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317300000030

第30章 人才与文化(1)

人民日报社原社长王晨在“环球时报现象”研讨会上指出:“实现体制和机制创新,是报业发展的重点和关键。在设备和技术这些‘硬件’方面,我国现在与发达国家大致处在同一起跑线上。只要我们在‘软件’上多下工夫,转变观念,加强体制和机制创新,就能把我们的媒体做大做强。”环球时报突破了传统报业固有的管理模式,突出加强人才、制度、文化等“软件”建设,为报纸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第一节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环球时报的发展同样离不开人才的支撑。多年来,环球时报对人才的管理、激励、培养、使用,日益走向成熟。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成为报纸在激烈的竞争中长盛不衰的法宝。

一、不断扩充和壮大驻外记者队伍

环球时报的驻外记者由特派记者和特约记者两部分组成。特派记者由人民日报在世界各地的常驻记者兼任;特约记者来源广泛,有兄弟媒体的驻外记者,中国驻外使领馆和其他机构的工作人员,访问学者等等。创刊之初只有十几名特派记者,经过多年的发展,截至2008年10月,环球时报已拥有遍及全球99个国家和地区的508名特派、特约记者。一方面,得益于人民日报强大的人才资源优势;另一方面,也是环球时报编辑们自身不懈努力的结果。在报社的指导支持下,编辑们通过各种渠道想方设法发展特约记者,并同他们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

2005年,《环球时报》1000期之际,报社根据读者的投票结果,评选出十佳记者,其中有一名是驻日本的特约记者张莉霞。她的感受颇具代表性,她说:“成为环球时报特约记者,完全是被编辑们的敬业精神所感动。一个偶然的机会,本人认识了环球时报的一位编辑。她了解我的基本情况后,马上就希望我能给环球写稿。由于工作紧张,我曾坚决地谢绝了她的要求。然而,这位编辑没有放弃,不时地打电话来‘请教’问题。当然,她是有‘预谋’的,她总是按事先设定的思路主导谈话内容。等谈话基本结束后,她便提出要求,希望把谈话内容写成文字给她。多次婉拒都没影响她的热情,我终于被她的执著感动了,只好牺牲休息时间,将谈话内容整理成稿件。没想到,几个回合之后,其他编辑也‘如法炮制’,经常打电话来‘聊天’或‘探讨’。环球时报的编辑非常重视这种沟通,有了‘想法’后总要先‘沟通’,然后再写约稿信。每次收到稿子,他们也会回信感谢。稿子见报后,编辑还会告诉我具体刊登日期。这种负责精神以及对作者的尊重态度,使我‘越陷越深’,最终成了他们忠实的特约记者。我相信,环球时报有这样一支敬业的编辑队伍,报纸一定能办好,一定会受到读者的欢迎。因此,牺牲一点休息时间,力所能及地为环球时报撰写稿件,对我来说,也是一件很愉快的事。”

环球时报近几年的编辑部工作总结中,每年都有编辑“发展驻外记者排名”一列,编辑个人发展的驻外记者少则一人,多则二十几人,加在一起就有数十人乃至上百人之多。这些不断增加的特约记者,为《环球时报》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环球时报把驻外记者当作宝贵财富,对他们充满感情:“没有驻外记者,就没有环球时报。他们深入新闻现场,采写一线报道;他们接近中国驻外使领馆,掌握独家信息;他们与各国政要对话,通过本报发出权威声音……驻外记者们用双脚丈量动荡不安的地球,用文章描述纷繁复杂的世界。《环球时报》因他们而精彩,《环球时报》为他们而骄傲。”

二、精心选拔和培养编辑记者人才

新闻工作的任务和特性,决定了编采人员在新闻传播中处于特殊地位,从明确报纸的创办宗旨,到制定采编方针、设计报纸方案;从报道的策划、组织与调控,到新闻素材的润色加工;从版面设计,到最终成品的形成,编采人员处在办报的中心环节,贯穿报纸生产的始末。编采人员的水平如何,影响着报纸的质量,影响着传播的效果。

《环球时报》重视选拔和培养了一支年纪轻、素质高、有奉献精神的编采队伍。主要是把握好了四个重要环节:

(一)创新选人用人机制,面向社会公开招聘

从高校中选拔各种专业的优秀毕业生,是环球时报选才用才的重要渠道。目前,编辑部成员大多是来自国内著名高校的本科生和研究生。高校毕业生受过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教育,基础较好,精力充沛,可塑性强。

社会上以及其他媒体,也是藏龙卧虎之地。环球时报录取的应聘者中,也有意识选拔一些是来自这些渠道的人才。他们有一定的社会实践经验,成熟自信,能很快适应新的环境,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

环球时报组建了国内最具专业水准的英语新闻采编团队和外籍语言专家队伍,以确保英文版地道纯正的英语和国际化专业化新闻水准,将中国声音准确有力地传达给世界各地的读者。

(二)完善继续教育机制,积极创建学习型组织

环球时报把工作人员的在职培训和继续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有步骤、有计划地开展多层次、多种类、多形式的学习和培训,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创造人人都是人才,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良好环境。

——举办专题讲座。环球时报经常邀请专家学者举办系列专题讲座,涉及内容广泛,包括新闻业务、国际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和国内问题等。2004年的专题讲座主要有:“如何做中国自己的国际新闻”(人民日报国际部记者丁刚),“中国崛起的国际环境”(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阎学通所长),“新闻与中国外交”(外交部新闻司孔泉司长),“中国对外贸易中的几个问题”(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前副会长周世俭),“中国当代科学的现状与发展”(北京科学院副院长丁辉),“美国新政府与对华政策”(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所长王缉思)等。2007年,请著名作家余秋雨做了“中国文化危机与世界机遇”的讲座,著名军事问题专家彭光谦做了“当代中国军队的发展与军事变革”的讲座,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讲解了中国外交工作中的成就与困难。这些讲座,使编采人员丰富了知识,开阔了视野和思路。

——加强业务学习。主要是邀请高校的教授和业界的资深新闻工作者讲课。除此之外,报社内部经常展开各种形式的讨论,题目具体实用,针对性强。如“文章的层次”、“文章的简练”、“怎样找选题”、“怎样把读者最关心的问题写进文章里”、“改进约稿工作、培养与人交流艺术”等等。还走到外面参加学习讨论,如到海军军事学术研究所就“国家安全海权”问题进行探讨。

环球时报编辑部只有少数人是新闻专业毕业的,报社领导认为有必要组织编采人员进行系统的新闻业务学习,新闻业务知识学习比较集中在2004年。编辑部集中学习了《新闻采访学》、《当代新闻写作》和《报纸编辑学》三本教材,做了大量练习,包括10次改稿,5篇评论,2次编者按和1次改写消息的练习。对学习的结果,还以考试的形式进行考查和检验,全年共进行了21次考试和讲评,以确保学习的成效。

在抓新闻业务知识学习的同时,还加紧提高编辑记者的外语水平。请外教上了10次英语课,大家的口语能力均有提高。这一年,编辑部召开了主题为“分享智慧·共同成长”的编辑工作经验交流会,每一名员工都讲述了自己的工作心得。发言内容包括找选题、约稿、修改稿件等编辑流程中的各个环节,也包括如何与记者打交道、如何保证报道的公正准确、如何经营好一个领域等等。这样的业务学习和经验交流会每年都有,对于提高编辑的业务水平,增进编辑与记者相互之间的情感,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师傅帮带徒弟。对于刚刚进入报社的新人,除了专门的业务培训外,还有一个做法就是师傅带徒弟,每一个新人都由一名经验丰富的编辑“传、帮、带”,手把手教会新人干活。这种方法针对性强、见效快,成为编辑部的一个优良传统。一名当上师傅的编辑说:“像当时师傅教我的时候那样,我把自己积累的经验倾囊相授。拼版、改稿、找选题,约记者,环球时报的风格和传统,就是这样在点点滴滴、潜移默化中传递。”环球时报编辑李佩翰访谈资料。

环球时报还充分利用人民日报国际部退休的老同志,帮助检查版面,为报纸把好政策关、事实关、辞章关等。报纸出版后,通过评报指出文章和版面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并张贴在评报栏。这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和交流,对于提高编辑的水平有很大的帮助。

——编辑换岗轮训。环球时报的编辑,都有在多个版面工作的经历,与不同的版面一起成长。从一个版面调到另一个版面,实际上是换了一个新的岗位,一切必须从头做起,学习和熟悉不同领域的专业知识,把握不同版面的特点要求,保持版面在既有风格基础上有所创新。编辑们通过多个版面的实践和锻炼,不仅增长了知识、提高了能力,而且对报纸的整体版面有了更为全面和深入的认识,对于促使报纸整体质量的提高大有裨益。

有了在不同版面工作的经历,编辑们就不只是守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而是更有全局观,更能发现适合其他版面的好选题,及时推荐给相关版面的责任编辑。在其他部门遇到困难的时候也会伸出援助之手,如果临时出现某个版面缺人等情况,还可以当作后备力量加以调配。

编辑和记者之间的角色互换也有效地提高了写稿和编稿的能力,出门是记者,在家当编辑,年初写稿子,岁末做版面,大大增强了编辑的记者意识和记者的编辑意识,有利于对具体稿件的操作和整体版面的把握。

——举办文化论坛。为了培养专家型人才,环球时报开辟了“环球青年文化论坛”,这个论坛最初是在何崇元的倡议和支持下开展起来的。他说,好的编辑、记者,同时也应是学者。但大家平时忙着编稿写稿和其他日常工作,做研究的时间不多,更难有机会登上讲台。组织环球时报青年文化论坛,是想给同志们一个锻炼机会。主讲的同志事前要做准备,这是高效率的研究工作,讲的过程则能提高胆量和演讲技巧;听的同志也能在短时间内对一个领域有所了解,比自己看书更容易抓住重点。

论坛活动时间每周一次,每次一小时,由一名编辑讲述其擅长的某个与现实相关的话题,再由其他编辑互相讨论、共同切磋,锻炼“编者、记者和学者”三位一体的精英。论坛的话题有《陈水扁与“台独”》、《“中国威胁论”的来龙去脉》、《从东亚地区历史角度讲中美关系》、《伊斯兰问题纵横1400年》、《世界经济背景下的中国经济》、《伊朗与什叶派》、《世界军事变革与中国军队》等。

报社领导对这项活动高度重视,常常亲临现场旁听和讨论。在领导的支持和员工的努力下,环球时报的青年文化论坛日益成熟。

——参加社会实践。环球时报的编辑、记者经常受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人民网等媒体的邀请,担任嘉宾谈论有关国际问题,还参与连线节目。2007年7月底至8月初,环球时报派记者和编辑前往黎巴嫩采访黎以冲突期间,参加国内各广播电台、电视台和网站的连线节目。一些编辑记者还应邀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和北方交通大学等高校作讲座,向大学生们介绍在国外的采访经历、所见所闻,以及编辑工作的经验体会。这些社会活动培养了编辑、记者的才干,锻炼了他们多方面的才能。

报社还为编辑记者创造各种学习条件:参加国际学术研讨会、到国外大学进修等。报社学习氛围浓厚,员工学习意识强、自觉性高,他们能够带着实际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去读书、去思考、去实践。

(三)实施“走出去”战略,在实践中增长才干

随着报纸的发展和力量的壮大,环球时报实施“走出去”战略,越来越多的编辑记者被派往国外,其中有些是受到国内外有关机构的邀请,参加活动和采访。他们奔走在很多国家和地区,亲身感受和体验外面的世界。战地记者的亲历式采访,使他们在艰难险阻之中磨炼了意志、经受了考验。由于报道本身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也往往让更多的读者记住了记者编辑的名字。除了在动荡地区感受战乱和贫穷,还能体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风情。记者走的地区多,采访的范围广,每到一个地方,就会有新的收获,这种收获不仅被播种到选题、版面和报道之中,也为每个人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积累了宝贵财富。

(四)实行首席制,通过核心人才带动工作水平提高

从2005年起,环球时报实行首席制。当年有四名同志被聘任为首席编辑,一名被聘为首席记者,一名被聘为首席美术编辑。2006年,又有七名第二批被聘为首席编辑,以后每年聘任一次。

同类推荐
  • 编海心声

    编海心声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对少年儿童的教育培养关涉民族的素质、社会的繁荣、国家的前途。无论哪一个民族、哪一个国家、哪一个社会、哪一个家庭,都无一例外地把少年儿童的教育摆在重要的特殊地位上。
  • 现代图书馆人丛书-图书馆目录

    现代图书馆人丛书-图书馆目录

    理想、理念是人生的信念和希望。从事任何一项工作,都应该对这个工作有一种清楚的认识。图书馆人是知识供应的后勤。图书馆人是探索科学的尖兵。本套丛书可做为图书馆人工作手册,包括:馆藏文献建设、图书分类工作、图书馆的管理、图书馆选书指南、知识信息检索等。
  • 社会环境与自我保护(男孩女孩青春期教育系列)

    社会环境与自我保护(男孩女孩青春期教育系列)

    校园暴力是个新闻名词,也是一个社会名词。这个名词的诞生,意味着我们已经公开承认,校园再不是什么桃花源或者象牙塔,而是和成人世界一样危险的地方。研究还发现,校园暴力,并不止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冲突,更是一种群体心理的反应,一种人生态度,一种校园中成员的意识。校园暴力,也并不是校园里面自然生成的怪胎,而是社会上的暴力文化飘落在校园中所长出的恶果。
  • 校长管理艺术:好思想成就好校长

    校长管理艺术:好思想成就好校长

    陈松信校长的《校长管理艺术:好思想成就好校长》是他几年来校长管理的一个结集,每篇文章都明显地打上了实践的烙印。同时,它又不是简单的事例的陈列,又都有着属于他的理性剖析。于是,让你感到鲜活而又富有一定的理论色彩。书中流淌着这位校长成功的喜悦,也弥撒着某些失败教训的遗憾。
  • 阅读点亮金色年华:思想品德修养

    阅读点亮金色年华:思想品德修养

    《阅读点亮金色年华·思想道德建设系列:思想品德修养》旨在帮助青少年在纷繁复杂的现实社会中,面对各种思想、观念的冲击时,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辨识良莠,正确取舍,进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本书从热爱祖国、弘扬传统美德、加强自身修养、追求更高境界、争做合格公民等方面阐述了加强思想品德修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培养优良思想品德的途径和方法。
热门推荐
  • 重生之王爷的特工王妃

    重生之王爷的特工王妃

    20世纪特工医学界医神“竟然神奇的穿越了?还是一个废材?”从那之后,过着自己的小生活没事,虐虐姨娘和庶女姐姐,人生格言: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必定斩草除根,可是,这些行为却被一个腹黑的人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 林黛玉重生之玉静奇缘

    林黛玉重生之玉静奇缘

    上海女孩,一朝身死,灵魂穿越。潇湘重生,自诊顽疾,玩转古代。北静王爷,一见钟情,唯爱黛玉。贾宝玉爱,薛宝钗嫉,邢岫烟痴。智退对手,惩治贪官,逮捕恶霸,其中又有史湘云,淮南王,妙玉,贾惜春,薛宝琴,薛蟠,贾雨村,边疆王等,各种爱恨情仇,一一上演!
  • 洪荒师弟很危险

    洪荒师弟很危险

    李凡是位修士,励志活到一千岁。可是他师傅是修仙界第一美男,总有貌美女修想当他师娘。他大师姐是修真界第一美人,总有便宜修士想当他姐夫。“喂,你们够了。我师傅师姐,不喜欢你们。你们抓我也没用呀,别逼我出手。”“那他们总要救你……我还可以再看一眼。”“……你们不要后悔,封印解除。”
  • 穿书后我每天都在相亲

    穿书后我每天都在相亲

    穿成女主的炮灰妹妹,整天不务正业,作天作地。下毒陷害等小伎俩层出不穷..终于等到她及笄这天,女主大大终于忍不了了,连忙把她打包送给皇子当侧妃。身为一只正经的“小作精”,难道嫁人就会罢工了?不不不,真·炮灰妹妹更加变本加厉,宅斗完了,来呀,宫斗走起!最后落得死无全尸的下场,众人纷纷拍手称快,“小作精”终于消停了..林望舒正好穿到即将出嫁这个点,不行,她一定不能被分尸!所以林望舒开始了她的相亲日常..***林望舒:“你有房吗?有车吗?有存款吗???”傅大佬:“......”这是猴子请来的逗逼吗?傅大佬一脸正经的答道,“在下经商,名下府邸十余座,马车十余辆,钱庄遍各地。”林望舒双眼发亮,这是碰上土豪了???嫁了!【1v1甜宠】【双洁】【傅·书生·真大佬x林·软妹·真咸鱼】
  • 仙帝殇

    仙帝殇

    生与死,轮回不止,爱与恨,因果循环。成仙路上多寂寞,昔日红颜皆为尘。遥看万古长河中,多少天才终成殇。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残殇一曲离人泪

    残殇一曲离人泪

    人一出生就拥有的东西,往往并不属于自己。不要以为女帝是何等的幸福,其实,她们也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如果有来世,我一定不会做女帝,当上了女帝,有这江山,有这一切,却没有了你,又有何用?只剩下樱花淡淡的忧伤,以及那残缺的、已经失效的甜言蜜语……
  • 请叫我食神

    请叫我食神

    我是个厨师,在高速路边开餐馆,一碗面一百块,没有生意。什么?全球首款沉浸式美食游戏?不了不了,我是个厨师,我对游戏没兴趣。……嘿嘿嘿,真香。
  • 三生荼蘼勿念君

    三生荼蘼勿念君

    蓦然苏醒,已然在江北沉睡了三百年,是谁想要置自己于死地?又为何会和她拥有相似的容颜?冥冥之中究竟是谁替代了谁的爱情。“我是不是在很久以前见过你?我叫勿念,你呢?”“霍奚君”,你不屑地开口道,“如果有一天我因为你的样貌而爱上了你,记得推开我”。“如果真有那么一天我一定会推开你。我本就是历经过生死的人,如若你待我这个工具不好我随时会把你的秘密说出去。我忘不了大敌当前你就那样温柔地抱着她,而我流淌出的鲜血顺着手中的剑滴滴落下开出一片妖艳的花。我用仅有的力气拽住你,你转过身一贯的清冷,霍奚君如果是我先遇见你的,你还会……“她身子还很虚弱,我带她先走,你留下断后”。我的声音已被淹没,我的爱情也随他而去。
  • 寻妖志

    寻妖志

    古风犹存。三界大战丶人鱼丶龙丶鬼怪.....都只是爱情的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