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4997200000007

第7章

1

日.内.皇城后宫

冯太后在后宫床榻上。

冯太后:传高师带宏儿过来,两天没见宏儿啦。

符承祖:高师已两天不在,太子一个人在读书呢。

冯太后:是么?那更好,让宏儿单独过来吧,这样学,会累坏的。

符承祖:诺,这就去传太子。

冯太后:高师两天没在要关心关心什么事情,年岁大了,别有什么闪失。

符承祖:高师没什么事,回乡下探亲了。他身子骨硬朗着呢。

他说他算过了,他呀,能活九十八岁。

冯太后:高师说能活九十八,就会活到九十八,高人嘛,高人呐。

2

日.内.皇城后宫

宏儿在读《孙子兵法》

拓跋宏: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愠而致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

符承祖:太后有请太子进宫。

拓拔宏:何事?皇奶奶想我了?

符承祖:是啊,皇奶奶怕累着你。

拓跋宏:还是皇奶奶对我好。

符承祖:太后一门心思都在太子身上呢。

拓跋宏:我知道,我也一门心思在皇奶奶身上呢。

符承祖笑道:太子是个小大人呢。

拓跋宏:不许说我小大人,我就是大人了。

符承祖:好好,老奴错了,老奴错了。

拓拔宏:走嘞。

一路小跑先走了。

3

日.内.皇城后宫

拓拔宏:皇奶奶,师傅不在,你给我讲故事吧。

冯太后:好啊好啊,宏儿来皇奶奶身边,你不是怕你师傅把你教成好

孩子么。今天呀,皇奶奶就好好给你讲讲你师傅的故事。

冯太后特写,从什么时候讲起呢(想了想)

冯太后:我还是从那次大事讲起吧。

4

(化)日.内.皇城大殿

拓跋焘时期,公元429年(字幕)

拓跋焘:(大殿上吩咐)崔浩上殿。

太监宣:现在大魏第一谋臣崔浩监督编修北魏国史,崔公可由高允辅助工作,所有事物由崔浩一人主持。

崔浩:接旨。

5

日.内.皇城.外殿

(化)大臣游雅:崔公,国史之事,事关大魏立国兴废,皇上嘱托于你,可见对你寄予厚望。

崔浩:为臣事,尽臣心。谁做都一样

游雅:您看,连高公一代大儒都屈居崔公之下,你就别客气了。

崔浩:高允高人也,你我其不及也,只是有些柔弱了些。

游雅:是啊,高公若是骨头再硬一点,那可就是当今第一完人呐。

崔浩:所以人无完人,文人么,也得像文人。

游雅:不过像崔公您这样,既有文人的儒雅,又有政治家的胆略

实在是凤毛麟角啊。

崔浩:那里,我也是附庸风雅,惭愧呀。

(两人大笑散去)

6

夜.内.皇城内

崔浩带领一帮人夜以继日地进行编纂工作。

崔浩:高公,石碑都备好了么,要尽快地刻碑流传,以便把大魏国史让世人早日知晓。

高允:禀崔公,在下认为刻碑实在不妥,第一,修史好的自然没有争议,牵扯一些有争议的事件,搞不好会授人以柄,鲜卑大臣们有可能会以此滋事。第二,你得先让皇上肯定一下,也图个心安。毕竟我们能承担的责任都是有限的。第三,.........

崔浩打断:好了好了,不必优柔寡断,男子汉大丈夫,婆婆妈妈的,怎做得了大事,去办吧,有什么事,我担着。

高允摇摇头,面无愠色:那好吧。

7

日.外.野外碑林

路边一片碑林,路过的人纷纷驻足观看,几个鲜卑族看着看着炸了锅。

纷纷说道:得去禀告皇上,汉人这是什么意思,太可恶了(有人准备把碑推倒,被士兵制止)

鲜卑一:这是什么话,这是骂我们呢。

鲜卑二:岂止是骂我们,是骂皇上呢。

鲜卑三:这是要反,死罪,死罪!

鲜卑一:不行,快禀报皇上,要出大事啦。

鲜卑二:汉人这是要造反。

鲜卑三:太胆大了,太胆大了。

8

日.内.皇城大殿

大殿上有鲜卑大臣禀报拓跋焘。

一鲜卑大臣:皇上,崔浩这真是大逆不道,您再不制止,非出大乱子不可。

拓跋焘:有那么严重么?

一鲜卑大臣:皇上,您亲自去看看吧,简直老臣无颜活在这世上了。

拓跋焘猛然站起:备马。

一行十几匹快马绝尘出城。路人纷纷驻足观望。

9

日.外.碑林

野外碑林。

拓跋焘一队人下马来到碑前,众人凑到碑前一个一个端详,当看到第三个的时候,脸色已变得铁青夹杂着紫红。他的呼吸越来越急促、

大臣们:(议论纷纷)太不像话了,这是忤逆、谋反,该灭他九族。

拓跋焘终于按奈不住,一脚踹倒了石碑,

拓跋焘大怒:岂有此理!回宫,升殿,先把崔浩给我拿下,我要亲自来问。

10

日.内.皇城内宫

拓跋晃到处找高允,见人就问。

拓跋晃:见高允老师没有,见高允老师没有?

拓跋晃心急如焚地到处找着高允,终于在静书房看到高允。

高允:太子何事,如此惊慌?

拓跋晃:师傅快跟我走,有事相商。

说罢不由分说拉上车就走。

11

日.内.太子宫中

太子:师傅,情况紧急,一时半会儿说不清楚,你且不要问为什么,速与我一起上殿。

高允:什么事说不清楚?

太子拓跋晃:你告诉父皇,近日,一直住我这里,父皇要是问起你最近干什么,你不要多说,只记住说一直住在我宫中辅导我学习即可,切记切记。

高允:那不是骗皇上么?

太子:顾不了那么多了,事情紧急。

高允:我不能这样做,这不符合我做事的原则。

太子:哎呦,我的师傅,你先听我一回行不行,这都啥时候了。

高允:太子告诉我究竟怎么了?

太子:来不及说了,说不清楚,你先照我说的做就行了。

高允:好好好,我听你的,听你的。

说话间,皇城大殿已是近在眼前,太子慌乱地拉着高允拾阶而上。

12

日.内.皇城大殿

拓跋焘怒气冲冲登上龙椅,这边拓跋晃也拉着高允进了大殿。大殿之上,众文武大臣肃立左右。

拓跋晃上前几步:参见父皇。

高允:参见皇上。

拓跋焘:高允,我来问你,崔浩之事你可知晓。

高允左右看看众文武:臣暂时还什么都不知道。

拓跋焘:那你最近在干什么?

拓跋晃:中书侍郎高允一直在我宫中,臣与他相处多年,他一向小心

谨慎,臣子很是了解他,他虽与崔浩一起编纂国史,但他身份微贱,只是听命于崔浩,儿臣求父皇开恩,饶过高师性命。

拓跋焘:高允,我来问你,国史真的都是崔浩写的么?

高允:《太祖记》是邓渊所写,《先帝记》以及《今记》,微臣与崔浩

一同编写,但是崔浩政事较多,只是总裁修订,至于注疏,大部分都是我写的。

拓跋焘:(大怒)你这比崔浩还恶劣,怎可留你生路。

拓跋晃:父皇天威庄严,高允是小臣,定是吓住了,小臣问过他,他

说过是崔浩所做。

拓跋焘:真像太子所说那样么?

高允:微臣才薄,谬参著作,冒犯天威,罪应灭族,今天已到临死了,

绝不敢虚妄。太子是因为我给他教书时间久了,可怜我才为我求活命,如果皇上不问我,也不至于牵出这么多话,皇上问我,我只有如实回答。

拓跋焘:太子还有什么话说?

拓跋晃:父皇开恩呀,你看高师是多么的正直和诚实啊,他面对死亡都不说假话,父皇,这样的人,难道不值得宽恕么?儿臣看,他不仅值得宽恕,而且是大家学习的榜样,更是值得尊重。父皇,你不是一直教育我们做人,就是要舍生取义,今天,这样的人就站在我们身边,杀了他,天下人不会取笑父皇是叶公好龙么?

拓跋焘:(沉思了一下,对拓跋晃说)太子说的也是有道理。正直,这也是人性中最难的地方,你看他临死都不改变,这就更难了,而且是要以实情对朕,真是忠贞的臣子,就像你刚才说的这番话。朕就是宁愿漏掉一个有罪的人,也必须要宽恕他。

拓跋晃:父皇英明,谢过父皇上了。

13

日.内.皇宫大殿

大殿上,拓跋焘审崔浩,文武大臣两侧站立。

太监高喊:带崔浩进殿。

崔浩恍惚上殿,跪在地上。

太监:崔浩你可知罪。

崔浩:知罪知罪(吓得浑身发抖)

太监:把你编史、刻碑、辱上之事从头到尾讲一遍。

崔浩:(声音颤抖,胡言乱语,说不出话来)

高允:(出列)让我来说吧。

高允:(有条有理)当初,是皇上诏发崔浩与我共同挑选五十六人共同搜集资料的的,我们也是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工作,至于那些该写,那些不该写,也没人交代过,只是说尊重真实事件,

现在,既然有问题,也得理清事件原委,该承担的责任在所难免,不该承担的,也不能莫须有吧?

拓跋焘:高允到侧殿拟诏,自崔浩以下一百二十八人全部夷灭五族。

(高允犹豫了一下,退下)

(大家在大殿等了半天没动静)。

拓跋焘:去催他一下诏书。

太监:高允诏书是否拟好?(待了一会。)

拓跋焘:再催。

太监:高允诏书为何此时还未拟好。(又待了一会)

拓跋焘:怎么回事,快拟诏书,快拟诏书。

太监:皇上我去看看。

14

日.内.皇城侧殿

高允端坐案前,诏书上一字皆无。

太监:高公何故啊?

高允:臣请求见皇上.

太监:皇上等诏书等了这么久,等来一句,你要见皇上。髙公,你这是在玩火呀。

高允:你且不要为我考虑。

太监:(来到正殿)皇上,高允求见,

拓跋焘:让他进来。

高允:(上殿,施礼道)皇上,崔浩所犯此罪外不知还有无别的罪?但这一项罪,是不可夷灭五族的。

拓跋焘大怒:好你个高允,你真是眼高于顶,你都不知道你姓什么了吧?来人,把高允绑了,一起处死。

拓跋晃:父皇息怒,父皇息怒,您不久前还称赞他的正直,他只是建议而已,不可要命啊。

拓跋焘:你都听见他说什么了吧,他在教训朕。

拓跋晃:父皇,他这是对父皇最无私的忠诚啊。

拓跋焘:你说什么?

拓跋晃:父皇,现在有谁会为了救别人的命,置自己的生死而不顾呢?

他是为父皇考虑呀。

拓跋焘顿了顿,命人给高允松绑。

拓跋焘:(冷静了一下)不管怎么说,太子之心父皇懂,高允是对的,要不是高允的无私,正直,恐怕真要白白多死几千人呐。

高允:多谢皇上,皇上英明。

15

字幕:公元451年,拓跋晃因病去世。

日大殿

拓跋焘:传高允进殿。

高允:(一见拓跋焘即泪流满面,悲不能生)

拓跋焘流着泪说:高师为何多日未曾觐见。

高允哭着摇摇头,没说一句话。

拓跋焘:高公,朕问你话呢?

(高允只是痛哭)

拓跋焘摆摆手命高允退出。

左右文武:(小声议论)哭什么,见皇上也爱理不理。

拓跋焘:(稳定下情绪,哽咽着说)我告诉你们高允哭什么吧.大家应

该知道杀崔浩时,因为太子求情,高允才免了一死,今天没有了太子,看见朕,他伤心呐,这是个有情有义的真性情中人呐。(说罢失声痛哭)

16

日.内.平城皇宫.大殿

文成帝458年,朝中大臣郭善明向皇上进言。

郭善明:天下大治,皇上可新建宫殿以显大魏繁华。

高允:(在一旁劝谏)想当年道武帝平定天下后才兴建都邑,即使如

此,不是农闲,也不动工,现在建国已经很久了,宫室也已

完备,永安殿前完全可以接受万国的朝贺,西堂的温室皇上

也可用来休息,修建一座宫殿,估计砍柴运土以及各种杂役

就得两万多人。成年人做工,老少供饭,就合千万人半年才

可能完工。古人言:一天不耕就会有人挨饿,一妇不织就

会有人受冻,何况是数万之人无法从事耕织生产,他们所要

耗费花销,实在是太多了,以古时推论来验证现在,必然有

借鉴之效啊,望皇上认真思考一下吧。

文成帝:高公说的是,高允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忠臣啊!

陆丽:皇上,高允虽蒙恩宠,但家里贫穷得连一般老百姓都不如啊,

妻儿都快填不饱肚子了。

文成帝:不会吧,你说这话可得负责哦。朕的臣子,怎会生活得连一般老百姓都不如?

陆丽:真是这样,皇上面前岂可儿戏。

文成帝:髙公,陆大人所言可真?

高允:听他道听途说,家里好着呢。

文成帝:朕这就不明白了,那你俩肯定有一个是说假话了。今天,朕还就要较个真,你们早不说晚不说,是不是看我重用他才说这话,我现在就去看看,走,前面带路。

17

日.外.平城城内.高允家门口

大家在高允家大门口停下了。

文成帝在门口一看果然是农村一处平凡的民房,大家来到院内,果然是家徒四壁,布被麻袍,厨房仅有半碗咸菜,几个孩子也上山砍柴去了,文成帝百感交集。

文成帝:(对左右说)朕只听说过,古时候才有这样清贫的官员,你

们之中有像他这样清廉的么?

陆丽:皇上,我没说假话吧。

文成帝:你没说假话,你的家里也是这样么?

陆丽:臣做不到,皇上恕罪。

文成帝:你没有罪,大家都是一般人,髙公是当代圣人呐。

宣诏,即刻赐高允绵帛五百匹,粮一千斛,拜高允长子高忱

为绥远将军。

高允:皇上不可呀,不可呀。(坚持道)

文成帝:咱大魏能多几个高允,老百姓该有多幸运呐。

18

日.内.平城皇宫.太后寝宫

冯太后讲故事,自己也入了迷,拓跋宏已听得泪流满面。

拓跋宏:皇奶奶,宏儿错了,高师真是当代圣人呐。

冯太后:宏儿,皇奶奶让他在你身边就是要他言传身教,把宏儿培养

成一代明君呐。

拓跋宏:宏儿记住了。宏儿一定把老师的品德都学过来。

冯太后:皇奶奶相信宏儿会的。

拓跋宏:宏儿听皇奶奶的话,听师傅的话。将来要超过师傅。

冯太后:那皇奶奶就功德圆满了。

19

日.内.皇宫内宫

拓跋宏院中练武。

高允房中练字“不容易”

拓跋宏进屋:师傅,我也练这三个字。

高允:太子不可,这三个字是臣子们练得,皇上不可练。

拓跋宏:为什么。

高允:帝王与百姓看问题的高度是不同的。

拓跋宏:那我练什么字呢?

高允:现在不是时候,该你练得时候我自然会告诉你。

拓跋宏:皇奶奶给我讲过你的故事,您真厉害!

高允:不是我厉害,是我们炎黄子孙留下来的文化厉害呀。

拓跋宏:但懂文化的人那么多,为什么厉害的人那么少呢?

高允:那是他们没有把文化根记于心,这世上说得人多,做的人少,懂得人多,干得人少。

拓跋宏:师傅教我怎么做事。

高允:好呀,记住,要做事就做大事,其实,人生就是一次赌局

一个人无时无刻都是在赌。

20

日.内.皇宫.大殿

殿中拓跋弘端坐龙椅上

几位大臣侍奉左右。

门外:报,关中急报。

拓跋弘:(伸手接住信筒,打开一看)关中发生叛乱.

21

日.内.皇宫.大殿

大殿上,大臣和冯太后均到场。

拓跋弘:众卿家,我大魏近来休养生息,百姓安居乐业,但刚才关中

来报,有异心者煽动不明真相百姓对抗朝廷,抗法造反,大家说怎么办。

众大臣:(议论纷纷)平叛,安抚,派大员交涉,各种意见都有。

冯太后:列位大臣,自古来对待叛军从没有心慈手软能让他们信服,

大家别扯远了,平叛是肯定的,就是看怎么来平了!

22

日.内.皇宫后宫

冯太后后宫召见慕容白曜、李奕、李冲。

冯太后:我想听听你们的意见。

李奕:人们刚过上几年好日子,尽量把事态压到最小。

慕容白曜:这些小角色,露头就打下去。

李冲:臣以为可淡化处理。(冯太后站起来。)

冯太后:好,就这么干!

23

日.外.汉中途中

一队官兵百十人火速赶往汉中,有官府接待。

来人宣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闻汉中前方违抗朝廷,造谣生事,皇上为启用地方忠臣良将平叛之事封赏如下,凡朝廷官兵或者地方武装,愿意为皇上效力者皆可参加,凡肃清一县之匪者,封两县之邑,肃两县之匪,封三县之邑,所臣服之地皆由平叛者自行治理。

24

几组厮杀镜头。

之后字幕:太后仅凭一纸诏书,关中之乱被快速平定,但冯太后怎么也想不到,一场针对她的阴谋正悄悄的在进行。

25

夜.外.平城城外

一队人马悄悄向城外运动。

头领:我们这次是秘密行动,所有人小心谨慎,不可张扬,不可多事儿,少说话,少惹是非,大家可明白。

众人:明白,将军。

头领:明白!将军。

头领:走漏风声,影响行程,别怪万剑无情,话可说在前头了。

众人:诺!

26

日.内.平城皇宫.大殿

拓跋弘端坐龙椅,冯太后在一侧。

冯太后:山禁已经全面放开,百姓也很拥护,这样就好,我们要逐步把以前不合理的制度都进行调整式废弃,大魏的发展才会快。

大臣一:山禁开放也增加了一些隐患,安全问题,盗伐问题也需律令先行。

冯太后:这个好办,有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不能因为有问题而不去做。

李冲:太后说的对,以前就是顾虑太多才才导致了积重难返,现在社会稳定,制定制度是百姓安居乐业的好保障。

冯太后:还有一个很有争议的问题今天重点讨论一下,这就是关于允许不允许异地逃荒的问题。

游明根:臣以为不妥,逃荒会增加地方政府的管理难度,流民又会造成不稳定因素,总之是弊多利少。

李冲:臣以为可行,这相当于给百姓多了条活路,现在尽管各项制度都在完善,但是,地区差别依然存在,有些地方不让出去,是会饿死人的。

游明根:臣以为不可随便开这个口子,俗话说的好,易放难收。弄出乱子再去收口就晚了。

冯太后:我这样看,既然马蹄到处,已是王土,那我们就该对大魏领土上的每一位子民负责,百姓不能安居乐业,本就是我们的无能和失职,再不许他们寻条活路,就有违天道,难道让他们在家等死吗?但凡有条活路,谁又愿意远走他乡乞讨为生呢?你们认真想想这个理儿。

(大伙陷入寂静之中)

李彪:依臣看,太后宅心仁厚,关爱苍生,大臣们心系社稷,都是殊途同归,不妨我们先试行一个月,也积累一些经验,看看能发现什么问题.然后再做定夺。

冯太后:李生的意见很好,那就这么办吧!

众大臣:诺!

27

日.内.平城皇宫.大殿

(外面传来声音)

报:北方柔然出动数万人犯我边境,抢我牛羊,杀我边民,请求皇上发兵北上,保护我公私财产。

大殿上拓跋弘拍案而起。

拓跋弘:这柔然实在可恨,出尔反尔背信弃义,他们从来就没有消停过,打一次,老实一阵,然后老毛病再犯,应该狠狠教训一下他们。

源贺:臣请带兵出战柔然,这一仗是非打不可。况且战则必胜,要不他们总是在我们收获季节过来抢掠,不劳而获,不敢让他们养成习惯。

任城王:他们已经养成了习惯,大魏自建国以来,和他们打了多少次,但他们就以掠抢别人为生,贼性不改,臣愿随源将军出征,扫荡柔然。

拓跋弘:我有意亲征,第一,我还没有出城远行过,第二,也去给将军们助助威,第三,朕也顺便去看看镇守边关的将士。

众大臣:诺!

拓跋弘:待朕禀报太后,再确定亲征。

众大臣: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28

日.内.平城皇宫.太后寝宫

拓跋弘:母后,朕想出去见见世面,亲征柔然,母后可否同意?

冯太后:可以啊!兵不练不劲,刀不磨不锋,皇上可以出去历练历练了。

拓跋弘:母后真好,我还怕您不答应呢。

冯太后:我巴不得你早些长大,母后给你带孩子就好,打仗是你们男人们的事,我喜欢相夫教子,只是你还是年龄小了些,母后不太放心啊!

拓跋弘:母后尽管放心,有哦这么多大将随朕一块出征,柔然这些毛贼根本不算什么,我定将他们赶得远远的,不敢再来骚扰我们。

冯太后:他们是一群乌合之众,无谋略无信仰,打败他们并不难,难的事让他们心服口服,这次北上要留下一些人镇守边关,不能这样长途奔袭,劳民伤财,这不是长久之计呀!

拓跋弘:母后说得是!

29

夜.内.皇宫.拓跋弘内室

拓跋弘:事情进展得怎么样了?

万安国:还没有消息,不过皇上不用着急,很快就会有结果

拓跋弘:一定要周密计划,不能节外生枝。

万安国:诺!这是一盘大棋,臣每一步都已安排妥当。

拓跋弘:另外注意保密,知道的人越少越好,参与的人也得只知其一,不知其余,你可明白朕的意思。

万安国:臣谨记皇上的话,确保万无一失

拓跋弘:此次出征也不会很久,争取得胜回朝,双喜临门。

万安国:皇上放心便是,这边有我,随时向您禀报进展情况。

拓跋弘:注意初期先筹划。不能蛮干,之后再.....

万安国:臣明白,不动则已,动则一剑封喉!

拓跋弘:朕还是相信驸马的能力,等你的好消息。

万安国:诺!

30

日.外.平城.武馆门口

擂台上一弟子正在热场。

弟子:各位朋友,壮士们,武馆摆下擂台不为别的,纯粹是以武会友,广交天下朋友,期待各路英雄豪杰登台献技。

(说完弟子抱拳,自己练了一套拳)

观众喝彩:好功夫,好!

(武馆内,馆长正与高允,冯熙拓拔宏在聊天)

高允:老夫虽身为文臣,倒是很喜欢跟你们这些尚武之人交往,你们身上有股侠义之风。

孙毅:承蒙高大人错爱,练武之人都是粗人,喜欢交朋友而已。

冯熙:哪天我也与你们比试一下,看看谁的功夫更高。

孙毅:哪敢呐,久闻大将军自小武艺高强,广结天下豪杰,吾辈岂是对手。

冯熙:唉,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冯某人时常忙于政务,这手脚都生疏了。

拓拔宏:我也要学功夫,你们谁教我?

(三人大笑)

高允:谁厉害你跟谁学,回头让他俩比试比试。

孙毅:高大人冯将军,武馆现在弟子众多,可送出一些充入军中和宫中如何,第一可为国效力,第二也给你们添个帮手,毕竟这些人可靠一些。

高允和冯将军:如此甚好!

31

日.外.西兖州城门口

一队人马来到兖州城。

首领:已经到兖州了,兄弟们昼夜兼程,休息休息再做打算。

侍从:诺!

首领:先进城住下,然后分头行动,切记不可张扬,引起不必要麻烦。

侍从:都已经反复交待,请将军放心!

首领:进城!先住下。

(一行人从城内街上走过,在一家客栈门后停住)

32

日.内.西兖州城内一酒馆

将军首领几个人在吃饭,喝酒

将军招呼在柜台上的老板

将军:店家,这西兖州比我想象得要繁华得多呀!

店家:兖州刺史李式李大人治理有方,老百姓生活比以往要强得多呀。

将军:(惊异的)哦,这么说李大人也是一个好官儿了。

店家:好官,好官,百姓们拥护着呢,李大人仁慈宽厚,为人谨慎,廉洁奉公,西兖州百姓有口皆碑呀。

将军:想与这李大人想见上一面,可有办法?

店家:这些咱小老百姓就不得而知了,但据说李大人平时深入简出,不常外出,见一面很难得,又有人说李大人防范很严,一般人根本见不到。

将军:那如何能见到李大人呢。

店家:见不了,李大人的府上在河湾处,渡口有重兵把守,一般人过渡口,十人之人必须李大人亲批才行。

将军:这么说我们这么多人过渡口,必须禀报李大人喽。

店家:那是当然,就是拿了皇上的圣旨也不行,必须禀报批复。

将军:那可有另外渡口过河?

店家:没有了,上下游五十里之内都没有,不过,看您呀,也不是俗人,我给您说.....(说罢附在将军耳旁说了几句悄悄话,将军听了连连点头)

将军:嗯,嗯!太感谢了,太感谢了,告辞!

(一行人已吃罢饭离店而去)

33

日.内.平城皇宫.大殿

(拓跋弘,冯太后端坐朝堂之上)

张祐: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加封东郡王陆丽之子陆定国,加封拓跋长乐为建昌王,征西大将军长孙观,大败吐谷浑之王拾寅,赏帛两百匹,谷五百担。

三人出列:谢皇上恩典!

拓跋弘:朕虽好浮屠之学,但心怀天下苍生,先皇遗训默然于心,今日,皇子宏儿已经三岁,在太后亲自抚养教育下,已聪慧异稟,甚是灵韵,太后与大臣已有商议,欲立为太子,今日就可加冕,大臣们意下如何。

众大臣:诺!皇上圣明。

冯太后:这位太子甚合吾心,大臣们也都看到,太子非其莫属,近日,柔然边境又有纷争,皇上意欲亲征,所以趁着这个时候,立太子的事儿,今日就定了,另外,大赦天下,并由高允高大人正式为太傅之首,负责教导太子。

高允:请太后和皇上放心,要说这么大年龄本该推辞教导太子之事,但老臣已然看出,当今太子实不同一般,高允我有生之年,若能为太子效犬马之劳,实属三生有幸!

冯太后:我大魏既有幸降临了这么一个绝代太子,那就是上天眷顾我

们大魏,我大魏定当延续辉煌,走向鼎盛。

众臣:延续辉煌,走向鼎盛!

34

日.外.平城.城外

拓跋弘点兵出征,城门外广场场面宏大,队伍整齐。

冯太后:皇上此次亲征,虽非大战,意义却是重大,征途诸事多与老臣老将们商量,亦可增加些见识。

拓跋弘:母后您静候捷报即可,这是朕首次亲征,又有诸多大将随行,皇儿要出发了。

(冯太后抚摸着拓拔宏的头)

冯太后:你父皇要出征了,给你父皇说旗开得胜马到成功。宏儿等父皇早日大胜还朝。

拓拔宏:祝父皇旗开得胜马到成功,宏儿等父皇早日大胜还朝。

拓跋弘:好宏儿,听皇奶奶的话,父皇要出征了。

然后对冯太后:母后你们多保重。

(拓跋弘骑马来到阵前)

拓跋弘:列位将士听令!

众将:皇上万众之尊,威伏四海。

拓跋弘:柔然部落真可汗,今日犯我边境,作为大魏皇帝,保护臣民是我的责任所在,前日,有臣面见朕言:区区小事不必朕亲往征讨,而朕以为,边境之事无小事,百姓利益,朕决意御驾亲征,与将士们共赴沙场,杀敌为国!

众将:皇上圣明,追随皇上。

拓跋弘:着令京兆王拓跋子推出西道向北,任城王拓跋云出东道向北,汝阳王拓跋天赐为前锋,陇西王源贺为后援,镇西将军吕罗汉等留守平城,保障朝中政事正常运行,即日起,诸将领兵起平城,会师女水!

众将:诺!

(众将都分头散去,拓跋弘策马淡出)

35

日.外.行军帐中.大帐之内

拓跋弘:朕自出平城以来,感触颇多,沿途百姓生活状况并非皇宫中所闻,尔等切记,搜集资料,日后回宫商议制定对策。

拓跋子推:皇上。恕臣直言,时下局势仍是战事不断,民生保障往往战事一起,即行中断,所以难以让百姓安居乐业啊。

拓跋弘:你说得不对,问题不在大的局势,而在于政策的制订,比如贪污问题,一直以来就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社会财富都跑到他们手里,老百姓自然就难以维持生计。

拓跋子推:皇上说得对。

拓跋云:问题还在于我们内部,贪腐者多为鲜卑后裔,但拿他们开刀,牵一发而动全身呐.

拓跋弘:鲜卑后裔占一大部分,惩处吧.势必牵扯不少皇亲国戚,视而不见,于国不利,于民不利,诸位也可思忖一下,可有化解良策。

拓跋云:此事回朝后可召满朝大臣共议。

拓跋弘:也好,现在我们的位置离女水还有多远?

拓跋子推:也就两天路程。

拓跋弘:是否应该有个作战计划。

拓跋云:这个皇上就不需要劳神了,我们已经制订了御敌计划,但就等着好戏开场吧。

拓跋弘:那好,你们多费心了,朕正好沿途了解下佛教之学,西出北上一次也不容易。

二位:诺!皇上圣明!

36

日.内.柔然大帐

真可汗:魏国大军很快就到了,我们准备停当,以逸待劳,一战挫败他们的锐气。

将领一:可汗,魏兵来势汹汹,仅凭以逸待劳,岂可为致胜法宝?

真可汗:此次出征,我十万带甲铁骑进入魏境,所到之处,无往不胜,怎么听到魏国大军一到,你们倒胆怯了么?

将领二:我们不胆怯,但据报,他们是御驾亲征,动用的将领拓跋子推,拓跋云,都是能征惯战之人,可汗不可掉以轻心呐!

真可汗:那你们呢?你们难道是一帮酒囊饭袋?难道可汗不是亲征么?说到底,尔等就是会依仗人多抢夺财物粮牛,真正开战都吓尿了。

37

夜.内.魏军大帐

拓跋子推:明日即将与柔然主力相遇,地方号称十万大军,估计实际兵力也就七、八万人左右,而我军实际兵力就达十五、六万,一倍于对方兵力,此战力是有悬殊,战胜是必然的,就看采用什么打法了。

拓跋云:还按原订计划,你我部各派一万精兵,冲营擒帅,所谓擒贼擒王,敌军无帅,任我宰割,然后横向战线拉长,以合围之势压上去。

拓跋子推:只是我军长途跋涉,敌军以逸待劳,士气和体力却会输之一筹,相信他们一定会厉兵秣马,以逸待劳与我开战。

拓跋云:我早考虑过这个问题,到达女水之后,我军当然以五十公里

外扎营修整,柔然若推进奔袭,以逸待劳的优势就丧失了,若待以时日,我军业已恢复体力,他们占不到便宜。

拓跋子推:如此甚好。

拓跋云:自现在起,就不必夜行军,稳步推进。

众将:诺!

38

日.外.柔然军中.大帐内

侍卫:报可汗,魏军在女水之滨五十里安营扎寨不知何故?

真可汗:莫不是看破我军计谋,才在五十里外安营?

将领一:这是完全有可能的,真是看破,如何应对?

真可汗:再观察一下,再探再报。

侍卫:是。

将领二:我们是否主动出战,向前推进。

真可汗:那不破坏了我方既定作战计划。

将领一:只是时机一旦错过,形势就会发生变化。

真可汗:一半天时间还没关系,再等一下。

39

日.外.魏军军中.人马已集结

广阔的草原上拓跋弘正在点兵。

拓跋弘:各位将士,为大魏立功的时刻到了,我们鞍马劳顿,不远万里,来到这里就是为了今日之战,时下,柔然无论在兵力上,道义上是弱者,我们不希望有战争,但挑战大魏的尊严,注定会付出代价,京兆王拓跋子推点将出征,杀进敌营!为大魏争光!

拓跋子推:诺!(转头向众将士)

拓跋子推:柔然看似蛮横凶悍,实属一群乌合之众,没有头脑,没有底线,对这些人,我们不必对他们留情,也不必害怕他们,今天皇上御驾亲征,我们大魏将士,一定要打出气势,打出国威。

众将士:打出气势,打出国威。

拓跋子推、拓跋天赐听令!

拓跋天赐:臣在!

拓跋子推:现命你亲率两万精兵,智取敌军主帅,此举至关重要,切记,不惜一切代价,冲击中军帐。

拓跋天赐:诺!末将得令!

拓跋子推:刘尼听令!

(刘尼因醉酒,衣衫不整,东倒西歪出列)

刘尼:臣在!

拓跋子推:(生气地欲言又止,看看拓跋弘)

拓跋弘:你这是何意?

刘尼:臣在,臣听令,吾皇万岁万万岁!

拓跋弘:(生气大声地)你成何体统,大战在即,竟然酩酊大醉,如

此状态,如何号令三军,实在是有损我大魏颜面。

刘尼:放心,皇上,臣喝醉照样击杀贼兵。想当年我刘尼十几岁世祖就封我就任御林中郎将,加振威将军,任职尚书右仆射,外任征南将军时,老臣喝酒也不误杀敌。

拓跋弘:真是胡闹,你们各位将士看看,两军阵前竟会闹出这等笑话,你也算名流千古了,今天,朕就免了你的职,好好回家喝去吧。来人,(侍卫:诺!)把他拉下去,醒醒酒之后让他回京城去,提前退休吧。

侍卫:诺!(左右架起刘尼推出)

刘尼:皇上,臣真能战呐,臣不醉呀,臣不能丢下你们不管呀!皇上.....

拓跋子推:陇西王贺源将军听令!

贺源:末将在!

拓跋子推:你部后续预备队为侧翼后续部队,加强钳形力度并无限向前推进,直至包围敌军。

贺源:得令!

拓跋子推:我与任城王各率主力从左右两侧包抄向内收缩,这样他们就会竞相后退逃跑,自相践踏,如此我军必胜,大魏必胜!

众将士:我军必胜,大魏必胜!

(大军浩浩荡荡向西北方而去)

40

日.外.女水.两军对阵.

两军交锋,柔然气势明显输于魏国军队,魏军阵营稳健,侧面出击凌厉,中路将士直捣中军,蠕蠕看着潮水涌上来的魏军,直接开始逃命。

真可汗:不能跑,不能跑,给我冲。

将领一:可汗,这一仗没法打,先后撤一步吧!

真可汗:你他妈混蛋,你作为部落首领还要逃跑。

(说完拔剑杀死此将)

侍卫:可汗,先要保证您的安全呐!魏军直扑我们中军而来啦。

(魏军冲杀过来:活捉可汗,杀真可汗)

真可汗:哼,你们这帮饭桶,真是一帮饭桶。

(翻身上马,向后慌乱逃跑)

侍卫:保护可汗,后撤后撤!

41

日.外.女水.魏军大帐外

拓跋弘:前方战事如何!

侍从:我军大获全胜,王公将军们身先士卒,全部都杀上去了。

拓跋弘:好,朕知道了,大魏将士威猛无敌,一战致胜!

外侍:报,我军初战告捷,现正乘胜追击敌军,已斩杀柔然一万余人,俘虏三千余人,戎马器械无数。

拓跋弘:再探再报。

(战争场面,魏军像赶羊一样,钳形包抄柔然,真可汗仓皇逃命,柔然自相践踏,来不及跑的跪地投降,魏军也边追杀边打扫战场,大胜柔然。)

同类推荐
  • 职场风云录

    职场风云录

    用现代人的眼光,以一种独特的视角,去解析古代那些位高权重的帝王,将军和重臣。看他们是如何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子,摇身一变,成为叱咤风云的人物。
  • 三国之武动乾坤

    三国之武动乾坤

    刘羽穿越了,回到了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为动荡混乱的大时代。东汉末年,是英雄辈出的大时代,是群雄并起的大时代。而刘羽早先为了生存,到后来不知不觉拥有了征战天下的野心。刘羽注定是为了改变历史而来,看刘羽如何一步步超越群雄,独步天下。这是一本不一样的三国!
  • 北宋小捕快

    北宋小捕快

    回到北宋做捕快,解谜破悬案。在没有高科技,没有指纹、血迹检测技术,余小三又该如何破案呢? 每一卷,都是完整的案子。
  • 汉皇传

    汉皇传

    叫一声爹娘双膝跪,喊一声哥哥斥苍穹,跪不能对双亲尽孝,悔不能弥补对兄长的伤害。没有负天下人,却负了亲人。这是一段可悲可叹的故事,一个平凡的少年为救天下黎民而付出毕生心血的少年,少年一路走来又会经历何种不为人知的心酸与挫折呢,又会经历怎样的爱恨情仇故事。故事将从这里开始为您拉开序幕
  • 直播之我的大唐不正经

    直播之我的大唐不正经

    李川:“我绝对是有史以来最悲催的穿越者。”系统:“不是哦,穿到大秦的那个,一落地就被抓去修长城了,现在过得乞丐都不如,穿到大明的那个,被净身后进宫当太监了,还有……”李川:“……我谢谢你哦!”
热门推荐
  • 遂昌杂录

    遂昌杂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四月的巨蟹座

    四月的巨蟹座

    18岁的夏雄,在那个四月的下午与她相遇,开始了一次奇妙的青春经历·····
  • 初夏,愿你回眸

    初夏,愿你回眸

    他们是福利院的小孩,他背弃了对她的誓言,十年匆匆过,圣曦学院的相遇,身边帅哥不断,而他们能否回到从前,误会,身世,背叛,爱恨交织,一场爱的赌局,能否化悲为喜?
  • 草莽神话

    草莽神话

    掉落神坛张雨辰穿越古代为九岁孩童,遇上个师傅,修习阴阳功法,纵横武林,成就一段草莽的神话。偷偷地建个群,614890529.
  • 网游位面碰撞玄幻

    网游位面碰撞玄幻

    一个神奇的平行宇宙,主角莫名其妙就到了地球生活了十年,但因为一次意外又回到了自己原本的世界。这里的人都是神族后裔,每个人天生会有十五次觉醒技能的机会,根据体质不同,可分为战灵体质和秘灵体质。这两种体质衍生出了能抗能打的盾御系、能跑能撤的强战系,能瞬间治疗增幅的辅助,以及拥有高爆发的刺者系等等多种职业。江杨生来不凡,在得到万界商城系统帮助下,能自己定义技能,而且他与其他人不同,他有两个系统,一个是别人的,一个是他自己的。
  • 余生,江海不渡

    余生,江海不渡

    一部美术渣逆袭成长的故事。内容恐引文化课学子‘不适’或“极度舒适”?高甜,热血,女主非傻白甜,机智傲娇且逗比,已有存稿20+万字,快来入坑(疯狂暗示)
  • 洋娃娃之死

    洋娃娃之死

    一个洋娃娃的出现带来一连串的恐怖事件,已经被认为死掉10几年的人突然出现,是巧合还是他人安排,洋娃娃的秘密背后真的是鬼怪还是人为,下一个死的会是......
  • 菲之心

    菲之心

    这是一个新婚还未满一周的家庭。女主人,不弃。每天安静地卧趟在沙发上看着自己喜爱的电视剧!此时神情中失去了平日有过的期待与欣喜,使得播放的画面与剧情也渐渐变得模糊不清。这是一个新婚就快满一周的家庭。男主人,不离。总是呆在那间只属于他自己的小小卧室!原本喜欢上网玩游戏的他为了避免吵到对方才设置的这间屋子,如今却失去了原有的意义。撑过今晚就能满一周了。家庭的成员虽然还只有不离与不弃,但对于这个新房来说似乎并不算拥挤。新房配新居、清新的装修加上新异的挂饰与家具,是俩人新婚前共同的努力,也是俩人共有的一段美好回忆。
  • 超时空漂流记

    超时空漂流记

    用神话还原历史,用历史改写故事!罗脩是一名天才历史讲师,某天他厌倦了按部就班的生活,跑到了酒吧将自己灌醉,以至于酿成了一场车祸,进入了牢狱生活。几年后的一天,他收到了一封奇怪的信,等到他读完信中的内容时发现,自己居然穿越到了古代的世界里面,从此开始了一段传奇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