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08000000023

第23章 用间篇(2)

这时的吴王阖闾在政权得到巩固、国力不断增强的形势下,野心越来越大,希望向外扩张自己的势力,以求称霸一方。但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战胜在当时已经十分强大的楚国,对此吴王心里十分清楚。为此,他十分渴求一位良将的辅助。孙武到吴国后,被由楚国逃亡至此的伍子胥发现,两人引为知己。伍子胥在成为吴王阖闾的谋臣后,曾在吴王面前七次举荐孙武。于是,吴王令孙武带兵书来见,在吴宫之中,孙武将自己所着的兵法十三篇献给了吴王,并逐篇予以讲解。

吴王对孙武大加赞赏,任他为将,共谋伐楚大业。当时吴国地处偏僻的江东地区,实力相对较弱,无法一下子打败强大的楚国。孙武建议对楚国长期袭扰,使他们的车队疲惫不堪、国力耗损,对吴国的军事行动习以为常、不加防备。公元前506年,楚王逐鹿中原,造成后方空虚。吴国趁机联合蔡、唐等小国,由孙武统率精兵千里奔袭,在柏举与楚军决战,最后一举攻破楚国郢都。接着,孙武把先胜后战、速战速决、避实击虚、因敌制胜等高超战争艺术运用于与齐晋争霸、与越国争雄的军事行动中。在伍子胥、孙武的辅佐下,吴王阖闾领导的小小吴邦,一跃成为中原霸主。

司马迁在记述孙武一生功绩时,除了说到这一次“西破强楚”“入郢”的大战之外,还谈到“北威齐晋,显名诸侯”。吴国北威齐晋已是阖闾之子夫差继位之后的事了,即指公元前484年吴齐艾陵之战打败齐军和公元前482年黄池会盟吴国取代晋国的霸主地位。这样,从孙武公元前512年任将军算起,他在吴国的军事生涯有整整30年的历史。孙武最后的结局究竟如何,因史料缺如,不得而知。《汉书·刑法志》说:“孙、吴、韩、白,皆身戮于前”,似乎孙武也同伍子胥一样被夫差所害,但《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却明确指出:“若张良、范蠡、孙武,脱然高引,不知所往”。《曲品校录·能品哭吴》吴于东也说,“孙子十三篇兴吴,吴几霸矣。功成身隐,盖不欲为胥江之怒涛耳。”《越绝书》记载“吴县东门外有孙子冢”,还建有“孙子祠”。以此看来似乎他又像越国范蠡一样,功成之时,急流勇退,老死山林了。

二孙子兵书的主要内容

《孙子兵书》反映了中国战略文化的主要内容。其要旨可以归结为四个字,即道、力、慎、胜。也即修道、备力、慎战、求胜。孙子兵书对于这四个方面的论述,反映了中国战略文化的精要之处,对现实的战略运行,仍然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首先,它简约地用一个“道”字论述了战争与政治的关系。《孙子兵书》开宗明义就指出战争是国家大事,其胜负决定于“五经”、“七计”,而“五经”、“七计”的第一位是道。这个道就是黄帝所说的“德”,也就是进步的清明的政治,认为开明的政治对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影响。

其次,《孙子兵书》主张备力。这个力,主要是国力、军力。《作战篇》主要论述了国家的经济、财力与战争胜负的利害关系。孙子主张在“修道保法”的基础上,重视力量的培育和运用,将“度、量、数、称、胜”作为运筹的基本原则,要求对敌我力量其及对比做到心中有数。关于军力问题,孙子是主张集中优势兵力战胜敌人的。当然,《孙子兵书》的第一要义是不战而胜,第二要义是伐谋、伐交。但当两军对阵战斗的时候,则强调“威加于敌”,“以镒称铢”,形成绝对优势。并明确指出“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敌则能分之,少则能守之,不若则能避之。”一部孙子兵书,很多处讲了如何使自己力量形成优势、强势,如何使敌人力量成为劣势、弱势,这成了整个兵法运筹御敌的重要内容,而这些运筹都是以一定力量为基础的。所以孙子讲谋,然谋不离力,而是对力的巧妙合理的运用,以发挥力的最高效力。

再次,中国战略文化的一个闪亮点,就是孙子提出的“慎战”思想。孙子的慎战思想包含以下内容:

(1)战争是国家的大事。孙子兵书第一句就是“兵者,国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接着又说:“故知兵之将,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作战篇》);(2)开战要特别谨慎。“主不可以怒而兴军,将不可以愠而致战……明君慎之,良将警之,此安国全军之道也”(《火攻篇》);(3)要有充分的多方面的战争准备,做到“先为不可胜”;(4)力争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先伐谋,次伐交,不得已而伐兵,攻城。伐谋、伐交是在明道、备力的基础上,造成一种必胜的形势,使对方不战而屈。即使伐兵、攻城,也要做到集中优势兵力,方可战而胜之;(5)要充分了解情况,掌握信息,做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6)计划周密,多算胜,少算不胜。《孙子兵书》提出了很多谋攻的方法,有些是带有很高超指导性的思想和原则,都是建立在慎战这一基点之上。

最后,《孙子兵书》是求胜之法。赢得胜利,是研究战略文化的归宿点。孙子虽然视不战而屈人之兵为上乘境界,但大量讲述的还是如何取得胜利,他对胜利的论述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第一是全胜思想。所谓“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在孙子看来,只要各方面准备就绪,有压倒对方的力量,并造就了“决积水于千仞之谿”的形势,这样就可不经过交战而使对方屈服,不经过强攻就可以占领对方的城堡。所谓“必以全争于天下”使“兵不顿而利可全”,这才是善于用兵的最高境界,也是最完美的胜利。

第二是先胜原则。“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也就是充分作好战争准备,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然后寻机去击败敌人。这个准备是各方面的,包含了政治的、经济的、外交的、军事的、物质的、精神的等等。

第三是知胜原则。《孙子兵书》对“知”的论述很充分,约有80处左右。其中关于知彼知已,知天知地的论述,几乎尽人皆知了,孙子在《谋攻篇》中还提出了知胜之道:“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孙子还提出“知得失计”、“知动静之理”、“知死生之地”、“知有余不足之处”、“知战之地”、“知战之日”、“知诸候之谋”、“知九变之术”等等。总之孙子十分重视了解实情,把了解战场上变化的情况作为他灵活指挥的重要条件。

第四是易胜原则。“善战者,胜于易胜也。”易胜之敌,一为弱敌,孤敌,疲敌,饿敌,怯敌,骄敌等,二为实际上已处于败势或已暴露败形的敌人,即“胜已败者”。这是选择作战目标、作战对象的一个重要原则。

第五是力胜原则。强调集中优势兵力,攻而胜之,兵力相当,就要设法分散敌人,兵力不够只能采取防守,如果我方力量与敌相差悬殊,则要采取游击躲避的方法。所谓“十则困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敌则散分之,少则能守之,不若则避之”。

第六是强调智胜。所谓“上兵伐谋”,说的就是智胜。“兵者,诡道也”,战略战术,都是运用谋略。智信仁勇严,智是选将的第一要求。孙子强调先计后战,致人而不致于人,造势任势,分敌专我,审时度势,灵活制敌,出奇制胜,攻敌不备,讲究主客、众寡、专分、虚实、奇正等策略运用。

第七是勇胜。勇敢也是孙武所重视的,他将勇作为选将的要素之一。孙子还强调激励士气,“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杀敌者,怒也”、“疾战则存”。还强调行动快速,阵容严整“其疾如风,其徐为林”、“后如脱免,敌不及拒”。当一切方针大计确立之后,当两军交战之时,孙子认为上下齐心,奋勇作战,有“诸刿之勇”,就是此时的要务了,“齐勇若一,政之道也”。孙子谈勇,还有一可贵之处,认为将士的勇与怯,是两军的态势优劣造成的(“勇怯,势也”),所以要设计调动敌人,造成有利于我的态势,这就使将士的勇敢作战具备了更好的前提,更有信心去取得胜利。

第八是修功思想。进行战争是为了胜利,但也不仅仅是为了胜利,还要考虑到胜利以后的情况。孙子认为打胜了而不“修功”那是很危险的。“费留”,浪费滞留的意思,可以理解为取得了胜利而不能巩固胜利,则不过是对生命、资财的浪费。所以取得胜利后,应该做好“修功”,“修功”,即修明政治,恢复经济,安抚民众,安定生活,肃清残敌,论功行赏,激励士气等等胜利后的各方面的善后工作。孙子认为战胜攻取后的修功,这是开明的统治者和优秀的将帅都要考虑到和做到的。

三《孙子兵书》的流传及影响

《孙子兵书》也称《兵策》、《吴孙子》、《孙子十三篇》,全书六千字左右。《孙子兵书》最先是在中原广为流传。据韩非子《五蠹》篇记载,战国时,几乎所有的藏书者家里都收藏有孙子和吴起的着作。事实上,在《战国策》、《尉缭子》、《吕氏春秋》、《荀子》、《淮南子》等书里,都多处引用了《孙子兵书》里面的话。三国时的诸葛亮,曾盛赞孙子的高超计谋,他说:“曹操智计,殊绝于人,其用兵也,仿佛孙吴。”可见,他把曹操的用兵策略归结于孙子和吴起的军事思想。曹操本人在为《孙子兵书》作注时,也有不同凡响的见解。他说:“吾观兵书战策多矣,孙武所着深矣。”在他看来,孙子的许多谋略已深入到军事行动的精髓里去了。

唐太宗李世民在与他的名将李靖问对时也对《孙子兵书》赞不绝口,他认为所有的兵书着作,都没有能超过《孙子兵书》的,他尤其对孙子特有的观察问题的方法及权衡利弊的能力极为赞誉。

明代武官兼学者茅无仪更是把《孙子兵书》看作是中国武经之纲。他说:“前孙子者,孙子不遗;后孙子者,不能遗孙子。”这句话清楚点明了《孙子兵书》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它既包括了前人的优秀成果,也是后代军事理论发展的基石,简练而准确地说明了这部兵书在兵学史上的地位。

从国外看,《孙子兵书》在世界上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美国历史学家莫里斯·马特洛夫博士曾说过这样的话:“在20世纪进行战略抉择从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且,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在这个动荡不安的世界上进行战略抉择更是事关重大。《孙子兵书》所提供的正是高超的智谋。”

同类推荐
  • 职业教育主体性教学体系论

    职业教育主体性教学体系论

    该书以主体教育理论为指导,从职业教育的教学实际出发,以促进学生主体发展为主线,在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对职业教育的主体性教学体系进行了架构。这是国内职业教育界一本颇具原创性的有关职业教育教学论的专著,既为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教学论建设作出了贡献,又为职业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者、教育教学研究人员和职业院校一线的同仁们开展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思路和借鉴。这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
  • 指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故事集—自信伴你走天涯

    指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故事集—自信伴你走天涯

    学生时代,是一个充满理想的季节,也是人体发育的转折关键期,这一时期,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的生理变化,怎样面对生活和生理的各种烦恼,是决定青少年身心是否健康的关键。
  • 拷问中国教育

    拷问中国教育

    本书以翔实的资料、犀利的笔锋、忧愤的思想、澎湃的激情、生动的描述,直指应试教育的软肋与死穴。与此同时,作者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时代紧迫感,对中国教育改革的严重性、紧迫性及其出路,进行了有益的不乏见地的论证与探讨,是一部呼唤中国教育改革的警世书。
  • 教师公文包-作文题库

    教师公文包-作文题库

    本书主要讲述了以下几方面的作文类型:叙事、写人、摹景、状物、读(观)后感、想像文、应用文、看图作文、提供材料作文。
  • 青少年最喜欢的诗话妙语经典(青少年必读经典)

    青少年最喜欢的诗话妙语经典(青少年必读经典)

    诗画妙语带你领略中华文字诗歌画作的博大精深,为你展示一个不一样的文化视觉。
热门推荐
  • 贪恋红尘三千尺

    贪恋红尘三千尺

    本是青灯不归客,却因浊酒恋红尘。人有生老三千疾,唯有相思不可医。佛曰:缘来缘去,皆是天意;缘深缘浅,皆是宿命。她本是出家女,一心只想着远离凡尘逍遥自在。不曾想有朝一日唯一的一次下山随手救下一人竟是改变自己的一生。而她与他的相识,不过是为了印证,相识只是孽缘一场。
  • 假面骑士冥罗

    假面骑士冥罗

    大冥灵是个拥有通冥之力的年轻人,经过时代的沿袭每个生物的邪恶和欲望在地球一处神秘之地汇聚成一个随时移动的世界-邪欲之峡。邪欲之峡的恶欲一族先将守护地球的骑士英雄杀光,之后又将冥界破坏,杀死十殿阎王讲冥界强大的恶鬼和邪恶的狱卒流放到人间
  • 最打全职

    最打全职

    “上到天界,下到阎王殿,没有什么是我叶枫一枪解决不了的,如何有那就两枪,远程我有雷神巴雷特,近战我有龙鸣金凤枪”
  • 士师传

    士师传

    平凡世界中有着一群修炼天地元气的人.他们被称为士师.平凡的主角在这个世界一步步向前
  • 刺天传

    刺天传

    一代格斗杀手双王,穿越到日薄西山的大周朝,走上一条刺天救国之路——…………………老九建了个群:5319433。对本书感兴趣,对功夫感兴趣,对健身减肥感兴趣,对老九感兴趣的兄弟都可以进来。对了,群里有老九肌肉阳刚的照片——
  • 从南天门开始摆地摊儿

    从南天门开始摆地摊儿

    为促进天庭的经济发展,现已开展南天门广场摆摊计划,有缘有意者可向南天门经济规划管理处处长魔礼青魔处长处咨询。
  • 寒缪无界

    寒缪无界

    罗存本是为宗门与家族决裂的宗门强者,与父亲对决时引出可以通往更高层次世界的通道,被父亲以消失的代价一掌打进通道重生。在新的世界,罗存带着前世记忆打出一片天地,这次不再是单枪匹马,有伙伴,有亲人,有师长。入绝世宗门,拥绝练功法,见惊天秘密!
  • 易术大师

    易术大师

    更多章节敬请期待!更多章节敬请期待!更多章节敬请期待!
  • 大剑种

    大剑种

    这里没有魔法,没有斗气,没有武魂,却有让人闻之色变的兵器种子。诸皇皆以霸道、凌厉、果敢之风治理天下,于是刀、枪、弓等神兵兴起,剑道式微。宋征,一个寻常少年,被人扔进器炉里面祭灵,却获得了世所罕见的大剑种,从此一人一剑,惊世骇俗!
  • 他是个海盗

    他是个海盗

    过去威震四方的海盗之王——易不尘,因为某种原因丢失了他的【亡灵号】,落魄到了一座叫加勒比的小岛。在此他遇到了有着夏洛克笠家族血统的不知名继承人——米歇尔,两人决定一起合作,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而开展奇幻的海上冒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