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806300000004

第4章 雏鹰展翅

成功的士兵有两种。一种人出人头地是因为恭顺,而另一种人是因为个性。

——巴顿

坚毅非凡的骑兵少尉

1909年6月,巴顿告别培育自己的母校,来到了伊利诺伊州芝加哥附近的谢利登堡,在骑兵团任骑兵少尉。

谢利登堡是一处不太起眼的军事哨所,荒凉而冷漠。除了正常的训练和演习之外,军官们大多无所事事。

对于巴顿来说,现在是新生活的开始,他要以生气勃勃的工作精神,打破了连队往日的沉寂。

巴顿对这里士兵的无知感到极为吃惊,他们大多数人英文都不好,但是他们所有的人都在努力训练。

巴顿认为,他们都值得尊敬,因为他们对于集合从不提出疑问,也不在乎被责骂。

巴顿倒是从未责骂过他们,但巴顿看到别人尤其是下士责骂他们,他们一点都不介意,至少没有流露出介意的表情。

巴顿对谢利登堡军营的第一印象是,除了少数几位军官外,大多数军官毫无绅士风度,有些军官更为糟糕,甚至天天不务正业。

在所有的上司中,他最佩服的是弗朗西斯·马歇尔上尉。

在巴顿眼里,马歇尔无疑是一位绅士和最优秀的军官,他们夫妇俩举止端庄、待人宽厚,靠部队的薪水生活,有仆人伺候,定期向慈善机构捐款。

弗朗西斯·马歇尔上尉任骑兵连长,在此之前,他曾在西点军校参谋部供职,因而对巴顿的在校表现一清二楚。两人很快建立了信任与友谊。

巴顿刚到任就患了花粉热,幸得马歇尔上尉的照顾,一个礼拜后就痊愈了。

上尉领他在营区转了一圈,让他尽快熟悉连队的日常生活。他们检查食堂卫生,观看靶场的实弹射击,督促马夫值班,查阅办公室的文件等,巴顿对每个细节都很留心。

巴顿满怀信心、精力充沛地投入新的工作和生活。他特别喜欢带兵参加野外训练和演习,讨厌枯燥乏味的办公室工作。

但连队的野外活动并不多,他感到闲暇有余,于是便把很多精力投入到其他事情上。

一方面,巴顿少尉利用大量时间继续研读军事理论著作,特别是克劳塞维茨的名作《战争论》,虽然晦涩难懂,但巴顿读得津津有味,一字一句细细品味,手不释卷。

读书学习使巴顿获益匪浅,不断丰富了知识,提高了军事理论素养。他信心十足地说:“即使不发生战争,我也要当上将军。”

后来,巴顿把学习研究的体会,撰写成军事学术论文,在美国军事杂志上发表,颇受重视和好评。

巴顿的作战理念,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强调:“进攻、进攻、再进攻,不惜任何代价,直至最终取得胜利。”他以此为依据指导作战实践,形成了个人独特的指挥艺术和战斗风格。

巴顿非常注重对士兵的严格训练、严格管理。他经常把士兵们拉到野外进行训练,他的训练方法和果断坚毅的作风,受到上上下下的一致赞赏。

为了活跃连队业余生活,巴顿特地设计了一个马球场,组织了一支足球队,亲自担任教练。骑兵连连长马歇尔上尉说,巴顿是一位“特别有希望的年轻军官,他能力非凡,前途远大”。

在谢利登堡期间,巴顿的个人生活也是情趣盎然的。

闲暇时间,巴顿常常外出郊游,带着猎犬上山打猎,还成为海兰公园的富人圈里家宴的座上客。

一些富家小姐也钦慕巴顿的风度举止,乐意陪伴他出入歌厅、剧院,各种晚会和舞会。

这样的生活虽然也曾给他带来了欢乐,但同时也使他产生了一种懊悔和犯罪的感觉,他太需要上进了,这样安乐的日子不是他想要过的,和平时代的生活往往这样让人乏味。

巴顿性情比较粗暴,但是他也尽量克制自己,很少责骂士兵。只有一次,他发现在马厩里一匹马没有拴,巴顿看看马厩那头的那个士兵,咆哮着让他跑步过来把马拴上。

这个士兵可能没听明白巴顿的话,他只是快走了两步,巴顿大骂了他几句,让他快步跑过来。

士兵跑步过来后,巴顿想到,这其实是对他的一种侮辱,后来巴顿又找到这个兵,向他道歉。

在谢利登堡,巴顿有一件事情让所有人都记住了他的名字。那是一个星期二的上午,他正在骑马,他座下的马忽然跳起来,差点把巴顿摔下来。

因为巴顿的帽子遮住了脸,他什么也看不见,只能用手和膝盖支着在马上站了起来,结果马跳得更厉害了,最后竟然用后腿站了起来,又重重地摔倒了。

本来巴顿一直坐在马上,它摔倒时,巴顿立刻把腿从马镫里抽了出来,它用前腿站起来时,巴顿是倾斜地坐在鞍上的,它站起来之后,头拼命地向后一甩,结果弄伤了巴顿的肩骨。

直到巴顿看到血流了下来,才知道自己受了伤,但他没在意,甚至擦都没擦一下脸,而是继续训练士兵几十分钟。

训练结束后,巴顿到办公室洗了洗脸上的血迹,然后准时为军士们授课,并参加了青年军官学习班学习。

下课后,巴顿才匆匆赶往医务室包扎伤口,当时的样子狼狈极了,但是在场的人都对巴顿的胆量和勇气赞不绝口。

包扎完就没什么事了,他想自己后来的表现是给沉着冷静下的最好的注脚,至少那天巴顿去医务室打消炎针的时候,那个医生就说他希望大家都能有巴顿这样的勇气。

巴顿自己也认为其他军人缺少这种勇气,也缺少冷静,冷静是个好东西,因为不冷静太容易流露出感情,是军人最不应该有的特征。

关于这个问题,巴顿专门进行过思考,他认为要正确地做好一件事,必须要不受私人感情的影响。因为你一旦考虑到他的悲哀,他的悔恨,就会陷入一种绝境,那样就没有正义可言了。

巴顿曾经关了一个士兵的禁闭,因为他没有执行命令。

巴顿不想这么做,但他必须这么做,他知道军纪的重要性,它会对整个军队产生重要影响。

如果说巴顿在西点军校的表现,他在足球场上的活跃的身姿,他的大刀阔斧的行动,他无可挑剔的着装,使他在他的同学中开始成为传奇人物,那么在谢利登堡,在这匹狂暴的马上发生的行为就使他在军人中成了传奇人物。

尽管已经流血,这位年轻的少尉仍然如同大理石一般坚毅,照常执行自己的任务,任何看到这一幕的人,都会被他深深地感染。

马歇尔上尉在6月为巴顿写了他参军以来的第一份评价报告。他对巴顿的责任感、敬业精神、训练组织管理士兵的能力都给予了高度评价。

在报告中马歇尔上尉说:他非常胜任自己的工作,应委以重任。战争期间,他将是最适合带兵打仗的军官。

职业之外最成功的选择

1910年6月,就在毕业后的第二年,巴顿与未婚妻比阿特莉丝在军营举行了隆重的婚礼,建立了温馨的小家庭。

巴顿成为马萨诸塞州一位纺织巨头的女婿了,这是一桩既门当户对又情投意合的婚姻,在以后的几十年中,时间将证明它是巴顿除了职业以外最成功的一项人生选择。

巴顿从小就恪守着家族的信条:“勇敢战斗!千万不能辱没家族的荣誉!”在巴顿的人生追求中,同样伴随着一支不同凡响的爱情协奏曲,帮助他走向成功的巅峰。

巴顿少年时代酷爱体育,饱读历史,他粗犷的性格、不凡的谈吐、俊美的脸形和充满阳刚之气的身体就如同一座雕塑,有一股令少女们心动的男子汉气概。凭着优越的家庭地位和良好的自身形象,不知有多少美丽的少女倾心巴顿,但他的择偶标准十分苛刻。

巴顿曾公开宣布:“我要找个能理解死的人!”“我要的妻子,应该像战士一样不怕牺牲。”这一标准让姑娘们望而却步。

巴顿少年时代,经常和妹妹在姨妈安妮或者父母的陪同下,乘船到圣卡特林纳岛度假。这里风景如画,气候宜人,没有受到污染的原始森林散发出缕缕清香。蔚蓝的天空、浩瀚的海洋、迷人的自然景观给人一种心旷神怡、心胸开阔和飘飘欲仙的感觉。

这里有供游泳的浅滩、供划船的防波堤和供打猎的山地等。巴顿在这里游泳、划船、打猎、捕鱼,玩得痛快淋漓。

1902年夏天,巴顿一家又来到这个岛休息,同时来到这里度假的还有他们的好朋友拜林和艾尔两家人。

就在这时,巴顿结识了比他小两个月的比阿特莉丝小姐。

比阿特莉丝身材苗条,面庞清秀,像天上的云朵一样纯洁。巴顿经常和比阿特莉丝一起玩耍。谁也没想到,这次偶然的相识却发展为两人真诚爱情的开始。

3个家庭的8个孩子在一块尽情地玩耍。他们游泳、划船、演戏、跳舞,个个精神愉快、穿着时髦,玩得十分潇洒痛快。

虽然巴顿对姑娘还不怎么感兴趣,但小巧玲珑、谈吐不凡的比阿特莉丝一下子就迷住了他的心。而她也认为巴顿是个很特别的人,颇有男子汉的魅力。

一天午后,在“捉特务”的游戏中,巴顿只身跑进岛上的原始森林中,不慎跌进一口废弃的陷阱中。

当时巴顿身上多处受伤,但他忍着伤痛,用随身带的猎刀在井壁上挖出脚蹬,爬出了陷阱,终于脱险走出了森林。

这次历险让巴顿因祸得福,他过人的意志赢得了比阿特莉丝的好感,两人从此陷入热恋。面对心爱的姑娘,巴顿豪情万丈地宣布:“我一定会成为一名出色的将军!”其实,两人在很多方面都不尽相同。巴顿喜欢运动和展示力量,性格粗犷,而比阿特莉丝则是大家闺秀,喜欢高雅,感情细腻而浪漫。

巴顿当时虽然已经17岁,却还没有离开过加利福尼亚家乡,而比阿特莉丝则游历了欧洲,并在法国和瑞士的学校就读,能讲一口流利的法语。巴顿是个乐盲,而比阿特莉丝却能弹奏一手好钢琴。如果说他代表了野蛮的西部生活的话,那么她则是东部海滨文明的产物。

比阿特莉丝已年满16岁了,但还是一副孩子气,喜欢玩洋娃娃。在家中的沙龙里,她是一个活跃分子。由于自幼受到父母的宠爱,她养成了固执、骄傲和目空一切的个性,但她对巴顿却格外温柔。

两人分手后,都有意识地相互通信。比阿特莉丝送给他一个领带别针作为圣诞礼物。

巴顿写信表示感谢,说这是我最需要的东西,当我第一次戴上它,照照镜子看看它是否是笔直的,我情不自禁地举起了帽子。

比阿特莉丝看过信后,心里美滋滋的。

在西点军校就读期间,巴顿与比阿特莉丝的感情与日俱增,两人保持着频繁的书信往来。他曾经为比阿特莉丝的初次社交晚会送去了鲜花。

1905年3月,罗斯福宣誓就任总统,西点学员组队到华盛顿举行阅兵式。碰巧艾尔一家也到华盛顿参加庆祝活动。巴顿和比阿特莉丝在一起跳舞,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

巴顿在给父亲的信中称这是他一生中度过的最美好的夜晚。

偶尔,比阿特莉丝还在周末专门从波士顿赶到西点与巴顿约会,一起去攀登悬崖、郊游和野餐。比阿特莉丝从巴顿那里,了解到不少有关西点军校的规章制度、军事知识和体育常识,而他则向她学习法语、文学,并请她帮助修改诗作。

巴顿上高年级后,两人的约会增多了。巴顿经常请比阿特莉丝跳舞、看球赛,她则经常写信鼓励他、支持他。假期,他总是和她及其家人一起度假。

不过两个人关系也一度出现了矛盾,因为比阿特莉丝的家人不喜欢军人,这也影响了比阿特莉丝的观点。

但是这对于巴顿来说,却是不可能的,他经过深思熟虑后,给比阿特莉丝写信说:这可能会让您吃惊,但别的职业真的不值得去做。巴顿不想赚大钱,成为一名成功的商人对巴顿一点吸引力也没有。

如果有意外发生,巴顿可能会离开部队,但巴顿不会为了另一项工作而离开部队,这对巴顿来说就像自杀一样。

巴顿的表白让比阿特莉丝认清了自己朋友的真实想法,并最终也认可了他立志从军的思想。

在交往过程中,巴顿也在试探比阿特莉丝对战争和死亡的看法。

亲爱的比阿特莉丝:他告诉自己的心上人,“我想最美好的死法是,让战争结束的最后一发子弹打在我的脑门上。”

比阿特莉丝则笑着回答:“那么我希望战争永不结束。”巴顿欣喜地发现自己找到了真正的知音。

两人的友谊逐渐发展为爱情。

巴顿感到该是向她求爱的时候了,他告诉爸爸,他爱她,但又不敢向她求婚,因为她在各方面都比他的条件好。

比阿特莉丝是百万富翁的女儿,受过良好的教育,从小娇生惯养,被父母视为掌上明珠。而自己则是一个军人,军队的生活枯燥乏味、艰苦危险,对她很可能不适应。

归根结底,巴顿担心会破坏她的幸福。而且,比阿特莉丝的父亲已进入耄耋之年,她曾说过只要父母还健在,她就永远在家陪伴他们。

巴顿的父亲很清楚,比阿特莉丝一直在等待着巴顿鼓足勇气求爱,于是就鼓励儿子大胆向她求婚,但巴顿还是信心不足。巴顿有时想,如何请求她嫁给自己呢?自己一无所成,一无所有,没有出人头地的机会和可能性。要让这么可爱的姑娘去爱一个傻瓜,岂不是居心险恶吗?

巴顿常常扪心自问,感到无名的惆怅孤独。

但从内心深处,巴顿是多么迫切地需要她作他的终身伴侣啊!她能够真正地理解他,真心实意地爱他,没有任何虚情假意。

直至1908年圣诞节期间与艾尔一家一起度假时,巴顿才终于向她吐露真情,表示希望娶她,但要她不要马上答复。

显然,巴顿当时还是非常心虚的,他没有足够的信心,怕遭到拒绝。结果,比阿特莉丝接受了。后来,在巴顿给比阿特莉丝的信中说:是你鼓励了一个怯懦胆小的人,正是因为我热切地渴盼成功,以至于我一直都在担心失败。希望我们的爱永远和现在一样,永不消减,希望我们的理想和我们的爱一样幸运伟大。

1909年,巴顿从西点军校毕业,打算与比阿特莉丝结婚,然而未来的岳丈艾尔却不同意,他不愿女儿嫁给军人,担惊受怕。

于是这对爱侣向固执的老人发起了轮番轰炸:女儿向父亲撒娇、恳求,软磨硬泡,巴顿则向艾尔先生解释军队对他有多么的重要。

巴顿没有举出多少合乎逻辑的理由,但他说:“对我来说,成为一个军人,就像呼吸那么自然而已,要我放弃做军人的一切想法,也会和停止呼吸一样的困难。”

坚冰被融化了,巴顿的一番肺腑之言终于打动了这位年已90岁的老人。

不久,巴顿接到比阿特莉丝的一封信,信中说:“如果你打算6月份娶我,那就请娶吧!如果你乐意,爸和妈希望我们6月份完婚。”

事情竟然来得这样快。巴顿风趣地对母亲说:“这不是强迫吗?我接受她。她在绝大多数问题上都有很高的鉴赏力,但在选择丈夫问题上却是个例外。”

经过一番筹划,他们确定了结婚日期,巴顿也专门请了婚假,决定到欧洲蜜月旅行。

1910年5月,在一个繁花似锦、绿草如茵的艳阳天,巴顿与比阿特莉丝举行了盛大的婚礼。

巴顿的婚礼震动一时,波士顿所有的报纸都用了很大的篇幅细致地描述了这一盛况。婚礼在圣约翰主教教堂举行,新娘、新郎、伴娘、伴郎和随行招待人员都无可挑剔。

婚宴也是在最漂亮的地方以最奢华的形式举行的,而唯一的阴影,正如一家报纸所报道的是巴顿的母亲因病未能参加婚礼。

婚礼后不久,巴顿夫妇去欧洲度了蜜月,他们首先去了法国。每次想到法国,巴顿都有点激动,法兰西这个古老而浪漫的名词总是勾起他的怀古之情。

到法国度蜜月这个主意,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巴顿想出来的。

巴顿了解比阿特莉丝的喜好,所以他适时地向她表明自己也是多么喜欢充满历史人文风情的巴黎、马赛等散发出诱人气息的地方,于是他们来到了法国。

巴顿已不是第一次来法国了,在读西点军校的时候,他就利用假期到法国进行过实地考察。

巴顿始终认为,研究战争历史光是停留在书本上是得不到任何有益启示的,必须把历史事实与具体的人文、地理环境有机地联系起来。为此巴顿跑了许多地方。而他最感兴趣的,便是德、法、比三国交界的地方。这里是法德交战的重要之地。

拿破仑征服普鲁士,或是腓特烈三世觊觎法兰西,都要在这片地区绞尽脑汁。

野心勃勃的计划都从这里开始制订,而后向对方的国土延伸。

这里的每一座山峦、每一条河流、每一段天堑,都是军事家们心中最敏锐的触角。

这里也是欧洲最美丽的地方之一。绵延的群山覆盖着郁郁葱葱的森林,发源于山间的河流冲过道道天然的阻碍后流向狭小的平原。

在这些宜人的自然景观中,隐隐约约耸立着十六七世纪,甚至更早时期的城堡。

面对历史遗迹,巴顿不禁心潮澎湃。他总是有一种历史的沉重感,仿佛缅怀的不仅仅是逝去的英雄,而且还有他自己。

巴顿偕夫人来到一个又一个古战场,用平缓的语调如数家珍地讲过去的故事。

在这些战场上徘徊的时候,巴顿的话语经常充满感情,有时候自己也禁不住热泪盈眶。

比阿特莉丝始终对巴顿充满深深的理解和怜爱。她极富亲和力和包容性的细腻性格使巴顿感到温暖和安全,这一点是夫妇两人关系融洽非同一般的重要原因。

在回国前,巴顿他们还游览了风景如画的英国乡村,并在伦敦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

不久,巴顿假期已满,两人又乘船返回美国,重回军旅生活。

婚后,新娘子比阿特莉丝随巴顿来到军营,她放下大家闺秀的架子,在艰苦单调的军营内成为巴顿的贤内助。

比阿特莉丝帮助丈夫把粗鲁的言辞变得温和顺耳,提醒他如何待人接物,还帮助他克服自卑感。

比阿特莉丝献身于巴顿的军事事业,控制他的脾气,安慰他受伤的感情,培养他的外交手腕和敏锐眼光。

比阿特莉丝还带着巴顿出席上流人士的酒会,结交了不少军界高官,使巴顿在军界获得了很好的人脉。

可以说巴顿一生的成功,离不开他这个贤惠妻子的帮助,正是在她的全力支持下,巴顿才能不畏困难,开创自己事业的辉煌。

斗士特质深受器重

谢利登堡的生活毕竟还是过于安稳闲适,开始还可以,有些新鲜,时间一长,胸怀大志的巴顿开始不安分起来。

巴顿天天自怨自艾,抱怨自己生不逢时。没有战争,对于他来说,就是一种折磨,他感到寂寞难耐。

几经周折,巴顿终于在1911年12月调到了首都华盛顿附近弗吉尼亚州的迈尔堡,并且作为陆军参谋长伍德将军的随从副官。

迈尔堡是当时美国陆军参谋部所在地,军界要人云集在此。

巴顿真是喜不自胜,他感叹说:所有的大人物都住在这里,真是比其他任何地方都更接近上帝,理想远大的人应该设法迁居这里。

巴顿发现这里的人比谢利登堡的人工作都努力多了,总的说来,更有军事气息。很快,巴顿发现自己可以和当时美国军界许多大人物一起在大都会俱乐部吃饭,他感到这里是最最有趣的地方。

同时,这个骑兵团的巴顿少尉高大英俊,一双浅褐色的眼睛似乎显得有些傲慢和漠然,英挺的鼻子和瘦瘦的下巴时时都在向人们显示出这个年轻人的干练和朝气。

身世和财富使巴顿具有不同凡人的身份,他可以从容地穿梭于上流社会最豪华的宴会和娱乐场中。

巴顿逼人的英气、考究的服饰以及高档豪华的生活习惯使他在爱慕虚荣的人群中颇受欢迎。

而活泼的个性、机敏的头脑和卓越的才能又使巴顿得到了许多实干派人士的宠信,可以说年轻的巴顿有着锦绣一般灿烂的前程。

一天,华盛顿上流社会豪华的客厅里,钢琴家纤细的手指里流动着优雅的乐曲。人们举着酒杯,软声细语地互相交谈着。女士们华贵的衣裙,婀娜的身姿在大厅里摆动着。

忽然,门开了,走进来一对男女,他们真够靓的!

女的长得俊美异常,衣着美丽华贵,气质高雅,胸前的钻石项链闪闪发光。人们的目光纷纷投向门口,连聊天都暂停了。

男的身材魁梧、气宇轩昂。他身着做工考究的燕尾服、结着白领带、富有表情的蓝眼睛炯炯有神,他是那么俊逸不凡,英武中透着慑人之威,妇女们眼睛一下子亮了。

“他们是谁?”有人问。

“你今天刚到这个圈子里自然不知道,他们是艾尔的女儿女婿!”

“就是那位马萨诸塞州纺织巨头艾尔吗?”

“没错,他女儿叫比阿特莉丝,女婿叫乔治·史密斯·巴顿,可人们习惯叫他‘艾尔的女婿’,他本人也出身豪门、军人世家。”

巴顿一踏进客厅,十分熟练的脱帽、挂衣,又十分熟悉的逐一打着招呼:“哈啰,老伙计,身体咋样?”

“老伙计”亲热地跟他握手,伏在他耳朵边轻声地问:

“你那支珍珠柄手枪随身带了吗?”

“是象牙柄的!先生!只有下等人才带珍珠柄手枪!我从来枪不离身!”

巴顿的话,吓得他身边的一位妇女瑟瑟离去。巴顿哈哈大笑起来,声音十分洪亮。

“哎,乔治,朗诵一首你自己写的诗吧!”

“说老实话,我的诗不大高明,远不如我的散文或评论文章呢!”巴顿用他那“底气”很足的男高音回答说。

然后巴顿举起手里的白兰地酒杯同人家干杯,手上带着两个大钻戒,一个金戒指,在柔和的灯光下闪耀着光芒。

“他具有骑士制度盛行的中古时代的个性,说他是古代武士更恰当!”一个人在背后议论说。

“这个人在和平时期是个不安分的捣蛋鬼,在战争中肯定是无价之宝!”另外一个人笑着小声评论。

其实这些话巴顿都听见了,因为他离这两个人很近,所以他转身面对议论他的人,向他敬了个军礼,郑重地说道:“谢谢你!我本人把这看作是最高的评价、赞扬和奖赏。”

比阿特莉丝从女友那边走过来,她有点不放心,不知道丈夫一时会说出什么唐突的,甚至什么粗话来。她觉得只要她在巴顿身边,他会变得文雅些,感情也会控制得好些。

比阿特莉丝聪明大度、识大体、顾大局,同时也尊重丈夫的事业、兴趣、爱好,她欣赏丈夫的勇敢、好强、争胜的男子汉气魄。

在客厅各个不同角落的人,都在纷纷议论着巴顿。巴顿对此也早已习惯了,他沾沾自喜,这不正说明了自己的魅力么!

“他这么年轻,自由出入于上流社会的豪华客厅不足为奇,听说他还可以自由出入于军队高级将领指挥系统的密室,是吗?”

“没错!他的陆军参谋长随从副官一职帮助了他,使他结识了陆军部长史汀生。在迈尔堡他俩建立了友谊。”

别人的议论也符合事实,巴顿在迈尔堡,结识了许多军政要人,亨利·史汀生确实是其中之一,另外还有伦纳德·伍德等,他们都是这个新塔夫脱政府时期的陆军掌权人物。

奢侈的社会风气也蔓延到了军队里,活跃、激奋、冒险、虚荣是许多人爬上高位的秘诀。

陆军部长史汀生本人就有着这样的特质,所以他喜欢像巴顿这样思维活跃、充满朝气的年轻人。

史汀生选中了巴顿作为自己早晨骑马的伴侣,使巴顿得以有机会向这位上司谈自己对军队许多问题的看法。

巴顿给史汀生留下了极好的印象,这对于巴顿在军界的发展当然是极其有利的,到后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史汀生作为罗斯福总统的陆军部长,为巴顿提供了许多平步青云的机会。

陆军参谋长伦纳德·伍德显然也比较器重巴顿,他让巴顿作了自己的随从副官。伦纳德·伍德将军是一位军事改革家,深受陆军部长亨利·史汀生的器重与支持。

因此,作为伍德的随从副官,巴顿有缘接近这位部长,进入他的内圈,几乎立时跨进与世隔绝的最高指挥部的顶层。

巴顿善于抓住各种机会,大展口才,向他的朋友上司谈他的理想和见解。他的话很有针对性,让许多人耳目一新。

但在这些场合,巴顿的咄咄逼人和苛刻尖酸又让许多同僚厌烦,人们对他的评价总是褒贬不一。

陆军中另一位重要人物也对巴顿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这就是潘兴将军,他是美国著名的将军,也是美军第一个五星上将。

潘兴看好巴顿绝非偶然,典型的职业军人潘兴是美国20世纪20年代成功军人的典范,他有相当高的个人军事素质,特别强调军人的勇武精神。潘兴对巴顿非常熟,潘兴有一个外号叫“恐怖的杰克”,为什么叫“恐怖的杰克”呢?因为潘兴非常讲究军容风纪,潘兴不能允许他部下的皮鞋有一点灰尘的。

有一次也就是在对墨西哥的武装干涉中,当部队急行军到达目的地之后。大家都累得不行了,顾不得擦皮鞋就休息,当时潘兴看到了之后,非常生气,就批评值日军官,命令大家立即起来擦皮鞋。

当时潘兴一眼就瞄到了巴顿,他看到巴顿的皮鞋锃明瓦亮,潘兴说就照着他这样做,他怎么擦的,你们就怎么擦。

所以说潘兴对巴顿非常喜欢,那么巴顿也非常敬重自己的上司,他后来谈起潘兴也充满了敬意。

另外,在潘兴眼里,一个标准的军官一定是一个标准的斗士。而参加过奥林匹克运动会军事全能比赛的巴顿,无疑正具有他所要求的品质。

巴顿参加的是第五届奥林匹克运动会,那是1912年,当时巴顿初来乍到,还没有完全展开他的工作,就被告知将作为军队代表,参加当年夏天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的第五届奥林匹克运动会。

当时巴顿需要参加的是五项全能比赛,这是一项崭新的赛事,包括25米远射击、300米游泳、500米骑术、5000米越野赛和击剑。

五项全能比赛是这届奥运会上新设的军事比赛,其目的是通过在古老技能方面的角逐,诞生出20世纪的骑士。

五项全能比赛要求现代的骑士不仅要有传统的勇武精神,而且能娴熟地、充分地利用手中的一切条件克服各种困难,越过各种障碍。

所以这种比赛对参赛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很高,要能骑马,能长距离奔跑,能使用各种武器对付突如其来的变化。

巴顿在这五项技能方面的成绩堪称美国一流,再加上他具有军人气概的轮廓分明的外形,让他作为美国军官最出色的代表,将会在全世界范围内为现代美国军官树立良好的形象。

5月10日,正式决定派他参赛,巴顿立刻着手训练。由于两年没有跑过步,3年没有游过泳,巴顿特别加大强度训练这两项。

6月4日,巴顿被告知乘船赴芬兰训练,20天后离开纽约赴瑞典,巴顿一家也随行前往。

直到7月5日,巴顿一直坚持训练,尤其注意跑步和游泳。在7月4日的一次射击练习中,他用200发子弹打了197环。后来他说:“巴顿被告知这个成绩比记录还高1环。”

7月7日比赛开始,巴顿在斯德哥尔摩过得非常愉快,全家人都去了比赛现场观看巴顿比赛。巴顿最后的成绩是第五名。

回国后巴顿在报告中写道:“巴顿游泳第六名,击剑第三名,骑术第三名,越野赛第三名,但射击第21名的成绩使巴顿总成绩下降了。”

不过巴顿的这个第五名的获得给许多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他游完300米时,是被人用船钩从游泳池里捞上来的,因为他根本就没有任何力气爬起来。跑完5000米越野赛全程后,巴顿因为精疲力竭而晕倒在终点前面的皇家观摩台下。

巴顿勇于超越自身极限,拼命夺取胜利的悲壮举动在美军中一时传为佳话。巴顿的斗士性格投合了潘兴将军的心意,对于他的一些明显的缺点,将军也是视而不见。

潘兴将军常常向周围的人介绍巴顿:“我们军队需要匪徒,巴顿这小子就是!”宠爱之情溢于言表。

在潘兴身边工作的日子里,巴顿一次又一次地证明了自己的斗士特质,让将军很高兴。随之而来的,是令人目不暇接的提升,速度之快,在军中也极为罕见。

军衔晋升的快慢一方面反映了军官本人的才干,另一方面也反映了部队的体制及时局的变化,也就是外在的大环境的发展变化。

第一号剑术专家

参加奥林匹克运动比赛后,巴顿希望在击剑方面完善自己,他向当时在斯德哥尔摩遇到的每一位击剑手请教。

在回国途中,巴顿专门绕道去了法国,并前往索米尔骑兵学校,拜会了该校副校长、欧洲职业剑术冠军克莱里先生。

在索米尔骑兵学校,巴顿聆听了这位著名剑术大师的讲课,并当面求教剑术和授课方法等问题。

毫无疑问,巴顿的剑法得到了提高,但更有价值的是他吸取了欧洲刀剑类比赛职业冠军克莱里的教学方法。

回到美国后,巴顿受到英雄般的礼遇,应邀与陆军参谋长伍德将军和陆军部长史汀生将军共进晚餐,使巴顿感到莫大的荣幸。

此后,巴顿以极大的兴趣迷恋于马术和剑术。

巴顿尽可能地参加了华盛顿地区举行的各种马术运动会,其目的一是培养自己精湛的马术,但更重要的在于利用在公众场合露面的机会,提高自己的知名度。

巴顿曾毫不掩饰地对一位朋友说:“我所做的事情在您看来可能像儿童游戏,但是对我的事业却是一种最好的宣传。这样可以引起公众对我的注意,让大家去谈论我。引起别人的注意是许多人功成名就的开端。”

工夫不负有心人,巴顿首先以其对改进骑兵马刀的卓越见地在美国军界崭露头角。

美国骑兵使用的是弧形的弯刀,在战斗中只能用刀刃砍杀敌人,而法国骑兵使用直剑,可以在马上直刺敌人,充分体现了强烈的进攻意识。

相比之下,法国骑兵具有更高的效用,因为刺杀能够更快捷地贴近敌人,更有效地实施进攻行动。

巴顿将这一看法寄给了法国剑术大师克莱里,他说:“法国人使用的马刀远远胜过我们的,整个法国骑兵的刀法体系归结为一个词,就是进攻。”

巴顿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整理成一篇学术论文,建议将美军现行的弯刀改为法国式的直剑。

最后,巴顿还将文章投寄给权威的军事学术杂志《陆海军杂志》,以期引起有关方面的注意和重视。

同时,巴顿在3月份给国防部行政长官的报告中,也介绍了克莱里的教学方法。

巴顿说:“这是一种和美国军队中的教授方法完全不同的一种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它把力量减小到最低程度,因而也更安全。我用军刀已经用了很久,因此我相信自己的观点是建立在认识的基础上而不是要创出什么不同的观点。”

巴顿认为法国人用刀尖比美国人用的频率高得多,整个法式击剑体系都建立在进攻上。

在教授时,教师几乎不教或是很少教马上击剑方式,但学生们在进攻时,要持续地运用剑尖,在训练时,大部分时间都花在这上面了。

当时有人争论说,美国是个善于使斧的国家,更习惯用刀。

但巴顿通过观察,认为法国士兵和美国人一样频繁地使用刀,而且他们对刀的使用是经过严格训练的,是比美国高明的。

新型法式军刀是直线型设计,刀有0.92米长,刀身的宽度为0.03米,刀刃非常长,是一种理想的刺伤性武器,能够完美地适用于刺杀。

巴顿论文的发表和报告的送上,立即引起美国军界的广泛关注。

陆军部长史汀生读到了这篇文章,决定采纳巴顿的建议,指令依照巴顿设计的样式生产两万把军刀,装备骑兵部队。

巴顿喜出望外。他奉命前往斯普林费尔德兵工厂监制验收。不久,美军骑兵部队官兵就广泛使用了闻名遐迩的巴顿剑。

巴顿对军刀的研究意犹未尽,他系统地整理了历史上各国使用的各种剑,专门评述了德意志人、哥萨克人、土耳其人和阿拉伯人使剑的优劣,连篇累牍地发表论文,可以说成了名副其实的剑术专家。

1913年夏,巴顿希望专门到法国索米尔骑兵学校研习剑术。由于他在这方面的造诣和声望,这一请求得到了上级的批准。

巴顿自费来到索米尔,在一个半月的时间里,巴顿与法国剑术大师克莱里交上了朋友,他们共同切磋技艺,讨论骑兵的训练方法和军刀使用的各种问题。

此行使巴顿的剑术理论和技艺进一步趋于精湛和完善。

除此之外,巴顿还有另外两个收获:

一是利用这次短期的学习机会,结交了一些法国骑兵朋友,在经常性的聚会和交谈中,巴顿不仅更深入地了解了拿破仑的军事思想,也学会了一口流利的法语。

二是开着汽车详细地察看了瑟堡至索米尔之间整个丛林密布的原野,这里曾是威廉一世1066年征服英国时调动军队的地方。

巴顿驱车行驶在崎岖不平的分水岭和乡间小路上,以一个职业军人的特有眼光,看到这片原野具有明显的军事意义。

后来,巴顿写了一份长篇报告,总结了这次勘察的结果。

巴顿指出,那些分水岭的道路,不管下多大雨,地面总是坚硬的,足以经得住军事辎重的运输。

1913年10月,巴顿奉派进入堪萨斯州赖利堡骑兵兵种学校学习,同时兼任剑术教官。

在校两年期间,巴顿系统地学习了全部骑兵专业课程,还完成了繁重的教学任务。

同时,为骑兵委员会起草了新式直剑的使用条例,编写了陆军赛跑记录。

巴顿被公认为美国陆军的第一号剑术专家,并第一个获得“剑术大师”的荣誉称号。

然而平静的生活,是巴顿所不能忍受的。

巴顿为战争而生,他天性好战,视战争为生命,但自从美西战争结束以后,美国一直处于和平时期,与周边国家相安无事,这使他心灰意冷,大有怀才不遇之感。

在赖利堡骑兵兵种学校学习期间,他有两次差一点尝到了战争的滋味,但都未能如愿。

第一次是1914年4月的美墨冲突,当时墨西哥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美国政府以“保护美国公民权利和安全”为借口,调集10万军队企图进行武装干涉。

这个时期,巴顿迫切希望战争能够尽快打起来,并急不可耐地要求参战。

但是,事与愿违,由于美军遭到墨西哥军民的顽强抵抗和拉美各国的一致反对,加上胡尔塔亲美政权很快垮台,威尔逊政府被迫宣布撤军。

巴顿只好继续当剑术大师和骑兵学员。

第二次是1914年7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巴顿获悉这个消息后欣喜若狂,马上给法国朋友去信,请求他们帮他在法国军队中安排一个职务,然后申请离职一年到欧洲作战。

但是,原陆军参谋长、时任东部军区司令伍德将军坚决反对,说让巴顿这样的年轻人参战,只会在外国军队中浪费生命,巴顿又只好作罢。

出征墨西哥显身手

1915年6月,巴顿从赖利堡骑兵兵种学校毕业了。

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巴顿获得了参加晋级考试的资格,各科成绩合格,教官们一致公认他是一个具有魄力和前程远大的军人。

但令巴顿不满的是,他又被分配到以前所在的团队。

这个团很快要开赴菲律宾执行任务,但巴顿不愿到那个平安无事的岛国去,于是请假到华盛顿去另谋出路。

但在华盛顿,只有大都市俱乐部的守门人认识他,这使他既伤心又愤愤不平:“没有其他人认识我。但将来总有一天我要让他们所有的人都认识我。”

经过多方努力,巴顿终于谋到了一项新的任职,被调往得克萨斯州布利斯堡的第八骑兵团。

巴顿之所以要调到这个偏僻的地区,是因为该地与墨西哥接壤,美墨之间的矛盾当时非常尖锐,很有可能演变为一场公开的冲突。巴顿希望自己能够尽快加入战争。

巴顿抵达布利斯堡后,发现无事可做,原来他所在的骑兵团还没有到位,而他却由于急于参战而提前到达了。

由于来得太早,巴顿发现无事可做,于是,就利用这段时间加紧准备晋级考试。

为了使考试能顺利通过,除了温习各门课程之外,巴顿设法利用各种关系。他曾主动帮晋级委员会主席驯养小马,以取得他的好感。

碰巧,原来的老上司现在已经是少校的马歇尔到布利斯堡访问,与晋级委员会的第二号人物住在一起。巴顿立即拜访了他们,结果,巴顿轻松过关,获得了晋升的资格。

骑兵团到位后,巴顿谒见了身材肥胖、和蔼可亲的团长。由于连队的上尉、中尉军官都空缺,就由他临时指挥一个连。

巴顿教士兵们如何正确地洗马和喂马,还教他们骑术和剑术。他高兴地看到,团队使用的军刀全是他设计的巴顿剑。

每天巴顿指挥连队训练的时候,他看着这些军人手持自己设计的军刀,雄赳赳,气昂昂,感到自己的工夫没有白费,十分感动,有时甚至眼眶里涌满了热泪。

巴顿似乎听到了远古祖先的号召,体验到了奋战沙场的荣耀。战场上,巴顿一马当先,率领手下的一个骑兵团,驰骋疆场,大有踏平一切的气势。

但更令巴顿兴奋不已的则是战斗的召唤。

不久,巴顿的连队接到转移命令,就和另外一个连队出发了。他们跋山涉水,经过几个礼拜的艰苦行军到达了他们的目的地。

这是位于高山密林中一个叫谢拉布兰卡的小镇,巴顿他们的任务是保护一个个孤零零的牧场,使其免遭墨西哥人的袭击。

更重要的是保卫从附近通过的南太平洋铁路主干线。为此,他们要定期到48公里以外的地方巡逻。

这是一个被世界快要遗忘了的角落。小镇上只有20户人家。居民们都穿着带有马刺的长靴,手持武器。

小镇的一名法警是全镇最有势力的人物,长着一头白发,虽然笑容满面,实际上却是一个著名的枪手。

这个法警有7个兄弟,虽然衣衫不整,却非常富裕,拥有大片的不动产,他们还专门雇请了一名枪手。

巴顿结识了镇上的不少人,但对他们怎么也捉摸不透。镇上唯一的社交娱乐场所是一个小酒店,那里又脏又烂,整天酒气熏天,令外来人不敢驻足。

这里是一片未经开发的荒野,方圆几十公里的土地野草丛生,危机四伏。野生动物俯拾即是,尤以鹌鹑、野鸭和野兔为多。

在外出执行任务的过程中,喜欢打猎的巴顿经常能够轻松地打到猎物,给大家带回美味,他也因此获得了枪手的美名。

巴顿经常和战士们骑马在高山峻岭上奔驰,从一个哨所赶到另一个哨所,有时整天不得休息,还得随时提防墨西哥人的伏击。

巴顿非常喜欢这项工作,认为这里的生活很像当年外公在大西部度过的拓荒生活。但巴顿并不是来这里拓荒的,他正在焦急地等待着战斗。

感恩节前夕的一个傍晚,设在埃尔帕索的总部打来电报,说是当夜可能有200名墨西哥人袭击该镇。

巴顿手下虽然只有一百来人,但还是决心给敌人以迎头痛击。他立即制订了反击计划,命令士兵严阵以待。

巴顿本想体验一下战斗前夕的紧张气氛,但令他失望的是,他感觉到这并没有马球比赛那样兴奋和激动。

更令巴顿大失所望的是,战斗没有发生,一夜都平安无事。

第二天晚些时候,巴顿又接到命令去攻击格兰德河美国这一边的墨西哥人营地。

但是,这次巴顿又扑了一个空,他们骑马跑了100多公里,连墨西哥人的影子都没见到。

1916年3月9日,墨西哥起义军袭击了美国新墨西哥州的哥伦布城,杀死17名美国人。潘兴奉命出征,打击墨西哥,抓住义军首领。

巴顿可以说是应时代而出的一代军官,他通过小道消息,加上巴顿敏锐的洞察力,知道了美国将要派遣远征军的消息,但同时又得知,自己所在的团不在改编之列。

但是巴顿执意前往,他为了见到潘兴将军,坐在他办公室外的椅子上等了近40个小时,最终争取到了与潘兴将军面谈的机会。

巴顿请求他无论如何都要带上巴顿,将军的答复是,大家都想去,为什么要让你去而不让其他人去呢?

巴顿说:“因为巴顿比其他任何人都更迫切上战场。”

可惜,巴顿这简单的理由,最终只得到了这样的一个回答,“好了,就这样吧”。

还好,将军待巴顿还不赖,巴顿又见了将军一面,并且再次提出请求,可结果还像上次那样。

可巴顿并不灰心,回到家里,就动手准备鞍具。

第二天早上5时,电话突然响起,巴顿刚拿起电话,就听见将军在电话那头问道:“巴顿中尉,你需要多少时间准备?”

当巴顿告诉他一切准备就绪时,潘兴将军喊道:“你真是难以置信,我任命你为我的副官。”

巴顿听到潘兴将军的话高兴得差点跳了起来,不过他也不知道将军为什么忽然同意了自己的请求。

直到三年之后,巴顿才知道,当时他之所以决定带上巴顿,是因为他自己就曾经做过和巴顿一样的事情。

参战机会的出现使得巴顿非常兴奋,巴顿则暗下决心,一定要证明自己的能力。

能够参加这次出征,巴顿感到很幸运,为了证明自身的价值,他什么活都干。

部队出发前,巴顿主要协助海恩斯少校翻译电文。行军途中,他又负责将军的伙食。

进入墨西哥以后,巴顿更是跑前跑后,无所不干。

巴顿跟随潘兴下部队检查工作,陪他骑马参加演习,整理公文,管理膳食、马匹、车辆、警卫、护卫部队以及办事人员等,此外还要与战地记者打交道。

不久,部队进入了墨西哥。这里的温差很大,白天炎热,黑夜严寒,雨和雪下个不停。

潘兴率领10000多人的远征军四处跋涉搜寻,结果连敌人的影子也看不到,追捕行动毫无进展,部队的战斗激情很快就低落了。

将军决定将部队转移到边境以南700多公里处的萨塔沃,当时,虽然巴顿知道,第十一骑兵团、第十三骑兵团的一个连及第十骑兵团的部分人马都在那个方向,但却得不到任何回信。

巴顿他们此次行动就是要与他们靠近,并通过飞机与他们取得联系。这些飞机将在第二天一早与他们会合。

巴顿他们加到一起总共15个人,9支步枪,坐着3辆敞篷的汽车,在地图上根本找不到的山区与沙漠里跋涉,全程能有90公里,路又极其难行。

巴顿坐在第一辆车里领路,夜越来越深,黑暗中巴顿所乘坐的那辆车的前灯的灯光突然落到一个全副武装的墨西哥人身上。他正好挡住了巴顿他们的去路。

同时,在两边的灌木丛中隐隐可以看到埋伏在那里的士兵,巴顿他们的车马上停了下来。

同时,按照先前的命令,将军乘坐的第二辆车开到了巴顿的右侧,第三辆车又开到了第二辆车的后侧,这样就像三明治一样,将军的车被夹到了中间。

这时,8名士兵不约而同地从树丛中一跃而出,站到了各自的位置上,摆好了进攻的架势。

巴顿不知道来者是敌是友,心中不禁怦怦直跳,但他还是跑上前去,用结结巴巴的西班牙语与他们交涉。

巴顿自称是一个汽车团的先头部队,企图蒙骗他们,结果这些人根本不在乎他们。

巴顿正想继续蒙骗他们,将军出现在巴顿旁边,告诉对方自己是潘兴将军,并向他们质问,他们哪里来的胆量,敢拦他的车。

将军具有威慑力的存在和他对危险浑然不屑的态度完全把这些墨西哥人给镇住了,他们自动放行了。

巴顿他们又继续赶路,就巴顿个人来说,直至1000米外,他那似乎有颗子弹穿膛而过的感觉才停止。

两小时后,3辆运载飞机备件与汽油的护卫卡车遭到了同一伙墨西哥人的袭击,这件事使巴顿想起了恺撒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命运只偏爱有胆量的人。

巴顿在墨西哥的辉煌日子是5月发生的一次遭遇战。

5月14日星期天,巴顿奉将军之命向附近农民收买玉米送往司令部。他带着10名士兵、两个侦察兵、两个司机,一行共15人分乘3辆卡车在当地凯奥特和萨尔希图两个村子买到了粮食。

巴顿他们本来可以直接返回营地,但巴顿却想乘机寻找作战的机会,他命令向一个叫萨尔蒂约牧场的地方开去,他认为那里是一个墨西哥义军聚集的地方,说不定他能有所收获。

车子靠近牧场了,巴顿命令加速前进,迅速越过一座房子,来个急刹车。

然后巴顿和两个人顺着房子的北墙穿过去。其他两辆车在房子的前面停下来,车上各跳下3个人快步穿过南墙。他们9个人迅速封锁大门,搜查房子,其他6个人则封锁了道路。

然后巴顿来到了这所房子里,一个老人接待了他。这个老人卖了一些玉米给巴顿,巴顿发现这个老人有些心神不定,举止不安,他马上感到这里可能有墨西哥义军。

巴顿立即带人将卡德纳斯家包围起来,突然,3个骑马的武装人员出现了。

他们发现巴顿后,立即调头向南面奔去,守在南面的几名美军士兵当即向他们开枪射击。

这些人只好折向巴顿这一面,并向他开火。巴顿拔出手枪一连打了5发子弹,结果一个骑马的人当场毙命。另外两个也相继被打死。

经过辨认,巴顿发现死者中有一个是墨西哥叛军的首领。他们把他的尸体放在车钩上,巴顿把他使用的镀银的马鞍和崭新的剑放到车里。

这时,不知从什么地方又出来40多个骑马人,他们向巴顿一行发起猛烈的攻击。

巴顿命令部下一边快速行驶,一边向敌人还击,总算没有受到多大阻碍,安全抵达目的地。这是一次了不起的胜利,潘兴允许他保留战利品,以作为纪念。

很快,巴顿给家人写信,描述了自己参加战斗的感受。他说:一直以为自己会害怕在交战中,可自己非但没害怕,连一点儿激动的情绪都没有。

巴顿感到非常幸运,自己既能参战,又能毫发无损。

他在给自己妻子和姨妈的信中说:当时3个敌人在10多米之外向自己开枪,自己非常纳闷他们怎么能打不中自己呢?那枪口似乎正对着自己。

很快,巴顿的事迹被写成文章,配上他的照片刊登在全国各大报纸上,巴顿成了美利坚民族的英雄。《纽约时报》以大幅标题作了详尽的报道。

但更为重要的则是,潘兴将军在电文和正式报告中对巴顿进行了表彰。巴顿神话第一次在全国传开了。

这次遭遇战规模虽然不大,却具有某种特殊意义。它是美军战史上第一次小分队乘汽车作战。

这种战法即是后来众所周知的摩托化作战的雏形,它预示着巴顿以后在这方面将大展宏图。

这次战斗也是巴顿从军以来的首次参战,这一胜利证明巴顿的勇气和能力,大大加强了他的自信心。

而且,这次战斗还是潘兴远征取得的主要战果之一,巴顿给潘兴争了光,受到这位将军的重视。

不久,根据威尔逊总统的命令,潘兴将部队撤至距边境240公里的地区内。

边疆荒原的生活十分枯燥乏味,官兵们的思乡情绪极为强烈。为了充实部队生活,潘兴组织了一系列体育比赛和文化活动,包括马术、射击、拳击、田径等项目。

另外,巴顿还组织检查组对所有的人员、马匹和装备进行全面的检查。巴顿参加了这一工作,并具体负责战术演习和模拟战斗训练。

随潘兴将军远征墨西哥使巴顿获益匪浅,他不仅由少尉晋升为中尉,还由于参加战斗而闻名全国。

但巴顿认为,自己的最大收益是认识了潘兴这个伟大的军人。

一方面,巴顿通过观看潘兴组织和指挥演习,了解了机动作战的价值,认识到以骑兵迂回敌侧翼击败步兵是比较有效的战法。

另一方面,巴顿认为潘兴不仅仅是个朋友,而更主要的他是一名优秀的职业军官。

潘兴眼光敏锐,明察秋毫,在战场上指挥若定,沉着冷静,对纪律和忠诚有严格的要求,并身体力行,这些都影响了巴顿。

甚至潘兴将军的言谈举止、生活习惯都给巴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总之,巴顿认为,潘兴的方方面面都值得自己思考和模仿,自己在墨西哥学习到的,比以前服役期间学习到的总和还要多。

1917年2月初,远征军撤回国内,在埃尔帕索休整。一切又恢复到了以前的老样子,这使刚刚尝到打仗滋味的巴顿感到百无聊赖。

巴顿曾向妻子坦率地承认,如果他确认在军队中永无出人头地之日,那么他会辞去军职,陪家人度过愉快的生活。

巴顿对当时的工作很不满意,整天,没太多事儿可做,他感觉整个人都懈怠了。

不久,美国对德宣战,参加了大洋彼岸的战争。巴顿又要踏上了新的征途,离开军队的一时冲动已经荡然无存了,他热切地盼望着军队的开拔。

同类推荐
  • 别让拖延害了你

    别让拖延害了你

    做事拖延是现代工作和生活中非常常见的一类现象。这种现象非常广泛,非常普遍,广泛普遍甚至达到了让人“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见怪不怪”的地步,甚至成为了现代人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本书从理论和实战经验中萃取精华,帮助大众下定决心摒弃“拖延”这种坏习惯,重新回归正常而规律的生活。
  • 卡耐基沟通的艺术与处世智慧

    卡耐基沟通的艺术与处世智慧

    《卡耐基沟通的艺术与处世智慧》是一本关于改善人际关系及为人处世艺术的经典之作。它对于开阔我们的视野、改善我们的人际关系,特别是克服封闭式的人性弱点,将有非常宝贵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 处世艺术模板

    处世艺术模板

    年轻人在社会上如何学会立世安身,如何学会为自己营造和谐有利的社会环境,如何学会自处与处人,应该先从模板起步,先从模仿中学起,这与具体实践中必须拥有的灵活性、变通性和创造性操作方法并不矛盾,因为任何灵活、变通或创造陸方法都不能超越基本的原则框架和起码的规范要求。处世艺术模板就是为人们在为人处世方面提供一种有资可鉴、有章可循、有规可依的基本套路、基本模式、基本方法和基本策略。
  • 人性的光辉

    人性的光辉

    1852年,他失业了。同年,他竞选州议员落败。1833年,经商失败。1854年,当选州议员。1835年,丧偶。1836年,患神经衰弱症。1838年,竞选州议会议长落败。1845年,争取党提名竞选联邦众议员未成。1847年,当选众议员。1848年,党再度拒绝提名他为众议员候选人。1849年,争取国有土地管理局局长一职被拒。1854年,竞选参议员落败。1856年,争取党提名为美国副总统候选人未成。1858年,竞选参议员再度落选。1860年,当选为美国总统。他就是美国人敬仰的总统——亚伯拉罕·林肯。
  • 方与圆的人生智慧课:全新升级版

    方与圆的人生智慧课:全新升级版

    方与圆是中国哲学和文化中特有的概念。早有“天圆地方”之说,意指天地的自然形态,后经演变,古代先贤赋予了方与圆更为复杂、更具内涵的哲学意义。在方圆之道中,方是原则,是目标,是做人之本;圆是策略,是手段,是处世之道。千百年来,“方圆有致”被认可为是最适合中国人做人做事的成功心法,成大事者的奥秘正在于方与圆的完美结合:方外有圆,圆中有方,方圆相济,方圆合一。
热门推荐
  • 魄武大陆

    魄武大陆

    上古年间,天地不仁,魔修作乱,生灵涂炭,魄修涣散,兽修避战,诸双神者萎靡不振,在此世界倾覆之际,有叶氏问天者,修为旷世,凭绝世神兵灭世魔刀,以一己之力,独战魔修六大双神强者十数日,终斩杀二人,重创四人,成就双神之神威名;自此天下魄修重归一元,奉叶氏为首,与魔修大战于禁忌之海,此战叶氏身陨,天魔神亦亡。
  • 逆境顺境成长的自己

    逆境顺境成长的自己

    我从普通人转成贵公主(传说的白富美),可这样的生活不是我想要的,开始叛逆、折磨自己,遇到了爱自己的人,因为一些事而分开,一段时间后接受了家族联姻,后续如何请看正文??????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倾尽一生的爱情

    倾尽一生的爱情

    她自觉是一个平凡无奇的人,但对于感情她却有她自己副执着,宁缺勿滥。她一直都在等一个人,一个人值得她用尽一生来爱的人,这一生她只会爱一个人。在三十岁时她的人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从默默无名的人变成了公众人物,而那个人也出现在了她的生命里
  • 进击的小棉花

    进击的小棉花

    今天是海底第三十八次相亲,虽然不报什么希望,但总归要去看看,没想到路上接到了自己编辑小棉花的电话说要来找?
  • 重生后只想追大佬

    重生后只想追大佬

    上一辈子的宋忆安做了一辈子傀儡,至死都没人对她好过,除了那个暴戾的男人,但她知道他也不幸运,却把温柔都留给了她。重生回到三年前,不知道未来如何,但她只有两件事要完成:1.脱离吸血鬼家庭2.对他好。在一起之后,他说:“万家灯火,我是为你而亮的。”“毕业了娶你”“谢谢你让我得偿所愿”
  • 末日之进化狂潮

    末日之进化狂潮

    秩序,和平,宁静......这美好的一切都被那来自太空的陨星毁灭......超越人体承受极限千倍的辐射,带来的不止是灭世的灾难,也有一切生灵急速进化。时间飞逝,辐射逐渐消散,幸存的新人类们,逐渐在荒野上开启一片片驻地,他们面对的,不只是辐射,还有活尸、异兽、暴民,他们又怎样在这一末世,开创出一个进化的狂潮?
  • 明童东归传

    明童东归传

    初定明朝,战乱又起,一个厄运婴儿被道人救下收为道童,随师云游西域,走古里,过南洋,回大明。他一心寻母,一路上识邪恶,安良民,抑恶扬善,舍己为人。最后甚至见了皇上,而自己找妈妈的心愿却没能实现。
  • 御风鬼道士

    御风鬼道士

    人称“鬼道士”。做人,做鬼,也做道士。不是残杀同类,只为胸中一股正气。人有人伦,鬼有鬼道。以特殊的灵体存在,以道法为行事准则。除妖灭怪,伸张正义!南派三叔曾说过:比鬼怪更可怕的是人心。降妖除魔的同时,也打击一下犯罪,顺便撩撩妹,挣挣钱。不是正义使者,也不是王道正统,只是一个鬼里鬼气的鬼道士。(感谢大家!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捧个人场!收藏一下!随便评论一下!大家聊聊天吧!)
  • 顾先生的独家妻

    顾先生的独家妻

    一场误会,让她离开了他。三年后她怀着复仇的信念归来,他却百般宠溺,只为破镜重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