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68600000006

第6章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2)

社会系统的整体性要求社会发展的全面性,社会系统的有机性要求社会发展的协调性,而社会系统内在的结构和机制则展示了实现全面协调发展的机制和形式。唯物史观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构成社会经济基础的理论,是我们实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理论依据;唯物史观关于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和人们的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社会生活之间存在相互制约关系的理论,要求我们在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还要进行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唯物史观关于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之间存在辩证关系,生产和交换、分配、消费之间存在辩证关系,效率和公正之间存在辩证关系,社会的所有制结构和分工结构之间存在辩证关系,社会分工中的产业结构、职业结构、城乡结构、地区结构和人们的利益结构、需求结构之间存在辩证关系:个人利益、群体利益、国家利益之间存在辩证关系的理论,是我们实现协调发展的理论依据。只有协调发展,才能实现社会系统的有机性和整体性,才能在发展中保持社会的协调和稳定。

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因此,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为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经济发展又是同政治发展、文化发展紧密联系的。从根本上说,经济发展决定政治发展和文化发展,但政治发展和文化发展也会反过来对经济发展产生作用,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产生决定性作用。

第三,唯物史观关于人、社会对自然界的依赖性和社会历史连续性的理论是科学发展观强调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依据。

科学发展观强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这充分体现了唯物史观关于人、社会对自然界的依赖性和社会历史连续性的观点。

唯物史观论述了人与自然的交互作用,认为人靠自然界生活,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马克思进一步分析了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关系,指出: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这种通过生产劳动所建立的人和自然的统一性,在每一个时代都会随着工业或快或慢的发展而不断改变。因而,人们周围的感性世界决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已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人类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

唯物史观认为,人们活动对环境所产生的影响,不仅关系当代人的发展,而且关系下一代乃至人类更长远的发展。恩格斯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想得到耕地,把森林都砍完了,但是他们梦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成为荒芜不毛之地,因为他们使这些地方失去了森林,也失去了积聚和贮存水分的中心。

唯物史观还探讨了正确处理和解决人、社会和自然关系的理论与途径。恩格斯指出,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

作为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先驱,马克思、恩格斯的上述观点实际上提出和回答了为什么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怎样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是我们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依据。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弱,这是基本国情。特别是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不断增加,能源、水、土地、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越来越尖锐,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高度重视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大计。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总之,唯物史观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科学发展观是唯物史观在当代中国的应用和发展。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实践证明,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的深化,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发展的指导方针,必须贯穿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

二、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创新价值

伴随着新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进程,一个指导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新的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应运而生。科学发展观凝聚了新中国50多年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反映了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代要求,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创新价值。

(一)科学发展观凝炼了发展的思想

近代中国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双重枷锁的束缚下,灾难深重,积贫积弱,生产力十分低下。新中国成立后,面对长期战争的创伤和贫穷落后的面貌,发展问题成为我们党亟待解决的中心问题。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以马列主义为指导,顺应历史的潮流,把新中国引入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在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和创建社会主义制度的同时,启动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进程,并提出独立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历史性课题。在初步实践的基础上,毛泽东同志以一系列独到的见解为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理论奠定了根基。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继续探索这一重大课题,并做出了巨大贡献。邓小平同志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设计了一整套发展的纲领。特别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和“三步走”发展战略以及“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为中国的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正确的理论指南。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率领我们党继续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江泽民同志提出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强调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主张创新发展模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特别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把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和力量之源,进一步突出了发展在党所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决定性意义,表明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进人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以开拓进取的精神和求真务实的作风,全面总结我国5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经验,深入思考未来中国的发展道路和发展目标,在我们党关于发展问题极为丰富的理论成果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最新实践的启示,创造性地将我们党的发展思想概括为科学发展观,并提升到指导全局的战略思想的高度,实现了我们党在发展理论上的重大创新。

科学发展观的首要理论价值,在于它以新的视野审视世界各国的发展理论和发展实践,以新的理论概括凝炼我们党半个多世纪对中国发展认识的一切重要成果,把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改革开放的发展道路和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模式融会贯通,并注入了鲜活的符合时代要求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念,形成了一整套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理论,从而为当代中国的发展提供了系统而明晰的坐标。

(二)科学发展观更新了发展的观念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人们往往把发展定位于经济的发展,甚至把经济增长等同于发展。例如,改革开放前,我们曾长期把工农业总产值作为反映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并把粮食和钢铁等主要产品的增产指标当作发展国民经济的奋斗目标。这种发展观念在特定的发展阶段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对当时国民经济的发展也起过积极的推动作用,但这种对发展的简单理解,容易导致高开采、高投人、高消耗、高污染和低效益的结果。社会系统是一个结构复杂的有机体,在经济、政治、科技和文化之间存在着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内在规律,倘若在发展布局上,畸轻畸重或顾此失彼,必将欲速而不达。同时,在现代社会的生产力构成中,科学技术和文化等非物质因素的价值日益突出,知识经济的崛起已经打破了传统经济的成分结构,使传统的工农业产品和新兴的科技、文化、服务业产品在社会总产值中的比重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在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领域,制度创新、体制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和理论创新,已经成为引领和推动整个社会飞速发展的强大动力。正是顺应了这一时代的呼唤和实践的要求,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决不是单指经济的增长,也不限于经济的发展,而是要在坚持经济建设中心地位的同时,把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当作社会主义发展进程的统一整体,加以通盘规划,实行全面推进,以形成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同时并举的发展格局。科学发展观倡导的发展新观念,丰富了发展的内涵,开阔了发展的领域,必将引领我们不断调整发展布局,完善发展规划,开辟发展空间,提高发展质量,使社会主义优越性得到进一步彰显和升华。

(三)科学发展观完善了发展的思路

科学发展观以谋求发展为起点,以研究发展为主题,以揭示发展规律为目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科学发展观与各种非科学发展观念的区别,并不在于要不要发展,而是在于怎样发展。围绕这一主题,我们党从毛泽东同志到邓小平同志再到江泽民同志都做过深入的理论思考和总结,在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发展动力和发展布局等方面作出过一系列理论贡献。科学发展观在发展思路上的鲜明特点,就是强调立足全局、注重统筹兼顾。一是强调发展布局的“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二是强调发展进程的“三个统一”。即把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持续发展三个方面辩证地统一起来。为此,要正确处理现代化建设各领域、各环节的重大关系。如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正确处理经济增长同资源支撑、环境保护的关系,正确处理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同鼓励、引导其他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关系,正确处理运用市场机制同完善宏观调控的关系,正确处理速度、规模与质量、效益的关系,正确处理国家、地方、企业和个人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劳动、资本和技术的关系,正确处理生产、积累和消费的关系,正确处理人口的数量增长、质量提升和就业压力的关系,正确处理当代发展和后代发展的关系,等等。三是强调发展模式、发展机制的优化和创新。要调整产业结构,转换增长方式,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同时,要抓住发展机遇,强化发展意识,更新发展理念,营造发展环境,创新发展机制,增强发展动力,拓宽发展空间,加快发展速度,提高发展质量,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总之,科学发展观在发展思路上,更加注重宏观布局,更加注重内在协调,更加注重良性互动,更加注重机制创新,更加注重质量效益。因此,也更加有利于实现全面发展和永续发展。

(四)科学发展观提升了发展的境界

同类推荐
  • 中国大学生失恋报告

    中国大学生失恋报告

    《中国大学生失恋报告》是一种带着关爱温情和充分平等说理的交流,是一中尽可能文学的叙述和解析,其中有很多的和失恋者的理解沟通,有很多或动人,或震撼,或恐怖,或遗憾的从恋爱到失恋的真实人物故事,这些曾经真实存在并有了不同演变结局的人物故事,这些浸透了当事人男女感情悲凉,身心血泪,命运挫折忧伤的文字,是很值得任何一个处于相爱阶段的年轻人阅读的,做为一种借鉴,作为一种教训,作为一种人生的积累都可以。
  • 教师的28个怎么办-教师如何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教师的28个怎么办-教师如何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我们用“教育是促进人的主体发展的活动”的定义来代替“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的定义。后者是我国教育理论中广为流行的看法。
  • 揭开作文神秘的面纱

    揭开作文神秘的面纱

    《揭开作文神秘的面纱》以“还文字原始之功能,与生活自然相吻合,自然地写,写得自然,会写字就会写作文”的全新理念,阐述了学生作文的原理和方法,揭开了作文神秘的面纱,使作文不再难学难教。该书最大特点是把小学生在作文过程中所运用的知识和方法凝练成通俗的诗句,并加以讲述,易学、易懂、易用,使该书在众多作文辅导用书中独树一帜。
  • 性别与传播:文化研究的理路与视野

    性别与传播:文化研究的理路与视野

    性别与传播研究作为一个成长中的学科和研究领域,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不仅因为它与我们日常生活紧密相关,更重要的是它对人们的价值观念、人生态度、生活方式等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吸收了与该研究相关的社会学、传播学、心理学、文学、哲学等学科领域的信息,力图使整个研究既有理论的思辨力,也有对现实问题的穿透力。
  • 教师如何提高说课艺术

    教师如何提高说课艺术

    本书主要从说课准备、精心设计与组织说课材料、幽默为教法服务、情感学法说课、辅助教学程序、互动教学目标、应对说课失误和总结说课经验等八个方面来进行铺垫和阐述。其中,听课和评课作为说课的后续工作,没有单独作为一章列出,而是补入最后一章,这样更显得本书结构紧凑、布局灵活。我们站在说课者的角度,多层次地模拟了说课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希望教师在说课中少走弯路,对于日后的说课教学能起到更大的帮助。
热门推荐
  • 霸天神尊

    霸天神尊

    混沌神珠,久蒙尘埃,今世显现,漫天惊变。黄泉道统,可造轮回,可改天命,与众生为敌。开天神体,欲改天换日,涤清世间污垢。沈锋寒本是一名乡野孤儿,于梦中学得绝世奇功,成就绝世神体,纵横于天地。有兄弟佳人,陪我逍遥于天地,我愿与诸天为敌,霸天为尊。
  • 枯之井

    枯之井

    消极叹气是无用的,主动迎击是高明的。前世的肖小雷有着自己的规划,上大学、娶媳妇、找一个能糊口的工作,最后悉心照顾自家老爷子,让他能够颐养天年。这种简单朴实的愿望是那个时代里所有人通用的,肖小雷也不例外。可是当他穿越过来后,在这几日对周遭环境逐渐熟悉中,慢慢地...
  • 碧龙玉之火鹦鹉

    碧龙玉之火鹦鹉

    他是个英俊不凡的外科医生,自从她把一只受伤的鹦鹉,把它带回家收养了之后,他的生活就变得不再是之前的宁静悠闲;因为有它的出现,让他陷入了爱与恨的边缘,火鹦鹉是他这辈子无法磨灭的伤,人妖相恋,究竟爱是什么?情是什么?让人难以猜透。“我喜欢你,不,我爱你”她鼓起勇气对他表白。“听清楚,我是你哥,你那是妹妹对哥哥的依赖,不会是爱”他严肃的看着她郑重申明。“不,你不是我哥,我知道自己在说什么,你根本就没有勇气面对自己的心……。”她对着他怒吼,满脸泪水。
  • 仙种奇缘

    仙种奇缘

    神秘的星球,光怪陆离的世界,无数的种族......从地球而来的弱小凡人,收获各种奇妙的机缘......
  • 那些事与那种情

    那些事与那种情

    各种小故事的集合!关于青春的那些事。。。
  • 至道通途

    至道通途

    一剑可开万古,一剑可立天地。怀揣着神秘身世的少年自边陲而起,踏上大道之途。
  • 婆薮槃豆法师传

    婆薮槃豆法师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太一歌

    太一歌

    这是一个充满传奇与史诗的世界,有强者朝游北海暮苍梧,有大神通者搬山填海摘星捉月,然只有智慧最超凡,通晓万物之道的极大神通者方可称为太一。太者,大也,一,恒久唯一,太一即为恒久唯一的伟大人物。
  • 我来主宰三国

    我来主宰三国

    一个21世界的失败者无意穿越到了汉朝末期三国时代凭借着现代的智慧搅动这汉朝风云令雄兵百万藐视群雄独占风云鳌头谁与争锋美女在拥江山不弃击匈奴战侏儒让万方俯首显我华族威仪
  • 默录

    默录

    末日钟声奏响诸神的审判,恶魔欲望掘开默世的坟墓。古老的白帝城,沉睡的帝王血脉,皇子牧野在父亲战死,伽蓝国危之际,只身奔赴蛮荒之难,他不是修行强者,不是孤胆英雄,他只想以命复仇,却不知正陷入一场千年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