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40600000016

第16章 20世纪80年代西方译学研究与文化整合范式的发展(2)

后来,图莫契科利用勒菲弗尔这种模式及其话语系统成功地揭示了法国文化借助于翻译而使自身肌理日益丰满的历史事实。在1986年发表的《翻译之为文学的革命力量:12世纪从史诗到传奇小说的转移》【9】一文中,图莫契科不仅研究了法国文化借助于翻译所引进的各种新颖的文学创作手法,同时也利用“以权谋文/以势压文”和“在某个历史时期某些社会/经济力量可以对文化实施影响”这些概念来解释法国文化的系统演进。同时,基于分层系统的理论假说她还考察了由于翻译的引进法国文学系统所发生的各类分层转移,其中包括文类、格律、与韵律策略等。但她也认识到完全依靠形式主义模式还无法解释文学系统的某些变化,比如20世纪的文学创新囊括了一些全新的价值结构、妇女角色的转换以及传奇式爱情模式的移植等,这些都是原有的描写模式所难以应对的,因此图莫契科借用勒菲弗尔所创立的话语和一言说方式,并据此对上述“权力结构系统”进行了一次全景扫描,结果显示,到12世纪末史诗行吟者的地位已渐趋没落,当时的权贵所青睐的对象也已转向舞文弄墨的译者、改编者或作者。图莫契科解释了个中情由,所采用的方法是将文学系统置于当时的社会/经济体系框架,并在这种语境之中实施研究考察,而这种社会/经济系统其中又包含了如下一些值得注意的结构要素,比如僧侣阶层日益膨胀的权力、大学的滥觞以及法语、英文、斯堪的纳维亚语、爱尔兰语、威尔士语和法国文化圈其它地区之间为便于相互交流而使翻译的地位大幅度提高等。这样一来,无论是从形式角度考虑还是在观念体系上,翻译都在当时书面语言方兴未艾的发展过程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上流社会因此而更加从容,而翻译及其译本则既为下层平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又满足了贵族阶层追求新潮观念的实际需要,至于译者也不是毫无所获,他们在权力结构中占据了优势,同时也尽力适应并实际参与了当时观念体系的变革历程。可以说,正是由于图莫契科在研究中兼采归纳与演绎两种推理方式,这才充分地揭示出了当时书面文学回应并反映观念以及诗学权力及其影响的内在原因。

至此,似乎可以将80年代译学研究的有关理论要点总结如下:(1)译本作为一种实证(亦即一种由宿语文化所界定的文本)其地位正日益降低,反之却更多地以复杂的翻译关系网络出现,这种关系网络当然必须存在于某种特定的语境之中;(2)翻译文本在将自身“写入”其它的“家族相似”网络的同时,也负荷着原有的“家族相似”特征;(3)译学的描写模式既可揭示译本织入“文本互证”网络的言说方式,又可解释翻译“事实”的建构手段。

但是,必须注意到,迄今为止整个西方译学研究几乎完全以某种形式的“等值观”为理论出发点,其中比较典型的观点有“等效审美体验”、“语言结构/动态等值”、“文学功能对等”和“由宿语文化社会可接受性所决定的形式近似切合关系”等。另外,虽说有时也“各执己见”,但各派却都在其观念框架上达成了下述两点共识:(1)研究的起点是事先必须设定源文本的存在;(2)翻译即是源文本在宿语文化社会中的“再现”。佐哈尔与图瑞曾经想摈弃译文必须“求信”于原文的理想追求,试图从实际的翻译产品入手重新审视翻译问题,希望能够借此摆脱原文之“权势”强加到翻译身上的所谓认识论“紧箍咒”,可是最后却发现很难摆脱自身形式主义根基、唯科学的研究模式以及认识论上的二元论假说为他们自己所设定的各种局限。因此,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能否还有别的什么理论范式可以借以思考或者探索各种翻译现象,而不是只囿于某种传统的话语或言说体系?迄今为止,所有的翻译理论都对原文及其译本进行了严格的区分,而正是这种区分为以后确定翻译的性质提供了理论基点,但是传统翻译理论所赖以成立的许多问题现在却又被摆上了桌面,从事这种思考与探索的是一些解构主义学者,他们思想激进,自称自己所致力的目标并不是“解构”,而是所谓的“积极建构”。他们提出的问题包括:假如从理论上采取逆向思维,反而抱定“原文全靠译文生存”这样一种理论假说,那又会怎么样?假如认为没有译文原文就会死亡,假如认为原文的生存并不取决于自己所包含的任何特质,却取决于其译本所包涵的某些特质,那又会如何?假如文本意义的界定并不取决于原文,却反而取决于译文,那又怎么样?假如“原文”并没有自己的确切身份,无论美学和科学理论都无法予以确定,而且每译一次其身份就变化一次,那又如何?到底是译本“写”我们,还是我们“写”译本?另外,“原文”之前还存在什么?是观念?形式?事物?还是什么都没有?我们的思维是否能超越原文、超越本体?这些问题颠覆了译学研究的一些基本信念,对于译学界无疑是一种挑战,并且,以这种方式提出问题其本身就很有启发意义。福柯(Michel Foucault)即对所谓“提问者”提出质疑,认为现在并不是一个人们可以“提问”的时代,反之倒是“问题”自己可以从语言本身所固有的某种“东西”中“应运而生”。因此,某些解构主义者甚至声称也许是译本“写”我们,而不是我们“写”译本。

3.解构主义理论与译学范式变革

解构主义的理论挑战直接针对“语言、写作和阅读”这三个术语的内在局限,认为在将这三个术语用于讨论各种概念的时候,其定义本身就为他们所欲描写的各种具体的理论设置了种种障碍。虽说解构主义本身并没有提出任何一种具体的译学理论,但他们却“利用”翻译来讨论诸如语言和“内在于语言”(being-in-language)的本质之类的问题。他们甚至声称,在文本翻译的过程之中,译者可以尽可能地向“差延”(difference, differing/deferring)这种经验靠拢,而所谓“差延”又正是解构主义的理论基石,因而可以说解构主义对翻译及语言本质的这种思考对于翻译理论家们尤其重要,这倒不是因为他们借此对什么译学范式作出了新的界定,而是因为这种理论反思深化或者拓展了我们对译学研究这个领域进行界定时所全力依赖的那种概念框架。基于这种哲学定位,翻译的整个理论体系得以重新审视,这于译学理论极为有利,同时,直面这套哲学理路,也将使迄今影响译学理论健康发展的研究范式产生变革,让更具洞察力、更为新颖的跨学科模式植根于译学研究,为其注人新的理论活力。比如福柯曾经“解构”“原文”概念,认为原文永远处于当下的“重写”状态之中,每一次阅读或翻译都是对“原文”的一次新的重构。他对原文的身份界定并不感兴趣,却推崇各文本之间的关系,将注意力集中于某种特定文本的特定的历史语境。在福柯看来,任何一类作品都不是作者天纵英才的产物,反之却与作者本人无能为力或毫无察觉的某个时代、某个地点所形成的那些“体制”和文化权力有关,因此,所谓“创作活动”实际上不过是一系列复杂的过程,只是“作者”头顶这个虚衔将其简化了而已。

德里达(Jacques Derrida)曾经指出,解构主义与翻译之间绝对是藕断丝连,在翻译的过程中,“差延”隐而不宣、含而不露,似不可能却又无处不在。而德里达的所有作品,如果不考虑其主题或内容的话,可以说均与“翻译可能与否”这个问题密切相关。在德里达看来,所有的哲学就其理论中心而言都牵涉到了翻译这个概念(比如金岳霖著《知识论》即在第15章专门探讨了翻译问题,他如冯友兰、陈荣捷、牟宗三等也是如此),因此说:“哲学源于翻译或者翻译性这个命题。”【10】德里达对读者(尤其是译者)提出挑战,促使他们在解决任何一个翻译问题时三思而后行,无论是立名、定物还是遣词造句,都需反复思量,不可有轻妄之举。他认为翻译时常有义生文外或义溢文外的情况,因此,为有效地追索行文之中所失掉的那些微言大义、以行互文见义、语义丰满之效,就必须适时加添脚注、笺注、旁注抑或引言之类的东西,而不可率由说之。这样一来,哲学研究的焦点经过一番调整,由“致一”(identity)到“求异”(difference)、由“出场”(presence)到“辅弼”(supplement)、由“正文”(text)到“引言”(preface),翻译便在其中占据了中心地位,而正是基于这一点,德里达才得以使张力(tension)凸显、疑惑(doubts)永恒、抉择(alternatives)无限。因之,翻译也就日益逼近了这个目标,即,翻译作为一个过程可以提供某种“差延”模式,既可“求异”(differing)亦可“迁延归化”(deferring),这样便颠覆了长期制约着翻译抑或哲学理论假说的那些传统的形而上学思考模式。

与其它的解构主义理论相比,德里达的思想根基在坚持这样一种信念:没有核心或深层结构(转用乔姆斯基的语言学术语),没有我们或可观照的任何东西,故而就更谈不上我们或可再现、翻译抑或依赖的任何理论。因此,他的解构主义理论便转而植根于“非一/差异”(non-identity),“退场/不在场”(non-presence)或“不可再现”(unrepresentability)之类的概念。在他看来,唯一存在的只有不同的指涉链(different chains ofsignification),这包括“原文”及其处于某种共生关系之中的各种译本。这些指涉链互涉互补,界定并反复界定那虚无缥缈的“同一性”(sameness),因为它过去不存在,将来也不会存在,所以也就无法“持守”(借黑格尔语,德里达原文英译作“fixed and graspable”),无法认知与理解。其实,“同一性”之所以虚无缥缈则完全肇始于人类对某种“始基”抑或“一”的不懈追求(这在世界文明轴心时期原是一种普遍的人文信仰,此于中西方并无两样),而正是由于这种追求,人类关于“万物皆流”、“变动不居”的普遍信仰受到压制,这便使“同一性”归于虚无,在人类对其界定、言说、使其出场的过程中逃逸而去,因此才无法捉摸,不可理解。据此以观译学理论,可以发现它一直纠缠于某种“确定不移的意义”,并且虔诚地认为这种意义可以“传达”至另一个指涉系统。对此,解构主义者予以理论发难,并且利用具体的翻译实践来揭示传统翻译理论框架“摇摇欲坠”的严峻现实。他们拒绝接受传统的“解析体系”,因为这种体系析出“源文本”和“宿文本”,并且将“语言”和“意义”予以剥离;他们否认独立于语言的任何潜形式的存在,同时还对一些理论假说提出质疑,因为它们假定,不管以任何形态或形式总会存在着某些具有“始基”性质的东西。在解构主义者看来,翻译中的能见物只有语言,这种语言并不外接于物,却内指语言其本身。因此,这种指涉链就成了某种无穷的回指链,相应地,某一种译本也就成了前一种译本的再译或重译本。

解构主义者和从事译学研究的学者们一样,也对每一种文本其有机构成的各种差异、笔误、变化或语音脱落现象等进行分析。的确,也正是基于这样一种比较观,才可以看出社会或主观因素对翻译过程所产生的各种限制。当年,译学研究植根于形式主义,曾集中探讨实际译本,而不是某些虚拟的文本,现在,解构主义则如法炮制,也将自己“捆绑”在所“阅读”的文本之上。目前,无论译学研究还是解构主义,这两个学科的理论趋向都致力于回避某些孤立的预设概念,不想据此去解析、阐释或评价文本,因而,整合解构主义并借此建构后结构主义性质的译学理论,其价值已昭然若揭。虽然坚持“形式/内容”、“所指/能指”两分法的俄国形式主义以及索绪尔结构主义语言学借助于上述两分法已经奠定了传统译学哲学观的形而上学基础,并且至今还在困绕着译学研究,但是这种二分思维模式或层次观(如文学优于非文学、蹈虚甚于实指、唯理思维强于表层结构等)却正是解构主义理论认为差强人意、并着力予以修正弥补的地方,因此也是解构主义进行理论探索、同时对现代译学进行学术整容可望有所成就的理论出发点。

(原载:《中国翻译》,2003年第6期,第3-7页)

【1】Toury,Giden.In Search of a Theory of Translation.Tel Aviv:The Porter Institute for Poetics and Semiotics.1980.

【2】Toury,Gideon.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Beyond.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1995.

【3】Lefevere,Andere.a.Beyond the process:literary translation in literature and literary theory,in Marilyn Gaddis Rose (ed.)Translation Spectrum:Essays in Theory and Practice.Alba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81.

【4】Ibid,p56.

【5】Lefevere,Andere.b.Translated literature:towards an integrated theory.Bulletin:Midwest MLA,14:1(Spring),1981:68-78.

【6】Ibid,p72.

【7】Lefevere,Andere.That structure in the dialect of man interpreted,in E.S.Shaffer(ed.)Comparative Criticism 6.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4.

【8】Ibid,p92.

【9】Tymoczko,Maia.Translation as a force for literary revolution in the 12th century shift from epict romance.New Comparison I (summer).1986:7-27.

【10】Derrida,Jacques.The Ear of the Other:Texts and Discussions with Jaques Derrida,ed.Christie Mcdonald,trans.Peggy Kamuf.Lincoln 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1985:120.

同类推荐
  • 波希米亚人:巴黎拉丁区文人生活场景

    波希米亚人:巴黎拉丁区文人生活场景

    本书生动地刻画了19世纪上半期聚居在巴黎贫穷的拉丁区的一群青年艺术家的日常生活。他们是孤立又执着地坚守在生活边级的一群人,没有固定的职业和收入来源,更谈不上任何社会地位,终日过着白日混迹酒馆、夜晚宿于阁楼、以裁缝为妻、以面包屑果腹的穷苦生活。书中描写的那些落拓不羁的艺术家形象对日后西方的文学潮流以及生活方式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从波德莱尔、本雅明到金斯堡、凯鲁亚克,波希米亚人的精神血脉一代又一代地传续下来。如今,波希米亚已成为随意率性、开放自我的生活方式的代名词,成为主流生活的新装点。
  • 灯谜百花大观园

    灯谜百花大观园

    本书积作者数十年学习、研究灯谜之心得,精心编撰而成。全书涵盖灯谜猜制要领、猜谜诀窍、制谜技巧、谜话拾缀、谜事随笔、竞猜谜选、灯谜集锦7大类,内容丰富多彩,深入浅出,雅俗共赏,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统一。
  • UFO最新真相

    UFO最新真相

    2010年以来,不明飞行物莅临地球迹象激增,欧美主流媒体一反常态给予登堂入室的报道,这种改变的背后是什么?美国科学家和中国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2010年底不约而同公开宣称,2011或2012,UFO将大量降临地球,这种说法意味着什么?
  • 欧洲:博物馆传奇

    欧洲:博物馆传奇

    从某种角度上说,了解一个地方的过去和现在是从博物馆开始的。一座博物馆就是一部物化的发展史,人们通过文物与历史对话,穿过时空的阻隔,俯瞰历史的风风雨雨。从小里说,这是源远流长的地方,是历史的重要见证:从大里说,这是维系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纽带。博物馆不单纯是一个市民文化补习的地方,更重要的,它应该成为市民休闲的主要场所之一,获得多少知识是次要的,享受一下难得的静谧、幽雅气氛,并在这个气氛中放松心弦,成为来博物馆的主要目的。
  • 老北京古宫殿与内廷

    老北京古宫殿与内廷

    本书主要介绍老北京城市建设的特点,以及居住在此的市井百姓的衣、食、住、行等。
热门推荐
  • 异界除妖师的现代生活

    异界除妖师的现代生活

    当体格噩梦转变成现实,一个人的思维悄然发生变化,他们还是他们,同时他们也不在是他们。从多数人变成少数人,少数人企图拯救多数人时。你觉得它是异类,但他或者它们已经有了属于自己的人类思维,有了繁衍的能力,即便不需要依赖那小部分人的转变,也能生活下去时。还活着的小部分人还能坚持,他们是异类,而我们是正常的人类吗?不,在大众的眼中,你就是异类,与众不同的异类。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云边的小太阳

    云边的小太阳

    在最宝贵,最富有激情的青春时代,为爱努力吧!
  • 来自武侠世界的名人

    来自武侠世界的名人

    想知道主角的奇异经历吗?想知道武侠世界中的名人们在钢铁都市之中是如何生活吗?想看主角和那些侠客之间的故事吗?点击点击点击,推荐推荐推荐,收藏收藏收藏,打赏打赏打赏,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最强成长

    最强成长

    他走上最强路,复仇,一切只是时间的问题而已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健全人格”教育思想与教育论著选读

    “健全人格”教育思想与教育论著选读

    教师职业化、专业化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共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之一。教师职业素质素养达到基本要求和提高,是当前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急迫要求。为此,我们组织相关专家重新系统地、较完整地遍选、编译、评注了这套适合中小学教师职业阅读的《中外教育名家名作精读丛书》。
  • 如果你是天使

    如果你是天使

    本文以散文的形式,通过对自己的亲身经历以及耳闻目睹的身边故事的描述感慨,不仅给大家提出了一个个常见但又深刻的话题,更让我们思绪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