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始建于约公元前256年至前251年,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带领民众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由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两千余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巨大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闻名天下的“天府之国“。
上善是最高的善,水滋润万物,使其生长,却从不与万物争高下。但水也有发怒的时候,人们如果不能很好治理,就会泛滥成灾,危害极大。
2000多年前的蜀郡太守李冰“作低堰,深淘滩“,这一做法表明了李太守十分睿智。大意是,飞沙堰的坝顶修筑不宜过高,否则会引起泄洪不畅,堰底的淤泥应深挖、疏浚以增加蓄水能力。他带领百姓劈山引水,克服了重重困难,最终修成都江堰。
据《史记.河渠书》记载,李冰凿离堆,穿二江成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灌溉,百姓飨其利(利国益民)。
李冰采用最原始的方法,靠火烧,用水浇,切断玉垒山,打通离堆,修飞沙堰。这些看起来很土,但非常实用,既不污染环境,又不破坏生态。“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诗圣杜甫《登楼》)
战国时的李冰兴修水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明代的海瑞又是如何治理河道而造福百姓的呢?
海瑞决心效仿李冰,一定要把新安江治理好!
淳安县地处新安江下游,夏季,河水泛滥,河堤年久失修,一向无修河防,任其奔流而下。新安江频繁改道,冲毁房屋,淹没农田,给人民带来无尽的痛苦。
海瑞亲自带人查勘河道,决定修筑下游河堤,改变以往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做法。他呼吁临近新安江各县上、中、下游同时疏浚、清淤,并开挖新河,灵活运用大禹疏导的治水方法。他的这种既疏浚河床,又筑河堤,即疏筑并举,可谓得古代水利专家李冰的“真传“。
新安江,又称徽港,发源于安徽徽州(今黄山市)休宁县境内,向东流入浙江省西部。它经淳安县至建德与兰江汇合再向东北进入钱塘江,是钱塘江正源,干流长373公里,流域面积达一万多平方公里。如今的新安江作为国家级五A景区,有“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之美誉。
经海瑞等人的勘察,淳安县境内新安江长约10公里,流经盆谷平原,地势较平坦,河床落差小,平时水流较平缓,河面较宽阔,洪水期达500米左右。
海瑞发现新安江(淳安县段)河床多为卵石夹沙和岸石,滩多,水浅,河流流速较快的特点,浅滩处,水深仅0.2至0.4米。此时,海瑞略一沉思,李冰的“深淘滩“,在不久的将来就要派上用场,想到这里,他简直要拈花微笑了。
通过查阅淳安县志和走访沿岸民众,海瑞又了解到新安江为山区河流,雨期集中在每年农历的三月至六月,洪水有个怪脾气,暴涨暴落,喜怒无常,每一次洪水持续时长4天左右,并反复出现。他又查明了新安江的枯水期为每年的农历头年八月至第二年的二月。
以上为海知县治理河道决策提供了可靠依据,何时抗洪抢险,何时疏浚、修堤,就能了然于心,从而做到整体规划,合理安排。
嘉靖四十一年八月(公元1562年),在海瑞的带领下兴修水利的攻坚战即将打响。
既然要修河道,就得花银子。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清官海瑞一定会有好办法,那就是以工代赈,即灾荒之年,由官府县库发银子,开仓放粮给百姓,但规定被赈济者须做工修河道。这可算一举两得吧?不服不行。
由于海知县上任以来廉政爱民,重新清丈了田地,清理出许多瞒报的土地,,多出的收入以备灾荒时救济之用。因我们的海知县还担任淳安财务总监,平时对财务管理相当严格,开源节***打细算(他家里更是如此),县库逐渐充实,这样修河道的钱就有了着落。
淳安县连续两年发生洪涝灾旱,上司同意减免赋税。为了让老百姓渡过难关,海瑞向朝廷上疏请求开仓放粮,朝廷派人核实后同意了他的请求。在发放救济粮以前,海知县照例要讲几句,内容却与以往不同。
“诸位父老乡亲,今年龙王发怒,田地里的庄稼全泡了汤,我和大家一样,心里很不是滋味。下面由各乡里正(相当于村长)牵头,按每户实有人数分发粮食,人人有份。不过,我有个要求,各村青壮年(居住在新安江沿岸的)须参加整修河道的劳动。但劳动是有报酬,凡参加劳动者,每人每天给付工钱白银一两二钱,由县府支付。最后我希望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群策群力打好兴修水利的攻坚战!”百姓们听后无不欢欣鼓舞,领到救济粮的农民个个笑逐颜开。当听到海知县说做工还能得工钱,他们更是喜出望外了,要是在以往他们都成了“杨白劳”(做义务工)。人们奔走相告,这一喜讯立刻传遍了新安江两岸。
海瑞以工代赈的举措一改过去无偿地征发徭役的现象,大大调动了广大群众兴修水利的积极性。
新安江沿岸的村民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劳动热情。从前官府指派河工,分文不给。这样问题就来了,河工大都由老弱充数,甚至有逃亡远走他乡的现象发生,修河道有其名而无其实。
现在海大人一声令下,村民们立即行动起来,疏浚、筑堤干得热火朝天。他们自带铁锹、土筐等劳动工具,起早贪黑地疏浚河床,修筑堤坝,再苦再累,也无半句怨言。海瑞也常常披星戴月地亲自到工地指挥,有时他脱下官服和百姓一道清理河底的淤泥。村民们深受鼓舞,施工的进度不断加快。人们很快就和父母官混熟了,在一起边劳动,边说笑,亲如一家人。
海知县白天和民众一起修河堤,晚上处理公文。虽然忙碌,但日子过得倒也充实。随着前来要求做工人数的增加,每天足有上千人,库银告急,尽管海大人把“一分钱掰两半花”,可还是捉襟见肘。幸好海知县三个月前已向上申报,修河堤的款项很快就下拨,这无疑解决了燃眉之急。海大人未雨绸缪,他又紧急动员全县官绅、殷实大户捐款。海瑞带头捐出一部分薪俸,就连海母谢氏竟变卖首饰捐资修河。起先一些大户人家曾被清理过田产,心里对海知县不满,但后来发现海瑞一心为公,也尽弃前嫌,纷纷捐款、捐物。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将心比心或者人心都是肉长的等传统美德又一次发挥了神奇的作用。
兴修水利的工作正在海瑞的领导下有条不紊地进行。
这年冬天,趁着农闲,海知县又组织群众对湖泊、池塘清淤,并在新安江下游河段重修河堤以阻挡洪水。为了减轻河防的压力,海知县又命民工先后开挖了新的引水渠用来灌溉田地。湖泊、池塘的於泥被清出后,一部分可做肥料种植农作物和树木,另一部分可修筑河堤。
海瑞把自己看做一个普通劳动者,已完全融入了人民群众中间,保持了与他们的血肉联系。
在劳动大军里,海瑞的表现尤为引人注目。只见他两手提起两筐盛满的泥土,奔走如飞!通常一般人用扁担挑啊,人群中发出惊呼:“海知县真的了不起!大力士!“有的劝他休息,有的递给他擦汗的毛巾,有的给他端来了茶水。他都婉拒并点头向他们致谢,人们知道海知县臂力过人,又练过武。我曾查阅过武功高手霍元甲(迷踪拳、行意拳的集大成者)的资料,在一次抗洪抢险中,他竟用两只胳膊各夹起一只装满沙子的麻袋,重达300多斤,行走迅速,令人惊叹不已。
你可以想见,当湖堤完工之后,春暖花开时,千岛湖上种满了树木,桃红柳绿,湖水清澈见底,好一派迷人的风光。
民工们憧憬着未来,吃住在工地,发扬了苦干加巧干精神,经过半年的奋战,终于将新安江河道的治理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由此,我们得出结论: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辛勤的工人、农民,手持武器站在哨位上的士兵,在灯下苦读的莘莘学子,刻苦攻关的科学家、睿智的商人等,是他们创造了历史,创造出光辉灿烂的文明!
在这里我们还要向我国古代的治水英雄表达出自己深深的敬意。
他们的名字分别是:
约公元前21世纪的我国古代联盟部落首领,中国最早治理洪水的大禹,为了抗洪,他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动人故事至今为国人所传诵。
春秋时,主持修建了我国最早的大型引水灌溉工程(期思雩娄灌区)的孙叔敖,他也是我国最早治理准河的人。
战国时,主持修建引漳十二渠灌溉工程的西门豹,也就是把巫婆和官绅送去见河神的那位仁兄。
我们前面提到的主持建造都江堰的李冰。
明朝时,四次治理黄河,采用先进的“束水攻沙“方法的潘季驯。
治水必躬亲,以工代赈,本书的主人公海瑞!
正当海瑞带领百姓疏浚河道,修筑河堤之时,工部侍郎赵文华奉旨巡察东南防倭事宜。他平时和严嵩相互勾结,残害忠良,侵吞军饷,搜刮民脂民膏。赵文华善于投机钻营,认严嵩为义父。朝廷中的一些大事,均由两人商定解决,再上报给嘉靖皇帝。这两个坏人中的极品,一手遮天,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正直的大臣敢怒不敢言。
严嵩在嘉靖帝面前,极力推荐赵文华,说他有经天玮地之才,只要他坐镇东南,就能一举荡平倭寇。这些忽悠人的鬼话,有谁会相信呢?然而嘉靖皇上却对严嵩的话深信不疑。嘉靖皇上亲授赵文华为工部尚书,加太子太保,又加封其为右副都御史,命他总督江南、浙东军事。知道他底细的人一定会对这个阿谀奉承、奸诈之徒嗤之以鼻,他对军事一窍不通且胆小如鼠,同时他又是一个爱财如命的人。
为了向嘉靖皇帝邀宠,竟然谎报军情。有时明军在前线吃了败仗,赵文华也奏称明军取得了XX大捷,故意混淆视听。他还将总督张经剿倭获王江泾大捷,冒为己功,又诬告弹劾张经“养寇失机“,意思是,张总督养寇为患,对倭寇打击力度不够,从而坐失良机,这导致了张经枉死。赵文华决心把坏人做到底,又弹劾浙江巡抚李天宠,李巡抚也遭冤屈而死。这两人均为有功之臣,他们不遗余力地打击倭寇,却惨遭杀害,比窦娥还要冤!赵文华先后上疏罢免了总督周充、杨直等人,颠倒功罪,混淆黑白,干预军事指挥,致使倭寇气焰更加嚣张,东南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提起钦差大臣赵文华的胆怯,着实让总督胡宗宪一脸的苦笑。当勾结倭寇的徐海(汉奸)带着上万人列队在城外向胡总督请降时,城内的一部分受降者竟然如惊弓之鸟,又如履薄冰。钦差赵文华早已吓得魂不附体,连呼:“胡大人救救我!”。胡宗宪安慰上级领导说:“有我在,管保你无事,一切都在我的掌控中。“
钦差大臣赵文华除督军外,还干起了第二职业:捞外快。
你别看赵文华于倭寇面前畏敌如虎,但在捞钱方面颇有贼胆,勇气可嘉,即使在沸油锅里捞钱,他也毫不畏畏缩缩。他是工部尚书,负责全国的工程建设,随便一捞,也就万两黄金到手。然而赵钦差的胃口实在太大,竟置抗倭大局于不顾,反正前线有胡宗宪、俞大猷、戚继光等当“炮灰“,我只管在东南各省创收。正所谓“前线吃紧,后方紧吃。“(吃礼)
明朝嘉靖时期“打秋风“(借机索要财物)盛行,像我们前面说过的胡公子偷鸡不着蚀把米,受到海瑞的严厉惩戒。无独有偶,《明史》记载,严嵩死党都御史鄢懋卿每次外出都“与妻偕行,制五彩舆,令十二女子舁之,道路倾骇。“所到之处“要索属吏,馈遗巨万。“大意是,鄢长官和夫人出行,乘坐有十二个美女扛抬的华丽轿子,声势浩荡,每到一处,敲诈勒索,收受巨额贿赂。但他后来遇到了倔强的海县令却碰了壁,可算是铁公鸡一一一毛不拔。
我们再来说说钦差大臣这一职务,它在明朝已经正式设立,是由皇帝任命派到地方参与监督和管理的非正式的,非常任的官职。钦差到了地方有很大的权力。钦差出行一般乘坐的交通工具是沿途驿站提供的驿马,(遇水路也可乘船),他还负责巡视驿站。
钦差到达地方以后,除了督办军务,还负责审理“情罪重大“的案件。
嘉靖四十二年(公元1563年)三月,钦差大臣赵文华沿福建、江西一路巡视,只见他骑着高头大马,趾高气扬,由随从和一、二百名铁骑护卫,缓缓行至浙江境内。赵文华一行游山玩水,好还逍遥自在。江南水运发达,乘船比骑马要舒适得多,赵文华便下令弃马登船而行,他搜刮的金银珠宝竟装了三、四十只船,又派人用心看护。沿途皆有州、县官员迎来送位,他们惟恐接待不够殷勤,无不处处留心,时时在意。他们除向赵文华奉上佳肴美味外,更是拿从老百姓身上搜刮的金银铺路,用以花钱消灾。
赵文华每到一地,总要派手下遍贴告示,类似今天路旁墙壁上贴的小广告(有人戏称牛皮癣),那告示上写着:本钦差奉旨筹措军饷并查办命盗拐骗案以及盘查州、县钱粮,要求各级官员早作准备(贿银)。告示又说:各官员人等应厉行节约,不得行贿受贿,违者必究。看似清廉,实则巨贪。赵钦差装出一副正人君子的样,欺世盗名而已。仅赵文华索要补折差伕工价银一项达上万两白银,你不出人当差,就得拿钱。所谓筹集军饷,简直是挂羊头卖狗肉。那饷银真正能用到前线士兵身上的却寥寥无几,剩下的都被赵钦差收入囊中。
沿途各州、县官员听说赵钦差乘船而来,连忙备船征召船夫、纤夫,隆重迎接。消息传到淳安县,海瑞心急如焚,心中不免叹道:百姓又要受苦了,贪官污吏误国害民,眼下民众正忙于春耕生产,哪有那么多劳力供你役使?
又过了几天,赵府的差役受赵文华的指派先行到达新安江淳安河段渡口,那里并无船只迎候,连个人影儿也没有(都下田地干农活去了)。差役们径直来到县衙,县衙里静悄悄的,连个门卫也看不见,无人接待。他们耀武扬威地高声喊叫:“淳安知县到哪儿去了?钦差命你等备办的船只和船夫呢?“
听到差役的叫喊声,两名县衙衙役从里屋跑了出来问道:“你们是什么人?敢在这里乱嚷!这儿是县衙,又不是你家。“差役怒气冲冲地骂道:“大胆的奴才,我等奉钦差之命传唤淳安知县海瑞迎候。回头再跟你们算账!”衙役回敬道:“我们海知县不在,你们还讲理不讲理?“差役悻悻而去。
原来海瑞在里面听得一清二楚,不想与差衙徒费口舌,有意回避他们,他正思考着如何应对赵文华的良策。等来人走后,海瑞立即派了两名在新安江边长大而又水性极好的衙役去打探钦差那边的情况。这样方可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两人领命而去,新安江经过治理已是旧貌换新颜。好风凭借力,送我疾行船。
他俩驾着小船箭一般驶向赵文华的船队,只见载着箱子的船只足有四十艘已停靠在江边,五艘大船为钦差赵文华及随从乘坐,他们都已上岸。为了看清船上的货物,两名衙役商议后决定下河捉几条鱼,送给船上管事的,以利探明情况。两人将船靠在江边系好后,一个猛子扎到河底,不久他们都捉到了几条鲫鱼和鲤鱼。船上管事的见他们居然有这样好本领,竟看得呆了,不停地啧啧称赞,两人身手不凡!衙役笑问管事的:“长官,我们送鱼给您尝尝鲜,如何?“管事的乐得合不拢嘴,连声说:“好的,谢谢你们二位啦!”两人会意地笑了,紧接着将手里的鱼扔进了船舱,他们也顺势跳上船。管事的笑眯脒地收下了鱼,其中的一名衙役就和管事的攀谈起来。另一名衙役趁人不备,猛然打开箱子,里面全是白花花的银子,在阳光照射下格外耀眼。慌得那管事的奔过来,怒斥道:“要是让钦差知道了,你的小命就没了!住手!“衙役赔礼道:“大人,不好意思。误会!“临走的时候,衙役又指着船上的那些众多的箱子问道:“大人,恐怕里面都装的是金银珠宝吧?“管事的听后很生气,就对他们二人下了逐客令:“少废活,快走!我无可奉告,你们懂的。“
二人迅速驾起小船而回,并把打探到的情况禀报给海知县,海瑞听罢直恨得牙痒痒。
海瑞已知道钦差传唤,就招呼两名衙役前往。等他们到了赵文华乘坐的大船,只见船上端坐着钦差,两旁由带刀亲兵护卫。“奉旨督办“字样的大旗飘扬在船头,尚方宝剑供奉在船的正中。海瑞朝向尚方宝剑倒身下拜,拜毕起身。他目不斜视,昂然行走,对钦差并无半句奉迎的话。钦差冷冷地打量着来人,心想,你把我当空气呀。他强压怒火问道:“贵县尊姓大名?“
海知县朗声答道:“下官姓海名瑞。“
赵文华又说道:“哦,你就是笔架先生,为何不准备船只、纤夫,是故意轻慢本差吗?“
海瑞说:“回大人话,贵差需要几十只船,几百民伕,目前正值春耕农忙时节,一时很难备办。皇上一向要求为人臣子的要廉洁自律,忠君爱民!“
赵文华气呼呼地站起身呵斥道:“你一个小小县令竟敢来教训我!海瑞,难道你的头比张经、李天宠等人的还要结实?”
海瑞不卑不亢地回敬道:“下官听说尚方宝剑不杀无罪之臣,我一向遵纪守法,忠君爱民。钱粮账簿,诉讼案件,一清二楚,望大人明察。“
赵文华理屈词穷,他拿起尚方宝剑大声喝令亲兵要将海瑞就地正法。
海瑞却毫无惧色,谈笑自如。不怕死的人,令我们肃然起敬。他大声说道:“你身为朝廷重臣,理应为国为民尽职尽责。可是你巧立名目,勒索钱财,受贿百万。我死不足惜,一心为民,死得其所。你杀忠臣不怕天下人耻笑吗?”
赵文华心想此人果然厉害,也难怪他打了胡公子,总督竟拿他没办法。
此时此刻,赵天华暴跳如雷指着海瑞骂道:“你血口喷人,有何证据?“
海瑞回道:“大人息怒,下官怎敢胡说?要不要把船上的箱子打开看看?”
赵天华见海瑞把他的底细说得清楚明白,性格又十分刚烈,此人绝不可杀。
赵文华是个老狐狸,自知理亏,就对海瑞说道:“本差见你是个忠直能干之才,不再追究你的过往,以后不可再胡言乱语。不过,明天你得亲自给我拉纤,礼送我出境。“
海瑞巴不得早些将这个瘟神送走,连忙说:“淳安乃穷苦小县,就不留贵差大人啦。“
赵文华只好点头同意,心中哀叹:要想在淳安捞点油水,难于上青天。
第二天一早,海瑞穿上粗布衣服率众衙役赶往江边码头,等候钦差起程。衙役们动情地说:“海大人,您就别拉纤了,我去通知里正传唤民伕当差。“
海瑞说:“这怎么行?一年之计在于春,这一年的收成要靠春耕春播,耽搁不得,拉纤这活儿我准行。
赵文华见海瑞等人已来,就下令启程。海瑞和衙役脱去鞋子,背着纤绳下到河里,手挽纤绳开始拉纤。沿河的农民听说海瑞亲自拉纤,纷纷停下活计,他们一想起这位父母官平时的好,个个眼眶湿润,有的情不自禁地掉下眼泪。许多农民还没来得及脱鞋就争先恐后地跳下河,并深情地说:“我们甘愿为海大人做事,您是我们的父母官,恳请您上岸!“他们不由分说,夺下了海瑞手中的纤绳,硬是把海瑞抬上了岸,海瑞连声说:“别耽误了农活儿!“农民越来越多,上千人齐声呐喊道:“我们愿为海大人效劳!”“我们永远热爱您!“这震撼人心的声音久久回荡在新安江码头的上空。
“俯下身子给人民做牛马的人,人民会把他托举得很高、很高。”(诗人臧克家语)
“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会把他摔垮。“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此时的赵文华脸色苍白,内心在不住地颤抖。他灰溜溜地离开了淳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