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677700000004

第4章 心灵活动的社会性

某人与其伙伴存在何种关系,能作为我们把握此人的思想的依据。以下两点是影响人们之间关系的决定元素:第一点是宇宙的自然属性,人们之间的关系在该元素的作用下,更易发生改变;第二点是社会、国家政治、传统之类的固定制度与风俗,要把握人的心灵活动,厘清社会关系是必要前提。

第一节 绝对真理

人类心灵总要面对并解决种种问题,这必然会对其活动路径发挥决定性作用,因此人类的心灵活动绝不会是自由、盲目的。心灵只有兼顾社会生活规律,才能解决该问题。因此社会生活一定会影响个人,个人却基本无法影响社会生活,或影响范围非常有限。但当前的社会生活状态复杂且极易改变,要将其判定为恒久不变的最终状态,依旧不可行。社会生活必然会作用于人类,所有人都跟社会生活存在复杂的关联,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基本无法彻底看穿某个人心中隐藏的秘密,对其心灵有透彻的了解。

只有一种方法能走出这种困局:将社会生活规律视为世界上仅有的绝对真理,相信对人类能力、制度受限引发的种种问题,坚定不移地加以解决,就能逐渐拉近跟绝对真理的距离。

另外,马克思、恩格斯做过细致阐释的社会物质层面的问题,也相当值得留意。两人提出,“唯心且与逻辑相符的上层建筑(也就是人们的思想、行为)是由经济基础(也就是人们的基本生存资料)决定的”。从一定意义上说,我们提出的“人类社会生活规律”与“绝对真理”,跟他们的上述看法其实是统一的。但我们以过去的历史经验和对个体生命的深层次研究(我们的“个体心理学”)为依据,发现个人通常会迫于一种经济压力,做出目光短浅的错误反应,而事先并未考虑清楚。此人有很大概率会在尝试摆脱这种经济压力时,因之前犯了一个错误,之后便不断重复犯错,导致局势更加难以挽回。在极力接近社会生活规律期间,我们犯这种错误的次数一定数都数不清。

第二节 社会生活必不可少

人们在某种程度上受社会生活固有规则的束缚,譬如不能逃避气候规则(如人们一定要在天气变冷时,为防寒保暖建造房屋等),同样也不能。一般说来,社会生活规则都会以种种制度、风俗的形式展现出来。由始至终,这些制度、风俗都在暗中对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发挥作用,加以约束。例如宗教信徒中有种不必言明的默契,即将公共习惯用语神圣化。人类生活先由宇宙自然的影响决定,之后还要受人类社会公共生活、种种相沿成习的社会规范约束。总之,人类之间所有的关系都取决于社会需求,即人的个人生活在其社会生活之后。人类文明史上所有生活形态都建立在社会生活基础之上,能够完全摆脱人类生活而独立生存的个人从未出现过。由于动物世界广泛存在一项基本法规,因此要理解这点并不困难。这项法规便是:任何物种只要其个体保护自己的能力不足,就一定会过群居生活,借助集体增强自身力量。人类能拥有深受社会生活影响的心灵这种关键的工具,以抵挡残酷的外部环境,恰好就是基于群居的本能。

很久以前,达尔文便留意到,柔弱的动物绝不会过独居生活。没有足够强壮的身体支持自己过独居生活的人类,毋庸置疑也是柔弱的物种。人在自然中这样微不足道,以至于为弥补身体柔弱的不足,以便能在地球上继续生活,不得不手工制造种种工具。在原始丛林中,一个人什么先进的工具都没有,独自生活,会有何种经历,可以想象一下。他在这时的生存能力必然在其他一切动物之下,其他动物的速度与力量,食肉动物锋利的牙齿、灵敏的听觉与视觉,他统统不具备,但这些却是在大自然中存活不可或缺的条件。所以为确保自身生存,人要用到大批装备。全面、强大的保障,对其身体、人格、生活方式来说,都必不可少。

唯有在非常优越的环境中,人类才能生存,至于原因,大家应该都清楚了。刚好是人类的社会生活能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优越的环境。要将个人变成集体的组成部分,要让人类不断繁衍生息,必须要有劳动分工与合作,因此可判定人类绝不能缺少社会生活。劳动分工从实质上说代表着文明与发展,能让人类制造种种工具,用于进攻、防守,满足人类所有的需求。人类在掌握劳动分工的技巧后,才能学会自我保护。试想生孩子多么辛苦,照顾其健康成长,又多么耗费精力。对孩子的悉心照顾,必须要在劳动分工的前提下才有可能进行。人类的身体如此柔弱,婴儿时期更是如此,却忍受了那么多的疾病与不足,你若能想象一下,就应该能明白,人类有多需要照料、保护和社会生活。总之,最能保障人类繁衍生息的就是社会。

第三节 安全和适应

人类从自然角度看不过是种低等生物,这是综合上述内容得出的结论。自卑感与不安全感时刻徘徊在人类的意识中,人类受这二者刺激,随时都在思考怎样找到一种更有利的方法与技巧,能让自己更好地适应自然,怎样找到一种环境,能消除威胁自己生命的因素,或将其降至最低水平。如此一来,就产生了心灵,用以提升适应力和安全感。有多种方法都能提升适应力,比如在身上安装防御武器,包括坚硬的角,锋利的爪子、牙齿,等等。但此举极易导致人性发展停顿,让人难以摆脱一半是人一半是野兽的原始状态。唯有心灵能在这种条件下切实解决问题,弥补人类身体不够强壮的不足。人类能拥有预测、预防的能力,人类心灵能变成现在这种能思考、感受、行动的机体,全都源自人类心底一直在激荡的欠缺感。以欲望或意愿的倾向为例,欠缺感会让人萌生一种想做什么的意愿,想弥补欠缺或想得到尽善尽美的适应感。想做什么便表示对这种意愿有了感觉、向往,并将其付诸实践。因此所有主动的行为都源自欠缺感,都以达成满足、安宁、完美为目标。

在人类的适应过程中,社会发挥着决定作用,在这种前提下,社会生活状况便成了心灵从最初就应顾及的一点。心灵所有能力的发展,都相当于以社会生活规律为基础。社会生活规律是普遍适用的(这样才能算是规律),既然如此,要预测人类心灵的发展趋势,只需要把社会生活规律的前因后果明确化即可,对此不必存有任何质疑。

明白、通顺的语言,是社会生活的另外一种重要工具。语言可算是一项奇迹,由人类创造出来,把人类跟其他动物区分开。语言也是普遍适用的,因为其很明显源自社会生活需求,以社会生活为基础。唯有在社会生活中,语言才具备存在的依据。语言是由社会生活造就的,能为社会成员建立关联,因此语言对远离人群、独自生活的人完全没有必要。在有些人身上,这点相当显著。生活中,这些人或是因私人原因想要逃避一切跟社会的关联,或是被外部环境逼迫,总之跟其他人的交往少之又少(乃至完全没有)。在语言表达上,这些人会有某种不足或障碍,且极不擅长学习外语。由此可知,语言的形成与延续必须借助跟其他人的不断联络、沟通,才能实现。

语言在人类心灵发展中意义非凡。作为逻辑思维的基础,语言是人们产生概念、了解不同价值观的区别的必要工具。概念产生必将涉及全体人类社会,绝非个人私事,即人们的思想感情必须是普遍适用的,才能为人理解。例如在对美的认识、理解、感受等方面,人们已经有了一种共同的认知或已经确立了一项基本审美原则,所以才会在看见美的东西时心生快乐。由此可知,跟理智、智慧、逻辑、伦理、美学类似,思维与概念也以人类社会生活为源头,并在不希望人类文明分崩离析的社会成员之间,建立了紧密的关联。

第四节 社会感

法律、图腾与禁忌、信仰、教育等所有能保障人类生存的规则,都一定要被社会生活约束,跟社会生活规则相符,这便是我们总结上述内容大致得出的结论。我们曾借助宗教的范例,对这点展开过讨论,结论同样是跟社会生活相适应是心灵最关键的任务,不管站在个人还是组织的立场上看,都是如此。究其本质,人们一般谈到的公正、正直和人们眼中价值最高的人类性格,都属于人类社会需要的品性。社会生活的各种要求,相当于人类心灵的塑造者和所有心灵活动的指导者。责任感、忠诚、坦诚、喜爱真理之类的美德,只因都跟普遍适用于社会生活的原则相符,才得以产生并延续至今。这说明必须要站在社会立场上,才能对一种性格的优劣做出判断,因为个人性格要被人留意到,一定要先证明其具备普遍意义,在这一点上,其跟一切科学、政治、艺术成就没有区别。这就相当于以个人的社会价值大小作为标准评价此人。我们往往会用理想化形象作为标准,为具体的个人做出评价。这种理想化形象要能借助对整个社会都有帮助的方法,解决个人的种种难题,还要能将个人社会感提升到某种高度。福特·缪勒以“根据社会规则掌控人生的人”来形容这种人。我们会在随后的探讨中,不断加深对以下真理的认知:要让自己符合标准,必须要在自己跟其他人之间努力建立合作关系,且必须努力掌握人类社会成员应掌握的技巧。

同类推荐
  • 每天读点好玩心理学

    每天读点好玩心理学

    本书囊括了认知心理学、性格心理学、情绪心理学、行为心理学、自我管理心理学、成功心理学、职场心理学、营销心理学、人际关系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男性心理学、女性心理学、爱情心理学、性心理学、婚姻心理学、怪诞心理学、色彩心理学、图画心理学、音乐心理学、犯罪心理学、灾害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儿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学习心理学、心理治疗学等二十几种心理学分支,数百个好玩心理学话题,内容新颖,案例有趣,讲解生动,方法实用,可读性强,以理论联系实际,以事例为佐证,贴近现实生活,循序渐进地介绍了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及其在生活中各个方面的应用,是一本实用、有趣的心理学书籍。
  • 学习与时间

    学习与时间

    本书从学习与时间的角度,通过故事与点评结合,启迪与思考相结合,对青少年成长中遇到的困难和烦恼给以启示的指导。
  • 缺失的心理课

    缺失的心理课

    本书前两课是基础课和认知课,通过一些真实有趣的故事,将心理学知识结合到生活中,让读者从自己的身上寻找类似心理现象的影子,从而强化对心理学知识的理解。其余的课程则从心态、修养、情绪、梦想、职场、逆境、社交等方面展开,为读者提供全方位的心理建议。
  • 生命这堂课

    生命这堂课

    作者陈永仪是一位心理学教授,并曾在美国的医院中担任关怀师和紧急救护技术员。她将职业经历中亲眼见到、亲身经历的关于生命的故事记录下来,从心理学家的角度去思考和抚慰人生,带给读者更多的感触与思索。这些故事中的主人公有患上绝症的囚犯,有痛失孩子的父母,有拒绝急救的老人,有送别父亲的少女……故事中有人性,也有生命本身,作者是亲历者,是讲述者,也是和我们一样的生命聆听者。
  • 冥想1001

    冥想1001

    格言、语录、想象、沉思、身体练习和心理暗示,帮你寻找内心的宁静。本书以不占用正常的生活和工作时间为前提,只要忙里偷闲翻开书页,专家和哲人就会来到你面前。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魂穿异世:吾为神尊

    魂穿异世:吾为神尊

    被害穿越,却成了京城四大纨绔之一,还是以“世子”为身份,即来之则安之,当个祸害调戏美人也不错。奇怪,这个美人胸怎么这么平,搞清身份后,不好,把魔尊给调戏了,快逃!……再后来,卧槽,她居然是神尊的继承人,那是不是代表……她可以尽管反扑魔尊了?嘿嘿嘿……(该文男强女强,请放心入坑……)(该文纯属虚构,如有雷同,贼老天配合。)
  • 穹顶边缘

    穹顶边缘

    帝国的破败气息在肆意弥漫,曾有的荣光早已抛却在暗淡的过往。迷失的身份与巨龙的咆哮,复仇的解脱和生存的迷茫,穹顶边缘,是永恒不变的极光闪耀。
  • 星欲

    星欲

    浩瀚宇宙邈邈星河繁星点点亿万生灵悲欢离合荣辱生死一生一世弹指一挥为何来?为何去?从哪来?要去哪?归去来兮。前世么?来世么?究竟有何意义!
  • 龙戒RING

    龙戒RING

    花影扇,焚音剑,墨封笔,红尘镜,沉眠珠——五方圣器背后,是五段凄美的回忆。龙野在这个陌生的世界里,究竟要寻找什么,而他又将收获什么?最动人的从来不是言语,而是一颗真正为爱的心。自8月25日晚11:00起,每隔一天在同一时间更新一次,《龙戒RING》与你相约,不见不散哦!
  • 无限培训生

    无限培训生

    我叫伯恩,我参加了一个传说只有45%成才率的培训生计划,为了能完成这个计划我只能穿越一个又一个的世界——我曾经暴打过路飞一伙,我曾经直面萨格拉斯,我曾经连续三年被评为“最佳魔法教师”,我曾经在神盾局装过B,我经历这一切,只为了在我真正的苏醒时,能完成这个该死的培训计划........
  • 蓝星探索之旅

    蓝星探索之旅

    刚入勘察科苏汐一到就接到了一个大任务——前往千年前人类的目星进行实地考察,记录这千年间蓝星的变化并报告回去看蓝星是否适合适合人类居住。新入科的苏汐并不知道这是一个多么枯燥而乏味的工作,满怀欣喜的接下了任务,带着勘察科所配发的人工智能(智障)简十九,踏上了前往蓝星的旅途。孤寂了千年的蓝星像是一个佝偻的老人,再也不复千年前蓝星的称号,蓝星变成了一个被灰色覆盖的星球,千年的时间过去,它并没有因为人类的离开而因此获得拯救,反而越发落寞。苏汐踏上蓝星地面的那一刻,千年孤寂的蓝星迎来了它久违的故人。
  • 阿筒成神记

    阿筒成神记

    阿筒意外成为系统,进入异界帮助主角一路升级打怪
  • 未见青山怀扶苏

    未见青山怀扶苏

    “……民间传说,昆仑有莲,百年得灵识,千年得人形,其貌清雅无双,眸似繁华流转,名曰:颜。”暖日乘风何处,寒酒醉怀扶苏。命格无双的青莲遇见乱世中步履维艰的扶苏。前世今生,谁错过惊世的真相。天命轮回,偏不信命。一子落错,便是满盘皆输。了悟轮回生灭,又孑然如初,了悟福德因果,又有始无终。裴颜:“这千万年岁月,无你,就是孤寂,这江川山河,无你,就不成风景,你什么时候回来,扶苏。”扶苏:“你要等我,哪怕山河破碎,草木几千度枯荣。”魏长风:“我是他如何,不是如何,都不过我心悦你。”陆南意:“我与她隔着长风深谷,近不得,退不舍。”
  • 姑娘,你穷是你故意的(财蜜eMook)

    姑娘,你穷是你故意的(财蜜eMook)

    看着别人开豪车、穿名牌、吃大餐、住洋房;你却只能挤地铁、穿淘宝、吃泡面,找合租。菇凉,你是不是曾经仰天感叹,人和人生活的差距咋就那么大?你肿么就辣么穷咧? 你也许会说:谁让老天既没给我个貌似天仙的面容,也没给我个丰乳翘臀的身材。 你可能还会说:不是伦家不努力,是现实太狗血,出生普通,学业一般,老公平凡……再怎么奋斗,也终究是个跑龙套的。 或者你也会默默地看着工资条感叹:谁让我当初入错了行啊。 关于没钱,我们总能找到一个合适的理由说服自己和别人,可是,当你意识到了这些原因之后还要坚持你过苦日子的思路,辣么,你穷就不能怪别人了。 那个谁谁谁说,没钱就是一拖二懒三没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