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890300000014

第14章 道家的宇宙观与人生观(1)

道家和道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道家是指老子为先师而创立的以“道”为宇宙观的学派,而道教是依托道家学说而演化的宗教。应当说,是道家学派在先,道教在后。日本学者岸根·卓朗认为信奉道教的学派为道家,这恰好颠倒了道家与道教的先后关系,似乎道家学派是从道教中产生的。我们这里所说的道家学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主要指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学派的观点,同时也涉及道教反映的人生观与生死观。

1.道家的宇宙观

儒家的宇宙观是一种天命观,但从儒家创始人孔子和孟子对待现实的态度看,其天命不是听天由命,他们主张,人们需要积极地参与现实生活,改造现实生活。他们对动乱的社会表现了强烈的不满,他们不断设计“以人为核心”的理想社会。孔子希望建立一个“老者安之,少者怀之,朋友信之”的社会。而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及其后继者庄子面对春秋战国时代的社会大转折、大动荡,产生了悲观愤世和怀疑的情绪。在文化道德领域,他怀疑私学;在历史领域,他怀疑发展;在人的信念领域,他怀疑个性;在阶级领域,他怀疑斗争。

从这个历史背景出发,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学派同儒家学派在思想观念上是对立的。他们对儒家宣传的“仁义、孝悌、知识、君臣”等观念完全持反对态度。《老子》十八章中这样讲:“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老子在否定儒家学派及现实社会关系的同时,提出了一个高于一切的宇宙观概念,这就是“道”。那么“道”是什么呢?

第一,在老子看来,“道”是宇宙万物产生的总根源。他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从这段话可以看出,“道”是一个难以用语言表达的概念。如果能够用语言表达,它就不是永恒的“道”。在“道”这一大概念中,包含着两个相互关联的概念,这就是“无”与“有”。在天地万物生成之前,宇宙是一种无,由于无的运动才产生了有,而有则生成万物;无是产生天地的动力,有是产生万物的本始。有和无是“道”运动的两种形态。天地万物生于有,而有生于无。在老子看来,在宇宙生成以前就存在着一种抽象的道,由于这种道的运动才产生了天地。老子还对天地形成以前道的状态有一种描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

“道”是怎样创造万物的呢?老子从对立统一的观念出发,做了以下的描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的道否定了宇宙是神创的观念,而以新的观念“道”来代替。在老子看来,道虽然是神秘的、不可捉摸的,但它不是人格神,它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运动状态。它既是无形的,又是运行不止、无所不在的。老子用道的概念否定了夏商以来的人格神,这显示了一定的进步性。

第二,老子的道还指自然的普遍规律。在老子的道的概念中,引申出天道,所谓“天道”实际上是自然规律。《老子》第五章中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道无亲”。这就是说道是不偏不倚的,对万物是一视同仁的。道所体现的自然规律有时形成对人的奴役,把人变成“刍狗”,人一旦违背了天道的自然规律,就会受到自然规律的惩罚。他说:“天网恢恢,疏而不失”。老子认为,道的本质是虚空宁静,是无为的,就是说道的存在是顺任自然的。道所创造的万物都以自然的状态运行。道反对人对自然的强干预,主张人对自然的不干预。

第三,老子的道还引申为一种社会法则。道不仅创造了万物,规定了宇宙万物的运行规律,道还左右着人类社会运行的秩序,成为社会的法则。老子用道的概念解释人的本性,认为人的本质是无知无欲、柔弱不争,像初生的婴儿那样纯真质朴。老子认为文明社会对名利叔势的追逐,扰乱了人心,使人失去了本真。他主张人类社会要“绝圣弃智”、“绝仁弃义”,要人们坚持一种退守不争的道式哲学。他对人与道的关系作了如下的推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是要人依照地的样子自然存在,地依照天的样子自然存在,天按照道的样子自然存在,而道本身就是按照自然的样子自由地存在。

由上所述,道的观念是老子的宇宙观。道是万物的创造主,道左右了万物的运动规律,道又管辖着人世与社会的各种现象。老子的社会观、人生观、生死观都是以道为核心而推演出来的。

庄子对老子的道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他把精神上绝对自由的超越境界也称为道,认为道是天地万物融为一体的无差别的境界。他坚持了老子关于道是世界本源的观点,认为宇宙万物没有高出道的,道创造和覆盖了宇宙万物。庄子在《大宗师》中这样说:“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地,生天生地;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

从这段话可以看到,庄子把道看成是一切有形物质产生的根源,又是超感觉、超时空的一种存在。庄子认为,道虽然是万物的本源,但道没有任何具体的规定性。道可以说是无,正因为它是无,才具有覆盖宇宙的完全的性格。对道不能做出规定,否则就限制了道的普遍性和永恒性。庄子举例说:“有成与亏,故昭氏之鼓琴也;无成与亏,故昭氏之不鼓琴也。”庄子举昭文弹琴的事例,意在说明宇宙存在差别,但不应当存在是非。如果有了是非,对事物的理解就出现了形成与亏缺。事物如果有了这样的规定性,就不符合道。昭文善于弹琴,极力表现自己,由于他突出表现自己,所以当他不弹琴的时候,就无所谓音乐的存在,这就要求世界上的万事万物要无为自然,不要有硬性的要求。

2.“无为”主义的人生观

道家的人生观,我们可以简称为“无为”主义的人生观,道家的无为人生观可以用如下的逻辑顺序来分析。

其一,无为是道的本性。道家的宇宙观是以无所不包的道来解释宇宙,用道来解释人生。老子指出,人要效法地,地要效法天,天要效法道,道要效法自然。归根结底是“道法自然”,就是说道的本性是自然。这里说的自然是指自发的变化,没有外力干预的变化。老子主张万物皆变,道也是变的,而道的变化是自发的、自由的,甚至是任性的。道本来在天之前就存在,它的自然变化形成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种变化没有任何的外部干预,如果有外力的干预,就违犯了道的本性。这里说的自然,无外力干预,就是指无为。

其二,万物由无为而生。老子把有和无作为对立统一的关系来处理,他认为天下万物生于有,而有生于无,无是万物的最终本源。老子以天长地久为例,说明无为者才能长久,有为者必然短命。他明确指出:“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这里指出的不自生,就是指天和地是自然而然变化的,是在无为中长生不老的,如果加上外力的作用,或自己有为的意志,那天地就会毁灭,不会长久。老子认为,天地要以平和的姿态,而不是以速变的姿态存在,才能够长存不衰,天地间突变的东西都不会长久的。老子说:“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为了阐明万物无为的观点,老子又提出了弱胜强败的自然观。他说“物壮则老”,柔弱的东西胜过刚强的东西。他认为万物在它柔弱的时候就显得生机勃勃,在它僵硬的时候,生命就会萎缩和死亡。老子有言:“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老子以人为例,比喻柔弱者长存,刚强者衰败。他认为,人的舌头最柔弱,伴随人的一生而不衰,牙齿最硬,终于落了个脱落的结局。自然界的风无形无体,非常柔弱,却能够拔树倒物。自然界的小草,因其柔弱,遇到台风无忧无虑,而那些环抱大树,遇到台风便枝折树倒。老子由弱比强好引出了小比大好的结论,指出没有小就没有大,小决定大。《老子》六十四章中有这样的话:“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总之,老子指出,万物要体现道的本性,必须以柔、顺、和的姿态存在,人不能干预自然,自然本身也不能对自己强行干预。一句话,要做到无为。自然界一旦出现了有为的现象,就违背了自然规律,而这些现象必然是转瞬即逝的,是不能长久的。

其三,人世因有为而乱。老子讲无为的思想,由道而推论到万物,再由万物而推论到社会。老子把社会的混乱、人间的不和与大道的丧失都归结于人间有为的结果。《老子》十八章中这样讲:“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老子甚至认为,人自身的存在即有,也是人的大患,而一旦人出现了无身,才有大患的消除,这就是所谓的有身有患,无身无患。与此同时,他指出,有了知识智慧,就出现了伪君子、诈骗者,消除了知识智慧,才不会有作伪行骗的现象。

无为的思想在庄子那里表现得更深、更玄。他甚至认为,自然界最无用的东西才最有价值,人世间最无才干的人才最有本事。他举栎社树为例,他说,在森林里,那些端直的树木都被人砍伐做材,而只有弯曲不扬的栎社树却寿过千年依然活着。原因是什么,因为它无用,因无用而长生,这就是大用。

从无为的人生观出发,道家提出了废除一切作为的主张。老子就设计出了一个圣人不为而成的认知路线。《老子》四十七章说:“不出户,知天下,不问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

老子由对圣人不为而成的论断,进一步推论到所有人应绝圣弃知、绝仁弃义。他认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狩猎令人发狂,这些都会引起人心乱、人际关系乱、社会乱,都是要不得的。他主张人不要学习知识,不要有任何欲望。庄子甚至认为,回到结绳纪事、茹毛饮血的原始社会,才符合人的本性。

其四,人因无为而立。老子认为,解决人生和社会矛盾的基本方法是无为和不争,每一个人都要固守虚静,才合于自然。他提出:不崇尚贤人,才能消除民间的纷争;不抬高贵重的货物,老百姓中就不会产生盗窃;消除人们的欲望,才会实现民心不乱;治理百姓,要使老百姓无知无欲;人世间的先进工具都不应当使用,因为这些是制造混乱的手段。老子提出“辩者不善,博者不知”,就是说善辩的人他不是善良的,博学的人都不是有知识的人。由此得出结论:要做一个懂道的人,就是要做到一切无为。庄子曾提出要做一种“真人”,所谓真人,就是脱离现实生活,要处在与木石居、与禽兽居的境地。他说:“古之真人,不知悦生,不知恶死,其出不诉,其人不距,翛然而往,翛然而来而已矣。”庄子的真人思想还有不同的表达方式,有时称之为“至人”、“神人”、“圣人”。不管哪种人都要以无为为准则,都要忘己、忘功、忘名。他说:“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总之,庄子认为,世界上最伟大的人是无为的人,人的最高境界也是做到无为,无为到忘记世界万物,甚至忘记自己的存在,这才算修炼成家了。这是一种极端消极避世的人生哲学。

其五,无为即有为。道家学派在方法论上坚持辩证法,他们的人生观以无为为宗旨。但是只讲“无”和“无为”,是有悖于道家的对立统一的方法论的。他们在讲无的时候,也讲它的对立面有。老子坚持天地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就是承认无是最终的根源,无产生有,有再运动产生万物。在人生观上,老子强调无为,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做,而实际上是对事物采取中庸之道,不强行干预而顺其自然。他认为,无为就是不争而取胜,不言而应答,不招而自来。表面上看起来,无为是无所作为,实际上无为就是有为。老子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当时提出的无为,在政治上就是主张消除战乱。因为当时诸侯混战造成生灵涂炭,社会一片混乱。当时出现的战争场面是“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他的无为,就是叫统治者刀枪入库,马放南山。《老子》四十六章说:“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天下的政治如果合乎正道,马就应当退给老百姓去耕田,天下的政治持续混乱,连怀胎的母马也被拉到战场上。只有统治者回到无为的境界,才会消除战乱,使人们安居乐业。老子所讲的无为,还要求人们少学政教礼乐这类学问,最后返璞归真。老子把一切无为的状态称为是最伟大的作为,这就是不为而无所不为。庄子更把无为看作最大的有为。他认为,自然的本性不能人为地改变,最好的办法是人面对自然而无所作为。他举马的例子,他说,马的蹄子生来可以践踏霜雪,皮生来可以抵御风寒,马能吃草饮水,在野地上奔跑,这就是马的本性。而那些治马的人,则削马蹄,剪马毛,给马配上鞍子,带上辔头,用鞭子抽打,这样造成了马的夭折。而以有为的态度治理天下的人,他的行为违背了自然法则。他主张,对社会最好的治理办法是统治者糊里糊涂,保持社会的一种“混沌”状态,对社会的自然状态不加干涉。这种无为的治理,就是最好的有为。庄子认为,在治理世事方面,只有把人们已经创造的有为现象加以消除,使社会回到原始状态,才能做到无为而治。它在《胜箧》中这样讲“故绝圣弃知,大盗乃止;摘玉毁珠,小盗不起;焚符破玺,而民朴鄙;掊斗折衡,而民不争;殚残天下之圣法,而民始可与论议”。

由此看来,道家所说的无为的一种状态是指人要对自然和社会保持冷静,让社会和自然自由变化。但是另一种状态就是要采取有为的办法,毁坏人类创造的某些文明,例如智慧、仁义道德、生产工具,这些都需要废弃,这种废弃的行为本身就是有为。可见,无为具有相对性,无为和无不为是相辅相成、浑然一体的。无为的人生观消极的方面表现出了对人类文明成果的蔑视,是一种倒退的人生观。它的积极的一面,只是表现为对社会丑恶行为的谴责和抗议。但它不是采取积极的方式改造社会,而是用一种消极的方式,不分文明与不文明,无差别地去诅咒人类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3.强者死与生死齐一的死亡观

道家学派在生死观上一般坚持对立统一的观点,认为有生就有死,生生死死循环不已。然而,道家创始人老子也有长生和短寿、早死晚死的概念。

老子的死亡观是以强者早亡为其基本观点。他反对人为,主张一切效法自然,这样才符合道。《老子》十章有言:“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就是人的最大道德是生养了万物而不据为己有,推动了万物发展,而不自恃其功,使万物生长而不主宰它们,人生在世对事对人都要持无为退避的立场。

同类推荐
  • 为什么我也不是保守派:古典自由主义的典型看法

    为什么我也不是保守派:古典自由主义的典型看法

    西方国家制度秩序的形成与发展可以说都发源于古典自由主义,本书清晰地展现了自由主义的图景,还原自由主义的经典含义;收录了詹姆斯·布坎南首次发表的、新近完成的以及经典代表性的文章,如:古典自由主义和完备的人,民主的规模前提,自由秩序伦理的制度化,模糊的自由主义伦理,古典自由主义之魂等。学生与学者,自由主义者与保守主义者都会在这本书中领略到更深刻的观点。
  • 回声

    回声

    电视连续剧《回声》写于八年以前,是根据我十六年以前写的长篇小说《女囚徒》改编而成的。电影《长征》是从宏观上反映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电视连续剧《回声》是从微观上再现这一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换言之,电影主要写长征中的上层领袖人物,电视连续剧则应着墨于长征路上普通的红军指战员。
  • 中国传媒产业结构升级研究

    中国传媒产业结构升级研究

    近年来,随着传媒制度的创新,资金、人才、技术等市场要素快速投入到传媒产业发展中来,引起传媒产业结构的急剧变化,产业升级的必要性与紧迫性日益凸显。本书是中国传媒产业结构升级研究的最新成果,运用经济学相关理论,并结合深入的实证分析,阐释制度因素和市场供给因素对传媒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提出中国传媒产业结构升级的战略选择。
  • 高等学校教育成本核算体系研究

    高等学校教育成本核算体系研究

    《高等学校教育成本核算体系研究》内容新颖,论据充分,结构严谨,逻辑性强。我认为,该书所构建的高等学校教育成本核算的理论与方法体系,对于高等学校教育成本核算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当然,由于本书论述的问题在我国尚处研究、探索阶段,作者提出的一些观点未必正确和成熟,尚需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予以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希望广大读者多提指正意见。
  • 斯皮瓦克翻译思想背景研究

    斯皮瓦克翻译思想背景研究

    斯皮瓦克在各个领域都有杰出的贡献,尤其在翻译领域,她提出了非凡的翻译思想和策略。但在我国,因其作品理论晦涩难懂,把她作为翻译理论代表人物的研究更是如凤毛麟角。本研究将从她复杂的学术背景入手,研究她翻译理论的观点,希望推进翻译理论的纵深发展。
热门推荐
  • 宫妃难为:三十六计宠妃计

    宫妃难为:三十六计宠妃计

    苏浅一粒感冒药下去,穿成了北岚王朝苏府的嫡小姐。关键是!剧情还不按套路来?!没有继承原主记忆的苏浅为了不被整个苏府当成谋害大小姐的妖孽,怀着满腔悲愤踏上了入宫为妃的这条不归路。他,是君临天下的帝王,清冷寡淡,没有一个女子能入他的眼。原以为此生终将孤独一人,那个鲜活动人的小姑娘却在不经意间住进了他的心。于是被深度欺压的某浅咆哮:为嘛作为皇帝的女人不仅要伺候这位祖宗,还要和各路争宠的牛鬼蛇神日日斗法?!宫妃难为,本姑娘不干了!“因为,只有你。”某男人的深情告白让苏·傲娇·浅老脸一红,“这辈子,我苏浅赖定你了!”——这世间有大好河山,唯独你是我的情之所钟。美貌霸气小姐姐X淡漠痴情闷骚帝,1V1,SC
  • 天道的天劫

    天道的天劫

    每隔十万年,天道就会降下天劫,天劫之下百分之九十九生灵灭绝,世界陷入黑暗。天劫过后,世界慢慢复苏。八万年后蓬莱山上的一株“飞蓬草”修炼成婴儿。蓬莱四圣收为徒弟,取名“夏天”。
  • 煮酒论仙

    煮酒论仙

    英雄,是一种为了所谓荣耀,谄媚猩血的,白痴生物。地狱,是一块为了所谓审判,沉溺虐杀的,极乐净土。传说,是一段为了所谓颂唱,放肆宣扬的,荒诞故事。青梅煮酒,谈尸论仙,为了这场吞食的盛宴,我已烹饪好了糜烂的公主,你,来么?
  • JM的海

    JM的海

    JM,佳茗,菊玫,还有橙,一场关于魔法的战争即将拉开帷幕……
  • 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世界文学百科)

    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世界文学百科)

    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
  • 大美佣兵

    大美佣兵

    珍惜生命,绝不是一句口号随便喊喊,那是要从每个细节开始仔细拿捏的。所以活着,切记要注重每个细节。做人无能可以,无赖当然就不太好。天下所有老大不一定是都需要智慧,但一定要任性。任性才是当老大的必备。陆军是天上的马,而你们则是井里的蛤蟆。大家彼此天空不一样,所以目的和结果也不可能一样。撕裂时空,探臂超弦。沉浮世界,梦幻乾坤。是他让濒临绝境的末日帝国,重燃希望之火。
  • 时光未旧,烟花已冷

    时光未旧,烟花已冷

    本书以婉约唯美的笔法,书写中国历史上十大名妓如苏小小、薛涛、柳如是、董小宛等人的悲凉往事。以她们生活的历史时期为背景,对照出这些低微生命难得的光华!是迄今为止关于名妓最唯美、最诗意的一本书!
  • 编造白日梦

    编造白日梦

    “叮~完成开荒,可开启‘梦幻水乡’梦境!”“叮~一夜暴富梦境完成,掉落桃花buff,桃花运指数+99”“叮~桃花碎片合成,可编辑‘迎娶白富美’梦境!”“叮~银行卡余额1000000.00元,暴击财富可成就亿万富翁!”友情提示:1、本系统能实现白日梦境,威力无穷,有未知轻微后遗症!2、白日梦里啥都有,请尽量大胆!3、请主人摆好姿势,不要太过猥琐!4、当白日梦照进现实,请不要惊掉下巴!……从魔都回到偏远农村,陈凡承包了两座荒山,开启了其他人认为是白日梦的非凡事业……成名后,面对众多媒体记者,陈凡微笑着说:“白日梦总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 狱中上母书

    狱中上母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后小甜妻:大少惹不起

    天后小甜妻:大少惹不起

    确认过眼神,是我爱的人,这句话在魏江越和曹婉茹的身上是最贴切不过的了。三岁时,第一次被爸爸带到医院去看自己刚出生的妹妹时,魏江越看的不是自己的妹妹,而是与妹妹一起出生的女孩。谁知就因他那多情的一眼,就改变了两家人的命运。然而十七年后,因为一场意外,命运又拉开了另外一个剧场,这次魏江越要让世界明白,他魏江越可以为了自己爱的人与世界为敌,瞧着那些质疑的人冷哼一声:“我就要娶曹婉茹,不服你们就憋着!”--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