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896900000002

第2章 自然环境篇(2)

日本人的自我评价

福泽谕吉是日本近代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明治时期杰出的教育家,一生都致力于引进西方的政治制度与相应的思想观。他的脱亚入欧的理论,将中日甲午战争描述为“文野之战”,这是一种肯定侵略行为的种族歧视主义。

芳贺矢一的《国民性十论》,强调对皇室的忠义和爱国心,提倡武士道精神。数年后又发表了《日本人》,《日本人》第三章《武勇》,分析认为日本是凭借传统的武勇精神打赢了中日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公然宣扬好战性格和国家主义,狂妄地鼓吹日本人优秀说,认为武士道是日本国民精神的根本。

1967年2月中根千枝发表了《纵式社会的人际关系》,拉开了日本社会和文化构造大讨论的序幕。他认为日本更重视集团的“场”,集团中的上下序列等级严格分明,没有横向的能力差。还有书中没敢接触到日本最顶上的天皇问题,这是最致命的一点。

土居健郎的《“娇宠”的构造》是另一本对我了解日本、日本人和日语影响很大的书。书中他用小孩对母亲的依赖心很强作比喻,解释日本社会特有的现象。土居健郎重点从个人的精神构造上探讨了人际关系。

明治前期的崇拜西方的日本劣等说与明治后期的国家主义的日本优秀说形成了鲜明对比。战争期间是法西斯主义的日本精神论,战败后是以美国式文化为标准的自我反省。到了七十年代日本人对自己的评价进入了一个高峰期,各方面的专家都从自己的专业方面论证日本人的特征,出现了一些较客观的日本论。日本人在自我认识上的障碍是日本人不能客观、正确地评价自己的心理核心,出发点多是日本优秀论,所以,大多数的自我评价是主观地用自己的标准来评价自己和看待别人对自己的评价的。

樱花与气质

樱花是日本固有的花,被人们奉为国花,樱树被尊为“圣树”、“神木”,它独有的特性与岛国自然的风土人情有着一种微妙的契合感。樱花花瓣很小,就一朵花来讲实在是太渺小,太微不足道。可是千万朵樱花凝聚在一起时,它就成了花的海洋,艳丽多彩,耀眼夺目。樱花靠的就是这种凝聚才显得好看,而这种凝聚也正是日本民族以群体为本位性格最形象的写照。这大概也是日本人对樱花情有独钟的主要原因吧。

据统计樱花共有二百多个品种,最常见的有山樱、染井吉野樱、重瓣樱等。其中染井吉野樱最受人青眯,是日本樱花的代表。

日本人正是喜欢樱花的这种突开突落,一开就落,开时美丽,落时壮烈的气质吧。日本人认为短暂的人生就应像樱花那样,活着的时候哪怕是瞬间即逝也要绚丽高雅、轰轰烈烈,死的时候更要干脆果断、毫不犹豫、壮烈而豪放。

日本人喜欢有着集合之美的樱花,不正是他们团体意识和集体精神的体现吗?

古代日本的武士钟情于樱花,常以樱花自喻。武士为了主君和自己的名誉,随时可以捐献自己的生命。死时更要如樱花那般果断了结,干脆利落,一尘不染,壮烈无比。开花的樱花就是武士生命的体现,凋落的樱花就是武士生命的象征。花当做樱花,人当为武士。日本人将魂与樱花联系了起来。

樱花的气质被认为是日本男子汉的气概,是日本人的精神。樱花美丽而易落,但日本人却对柔美易逝的樱花情有独钟,就是这种樱花的气质体现了日本人群体与个人的关系、生与死的观念,这也是大和魂的一种属性象征吧?

集团意识

日本社会给人印象最深的是日本人的集团意识与集团中的派系现象。

集团意识是大和民族在自然中形成的“命运共同体”概念。首先,日本人将世界上的人分为两大块,一块称之为“日本人”,另一块称之为“外国人”,以区分自己与其他国别的人。日本人的排他性,使每一个外国人都会感到要进入日本社会是极其困难的。

随着时代的变迁,再加上社会和国家结构的变化,日本人的集团意识也随之发生变化,大致定型成了目前普遍认为的集团意识。这种集团意识大致有以下一些突出的特点:一是集团意识是建立在一个独特的“家”的概念上的。二是有浓厚封建性的家族主义家长制。三是集团意识中的归属意识。四是集团意识中的依附性。五是集团意识中的同调性。六是集团意识中的极权主义。

派系现象

日本的派系现象在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可以看到。政治派系、党内派系、宗教派系、学术派系、公司内部的派系、行业派系、甚至出生地、学校、私人关系都可以纳入日本人的派系现象中。日本人精神中的宗派特征就是要求成员在团体内保持绝对的同一性,对外要有反对他方的一致性。可以说,宗派的派系现象是日本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自然环境、生活习惯、生产方式、思维意识等诸多原因综合起来产生的一种社会现象。

日本人的派系现象由来已久,可以在8世纪时用汉语写成的两部日本最早的历史和文学著作《古事记》和《日本书纪》中就找到蛛丝马迹。

李白与芭蕉

李白与芭蕉同为中日两国著名的伟大诗人。芭蕉喜爱中国诗,深受汉诗的影响。但是,日本的环境对芭蕉产生的影响要远远大于汉诗对他的影响。

李白,蜀青莲乡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年轻时曾与一名叫东严子的隐士一起,有过一段时间的隐居生活。出蜀后,又与孔巢父等五人隐居徂徠山,史称“竹溪六逸”。李白的才华使他在三十多岁时就名震中外,李白一生过着漂浪的生活,门下无一弟子,终生不得志。

松尾芭蕉,江户前、中期的俳句诗人,姓松尾,别号“宗房”、“桃青”、“风罗坊”等,出身于伊贺国上野的一个武士家庭,原名甚七郎忠房。他创造的新徘谐高雅古朴,淡雅简洁,在日本被称为“蕉风”。芭蕉一生执着于旅途,思想深受大自然的影响,有时又被因贫寒生活而产生的情感左右。

李白生于中国的唐代,芭蕉生于日本的江户时代。

李白的诗不仅反映了盛唐的现状,也说明当时的历史环境、政治状况与社会风气对李白产生了巨大影响。芭蕉生活在江户幕府时代第三代幕府将军德川家光至第五代幕府将军德川纲吉这一期间。芭蕉的许多文章和俳句中都隐含着对统治者的不满和对平民百姓的同情,但是芭蕉一生毕竟没有从事过政治活动,因此也不会像李白那样在政治问题上锋芒毕露,其作品中流露出的多是对生活贫寒的感叹。

李白与芭蕉,一个没有成仙入道,一个没有遁入佛门,两人的人生结局还是有些相近之处的。

正是因为政治上不得“道”,李白才转向了寻仙访道。芭蕉三十多岁时就已在江户徘坛上确立了一代宗师的地位,然而他一开始就隐居,避开尘世。

李白的感叹是对自己人生不得志的痛苦感叹,叹息中流露出不满与愤怒;芭蕉的感叹是在对俳句艺术的执着追求中,发出对荒野旅途生涯的清贫的感叹,叹息中流露出悲伤与凄凉。这也许就是在不同的环境中,两人在宗教理念上表现出来的人生最大的区别之处吧。

芭蕉的《奥之细道》“大石田最上川”一章中有这样一句名句:“黄梅天聚五月雨,水急船快最上川。”它表达和反映了芭蕉的心绪情怀和境界理念。李白约25岁时,出蜀漂游到長江,乘船路过三峡,看到雄伟壮观的三峡,加上乘船的感受写出了的脍炙人口的佳句。

不同的表达方式,反映出了两位诗人受到不同自然环境影响后的心绪情怀和境界理念。站在两位诗人各自的立场上去吟读的话,自然就会领悟出两位大师各自的诗味来。

受不同环境的影响,李白与芭蕉有着明显不同的性格。读了李白的诗,会感到李白性格外向开放,感情丰富,诗中表现出狂妄自大、豪迈奔放的风格。“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李白如此胆大,竟敢嘲笑当时最高礼教的代表人物孔子!芭蕉好像没有这样的胆量,总是用出一种委婉的语调,在俳句里表现自我的灭绝,好像灭绝得越彻底就越自在。“马上沈眠,残梦、月远、茶烟”,被视为经典之作。

同类推荐
  • 缓解女性脱发:知道这些就够了

    缓解女性脱发:知道这些就够了

    女性脱发原因大起底,了解它,解决它。作者戴尔·沃勒在圣路易斯长大,现居匹兹堡。他曾在海军服役,目前是一名核能工程师,写作是他的兼职工作之一。他自2013年开始自出版创作,至今已有百本涉及人文社科领域各类话题的作品与读者见面。
  • 科学常识百问百答(青少年科普知识百问百答丛书)

    科学常识百问百答(青少年科普知识百问百答丛书)

    青少年科学技术普及是指采用广大学生易于理解、接受和参与的方式,普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方法,推广科学技术应用的活动。目的是使广大青少年学生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掌握必要的知识、技能,培养他们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爱好,增强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他们树立科学思想、科学态度,帮助他们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 海洋馆漫游:海洋谜底解析

    海洋馆漫游:海洋谜底解析

    放眼全球,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都是海洋大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都在沿海地区。在当今国际社会,开发海洋、拓展生存和发展空间,已成为世界沿海各国的发展方向和潮流。海洋是一个富饶而未充分开发的自然资源宝库。海洋自然资源包括海域(海洋空间)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洋能源、海洋矿产资源、海洋旅游资源、海水资源等。这一切都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去开采。青少年认真学习海洋知识,不仅能为未来开发海洋及早储备知识,还能海洋研究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 未来数字家庭(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未来数字家庭(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我的第一套电视科学百科:未来数字家庭》栏目以宣传“科教兴国”战略,倡导科技进步为已任,是国家电视台科技宣传和科普教育的精品栏目。《未来数字家庭》将“知识性、趣味性、时效性”有机的融为一体,引发广大观众对科学的爱好与兴趣,提倡创新精神,提高公众素养。
  • DIY:知道这些就够了

    DIY:知道这些就够了

    Do It Yourself,自己动手做,知道这些就够了。作者戴尔·沃勒在圣路易斯长大,现居匹兹堡。他曾在海军服役,目前是一名核能工程师,写作是他的兼职工作之一。他自2013年开始自出版创作,至今已有百本涉及人文社科领域各类话题的作品与读者见面。
热门推荐
  • BOSS大人,我来啦!

    BOSS大人,我来啦!

    地下拳场的相遇,原来就是你我开始的情定。--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青灵阁

    青灵阁

    新人发书,请多支持。古今门派何其多,隐修更不用多说。看我入世看红尘,大道三千取真我。
  • 百丈崖

    百丈崖

    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土木堡之变爆发,英宗被瓦剌俘虏。为免主少国疑,孙太后立郕王朱祁钰为帝。朱祁钰即位后,将年幼的原太子朱见深废为沂王,改立其子朱见济为太子。景泰八年(1457年),英宗复辟,朱见深再次被立为太子。万贞儿是朱见深幼年时期的贴身宫女,朱见深即位时便封年长他17岁的万氏为贵妃。成化二年(1466年)正月,万氏生下宪宗的皇长子,同年十一月,皇长子薨。万氏伤痛万分,因已高龄,无法再生育,万氏变得丧心病狂,残害皇嗣。成化五年(1469年),贤妃柏氏生下宪宗第二子朱佑极。本书讲述的是成化八年(1472年),太子朱佑极假死逃离万氏魔掌,在三朝宰相商辂及其结拜义兄石匠张卯生和士大夫郑旦的帮助下,扎根百丈崖,娶妻生子,繁衍生息,历经几代,朱家终于出现了传说中开启宝藏的传人朱启明,朱启明走遍千山万水找到近在眼前的马家后人,与其一起打开明太祖朱元璋和马皇后留下的锦盒,并根据锦盒里的藏宝图携手找回传说中的宫廷宝藏。
  • The Count of Monte Cristo

    The Count of Monte Cristo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王妃无虞

    王妃无虞

    侯门有姬名虞,但求一生无虞,君若不相负,自当不相离……
  • 潇潇花落亦,戚戚流水情

    潇潇花落亦,戚戚流水情

    一统江山,怎敌得过两厢情长?这江山缺了你,于我何意?君欲去,不敢独归,唯望相随。”“我花落亦永生永世愿为你付出一切,绝不后悔。”花开亦有花落,花落不代表绝情,而是为爱牺牲。“我戚流水不肯再你走后苟活人间,我愿陪你永生永,天下我不要,我只是想要一朵落花。”那潺潺的流水代表着爱的无奈和永世追随的心。也许今生今世注定是悲哀,但来生来世,后生后世,我们早晚会在一起,爱不一定要轰轰烈烈,最好的平凡的温馨......
  • 超能力基因

    超能力基因

    这是一部热血的小说,为集齐二十六个基因奋斗,只为守护地球的和平!
  • 未婚夫今天破产了吗

    未婚夫今天破产了吗

    赵思媛听妈妈说自己的未婚夫是个霸总。见面后,傅子渊告诉她集团快要破产倒闭了,没想到她还是很开心地接受了。在第无数天的吃喝玩乐满载而归后,赵思媛弱弱地问:“请问你该破产了吗?”傅子渊笑了笑,告诉她明天正式结婚。
  • 黑客修仙

    黑客修仙

    黑客重生在了一个修真的世界,才发现原来肉身就如同计算机一般,元神就是系统,法术就是软件,法宝就是即插即用的硬件,强大与否除了看硬件也要看其中的驱动程序。升级硬件、升级系统、不断编写更强的软件。法宝坏损了,没问题,稍微修改一下程序更加厉害,用黑客的理论在仙侠的世界中闯出一片天空,我编、我写、我升级、我再升级……不管是法宝,还是飞剑,乃至是阵法,只要我愿意,通统都能黑掉,我就是修真界的黑客之王,黑你没商量。——顾长风
  • 闲人莫问

    闲人莫问

    山上下来几个人、教会地上的凡人修炼便走了,从此地上便陷入了长久的斗争中,直到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