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06000000055

第55章 陈寅恪(2)

1931年,吴宓到法国拜访汉学家权威伯希和,伯氏初对吴宓颇冷谈,当吴宓谈起王国维和陈寅恪,又说起自己是《学衡》的主编时,才对吴宓“改容为礼”。

从留学时代起,傅斯年便推崇陈寅恪。1923年,毛子水在柏林甫一见傅斯年,傅便告诉他:“在柏林有两位中国留学生是我国最有希望的读书种子:一是陈寅恪,一是俞大维。”抗战期间,傅斯年到昆明后,住在陈寅恪楼下。当时陈寅恪右眼失明,左眼患疾,视力模糊,身体羸弱。每当日机轰炸昆明,空袭警报响起,众人纷纷跑向楼下,傅斯年却先冲上三楼,将陈寅恪搀扶下楼,一起躲进防空洞。

史语所成立后,该所的研究员们大都在北大、清华等高校兼课,以贴补家用。所长傅斯年怕兼课耽误研究工作,故规定凡史语所专职研究员不得在外兼课。陈寅恪当时仍住在清华园,并兼任清华中文、历史两系教授,对傅斯年的这条规定,陈寅恪表示拥护但不服从,赵元任对傅斯年的规定也置之不理。傅斯年对二人实在无可奈何,最后只好妥协。史语所研究员李方桂回忆说:“他(傅斯年)不得已,为了请到这两位杰出的人才,只好退让一步。说,好!只有你们两位可以在外兼课,别人都不许!为了顾及某些特殊人才的特殊情况,他也只好不坚持他的原则了。”

在西南联大,陈寅恪被刘文典誉为“国粹”。刘文典素日对自己的学问极为自负,寻常学者、教授从不放在眼里,但对陈寅恪却尊崇有加,公开宣称自己的学问不及陈先生之万一,并多次告诉学生们,他对陈先生的人格学问不是十分敬佩,而是“十二万分的敬佩”。刘曾经多次在课堂上竖起大拇指说:“这是陈先生!”然后,又翘起小拇指说:“这是刘某人!”他说:“陈先生连波斯文、突厥文都会,跟他比,我还差得远哩。”

一日,日机前来轰炸,空袭警报响起,西南联大的教授和学生们忙四下散开躲避。刘文典跑到半途,忽然想起他“十二万分”佩服的陈寅恪先生身体羸弱且目力衰竭,于是便带着几个学生折回来搀扶着陈往城外跑去。他强撑着不让学生扶他,大声叫嚷着:“保存国粹要紧!保存国粹要紧!”让学生们搀着陈先走。

每当听到有人说陈寅恪的不是时,刘文典一定要维护陈先生,破口大骂道:“没长眼睛的狗东西!陈先生是当之无愧的大学者,是‘教授中的教授’,闭着眼睛都能把你们撂倒,哪轮得到你们来教训他!”

冯友兰早年留学哈佛时,就对陈寅恪十分仰慕。在西南联大时,时任联大文学院院长的冯友兰已是声名远播的哲学家,但他对陈寅恪依旧尊敬。每次上“中国哲学史”课时,冯总是恭敬地跟着陈从教员休息室里出来,一边走一边听陈讲话,直至教室门口,才打个大躬,然后分开。

1941年,珍珠港事件爆发后,本打算前往英国治疗眼疾并讲学的陈寅恪羁困香港,生活日益困难。一日,陈垣长子、史学家陈乐素带着一个孩子,背着一个布袋出现在陈家门前,布袋中装的全是米。陈乐素得悉陈家生活困难后,不惜冒着生命危险,扮成回乡的难民,绕路将米送到陈家。

岭南大学教授冼玉清听说陈寅恪被困香港后,托人送给陈四十元“军票”,陈婉拒。新中国成立前夕,陈寅恪到广州后,冼玉清一直照顾陈寅恪和其家人,陈家的大事小事,冼都极为关心,甚至连陈寅恪女儿的婚事,冼玉清都负责张罗。1956年春节,为表示对冼玉清的感谢,陈夫人唐筼曾手书陈寅恪撰的春联相赠:“春风桃李红争放,仙馆琅玕碧换新。”

1944年,陈寅恪双目失明后,住进成都存仁医院治疗,不久,唐筼因心脏病复发卧床。燕京大学的学生们自动组成看护队,女生值白班,男生值夜班,轮班照料老师,白天为陈寅恪读报纸、小说,晚上陪陈闲谈。陈寅恪很是感动,对前来探望的校长梅贻宝(梅贻琦之弟)说:“未料你们教会学校,倒还师道犹存。”晚年,梅贻宝说:“能请动陈公来成都燕京大学,是一杰作,而能得陈公这样一语评鉴,更是我从事教育五十年的最高奖饰。”

季羡林得知陈寅恪从英国治疗眼疾回国的消息后,立即前去清华园拜见。当时从北京城到清华园颇费周折,宛如一次短途旅行。沿途几十里路全是农田,秋天青纱帐起,还有绿林人士拦路抢劫。但是季羡林丝毫不以为意。季羡林知道陈寅恪最喜欢天主教外国神父亲手酿造的栅栏红葡萄酒,就到神父们的静修院的地下室中去买了几次栅栏红葡萄酒,长途跋涉送到陈先生手中,心里颇觉安慰。

陈寅恪晚年助手黄萱是印尼华侨首富黄奕住之女、周寿恺教授的夫人。自1952年开始,黄萱在陈寅恪身边工作了十四年,直到“****”爆发后被迫离开。陈寅恪晚年的著述《论再生缘》、《元白诗笺证稿》和《柳如是别传》等都由黄萱记录、整理。其间,因周寿恺工作调动,黄萱一度欲辞职。陈寅恪说:“你的工作干得不错,你去了,我要再找一个适当的助教也不容易,那我就不能再工作了。”黄萱心有不忍,又留了下来。

蒋天枢为陈寅恪早年在清华国学研究院的学生,新中国成立后,二人十余年仅晤面两次,但陈寅恪以身后著作相托。而蒋天枢没有辜负先生所托,从1973年开始便悄悄整理先生遗著,历经数年,将先生的遗著整理出版。

蒋天枢到广州看望陈寅恪时,每天与老师晤谈。有一天,蒋天枢去时,陈夫人唐筼不在家中,陈寅恪忘记请其坐下,年近花甲的蒋就几个小时侍立在旁,而陈寅恪目盲,始终不知。

1958年,蒋天枢在其《履历表》“主要社会关系”一栏中写道:“陈寅恪,六十九岁,师生关系,无党派。生平最敬重之师长,常通信问业。此外,无重大社会关系,朋友很少,多久不通信。”

1981年,由蒋天枢编辑校订的300余万言的《陈寅恪文集》出版,同时,由他编撰的《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也出版。出版社给他3000元稿费,他分文不取,说道:“学生给老师整理遗稿,怎么可以拿钱呢。”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专门派人到广州看望陈寅恪。陈的腿摔断后,周曾亲自过问医院的治疗方案。陈寅恪之父陈三立的墓在杭州西湖边,后因扩路而要被迫搬迁,陈寅恪致函周总理,希望得到帮助。周让办公室通知杭州方面,不要移动陈三立的墓。后来杭州将路线做了少许改动,陈三立的墓才免于搬迁。“****”爆发后,******特地对从广州中山大学进京串联的造反派们说,“陈寅恪教授还是善于古为今用的”,意在对陈给予保护。

1949年,******访问苏联时,斯大林突然问起陈寅恪的行踪,原来斯大林所著的《中国革命问题》援引了陈寅恪著作中的很多材料。******嘱咐随行人员记下,回国后查找,后来得知陈寅恪在广州中山大学,便嘱咐广东当局要好好优待。

陈寅恪曾当选学部委员。对于陈的当选,张稼夫回忆说:“在这个工作中,矛盾最尖锐的是研究隋唐五代史的历史学家陈寅恪,他是这个学科的权威人士,不选进学部委员会不行,他下边一班人也会有意见。若选他进学部委员会,他却又一再申明他不信仰马克思主义。我们只好请示毛主席,毛主席批示:‘要选上。’这样,陈寅恪就进了哲学社会科学的学部委员会”。

胡乔木曾在清华大学历史系就读,听过陈寅恪的课。1962年,胡到广州拜访陈寅恪。他由陶铸陪同,以学生见老师的心态走到陈寅恪的跟前。陈频频发问,胡尽量委婉地解释。谈到国家近年经济形势时,陈寅恪问:“为何出现那么多的失误?”胡笑答:“就好比在一个客厅里将沙发、台椅不断地搬来搬去,目的是想找一个好的位置,所以就免不了产生搬来搬去的失误,就好比是经历一场地震一样。”当谈起自己的著作迟迟不能出版时,陈寅恪说:“盖棺有期,出版无日”。胡忙答道:“出版有期,盖棺尚远。”

广东********陶铸对陈寅恪极为关心,因陈目盲腿残,特专派三名护士照顾他的生活。由于陈残存的视力只能微弱地辨别白色,便为他在院子里特意修一条白色甬道,确保他在散步时不会因看不见脚下的路而跌倒。50年代末,陶铸关照中山大学为定位“中右”的陈寅恪摘帽。为了陈寅恪能欣赏戏曲,陶铸曾指示中山大学为陈配备一台好收音机,当时学校未予照办,陶铸生气地说:“学校不送我送”。随即给陈送去牡丹牌电唱机一台,唱片三十二张。

很多人无法理解陈寅恪何以享受如此待遇,彼时在中大流行的说法是:我们都没有饭吃,为什么要这样优待他。1963年7月中大党委副书记马肖云向陶铸汇报学校工作时,反映了“群情”,认为对陈寅恪的照顾太过分,三个半护士的照顾太特殊。陶铸大怒道:“你若像陈寅恪老这个样子,眼睛看不见,腿又断了,又在著书立说,又有这样的水平,亦一定给你三个护士。”

陶铸被打倒后,造反派曾统计出1966年6月到12月间,远在北京的陶铸先后三十八次用电话对广东省委做“遥控指示”,其中数次指示:“对陈寅恪的待遇要保持原状不变。”红卫兵质问陶铸为何庇护陈寅恪,陶答:“你们如果有陈寅恪的水平,我也那样对待你们。”

在中山大学时,陈寅恪早年清华国学院的学生、已过知天命之年的刘节时任中大历史系主任,每年春节照例去老师家中叩头行礼。“****”开始后,造反派要将已经目盲腿残的陈寅恪抬去批斗,刘节拦住他们说:“我是他的学生,他身上有的毒,我身上都有,斗我就行了!千万别斗他!”刘节于是自愿代陈寅恪受批斗。红卫兵问刘有何感想,刘答:“能替恩师受批斗,是我一生的光荣。”

“****”中,众人皆批陈寅恪,但季羡林始终不忍违心批斗老师,他晚年回忆:“我不愿意厚着面皮,充当事后的诸葛亮,我当时的认识也是十分模糊的。但是,我毕竟没有行动。现在时过境迁,在四十年之后,想到我没有出卖我的良心,差堪自慰,能够对得起老师在天之灵了。”

陈寅恪去世的消息传到台湾后,中央研究院立即举办了一场纪念会,俞大维(陈寅恪表弟、同学兼妹夫)发言时,声泪俱下。回家后,他口述发言内容,由其学生周乃菱记录在台湾大学绿格子的稿纸上,前后修改了不下二十次。每次只要变动一两个字就要重新誊写一遍,几周下来,《怀念陈寅恪先生》一文周乃菱几乎可以背得出来。

如今,陈寅恪故乡江西省修水县建有一座“五杰广场”,以纪念义宁陈氏“一门五杰”:陈宝箴、陈三立、陈衡恪、陈寅恪、陈封怀。

游学

1902年春,十三岁的陈寅恪便随长兄陈衡恪东渡日本,自费留学,这是陈寅恪第一次坐上轮船,见到苍茫的大海。从此,陈寅恪开始了陆续长达16年的海外游学生涯。

到日本后,陈寅恪进入东京弘文学院就读,与鲁迅成为同学。1904夏,暑假期间的陈寅恪回到国内,与五哥陈隆恪一起考取了官费留日生,并于秋天再度赴日留学。

在日本,陈寅恪亲睹了当时日本人对中国人的欺辱,心中颇为愤慨。他学习异常刻苦,除完成学校规定课程外,还注意浏览东洋文化科学知识。由于伙食甚差,每天带的便当仅有咸萝卜佐餐,少见新鲜菜蔬及豆类、肉类,偶尔有鱼,又腥又生,很难下咽,而陈此时正值生长发育年龄,故而营养不足,次年患上脚气病,医生建议易地疗养。于是,1906年春,陈寅恪回到国内,母亲不忍他再赴日本,陈遂插班考入上海复旦公学,学习英、德、法等多种语言,于1909年毕业。毕业后,在亲友的资助下,又自费赴德国柏林大学就读。

1911年秋,陈寅恪转入瑞士苏黎世大学就读,因学费筹措困难,于次年短期回国,在家中自修文史。1913年春,陈寅恪经西伯利亚再赴欧洲游学,进入法国巴黎高等政治学校社会经济部就读。次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陈寅恪陷入经济困境。此时正好江西省教育司副司长符九铭以江西省留学官费为条件(注:此时的江西省教育司司长为陈冲恪,学界有人考证陈冲恪实为陈三立长子、陈寅恪长兄),请陈寅恪到南昌总览留德学生考卷,陈欣然同意,回到国内,为江西教育司阅卷三年。

1918年12月,陈寅恪获得江西省留学官费资助,再次东渡太平洋。他原本想重返德国柏林大学,但由于当时第一次世界大战还未结束,而在哈佛大学留学的表弟俞大维建议陈先到美国,于是,陈寅恪进入哈佛大学学习梵文与印度哲学,师从东方史学大师兰曼教授。

陈寅恪的侄子陈封雄回忆说:“寅恪叔学习外国文字的惊人能力并不是由于他有异于常人的头脑,而是凭他坚忍不拔的求知毅力。例如,1919年他在哈佛大学时开始学习梵文,他的表弟俞大维同时也选修这门课,但是学了半年便畏难而退了(这是俞大维亲口对我说的),先叔却一直继续学了二十多年,当他在清华大学任教时,仍经常到东交民巷向精通梵文的德国教授钢和泰求教。我幼时见过他在书房内朗诵梵文经典拓片。使我亲聆了‘梵音’,并问他在念什么咒语,引起他大笑。”

初到哈佛,陈寅恪就主张多购书籍。1919年8月18日《吴宓日记》载:“哈佛中国学生,读书最多者,当推陈君寅恪及其表弟俞君大维,两君读书多,而购书亦多。到此不及半载,而新购之书籍,已充橱盈笥,得数百卷。陈君及梅(光迪)君,皆屡劝宓购书。”

同类推荐
  • 叶辛传

    叶辛传

    本书以文学的笔法,描摹了中国作协副主席、著名作家叶辛的传奇人生,如何在孤独与困境中挣扎奋起,如何在充满坎坷和磨难的人生旅途上不断挑战命运的极限,如何坚韧不拔地朝着自己的梦想不懈努力,走到中国文学高峰的人生足迹;并感受到他身上那股在厄运中挣扎、在陡峭中攀越的坚韧毅力和拼搏精神;看到一个卓尔不群、有血有肉的叶辛形象;了解到他曾轰动全国的长篇小说及电视剧《蹉跎岁月》、《孽债》等作品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
  • 民国红伶往事

    民国红伶往事

    说是风流往事,然而更多的,只是红颜已逝的悲悯感怀,与不再纯净的现世现实所给予我们对于民国那质朴爱情的憧憬。佳人的爱情,沉淀于乱世。乱戢,收藏着佳人的泪与心情。看她们过往曾经的故事,就像在听一首老歌,品一杯好洒。眼前不自觉的掠过旧上海的歌舞升平,老北京的朴素大气。那些穿着旗袍的女子画着精致的妆容,慢条斯理的走卜民国的舞台。浅浅一笑,便笑得民国惊了天地,满眼满心,都是温柔的欢喜。
  • 相信你会到达明天

    相信你会到达明天

    她们是华语媒体中最炙手可热的女主播,对于经常在电视屏幕里侃侃而谈、风姿绰约的她们,你也许再熟悉不过了,但对于她们从默默无闻的青年成长为优秀女主播的艰难和她们在幕后的奋斗与艰辛,却知之甚少。本书将为你展现柴静、董卿、侯佩岑、谢娜、柳岩、朱丹、阿雅、王冠等18位魅力女主播不同于荧幕前的别样生活,展现她们身上的正能量,带给读者追逐和实现梦想的希望、勇气与力量。
  • 世界最具传世性的思想巨人(4)

    世界最具传世性的思想巨人(4)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曼联秘辛:1945-2005六十年曼联人物志

    曼联秘辛:1945-2005六十年曼联人物志

    《曼联秘辛:1945-2005六十年曼联人物志》一书深入剖析了英超曼彻斯特联队从1945至2005赛季的所有代表红魔出场的350名球员和8名主教练。本书按照出场顺序详细记录了每名球员和教练的技术数据,还包括了历年的重大比赛、专业点评以及趣闻轶事,配以上百幅独家精美图片,可说是曼联的一部另类编年史,亦是别具特色的横跨一甲子岁月的红魔人物传记。
热门推荐
  • 强不强运气说了算

    强不强运气说了算

    趋吉避凶是人的本能。但秦关却将其变为常态。每天算一算,运气好,哈哈,可以出去浪了。运气不好?苟着
  • 我的精灵真不强

    我的精灵真不强

    “咦!怪哉!我神话级精灵竟然搞不赢你这小小的火球?”“不要急,慢慢来。”袁一鸣露出佛祖的微笑。……拳打精灵王者,脚踢纨绔狂人,手提绝世美酒,就让我,纵横一世!
  • 日月星云之女王归来

    日月星云之女王归来

    她本是瀛月城无可厚非的未来之主,奈何遭奸人所害,背井离乡,忍辱负重。他本是她偶然得到的一把利剑,却不知冥冥之中相爱相离,皆是命运捉弄。他本是星晞城潇洒的王,因喜爱山水而频频走出牢笼,弃那江山不顾,只为她一人缥缈江湖。承诺之下,是蓄谋已久还是情非得已?艰险之路,是波谲云诡还是径行直遂?谁是谁的负累,又为谁坠入地狱?当一层层伤痕昭然若揭,是爱?是恨?还是无穷无尽的牵绊...
  • 清宫密录

    清宫密录

    在这红墙绿瓦围成的一片四四方方的天地里,有着太多太多的爱与恨。绝望,痛苦,费尽心机,一步一步,血雨腥风,走上顶端。曾经那个无知懵懂的纯情少女就站在你面前,你看看有几分像从前……
  • tfboys我需要你

    tfboys我需要你

    女孩被无情的甩开了家庭,但是,发现了那样一道光。
  • 规则中的规则

    规则中的规则

    本书从认清真相、说话办事、人际交往、婚恋、职场、商场、赢得成功等七个方面入手,翔实地讲解了人生中的重要规则,着重分析了这些隐藏在社会生活背后的规则。
  • 农女重生:绝宠娇妻

    农女重生:绝宠娇妻

    新书发布,求支持,拜托:娇妻在上:驯养忠犬老公她本是平凡女子,重生回来,决心顺应命运发展,改变家人上辈子罹患重病无钱医治,等待死亡的惨剧。却发现根本就是一个阴谋,自己上辈子居然是被谋杀!十年,她学医习武织就关系网将整个城变成固若金汤铜墙铁壁无懈可击,护住她的家人们。斗极品虐渣渣,找出主谋,想杀我,灭全家,融成渣!上世恋人是误会,去追,未来婆婆不同意。“周与墨,你妈要我跟你分手,出价两千万”“一个亿,马上到账!”家族阻拦以她命相胁,你威胁个试试,毁了你们分分钟的事!“周与墨,老爷子说郭家容不下我!”“我姓周,不姓郭!”以你之名,冠我之姓。始于初见,至于终老。
  • 我的魔鬼暴君

    我的魔鬼暴君

    一觉睡醒,歌坛新星云许发现自己跳楼死了。她想不明白,自己活得好好的干嘛要想不开?真相只有一个,但肯定被那个男人吃了!“我要知道我的死因!”云许来势汹汹质问神秘男人。付凛诡异一笑:“知道那个干嘛?既不想死,那你就重生好了。”于是,云许不(半)情(推)不(半)愿(就)地走上了重生这条不归路。但她没想到,别人重生不过是眼睛一闭一睁的事,到了她这儿,却遭尽了罪。男人给的坑爹系统一点儿都不靠谱,各种bug层出不穷,为了给它收集数据完成重生。云许开始每日早出晚归,可勤勤勉勉工作了大半年,一个女人的出现却让她动摇了重生的想法。地下室里沉睡着的神秘女尸是谁?神出鬼没的绿头精灵为何频频对她下杀手?还有那个长得与浮凛别无二致的男子又有着怎样的来历?付凛,他要利用她的重生做什么?从前,云许总觉得,如果他喜欢自己,他就会主动。倘若真的和他错过,那便是两个人心照不宣的选择。后来,她才发现,自己根本放不下,无时无刻,脑子里想的只有他,想去找他,想去见他,心照不宣彻底沦为一厢情愿。~~~她问系统:“你老板为什么非要让我复活?”系统:他爱你呗!哪有那么多为什么……他补充说明:此爱翻山海,时光流转,不论生死亦如初。
  • 战意永恒

    战意永恒

    不惧强敌未屠,只畏战意以失!平凡的少年望向对面深渊,披了批衣服,缓缓走进,,,,。这是传奇的一生,用无上战意书写。
  • 飘荡成雨

    飘荡成雨

    人们总是哭一场,就能想清楚很多很多的事情。而我哭一场,只是越来越想回去和你仅有的那些年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