之所以能一举摧毁“独尊儒术”的建元新政,不仅在于她个人的权势,更在于有汉以来,宫廷内外积袭的“抑儒”政治气候。这事情对汉武帝来说,是一生的阴影,至她去世前,武帝不再敬重用儒生。实际上在窦氏活着的建元六年间,对于汉武帝来说都是阴影。后来汉武帝在窦氏死后,将年号由建元改为元光,一字之差,很值得玩味。不光如此,在之后的统治生涯中,武帝每隔六年更改一次年号,很难说这些与窦氏存在的建元年间无关。

客观上说窦太后是一位了不起的女政治家,由于她拥护黄老思想,所以在她的影响下,西汉政权能继续由刘邦时期定下的“以民生息”、“无为而治”的精神。把汉王朝推上了强盛的高峰。

回过头来看武帝和窦氏的纠葛好像不够凶险,实际上背后的险恶是常人不能想象的。当初建元新政失败时,要不是武帝机敏把握住了风向,恐怕长公主和窦氏就可以让他做不成皇帝,但是武帝何其聪明。新政失败后“恩礼”长公主、陈皇后,并且施行“无为而治”的政策韬光养晦,才保全了帝位,他的母亲王太后,不得不为他捏一把汗。

不过话又说回来,建元新政这一败对刘彻来说是有好处的,也是必需的,如果干什么都是一帆风顺,没有磕磕绊绊的话,刘彻他还能真正成长为影响千年的一代帝王吗?建元年间这段时间,从心理上而言,对刘彻是一次历练,从客观上讲,这段时间恰恰为刘彻真正坐稳皇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遣使西行彰显雄才大略

建元新政失败之后,汉武帝刘彻表面上看起来服从了以太皇太后为代表的窦氏集团的意愿,但实际上他一刻都没有闲着,他一直在为将来的大作为做准备。典型的是他在建元三年做的一件意义非凡的事情,那就是首次派遣张骞出使西域。

汉武帝为什么要派遣张骞去出使那么远的地方?不是因为好奇,而是因为这样做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汉武帝作出这个决策也需要一个过程,首先当时的匈奴每每侵犯汉朝边境,武帝为这个问题苦恼不已,但是这个时候,汉朝的军队还不足以抵抗强悍的匈奴。二来如果一旦打起仗来战线拖得也比较长,不利于汉军作战。如果能贯彻“远交近攻”的策略,倒是可以有胜利的把握,只是当时对西域的了解太少,到底西域有什么国家,哪个可以联合,这些情况汉武帝是一概不知。

不过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一个偶然的机会,汉武帝通过战俘知道了一些极其有用的信息:西域有一个叫大月氏的游牧民族,他们在河西走廊被匈奴打败后,被迫西迁。他们的国王被匈奴杀害,头被割下来做成了酒器。这条消息对于汉武帝来说是个好消息,因为武帝知道终于可以有结盟的人了。

在当时的局势下,如果能联合西方的大月氏夹击匈奴,那汉朝对匈奴的战争就有很大的胜利把握。但是问题也来了,这个办法是好,可是,首先必须面对一个现实就是:去西域的必经之路河西走廊处于匈奴控制之下。这样的话出使大月氏的任务就十分凶险。到底选谁来做这件事情?于是汉武帝下令招募使者。汉武帝自做皇帝以来,对人才的选拔可是费了不少心思,所以这回出使西域的人选及收揽人才的事很快就有了着落,担任皇帝侍从的张骞勇敢地接受了这个任务。

回过头来看汉武帝远交近攻策略,实际上他正是应了当时的形势,联络距离远的大月氏,准备来进攻邻近的匈奴。这种外交策略非常高明,秦国用它达到了并吞六国、建立统一王朝的目的,汉武帝自然知道这个道理。因为自己的实力决定了这种状态,汉朝必须寻求一种合适的方式去介入到大月氏和匈奴之间。否则各自为政,那么对付匈奴就会很困难,而且战争难免有误伤,到时候又以大月氏为敌的话,问题就更复杂了。汉武帝才做皇帝三年就已经很明确地意识到这个问题,可见他确实是鼓足了气要一雪七十几年的耻辱的。虽然这个时候迫于保守派的压力,他还不敢有更大的动作。

为什么说是七十几年的耻辱,因为汉朝自开国起,与匈奴的关系就处于劣势。刘邦做皇帝的时候,感到自己实力不足,就采用娄敬建议,与匈奴结“和亲之约”,汉把宗室女作为公主嫁给单于为阏氏,每年奉送给匈奴大量的絮、缯、酒、米等物品,并与匈奴进行贸易。这样的情况一直到文帝和景帝,但是匈奴屡屡不知足,几乎年年侵扰汉朝边境。当然,今非昔比,汉武帝的时候国家元气已经回复,经济非常发达,这样一种情况下,汉武帝自然也咽不下这口气。所以汉武帝一开始就已经盘算着要改一改汉朝与匈奴的地位关系了,这也就不难以理解为什么窦太皇太后逝世后两年,汉武帝就彻底与匈奴决裂并向其宣战了。

同类推荐
  • 深海勘探队恐怖事件手札:噬魂龙珠

    深海勘探队恐怖事件手札:噬魂龙珠

    中国南海海域接连发生船只神秘失踪事件,有关部门派出的搜救队无功而返,却带回来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红螺岛附近的海底,竟然发现了沉船墓的踪影!
  • 你到底在巴黎呆过没有

    你到底在巴黎呆过没有

    讲述了一个16世纪巴黎小学徒的故事,他以非凡的虚构才华抵达了那个陌生的时空,让我们看到了一个饶有趣味的寓言。
  • 我的帝王生涯

    我的帝王生涯

    作品通篇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讲述的是一个名叫端白的懵懂无知的王子,在老太后权力欲望的操纵下成了燮国的傀儡国王,虽对臣民拥有生杀大权,却时时生活在恐惧和焦虑中,他是他的祖母和母亲利用的政治工具,他想反抗却无能为力。一个不该作皇帝的人,一个没有做皇帝的野心,也没有能力做好皇帝的人当了皇上,难怪,端白和疯疯癫癫的老宫役孙信一次次地重复着一句不祥的话语燮国的灾难就要来了!
  • 铁血江湖

    铁血江湖

    这是一部现代山东黑帮20年的隐秘发展史。20世纪80年代,正值国家严打,待业青年元庆、向春满、胡金、古大彬因为一次斗殴被判入狱。在狱中,元庆因种种原因与人结怨。刑满后,元庆伺机报复的同时,对方也在寻找机会复仇。于是,双方展开一场血腥的江湖混战……
  • 白鹿原

    白鹿原

    这是一部渭河平原五十年变迁的雄奇史诗,一轴中国农村班斓多彩、惊心动魄的长幅画卷。一个家族两代子孙,为争夺白鹿原的统治权代代争斗不已:巧取风水地,恶施美人计,孝子为匪,亲翁杀媳,兄弟相煎,情人反目……大革命、日寇入侵、三年内战,白鹿原翻云覆雨,王旗变幻,家仇国恨交错缠结,冤冤相报代代不已……古老的土地在新生的阵痛中颤粟。
热门推荐
  • 惊世女皇:高冷丞相,求放过!

    惊世女皇:高冷丞相,求放过!

    ‘陛下,驾崩了’一个尖锐刺耳的声音在东方玥的耳边想起,等到她慢慢睁开眼睛看到的却是一间古色古香的房子,“这是在干什么?拍戏?可我不是死在炸弹的爆炸中吗?皇帝?废物?…………面对着内忧外患的一堆烂摊子,东方玥就是一阵头疼,好吧,这也就算了,毕竟这都是小事情,可为什么还出现了一个宠我如命的妖孽呢!甚至……
  • 柠雨淅淅落枫萤

    柠雨淅淅落枫萤

    纷乱的江湖之中,女主郑语柠与男主颜枫,不打不相识,选择坚守使命还是携手白头?
  • 御用流氓痞校花

    御用流氓痞校花

    “想要我?很好!先把他杀了!”她,秋十月—亚洲金牌特工、SMS皇室学院的校花、上帝缔造的完美者。然而,她从小的生活除了黑暗训练没有任何光明可言!本以为她的生活会一如既往,直到她的爷爷给她下了一道命令——让她去保护一个神秘男人!居然还说这个男生是关系到整个世界生死存亡的重要者?
  • 玄灵大陆之凌尊归来

    玄灵大陆之凌尊归来

    在这无穷无尽的玄灵大陆,有着无数强者,想要站在那最高的巅峰,就得靠自身顽强的信念与努力,暮少凌,暮界少主,天赋极高,年仅九岁便达到八阶灵元,却又无故在三年间连续跌到了一阶灵元,沦为家族废材,少年不愿低头,机缘巧合到高人指点,再次开启走向玄灵巅峰之路
  • 恶魔召唤:魔女殿下遗千年

    恶魔召唤:魔女殿下遗千年

    她,本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学生,却有另一个不一样的身份。他,明明是她的敌人,却对她死缠烂打。当她还是千年前的那个小纯洁?抱歉了,早就进化成大邪恶了。只是谁能告诉她,这个表面跟她是敌人,内地里却是个逗比追妻狂的人是谁?让我们坐看女主笑傲江湖,称霸世界!「某宸:老婆,你就从了我吧。反正我们都是夫妻了。梓菡:一边去,被打扰我虐人。」[PS:这是我第一次写小说,不好见谅哈。]
  • 《金木水火土》

    《金木水火土》

    看过西游记的人都知道孙悟空是谁?然而在这个漫长的五百年里,他经过了怎样的神奇却被世人所不知,如果你能去品味其中这种被山压着的感觉,也许你就能明白这座山是来自吴承恩心中的一座山,也许你可以去揣度他的笔下灵魂,因为他是来自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的产物。在我看到他的产物时,我只能感受他的内心与孙悟空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因为没有人可以推倒这座大山,而且在这座山上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故事,下面便是我为大家讲述吴承恩心中的大山传奇。
  • 迟早会发现

    迟早会发现

    “哇!!!你看!樊嘉慕居然跟苏许一起打球!”“是啊!!他们两个打球不就是两个神仙在打架吗?!”一群大学女生围在篮球场,看着他们两个pk“来吧!快点解决!我快饿死了!”樊嘉慕看着正在拍球耍帅的苏许“打完回我家吃饭!”苏许把球传给了樊嘉慕“那?就尽快解决!”樊嘉慕抬起眼,冲破了苏许的防守,直接一个扣篮,球进了。
  • 冤家路窄:盟主请自重

    冤家路窄:盟主请自重

    她,异世一缕孤魂穿越而来,从落魄乞丐到世人皆知的青楼东家,此生最大目标便是:美人,Money,当她成了炙手可热的香馍馍,又将掀起怎样一场皆笑啼非的戏幕。某王爷自信满满连夜安排绑架,隔夜却一丝不挂被绑自家门前;某太子坚持不懈三顾茅庐,却次次遭遇大暴雨,终是感染风寒卧病不起;某盟主狡诈一笑,半夜翻窗而入直接扑倒;她大惊:盟主请自重,在下只喜欢女子某盟主妖孽一笑:没事,我也只喜欢女子的
  • 冰窖同人之末日游戏

    冰窖同人之末日游戏

    这是一个新的、陌生的时代。高科技主导世界的同时,有股力量却悄然而起,一次次欲摧毁伟大的战士徐阳老人庇护下的安宁世界。震惊世界的俞家惨案、世界禁术东山再起、未知病毒迅速蔓延…似乎末日来临。可这如何会让深井冰窖的战士们退缩?他们一身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自然披荆斩棘、勇往直前!胜利好似就在眼前,可一切似乎越发扑朔迷离。蹊跷的俞家惨案、身边的人究竟谁是盟友谁是卧底、那个看似不堪一击的幕后人却好像知道他们所有的秘密…“来吧,在这末日即将降临的时刻,陪我玩一场游戏。”【本故事纯属虚构】
  • 伪装与面具

    伪装与面具

    除了他,除了熟人,对其他人,她一律用外表欺骗;除了母亲,他的熟人都是仇敌,但仇敌死,母亲已故,除了她,若有人看了他的真面目,必死!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