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826500000002

第2章 做人的根本原则

人应该有个人样儿

俗话说,人应该有个人样儿,说的就是形式与内涵的一致。人有了五官四肢、体形体貌,而不是浑身长毛、四条腿爬行的兽貌,这是人的光荣与骄傲,人的表现应该符合这个物种的形与貌。真正体现了人形、人色、人容、人貌,也就是涵养与培育了人的善良的天性。

可惜的是有那么一些空有人形、人色、人貌的人,虽有人形,却只有蛇蝎虎狼之性。

“形色,天性也;惟圣人然后可以践形。”

形体举止与容貌气色,是天性所生成的,但是只有圣人才能真正体现出(无愧于)他的天性生成的形与貌。

《尽心章句上》

人与禽兽的区别

人一旦丧失自身的人文特质,也和禽兽没有什么区别。

品德高尚的人善于保持保护自身的人文特质,例如他们也有食色物欲,但他们同时注意仁义之道的原则与礼法规矩。小人则不然,见利忘义、见色忘礼、见权忘仁,极易流于动物性本能,于是恶德泛滥、恶人横行、恶俗席卷、礼崩乐坏。而这一切,有时往往在于一念之间。

保持自己的人文特质,做一个堂堂正正大写的人。

“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

人与禽兽的区别其实并没有太多。

《离娄章句下》

良知是做人的底线

人无须学习训练就具有的能力叫作良能,无须思考就能懂得的知识叫作良知。直到今天,良知良能的用语仍然有巨大和强烈的现实意义与感动人心的力量。它独特的魅力在于诉诸人心,而且是诉诸常识、常情、常理。

今天人们所说的良知良能,它们表述的往往是最少争议的人类品德与认知底线,或者称之为普适价值。例如种族灭绝、大规模屠杀平民、酷刑体罚,如果我们说这些是违背今天人类的良知良能的,重点不在于是否生而得之知之,而在于它们违背了作为人的底线。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人无须学习训练就具有的能力叫作良能;无须思考就能懂得的知识叫作良知。

《尽心章句上》

珍惜自己的德行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高贵之处,只是人们不肯顺着这个思路去思考。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最重要的是精神的高贵,而不是显贵、权贵、大款。自己的德行的充实,不需要依仗权力与金钱,也不需要依赖权贵的承认。

“人人有贵于己者,弗思耳矣。”此语简明而又振聋发聩,令人眼睛一亮。问题在于太多的蠢人、陋人不懂得珍惜自己的高尚与宝贵处,却艳羡于他人的暴发户式、浅薄空洞式、装腔作势式、小人得志式、因人成事式的所谓“成功”,太可悲,也太丑陋了。

“人人有贵于己者,弗思耳矣。”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高贵之处,然而人们常常是不肯顺着这个思路去思考的。

《告子章句上》

升华固有的品质

同情怜悯心、羞耻惭愧心、恭敬佩服心、是非辨别心,这是人人都有的。

这些朴素的情感加以升华,同情心就变成了仁,羞耻心就变成了义,恭敬心就变成了礼,是非心就变成了智。可见这些品质都是原生的品质,不是外部世界加到人身上的,而是人们所固有的。

一切高尚的品行,都是人类原有朴素情感的升华。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

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同情怜悯心是人人都有的,羞耻惭愧心是人人都有的,恭敬佩服心是人人都有的,是非辨别心是人人都有的。

《告子章句上》

强调人性的作用

人性中有生理的要求,所谓“食色,性也”,但它们只可以强调为命,即生命与命运这一面,而不宜强调它们也是人性,即人的自然禀赋、人的追求与需要、人的良知良能。

仁义礼智、天道这些精神的特色与走向,同样也是生命、命运的表现,但应该强调的不是生命与命运,而是人性。强调人性的精神道德层面,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之一。

“命也,有性焉,君子不谓命也。”

这是命运的赐予,但也要靠人性的发育才能具备。圣人对于这些道德的标尺,就不强调它们为命运所决定的(偶然性相对性)一面。

《尽心章句下》

机遇存于秉性之中

安身立命,求诸神佛吗?求诸天地吗?求诸际遇吗?求诸法术吗?不,还是求诸人心、人性、良知、良能,修身以俟之吧。

由此可见,安身立命之道是求诸内心,求诸秉性,相信上天给予的机遇恰恰就存在于秉性天良之中,这样想,比仅仅匍匐崇拜神佛,却不免感觉够不着摸不到,要更亲切、更深刻,也更警醒。

“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不论寿命长短、年龄幼长,都能一以贯之地如是做、修为自身、等待天道赐予的可能而有所作为,这也就能够安身立命了。

《尽心章句上》

让道德品质融入自身

品德高尚之人所具有的秉性,即使大行其道,也无所增益扩大;即使穷困局促,也无所损伤、委顿,因为它是已经确定了的自己的分量定额。

这种秉性更是已经成了自然人性的一个有机部分,是与生俱来不受损伤、不受抬举、不被扩张、不受外物的折腾的。

我们要做到把道德品质胸怀生理化、生命化、身体化,让它们成为自己身体难以割舍的一部分。

“君子所性,虽大行不加焉,虽穷居不损焉,分定故也。”

君子具有的秉性,即使大行其道,也无所增益扩大;即使穷困局促,也无所损伤、委顿,因为它是已经确定了的自己的分量定额。

《尽心章句上》

善良能够滋养人

人们常常从历史上发现,历史的角力关头,善良成为无能的遮羞布,而胜者靠的是“恶向胆边生”“算你狠”“先下手为强”“不为铁锤,便为铁砧”(最后一句话出自季米特洛夫在“国会纵火案”审判中为自己所做的辩护词)。

但同时人们会发现,仅仅靠强悍和暴力无法成功久远,无法长治久安,马上可以得天下,却治不了天下。

在生活中,我们有时必须面对强悍争胜的现实,承认善良未必能服人。但我们也要认识到,善良的确能够滋养人。做不到让别人心服口服,或许能取得一时的胜利,但却无法取得长久的成功。

“以善服人者,未有能服人者也;以善养人,然后能服天下。”

靠善心来征服他人的,是征服不了谁的;靠善来培育人、滋养人,然后顺着这个路子,才能让天下服膺。

《离娄章句下》

善的力量滔滔不绝

听闻善德美好的言语,目睹善德美好的行事,你就会感觉到善的力量,进而行德行善求善,这力量就像决堤的江水,势不可当。

今天的人们似乎越来越看到恶的力量了,暴力、武器、阴谋、骗局……无不令人胆寒。可是这里相信的、提倡的却是善的力量,滔滔不绝,令人感动。

“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也。”

听到了一些善德美好的言语,看到了一些善德美好的行事,于是善的力量推动着他行德行善求善,像江河之水冲决了阻挡,汹涌澎湃,势不可当。

《尽心章句上》

细心呵护自己的心性

人要时刻关心对自己的良善美好心性的培育涵养,不可粗心大意,不可有所戕害。

良心和善念,也是和草木花卉一样,时时刻刻需要浇灌修剪、精心照料的,我们要像呵护草木花卉一样照料我们的心性。

“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

得到培养,一切都会良好生长;失去培养,一切都会完结衰亡。

《告子章句上》

伪善不可取

讨厌莠草,怕的是它弄乱了禾苗;讨厌拍马屁,怕的是它弄乱了义理原则;讨厌巧嘴滑舌,怕的是它弄乱了诚信。以上这些都算是伪善。

我们的文化本身强调中道,强调合情合理、稳定成熟,但对于伪善却批评得异常严厉。

“恶莠,恐其乱苗也;恶佞,恐其乱义也;恶利口,恐其乱信也。”

讨厌莠草,怕的是它弄乱了禾苗;讨厌拍马屁,怕的是它弄乱了义理原则;讨厌巧嘴滑舌,怕的是它弄乱了诚信。

《尽心章句下》

表演善良胜过彻底残忍

有一些事情,是人的道德底线所无法忍受、绝不容许、绝不接受,自己更是绝对不会去做的,比如见其生却又见其死,比如闻其鸣而又食其肉。

这种道德底线,与其说是一种逻辑、一种判断、一种利益选择,不如说是一种情感,一种天生的良心感受,一种冥冥中带有天赐宗教色彩的善良、怜悯、宽恕与慈悲心。

这就是人,功利起来可能残酷,善良起来也会有动人的表现。人是有这种自相矛盾的,但表现乃至表演善良,也比只功利、完全不善良好。与彻头彻尾的残忍相比,这是一种斯文的优胜。

“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

君子对于禽兽,看到了它们活着的样子就不忍再去看它们的死亡了;听到过它们的叫声,也就不忍心去吃它们的肉了。

《梁惠王章句上》

不做不该做的事

你要知道自己不该做什么,才能做好该做的事,这是一个极简单通俗的道理。

你做了许多不必做、不该做、境界狭小的破事,你甚至做了伤天害理、缺德不仁之事,你哪里还有可能走上正道?至少你哪里还有工夫、还有精力有大抱负、有大作为?

这不仅是品德问题、好人与坏人的分野问题,也是智巧、根本性的智慧。善于有为者应该最善于有所不为,什么都为的人,无分巨细、事必躬亲的人,不可能有太大成绩。

“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人总是要有所不为的,然后才可能有所作为。

《离娄章句下》

勿以恶小而为之

过错不太大,怎么能说没有过错呢?

小的过错固然更应该被原谅,却并不能因此而忽略它、掩饰它,说不定在不远的将来,小过错就会变成大过错。

所以,古人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薄乎云尔,恶得无罪?”

过错不太大,怎么能说没有过错呢?

《离娄章句下》

正有正报,歪有歪报

有些事情人们之所以会厌恶,不是因为这件事本身,而是因为做事的人违背了正道。不走正道干一件事,就仿佛钻洞凿缝的小偷小摸一样,不仅别人瞧不起,自己心里也不会敞亮。

万事皆有其正道,不合正道,即使达到了目的也是耻辱,也站不住:正有正报,歪有歪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一到,丢人现眼你跑不掉。

“不由其道而往者,与钻穴隙之类也。”

不走正道干一件事,就仿佛钻洞凿缝的小偷小摸一样。

《滕文公章句下》

同类推荐
  • 说论语

    说论语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他言行的记录,孔子是一个志向高远、命运坎坷的仁者,也是一个富有心灵能量,不谈神论鬼的智者。更是一个诲人不倦、有教无类的学者。
  • 每天一堂哲学课

    每天一堂哲学课

    人生就是完成自己的过程,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哲学,哲学无处不在,其实它并不深奥,越是简单,越有智慧,越有解脱烦恼的力量。以生活为琴,以知识为谱,与哲学大师一起修行。每天一堂哲学课,浸润自己的心灵,丰富自己的情感。
  •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第五卷)(方立天文集)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第五卷)(方立天文集)

    “佛教的哲学”是一个非常后起的概念,但佛教思惟无疑是作为宗教的佛教进入人类的精神生活领域的结果。方立天教授的这本《中国佛教哲学要义》描述了自古以来中国社会所特有的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佛教精神生活内容,勾勒了中国佛教哲学体系,是作者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肯定以及一份期待先进文化产生的热情。
  • 沉思录

    沉思录

    本书由古罗马唯一一位哲学家皇帝马可·奥勒留·安东尼所著,是一本写给自己的书,内容大部分是他在鞍马劳顿中写成的。它来自作者对身羁宫廷的自己和自己所处混乱世界的感受,追求一种冷静而达观的生活。这本书是斯多葛学派的一个里程碑。
  • 云上的日子

    云上的日子

    本书分浮生、物语、风情、流光、玄谈五部分,阐述了禅宗智慧。禅在路上,有得而心安,活在当下,云上的日子。
热门推荐
  • 技能请留步

    技能请留步

    “叮!”“六耳系统启动中······”“偷取技能——-司雨术(灵)”“嗯,感觉不错!”袁淳毛茸茸的大手,摸了摸自己有些发热的耳朵自言自语道。
  • 曲经的世界

    曲经的世界

    一个废柴记者的觉醒之路。人,之所以为人,但人,真的是人么?
  • 盛宠之郡主本色

    盛宠之郡主本色

    【本文乃亲妈所制,穿越重生一对一,始终坚持男强女强虐渣路线不动摇】二十二世纪叱咤黑白两道的神偷穆芷沅因摊上坑货师父,悲催地被传至东洲舜华成为丞相府嫡孙小姐,穆芷沅。这是她家坑货对这坑徒弟行为的解释:“乖徒弟,这是免费送你回家”。对此,她只想怒嚎:“老秃贼,特么你给老娘滚,马不停蹄地滚……”作为“舜华第一傻”,即使被人取笑配不上太子殿下,穆芷沅没觉得不好,反正等她找到三元八卦仪,她就拍拍屁股回去继续过自己江洋大盗的生活去,这里爱咋整就咋整。只是,对着一个个真心待她的人,心狠手辣卑鄙无耻坑你爹坑你娘坑度无下限的神偷郁闷了纠结了。他与穆芷沅从相看两相厌到追情相爱相知,为了天下都有十分地,任其展翅,不受人限,他脱下慵懒,如一柄出鞘利剑,气若流星,势破如竹,挥斥苍穹。辱她、诽她、谤她、阻她、害她、肖想她者,二选一,死或生不如死,嗯,不用怀疑,他向来是好说话的人。【精彩片段之一】“沅沅,还不快过来?”某男的语气云淡风轻,但若细瞧便能发现其如玉的脸上露出不正常的红色,身上的衣襟也已被汗水浸湿。某女瞧着他,心下畅快,忍笑,“人白素贞还一千多岁才下来谈恋爱呢,你说,年轻人,你急什么……唔……”急啊?某女死瞪着突然在眼前放大的人,张口就咬,特么咬死你这没节操的人。某男放开她的唇,躲过某女式狗啃,蓦然伸臂抱起她,快步走向床边,“我若不急就该你急了,娘子,春宵一刻值千金,我们就寝吧……”“滚开,老娘和你不……唔……”熟啊……“苍天啊,给道雷劈了……唔……”他吧……看着气喘吁吁的某女,某男忍无可忍,“废话真多,堵上算了。”“啊……唔……”特么说好的仙风道骨,不易近人呢?某男独白:嗯,堵上了。
  • 爱情公寓之樱花结果

    爱情公寓之樱花结果

    这本书就是爱情公寓五啦,起个文艺的名字嘛~简介:彪悍大姐胡一菲,邻家小妹陈美嘉,八卦女王唐悠悠,温柔美丽林宛瑜,重情重义秦羽墨,口音怪怪关谷神奇,倒霉悲催张伟,沾花惹草吕子乔,万年咸菜曾小贤,超级宅男陆展博。这个平凡的公寓又会上演哪些幽默风趣的故事?一菲小贤能否成为男女朋友?关谷悠悠能否成功结婚?美嘉子乔关系能否更近一步?宛瑜展博能否重新出现?羽墨张伟能否找到自身真爱?除了这些,爱情公寓还会发生哪些故事?敬请期待爱情公寓之樱花结果
  • 野兽面具

    野兽面具

    一位被停职的刑侦队队长,一起没有留下犯罪现场的凶杀案,一场蓄谋已久的肮脏交易。面具背后是人还是野兽......
  • 快穿之反派大人太虚伪

    快穿之反派大人太虚伪

    “姐姐,你不是说最喜欢我了吗,那就只看着我一个人好不好?”平日里的乖巧弟弟紧盯着她,好像并没有和往日有什么不同,只有她知道自己得知她的乖巧弟弟就是反派时的震惊,反派大人您有点低调啊!“那个男人有什么好,你看着他干什么,看着我,我才是你的丈夫!”总裁大人,您不是对我最冷淡了吗,现在为什么一副这么在乎我的样子?蠢女人,看不出我喜欢你吗!“神子大人,对我有些冷淡啊,难道你不喜欢我?”少女装出一副委屈的样子,实际上看着神子慌张的样子,觉得好玩极了。“你不是喜欢我吗?我也喜欢你,你不要管他们,只管我好不好?”神子已经堕入凡尘,也只眷恋那一人的温度。“摄政王,可真是令人想不到啊,你……”一个个世界走下来,她来回穿梭,若不是有系统小柒陪伴我怕早就撑不下去,还遇见了那个他,她想,她是幸运的。“反派大人,您有何贵干啊?”少女翘着二郎腿,表面装作毫不在意眼前这个人,但是内心早已慌乱“你说呢?”男人逼近眼前,她就再也不故作镇定,扑上去,一把抱住他,“说好的,来了,可不能反悔。”“嗯,永不悔。”遇你是我的幸,而你是我的命!
  • 我能学习动物能力

    我能学习动物能力

    学习蚂蚁能力?身强体壮,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搬东西拉。学习鱼类能力?遨游大海神秘探险!学习鸟类能力?飞翔天际万里无云!学习平头哥能力?再也不怕蛇毒!……一个偶然的机会,让叶飞获得到和动物签约的能力,而且后面还能学习动物的特有能力!
  • 旅圣侠

    旅圣侠

    永合的双目见到了光明,如果真的有一双眼睛为我所流泪,那么我宁愿再次合上双眼,相信这个世界一次。如果有那么一次机会,我真想看看这个世界的一切,至少我的双眼存在是有意义的,这一切的帷幕终将拉开......
  • 科普知识百科全书:医药知识篇(上)

    科普知识百科全书:医药知识篇(上)

    上古原始时期,人类的祖先为了谋求生存,寻找食物,终年奔波在密林丛山之中,试尝着各种各样的植物。这些植物有的香甜可口,有的苦涩难咽,也有的使人呕吐、腹泻,甚至昏迷,危及生命;还有的却因食了某些植物后,而使原有的疾病得以缓解或消除。例如有人在烦躁、发狂、抽动时,吃了令人昏睡的植物后,能够很快安静下来。这样反复尝试的过程中,付出了相当的代价,才发现了原始的药物,故有“医食同源”之说。又如原始人狩猎时与猛兽搏斗或氏族间争斗,常常受伤流血,他们便尝试着用树叶、草茎缠裹,而得到保护和止血,这就是外用药的起源。以后随着原始农业的发展,人们更注意到识别、采集、选择和栽培各种作物,因而发展了更多的植物药。
  • 落日森林的爱之灵

    落日森林的爱之灵

    “我是叶桉林。你还记得我吗?不记得没关系。我会,慢慢的让你想起来。”他不是最好的,但是,在她心里,没人比他更重要。她不是最漂亮的,最温柔的,但是,在他心里,她是这个世界上最可爱的人。最值得他去爱。可是,无论是穷人,富人,普通的,特殊的人,谈恋爱一定会有人来阻挠。不过,嘿嘿,想跟她叶桉林抢老公,先打一架吧。看看,你到底有没有那个资格。“如果有,恭喜你,你可以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她坏坏的,美美的;他冷冷的,酷酷的。他喜欢她,他爱她,她亦如此。所以,谁都别想把他们分开!如果做了,那,做好挨打的准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