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727000000002

第2章 足够好的妈妈

01 足够好的妈妈是怎样的

足够好的妈妈能够在最初满足婴儿的全能幻想,顺从婴儿,及时回应他,跟他同调。当婴儿的全能幻想被充分满足后,妈妈又能适时退出,让婴儿经受适当的挫折,从而获得成长。

英国心理学家温尼科特提出了“足够好的妈妈”这一概念。他认为,足够好的妈妈能够养育出具有真实自体的孩子。那么,足够好的妈妈是怎样的呢?

第一,足够好的妈妈在婴儿出生前后,会处在原初母爱贯注中。

“原初母爱贯注”的特点是:从婴儿出生前到出生后的数周内,妈妈会全神贯注地对待婴儿。在孕期的后三个月,妈妈会跟婴儿共用呼吸、消化和排泄器官,婴儿的生长充斥着妈妈的身体和心灵,妈妈自己的主体性、兴趣和生活节奏都逐渐隐退了。妈妈的所有存在,都变成了适应婴儿节奏、满足婴儿需求,这是一种高度共生的状态。妈妈跟婴儿之间往往有着心灵感应般的联结:妈妈感到奶胀,而此时正好婴儿想要吃奶;妈妈微微心慌,想要去看看床上的婴儿,而这个时候婴儿刚刚醒来,正要寻找妈妈。这种微妙的同调性,有着神迹一般的美好。婴儿自发发出信号,被妈妈敏锐地捕捉到,并给予回应和满足,与婴儿保持同调,从而建立婴儿的真实自体。

好的妈妈就像镜子一样,婴儿透过妈妈的眼睛看到自己,于是他的存在就被确认了。而有些妈妈,无法进入母爱贯注的状态。比如抑郁的妈妈,婴儿在旁边发出各种信号渴望互动,可妈妈一直沉浸在自己的抑郁情绪里。这种情况下,婴儿看着妈妈的眼睛,看到的却是妈妈自身凝固的状态,无法照出自己。婴儿发现自己这种自然自发的状态得不到回应,“我得去观察妈妈的状态,顺从妈妈,创造出让她满意、能够唤醒她的状态”。婴儿因此发展出了虚假自体,他的内在不得不分裂,把真实的自己隐藏起来,创造出一个虚假自体围绕着妈妈转,以这样的方式让自己生存下去。

有的妈妈在怀孕后期,甚至临产前,都全身心扑在工作或学习上,肚子里的孩子除了带来一些生理上的不适外,基本没什么存在感。孩子在妈妈肚子里,就已经有了孤独和被抛弃的感觉,也就是跟妈妈同调失败。

什么是同调呢?一个朋友说自己产后睡眠不太好,看了很多睡眠训练的书。但她妈妈的一句话点醒了她:“哪有那么复杂,还用训练?孩子睡,你就跟着打盹,别管白天还是晚上,能睡多少算多少;孩子醒,你就跟着醒,不要老想着保持自己的作息规律,啥都顺着孩子来,这就行了!”这位朋友果真按照她妈妈说的做了,结果睡眠质量反而比生孩子之前提高了很多。可以说,顺应、满足婴儿的同时,也是妈妈对自己内在婴儿的重新养育。

第二,足够好的妈妈能满足婴儿的主观全能感。

婴儿从黑暗的子宫来到光明世界时,会感觉是自己创造了这个世界。实际上,婴儿没有一点能力去创造物质满足,只能利用自己的主观幻想来创造一切。比如,婴儿饿了,妈妈把乳房及时送上,那么在婴儿的感觉中,就是他自己的愿望创造了这个乳房。妈妈的及时回应,把整个世界都送给婴儿,让婴儿以为这些都是由他自己主观意愿创造出来的,这就是满足婴儿的“全能幻想”。从妈妈对婴儿全能幻想的支持中,婴儿会逐渐孕育出真实自体。也就是说,婴儿的主观全能感是在原初母爱的贯注中产生的。随着婴儿逐渐长大,妈妈也会慢慢从这种状态中退出,让婴儿重拾主体性,再一次对自己以外的世界感兴趣。在这个过程中,妈妈对婴儿的回应越来越慢,但并不是刻意延迟或者漫不经心,妈妈依然是积极的,只是不再像原初母爱贯注时那样神一般的一体呼应。

第三,足够好的妈妈会给婴儿适当的挫折。

随着时间的推移,妈妈不再帮助婴儿维持主观全能感,妈妈个人的兴趣爱好、个人的作息规律、个人的需求,逐渐回归。这时候婴儿会慢慢意识到:原来我不是全能的,不是我有什么意愿,就能立刻创造出现实来满足。这种挫折会让婴儿感到痛苦,但这种痛苦是建设性的。婴儿从一出生就依赖妈妈,但是他自己感受到“依赖”却是从这时才开始的(以前是全能幻想,自以为什么也不需要依赖)。借此,婴儿逐渐意识到客观世界和自己的主观意愿之间是有差别的,愿望要想被满足,不是仅仅发出渴望就行,还需要跟别人协商,等别人合适的时候才能创造满足;而别人也有自己的世界、自己的愿望。这样的挫折,是一种适当的挫折,是婴儿的心理向前发展必不可少的过程。

“适当”的挫折,意思是妈妈并没有故意要延迟满足孩子,而是事情本身客观上需要等待。比如一个两岁的孩子需要喝水,孩子先要感受到自己口渴了,然后说出或指出想要喝水。妈妈听见孩子的需要,放下手里的事情去帮孩子接水,而不会再像孩子小月龄时一样,时刻感知和猜测孩子的需要,能够在孩子即将要口渴的时候,就已把奶瓶送到孩子嘴边。

那么,注意力不能回归自身、一心扑在孩子身上、没有自我的妈妈,会给孩子带来什么呢?据我观察,这样长大的孩子,共同点是很容易暴怒,一点事情不如意就无法忍受,甚至去攻击别人,容易陷入偏执的状态。

没有主体性的母亲,使孩子始终处在“世界应与我一体”的幻觉中,同时也在阉割孩子自由而完整地探索客体世界的能力。比如一个小朋友想要玩儿另一个小朋友的玩具,这是一个观察、协商、可能受挫折、哀悼丧失,或者再次换方式协商的探索过程。然而没有自我的妈妈,立刻明白了孩子的需求,代替孩子去跟别人协商,使孩子丧失了体验过程的机会。

第四,足够好的妈妈能忍受孩子无情的使用和攻击。

温尼科特认为,攻击性代表了活力,是生命的证据。婴儿最初无心的攻击,比如吃、咬、踢、扭动身体等,并没有伤害妈妈的意图,只是自发活动的一部分。婴儿经由攻击,与外部世界发生联系,从而发现了外部客体,这对婴儿来说意义重大。原初攻击性就像一团火焰,自然地想要伸展和碰触外部世界,而这些能量是转化为打妈妈一巴掌,还是温柔地碰触妈妈,婴儿暂且不能区分和掌控,在婴儿的意识中,它们都只是一种运动而已。

原初攻击性里,包含着婴儿对妈妈那种原初的兴奋的爱,这种爱同时也是毁灭:婴儿蓬勃地对妈妈伸展自己,咬乳头、掐妈妈、打妈妈,无情地使用妈妈,摧毁和表达爱仿佛是一回事。婴儿在两岁之前,几乎都是如此无情。直到两岁左右,他才能够发展出对客体的担忧能力。婴儿肆无忌惮地使用妈妈,不担心妈妈被摧毁,而妈妈一而再、再而三地满足婴儿,忍受他的无情。这样一来,婴儿就不用隐藏自己,不用把自己分裂成虚假自体,他的真实存在就被确认了,生命力就得到了祝福。

温尼科特认为,生命力和真正活着的感觉与攻击性紧密相连。他甚至认为,婴儿的自发性就是攻击性。当妈妈在婴儿的攻击中幸存,既没有因此拒绝、惩罚婴儿,自身也没有崩溃时,婴儿便体验到了这个完整的过程:我创造她,我无情地使用她,而她却没有被我毁灭,依然坚定而温和地存在着。这会让婴儿感知到,外面的世界有某种存在是在自己主观全能掌控之外的,而这个存在是结实的、善意的。这就构建了婴儿与外部世界的基础客体关系——“我不用担心伸展自己的能量会毁灭外部世界,或者被外部世界报复”。这样的孩子能保有自己蓬勃的生命力,同时又能接受真实的挫折。

总体来说,足够好的妈妈能够在最初满足婴儿的全能幻想,顺从婴儿,及时回应他,跟他同调。当婴儿的全能幻想被充分满足后,妈妈又能适时退出,让婴儿经受适当的挫折,从而获得成长。最重要的是,妈妈要在婴儿无情的攻击中幸存,不反击、不拒绝,心甘情愿被使用。这样,婴儿就会发展出真实自体,保有蓬勃的生命力,与这个世界建立和谐的基础关系。

02 不在爱中,就在恐惧中

我们在面对孩子、面对亲人说话之前,可以先缓一缓,觉察一下自己的心,是在爱的位置,还是分裂的位置?话说出口,会让关系更亲近,还是更疏远?

好的父母与不好的父母,核心区别在于:父母是希望孩子成为他自己,还是成为父母想象中的人。如果是前者,哪怕父母不是什么成功人士,做不到时时刻刻回应孩子,也没关系,孩子的一生照样会过得逍遥自在。但如果是后者,即使父母学了很多育儿方法,跟孩子说话总是温和有理,孩子依然会反感抗拒。我经常遇到一些学习正面管教的家长,他们学习了很多,但学会的往往是温和而坚定地控制孩子、改造孩子。无论他们说的话多么有道理、多么正确,跟孩子的关系依然拧巴。

让孩子成为他自己,而不是成为父母想象中的人,这是很高深的境界。如果一个人能修炼到对任何人,包括自己在内,都没有改造欲望,那么他就是所谓的“觉醒”的人。《圣经》中有一句话说得特别好:不是在爱中,就是在恐惧中。爱带来如其所是,带来对事实的臣服和行动的智慧;而恐惧带来分裂,带来对错评判,带来应该与不应该的较劲。

我经常提到自己跟妹妹相处的例子:妹妹买了一堆面包放在冰箱里忘了吃,我看到后忍不住想教育她“面包要及时吃,不要浪费钱”。这个时候,我就是想改造她,我的心已经不在爱的位置上,而是处于分裂的位置。这个分裂的位置,源自我头脑中妄想出来的恐惧——“如果我不教育她,她今天对食物这么不珍惜,以后就会一直这样,逐渐变成一个浪费成性的人”。我小时候也整天被父母这样妄想,活在恐惧的剧情里,制造着无休止的分裂、评判和冲突。所以,当我觉察到自己偏离了爱的位置时,就立刻让自己回来,只是带着爱,简单地告诉妹妹:“这个面包店的面包都没有添加防腐剂,只能放三天,三天过后就不能再吃了。”妹妹“哦”了一声,但从此以后每次都会及时吃掉面包,有时还会提醒我“面包要到期了”。

可以想象,如果我处在分裂的位置上,去教育妹妹不要浪费粮食,她必然会感受到我语言背后的能量。这个能量是评判、不接纳,所以即使她意识上不反抗,心理上也必然会疏远我。这就是为什么有人一辈子说话做事都很正确,但跟亲人的关系却冷淡疏远。美剧《福斯特医生》中,爸爸对婚姻失败的福斯特说:“你总是能够‘正确’地伤害别人。”是否伤害别人,并不在于你说的话对不对、有没有道理,而在于你的心——你的心是处于爱的位置,还是分裂的位置。

很多家长问我有关孩子打架的事,比如“孩子之间抢玩具,他上去就咬别的小朋友,我该怎么办”,当家长这样问的时候,背后的能量就是分裂的——“孩子咬人是错误的,他应该变成一个懂礼貌、不给我惹麻烦的孩子,所以请教给我正确的改造方法”。可问题在于,如果家长的心远离了爱,就看不见真实的孩子了。这个时候,无论家长说什么、做什么都是无意义的。我相信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经验:越是严肃地教育孩子不应该打架,孩子就越会打其他小朋友,性子倔的孩子甚至还会自残。

那么,处于爱的位置上的做法是怎样的呢?爱是看见真实的孩子。放下改造孩子的念头,才可能看见真正的他,看见他打架行为背后的情绪感受。孩子之间打打闹闹,有时只是一种游戏,打过之后,不需要大人干预,三分钟就和好了。有的孩子之所以咬人,背后可能是恐惧,怕自己的玩具被剥夺,怕没有能力自我保护。这样的孩子,或许在婴儿时期就有过太多因被剥夺而产生的无助感和恐惧感。

当我们看见真实的孩子,就知道该如何用爱去回应。对待咬人的孩子,就让他感受到自己是被保护、被爱围绕的,用爱去融化他内心的无助和恐惧。当孩子内在温暖的体验越来越多,无助感越来越少,自然就不会咬人了。

我家的鹦鹉小时候经常咬人。有一次,它咬了来我家玩儿的小朋友,具体因为什么我没看到,但我看到咬人之后的鹦鹉充满着恐惧。于是我让其他人照顾被咬的孩子,自己把鹦鹉抱到卧室,轻柔地安抚它,告诉它:“没关系的,我会保护你,没事的。”我看到了真实的鹦鹉,它很恐惧,于是爱自然地指引我去安抚它,而不是评判、教育、惩罚它。这只鹦鹉是人工孵化出来的,很没有安全感,我能做的就是尽量用爱去融化它的恐惧。随着鹦鹉安全感的增加,它咬人的情况越来越少。

但是在一种情况下,鹦鹉依然会飞过去咬人,那就是当它被欺负的时候。确实有一些不懂事的孩子会主动招惹它,如果孩子被咬了,又确实会给我带来麻烦。于是我就对鹦鹉说:“我带你到小区里散步,要是有小朋友招惹你,你不要咬人好不好?因为这样会让我很难处理。”在这之后,有一次,鹦鹉站在小区的栏杆上休息,一个小朋友跑过去指指点点,说一些很不友善的话。我提醒小朋友不要招惹鹦鹉,它会咬人,小朋友退后几米,继续指指点点。这个时候,鹦鹉忽地飞过去,小朋友随即捂着额头大哭,说鹦鹉咬他。小朋友的妈妈赶过来查看,发现额头并没有任何伤痕。原来鹦鹉只是飞过去撞了他,并没有咬人。它既给自己出了气,又没给我惹麻烦,我很佩服它的智慧。鹦鹉之所以善解人意,愿意配合我,是因为我几乎没有评判过它,一直都理解它、保护它,它自然也愿意理解我、保护我。

动物尚且如此,何况更有智慧的孩子呢?父母和孩子就像是纠缠的量子,如果父母的内心没有分裂、恐惧和冲突,那么孩子的外在表现也不会是冲突对立。孩子是父母内在的镜子,父母在孩子身上看到的任何问题,都可以用来反观内照。当父母化解了自己内在的评判和对立,孩子就什么问题都没有了。

我们在面对孩子、面对亲人说话之前,可以先缓一缓,觉察一下自己的心,是在爱的位置,还是分裂的位置?话说出口,会让关系更亲近,还是更疏远?其实,我们的内心都知道答案。在生活中慢慢觉知内心是合一还是分裂,是在爱中还是在恐惧中,这就是解脱之路。

03 结实的父母,是孩子生命力的源泉

我们可以选择,让自己逐渐成为结实的人,能够接受冲突,也能够接受和解。我们也可以选择,让自由意志在关系中绽放,在关系中学会协商和妥协。

伦敦有个著名的精神分析中心,叫塔维斯托克中心(Tavistock Centre)。一位在这里进修了很多年的精神分析师说,对自己成长帮助最大的是“动力团体”。这是一种适用于团队的心理治疗方式,它允许成员在团体中自由呈现内在的关系模式,然后进行觉察,彼此回应,从而得到成长。在持续多年的动力团体中,这位精神分析师几乎每天都要跟其他成员彼此投射、彼此冲突,看起来就像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的吵架。他说自己每次“吵”完都很担心,以为关系要完蛋了,但是这么多年来,大家的关系还是好好的,这对他来说,是一种莫大的治愈。

关系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脆弱。对方没那么脆弱,我们也没那么脆弱,所以这位精神分析师才不用活得那么紧张、谨慎,能够更自在、更真实地做自己,与别人的关系也变得舒服和放松下来。

我们大多数人在童年时期,都没有体验过关系的柔韧性,而是体验了太多“上纲上线”“小事化大”。父母像是易燃易爆品,特别脆弱,孩子但凡有点小事不如父母所愿,他们就会立刻被“点着”。比如孩子考试没考好,爸爸就会大发雷霆,妈妈就会哀声痛哭“这个家没希望了,日子过不下去了”。有的孩子已经长大,已经工作成家,父母依然会上演“你不如我所愿,我就悲惨可怜给你看”的戏码。因此也有不少人说:“我想做自己,想捍卫自己的边界,想和父母分开住,可是他们确实很可怜,老了无依无靠,身体也不好,我怎么说得出口?”

我身边就有这么一个好朋友,他妈妈总要跟他一起住,每次他提出请妈妈回老家跟爸爸住,妈妈就会出状况:生病,甚至把自己摔骨折,给儿子带来很大的愧疚感。这样的父母实在是太脆弱了,脆弱到孩子只能按照父母的意愿去生活。他们没有完整的自我,需要寄生在孩子身上,把孩子当作自己的一部分来使用,榨取孩子的能量。一旦孩子想要跟父母划清界限,拒绝被控制,父母就会枯萎。如果孩子听父母的话,乖乖地跟父母住在一起,父母就会变得有精气神儿,但孩子会越来越抑郁无力。

那么,结实的父母是什么样子呢?

结实的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无论孩子呈现出什么状态、行为,都不会感觉被伤害。父母或许会被孩子惹恼,产生不良情绪,但这种情绪只是当下的一个反应而已,并不会破坏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实质,父母也不会因此陷入剧情不可自拔。结实的父母,在孩子长大离家之后,不会因此而失去生活的重心,依然有自己的人生。跟孩子相聚固然开心,但不是除此之外,就没有别的快乐可言。

结实的父母,是对孩子生命力最好的祝福。孩子会发现:“我充满活力地生长、做自己,是不会伤到别人的,我的生命力被这个世界欢迎,我可以全然去创造自己想要的生命体验,不用背着父母前行,不用对父母心怀愧疚。”

还有一种脆弱的父母,看上去并没有强势控制,但是他们自身能量特别低,每天勉强维持一日三餐,上完班,做完最基本的家务,就已经很不容易了,几乎没有什么能量和热情去回应孩子。久而久之,孩子的需求得不到回应,他就会慢慢觉得:“我想跟父母玩耍,哭闹着寻求父母关注,这些需求太可耻了。父母已经很不容易了,为了保证我的衣食住行,他们几乎耗尽了所有力气。我要是还不满足,提出各种要求,那就是没良心了。”

可问题是,对父母有情感需求、渴望跟父母互动并得到热情回应,这是一个人多么正常的情感需要啊!因为父母自身生命力太弱,或者所有精力都消耗在基本的生存中,孩子才会以自己的需求为耻,觉得向外发出声音是可耻的,什么都靠自己搞定,能不求人就绝对不求人。这样长大的孩子,不懂拒绝别人,不敢表达自己的攻击性,不能捍卫自己的界限。他会投射性地认为别人都很脆弱,“我不能对别人提要求,不能打扰别人,更不能攻击别人,万一对方承受不了怎么办”。所以,他经常会莫名其妙地背负别人的事情,活得谨小慎微。

这里有一点值得注意:他自认为的需要替别人背负,其实往往并不是现实,只是自己的投射而已。也就是说,他把对方投射成自己脆弱的父母,觉得需要替对方背负,但对方很可能并没有这种需要。

这样长大的孩子,身上经常透着怨气。因为自身真实的需求长期被压抑,所以散发怨气;因为不能拒绝别人,所以散发怨气;最后又因为怨气,他必须更加压抑自己,因为怨气都是有毒的,散发出来伤到别人怎么办?就这样循环往复,最终形成一个异常牢固的防御体系,活力被封印了,“中国式好人”诞生了。

“中国式好人”看上去很乐于帮助别人,几乎会答应别人的所有请求,但他们的内心其实是不愿意满足别人的。所以“好人”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拖延。年龄越大的人,积累的怨气越多,拖延就越严重。

情感虚弱无力的父母,会让孩子觉得提出正常的需求是件很羞耻的事情。这种羞耻感烙在潜意识深处,“好人”通过不提需求的方式,避免体验到这样的羞耻感。那么在关系中,他们就会通过拖延,让对方体验到这种羞耻:你需要我,但我就是不回应你,你如果再次请求我,就一定会为“你需要我”这件事而感到羞耻。这样,“好人”就把压抑在自己潜意识深处的羞耻感,成功转嫁给了别人。

我们如果没能拥有结实的父母,就要自己学会区分界限——我是我,别人是别人,每个人无论坚强还是脆弱,都要为自己的人生负责,也只能为自己的人生负责。我们可以选择,让自己逐渐成为结实的人,能够接受冲突,也能够接受和解。我们也可以选择,让自由意志在关系中绽放,在关系中学会协商和妥协。比如跟父母的关系,最差的情况就是我们选择做回自己,父母因此痛不欲生。那我们也要知道,父母痛苦,是他们的灵魂选择的想要的体验,我们只能尊重他们,如他们所是,不去较劲,不去改造,不期望把父母变成自认为“应该”的样子。允许父母有各种情绪,但不必为他们的情绪负责,同时让自己活出跟他们不一样的人生。这是精神上的“弑父弑母”,但也是对待父母最饱含慈悲的态度。

我曾经带领过一个成长群,有一位成员自我觉察成长中的各种剧情,其中一个剧情是关于自己为何会发胖。她发现,原来发胖是一种自我惩罚,惩罚自己过得幸福:跟老公恩恩爱爱,孩子很可爱,家庭经济收入也很不错。这些幸福让她觉得内疚,因为她妈妈一辈子都活在怨气中,跟幸福绝缘,而自己现在居然过得这么顺利。所以,在过得如此舒服的时候,她开始发胖了。有了这个领悟之后,她喜欢上了收拾,每天把家里打理得整洁美观。而在以前,她很抗拒做家务,因为过去妈妈总是一边做家务,一边怨气冲天。这个学员看到了自己的剧情,处在巨大的喜悦和能量释放之中,背负了这么多年的枷锁终于解开——她可以“背叛”妈妈,去享受自己的人生,活出自己的幸福了!

如果童年我们没有结实的父母,也没关系,我们可以做自己最好的父母。重新养育自己、宠爱自己,源源不断地活出自己的生命力,直接去体验我们想要体验的人生。

04 育儿理念冲突的背后是家庭权力斗争

夫妻之间育儿理念的冲突,表面上看是观念不同,其实往深处剖析,不过是一种权力斗争——在育儿的过程中,到底谁占上风,谁更有权力教育孩子。

有一位妈妈对我说:“李雪老师,我很认同你的育儿理念,我也是用爱和自由对待孩子的,可是老公和家里老人跟我的观念完全不同,经常起冲突,怎么办?”她还举了一个例子:老公不肯跟孩子好好说话,动不动就吼孩子,她担心孩子心理上会受伤,于是找老公理论,结果两人起了冲突。这位妈妈问我:“到底是应该捍卫孩子,还是应该忍一忍,避免跟老公发生冲突呢?”

其实,这里面隐藏着一个很经典的改造欲望——“我想要改造老公,让他跟我观念一致”。妈妈可能会觉得委屈:“我不是要改造老公,而是担心孩子的心理健康呀!”如果真的只是关心孩子,那么,当老公吼孩子的时候,妈妈就要先去观察孩子,看看他的情绪感受——有没有感到恐惧或是悲伤。如果孩子需要,再去抚慰,而不是不顾孩子,直接去找老公理论。

我遇到过很多这样的例子,妈妈给予孩子充足的爱和自由,孩子的界限感非常清晰。当孩子被爸爸吼了,妈妈问孩子有什么感受时,孩子说:“没事儿呀,我知道那是他自己的情绪,与我无关。他批评我,其实是因为他自己内心痛苦。”看,这样的孩子多么智慧,他的内在中心多么稳固!他并不需要妈妈去替他解决这些外在的冲突。

所以,如果妈妈真正关心孩子,就不会第一时间去跟老公发生冲突,而是会关心和回应孩子,看见真实的他。除非发生特别严重的情况,比如有人在伤害孩子的身体,那么妈妈是需要第一时间冲上去保护孩子的。至于夫妻之间育儿理念的冲突,表面上看是观念不同,其实往深处剖析,不过是一种权力斗争——在育儿的过程中,到底谁占上风,谁更有权力教育孩子。这个权力感,通常比具体抱持哪种育儿理念还要重要。有时为了获得权力,夫妻中一方会拼命去捍卫一个连自己都不一定相信的理论,只为了争输赢,压倒对方。

争夺权力有很多手段,比如暴力,包括肢体上的暴力,“你不听我的,我会让你肢体受伤”;或者利用经济上的优势地位,“你不按我的意愿去做,我就让你物质受损”;再或者以道德资本相要挟,“我为你牺牲这么多,你必须听我的”。这些都是很明显的权力争夺手段,很多夫妻都心知肚明。

还有一种更隐蔽的权力争夺方式,这种方式隐蔽到可能连争夺者自己都没有意识到,那就是“我更正确,你应该听我的”。这种信念不仅在家庭中十分普遍,在社会上也随处可见。比如,二战时期德国纳粹认为,剿灭犹太人是正确的,所以每个德国人见到犹太人都应该举报。又如,美国政府曾认为喝酒是不对的,颁布了禁酒令,结果造成了史上规模最大的酗酒死亡事件和黑社会的空前繁荣。著名学者哈耶克在《通往奴役之路》一书中说:“通往地狱的路上铺满善意,这些善意就是我们自以为的正确。”你认为什么正确,然后自己去履行,这没有问题。但如果你把自以为的正确强加给别人,那就是通往地狱之路了。

在家庭中,有些家长会认为:“我学了教育学、心理学、国学……我是正确的,所以你应该听我的。”这种想法通常隐藏着一种轨迹:我分明是想让你屈从于我,但我不会直接这么说。我会说自己讲的是某先哲的思想、某专家的理念,是最前沿的科学正确的道理。你不同意我说的,就是诽谤先哲、怀疑专家,是不会获得幸福的。就这样,把自己的观点等同于先哲的观点,把自己等同于先哲。但问题是,即使是先哲本人,也没有说过自己是唯一正确的,更不会诅咒观点不同的人遭遇不幸。

我过去在带领工作坊的时候,开场和结束时都会强调,我教的理念,唯一的用途是自我觉察、自我成长,不要拿来要求别人,尤其别去要求配偶和父母。曾经有学员说,她听了我的一段话很受用,于是把我的话一字不改地讲给老公听,结果老公很生气,她感到很困惑。原因其实很简单:我讲的时候是在分享自己的心路历程,并没有想要改变学员,但是学员回家转述给老公,目的是改变老公。表面上语言怎么说不重要,哪怕一字未改,背后传递的能量也是“我是正确的,你是错误的;我比你更高明,所以你应该改进”。有谁会喜欢被贴上错误的标签?所以,她越是说老公,老公就越会用力反抗,证明自己没有错,并更加坚持自己原有的信念。比如,妻子很认同给孩子爱和自由,本来老公对这个理念也是部分赞同的,但经过妻子的一番理论和评判,他为了反抗妻子,反而会全力去捍卫自己的老一套。

一个人如果真正去践行爱和自由,就不会去评判、去改造别人,而是会选择倾听和看见。以这样的方式对待自己的配偶,只要配偶感受到被尊重、被看见,不用讲任何道理,他自然而然就会赞同你,并在潜移默化中跟你一起成长。有好几个学员反馈说,开始老公不认同爱和自由的理念,但后来看到自己的爱人越来越平和喜悦,就对李雪的理念产生了好奇,主动要求看书学习。

当然,也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无论你如何尊重界限、倾听配偶,对方都要死守、封闭在自己的世界里。那么,你们的关系也不会持久。也就是说,在关系中,如果一方的灵魂进展程度远远高于另一方,那么这段关系也就快要结束了。而成长快的那一方,一个人生活会更丰盛,如果走入下一段关系,获得的也会是相互滋养的关系。

教育理念不一致,这很正常。如果我们为此产生情绪,正好可以借这个机会,觉察情绪背后的改造欲望,并探问一下更深层的自己:为什么这个欲望如此根深蒂固?

同类推荐
  • 成为骨干

    成为骨干

    本书是“信天翁财经丛书”之一。本书结合大量经典实例,详细地阐述成为职场骨干的三大纪律八项原则,帮助职场人士养成良好的习惯,以获得成功。
  • 极简人际关系心理学

    极简人际关系心理学

    人际关系心理学是纠正人性弱点和培养人性优点的学科,认识到人性的优缺点后,我们就可以在心理上占据上风,就可以随时把握对方的心理活动,从而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奠定基础。无论是扩展人际关系还是维护人际关系,心理活动均参与其中。它既包括自我的心理活动也包括对方的心理活动,任何时候都不要情绪化,别让不良情绪主宰自己,然后做对事说对话。这样的话,我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就变得轻松自然了。
  • 快乐心理学

    快乐心理学

    《快乐心理学》以敏锐的洞察力和超凡的智慧,向大众读者轻松漫谈种种日常心理。本书汇集了很多根本性的难以治愈的心理疾病,其中包括恐惧心理、禁欲问题、纵欲问题、情绪混乱、失眠问题、神经过敏、偏见问题、犯罪心理、自卑心理、怪癖问题、自大心理、依赖心理、歇斯底里病症、好奇心理、神经衰弱、游戏心理和迷信心理等,本书自出版后就在美国长销不衰,一版再版,是林语堂首荐给所有中国人的励志经典。
  • 心理医生

    心理医生

    医学心理学(MedicalPsychology)是研究心理活动与病理过程相互影响的心理学分支。医学心理学是把心理学的理论、方法与技术应用到医疗实践中的产物,是医学与心理学结合的边缘学科。它既具有自然科学性质,又具有社会科学性质,包括基本理论、实际应用技术和客观实验等内容。医学心理学兼有心理学和医学的特点,它研究和解决人类在健康或患病以及二者相互转化过程中的一切心理问题,即研究心理因素在疾病病因、诊断、治疗和预防中的作用。
  • 最妙趣横生的社会心理学

    最妙趣横生的社会心理学

    《最妙趣横生的社会心理学》从一个个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事例来讨论社会心理学的基本道理,打造最有趣的社会心理学趣味读本,通过对社会心理学问题的趣味解读,带你走进妙趣横生、别出心裁的社会心理学世界。读者在阅读的过程当中能够体会到社会心理学的趣味以及魅力,如果再能够将其运用到认识世界的过程当中,便可以从小事情中看出大道理,令一个全新的世界在自己眼前展开。一本书,引领你打开一个全新的世界之门。
热门推荐
  • 问道六界

    问道六界

    浩瀚宇宙,无尽虚空,六界主宰,谁与争锋?纪元破碎,修罗隐世,天界不现,谁人渡我?人界皇族遗子百里尘,如何在这乱世崛起,一路高歌,斩仇敌,弑魍魉,逆行成仙?!
  • 淑沁皇贵妃

    淑沁皇贵妃

    一朝身死,竟然魂穿.上一世的平凡容貌不再有替代的是绝色.玩宫斗,得龙心,看着楚家小女璇儿达到后宫最顶峰.
  • 世界十大文豪——海明威

    世界十大文豪——海明威

    1899年7月21日,诞生于美国芝加哥的郊区小镇“橡树园”的海明威,孩童时代就表现出非凡的文学天赋及与众不同的性格。六岁时,进入霍姆斯文法学校开始了他的学生时代。在学校里,以他的多才多艺以及争强好胜成为学校的“名人”。毕业后,在堪萨斯城任《堪萨斯星报》记者。在这里,年轻的记者看到了真正的社会。1918年4月,应召入伍,使他有了一段永远也抹不去的战争伤痕。从此开始了他的小说创作,《初升的太阳》、《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老人与海》伴随着他独特而传奇的经历应运而生。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位战士,他开创了“迷惘的一代”文学流派,记录下了一个时代的历史。
  • 太上洞玄灵宝上品戒经

    太上洞玄灵宝上品戒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争夺之战之我也被逼无奈

    争夺之战之我也被逼无奈

    我的笔名是紫俪第一次写小说可能写的不好,由于我还是学生而且我呢还是住校生所以只有在周末有时间。请大家支持我哦。么么哒~~~~@
  • 斗罗之毒上巅峰

    斗罗之毒上巅峰

    轮回转世斗罗大陆变成了独孤博,前世的记忆被封印只有一丝残破记忆。直到儿子的死亡才将自己的记忆全部复苏,觉醒自己的金手指(本书很毒,自备解药)(更新随缘)
  • 地府代理商

    地府代理商

    微信能链接地府,地府也要做生意!一个普通大学毕业生,他无意间得到一个链接地府微商的手机,成为了这个世界和地府沟通的窗口,在完成任务赚钱养家的同时走上人生巅峰。
  • 双子异世界

    双子异世界

    当一切重新开始,能否有所改变,又或是重蹈覆辙。
  • 尼罗亚帝斯传奇

    尼罗亚帝斯传奇

    尼罗亚帝斯大陆上,千年的时间仿佛手中紧握的沙,握得越紧便流失的越快,于是千年仅仅只是一闪而过,如同消失的影像,什么都看不到了。轰动外域以及大陆的英雄们,都在时光中流逝着,所剩下的寥寥无几。随着时间的流失更新换代的时间到来了,新鲜的血液要注入这古老的种族,所有的首领似乎都是一种新鲜的面孔,就像生存在阿勒夫的暗夜精灵首领,克莱尔·蕾恩,在一个夜晚消失了身影,没有人知道她去了哪里...--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太白少喝假酒

    太白少喝假酒

    穿越之如果有天我不小心穿越到唐朝人生地不熟的,怎么还还遇到了那位大佬!!!怎么办,是谈个恋爱,还是撩完就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