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68600000010

第10章 科学发展观的思想体系(1)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所倡导的科学发展观,是新世纪新阶段指导我国发展的根本观点和根本方法,是我们党的发展理论的新概括和新发展,是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基本观点所构成的科学思想体系,其中包括发展目的论、发展阶段论、发展中心论、发展整体论、发展协调论、发展持续论、发展动力论,等等。我们应当系统把握这些基本观点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用科学发展观的思想体系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一、发展目的论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生产目的的思想

第一,人类的需要决定社会生产的目的。马克思讲过:“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但是,没有消费,也就没有生产,因为如果没有消费,生产就没有目的。”“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这些话说明了人类需要与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关系。一般来说,在社会生产与人类需要的矛盾中,人类需要决定社会生产的目的,是发展生产的动因和归宿,社会生产必须同人类需要相适应;社会生产状况和水平决定人类需要的满足方式和程度,制约和影响人类需要的变化。社会生产目的是什么?是满足人们的需要。但是在现实中,生产活动常常偏离甚至背离满足人们需要的目的。撇开生产者的主观愿望不说,从社会上的各种产品与需要的关系来看,经常出现“五个不一致”:一是产品数量与人们的需要量不一致;二是产品质量与人们的需要不一致;三是产品种类与需要种类不一致;四是生产与需要在时间上不一致,有时的需要不能及时通过生产形成供给,等到形成供给后需要又发生了变化;五是生产与需要在空间上不一致,有些地方生产过剩,另一些地方生产不足,彼此之间又不能互通有无。

实际上,社会生产与人类需要的矛盾是一个基本矛盾,就象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一样。这三个基本矛盾相互交织,相互作用,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也许有人认为,人类需要是主观因素。其实,人类需要具有客观性。任何活着的人都必须在适于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下,同外界保持一定的物质、能量、信息和情感交流,需要占有、消费和使用适量的物质资料。当然,由于人是有意识的能动主体,其客观需要通常会形成自身的主观愿望;而且,一种需要往往有多种满足方式,在条件具备时,人们可以按自己的愿望选择富有个性的满足方式。所以,需要的具体表现形态和满足方式又带有主观性。但客观性是人类需要的本质属性,主观性是客观性的一种表现。此外,人类需要还具有多样性、层次性、变易性等重要性质。

第二,人类的需要是有一定界限的。现代社会生产的飞速发展,极大地刺激了人类需要,表现出无限的多样性,也为满足这些需要提供了物质条件。但是由于人口急剧增加和人均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各种自然资源的需要和消耗总量空前增加,有些资源已经趋于枯竭。人类必须控制自身数量和节制消费水平,使之稳定在地球生态系统允许的范围。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来看,人类需要的扩大应当有所节制,其满足方式和程度存在一定的界限。不是所有的需要都应当给予满足,也不是所有需要的满足方式都是合理的。前代人通过生产来满足自己的需要,不应损害后代满足需要的条件;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人通过生产来满足自己的需要,不应损害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人满足需要的条件。在发展社会生产时,不可避免地涉及当前需要和长远需要、个体需要和整体需要、前代需要和后代需要、本地需要和外地需要、国内需要和国际需要等关系。只有全面、协调和持续发展社会生产,才能比较合理而均衡地满足各个方面和层次的需要。

第三,发展生产是解决生产与需要矛盾的根本办法。社会生产与人类需要的矛盾贯穿人类社会始终。解决这一矛盾的活动构成社会生活的基本内容。人类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不断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从事社会生产,这种能力就是生产力。人在生产活动中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即生产关系,并形成上层建筑,由此产生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矛盾。

在不同的社会形态及其发展的不同阶段上,社会生产与人类需要的矛盾有不同的解决方式和表现形态。从人类对物质资料的需要和生产之间的矛盾来看,在自然经济中通过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来解决,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实际上是自给不足;在市场经济中通过商品生产和交换方式来解决,集中表现为市场供需矛盾;目前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与人类需要的矛盾集中表现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的矛盾,发展生产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根本办法。与此同时,还要通过经济、政治和文化体制改革来解决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矛盾。

讲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隐含着一个前提,即生产力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它总是不断向前发展。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能够推动生产力发展,否则就要变革。为什么生产力会不断向前发展呢?这个问题从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本身不能得到圆满回答,而必须从人类需要的发展和变化中寻求答案。人类需要异常丰富,具有复杂的层次结构,活跃而易变。人们为满足需要而去发展生产力;一种需要满足后,又会产生新的需要,由此推动生产力不断发展。有人认为,生产力发展动因来自于生产力内部不同要素之间的矛盾,特别是来自于作为劳动者的人的需要。这种观点只能部分说明生产力发展动因。人类需要不仅包括劳动者的需要,而且还包括社会其他成员的需要。正确认识社会生产与人类需要的矛盾,可以更加充分而深刻地说明生产力和整个社会的发展动力。

着眼于社会生产与人类需要的矛盾,深化对社会生产目的的认识,有助于全面理解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以满足人民的需要为出发点和归宿,是以人为本的内在要求;人民的需要具有多样性、层次性和持续性,必然要求实现社会经济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有的地方脱离人民群众的需要来讲发展,片面追求某些指标的增长,结果造成产品积压,浪费资源;或者只顾眼前需要,破坏环境,危害满足长远需要的能力和条件。这都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社会生产只有尽可能同人民需要相适应,才能真正得到发展。

(二)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发展目的问题,是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问题,是决定发展中其他一切问题的首要的基本问题。在总结长期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发展观上存在的突出问题,我们党强调发展必须“以人为本”,即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使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这是我们党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本质在发展观上的具体体现。

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要求我们更加自觉地把完成发展任务同实现发展目的统一起来,时刻牢记:我们不是为了发展而发展,不是为了GDP而发展,不是为了官员的所谓“政绩”而发展,而是为了富裕人民、造福人民而发展。人民是否得到实惠,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是否得到提高,人民权益是否得到保障,人民是否高兴和满意,应当成为我们考虑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成为检验我们的发展是不是科学发展的最高标准。离开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目的,发展便失去了意义,并且必然走上歧途。实际生活中各种各样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各种各样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各种各样图虚名、招实祸的形式主义,各种各样欺上瞒下、弄虚作假的恶行,无一不是违背了我们党的“以人为本”的发展目的论。因此,落实科学发展观,首先要抓住“以人为本”这个核心理念;抓住了这个核心理念,才能真正做到关心人、尊重人、爱护人,才能真正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正确处理发展中事关人民群众利益的各种重大关系问题,例如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人的发展的关系问题,经济发展中速度与效益的关系问题,先富后富与共同富裕的关系问题,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关系问题,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问题等等。所以,“以人为本”是我们党的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解决发展中其他一切问题的前提和基础,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总开关”,我们必须紧紧抓住这个“总开关”。

(三)坚持以人为本的理论依据

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第一,是由于人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主体。在当代中国,我们谋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终极目的和最高价值取向,是为了最广大人民群众。最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的满足、素质的提高、潜能的发挥,是我们衡量经济社会发展程度、衡量社会公正的实现程度、衡量我们的工作成绩的最高价值尺度。一切依靠人民群众,一切为了人民群众,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制定发展战略、策略和政策。谋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把人作为发展的价值主体,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逐步满足人的多层次的需要。人具有自然与社会、生理与心理、物质与精神等多重属性,也具有多层次的需要。对于人的需要,有人将其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有人将其分为生存需要、发展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按照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将人的需要依次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各种需要的强烈程度和优先程度是不同的。越是低层的需要,越是关系到生命机体的生存的需要,人们对于它的追求就越迫切,因而表现得就越强烈。其对于低层需要来说就越具有优先性。低层需要比高层需要强烈优先,高层需要则比低层需要更有价值,更有利于人的发展和自我实现。低层的需要主要涉及个人,是以自我满足为目标的;高层的需要与满足则具有有益于社会公众的效果。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在超越性动机的驱使下希望自己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和实现的心理指向。自我实现需要的满足达成了个人与社会、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在满足低层需要的前提下追求高层需要的满足,可以使人的潜能获得全面的发展,造就更全面和更真实的个性。

把人作为发展的价值主体,要追求社会的公平正义,努力满足多极主体的需要。社会发展的活动主体、价值主体是多极的。作为主体的人分为个体性存在、民族和国家等群体性存在以及人类总体性存在。因而也就有个体的、群体的和人类总体的需要、利益和价值。各个不同的个体、群体之间有共同的需要和利益,即作为一个整体的人类的利益。也有不同的需要和特殊利益。为此,就要在承认主体多极性的前提下正确处理个体、群体以及人类整体利益之间的关系,既不能借强调和维护人类整体利益而漠视个体与群体的生存境遇和利益要求。也不能借口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特殊利益而推卸对人类整体的生存和发展的责任。

第二,是由于人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主体。人不仅是社会组织的本质和社会发展的终极目的,也是社会发展的活动主体、最宝贵的资源和核心动力。人是创造社会财富的物质生产过程中惟一能动的因素,没有人的参与,社会的物质生产,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就不可能发动和进行。人本身的天赋、创造性和主体能力的充分发展是社会财富中最本质的东西。因为一切社会财富都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都是人的主体力量的创造性成果。在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作为生产和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的货币资本、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在资本主义早期的生产基本上是相对稳定的商品扩大再生产,资本增殖往往是通过扩大再生产规模即加大货币资本和物质资本的投人而实现的。而在知识社会或知识经济社会,科学技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含量越来越大。货币资本和物质资本的投入无疑是必不可少的,但科学技术进步、人力资本投入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从一定意义上来说,甚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早在100多年前,马克思就曾预言,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财富的标准将不再是劳动的消耗,即不再是工作时间和数量。而是组成社会的个人能力和素质的发展。当代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智力和科学技术的竞争。当代经济的发展,不仅表现为物质资本的增加,更表现为人力资本的增加。增加智力投资,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实现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的手段和根本途径。人力资源不仅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人的素质、人格、品质也是社会制度与体制的改革创新和高效运行的重要保证。对于人的发展和现代化人格的塑造,不能仅仅从社会发展的最终结果和目标的意义上来理解,还要从其本身就是社会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核心动力和必要条件的意义上来理解。阿历克斯·英格尔斯在《人的现代化》一书中说,那些先进的制度要获得成功,取得预期的效果,必须依赖运用它的人的现代人格、现代品质。无论哪个国家,只有它的人民的心理、态度和行为,都能与各种现代形式的经济发展同步前进,相互配合,这个国家的现代化才真正能够得以实现。人的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必不可少的因素,它并不是现代化过程结束后的副产品,而是现代化制度与经济赖以长期发展并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发展最终所要求的是人在素质方面的改变,这种改变是获得更大发展的先决条件和方式。同时也是发展过程自身的伟大目标之一。罗马俱乐部主席贝切伊在《人的素质》一书中,也基于当代社会发展进程中出现的全球危机和人类困境,提倡以人民为基础、从实质上改善人的素质的新人道主义。

我们讲人的发展的价值主体,表明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和最高价值;我们讲人的发展的实践主体,表明人的发展的根本动力和工具手段。在这里人既是目的,又是手段,是目的和手段的统一。

同类推荐
  • 树人文库-欢笑一生的妙语故事

    树人文库-欢笑一生的妙语故事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本套图片共分为:妙语故事、神话故事、寓言故事、义勇故事、智慧故事、历史故事、知识故事、妙答故事、成败故事、中药故事、破案故事、成语故事、民间故事、名人故事、哲理故事、亲情故事、处世故事、战争故事、发现故事、伟人故事,在各方面论述了树人实践的内容和方法论。
  • 耕耘南广

    耕耘南广

    辑录了几十篇在南广教学、管理和后勤服务一线辛勤耕耘的教工们的创业回忆文章。它记录着创业者的艰辛与欢乐、光荣与梦想,和年轻南广的成长历程。在这里,可以感受到南广青春律动的脉搏,园丁的敬业、奉献和激情,聆听她深情嘹亮的歌唱。
  • 飞扬:第十六届新概念作文获奖者范本A卷

    飞扬:第十六届新概念作文获奖者范本A卷

    《飞扬:第十六届新概念作文获奖者范本A卷》精选了第十六届全国新概念作文获奖者优秀作品,让学生很容易就能汲取优秀作文精华,从而快速成长。通过新概念获奖者作品的学习,让学生从思想老套、素材陈旧、主题落后中成功脱颖而出。本书对于参加中考及高考的考生来说,迅速提高成绩的有力法宝。对于喜爱青春文学的青少年读者,更是最佳的选择。
  • 有效的课堂管理(教师继续教育丛书)

    有效的课堂管理(教师继续教育丛书)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有效课程管理概论、课堂学习纪律管理、课堂管理与问题行为、课堂管理行为的具体操作、课堂管理行为的基本技巧、实用课堂时间与空间管理行为、课堂教学中的节奏控制技巧、课堂教学中的情绪控制技巧、控制教学偶发事件的技巧。
  • 农村继承知识问答

    农村继承知识问答

    本书在介绍继承法相关知识的同时,又列举现实案例加以解析,这有利于农民从中借鉴和学习,以便在遇到实际问题时能够使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身权益。
热门推荐
  • 黑色砖头

    黑色砖头

    一座五千多年前的古代建筑在园林镇出现,古建筑的地面部分自然已经消失不见,只剩下庭院中的普通砖铺地面和部分的夯土地基。这本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一次发现,可能在考古界都引不起任何人的兴趣。但是,这普通的砖中有一块砖却能黑的发亮?对,既黑又亮。。。。。。就是这些砖引发后续的一系列故事。
  • 三生有幸喜欢你

    三生有幸喜欢你

    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他让我们结一段尘缘,佛于是把我化作一棵树,长在你必经的路旁,阳光下慎重的开满了花,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一席慕蓉,一棵开花的树。
  • 为她包藏祸心

    为她包藏祸心

    “君穆宴,我就算走投无路也不需要你的施舍。”霍杺恨君穆宴,因为他亲手给她编织了金丝牢笼,锁住了她的自由。可是直到有一天,她发现,这个令自己厌恶的金丝牢笼,原来在无数次保护着她。当她幡然悔悟,来人却告诉她:“霍小姐,这是君先生离世前拟好的遗嘱,您请过目。”那一刻,霍杺的世界崩塌了……
  • 琼央穿越记

    琼央穿越记

    穿越过来发现自己是高富帅,还是五大仙宗之一——九霄宗的三公子,原来还挺高兴的,能够享受腐败生活的而且还有个系统。可是时间待久了,他却发现了一系列不可置信的事情。他发现父亲宫殿中15个掌门宫主死亡,父亲重伤……大哥为接替宗主之位,日日刻苦修炼。二姐美貌动人,天资聪颖,身份显贵,却坚持嫁给仙门之一的太和门的少主……还有神秘的系统为何在某一天烟消云散?某一天的他站在山顶的尖塔处,看见身后仍站的身影,微微一笑,但身边的人已经死的死,伤的伤。本文不是无敌文,是有血有肉的文章。圣地等级之分从高到低:远古家族(在另一方小天地生活),仙宗,仙宫,仙门,无品。实力从低到高:踏基境,固体境,入神境,固神境,虚无境,虚神境,破空境。每境十重。突破到最高境界就会被天道收服,无影无踪。至今无人知道。他打算破除各类迷惑,却不料越陷越深。怎么办啊,只能不断的向上爬了。文章有点逗,也有点黑,还有数不清的谜团。有不当之处,希望各位读者能够多多谅解,也可以提意见做出适当改正。
  • 预言之子的末日

    预言之子的末日

    潘德历元年,卡瓦拉建立潘德王国,狮鹫骑士团作为国立骑士团,负责守护潘德王室血脉198年,"血色天灾"降临,瘟疫不分高低贵贱的席卷了整个潘德王国,如今光辉十字骑士团的研究有理由怀疑这场突如其来的大灾变与拜蛇教有关。在这场灾难中潘德王室几近绝嗣,狮鹫骑士团被重创。298年,二代狮鹫骑士团由卡拉撒建立,被狮骑士团诬陷意图谋害乌尔里克之父,于是在将尚且年幼的预言之子的母亲秘密送出潘德的同时,二代狮鹫于自己的总部坦然设宴招待狮骑士与烈狮境的走狗,二代狮鹫就此覆灭。同年,手上满是阴谋之鲜血的狮骑士团被宣告非法,所有相关文件被销毁。354年,预言之子回到潘德。
  • 杂烩记

    杂烩记

    没什么好说的,这不是玛丽苏也不是言情,就是随笔,不爱别伤害谢谢
  • 钢琴少女:弦音之梦

    钢琴少女:弦音之梦

    你终于成功了呢,呵呵,还记得我吗?钢琴小皇后————————
  • 特工少年奇幻之旅

    特工少年奇幻之旅

    常年静坐冥想吸纳灵气,落了腰间盘突出!每天吆五喝六锻炼斗气,却得了骨质增生!靠稀奇古怪丹增进修为,最后被肾结石折磨得痛不欲生!呵呵,即使这样,灵气、斗气、丹药?有火药厉害吗!看我怎么给你炸个支离破碎!七零八落!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狐之夭夭

    狐之夭夭

    在她还是个小娃娃时,他便教育她,成亲一定要两情相悦。她懵懂的点头答应,心里却暗暗盘算,也不知若是嫁给他,能不能生出一大窝狐狸来。瑶池百仙宴上,她偷吃仙桃,却被凶恶的上仙烧成了没毛狐,那狠心恶毒的上仙,从此以后便赖上了她,她委屈的想哭,为毛被烧的是她,他却能理直气壮的吆三喝四。他憨厚踏实,是她从小相中的如意郎君,怎奈情之一字,变化无常。她真的只想安心修炼,嫁个好郎,为什么好郎难遇,恶郎好找。还有那前世亏欠的情债,直让人潸然泪下。且看小狐狸修仙奋斗两不误,爱情男人两手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