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417300000021

第21章 两宋——元朝 广纳·博取·成熟(6)

众所周知,颜真卿留给世人的宝贵遗产,除了书法之外,就是他坦荡率直、一丝不苟、忠贞节烈的品质和性格。作为77岁高龄的老臣,明知奸相卢杞设下圈套要他去送死,并且在很多同僚都劝阻不要上当的情况下,他凭着对朝廷赤诚之心,对叛逆的愤慨之情,毅然决然赴汤蹈火,结果惨遭李希烈党羽的杀害。颜真卿率真忠烈之风,一直成为鄱阳人的典范,这在明朝表现得尤为突出,这是后话。那么,范仲淹呢?就我个人对历史的认识和理解,范仲淹留给鄱阳人的固然很多,归纳起来有八个方面:

一、勤奋之风。范仲淹自幼孤贫,他父亲范墉,生前只当过宁武军节度掌书记,即徐州军事长官的秘书,从八品,相当于现在的副科级待遇,就是这样也好景不长。他两岁的时候,父亲病故,母亲谢氏抱着他改嫁到淄州长山县,今山东邹平一朱姓人家,改从朱姓,取名朱说。朱姓是富户,但范仲淹并没有被优越的条件丧志。他读书十分刻苦,为了励志,他寄宿在附近山上的醴泉寺,每天只煮一锅浓粥,等凉了以后划为四块,早晚各取两块,佐几根腌菜,调半盅醋汁,以此度日。后世人称誉范仲淹这种行为,叫“断齑画粥”。齑,就是腌咸菜。范仲淹这种“苦其筋骨”的励志精神,被当时人传为佳话,尤其是在鄱阳人中,更为美谈。联想到鄱阳状元彭汝砺,在芝山勤奋攻读的情景,能说范仲淹没有给他影响?至于两宋以后,一直以范文正公为师表,勤奋努力,立志成才的鄱阳人更不在少数。

二、自立之风。范仲淹在醴泉寺,度过了差不多三年时间。一次偶然事件,他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于是下定决心离开朱家,自树门户,等将来卓然立业之后,再接母亲归养。年龄并不很大的范仲淹,收拾了自己的衣物,不顾母亲和朱家的阻拦,离开长山,外出求学。公元1011年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范仲淹来到雎阳,今河南睢阳区应天府书院求学。这里不但有名师指教,志同道合者切磋,大量的藏书供读,而且免交学费。这就为他的苦读提供了条件,也为他后来实现自己的理想打下了基础。100多年以后,洪皓出使金国时,洪氏三兄弟寄宿寺庙发愤苦读的景况,能说不是范仲淹当年苦读的“克隆”。

三、节俭之风。饱读经典的范仲淹,一方面努力汲取书中的营养,一方面学习前人的优秀品德,并为他自己后来的人生走向定下了调子。还在应天府书院学习的时候,范仲淹的一个同学,是南京留守,也就是南京最高的行政长官的儿子。那人看范仲淹终年吃粥,便送给他一些美食。想不到的范仲淹对这些食物,居然视而不见,一口也不去品尝,直到这些佳肴美馔发霉变质。那位同学生气了,责怪他不通情理。这时范仲淹才非常诚恳地赔礼说:“我现在已经习惯了吃粥的生活,耽心一旦贪恋起美味佳肴,以后就无法吃得了苦。”范仲淹这种俭朴节约的作风,一直保持到官至副宰相。在鄱阳,据说藜蒿炒腊肉一菜,便来源于他。范仲淹任饶州知州时,生活俭朴,对饮食不挑剔也很随便,这让敬仰他的鄱阳厨师,对他的饮食倍加用心,总想变着法子让范大人吃好吃饱,于是想到了腊肉炒藜蒿这道菜肴。偏偏这道花钱少且开味的菜,使范大人深爱不已。传到坊间,从此鄱阳人就喜欢上了这道乡菜。

四、无畏之风。公元1021年真宗天禧五年,范仲淹调往泰州海陵西溪镇,今江苏东台县附近做盐仓监官,负责监督淮盐贮运转销。照说这只是个闲差,西溪又是个荒凉的地方,按照一般的常理,他可以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然而在范仲淹眼底,发现这里有很多的事情需要做,尤其是失修的海堤亟待恢复,便上书江淮漕运使张纶,痛陈利害,建议重修。不久得到朝廷批准,由他全面负责。谁知,工程动工之后,遇到极大困难不算,又遭遇到特大自然灾害。就在人们丧失信心并选择放弃的时候,他临危不惧,执着坚守,以大无畏的精神,最后使绵延百里的海堤,岿然屹立在黄海之滨。范仲淹的行为感动了大家,老百姓不但把长堤命名为“范公堤”,而且为他立了生祠,甚至不少灾民跟他姓范。对于经常面对水患的鄱阳人,这种无畏,也在世世代代不断地传承延续。

五、重教之风。公元1026年北宋仁宗天圣二年秋天,范仲淹母亲谢氏病故,他满怀悲切之情回到南京,今河南商丘服丧居住。这时,南京留守官——江西临川人晏殊,听说范仲淹通晓经学,擅长《易》经,便邀请他协助主持应天府学的教务。范仲淹身体力行,忠于职守,改变了学凤,发掘、帮助、培养了很多人才,如历史上有名的学者和教育家:胡瑷、李觏、张载、孙复、石介等。到鄱阳任职时,他指妙果寺塔为笔,东湖为砚,重新选择校址的传说,也足以说明他的重教思想。

六、执着之风。范仲淹历官场前后40多年,几起几落,历尽波折,但他从不气馁,时刻以平常之心看待宦海沉浮。他是公元1028年仁宗天圣六年,开始入为京官的。三次因直谏朝政受到贬谪,可敬的是他从都不为自己因直言降职而后悔。尤其面对吕夷简之流的老官僚,他居然敢冒获罪的风险。吕夷简大开后门,滥用朋党,朝中腐败不堪,范仲淹上“百官图”揭露,结果贬到了鄱阳,妻子李氏也死在了鄱阳任上。当时,在德兴担任县令的诗友梅尧臣,写了首《灵乌赋》的诗劝戒他,锁住嘴巴,除了吃喝,只管翱翔。范仲淹当即回了一首《灵乌斌》:“矫首赋灵乌,拟彼歌沧浪”,表示宁鸣而死,不默而生。范仲淹这种性格与品性,成了很多鄱阳为官者的准则。

七、仁爱之凤。范仲淹是个极富民本思想、以仁施政的人。公元1043年仁宗庆历三年,他在《答手诏条十事》中,提出了十条改革主张,其中有五条关系到民生。如“抑侥幸”,即限制侥幸人做官与升官的途径,以达到政治清明和减少财政开支的目的;“择长官”,对地方官要严格选派制度,认真考察政绩,防止冗滥;“均公田”防止分配不公,接等级发给职田,让官员有足够的收入养活自己,以廉节为政。从表面看来,这三条好像没有直接体现让老百姓得益,实际上这是从源头堵塞漏洞,如果没有有能力而又认真办事的好官,老百姓能有好日子过?如果范仲淹心中不时刻想着老百姓,不从减轻人民负担出发,能提出上面的主张?其他如“厚农桑”、“减徭役”,那更是直接让老百姓受益的主张。

八、忧乐之风。“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这种胸怀天下的苦乐观,至今不但为鄱阳人所敬仰,也为天下人所示范。

为什么鄱阳人对范仲淹如此一往情深呢?我想,平民出身的范仲淹,在他一生中,无不体现着一种积极向上的平民文化精神——也就是我上面所归纳的八个方面。这既是范仲淹留给我们鄱阳人的宝贵文化遗产,也是我们鄱阳文化的重要核心价值组成。

两宋名臣、名家的鄱阳缘(上)

据不完全统计,两宋间在鄱阳任职的非本土官员,大大小小近一百二十位。其中,名臣名家约占五分之一。除此之外,还有不少到鄱阳求学或游宦的名人,他们中有的在文坛享有一定声名。这里面,既有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大家,也有留下了不少的佳作名篇、逸事趣闻,给鄱阳后代人以较深影响的志士仁人。下面分两种类型叙述。

先说在鄱阳任过职的,如王安石、毛滂、王十朋、胡铨、唐震等和江万里。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江西抚州临川人。作为提点江东刑狱,主管江南东路各州司法、刑狱、监察兼农桑的官,王安石于公元1059年宋仁宗嘉佑四年,来过鄱阳巡视。又正是这次的鄱阳行,为中国诗歌史留下了一段佳话,发现了一位颇有诗才的小税官刘季孙。当时,怀才不遇的刘季孙在司署屏壁上题了一首诗:“呢喃燕子语梁间,底事来惊梦里闲。说与旁人浑不解,杖藜携酒看芝山。”诗写出后,谁也没有介意,偏偏让巡视到司署的王安石,看出了刘季孙的“底事”与清闲。“底”,在这里作何字解。经过接触和了解,发现刘课税官是个人才,于是推荐他当上了饶州教授。后来,他们之间虽然因为政治主张不同,而没有走到一起,但这段佳话却让后来的文人传为美谈。王安石在鄱阳的时间不长,却留下了多篇咏唱。他与熊本交情很深,他推荐了彭汝砺,他通过在鄱阳时对“茶法”的了解,发现这是当时产生犯罪的主要根源之一,写下《议茶法》,陈述榷茶的弊端,榷,就是专卖。提出“置榷茶之法,而使民贩之”,就是说取消由官方控制茶叶的买卖,任由老百姓自己贩卖。

毛滂。对于毛滂这个人,因为他在鄱阳所任的职务不大高,在相关的记载里,就很少看到他的名字。其实,毛滂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并不低,尤其是他鄱阳任职期间,写了很多与鄱阳相关的诗。毛滂字泽民,号东堂居士,浙江衢州江山人,他是以父荫进入官场的。公元1091年北宋哲宗元佑六年,毛滂从杭州推官的职务上,平调到饶州。推官是负责司法的府属幕僚,一般都是正七品。毛滂在离开杭州之前,有一段文坛趣事。在杭州,他的顶头上司是大名鼎鼎的苏东坡。虽然苏轼和他同僚多年,却一直不了解毛滂的文学才华。有一天,苏东坡宴请文友至交,席上有歌妓演唱了一阙《惜分飞》的词作,听着听着,苏学士不禁大吃一惊,这词写得笔墨如流,情深意浓,言已尽意未了,意犹尽情未穷。就想,这决不是等闲之辈所能写的。于是再三打听,当得知是刚离任不久的毛滂所作时,东坡居士深感愧疚。不过,苏轼就是苏轼,他赶紧修书一封,派快马将出了杭州的毛滂追回府衙,俩人在一起谈诗论词,过了好几个月才放毛滂赴任。在毛滂的笔底,东湖秀色可餐:“烟空夜色垂,肤寸凝酥柔”;“湖东十顷玉,月落漫不收”;“滟滟金波暖作春,疏疏烟柳瘦于人,柳边半醉不胜情”。毛滂的官运很差,在鄱阳的时间很长,六年以后,他与北宋的另一位大词人贺铸,在饶州府衙晤面,又同登月波楼,写下《七娘子》“和贺方回登月波楼”词:“月光波影寒相向,借团团、与做长壕样。此老南搂,风流可想、段勤冰彩随人上。欲同次道倾家酿,有兵厨、至金波涨。云外归鹤,烟中飞桨,五湖秋兴心相往。”方回是贺铸的字名,俩人的官运都不好,同是宦海失意人吧,难免惺惺相惜。尽管这阙词只是抒情,它却让我们捕捉到一条重要信息,那时饶州府衙木家山东南,不但有城门叫月波门,城门上有楼名月波楼,而且已经是鄱阳的重要景点。可惜的是贺铸的那阙词,因为失字太多,让人无法辨认。

胡铨,字邦衡,号澹庵,庐陵,今吉安人。他是秦桧死后到饶州任知州的。接现在的话说,属于受秦桧迫害平反昭雪复职的。因为他是力主将秦桧杀头的朝臣,结果被贬到广东软禁起来。胡铨是位很有血性的爱国者,疾恶如仇,对祸国殃民的汉奸,总是深恶痛绝,即使受到残酷虐待,也不低头屈服。由干胡铨是一个铮铮铁骨的硬汉子,尽管在饶州为官的时间不长,仍受到鄱阳人的敬仰与爱戴,与颜真卿、范仲俺、洪皓等贤牧一起,被祀奉在“集贤祠”中。

王十朋,字龟龄,号梅溪,温州乐清人。公元1163年南宋孝宗隆兴元年7月,来饶州任职,公元1165年孝宗乾道元年7月离任,在鄱阳整整两年时间。在这个时期,他为鄱阳人的确办了一些实事、好事,受到鄱阳人拥戴,以致在他离开时,有意拆掉他必须途经的石桥,借此挽留。王十朋在鄱阳时,写有不少诗作,倾注了对这方土地人的真挚感情。之中,尤让人难怀的是那首《送莫志归鄱阳》:“鄱湖秋水落,白下买舟还。远梦惊新雁,归帆识旧湾。打碑过荐福,携酒看芝山。却忆曾游处,清溪万柳间”。白下是地名,一般泛指南京。这首短短40个字的诗篇,一连用了三处鄱阳较出名的景和典。可以说,非王十朋不会用此景,非鄱阳通不会借此典。王十朋在历史上的名气很响,这种响,除了他自身的政绩之外,最重要的还是有折叫《荆钗记》的戏。这本戏的一号人物就是王十朋,只是,剧中的王十朋,除了名字是真的,中过状元,到饶州任过知州之外,其他的全是虚构,甚至有损于他的形象。现在,《荆钗记》一改过去的拖沓,情节更紧凑合理,成了一折感人至深的越剧传统爱情剧目。

唐震,字景实,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唐震是南宋朝廷的最后一任饶州知州。为官公廉,平生喜欢别人指点他的过错。他是公元1274年南宋度宗咸淳十年,到饶州任职的。当时,兴国军、南康军、江州等鄱阳周边的郡州,都归附了元兵,饶州的守兵也严重不足,只有1800人。唐震多次上书向朝廷求援,却得不到转达。在这种情况下,他只好带领州民日夜死守,很少休息。转眼到了1275年,通判万道同知道这座孤城很难守住,便暗暗派使者带礼品向元兵求降。唐震知道后,予以了严词痛斥。在唐震感召下,鄱阳血气少年杀死使者,全城老少更加坚定了抗元决心。然而,鄱阳终因势单力孤而失守,唐震被元兵俘虏。元兵要唐震写降书,唐震不从,最后被元兵杀害,同时被害的还有他哥哥唐椿和家人。鄱阳人敬重唐震,也把他奉进“集贤祠”敬祀。

就在唐震以身殉国的消息传出,后不久,鄱阳又发生了另一件可歌可泣的事:节烈丞相江万里,率一家十多口投止水池报国。江万里,字子远,号古心,都昌人。他从小入太学,为官40多年,历官91任,官至左丞相兼枢密使。江万里不但是个才华横溢的诗人,而且还是一位终生热心教育事业的教育家。他先后创办了吉安的白鹭洲书院、南昌的宗濂书院,又委托南安军开办了大余的道源书院。江万里秉性峭直,一身正气,是力主抗元的南宋官员。公元1273年南宋咸淳九年,他在担任潭州,今湖南长沙知州兼湖南安抚使的时候,便以独具的慧眼,对文天祥寄托了厚望:“吾阅人多矣,世道之责,其在君乎,君其勉之。”不久,便上书致仕,回到了他祖辈的居住地——鄱阳。公元1275年南宋恭帝德佑元年,在他闻悉饶州失守、唐震殉国的消息后,带一家老小投身止水池,写下了中国爱国史上一幕悲壮的乐章。而那首《止水亭》的诗,则是他临终前弹奏出的最后一个强烈音符。江万里没有在鄱阳任过职,我为什么把他与鄱阳任过职的官员列在一起?道理很简单,因为这位南宋的退休高官,把自己的生命,与鄱阳的安危连在了一起。

两宋名臣、名家的鄱阳缘(下)

在两宋,既有在鄱阳任过职的名宦、名家,也有游宦和就读在鄱阳的达官显贵,他们中有韩琦、梅尧臣、黄庭坚、刘弇、贺铸、李纲、岳飞、向子湮、汪藻等。这些人也给我们增添了不少文采。

同类推荐
  • 魏晋风流十讲

    魏晋风流十讲

    本书以十讲之篇章,通过上百个精彩纷呈的故事,对《世说新语》这部奇书所再现的魏晋时期的奇风异俗、奇人异事,进行了生动的现代解读,视角新颖,见解独到。一卷在手,王谢旧事,尽收眼底;古风今韵,如月入怀。
  • 重生之我为许仙

    重生之我为许仙

    生而为龙需纵横,斜刀跨马尽风流!既然我来了,那就要留下痕迹!嘉靖隆庆,南疆北域,沙漠大海,四季星辰,通通都普天之下,唯我许仙!
  • 权谋战记

    权谋战记

    权,可生杀予夺;谋,可狡兔三窟;战,可勇冠三军。看破国流浪的洪浩如何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夺回自己曾经失去的一切……本书又为《复国》、《涅槃》、《穿越之我要一步步拿回我所丢失的一切》。第一次写小说,文笔不好,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 乱战天下之华夏大地

    乱战天下之华夏大地

    穿越到春秋战国?三国争雄?梁山泊聚义?不不不,干脆直接来一个历史人物大混战,什么关公战秦琼,我看行。西楚霸王项羽?看我如何灭了他!什么蒙古铁骑、成吉思汗,通通歇菜,坐下看我表演!千古英雄豪杰数不胜数,汇聚一堂,驰骋沙场,孰强孰弱大家说了算!成王败寇,乱世枭雄,究竟谁能成为王中王,谁能拥有天下第一神将?且看我乱战天下之华夏大地。
  • 如果这是历史

    如果这是历史

    以史为鉴,可知古今。史是现代的借鉴,不是风花雪月,不是请客吃饭,不是绣花作文章,没有温良恭俭让,是赤裸裸的现实,是血淋淋的刀光剑影。从这里我们不看生死厮杀,我们不论道德仁义,一切都看卑微的人如何在现实中顽强活着,又如何褪变、成长。这里有对人性的剖析,和社会制度的借鉴。
热门推荐
  • 成功的起点

    成功的起点

    成功的起点,在于日常生活中的积累,在于在面对各种事时合理的处理,使自己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
  • 世界不曾亏待每一个努力的人

    世界不曾亏待每一个努力的人

    《世界不曾亏待每一个努力的人》讲述了在奋斗的路上,生活是公平的。它不看容貌和出身,也不问金钱和地位,它只认人们付出的辛苦与智慧。能够笑着走到很后的赢家,必定是抓住每一段时光努力奋斗的人。人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你不努力,谁也给不了你想要的生活。今天的努力是幸运的伏笔,当下的付出是明日的花开。越努力,才会越幸运。你给世界一个什么样的姿态,世界就会还你一个什么样的人生!
  • 校草啊

    校草啊

    女主韩茉莉到一个大学就读,遇到了各种各样的人,会发生什么了?
  • 情不知所己

    情不知所己

    嘉楠面对闺蜜与心上人的选择,在初中生活中寻求自我的故事
  • 一首悲伤的歌

    一首悲伤的歌

    一段缘起,一段缘灭,是前世的埋藏在江边的梦,还是今生我们在佛香的萦绕中走失的魂。遇上你我并不后悔,爱上你,是我一生的罪……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倾国花嫁

    倾国花嫁

    她身披嫁衣,头戴凤冠,倾城的笑容,倾国的娇艳,飘渺的眼神,仿若桃花开千年,即将成为他叔母。他深陷敌营,囚服加身,疲惫的笑容,憔悴的面容,怨恨的眼神,仿若被锁千年鬼,看着她嫁为人妻。她冷傲,她邪魅,她温柔,她笃志,她……千变万化的她就如一朵美丽妖艳的罂粟魅惑众生。他放荡,他冷傲,他俊美,他无情,他……迷雾缠绕的他就如清晨迷雾使终生为此产生错觉。百转千回命运的锁链牵引着两人相遇,来来去去的爱恨红尘,是此恨绵绵,还是天长地久……
  • 沙雕路上只有我

    沙雕路上只有我

    许多人的人生遇不到一次穿越,而她,这位幸运的少女,成功穿越了两次。一次来到异世界,一次来到异世界的过去。这一切仅仅只是巧合吗?她望着自己的沙雕师傅陷入了沉思。是的,她的师傅是沙漠里的雕修炼成精,后世称之——沙雕老祖。
  • 许你常邀路漫漫

    许你常邀路漫漫

    五岁时,男孩儿用一块巧克力收获了女孩的芳心,因此,女孩从此芳心暗许,上大学时,女孩为了多陪陪男孩四年,把出国留学的资格,让给另一个女孩,女孩陪了男孩十年,却终究抵不过,另一个女孩第一句,我回来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