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06000000039

第39章 钱穆(3)

1952年,18岁的李敖初次拜访钱穆,此后,他们书信来往多年。钱穆曾在信中殷殷规劝、循循善诱:“学问之事,首贵有恒心,其次则防骄气,小有所成,志得意满,中道而止,虽有脱秀之质,犯此二病,终不能有远到之望,唯立志高远,始克免此。君尚在青年,向学伊始,故特以此相勉。”又说:“当知学问与德性实为一事,学问之造诣,必以德性之修养为根基,亦以德性之修养为限度,苟忽于德性,则学问终难深入,此层务盼注意。”钱穆去世后,李敖回忆说:“信中对一个18岁的青年如此鼓励,固因我的好学引起他的注意,也实可看出他具有教育家的风度。”

因为后来钱穆对******的态度,李敖对钱穆的态度也由最初的佩服转变为厌恶,甚至对钱发起了猛烈攻击。但李敖却始终记得钱穆对他的殷殷教诲。钱穆去世后,他回忆说:“在钱穆死前不久,我去’故宫博物院‘,远远地望见了他,他已老态龙钟、步履维艰。我没有趋前问候,但心里一直感念他,毕竟在我少年时代,他曾经被我心仪,曾经热心指导过我、帮助过我,这种老辈风范的人物,对于’现代史‘来说,真是’上古史‘了……”

晚年到台湾后,钱穆应张其昀邀请,到台湾中国文化学院(现台湾中国文学大学)任历史系教授,每周讲课两小时。为免钱穆奔波,学校安排钱穆在家中客厅授课,持续18年之久。钱家客厅总是座无虚席,钱穆身旁的圆桌坐的是他带的研究生,旁听者则自行觅座。有人坚持持续听课18年,从学生听成教授,又带着学生来听课。1977年冬,钱穆胃疼,次年春患黄斑变性症,双目失明,但钱穆却一直坚持进行教学演讲。

钱穆对学生要求严格,希望他们潜沉下来,专心治学。他说,五四一代的学者迅速成名,学术却谈不上;清华一代的学者有成绩,却太早当上教授,过舒适日子,谈不上大成就,反不及以一生精力著一本书。他要求弟子不要年轻时轻易发表作品,以免到了年长学问贯通后后悔。

1986年,92岁的钱穆告别了他的教学生涯。这年生辰,他在素书楼讲了最后一课,讲课完毕,他对学生们说:“你们是中国人,不要忘记了中国!”

风华

苏州中学的学生胡嘉回忆老师钱穆:“钱先生身躯不高,常穿布大褂,戴金丝眼镜,头发偏分,面露笑容,口才很好。讲解符文,巧譬善导,旁征博引。他的国语尽皆吴音,但吐音明白,娓娓动人。有时高声朗诵,阴阳顿挫,余音绕梁。”

朱海涛在《北大与北大人》中描写钱穆:“宾四先生,也是北大最叫座教授之一。这并不需要什么事先的宣传,你只要去听一堂课就明白了,二院大礼堂,足有普通大课室的三倍,当他开讲中国通史时,向例是坐得满满的。课室的大,听众的多,和那一排高似一排的座位,衬得下面讲台上的宾四先生似乎更矮小些。但这小个儿,却支配着全堂的神志。他并不瘦,两颊颇丰满,而且带着红润。一副金属细边眼镜,和那自然而然的和蔼,使人想到’温文‘两个字,再配以那件常穿的灰布长衫,这风度无限雍容潇洒。向例他总带着几本有关的书;走到讲桌旁,将书打开,身子半倚半伏在桌上,俯着头,对那满堂的学生一眼也不看,自顾自地用一只手翻书。翻,翻,翻,足翻到一分钟以上,这时全堂的学生都坐定了,聚精会神地等着他,他不翻书了,抬起头来滔滔不绝地开始讲下去。越讲越有趣味,听的人越听越有趣味。对于一个问题每每反复申论,引经据典,使大家惊异于其渊博,更惊异于其记忆力之强,而易见开讲时的翻书不过是他启触自己的一种习惯,而不是在上面寻什么材料。这种充实而光辉的讲授自然而然地长期吸引了人。”

何兹全回忆钱穆在北大讲课的情形:“钱先生讲课,很有声势,也很有特点。虽然一口无锡方言,不怎么好懂,但仍然吸引人。……他讲课每讲到得意处,像和人争论问题一样,高声辩论,面红耳赤,在讲台上龙行虎步,走来走去。”

方诗铭在《宾四先生散忆》中回忆钱穆在齐鲁大学讲课的情形说:“宾四先生善言辞,长于演讲……先生授课,于兴至之处,时高举双臂,慷慨激昂,间更纵声而笑。”

钱穆注重养生,几十年如一日练习太极拳。钱穆在新亚书院的学生唐端正曾回忆说:“他呼吸深长,全套每次可打30分钟。在桂林街初期,有一天正当钱先生在上课,突然来了两个阿飞,在课室门口探头探脑,一派轻薄。钱先生站着问他们是做什么的,他们也不理睬,还旁若无人地在课室内左右穿插。钱先生恼怒了,登时把长袍的两只阔袖拉起,露出两只结实的手臂,一个箭步就抢到那两个阿飞的面前,摆出个揽雀尾的姿势,把他们吓得一溜烟跑了。”

1950年春天,******来到新亚书院,发现“整个学校的办公室只是一个很小的房间,一张长桌子已占满了全部空间”。他对钱穆的第一印象是:“个子不高,但神定气中,尤其是双目炯炯,好像把你的心都照亮了。与人交往,他的尊严永远是在那里的,使你不可能有一刻忘记。”

推重

1922年春,钱穆的同事兼同学安若泰在上海与常州府中学堂的同学施之勉晤面,在旅馆夜谈时,纵论一时作家学人。施说,在《学灯》见了钱穆的文章,文体独异,可惜不知道此人资历,今在何处。安若泰说:“此人乃我辈常州府中学堂旧同学,近在后宅,与余同一学校。惟已改名,故君不知耳。”施当时在厦门集美学校任教务长,遂告诉安:“我此去,必加推荐。”是年秋,厦门集美学校果然寄来聘书,聘请钱穆为中学教员。

钱穆与钱基博的结识也源于钱穆发表在报纸上的文章,钱基博对钱穆非常赏识,推荐其到自己兼课的无锡省立第三师范任教。此后钱穆一直敬重钱基博,晚年仍不忘钱基博的提携和赏识,他说:“同事逾百人,最敬事者,首推子泉(钱基博)。生平相交,治学之勤,待人之厚,亦首推子泉。”

1929年,在南京内学院听欧阳竟无讲佛学的蒙文通读到钱穆的文章后,对钱极为佩服,他先写万字长信给钱穆,后又特地到苏州拜访钱。时值冬日,两人同游灵岩山,又乘轿到太湖畔的邓尉游玩。蒙文通随身携带着钱穆正在写的《先秦诸子系年》书稿,乘坐轿子时,便迫不及待地披览起来。蒙文通对此书赞叹不已,对钱说:“君书体大思精,惟当于三百年前顾亭林诸老辈中求其伦比。乾嘉以来,少其匹矣。”

陈寅恪对《先秦诸子系年》一书也极为赞赏,他多次在不同场合称赞该书“极精湛”,并将该书与自己最尊崇的王国维的书相提并论,说“自王静安后未见此等著作”。

陈寅恪对钱穆的《国史大纲·引论》一文亦极为推重。钱穆在《师友杂忆》中记载:“张其昀晓峰来昆明出席中央研究院评议会,晤及陈寅恪。寅恪告彼近日此间报端有一篇大文章,君必一读。晓峰问,何题。乃曰,钱某《国史大纲》引论。晓峰遂于会后来宜良,宿山中一宵,告余寅恪所言。”

顾颉刚看到《先秦诸子系年》一书后,称该书“作得非常精练,民国以来战国史之第一部著作也”。顾对钱说:“君似不宜长在中学中教国文,宜去大学教历史。”之后,顾颉刚邀请钱穆为《燕京学报》撰文。钱当时正读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心中存疑,又因顾主讲康有为,于是起草《刘向歆父子年谱》一文。此文不啻与顾颉刚进行学术上的争论,但顾毫不介意,既将钱文刊出,又推荐钱穆至燕京大学任教。为此,钱穆称赞顾颉刚道:“此等胸怀,万为余特所欣赏。”

胡適邀请弟子顾颉刚到北大任教,其时钱穆正从燕京大学辞职,顾便乘机向老师推荐钱穆。顾在给胡的信中说:“我想,他如到北大,则我即可不来,因为我所能教之功课他无不能教也,且他为学比我笃实,我们虽方向有些不同,但我尊重他,希望他常对我补偏救弊。故北大如请他,则较请我为好……”胡適欣然同意,钱穆遂到北大任教。

胡適亦赏识钱穆,称钱的《刘向歆父子年谱》乃“一大著作,见解与体例都好”。钱穆在北大时,有人向胡適请教关于先秦诸子问题,胡適总说:“有关先秦诸子事,可向宾四先生请教,不必再问我。”胡適还将自己珍藏的孤本《求仁录》借给钱研览。

钱穆的老师吕思勉盛赞弟子的《国史大纲》一书中论南北经济一节,又说“书中叙魏晋屯田以下,迄唐之租庸调,其间演变,古今治史者,无一人详道其所以然。此书所论诚千载只眼也”。

直到1968年,钱穆才当选中央研究院院士,李敖很为其抱不平:“钱穆的理学怪说固不足论,但他在古典方面的朴学成就,却更该先入选成院士。”

礼遇

抗战期间,******数次会见钱穆,与其谈宋明理学与历史,并请他到重庆机关进行演讲。为表示对钱的敬重和礼遇,蒋会见钱时,特地改穿长袍。钱在会面时曾向蒋进言,为了全体国人的利益,请蒋在抗战胜利后功成身退。1949年,国民党全面溃败之际,钱力主蒋应当下野。蒋日后仍对钱礼遇有加,甚至公开说,或许钱穆等人当时所言,“对国事是有利的”。

钱穆曾回忆他与******见面的情形:第一次会面,“谈话不到数分钟,已使我忘却一切拘束,权畅尽怀,如对师长,如晤老友,恍如仍在我日常之学究生活中。”第二次,蒋设宴款待钱穆,“餐桌旁备两座,一座背对室门进口,一座在右侧,我见座椅不同,即趋向右侧之座,乃总统坚命我坐背向室门之座。我坚不敢移步,总统屡命辍。旁侍者告我,委员长之意,不可坚辞。余遂换至背室门之座。侍者见我移座,即将桌上预放两碗筷互易,我乃确知此座乃预定为总统座位,心滋不安,但已无可奈何”。

1950年冬,因新亚书院举步维艰,钱穆和新亚其他同人一起到台湾募集资金。飞机飞抵台湾,******已经派人在机场迎接。第二日中午,******在士林官邸设宴招待。一早,钱穆等人便由张其昀陪同前往士林官邸,因蒋在台北市区开会未归,由宋美龄作陪,并送上煮汤圆请众人充饥。蒋归后,午宴即开始,钱穆发现,蒋吃的米饭是当时粗糙的配给米,深为感动,竟不忍将新亚书院办学困难之事直言相告,只以他语搪塞。后******得知新亚书院的资金困境,令人每月拨给钱穆港币三千元资助新亚书院,直到四年后耶鲁大学向新亚书院提供资金补助为止。

1966年,大陆开始“**********”,******发动“中华文化复兴运动”以示对抗。******力邀海外的学界泰斗们到台湾定居,钱穆亦受到邀请。钱对蒋此举极为赞许,称此举为“自辛亥以来最大的一件事”。因有蒋的盛情相邀,加上香港情势丕变,政局不稳,钱穆决定到台湾定居。1967年10月,73岁的钱穆偕夫人胡美琦迁居台北,终老于彼。

在******的指示下,台湾国民政府拨出位于台北外双溪东吴大学旁的土地,并拨公款为钱穆建了一栋别墅式两层楼房,这就是大名鼎鼎的“素书楼”。同时,台北故宫博物院特聘钱穆为研究员,有了此便利,钱穆得以遍览四库全书等重要典籍,专心著述。

******去世后,钱穆极为悲伤,称:“内心震悼,不知所措。日常阅览写作,无可持续,惟坐电视机前,看各方吊祭情况,稍遣哀思。”

1986年,92岁高龄的钱穆应******的邀请,出任总统府资政。******特委托总统府秘书长沈昌焕亲自将聘书送到素书楼,两蒋对一代儒宗的高度尊重,一时传为美谈。钱穆说,在他之前从无学者出任资政的前例,他是为知识分子开这个先例。

李敖对钱穆与两蒋的关系很是不满,他不遗余力攻击钱道:“试看钱穆写的《总统蒋公八秩华诞祝寿文》,歌颂******是’诚吾国历史人物中最具贞德之一人。禀贞德而蹈贞运,斯以见天心之所属,而吾国家民族此一时代贞下起元之大任,所以必由公胜之也‘。肉麻兮兮,已是全然无耻,知识分子反动到这步田地,真大令人失望矣!回想钱穆当年给我写信,标榜’学问‘与’德性‘的关系,如今’学问‘竟不能阻止’德性‘的沦落,我真忍不住为他悲哀!”并且说:“历史上,真正的’一代儒宗‘是不会倒在统治阶级的怀里的!”

不谐

在常州府中学堂的学潮中,与钱穆同为学生代表的刘寿彭,聪明过人,且极为激进。一日,刘被舍监陈士辛叫去问话,出来后即进入厕所,大声叫道:“不杀陈士辛,我就不是刘寿彭!”他就是后来的刘半农。20年后,钱穆到燕京大学任教,前去拜访刘半农。刘很客气地留他吃了午饭,两人谈了两个小时,但刘闭口不提当年在常州府中学堂时期的事情,不问钱穆二十年来的情况,也不谈提倡新文学方面的动态。钱穆遂感叹道:“不客气乃旧相识,无深语似新见面。”从此以后,钱穆便鲜少与之来往。刘半农去世后,钱穆挽其曰:“人皆认之为半农,余独识之是寿彭。”

钱穆与陈寅恪时有过从。但钱穆晚年在《师友杂忆》一书中提及陈寅恪,多为日常生活中的往来,很少语及陈寅恪的学术。究其原因,研究者认为大概是因为二人对于史学的研究方法的分歧所致。

同类推荐
  • 清代世界首富伍秉鉴的财富人生

    清代世界首富伍秉鉴的财富人生

    伍秉鉴的一生离奇曲折,他出道之时,正值清朝康乾盛世后的极速衰落期。在当时那个波谲云诡、错综复杂的乱世,他却逆着大清国衰落之势演绎了一段鲜为人知的财富传奇,在中国商史上写下了灿烂的一笔。为什么出身平凡的他,却成为当时中国富甲天下、显赫一时的富商?为什么生活在乱世的他却能轻松玩转官商两道?他成功的经验是什么,他失败的教训又在哪里?在这里,我们将踏着他留下的传奇履迹,透过他闪耀着的财富光环,去感受他纵横驰骋政商两界的智慧谋略,还有他作为政治“第三者”凄苦、寂寥的悲剧人生。
  • 希特勒传

    希特勒传

    本书结合大量真实档案和图片,讲述了一个四处流浪的艺术家如何变成铁血无情的大独裁者的故事。作者分析了希特勒的人格特征,概述了纳粹第三帝国的兴亡,是迄今关于这段历史最简明扼要的论述。这个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小小通信兵,是如何成为独断专行的暴君的?又是如何成为世界历史上最大军事联盟的领导人,并且保有这个位置长达五年之久的?我们该如何解释德国人民对于希特勒的支持和爱戴?他是一个身体虚弱的语言巨人,还是一个沉溺于对过往伟大帝国幻想中的异想者,或是一个过于偏执、自我无限膨胀、做事毫不顾及后果的疯子?
  • 林徽因传

    林徽因传

    本书不仅仅写出了林徽因的生命历程、心路历程,同时还生动地勾勒出梁思成、徐志摩、金岳霖、沈从文等一批高级知识分子群体的高雅的志趣品格、多彩的生活经历。
  • 毛泽东瞩目的文臣武将

    毛泽东瞩目的文臣武将

    这五部著作同属“毛泽东瞩目的风云人物”丛书的姊妹篇,共计约两百余万字,可谓洋洋大观。值得一提的是,出版这套丛书的主旨,在于研究、探索毛泽东思想发展的轨迹,研究、探索一代伟人毛泽东的历史观、革命观、世界观,透过青年毛泽东、中年毛泽东、老年毛泽东对中国乃至世界若干著名风云人物的评价,力图抒发领袖胸怀,展现巨人风采,并从中窥视毛泽东思想的起源及其发展的历程,以供广大读者借鉴。从这个意义上说,长江文艺出版社确定这个重大选题,出版这套丛书是有魄力和远见的,显而易见,这套书颇具可读性,也是极富收藏和研究价值的。
  • 伉俪革命家--廖仲恺与何香凝

    伉俪革命家--廖仲恺与何香凝

    本书描写了廖仲恺与何香凝几十年的革命救国历程。廖仲恺与何香凝伉俪是伟大的爱国者、民主革命家和国民党左派的光辉旗帜。本书描写了廖仲恺与何香凝几十年的革命救国历程——年轻的伉俪追随孙中山踏上了创立民国与捍卫共和制的旧民主革命之路;在新民主革命时期,他俩为建立、巩固首次国共合作和实施三大政策,英勇奋斗,前仆后继;廖仲恺为国殉职洒下一腔热血后,何香凝化悲痛为力量,继承夫志继续勇猛前进,为抗战胜利、新中国的成立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杰出贡献。
热门推荐
  • 昆虫记第4卷:蜂类的毒液

    昆虫记第4卷:蜂类的毒液

    《昆虫记》卷四中法布尔通过反复地观察和试验,为我们展示了长腹蜂、切叶蜂、采脂蜂、天牛等昆虫在本能的驱使下所展现出的捕食和筑巢等方面的特性,并与破解出隐藏在昆虫本能背后的秘密。
  • 诡异档案

    诡异档案

    10年前无头尸体案没有了结,到如今同样的手段再现,随着故事的推移,案情一步步浮出水面。
  • 捧着左传品春秋

    捧着左传品春秋

    春秋时代,是我国东周历史阶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由孔子主笔编纂的鲁国《春秋》,是了解这段历史的重要历史文献,通读《春秋》也是每个历史爱好者必备功课之一。本书试图以《春秋》为底本,配合《左传》的补充与解释,通过对发生在:隐公、桓公、庄公、闵公、僖公、文公、宣公、成公、襄公、昭公、定公、哀公等时期的历史进行串联,并按照《春秋》成书的习惯和历史年代顺序,寻找出在这个阶段中的历史主流的线路,让读者从翻开本书开始,就能达到跟着《春秋》原书的顺序,建立起一个大的春秋历史观念。由于《春秋》中用于记事的语言极为简练,几乎每个句子和文字都暗含褒贬之意,被后人称为“春秋笔法,微言大义”。因而,后来出现了很多对《春秋》历史的补充,解释,论证、发聩等书籍,较著名的是被称为“春秋三传”的:《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而这三传又各有侧重,比如《左传》长于记事;《公羊》着重问答;《毂梁》则是西汉年间成书,专于思想。所以,这也就是我们以《左传》品读《春秋》的目的了。还是那句话,我们力争以通俗的语言,快乐读书,快乐了解历史,结合着“诗经、成语、典故”等文学来源,让我们在读书的过程中,增加知识。
  • 佛说木槵经

    佛说木槵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刺客封神榜

    刺客封神榜

    没有刺客血统的小雨无意中加入了灵气镇内的刺客团队—徐。可是,他们这些孩子却遇见了前所未有的危机,那就是邪恶之主黠的苏醒,他们将会踏上征程,探索世界上所有门派的刺客,击败黠。拯救世界,让世界重现光明!
  • 一汐有墨

    一汐有墨

    高冷校草苏子汐变护妻狂魔疯狂守护他的小青梅林墨然的故事
  • 省愆集

    省愆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爱亚传说

    爱亚传说

    身为一国王子他却想种田,厌倦战争踏上旅途,结果越走越偏,现实可没那么好混,命运使他一步一步走上建国的路。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全京城都知道他是妻管严

    全京城都知道他是妻管严

    陈蕴灵穿书了,还成了最近看的宅斗小说里最恶心的反派,成了世子的小妾。放着帅气多金的世子爷不要,一门心思挑拨是非,争夺家产。陈蕴灵被蠢哭了,怎么就不能一边宅斗升级打BOSS,一边跟帅气多金的世子爷谈谈恋爱?这不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