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55800000001

第1章 陶渊明家书(1)

与子俨等疏

告俨、俟、份、佚、佟:

天地赋命,生必有死,自古贤圣,谁独能免?子夏有言曰:“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四友之人,亲受音旨,发斯谈者,将非穷达不可妄求,寿夭永无外请故耶?

吾年过五十,少而穷苦,每以家弊,东西游走。性刚才拙,与物多忤。自量为己,必贻俗患,俛辞世,使汝等幼而饥寒。余尝感孺仲贤妻之言,败絮自拥,何惭儿子?此既一事矣。但恨邻靡二仲,室无莱妇,抱兹苦心,良独内愧。

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意浅识罕,谓斯言可保。日月遂往,机巧好疏,缅求在昔,眇然如何!

疾患以来,渐就衰损,亲旧不遗,每以药石见救,自恐大分将有限也。汝辈稚小家贫,每役柴水之劳,何时可免?念之在心,若何可言!然汝等虽不同生,当思四海皆兄弟之义。鲍叔、管仲,分财无猜;归生、伍举,班荆道旧。遂能以败为成,因丧立功。他人尚尔,况同父之人哉!颍川韩元长,汉末名士,身处卿佐,八十而终。兄弟同居,至于没齿。济北氾稚春,晋时操行人也,七世同财,家人无怨色。《诗》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尔,至心尚之。汝其慎哉!吾复何言。

【译文】

告戒俨、俟、份、佚、佟:天地给人以生命,有生就一定有死,从古到今圣贤的人,有谁能够幸免呢?子夏有话说:“死生有天命,富贵天注定。”“四友”那样的人,亲自接受言谈意旨,连四友这样的人都这么说,足见穷达与否、寿命长短都是不由人的。

我年龄已过五十,年少时穷苦,每次因为家里困乏,东西游走。本性坚强学识笨拙,参加事物多不和。自己为自己考虑,一定遗留风俗灾患,勉力弃官隐居,使你们年幼就受饥寒。我曾经感叹东汉王霸的贤妻的话,坏的棉絮自己拥有,为何要使儿子惭愧呢?这是一样的事情。虽然遗憾没有二仲那样的邻居,家里没有像老莱子的妻子,胸怀这样的苦心,自己心里很惭愧。

年少时学习弹琴读书,我喜欢悠闲清净,读书有了收获,就高兴得忘了吃饭。看见树木交错着郁郁葱葱,不同季节有不同的鸟鸣声,就有十分高兴。常言道:五六月中,在北窗下睡着,遇到凉风刚到,自己认为是伏羲氏以前的人。意识浅见识少,以为这样的生活可以保持下去。随着时间的迁移,体智衰退,盛年之欢不可再来。

患疾病以来,逐渐趋向衰弱,亲人故交不抛弃,每次用药物救我,自己恐怕寿命将要到了。你们这辈从小家境贫寒,每次被驱使做砍柴挑水的劳动,什么时候可以免除啊?挂念在心里,有什么可以说的!但是虽然你们不是同一个母亲所生的,但应当想到四海之内都是兄弟的情义。鲍叔、管仲共同做买卖,分钱的时候管仲总要多占一点,但是鲍叔不觉得他贪财,因为知道他家里穷。归生、伍举都是春秋时楚国人,二人交情很好,后来伍举因罪逃到了晋国做官;归生与他相遇,二人铺荆而坐,共叙旧情。就是因为在鲍叔帮助下,管仲变失败为成功,在归生帮助下,伍举于失败(因罪出逃)后回国立了功。其他人尚且如此,何况同父辈的人啊!颍川的韩元长,汉朝末的名士,身份为卿佐,八十岁死了。兄弟一起居住,直到终身。济北的氾稚春,晋国时的操行人,七世用共同的财产,家人没有怨怒的脸色。《诗经》说:“对于古人的崇高道德则敬仰,对于他们的高尚行为则遵行、学习。”即使不能那样,诚心诚意地崇尚他们。你们可要慎重啊!我没什么再说的了。

【题解】

俨,和正文第一句中的“俟、份、佚、佟”都是陶渊明的儿子。

陶渊明《与子俨等疏》沿袭前人“与子书”的训诫劝勉传统,不过却展现出个人独特的风格。首先,陶渊明以叙说个人志趣情怀为主体,其次方为训诫劝勉儿子。再者,书中所言之“志”,不仅传达一个为人父者对儿子的关爱,更突破前人与子书“君父至尊”的传统格局,而是向儿子倾诉衷肠,吐露心声,解释自己的立场,期盼得到儿子的谅解。字里行间流露出,自己“俛辞世”,归耕田亩,累及儿子“幼而饥寒”,从小难免“柴水之劳”的愧疚不安;还有隐含于整封书信中,对自己选择的人生道路,似乎怀着一份不确定感,还有一份歉意。这些非常私人的,属于比较隐蔽幽微的情怀,是陶渊明之前与子书中所无,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罕见的。

陶渊明小传

陶渊明(约365—427),又名陶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

陶渊明出身于破落仕宦家庭。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军功显著,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做过太守。

陶渊明年幼时,家庭衰败,九岁丧父,与母妹三人度日。孤儿寡母,多在外祖父孟嘉家里生活。孟嘉是当代名士,渊明“存心处世,颇多追仿其外祖辈者”。他的个性、修养,都有外祖父的遗风。外祖父家里藏书很多,为他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他接受了儒家和道家两种不同的思想,培养了“猛志逸四海”和“性本爱丘山”的两种不同的志趣。

陶渊明少年时期有大志,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他怀着“大济苍生”的愿望,任江州祭酒。当时门阀制度森严,他出身庶族,受人轻视,不久即辞官。安帝隆安四年(400),他到荆州,投入桓玄门下做属吏。元兴元年(402)正月,桓玄举兵攻入建康,夺取东晋军政大权。元兴二年,桓玄在建康公开篡夺了帝位。陶渊明此时在家乡躬耕自资,对桓玄称帝之事,不屑一谈。后桓玄兵败西走,陶渊明投刘裕幕下任镇军参军。

刘裕攻下建康,大力进行政治整顿,“内外百官,皆肃然奉职,风俗顿改”。陶渊明曾一度对刘裕产生好感。但不久就发现刘裕为了剪除异己,杀害无辜。他对此感到十分失望,便辞职隐居。

义熙元年秋,叔父陶逵介绍他任彭泽县令,到任八十一天,碰到浔阳郡派遣邮至,属吏说:“当束带迎之。”他叹道:“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遂授印去职。

陶渊明十三年的仕宦生活,自辞彭泽县令结束。这十三年,是他为实现“大济苍生”的理想抱负而不断尝试、不断失望、终至绝望的十三年。最后赋《归去来兮辞》,表明与上层统治阶级决裂,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决心。

陶渊明辞官归里,过着“躬耕自资”的生活,享受“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的田园之乐。夫人翟氏,与他志同道合,安贫乐贱。渊明爱菊,宅边遍植菊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至今脍炙人口。他性嗜酒,饮必醉。朋友来访,无论贵贱,只要家中有酒,必与同饮。

他辞官回乡二十二年一直过着贫困的田园生活,而固穷守节的志趣,老而益坚。陶渊明一生创作了很多作品,描绘田园生活的诗作居多。他的诗从内容上可分为饮酒诗、咏怀诗和田园诗三大类。其中田园诗的数量最多,成就最高。陶渊明还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大量创作饮酒诗的诗人。

同类推荐
  • 好说歹说

    好说歹说

    文坛怪才阿城、陈村担任主持人,与文艺圈各路高手共同打造十二场谐趣对话。神侃对手包括姜文、洪晃、朱德庸、史铁生等人。话题不拘一格,既有关于生命的哲理性体认、对爱和快乐等人类情感的溯源;也有对语言文字和音乐影像的生动考察;抑或闲聊惬意的旧时光、身边的新动向。看似庞杂随意,但在话语的交锋处时有火花闪现。
  • 智慧的星空:聆听大师心灵的声音

    智慧的星空:聆听大师心灵的声音

    儒和道是中国文化中截然不同的两个系统。一个人从事职业的时候去承担责任。认同规则,在社会上积极努力,就更体现儒家色彩。当一个人回到个人角色中。去放松自我,心灵邀游。热爱自然。看到生命本质的欢欣.其实就更接近道家的状态。——于丹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城市的时代。二十一世纪冒与国的竞争。地区与地区的竞争将集中地体现在城市与城市.尤其是中心城市与中心城市之间的竞争。因此我们必将加快我们的城市化进程。——易中天
  • 百废待兴:争取苏联援建一五六个项目

    百废待兴:争取苏联援建一五六个项目

    共和国故事主要讲述建国以后,我们国家六十年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它从政治、经济、军事、科学、文化等方面加以阐述,《百废待兴:争取苏联援建一五六个项目》主要讲述争取苏联援建一五六个项目等相关情况。
  • 多元视角下的外国文学研究

    多元视角下的外国文学研究

    本书收录2013年江苏省外国文学学会年会的27篇优秀论文。文集根据论文选题、视角、主题等分为四部分,分别是“后殖民生态批评”、“独特叙事民族身份多元文化”、“伦理反思现实关照原型探索”和“身体政治两性聚焦后现代之思”。这些研究成果代表了江苏省外国文学研究的新成果、新进展和新动向。
  • 文心世相:何满子怀旧琐忆

    文心世相:何满子怀旧琐忆

    本书收录著名杂文家何满子的优秀杂文随笔,内容丰富,如对历史人物的剖析、对文化现象的感触、对老友的回忆等。语言犀利风趣,多发自对世态、人生、文化的感触。面对历史上的人和事、当下的文化现象,作者深入剖析,慨叹时弊,启人才智。
热门推荐
  • 死神之若水三千

    死神之若水三千

    前世慕容世家的少爷意外穿越到了死神的世界,强大的灵力,恐怖的虚,一次又一次的死里逃生,让他变得更加强大,且看其怎要从一个人类少年笑看风云,无人能敌!
  • 师傅别跑等等我

    师傅别跑等等我

    午夜。上官府依旧是灯火一片,笙歌四起。在没人注意的小角落,一个杂院传来低微的呻吟,屋外一只乌鸦歪着头停在树上。上官凌睁开眼睛,这是哪里?往昔熟悉的屋子此刻呈现在眼前,这是......上官府?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橘舟记

    橘舟记

    人物为了追求内心精神世界的富足感,从而踏上了未知终点的旅途,从一件件亲身体验的事情中似乎寻得了人生的感悟。
  • 邪魅王爷之天才女医

    邪魅王爷之天才女医

    21世纪被称为天才,神医,竟然因为一个类似古代的戒指而穿越到了一个从未在历史上出过的大陆上,穿越就穿越吧,但问题是为什么穿越在一个废物的身上啊,穿越到了夏家嫡女夏卉菡身上,夏家大小姐是废物人人尽知,都恨不得离她远远的,但只有他魏王殿下向她许下诺言,永不离开她,看看穿越过来的夏卉菡是怎样把废物标签抛弃的吧,谁说夏家大小姐是废物的,医术,神宠,美男,武功只要一个就可以把你们比得无地自容。
  • 梁启超传

    梁启超传

    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是青春中国诞生的第一口呼吸;他的《变法通议》是一新文化向旧文化宣战的第一把利剑;他的“小说界革命”的尝试为腐朽的旧文学注入第一支兴奋剂。他力主变法却踏上流亡之路;他推行共和体制却步履艰难;他指挥讨袁护国却遇重重阻拦;他与康有为同为戊戌干将,却最终分道扬镳……
  • 朝逆世

    朝逆世

    云朝在灵承山度过的十六年,抛开最后那点不愉快不说,可以说是无忧无虑,师父疼,师兄爱,每天还可以观赏师父的美色,还喜欢上了自己的师父,虽然自己从未表明过,但也是尽心尽力,奈何最后被剔了骨剜了心,走上了慢慢黑化道路。即使是面对最尊贵的神祗说要至自己于死地,她也能风轻云淡的将嘴角一勾,十分霸气的说道:“那也是可以斗上一斗。”只是当年身旁那个粘人的瓷娃娃,如今也变成了翩翩少年郎,嘴边成天挂着:“阿朝说什么就是什么。”“阿朝说的我都信。”“阿朝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即便逆天我也会帮你。”........面对着这样绝色的脸蛋说这样的话,又怎么能不让人心动。
  • 我的高二生涯

    我的高二生涯

    平淡的高中生活,就看看主角怎么过活。“天生我才必有用”,我有什么用。
  • 穿越古代夺天下

    穿越古代夺天下

    男主通过时空机穿越到古代经历磨难闯天下的故事
  • 地球最后一名修行者

    地球最后一名修行者

    如果说,上天给了你一份改变命运的造化,你是选择接受还是拒绝?郑强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接受。可是,五十万年之后,当你早就知道,上天要给你一份造化,你是选择拒绝还是接受?此刻已经举世无敌的郑强选择了犹豫。若是能够回到从前,他想选择回到地球那个安逸的地方。没有纷争,没有遗憾,陪着杨婷,就这样安安静静的过完他短暂的一生。修行,不求举世无敌,只求能够在无尽的未来,等待着跟她的重逢的那一天。——郑强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