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383800000001

第1章 鲁迅手稿研究

鲁迅手稿影印本出版现状及其对策

王锡荣

一、鲁迅手稿出版历程

鲁迅手稿影印本出版,最早是1937年许广平编、上海三闲书屋影印的《鲁迅书简》。20世纪40年代基本上没有出版,20世纪50年代以后,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冯雪峰编辑《鲁迅日记》影印本,文学古籍刊行社出版的《嵇康集》手稿本,文物出版社出版的《俟堂专文杂集》,上海鲁迅纪念馆编、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正式出版的《鲁迅诗稿》,文物出版社编印的《鲁迅手稿选集》,出版的《鲁迅手稿选集续编》,1973至1974年又编印了《鲁迅手稿选集三编》(简称“三编”)、《鲁迅手稿选集四编》(简称“四编”)。最具有代表性的是1978至1986年中国文物出版社的《鲁迅手稿全集》。

编印《鲁迅手稿全集》,前后经历了9年之久。但是,此后随着研究的深入,藏品挖掘力度加大,又有不少新发现。因此出现了不少新编、改编、重编、选编的鲁迅手稿版本。

二、各版鲁迅手稿集略评

《鲁迅书简》,收入鲁迅书信影印件67封,是鲁迅手稿第一次编集影印出版,因是原寸影印,可以真切地看到原貌。收入的书信还比较少,难窥全豹。

《鲁迅日记》,百废待兴的20世纪50年代初,要出版这么大部头的线装书,绝非易事。

《嵇康集》手稿本,是鲁迅历经20余年的搜集资料,10年校勘,整理出来的一部《嵇康集》的善本,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鲁迅诗稿》,收鲁迅创作新旧诗歌手稿40余幅,书录古人诗歌30余幅。这可说是鲁迅手稿编辑史上一座里程碑。

1986年,日本出版了《鲁迅增田涉师弟答问集》。是影印与排印对照,这是我国国内所出版的手稿集所没有做到的。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出版的《鲁迅辑校石刻手稿》和1996年出版的《鲁迅辑校古籍手稿》,是一个系列。

1996年,上海古籍出版社还出版了《两地书真迹》,让人们看到了鲁迅和许广平这部分手稿的真面貌,而且第一次把两人的原信也和盘托出,让人看到了原汁原味的《两地书》,这在手稿学研究上是相当有意义的。

1999年福建教育出版社版《鲁迅著作手稿全集》,仅收“著作”,实际上就是相对《鲁迅手稿全集》而言,不收书信和日记。

2000年,由于《鲁迅手稿全集》的稀缺,国家图书馆组织重印了《鲁迅手稿全集》,对其中部分内容作了调整,收入了一部分新发现的手稿。但是遗憾的是,虽然过了十几年,在印制上却没有提高。

2014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鲁迅手稿丛编》,是《鲁迅手稿全集》的一个翻版,印制堪称精致。

2014年,由上海交通大学牵头,国家图书馆和上海鲁迅纪念馆合作申请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鲁迅手稿全集》文献整理与研究”项目。该项目对各馆所藏的鲁迅手稿进行挖掘研究,整理了鲁迅部分翻译手稿予以出版。

文物出版社出版《鲁迅手稿全集》之后编辑出版的各种版本,各有特点,各有优劣,但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总体质量、效果和版本价值上并没有超过文物出版社版《鲁迅手稿全集》。

三、“全集不全”

对《鲁迅手稿全集》进行手稿学意义上的观察时,这个版本也存在着一些明显的不足。

该书原计划有文稿、书信、日记、辑校和翻译共五个部分,但最终出版的仅有文稿、书信和日记。辑校古籍、石刻并未出版。

四、应该怎样编辑《鲁迅手稿全集》?

(一)没有说明手稿来源。

(二)没有标明尺寸

(三)没有充分说明情况

当然,文物出版社版《鲁迅手稿全集》仍是迄今相对最好的鲁迅手稿影印本,不仅具有开创性,规模最大,编排规整,而且印制精美。

上海鲁迅纪念馆藏鲁迅信札的梳理解读

乐融

上海鲁迅纪念馆于1951年1月7日成立,是新中国第一家人物类博物馆。本馆目前共藏有鲁迅信札85封,从1927年到1936年,几乎涵盖鲁迅在上海居住的9年多时间。

一、致赵家璧的45封信

赵家璧,出版家,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文艺书籍编辑。1932年9月为出版《良友文学丛书》通过郑伯奇向鲁迅约稿,随后开始与鲁迅通信,馆藏的这批信札,主要涉及:

(一)多次论及出版物或相关事宜

(二)针对个别事件表达自己观点或为他人联系事项

二、致陈子英1封信

“子英”即陈濬,《鲁迅全集》中有《鲁迅致陈濬信》,曾是光复会成员,徐锡麟案发生后逃往日本,曾任绍兴府中学堂监督。

三、致陈此生1封信

陈此生,曾在广州中山大学附属中学任历史教员,后任广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教务长,1933年7月开始与鲁迅通信。

四、致罗皚岚1封信

罗皚岚原名罗岚,在《鲁迅日记》作“皚岚”,清华大学留美预备部学生,《语丝》周刊投稿者。该信就是罗皚岚向《语丝》周刊投稿后,鲁迅的回函。

五、致许寿裳5封信

许寿裳,《鲁迅日记》又作“季市”“许先生”,教育家。鲁迅在日本东京弘文学院的同学。1927年经鲁迅推荐任中山大学教授。广州“四一五事变”后两人一同辞职,是鲁迅最信赖的朋友。

六、致赵景深2封信

赵景深,作家、学者。1927年8月起任上海开明书店编辑,编辑《文学周报》等。1930年6月起任北新书局总编辑,并主编《青年界》月刊,1935年后多次向鲁迅约稿。

七、致金性尧4封信

金性尧,笔名文载道,日记误作“金惟尧”。当时在上海中华煤球公司当文书,18岁的金性尧仰慕鲁迅,想学写杂文,因此写信给鲁迅,欲当面向鲁迅请教。1934年11月19日,第二天鲁迅就回信,鲁迅对于金要求面谈之事,表示虽然“不过平常晤谈”,但“也会引人疑是有什么重要事件的”。所以,鲁迅在信中婉言谢绝,按照鲁迅当时被通缉的状态,这也是对金的保护。

八、致陶亢德3封信

陶亢德,1933年时为《论语》半月刊编辑,后又编辑《宇宙风》《人间世》等,常写信向鲁迅约稿。

九、致胡今虚1封信

胡今虚,1933年在温州任报馆编辑,曾因与胡民大等拟将《毁灭》《十月》等改写为通俗读物,致函鲁迅征求意见。当10月2日鲁迅收到收到胡今虚的信后,1933年10月7日鲁迅回函胡今虚。

十、致西谛(郑振铎)5封信

郑振铎,笔名“西谛”文学家,文学研究会发起人之一。1921年4月在上海编《时事新报·学灯》,沈雁冰接编《小说月报》后,他们曾函请鲁迅为《小说月报》写稿。同年5月被收入商务印书馆编辑的《文学研究会丛书》,1923年后长期主编《小说月报》,因此常和鲁迅通信。1933年初开始与鲁迅合编《北平笺谱》,以后又重印《十竹斋笺谱》。1934年1月与靳以创办《文学季刊》,曾约请鲁迅撰稿。1935年初到上海任暨南大学文学院院长,并为生活书店编辑《世界文库》,鲁迅曾为之译果戈理的《死魂灵》。其后协助鲁迅翻印《凯绥·珂勒惠支版画选集》和出版《海上述林》。

十一、致若君2封信

“若君”即孔另境,笔名东方曦。茅盾之内弟。1932年8月在天津河北女子师范学院任出版部主任时,因故以“共党嫌疑”被捕,经鲁迅等设法营救出狱,12月间回沪。1935年冬着手编辑《当代文人尺牍钞》,鲁迅曾为之作序。

十二、致施蛰存1封信

施蛰存,原名德普,改名蛰存。作家。1929年时为松江联合中学教员、水沫书店编辑。1932—1934年在现代书局主编《现代》杂志,曾向鲁迅约稿。

十三、致杨晋豪1封信

杨晋豪,1929年时为南京中央大学学生,因请鲁迅审阅其小说稿开始与鲁迅通信。

十四、致舒新城1封信

舒新城,1928年任《辞海》主编,中华书局编辑所所长。1929年5月4日致函鲁迅询问《故乡》中的“猹”是怎样的动物。鲁迅当天就复函舒新城。

十五、致内山完造4封信

内山完造,日记又作“邬山生”,日本人。1913年来华,后在上海开设内山书店。鲁迅1927年定居上海后因常往该店购书而结识成为密友,其后在上海的几次避难都曾得到他的帮助,并常借用该店做通信及会客地点。他所著《活中国的姿态》一书就由鲁迅作序。

十六、致钱君甸1封信

钱君甸,美术家,曾在上海澄衷中学任教,是陶元庆的同学。当时在上海开明书店任编辑,鲁迅托他印制《朝花夕拾》封面。在这封信中,鲁迅询问印费多少、如何交付等问题,对钱君甸印制并按时寄送《朝花夕拾》封面表示满意和感谢。同时,坦承自己在翻译《思想,山水,人物》中看错译错,而不认为翻译是一种“冒险事业”。

十七、致郑伯奇3封信

郑伯奇,笔名君平,鲁迅日记又作“郑君”,作家,创造社成员、“左联”成员。1927年11月为《创造周报》复刊事往访鲁迅。1932年至1935年秋在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任职,为该公司编辑《新小说》月刊,鲁迅常向其推荐青年作家文稿。

十八、致顾颉刚1封信

顾颉刚,历史学家。1926年与鲁迅同在厦门大学任教,1927年鲁迅到广州不久,他也往中山大学任教,这年暑假出差杭州为学校购书。

十九、致高良富1封信

高良富,《鲁迅日记》作“高良富子”“高良女士”“高良夫人”,是日本的友好人士,热爱和平,把反对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作为自己的责任。由内山完造介绍认识鲁迅。鲁迅曾书赠七绝一首,由内山完造径寄日本,高良富回国后即回赠鲁迅《唐宋元明名画大观》一部。这封信是鲁迅1932年6月2日的回函,是为了对高良富先生表示感谢。

二十、致黄萍荪1封信

黄萍荪,日记又作“黄苹荪”,笔名“歇翁”等,民国报刊编辑。黄萍荪编辑《越风》期间,曾三次去信邀请鲁迅为之写稿。

二十一、致合众书店1封信

鲁迅的杂文集《二心集》于1932年10月,由合众书店正式出版。

关于鲁迅零星手迹的几点介绍

顾音海

上海鲁迅纪念馆所藏鲁迅亲笔墨迹,除文稿、书信等大宗内容之外,尚有一批书籍说明、版税收据、名片留言等零星手迹,对于全面研究鲁迅的工作与生活,有一定的补充价值。

一、“限定版书籍说明”

这批手迹计23件,书写在高16.4厘米、宽24厘米的宣纸上,其内容格式一致,均为外文版图书的书名、作者或译者、编辑、出版社、出版时间,间或有插图数量、限定版印数及本书编号等。这批图书现收藏于北京鲁迅博物馆,原书目录详见该馆1959年7月编印之《鲁迅手迹和藏书目录》,近年在《鲁迅研究月刊》上陆续有《鲁迅外文藏书提要》刊出,即为这批图书的择要介绍。而这些图书的“说明”原先依旧留在上海,并不与图书放在一起,后捐赠上海鲁迅纪念馆。

这些外文图书“说明”,目前的称谓,有“展览会说明”“版画说明(展览会用)”“藏书‘限定版’说明”等,因不能确定其用途而命名各异。

二、版税收据

版税收据,大致分完全手写与在统一印制的收据上填写日期、金额并签名两类。时间基本在1929至1935年,尤集中于1932、1933年。支付机构基本是北新书局。

三、开给许世瑛的书单

这份手迹原稿共2页,书写于梅花行线笺纸之上。鲁迅、郑振铎收集笺纸甚多,后辑成《北平笺谱》。开书单一事,系1930年秋,许寿裳公子许世瑛考取清华大学国文系后,请鲁迅开列的文史方面的几种基本书目,事见许寿裳《亡友鲁迅印象记》并附该书目。原稿无标题,与许氏所发表略有出入。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鲁迅全集》第八卷第497—498页据手迹原稿释文编入,加标题《开给许世瑛的书单》。

书单所列共12种书,其中史部4种、子部5种、集部3种。

四、名片留言

名片6枚,白色卡纸印制,正面仅印“周树人”三字,背面空白。短笺留言均鲁迅亲笔。

五、书目

书目计1页,书写于笺纸上。

上海鲁迅纪念馆藏鲁迅文章手稿略述

李浩

鲁迅在上海10年间主要从事文明批评和社会批评的工作。在上海时期创作作品的手稿、翻译手稿等,因许广平及鲁迅友人的努力,大部分得以留存至今。1951年,许广平将这些手稿中的大部分带到北京捐赠给国家。

一、《〈勇敢的约翰〉校后记》及注释的手稿

1927年鲁迅抵达上海后,翻译仍是他的主要工作之一,不仅他自己从事翻译,还鼓励其他人参与。

鲁迅一向喜欢裴多菲的人生以及他的诗歌,在1907年鲁迅在《摩罗诗力说》一文中,介绍了不少摩罗诗人,裴多菲就是其中之一,这样的热情到20世纪30年代仍未完全退却,鲁迅多方努力出版孙用翻译的《勇敢的约翰》就是这种热情的继续。

上海鲁迅纪念馆藏鲁迅关于《勇敢的约翰》的手稿,包括《〈勇敢的约翰〉校后记》3页、全书注释1页、插图和说明1页,一共5页,由孙用捐赠。

二、《题记一篇》

《题记一篇》手稿,据目前所得的资料,这篇文章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鲁迅全集》中首次发表。共2页,写在花笺上,书写工整,没有任何修改之处,文章末尾有正式纪年,除手书署名外,还加盖了当时鲁迅十分喜欢的印章。

三、《“以夷制夷”》《言论自由的界限》

两文都作于1933年4月17日,先后初刊于1933年4月21日、22日《申报·自由谈》。两件手稿的影印件曾在1946年上海的《文潮》月刊第2卷第1期上刊出过,其提供者“海燕女士”是谁,至今未解。

1994年春此两件手稿被拍卖,后经过多方协商,买主新加坡实业家佘奕村先生将此两件鲁迅手稿无偿捐赠上海鲁迅纪念馆。

四、《看图识字》

《看图识字》是由巴金所捐赠,1933至1934年,郑振铎与巴金一起编辑北平《文学季刊》。这篇文章是郑振铎直接向鲁迅约稿的,在这之前,1933年,鲁迅和郑振铎编定《北平笺谱》。推测,鲁迅的这篇文章由巴金具体负责编辑,因此被巴金保存下来,并捐赠上海鲁迅纪念馆。

《看图识字》手稿共3页,使用的是“绿格纸”稿纸,由于是供发表的誊写稿,全文改动不大。文章主旨是谈儿童识字教材问题。

五、《〈准风月谈〉后记》

《〈准风月谈〉后记》被删稿,写在“OS原稿用纸”上,这种稿纸是由一家日本企业制作的“OKAMOTONOTE”系列产品的缩写。这是一份比较特殊的手稿,其内容未曾发表过。

六、《势所必至,理有固然》

《势所必至,理有固然》一文,在鲁迅生前未发表过,1972年由马飞海同志捐赠上海鲁迅纪念馆。这篇文章最早收录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鲁迅全集·集外集拾遗补编》,将该文归在1934年中,但未注明写作日期;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鲁迅全集》的添加注释,认为该文约作于1935年1月。

七、《镰田诚一墓记》

《镰田诚一墓记》,作于1935年4月22日。手稿共1页,写在“OS原稿用纸”左半页上。与《势所必至,理有固然》手稿一样,由马飞海同志于1972年捐赠上海鲁迅纪念馆。《镰田诚一墓记》手稿目前存有三种,除了上海鲁迅纪念馆藏的底稿外,鲁迅在编辑《且介亭杂文二集》时抄录了一份,还有一份为制碑用的正式稿。。

八、《立此存照》(1至4)

鲁迅以《立此存照》为名的文章一共写了7篇,都发在《中流》杂志上。

上海鲁迅纪念馆所藏的《“立此存照”》手稿是前四篇。《“立此存照”》既然作为补白文,篇幅都不长。鲁迅以当时的报刊新闻为材料,以小见著,对当时的社会进行犀利的批评。

上海鲁迅纪念馆藏16幅鲁迅诗稿手迹提要

乔丽华

鲁迅诗手迹原件,上海鲁迅纪念馆共计收藏16幅,以下根据原件,并重点参考上海鲁迅纪念馆所编《鲁迅诗稿》、《四十纪程》、《上海鲁迅纪念馆藏文物珍品集》3及相关研究文章,对这16幅诗稿的基本情况按创作时间先后,介绍如下。

一、《我的失恋》之四诗稿

原件为彩色笺纸,长27.1厘米,宽24.1厘米,署名鲁迅,下钤“鲁迅”白文印一方。书写内容为鲁迅所作打油诗《我的失恋》的最后一节,正文计7行。

二、书赠许寿裳《无题》诗稿

原纸用纸为宣纸,长27.2厘米,宽17.2厘米,落款为“午年春作录呈季市兄教正鲁迅”,下钤“鲁迅”白文印一方。正文计5行。这首七律是鲁迅诗作中的名篇。

三、《无题》诗稿

原件用宣纸,长19.3厘米,宽16.6厘米,诗后无题款,也未盖印。正文共5行,书写内容为《无题》(惯于长夜过春时)一诗。本诗幅字迹比较潦草,也没有落款,不像是正式题赠之作。

四、书赠内山松藻《无题》(“大野多钩棘”)诗轴

宣纸长46.3厘米,宽23.3厘米,落款“松藻女士雅属鲁迅”,钤“鲁迅”白文印一方,正文计4行。

五、书赠内山完造《赠邬其山》诗轴

用宣纸,长65.9厘米,宽34厘米,落款“辛未初春书请邬其山仁兄教正鲁迅”,盖手印。正文计3行。本诗是1931年初春鲁迅题赠给内山书店老板内山完造的,邬其山是内山完造的汉名。由内山书店中国职员王宝良捐赠给我馆。

六、书赠坪井芳治的《答客诮》诗轴

用宣纸,长113.7厘米,宽32.3厘米,落款“未年之冬戏作录请坪井先生哂正鲁迅”,钤“鲁迅”白文印一方。正文计3行。

七、鲁迅书赠望月玉成《赠画师》诗稿

用宣纸,长21.4厘米,宽21.1厘米,落款“申年之春写请……生教正……”落款有几个字被涂抹去,没有印章,且字幅下端被裁去,字迹有残缺。正文计4行。此诗是1933年鲁迅题赠日本画家望月玉成的。

八、《教授杂咏》诗稿

用宣纸,长19.9厘米,宽8.0厘米,诗后无题款,也未盖印。正文共4行。《教授杂咏四首》虽为“游戏文字”,但所戏谑的事都是有来历的。该书的序言曾于1932年12月22日发表在《申报 自由谈》第16版上。1959年由刘克清捐赠给我馆。

九、赠陶轩《悼丁君》诗轴

用宣纸,长65.6厘米,宽40厘米,落款“陶轩先生教正鲁迅”,钤“鲁迅”白文方印。另右下角钤一印,为“胶东曹漫之之印”的白文收藏印。这首七言绝句系鲁迅为悼念丁玲所作。由曹漫之先生捐赠给我馆。

十、书赠黄振球《无题》(“烟水寻常事”)诗轴

用宣纸,长67.1厘米,宽41.8厘米,落款“酉年秋偶成鲁迅”,钤“鲁迅”白文方印。

据鲁迅日记,这首诗是题赠给黄振球的。1959年9月,上海旧书店向我馆提供这件诗轴。

十一、书赠张梓生《秋夜偶成》诗轴

用宣纸,长68.9厘米,宽25.2厘米,落款“秋夜偶成录应梓生先生教鲁迅”,钤“鲁迅”白文方印及“旅隼”朱文印。这首七律是鲁迅题赠给当时《申报·自由谈》编辑张梓生的。1961年7月张梓生将这幅鲁迅诗轴捐赠给我馆。

十二、赠内山松藻(录欧阳坰《南乡子》)

用宣纸,长80.7厘米,宽32.9厘米,落款“录欧阳炯南乡子词奉应内山松藻女史雅属鲁迅”,钤“鲁迅”白文印一方,正文计3行。这幅是赠给内山松藻的。1961年由内山嘉吉夫妇捐赠给我馆。

十三、赠周颂棣(录李贺《南园十三首》之七)诗轴

用宣纸,长80.8厘米,宽51.8厘米,落款“录长吉诗为颂棣先生雅属鲁迅”,钤“鲁迅”白文印一方,正文计5行。这幅是赠给周颂棣的。1961年3月周颂棣将这幅诗轴捐赠给我馆。

十四、赠徐讦(录李贺《绿章封事》)

用宣纸,长20.7厘米,宽113厘米,落款“李长吉句录为伯讦先生属亥年三月鲁迅”,钤“鲁迅”白文印一方,横幅自左至右书写。这幅是鲁迅1935年题赠给徐讦的。由徐讦夫人葛福灿及女儿葛原于1970年捐赠给我馆。

十五、赠徐讦(录郑思肖《锦钱余笑》)

用宣纸,长131.2厘米,宽29厘米,落款“所南翁《锦钱余笑》之一录应伯讦先生雅属鲁迅”,钤“鲁迅”白文印一方。此幅是赠给徐讦的。由徐讦夫人葛福灿及女儿葛原于1970年1月捐赠给我馆。

十六、赠增井经夫(录刘长卿《听弹琴》)

用宣纸,长63.4厘米,宽34.2厘米,落款“增井先生雅属鲁迅”,钤“鲁迅”白文印一方。鲁迅赠给田中庆太郎的女婿增井经夫。2008年9月,增井经夫之女古西旸子女士将这件诗轴捐赠给我馆。

《故事新编》的编定出版及手稿简述

施晓燕

《故事新编》收鲁迅1922年至1935年所作小说8篇。上海鲁迅纪念馆馆藏里,有《故事新编》当初用于送出版社出版后保存的整部手稿;鲁迅研究资料中,有经手人巴金、黄源的回忆录和专家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在此不惮以这方方面面的材料,来对《故事新编》的编定出版及手稿面貌作一个简述。

1935年3月,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创立,8月巴金担任总编辑,推出了庞大的“文学丛刊”策划,计划将新文学作者包罗无遗,这个丛书里就包括了鲁迅的《故事新编》。

一、《文学丛刊》中相当一部分,来自巴金在赴日之前给北京立达书店编的一部文学丛书

但立达书店一直没有印行,巴金做文生社总编之后,后来就把这部丛书编入“文学丛刊”陆续出版,所以“文学丛刊”一开始就已经有稿源。撰写《故事新编》并不是全新创作,鲁迅在十几年前就开始了相关的写作,《故事新编》的《序言》蕴含着非常丰富的信息量。

1935年12月26日,在花了3个月创作4篇新的小说后,鲁迅完成了《故事新编》。掐头去尾除掉黄源拿稿及送书的时间,10天就完成了出版。《故事新编》在出版过程中,鲁迅手稿得以保存,这主要归功于黄源。

《奔月》有手稿16页(以2面1页算),《铸剑》有手稿30页(以1面1页算),现均存于国家图书馆。上海鲁迅纪念馆所存的,就是黄源捐赠的这本有夹杂《奔月》《铸剑》铅印稿的手稿本。

二、上海鲁迅纪念馆所藏《故事新编》手稿篇目具体情况

1.“序言”,署名鲁迅,手稿,竖排,行文从右至左,白色宣纸本,1面1页,6页,时间落款为“1935年12月26日”。有批注和涂改。

2.“目录”,无署名,手稿,竖排,行文从右至左,白色宣纸本,1面1页,1页。无落款,撰写时间未知。

3.《补天》,无署名,手稿,竖排,行文从右至左,白色宣纸本,1面1页,28页,时间落款为“1922年11月作”。

4.《奔月》,无署名,铅印,竖排,行文从右至左,1面1页,19页,有手写批注。

5.《理水》,无署名,手稿,竖排,行文从右至左,白色宣纸本,1面1页,42页。日期落款为“1935年11月作”。

6.《采薇》,无署名,手稿,竖排,行文从右至左,白色宣纸本,1面1页,51页。落款为“1935年12月作”。

7.《铸剑》,无署名,铅印,1面1页,30页。落款为“1926年10月”。这是1936年收入《故事新编》时补记。是鲁迅在《故事新编》中,最偏爱的一篇。

8.《出关》,无署名,手稿,竖排,行文从右至左,白色宣纸本,1面1页,28页。落款为“1935年12月作”。

9.《非攻》,无署名,手稿,竖排,行文从右至左,白色宣纸本,1面1页,32页。落款为“1934年8月作”。

10.《起死》,无署名,手稿,竖排,行文从右至左,白色宣纸本,1面1页,26页。落款为“1935年12月作”。

同类推荐
  • 清徽吟

    清徽吟

    本书为作者的诗词作品结集。共收集作者新近创作诗词作品300余首,或写景,或写人,或写情,或写事,内容丰富,品味高雅,思想内涵深刻,其中一些诗词配以相应的书法作品,各具特色。二者相得益彰,文学性、艺术性、可读性并重。
  • 行走的耳朵

    行走的耳朵

    《行走的耳朵》,写周云蓬一直以来的歌唱、行走,以及读书,是酣畅淋漓的文字。盲人以耳朵感知世界,声音所向,心之所向。在这些年中,于不知道哪个瞬间,周云蓬举起了手中的相机,对着他感兴趣的声音,固定了某个影像。这些影像偶尔不合常理,却是他经过的地方。或者说,是实实在在存在于世,且与他错身而过的人和景。他以他的方式看见,并写出。有点像诺贝尔获奖作家帕慕克形容细密画:失明就是寂静……它是一个人绘画的极致:它是在黑暗中看见事物。
  • 伟大的念头在孤独中不朽

    伟大的念头在孤独中不朽

    青春,对你来说只是匆匆一段逝去的时光,对我来说除了好久不见,还有遗憾。如果这七年之间,我能赶在他之前联系你,向你释怀这么多年的思恋。也许,站在你身边的新郎不再是他。时隔多年,朋友换了一批又一批,身边的一切都在发生改变。我再见你时,当初那种对你心动依然还在,仿佛除了你,其他的都是将就。
  • 朱湘全集·诗歌卷

    朱湘全集·诗歌卷

    诗歌卷收录了朱湘1925年出版的第一本诗集《夏天》(商务印书馆出版),以及其后的《草莽集》(1927年,开明书店出版)、《石门集》(1934年,商务印书馆出版)、《永言集》(1936年,时代书店出版)。朱湘的诗作注重格律形式,具有深厚的古典文化底蕴,技巧熟练,表现手法细腻,气韵秀丽娴雅,从本卷中读者能够全面而深刻地领略到朱湘诗作的艺术之美。
  • 容美土司王田舜年

    容美土司王田舜年

    长篇历史传记文学《容美土司王·田舜年》以史为据,以文学之笔,全面描述了田舜年执政期间乃至整个土司时期的社会、人文、自然景观,展示了土家族丰厚的文化底蕴。
热门推荐
  • 倾世缘之连曲陌

    倾世缘之连曲陌

    她出生千年世家,生来尊贵,高高在上,注定了是指点江山的人物。他出生皇家,并没有所谓的皇位之争,那个位置是他的,不要也得要,容不得他选择。
  • 我的母亲是现代人

    我的母亲是现代人

    “为什么你会说番邦语?”“我姨娘教的。”“为什么你的乐器与别人的不一样?”“我姨娘给我做的。”“为什么你的羽毛能写字?”“我姨娘给我做的。”这是温小六与别人的日常。...........后来温小六遇到了谢金科。“这是我姨娘做的糖,可好吃了,哥哥要吃吗?”“.......”把糖放进玉盒里珍藏起来。“这是我姨娘教我的曲子,哥哥要听吗?”“........”将谱子写下来收藏起来。“这是我姨娘给我攒的嫁妆,哥哥你要吗?”“....要。”【本文女主为穿越者的女儿!是女儿!女儿!】
  • 小土豪

    小土豪

    华夏国,小郑的故事、………………,,要从那年夏天开始
  • 箫雨墨听

    箫雨墨听

    落花谢雨醉清尘,漫碧溢水浅卿翗。多个故事多个情缘,是相守还是终离。且今看朝夕,如何因果。我的人生非你不可,敢来么?
  • 我真不想做道士

    我真不想做道士

    赵亮被系统前强行纳入了地图,任务由玩家自己摸索?
  • 嗜血千金的甜宠爱恋

    嗜血千金的甜宠爱恋

    她们,从英国回来的三位多变女王并且拥有多个身份,在圣雅莱恩高中遇到了他们。一场又一场的风波,最后三位女主却发现自己离不开他们了。可是本就像织毛衣一样辛辛苦苦一针一线编织的爱情,却因一场陷害而轻轻一拉,全没了。接下来又会有什么样的麻烦等待着男女主角呢?可怜的三位女主结局又会是怎样的呢?
  • 守护甜心之心的破碎

    守护甜心之心的破碎

    圣夜学园的日奈森亚梦被谣传为十分厉害的小学生,所有人(包括她的亲人)都认为她是个酷毙火辣的女孩。实际上外表冷漠、酷毙火辣、帅气的她是个善良的女孩,为了掩饰自己的怯弱而失去自己。终于,亚梦祈求守护灵能赐予她变成真实自己的勇气。令她吃惊的是第二天床上出现了三只蛋。另一方面,学校有一支队伍——守护者......
  • 你好,初恋大人

    你好,初恋大人

    19岁的窦莞喜欢上了25岁的慕年华十年来的守候,换来了慕年华的结婚这场追逐赛,窦莞终究是输了。一场意外,让窦莞回到了过去,她记得所有人却独独记不起他。(你是我的劫)“慕年华,我喜欢你。”“对不起,我不喜欢你。”一如既往的淡然,一如既往的厌恶,一如既往的决然。慕年华,这场十年的追逐赛我终究是输了。输的遍体凌伤,输的酒不醉而人自醉,输的跟个傻瓜似的。
  • 千年缘起时

    千年缘起时

    她是神魔混血,身份尊贵,无心无欲更无情;他是邪魅冷酷的殿下,不近人情,杀伐果断。彼此的相遇让他们感受了这世间最可怕亦是最美妙的一种毒:爱。奈何追妻路漫漫,某殿下只能独自神伤:“洛,快回来,我错啦~!”
  • 无敌小侯爷

    无敌小侯爷

    现代人穿成高武世界侯府子嗣,原来孤儿一枚,突然父慈子孝,还有无微不至母爱。这样的生活真适合苟着练功。什么?我有系统?时光值不敢用啊,太贵。用一点,少活一天。咦……功法升级,时光值增加……修为增加,时光值增加……血脉更换,时光值增加……杀死敌人,时光值增加……带着系统浑浑噩噩踏足天下,出身世家,朝廷做官,护法魔门,卧底妖族,溯源四皇五帝征程,追寻上古逐天之秘,时光长河尽头,探索神魔乱古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