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41000000013

第13章 《人民文学》之路

答《文艺争鸣》张未民今年10月,是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也是《人民文学》杂志创刊六十周年。从文学角度来纪念新中国六十周年,我们刊物(《文艺争鸣》)确定从“一本刊物和她的六十年”的角度,也即从《人民文学》杂志六十年的角度,来做一个回顾性的研究和讨论,以此折射中国当代文学六十年的发展历程。本期我们将发表一组学者的相关论文。非常感谢你对我们这个动议的支持,并回答我们的提问。

首先,《人民文学》这样的杂志的创办,在中国文学史上是史无前例的。请你谈谈《人民文学》杂志创办的历史意义。作为现任主编,你怎样理解杂志目前的地位和办刊宗旨?谈到《人民文学》杂志的创办,我们应该回到六十年前,假设你身处1949年的北京,你也会觉得一定要有这样一份杂志。当时胡风先生有一首诗,现在的学者经常引述,就是“时间开始了”——新中国、新生活开始了,新的文化、新的文学也开始了,那是激情澎湃,对未来满怀憧憬的年代。共和国的创立者们百废待举,在文学上,主要做了几件事:开了第一次文协大会,办了《文艺报》,办了《人民文学》。

由此可见,当他们规划新中国的文学事业的时候,《人民文学》是一个基础的和关键性的建制。重读茅盾先生的《发刊词》,它首先提出了《人民文学》的根本宗旨:“通过各种文学形式,反映新中国的成长”,“创造富有思想内容和艺术价值,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人民文学”,然后,它也具体规划了《人民文学》的功能,其实就是两个方面:第一是发作品,包括各种文体,包括理论批评,包括翻译;第二是组织,组织文学活动,组织文学问题的研究和讨论,组织中外文学交流。这几乎涵盖了文学创作、文学批评和研究、文学活动等文学生产的全部流程。

依据这样的宗旨和功能,《人民文学》成为了中国当代文学演进和发展的首要平台,当代文学六十年来的成就与挫折,它的光荣与局限,都与《人民文学》密切相关。

现在,我们的文化环境、文学的生产和传播条件与六十年前相比已有极大的变化,但是,我认为,我们依然要坚持《人民文学》的创办者的初衷:它是中国文学最重要的探索、创造的平台,通过它,不断地让“好作品出世”,让有才华的新人出世;同时,它也是我们的文学生活中一个重要的公共空间——作为一个机构,它连接作家、批评家、读者和公众,通过各种方式,推动建设性、创造性的文学生活。

《人民文学》的志向从来就不仅是单纯办一本刊物,发很多作品,而是要引领潮流,推动中国文学在思想上和创作上的变化发展。这一点,我觉得尤其重要。前不久在杭州的一次会议上,邵燕君谈到,我们的文学期刊,曾经和读者有密切的互动关系,但现在,这个关系没有了,或者说削弱了。不仅是和读者,和理论批评界、和作家、和公众及大众媒体,文学期刊都有一个如何重建建设性和创造性的互动关系的问题,不能仅仅是关起门来约稿、发稿,和作者们吃饭喝酒。文学期刊要有力地介入文学生活,它应该成为文学思想和文学生活的发动机。《人民文学》一直比较注意这个问题,比如我们有连续举办七年的青年作家和批评家的论坛,让作家和批评家对话,最近还开了一个诗歌论坛,也打算坚持做下去。我们的想法是,大家坐在一起,认真深入地讨论问题,现在是言不及义,文学界的人,羞于谈文学,文学生活的品质低落。文学界常常称《人民文学》为“国刊”,有些研究者也将《人民文学》与“国家文学”的概念联系在一起,这当然有其道理。但在此我更愿意使用更具超越性的“中国”概念来切入《人民文学》杂志和中国文学的关系。也就是说,《人民文学》总是要着眼于一个“文学中国”的建设和发展,并在“中国”的大背景、大格局下来考虑编辑方针和策略,能否在这方面谈谈你们的想法?我赞同你的看法。刚才我们谈到,这个刊物一开始的志向就是建构中国的当代文学,它对时代、对中国、对中国之文学有一种承担精神。这个志向,几代编辑都不曾放弃,直到今天依然如此。我们并不把这当成我们的权力,一本文学杂志没有什么权力,我们把这视为我们自觉承担的责任。

所以,我们高度关切文学的发展和文学与时代的关系,高度关注文学正在哪里并向何处去,我们从来就是勇于提倡、勇于表明我们的态度,当然是用我们发表的作品。你对《人民文学》六十年的发展怎样分期和描述?《人民文学》与当代中国文学的关系是如此密切,以至于它的分期差不多就是通行的当代文学的分期,不外乎是“十七年”和改革开放三十年这两段,后一段再细分,或许可以分成80年代和90年代至今。

目前这个阶段是我自己亲身经历的,我想,在这一阶段里,我们和其他刊物承受着同样的压力和考验,我们必须和其他刊物平等竞争,我们要习惯于不依赖《人民文学》过去的特殊地位,那是我们的光荣和资产,但现在你必须把这个资产有效地化为你的竞争优势。我们当然经历了痛苦的探索,但总的来看,我们是成功的,我们现在对这份刊物在新的文化环境中的地位和作用充满信心。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伤痕文学”的兴起,到90年代的“现实主义冲击波”,再到21世纪的“底层写作”,《人民文学》一直力图更加贴近社会现实,表现转型期中国社会的历史变迁,你一直在这方面参与其中,请谈谈感想和你们的做法。办刊物和做批评比起来,还是更有成就感,你可以行动,把你的想法逐渐清晰地做出来。我们现在谈“底层写作”,洋洋洒洒的文章一大堆,我看他们连“底层写作”从何时开始都没搞清——顺便说一句批评家的坏话,我觉得我们很多批评家现在是靠“大惊小怪”过日子,既不大看作品,也不大通世事,一看一个什么东西,便大惊小怪:啊?都这样了?于是发现了新现象,其实地球人都知道了。

比如这个“底层写作”,文学对转型期的社会分化的认识和反应,至少在90年代后期,就是我们编辑思路中一个特别重要的关切点。90年代末,我们发了白连春的《拯救父亲》,差不多从那时起,我们就特别关注这个东西,有意识地发,包括孙惠芬、鬼子的小说,一直到后来的罗伟章、陈应松等等,这是一个坚持了六七年的想法。到了前两年,“底层写作”口号也有了,作家批评家们一拥而上,翻一翻期刊,滔滔皆是,我们的看法是这里有问题。我对编辑们说:以后少发,从严。为什么?作家从既成的知识分子话语出发,既无经验,也无新的思想资源,就是在那里愤怒和悲悯,其实他连他悲悯的对象是怎么回事都没搞清楚,也没打算搞清楚。所以,我们后来把重点放在一些真正有底层经验的作者那里,发郑小琼、塞壬、王十月这些人的作品比较多,也发像夏榆这样既有经验又有思想深度和广度的作品。

《人民文学》必须比别人走得快一点,这要靠对创作状况的了解,靠对时代和生活的判断。新世纪前后,长篇小说创作的大规模兴起令人瞩目,我们注意到《人民文学》也从专发中短篇小说到有选择地发表一些长篇小说,请谈谈你们的想法和目前的效果。常有人问:你们发长篇是不是考虑市场?我说我们就是考虑了市场,长篇就是有更好的市场效应,这个市场我们为什么不去占?

当然,说老实话,最初不是考虑市场的,最初我们是选发邓一光的长篇《我是我的神》,这是我很推崇的作品,但是很长,只好选了开头一章,起个名字叫《天堂》。然后,麦家写了《风声》,他是发给我看看,也没想在我这儿发,都知道《人民文学》不发长篇,但看了作品我想:为什么不发?和当时的主编韩作荣商量,他认为,不能画地为牢,好的长篇小说当然要发。顺便说一句,《人民文学》发长篇也不是新事,五六十年代就发《三里湾》、《山乡巨变》什么的,只是那时是选载。80年代前期主要发短篇,因为那时短篇繁荣,后来中篇兴起,才逐渐多发中篇,可见这也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演进过程。

但是我们定了一个原则,就是只发我们认为最好的,不凑合,不求数量。所以,《风声》之后,我们去年只发了三部——《小姨多鹤》、《空山》、《推拿》,今年发了两部——《一句顶一万句》、《金山》,我相信,这些都在本年度内最重要的长篇小说之列。最近《人民文学》推出了“80后”青年作家专号,显示出杂志积极扶持青年文学创作,着眼于中国文学未来建设和发展的积极姿态,请谈谈你的想法。“80后”真是个有魔力的词,第八期一出来,我正在打吊针,手机就被记者打爆了。但不是我们到现在才忽然想起世间有年轻人、有“80后”。六十年来,我们推出一代又一代作家,都是“处心积虑”,不遗余力。远的不说,“80后”之前还有一个“70后”。那时,我记得是1998年,(宗)仁发在香山开作协全委会,我和施战军去看他,谈起有这么一批年轻作家要冒出来,要关注,后来我们三人专门就此做了一个对话。当时我和仁发商量好,两边一起推,他那里做了著名的“美女作家”专号,我们这里不可能这么做,但也有计划地推了一批人的作品。

现在看,那还是传统方式,现在有了网络,有了商业化的出版市场,很多新人会从不同的途径冒出来,但是,文学期刊在这方面仍有自己的事可做。做这个专号时,我们的想法并不全在“80后”,我和编辑们商量说:只要是新锐力量,不分老少,我甚至希望有个“60后”,以前没露面,现在忽然出世,像王小波那样,可惜没找到。总的来说,我们强调,不要炒“80后”冷饭,要发现新人,特别是发现被遮蔽的“80后”,现在我们一谈“80后”就是那么几个人,那么些路数,一代人的写作的丰富和差异被抹杀了,我想在大众视线和商业逻辑之外,发现一些新的写作者,所以我们发了吕魁、马小淘、吕伟、赵松、朱岳等人的作品。以后也还是要着重做这个工作。《人民文学》在新的文学生态下如何应对?对各种艺术风格的文学作品的扶持有哪些设想?和很多人的看法不同,我认为,正因为我们现在的文学生态是如此复杂多样,所以文学刊物的空间更为广阔,你可以有很多事去做。现在有很多新现象啊,比如,海外华文写作,这已经成为当代文学的一大新变,会改变当代文学的学科边界:你说严歌苓是中国作家还是美国作家?张翎难道是加拿大作家?不仅是身份,他们的写作也确实为中国文学提供了新因素,还有陈河、袁劲梅等,过去一年多,我们有意识地多发这样的作品,今年第十二期我们会发一个专号。

2009年

同类推荐
  • 常春藤诗丛武汉大学卷·李少君诗选

    常春藤诗丛武汉大学卷·李少君诗选

    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大地上如地壳运动一样,崛起了一座座诗歌山脉。北京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及华东师范大学,成为中国当之无愧的诗歌重镇。在这一时空节点上,诗人们所具有的探索、独立、低调的写作态度,朴素、豁达、真挚的诗风,构建和丰富了当代诗人特有的诗学与美学传统,并取得有目共睹的诗歌成就。就整体成就而言,可立于世界诗歌之林。《常春藤诗丛》呈现了20世纪80年代活跃在中国,且至今仍在全国诗坛具有影响力的诗人的成就以及他们诗歌创作的面貌。
  • 风在兹土

    风在兹土

    走过一片麦田,翻过山岭,夕照下的那个村庄就是我的故乡。今年春节我回到故乡。年三十的下午,带着女儿在山野游荡。正累的时候,发现了一座爬满老藤的小桥,弯弯地架在一条小溪上。女儿抢先跑上桥头,捡起小石子掷到下面的溪水里,咚咚地响,然后又跑出去玩了。她的这一举动猛然勾起了我的一段乡村往事,没想到无意间我又来到了那座小桥。原来,连接小桥的那条路走旧了,山路改道了,小桥无用了,留在溪上凄迷独立,时光走过,斑驳苍老,成了似有还无的风景。寂寞的溪水声撞击着布满苔痕的老桥基;山蜘蛛的网交织在桥面的荒草上,像神秘的古文字。这是我小时候经常玩的地方,玩伴是隔壁女孩。
  • 世说人语

    世说人语

    本书精选了郑逸梅写民国人物风云往事的文章上百篇,撷英采华,所选皆为郑文精粹,其中有文人,有学者,有政客,有名伶,皆为一时之俊杰。可以合而观之,也可性有偏嗜,各取所好,一编在手,尽享快乐阅读的陶然之感。作者曾参加南社,后从事教育工作,为上海市文史馆馆员,因擅长撰写文史掌故类文章而被誉为“补白大王”。本书不但将作者生前已经发表的作品集结,同时作者生前未曾发表的作者也收录其中,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同时,对于那些想要研究郑逸梅先生的人,本书一定不能错过。
  • 镇安民间故事集(上)

    镇安民间故事集(上)

    我们镇安历史悠久,民间文学形式丰富多彩,内涵深厚。我作为一名老文化人,对于民间文学的传承当然责无旁贷。我喜欢民间文化,对于民间故事、民间笑话尤为喜欢。因此,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我就想为镇安的民间文化做点工作,但由于公务缠身,始终未能如愿以偿。直到退休之后,空闲的时间多了,于是,我便下定决心,在有生之年要为镇安的民间文学干出点看得见、摸得着的事。于是,从2013年初,我便开始搜集、挖掘、整理镇安民间故事、民间笑话、地名传说及风俗故事。
  • 为众生的悲心

    为众生的悲心

    悲心不只是同情心,而是你深切体悟到:那个正在受苦的人,就是你自己。只有悲心,不语而深刻。这不是一本关于佛理的书。但作者在变幻无常中,在人生的起起落落里,仿佛一一经历过佛陀证悟的瞬间。他一下笔,就是苍生,没有一行不是在写生命。让我们明白,原来感动可以不停留在落泪、煽情,更可以无关人间悲喜。他写生命的苦,写众生的多难,写文明的残忍……时时引你思考那些人生中不可不想之事。随着本书,深深地往自己的内心世界瞧去,我们终于在慈悲里得到最深的安静;也在天地和众生面前,了然自己的苦,放下把自己看得太重的负累。
热门推荐
  • 回到南宋当大侠

    回到南宋当大侠

    一个普通的在校男生,因为一次体育课的跳马训练,竟然穿越回到了南宋的临安城,在这里他竟然碰到了一系列的大侠,历史会因此改变么?......
  • 沙雕女主进化论

    沙雕女主进化论

    女主希楚辞,生活事事不顺,经常选错人生重要选项,意外捡到一个项链,从此开始了模拟的开挂人生,鉴白莲花,虐霸道总裁,手握剧本,天下是她“开挂的人生太爽了!”
  • 腹黑总裁之娇妻,给我站住!

    腹黑总裁之娇妻,给我站住!

    传说中他冷血无情,冰冷霸道,对她,却腹黑、温柔;传说中他不近女色,却让她每天早上都下不了床。她无意间睡了他两次,他就莫名其妙的成为了她小时候指腹为婚的未婚夫!天哪!这叫什么事!?原谅她承受力不够,承受不了!他去她家,直接把她拉回了他的别墅,她的父母竟一点也没有拦着,她真怀疑,她是他们亲生的吗?怎么可以就这样随随便便把她送人了呢!!!
  • 我家阳台有神兽

    我家阳台有神兽

    21世纪地球灾难频发,地球内忧外患,危机重重。一名平凡的白领意外获得了宇宙超级文明系统。从此以后他为了所热爱的一切,义无反顾地拼搏奋战。虽身处黑暗,亦向往光明!虽一路荆棘,亦勇往直前!虽身陷牢狱,亦惩奸除恶!若有法不依,亦化为裁决之剑,斩尽世间不平!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唯见万里凭银汉

    唯见万里凭银汉

    咳咳,诶大家好我叫时无尘,孤儿院出身,平常没事刨刨土瞅瞅字,在自己的热血青春路上大步向前迈同时也不忘打打太极什么的……总之,头上没绿生活也还过得去,潇潇洒洒二十年,倒也有滋有味的。就是不明不白掉到另一个世界,还莫名其妙成了肩负救国救民任务的波斯明教的圣女(胡说什么)让人有点头疼。那位温润端正的美男子,请问您是如何做到操纵怪兽如香妃引蝴蝶的?对了还有那个喜欢穿深色的,知道您爱热闹但也不能什么事都插一脚啊。嘿旁边那俩别打了,让着点女孩子!嗯?你说她不像个女的?她怎么就……诶诶诶怎么又开始打了把手松开!喂别拧你那扳指装深沉了,过来帮帮忙他们都乱成一锅粥了!什么味的粥?他们没炖粥我是说他们乱成……唉算了算了。好歹算个穿越来的女主角,结果女主角光环全被正主玩没了?话外音:别担心还给你留了别的大宝贝。女主角:什什么?话外音:一堆,锅啊~
  • 深圳几段情

    深圳几段情

    那是小呆来惠城的前三个月,经历变态男上司的百般“蹂躏”,并惨遭丢工作丢脸的境遇。而后不得不进军深城奋斗的故事。
  • 早安,学长

    早安,学长

    【宠文+甜文】致我们那渐行渐远的青春:聚散终有时,谁道青春夜微凉。这里有少男少女的青春成长故事,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青春与热血,在浮沉人世里,勇敢地成长与追求,为变成更好的自己而努力。成长路上,我们跌跌撞撞一路摸索,勇敢、信任、努力、热爱、友情、亲情、爱情……我们一点点的收集着青春路上的通关密码。愿你我都能够学会在青春路上,迎风破浪,勇往直前。泪会风干,伤会结痂。路很长,不要怕,我们要学会一个人走完它。【男主女主身心干净,无小三无误会,绝宠文!】
  • 斗破苍穹之无上天境

    斗破苍穹之无上天境

    这里没有绚丽的魔法,只有不断修炼,直至巅峰的战斗
  • 变身透视萝莉

    变身透视萝莉

    每一个男人都想着,自己走上人生巅峰,迎取白富美,一不小心,张郗宇被一个老旧的手机砸到,一醒来就变成一个童颜巨乳萝莉。他创造10亿人在线,同时观看直播。她是娱乐圈里的女神,也是校园里的校花。男明星为她暗送秋波,校草为她争风吃醋,她将是这个世界的主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