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90600000036

第36章

出现光明会第十一之五

尔时世尊  当入城时  以不思议

神通之力  于虚空中  出微妙声

演说种种  陀罗尼行  令诸大众

闻如是言  是陀罗尼  于眼尽边

生边边际  寂静流转  乃至寂灭

如是诸法  皆能通达  究竟安住

以布施力  究竟摄取  以持戒力

究竟成就  以忍辱力  究竟庄严

以精进力  究竟发起  以智慧力

究竟宣说  离诸文字  语言音声

乃至色心  究竟清净  有漏无漏

若义若利  皆悉空寂  究竟清净

亦不依止  一切诸有  究竟安住

总持三昧  无去无来  非善不善

乃至无记  自利利他  如是诸相

究竟清净  亦不安住  自在威德

声闻凡夫  诸佛之法  亦不安住

于眼尽边  生边边际  乃至寂灭

如是诸行  究竟寂静  若生不生

是苦是乐  称赞毁谤  皆悉舍离

究竟清净  究竟照明  空陀罗尼

之所解了  此即住佛  所行之处

此即住佛  游戏之处  此即安住

诸佛神通  此即安住  诸佛智慧

安住如是  眼尽边力  安住如是

眼生边力  安住如是  眼边际力

乃至安住  寂灭之力  耳鼻舌身

乃至名等  二十五法  亦复如是

是陀罗尼  成就如来  殊胜之力

是陀罗尼  成就如是  威德之力

入诸如来  一切行处  住诸如来

一切境界  令诸世间  于修罗众

离坚固心  住梵天行  能令无量

百千夜叉  及鸠槃荼  皆生欢喜

亦令无量  乾闼婆众  并诸罗刹

爱乐调伏  假使梵众  以妙音声

于其句义  不能宣说  非诸心法

之所计度  亦非心法  之所受持

是陀罗尼  非眼所得  是陀罗尼

亦不至身  是陀罗尼  非眼所得

亦不至于  眼所行处  耳鼻舌身

乃至名等  二十五法  亦复如是

又说于眼  尽边生边  边际流转

乃至寂灭  无我无人  众生寿者

乃至无有  补特伽罗  无相无为

不来不去  如是等相  皆悉了知

又说了知  法性之眼  又说了知

法成就眼  智眼慧眼  梵眼天眼

梵生得眼  天生得眼  梵异熟眼

天异熟眼  梵因生眼  天因生眼

天神变眼  天精进眼  下劣生眼

珠胜生眼  舍离阎罗  世间之眼

龙夜叉眼  鸠槃荼眼  热恼之眼

非热恼眼  清净之眼  非清净眼

广狭之眼  声闻乘眼  禅定之眼

三摩地眼  境界之眼  想出生眼

贪出生眼  贪舍离眼  从因生眼

非因生眼  相应之眼  不相应眼

依门生眼  非门生眼  因缘生眼

因门生眼  非肉成眼  智清净眼

无所有眼  不可得眼  耳鼻舌身

乃至名等  二十五法  亦复如是

尔时世尊  于虚空中  复出无量

微妙音声  演说殊胜  陀罗尼法

皆是如来  之所变化  陀罗尼曰

呬丽(一)么丽么丽(二)赐(上)弟(三)伊(去)泥(四)弭(上)泥(五)句路尔庾(二合六)句路尔庾(二合七)句丽(八)么丽(九)句拏(上)帝(十)阿啰(二合)艺(十一)阿呬丽(十二)弭弭丽帝(十三)素弭丽(十四)弭丽弭丽(十五)弃比丽(十六)阿比丽(十七)素帝替(十八)驮奶(十九)么奶(二十)伽(上二十一)伽(上)唎帝(二十二)素伽(上)[口*((禾*ㄉ)/牛)](二十三)钵唎(二合)野然曩泥(二十四)阿努卢弭计(上二十五)微[口*路]迷(去二十六)素婆涅里(二合)世(二十七)阿施唎丽(二十八)萨么钵啰(二合)本帝(二十九)钵啰尾醯(三十)陀罗尼(三十一)底瑟耻呵(三十二)素底(引)阿替(三十三)步攘伽(上)伽曩(三十四)躬(去)盘拏(三十五)嚩娑(引)嚩曩(三十六)播唎妒(引)里野(二合)宁(三十七)钵唎伽(上)拏宁(三十八)么曩娑(三十九)素路指多(四十)钵那(四十一)恶察啰(四十二)阿毗罗(引)比野(二合四十三)钵啰(二合)底瑟咤诃(四十四)陀罗尼(四十五)阿(引)耳多(四十六)虞泥(去)毗(四十七)

如是陀罗尼  诸佛之所得

具足大威神  智慧无边量

远离于执著  念处悉清净

无色无去来  非方及方所

无相离言说  超过诸戏论

菩萨勤修习  究竟得清凉

假使以百千  那由他偈颂

演说于一句  不能得其边

众圣之所赞  清净无染著

一切诸众会  皆悉生尊重

如是陀罗尼  善法威神力

能摧灭烦恼  令得于胜利

功德及智慧  广大犹如海

成就忍辱力  其心安不动

菩萨常修习  智者所称叹

舍离于贫穷  当获大财宝

如是陀罗尼  增长诸功德

常以空性等  真实句庄严

以舍于文字  名之为空性

以舍于心识  名之为法性

如是陀罗尼  离垢常清净

安住于实智  现种种饶益

令诸众生等  欢喜发净心

无量夜叉众  及于鸠槃荼

如是众鬼王  亦生大欢喜

如是陀罗尼  寂静无戏论

爱乐于众生  普皆与安乐

于多百千劫  常在于诸趣

作无量利益  清净无所染

或以百千偈  演说甘露法

令无量众生  皆生大欢喜

往昔无量佛  以清净意乐

于是陀罗尼  常思惟法性

释梵诸天众  龙王阿修罗

闻此陀罗尼  心生大欢喜

如是陀罗尼  所经诸国土

常无有灾难  病苦及忧恼

一切诸众生  各各皆欣乐

愿此陀罗尼  常住于我心

如是陀罗尼  随所在身心

喉腭及唇舌  生无量功德

若能常受持  获无量功德

利益多众生  皆令得欢喜

如是陀罗尼  舍离诸过恶

演说微妙法  得无尽辩才

令百千众生  皆断除疑惑

摧破诸憍慢  获无量功德

如是陀罗尼  甚深微密法

智者常思惟  勇猛勤修习

被于智慧甲  摧灭诸烦恼

增长功德已  爱乐无厌足

如是陀罗尼  具广大名称

能了尽无尽  生边无生边

以如是智慧  种种自庄严

百千诸如来  尊重而供养

如是陀罗尼  明行为两足

依止于胜定  趣向菩提道

随顺于止观  通达无漏慧

以净信根力  成就于二手

以精进忍辱  成就于两乳

智慧波罗蜜  而为其顶相

修多罗为线  贯穿四辩鬘

往昔所修行  种种诸功德

及无量譬喻  一切悉庄严

如是陀罗尼  具无量功德

于眼前后际  尽边无尽边

若生若无生  边际非边际

寂静不寂静  流转非流转

无有及无起  寂灭并无我

无人无寿者  乃至无众生

如是无量门  一切皆解了

耳鼻舌身心  六尘并四大

乃至世生名  一切皆如是

如上所称叹  微妙陀罗尼

寂静胜功德  诸佛之境界

陀罗尼实义  非文字诠表

随顺于世间  但以假名说

尔时世尊。与诸大众到童子家。敷座而坐。是时月光童子。知佛坐已。躬自赍持微妙供具。奉献如来及诸大众。其供纯以禅定福德殊胜善根不思议力之所成熟。如是施时亦不为己。普令一切无量众生。发趣菩提获大善利。其供周遍皆悉充足。尔时世尊饭食已讫。于众会中。告月光童子言。童子。若善男子善女人等。住大乘者行施资粮。有八十种殊胜功德。云何八十。所谓成熟众生善言摄受。妙相圆满。诸根无缺。舍离生死。证于涅槃。尽诸结使。得胜自在。具足功德。庄严佛土。眷属清净。有大威德。具足智慧。成就最上殊胜之行。圆满无上无等等行。除灭习气。增长如来一切智行。身及舍利为诸世间声闻缘觉之所供养。摧破恶人。能令人王天龙夜叉阿修罗王迦楼罗王及梵天王皆生清信。有大威德。宣说契经。应颂。受记。自说。讽诵。譬喻。因缘。本事。本生。方广。希法。乃至论义。受持演说心无懈惓。于法无吝。安住佛道。世界最胜。名色清净。证于法身。得无所畏。成就福德。蔽诸外道。具善人法。舍恶人行。信福智因。和合佛法。降伏众魔。于佛所说安乐之法无有疑惑。摧破恶欲。具大威德。修菩萨行。得胜神通。舍离生死。成就众生。赞无边行。摄受功德。慰喻众生。受用法乐。修行惠施。入大智门。住于暖法。种性决定。修行法忍。安住佛道。童子。若善男子善女人等。修施资粮。具足成就是八十种殊胜功德。尔时世尊。复说偈言。

大智诸菩萨  具足施资粮

胜利有八十  我今已略说

复有诸功德  无量难思议

皆从布施生  今当少宣说

汝以平等施  普遍于大会

如是施资粮  智者应修习

此施能积集  福聚不思议

相好庄严身  一切皆圆满

生处及种族  国土若居家

名称与色心  一切皆清净

诸天神变事  及宫殿婇女

清净无碍辩  皆从布施生

布施胜资粮  诸佛咸称叹

此即是菩提  最初安住本

精进诸菩萨  于施无疑惑

安住决定心  勤修于布施

如是布施心  成就殊胜福

菩萨勤修习  当证佛菩提

由布施威力  成就胜神通

振动俱胝刹  不损诸众生

由布施能引  净戒及多闻

正信与精进  三昧无漏慧

由布施能引  根力菩提分

正断及神足  远离诸习气

由布施能引  清净妙音声

于百俱胝刹  开示无边法

由净信行施  速得诸神通

为成就神通  应勤修布施

无量诸天众  百千阿修罗

龙神及夜叉  眷属共围绕

咸乘妙楼阁  自在而游戏

如是等诸王  见勤行施者

皆当起远迎  敷座而供养

如是行施人  具足大威德

自在神通力  摄受诸天王

鸠槃荼夜叉  皆悉来归伏

及乾闼婆众  亦献诸音乐

贼害起慈心  恶人当远离

珍财无损减  库藏悉充盈

以修布施故  成就胜资粮

乃至于佛智  不行外道法

是人无病恼  守护陀罗尼

得诸殊胜力  皆由布施生

如是行施人  修习菩提道

不遇恶知识  得同类善友

复有诸菩萨  积集施资粮

成就不思议  陀罗尼智慧

以无量偈颂  演说于总持

一切无挂碍  不失于本义

广大菩提心  志愿常坚固

具足于净戒  舍离诸魔业

不著五欲乐  专精求正念

心常无迷惑  亦不生贪爱

嗔恚诸烦恼  如实皆了知

于一切境界  不著不迷惑

是人善了知  如是诸烦恼

以因缘和合  能生诸过失

乃至于佛法  若因若因因

如是因作用  一切皆能了

是人能了知  眼尽边因性

远离诸迷惑  于眼无所染

是人能了知  眼生边边际

寂静与流转  无有及无生

乃至于寂灭  如是等因性

远离诸迷惑  于眼无所染

是人能了知  眼前际言说

随世假安立  于中无有实

是人能了知  眼后际言说

随世假安立  于中无有实

是人能了知  眼生边边际

寂静与流转  无有及无生

乃至于寂灭  如是等言说

随世假安立  于中无有实

是人能了知  眼前际言说

但因缘和合  于中无所著

是人能了知  眼后际言说

但因缘和合  于中无所著

是人能了知  眼生边边际

寂静与流转  无有及无生

乃至于寂灭  如是等言说

但因缘和合  于中无所著

是人能了知  眼前际言说

自性无表示  于中无所染

是人能了知  眼后际言说

自性无表示  于中无所染

是人能了知  眼生边边际

寂静与流转  无有及无生

乃至于寂灭  如是等言说

自性无表示  于中无所染

耳鼻舌身心  六尘并四大

乃至世生名  一切皆如是

是人能了知  贪欲即佛道

自性无差别  于贪无所染

一切诸佛道  当于烦恼求

知性无差别  是入总持门

说贪是总持  总持即是贪

知性无差别  是学总持门

如是供养贪  即为供养佛

以供养佛故  成就总持门

是人能了知  嗔恚即佛道

自性无差别  于嗔无所染

嗔即是总持  总持即是嗔

知性无差别  是学总持门

如是供养嗔  亦为供养佛

以供养佛故  成就总持门

是人能了知  愚痴即佛道

自性无差别  于痴无所染

若如实了知  痴性之边际

是则修佛道  成就总持门

痴即是总持  总持即是痴

知性无差别  是学总持门

如是供养痴  即为供养佛

以供养佛故  成就总持门

如是供养痴  即为供养法

以供养法故  成就总持门

如是供养痴  即为供养僧

以供养僧故  成就总持门

如是供养痴  即为供养戒

以供养戒故  成就总持门

如是供养痴  即供养精进

供养精进故  成就总持门

如是供养痴  即供养赞叹

供养赞叹故  成就总持门

如是供养痴  即供养佛法

供养佛法故  成就总持门

如是供养痴  即供养法性

供养法性故  成就总持门

如是供养痴  即供养真如

供养真如故  成就总持门

如是供养痴  即供养无生

供养无生故  成就总持门

如是供养痴  即供养无灭

供养无灭故  成就总持门

如是供养痴  即供养无尽

供养无尽故  成就总持门

如是供养痴  即供养无有

供养无有故  成就总持门

如是供养痴  即供养无边

供养无边故  成就总持门

如是供养痴  即供养三有

供养三有故  成就总持门

如是供养痴  即供养寂静

供养寂静故  成就总持门

如是供养痴  即供养流转

以供养转故  成就总持门

如是供养痴  即供养无转

供养无转故  成就总持门

如是供养痴  即供养无有

供养无有故  成就总持门

如是供养痴  即供养无起

供养无起故  成就总持门

如是供养痴  即供养寂灭

供养寂灭故  成就总持门

如是供养痴  即供养不来

供养不来故  成就总持门

如是供养痴  即供养无行

供养无行故  成就总持门

如是供养痴  即供养有为

供养有为故  成就总持门

如是供养痴  即供养苦等

以供养苦等  成就总持门

如是供养痴  即供养苦智

供养苦智故  成就总持门

如是供养痴  即供养集智

供养集智故  成就总持门

如是供养痴  即供养灭智

供养灭智故  成就总持门

如是供养痴  即供养道智

供养道智故  成就总持门

如是供养痴  即供养法智

供养法智故  成就总持门

如是供养痴  即供养类智

供养类智故  成就总持门

如是供养痴  供养无生智

供养无生故  成就总持门

如是供养痴  即供养尽智

供养尽智故  成就总持门

如是于正断  念住并神足

五根及五力  七觉八道支

兼彼奢摩他  毗般舍那等

于斯九种法  一切皆如是

尔时世尊。告月光童子言。善男子。若有众生住于大乘。为欲成就如上所说陀罗尼者。应当远离八十种人。云何八十。所谓杀父。害母。杀阿罗汉。以屠害心出佛身血。破和合僧。贼住出家。无根二根。邪见。邪思惟。邪语。邪业。邪命。邪精进。邪念。邪定。不知处。不知时。不知法。不知道。不知量。不知自他。于佛法僧并诸学处不能尊重。于不放逸及殊胜境亦不宗仰。不知法。不知律。不知学处。不知其罪若重若轻。不知其戒是毁是缺。又不知行若细若粗。亦不知业未来现在。于下劣事亦不了知。赞声闻乘毁如来法。劝导开示辟支佛乘远离厌舍无上正道破戒。破见。破诸威仪。行于非道。说有我人。说有众生。说有命者。说有补特伽罗。志意下劣。起贪嗔痴。断见。常见空无因见。不见有。不见无。不见业。不见精进。不知业。不知业因。不知异熟。不知异熟因。不知诸根。不知诸根因不知界。不知界因。不知解脱。不知解脱因。不知道。不知道因。不知烦恼。不知烦恼因。不知施。不知施因。不知前际及于后际。不知前际及后际因。不知生死。不知生死因。不知有漏。不知有漏因。不知尽非尽。不知有非有。不知边际非边际。不知寂静非寂静。不知转非转。不知性非性。不知生非生。不知灭非灭。童子。若善男子善女人等。为欲成就如上所说陀罗尼者。应当舍离是八十种非法之人。尔时世尊。复说偈言。

若不了于眼  生尽之边际

是人迷总持  智者应远离

若能了于眼  无我无众生

是人住总持  智者应亲近

若能了于眼  生尽离文字

是人住总持  智者应亲近

若能了于眼  寂静无所住

是人住总持  智者应亲近

若能了于眼  自性无所住

是人住总持  智者应亲近

若能了于眼  无转无色相

是人住总持  智者应亲近

若能了于眼  无生性寂灭

是人住总持  智者应亲近

若能了于眼  自性离名相

诸佛无能说  称叹及表示

是人住总持  智者应亲近

若能了于眼  自性离名相

无有能思惟  受持及演说

是人住总持  智者应亲近

如是总持性  非文字诠辩

无有诸方所  亦非心所到

是法无欢喜  亦不住嗔恚

不动如山王  虽说无所得

总持实无有  乃至我亦无

若我自性空  总持亦无有

总持自性空  愚者计为有

由是妄分别  不闻生忧恼

若分别贪性  及以总持空

如是二分别  毕竟不可得

若了空性空  总持亦非有

乃至菩提分  三摩地亦空

若有能了知  总持及空性

乃至三摩地  于眼亦了知

若于眼尽边  如实善了知

则于总持门  究竟能成就

若于眼生边  如实善了知

则于总持门  究竟能成就

若于眼边际  如实善了知

则于总持门  究竟能成就

若于眼寂静  如实善了知

则于总持门  究竟能成就

若于眼流转  如实善了知

则于总持门  究竟能成就

若于眼无有  如实善了知

则于总持门  究竟能成就

若于眼无生  如实善了知

则于总持门  究竟能成就

若于眼寂灭  如实善了知

则于总持门  究竟能成就

若于眼变异  如实知尽边

则于总持门  究竟能成就

若于眼变异  如实知生边

则于总持门  究竟能成就

若于眼变异  如实知边际

则于总持门  究竟能成就

若于眼变异  如实知寂静

则于总持门  究竟能成就

若于眼变异  如实知流转

则于总持门  究竟能成就

若于眼变异  如实知无有

则于总持门  究竟能成就

若于眼变异  如实知无生

则于总持门  究竟能成就

若于眼变异  如实知寂灭

则于总持门  究竟能成就

耳鼻舌身心  六尘并四大

乃至世生名  一切皆如是

若于眼前际  无变无异相

无取无分别  是住总持门

若于眼尽边  无变无异相

无取无分别  是住总持门

若于眼生边  无变无异相

无取无分别  是住总持门

若于眼边际  无变无异相

无取无分别  是住总持门

若于眼寂静  无变无异相

无取无分别  是住总持门

若于眼流转  无变无异相

无取无分别  是住总持门

若于眼无有  无变无异相

无取无分别  是住总持门

若于眼无生  无变无异相

无取无分别  是住总持门

若于眼寂灭  无变无异相

无取无分别  是住总持门

耳鼻舌身心  六尘并四大

乃至世生名  一切皆如是

贪嗔痴忿慢  嫉诳悭忧恼

过失垢毒箭  暴流黑白业

不生亦不灭  不去亦不来

不动亦不异  非作亦非行

非明亦非闇  非流舍暴流

无尽及无住  非行非不行

非字非攀缘  非出亦非入

分别妄想等  六十二诸门

各随其义理  一切皆如是

若知眼前际  乃至于上下

无取无分别  是住总持门

若知眼尽边  乃至于上下

无取无分别  是住总持门

若知眼生边  乃至于上下

无取无分别  是住总持门

若知眼边际  乃至于上下

无取无分别  是住总持门

若知眼寂静  乃至于上下

无取无分别  是住总持门

若知眼流转  乃至于上下

无取无分别  是住总持门

若知眼无有  乃至于上下

无取无分别  是住总持门

若知眼无生  乃至于上下

无取无分别  是住总持门

若知眼寂灭  乃至于上下

无取无分别  是住总持门

耳鼻舌身心  六尘并四大

乃至世生名  一切皆如是

于地不变异  无取无分别

如是了知者  成就总持门

于地无生相  无取无分别

如是了知者  成就总持门

于地无灭相  无取无分别

如是了知者  成就总持门

于地证入相  无取无分别

如是了知者  成就总持门

于地出离相  无取无分别

如是了知者  成就总持门

于地无愿相  无取无分别

如是了知者  成就总持门

于地无住相  不来亦不去

无边与无尽  相应不相应

离名字计度  观察与流转

无有及修治  无言说表示

寂静无所依  念住并正断

神足及根力  觉支无畏道

如是诸地法  无取无分别

如是了知者  成就总持门

若于我无入  无取无分别

如是了知者  成就总持门

若于我无出  无取无分别

如是了知者  成就总持门

若于我无相  无取无分别

如是了知者  成就总持门

若于我无愿  无取无分别

如是了知者  成就总持门

若于我无住  无取无分别

如是了知者  成就总持门

若于我无生  无取无分别

如是了知者  成就总持门

若于我无灭  无取无分别

如是了知者  成就总持门

若于我文字  无取无分别

如是了知者  成就总持门

若我离文字  无取无分别

如是了知者  成就总持门

知眼前后际  远离于断常

因缘自性空  导师方便说

若演说法时  分别于眼相

是人妄分别  不名真说法

若思惟法时  分别于眼相

是人妄分别  不名思惟法

若修习法时  分别于眼相

是人妄分别  不名修习法

若了眼空性  即不趣菩提

诸佛于是人  常现前说法

若不了知眼  亦不了知色

若能了知眼  于色亦了知

若能了于眼  于色亦了知

若于色了知  于眼亦能了

耳鼻舌身心  六尘并四大

乃至世生名  一切皆如是

若演说法时  分别于因相

是人妄分别  不名为说法

若演说法时  分别寂静相

是人妄分别  不名为说法

若演说法时  分别于道相

是人妄分别  不名为说法

若演说法时  分别于空相

是人妄分别  不名为说法

若演说法时  分别于积集

是人妄分别  不名为说法

若演说法时  分别于事物

是人妄分别  不名为说法

若演说法时  分别眼摄取

是人妄分别  不名为说法

于眼不了知  是则生贪欲

若能了知眼  贪欲则不生

耳鼻舌身心  六尘并四大

乃至世生名  一切皆如是

若演说法时  分别种种果

是人妄分别  不名为说法

不退于志愿  了达于性空

得诸三昧门  彼能善说法

不退于志愿  于眼离分别

以无分别故  彼能善说法

不了眼性空  亦迷眼自性

以不了知故  是不应说法

若了眼性空  即知眼自性

以能了知故  是人应说法

不了眼性空  亦迷句自性

以不了知故  是不应说法

若了眼性空  即知句自性

以能了知故  是人应说法

不了眼性空  亦迷文自性

以不了知故  是不应说法

若了眼性空  即知文自性

以能了知故  是人应说法

不了眼性空  亦迷名自性

以不了知故  是不应说法

若了眼性空  即知名自性

以能了知故  是人应说法

不了眼性空  亦迷色自性

以不了知故  是不应说法

若了眼性空  即知色自性

以能了知故  是人应说法

不了眼性空  依世相分别

不能善随顺  调伏诸众生

若了眼性空  不依相分别

即能善随顺  调伏诸众生  不了眼有无  处众而说法

是人贪利养  一切无信受

若了眼有无  处众而说法

是人不贪著  一切皆信受

不了眼性空  而处于法座

虽说多譬喻  一切无信受

若了眼性空  而处于法座

所说诸譬喻  一切皆信受

耳鼻舌身心  六尘并四大

乃至世生名  一切皆如是

尔时世尊说是经已。月光童子及诸大众。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乾闼婆等。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重生嫡女:废柴王妃要翻天

    重生嫡女:废柴王妃要翻天

    21世纪最强雇佣兵、身怀上古奇书、医毒世家传人,一朝穿越,变成了百里家的废柴大小姐!原主柔弱,我不怂!毁我根基者,杀!渣男绿我者,休!白莲伤我者,打!这一世,她恣意潇洒,活成了元帝国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百里笙歌!手刃仇人后,她正打算悬壶救世,快意江湖,某皇子却拽住了她的袖口:“小歌歌,你偷了我的心,是不是要我以身相许?”
  • 米虫太子妃

    米虫太子妃

    一道从天而降的圣旨,竟然将她砸成了金光闪闪的太子妃!呜呜~她的米虫计划啊!她的自由啊!!她的美男啊!!!呜呜~通通都没有了~没有了~这简直就是真实版的人在家中躺,锅从天上来呀!死作太子妃.VS.腹黑太子爷~腹黑篇:“殿下!说来您可能不信,臣妾有一种看见账簿就犯晕的毛病……”洛妃华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无碍!有御医,孤相信爱妃的病假以时日定会痊愈!”凤熙神色认真。于是学习做账时装晕的洛妃华就看见御医拿着泛寒光的银针一步步靠近,吓得她瑟瑟发抖,急忙认怂“殿下!臣妾错了~”洛妃华欲哭无泪!居然来真的!!她不过是想退个账簿偷个懒而已,咋就这么难呢!呜呜~第一回合:战败!霸气篇:洛妃华:“殿下将来还臣妾自由便是!”“不可能!”凤熙脸色变黑,盯着女子的眼睛,言辞犀利“从你嫁给孤那一日起,便注定与孤一同站在高处!”洛妃华抖抖肩膀,撇了撇嘴,再次毫无骨气的怂了~第二回合:战败!第三回合:战败!第四回合:………………………………………………
  • 碧海青龙传系列五

    碧海青龙传系列五

    十万年前的洪荒之战,无数强者陨落天际,踏入轮回;十万年后,他们的转世逐一出现,当年的暗中布局,都渐渐地浮出水面;看似平静的人间界,终于再起波澜,大唐的烟尘,掩不住历史的脚印,唐朝的官场、江湖逐一出场,无数英杰也逐一隆重登场;但所有人,都只是一个人的陪衬……
  • 破冰

    破冰

    本书以纪实的手法,通过记录湖南蓝山县医改的过程,反映出蓝山县在医疗改革探索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时的努力和智慧。
  • 诸天帝族

    诸天帝族

    巡回方知界阔,执剑孤战四方。人人有各自的意志,何受天道掌控?叱咤风云,搅动四方。一个人的上路,一场无止境的战斗。在这乱世天才崛起的大界中,我,便是主角!第一本书,各位大佬多多支持一下我啊,谢谢了
  • tfboys之爱我,就请你等我

    tfboys之爱我,就请你等我

    当校草明星遇上身份多样的公主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文中没有人物简介所以我在这里说一下三位女主都是十六岁。男主一位十七两位十六。)
  • 快穿之黑化反派超甜哒

    快穿之黑化反派超甜哒

    一向清心寡欲的她,无缘无故的就被一个名为二宝的辣鸡系统给强行绑定了,开始在拯救反派BOSS的路上一去不回。
  • 泪落茶盏

    泪落茶盏

    这是一个身为厄运者的狐荼语想要摆脱如果随其自然就会悲惨而死的命运的自救故事。
  • 盛世星途

    盛世星途

    一手造就世界,一手毁灭。此书我想写完,并不放弃
  • 曾经你是我最在乎的那个人

    曾经你是我最在乎的那个人

    朦胧的爱,那些年和那些事,像匆匆的过往,每个女生一定都有自己所暗恋的男生吧!相信本书能唤起大家对“青春”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