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389400000016

第16章 就业信息收集与求职技巧(1)

8.1 就业信息的分类和内容

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信息时代,就业不仅是实力的竞争,也是信息的竞争,作为21世纪的大学毕业生,应当高度重视就业信息的重要性,积极主动、广辟途径地收集就业信息,并认真细致、去伪存真地分析、筛选、整理这些信息,从而做出准确的处理,把握选择的主动权,抓住就业机会,为成功的就业奠定基础。就业竞争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信息的竞争,谁掌握的信息多,谁的就业视野就开阔,就能在竞争中争得主动权,不失时机地选择自己的位置。

1.就业信息的分类

就业信息可分为广义就业信息和狭义就业信息,亦可称为宏观信息和微观信息。宏观信息是毕业生就业的总体形势、社会对人才需求、就业政策、就业活动等。微观信息是具体用人信息,如需求单位性质、单位特色、专业要求、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岗位描述、用人单位提供的条件。在高校,就业信息是指用人单位发布的、择业者未知的、经过加工处理后对择业者具有一定价值的、客观存在的就业资料和情报。大学毕业生要成功的实现就业,不仅取决于个人的学业成绩、能力水平、综合素质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等因素,同时也与毕业生能否及时有效地获取就业信息密切相关。

就业信息作为社会信息的一种,一般有以下几个类型。

(1)口头信息。口头信息是指通过与人交谈获取的信息。毕业生通过与老师、同学、亲朋好友交谈,了解、打听到的就业信息都属于口头信息。口头信息不太系统全面,其权威性和可信度与谈话对象本身对信息掌握的程度有关。因此,毕业生对口头信息要做进一步的了解、核实。

(2)书面信息。书面信息是指通过书面材料获取的信息。比如,毕业生获得的各种有关就业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学校和用人单位的各种书面通知、函件等。书面信息比较正式,权威性强,是毕业生必须重视和把握的信息。

(3)媒体信息。媒体信息是指通过各种正式公开发行、发布的媒介载体获取的信息。比如,在有关报刊杂志、电视广播、网络发布的就业信息等。在现代社会,它们是承载信息的主要载体,特别是网络,因其信息更新速度快、信息量大而受到广大毕业生的青睐。但是,媒体信息,尤其是网络上的就业信息,混杂着众多伪假信息、失效信息和失真信息,甚至诱人进入“陷阱”的误导信息,毕业生对之一定要慎重,并及时向就业指导老师和有关部门咨询,以免上当受骗,误入圈套。

(4)行为信息。行为信息是指通过信息传递人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获取的信息。比如,在接受面试的过程中,毕业生就要善于捕捉主考官的表情、动作、姿势,读出其中蕴涵的潜在意义,从而相应地调整自己的行为和心理。

就业信息作为人类社会信息的组成部分,随着社会信息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内容逐步丰富与多样化,传递的工具和渠道也大大超出语言、文字界限,图表、广播、计算机网络等都成了信息传递工具。

2.就业信息的内容

就业信息的内容十分广泛,作为大学毕业生要了解以下3个方面的信息。

1)择业有关政策

各院校的毕业生,应首先了解政府有关就业的方针、政策,通过了解政策,遵循政策,利用政策提供的条件,就能使个人受益匪浅;反之,政策不明,或与之抵触,或违反政策都有害于组织及个人的根本利益。因此,必须收集和研究政府的方针、政策。

【案例8-1】“三支一扶”服务期满大学生就业升学可享优惠政策。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网站消息,人力资源和劳动保障部、公安部、教育部、财政部、农业部、卫生部、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共青团中央八部门日前联合下发《关于做好2008年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

《通知》指出,2008年是首批“三支一扶”大学生服务期满的第一年。要切实做好服务期满“三支一扶”大学生的就业服务工作。《通知》要求,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三支一扶”大学生,报考党政机关公务员的,可以享受放宽报名条件、增加分数等优惠政策,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公务员招考时,公务员主管部门也可拿出专门录用计划,招录“三支一扶”大学生。县、乡各类事业单位,有岗位空缺需补充人员时,也应拿出一定岗位面向“三支一扶”大学生进行公开招聘,原单位有岗位空缺需补充人员时,应优先考虑接收。服务期满考核为优秀等次的“三支一扶”大学生,参加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可按照有关规定破格聘用。各级机关考录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时,免收困难家庭“三支一扶”大学生的报名费和体检费。

《通知》要求,“三支一扶”大学生就业后,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参加当地社会保险,其服务年限计入工龄、社会保险缴费年限。到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服务两年以上,服务期满后3年内报考硕士研究生的,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自主创业的,可按规定享受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免、小额贷款担保和贴息等有关优惠政策。

《通知》强调,各级政府所属人才服务机构和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要把自主择业“三支一扶”大学生的就业推荐工作作为开展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切实抓好。要对自主择业的“三支一扶”大学生实行“一条龙、一对一”的就业推荐服务,保证每个自主择业的“三支一扶”大学生都有专人负责。

2)就业法律法规

国家通过法律法规来管理、调节、规范组织的活动和个人的活动,排除组织之间的纠纷,制裁违法行为。法律法规既赋予组织和个人进行各项活动的权利,又赋予了组织和个人同一切侵犯自己合法权益做斗争的有效手段。如果依法办事,不仅可以取得合法效益,而且可以捍卫自己的正当权利,减少不必要的损失。由于我国人才市场机制尚不完善,因此出现了不少违纪犯规现象,作为大学毕业生来说,就必须清楚地了解就业法规、法令,学会用法律来保护自己。为做好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从国家到地方近几年都出台了相关的政策,取消了一些限制性的措施,并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服务项目。

例如,有的地区可以先落户后就业,了解这些就业政策的最重要的目的是利用好这些便利的条件。

第一,了解国家就业方针、原则和政策。例如《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有关问题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2〕19号),从这类文件中不仅可以了解当年的就业政策,更重要的是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和对策。

第二,了解相关的就业法律法规。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等。在了解过程中,不仅要清楚它们的过去,而且更要关注它们的变化。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由于我国人才市场机制尚不完善,因此出现了不少违纪犯规现象,依法办事,不仅可以取得合法权益,而且可以捍卫自己的正当权利,减少不必要的损失。自2008年1月1日起,新的劳动法开始实施,作为大学毕业生来说就必须清楚地了解就业法规、法令,学会用法律来保护自己。

【阅读材料8-1】2008年新劳动法规定的劳动合同应当具备的条款:

2008年1月1日起,新的劳动法开始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下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法。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依照本法执行。

2008年签订劳动合同时,劳动合同中应当具备以下几个条款。

(1)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2)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3)劳动合同期限。

(4)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5)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6)劳动报酬。

(7)社会保险。

(8)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9)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第三,地方的用人政策。各地区、各单位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地区的情况,对毕业生的引进、安排、使用、晋升等制定了一系列更为具体的规定,不少地区为了吸引人才,还制定了许多优惠政策,同学们可以有选择地了解部分地区的用人政策。

第四、学校的有关规定。为了保证毕业生就业的顺利进行,学校一般会根据国家的政策要求制定若干补充规定,这也是毕业生应该了解和遵守的。

3)人才供求信息

供方信息,即生源情况,主要指当年各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数、专业分布情况、地区分布状况、专业设置、教学特色等。各高校均会把自己学校的生源信息向社会公开。对需求单位来讲,了解生源情况,有助于他们确定招聘方案。对广大毕业生来讲,了解生源情况,能够帮助了解和预测当年就业状况,调整好就业心态。

需求信息,即用人单位的信息,包括用人单位情况、择业时城市和用人单位的性质、业务范围等信息。

(1)用人单位的信息。毕业生最忌讳的是在选择单位时对用人单位情况不甚了解,在择业时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如只挑选大城市而不问用人单位的性质、业务范围;有的只图单位名称好听就盲目拍板等。要避免这些现象,就要做到对用人单位有个比较客观的评价,关键在于掌握用人单位的信息。

(2)职业情况。了解产业的分类与结构,以及随着社会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变化趋势;了解职业的分类与结构,以及该职业发展的趋势,使自己总揽全局,以便更好地把握自己,在国家建设的大背景下找到自己的正确位置。

(3)当年毕业生总的供求形势。如全国当年毕业生的总人数,同类高校、同类专业的毕业生的情况,哪些专业紧俏,哪些专业供大于求等。

(4)本专业培养目标、发展方向、适用范围、对口单位的情况。

(5)同自己专业直接对口或相关的行业、部门和单位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8.2 就业信息的收集与使用

8.2.1 就业信息收集的基本原则

毕业生在收集信息时,既要做到高质高效、准确无误,又要符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因而要求毕业生在收集就业信息时应遵循一定的原则,明确择业方向,不能无的放矢,切合自身实际,反对脱离自己专业、自身特点等,否则就会适得其反,事倍功半。

(1)真实性、准确性原则。只有真实准确的信息才有生命力。就业信息是否准确,是择业人员做出决断的关键因素。信息不准,会给择业工作带来决策上的失误。近年来,随着网上求职的流行,一些以营利为目的的中介机构,利用网络的局限性,发布一些虚假或过时的用人信息吸引、欺骗毕业生,毕业生为此东奔西跑,徒劳往返,既浪费金钱,又耗费时间,严重干扰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给学校的毕业生就业工作造成很大的冲击。此外,有些情况是利用关系好的朋友提供一些“诱人”的条件,对朋友的警惕就放松了,常出现被朋友欺骗的情况。

【案例8-2】2007年10月底,某高校的毕业生董军因就业单位未落实,非常着急。他四处奔波,并在网上搜索信息。有一天,他在网上收集到这样一条信息:某城市的人才市场将于近日举行大型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供需见面会,参加单位将达数百家,一些世界著名的跨国公司、国内著名的高科技公司、大型企业集团届时都将前来招聘大批毕业生,且薪金丰厚,欢迎各地区的大中专毕业生踊跃参加。董军一看,非常高兴,连忙将这一好消息通知其他尚未找到工作的同学,最后一共有数十位毕业生组成一个“应聘团”结伴前往。他们满以为这次这么多著名公司参加,一定能使他们得偿心愿,谁知当他们风尘仆仆、兴致勃勃地赶到供需见面会现场,发现入场门票价格不菲,买票入场后,看到的一切却让他们大失所望,看到的不是信息中所宣传的那样,大多是一些不知名的小公司、小企业滥竽充数,甚至有些公司还要收取高额报名费,而且大多数公司怀疑是带有传销性质的,让人提心吊胆、难以放心。董军一行连呼上当,愤慨不已,但也无可奈何。同时受骗的还有来自其他院校的许多毕业生。

他们这次结伴求职,花费了许多的时间和精力,精心准备了个人求职材料,讨论了可能要面临的问题和与这些著名公司面试要注意的细节等。可以说,他们什么都考虑到了,就是没想到这次供需见面会是一场骗局,甚至是一些违法的公司,以致劳民伤财,浪费了他们的大量金钱、时间和精力,这对于他们本来就焦虑的心理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而董军则更是觉得对不住同学,没想到好心办了坏事,让他们遭受了不必要的损失。

解析:董军的经历对广大毕业生有很大的警示作用。毕业生在面对纷至沓来的信息时,千万不要盲目乐观,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认真的分析信息,将虚假信息尽早排除在视野之外。一般来说,无正规的发布机构或发布渠道、时间已过期的,或根本就没有发布时间,也没有联系人、联系方式的“垃圾信息”较易分辨,而那些经过精心“包装”,用“丰厚薪金”来诱惑大学生,大肆宣传的“欺骗信息”就不易辨别,极易让涉世未深的毕业生误入圈套,上当受骗。因此,毕业生在收集信息时应注意以下三点:(1)重视学校信息栏和供需见面会上提供的信息。(2)优先选择到政府人事部门所属人才交流机构举办的人才市场或人才中介去求职。(3)对网上的信息要通过网下的其他途径,比如向用人单位打电话,向有关主管部门和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咨询等,先多方求证、确认,再去应聘。切不可轻易相信一些道德缺失媒体,特别是网上的假信息。

【案例8-3】“第一次就业,我就上当受骗了。”

小孟今年26岁,曾就读于东北一所专科院校。一谈起这次求职经历,他就有些愤愤不平。

2006年,小孟准备迈出求职的“步伐”时,老天就掉了一张馅饼下来——大一就停学创业的同班好友小薛带回来一个消息,让小孟激动不已。小薛的亲戚代理了一个啤酒品牌,由于业务扩大,急需人手,让小孟到公司“帮忙”。他向小孟许诺:两年后,可以做某区域代理商,年薪20万!好友的介绍,诱人的许诺,小孟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到达长春的公司后,小孟并没有见到公司负责人,而是被带到了一个会议室(租来的一户单元房),开始为期半个月的“培训”,抱着“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思想,小孟坚持到了最后,还从老乡那里借了3000元,交了所谓的“入股金”。

之后,繁重的工作开始了,“小孟们”不仅要负责联系客户,还得帮忙装卸,每天忙的没有时间概念,一段时间后,公司负责人又让他们招商,一个人负责十几个点,小孟有些受不了了。劳动投入了不少,工资却迟迟未发,之后负责人又指定几个业绩好的去一个偏僻城市开辟市场,小孟就在其中,但还是没有提工资的事。这样的日子又过了几个月,工资干脆没了“下文”。由于没签劳动合同,小孟无法提供公司拖欠工资的证据,大呼上当的小孟无奈地离开了这个伤心的地方。第一次就业,就这样在谎言中结束。

省人才市场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像小孟这样的例子,在大学生就业中也常有发生。类似的欺骗主要集中在化妆品、酒类和药品推销上。许多大学生因缺乏社会经验,或因一种“急功近利”的思想,屡屡钻进骗子设的局里,有的更是加入了一些传销组织,误了前程。工作人员提醒那些急于求职的毕业生,一定要参加正规企业的应聘,切记要签订劳动合同。

对此,学校和毕业生都应提高警惕。准确性要求信息所反映的情况必须真实、可信。避免信息不准确、不全面,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损失。

(2)针对性、适用性原则。首先要明确收集信息的目的,有了明确的目的,信息收集才有方向,才有针对性;其次就业信息纷繁复杂,形形色色,并不是每一条信息都适合自己,因而要求毕业生准确认识自身的专业、特长、能力、性格、气质等方面的因素,明确自己所需就业信息的范围,做到有的放矢,增强就业信息的适用性。随着人才市场的发展,就业信息愈益丰富,如果在信息收集中不注意适用性,那么就可能在众多的就业信息中把握不住方向,从而捕捉不到真实的、有价值的信息,这就要求毕业生在收集就业信息的时候,必须对自己有一个充分的认识,然后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能力、性格、气质等各方面因素去收集有关的就业信息,避免收集范围过大,从而浪费不必要的人力和时间。

【案例8-4】毕业生胡阳学的虽是热门专业,但因为热门专业竞争激烈,他知道自己不太好求职,于是采取了“漫天撒网”的办法,自以为网撒得越大,捕到鱼的希望也越大。所以,他把自己的求职信和个人简历等材料通过在邮局买的一本最新的电话号码本,按上面的单位地址把信封写好,然后是装信封、贴邮票……课余时间忙得不亦乐乎,复印了两百多套。然后把一批批的求职信投进邮筒,心想这下可以安安心心地等待好消息了。

大约过了一个多星期,陆续有十几封地址不详或查无此人的信件退回,他表现得满不在乎,坚信好戏在后头。然而,一个多月之后,等来的竟是:“对不起,本单位没有用人计划,你是一位优秀毕业生,相信一定会找到满意的工作。材料退回,请查收。”、“欢迎你来本单位应聘,不过我们单位解决不了户口,你能否将自己的户口转回家庭所在地之后,再到我们单位来……”、“你的专业我们单位已不需要,你能胜任的岗位我们没有空缺等内容。”小胡这下心里凉了半截。再往后,则什么消息都没有了,二百余封求职信如石沉大海,一无所获。

胡阳非常苦恼地来到校就业指导中心向老师诉说自己是如何投入“巨资”、如何满心期盼的,而结果又是如何令人失望的。就业指导中心的老师耐心地为他指点迷津:他的积极主动的精神得到了肯定,但没有明确的目标,盲目行事。就业指导中心老师告诉他: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对方的需求情况有的放矢地投送材料,并告诉他目前要做的第一件事应该是赶紧积极地去收集适合他的就业信息,然后再联系单位、参加应聘等。在老师的指点下,他很快改变了策略,重新制作了材料,在广泛收集用人需求信息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有选择、有重点地参加了几场招聘会,很快就收到了多个单位的面试通知,最后他参加了面试,经过衡量对比,与其中一家单位正式签了约。

解析:许多毕业生在求职初期总要走一些弯路,主要原因就在于开始时收集信息的目标不明确,收集信息的方法不对头。本案例中胡阳的想法和做法在毕业生中是比较多见的。比如在各种招聘会上,总可以见到一些毕业生手捧一大摞个人材料,像散发传单似的见用人单位就塞。他们认为,只要把网撒出去,总能捕上几条“鱼”来,运气好的话说不定就能捕上一条“大鱼”。但结果却往往是“大鱼”没撞上,对“小鱼”又实在没兴趣。钱花了,时间和精力也白费了,一切还得从头开始。而且更糟糕的是,大量时间和精力换回来的是不断加重的压力和沮丧,搞坏了毕业生的心态。

因此,毕业生的自我推荐,得讲究一些方式方法,应有目标、有选择地投送自荐材料或上门应聘,以提高命中率。当然,在求职刚开始时,可能对就业市场的情况不是很了解,可以适当地把“网”撒大一点。但是,一定要知道这只是一种“火力侦察”的手段,摸一遍底。要及时收网,根据自己的求职目标,有针对性地对信息进行分类处理,重点突破。

(3)系统性、连续性原则。将各种相关的、零碎的信息积累起来,然后加工、筛选,形成一个能客观地、系统地反映当前就业市场、就业政策、就业动向的就业信息链,形成就业信息收集的系统性、连续性,为自己的信息分析和择业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案例8-5】南方某学院毕业生小魏,一心想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作,但自认为来自农村,要想留在大城市很困难。所以,从大二开始,她就强烈地意识到自己的就业问题不能像一些有“背景”的同学靠家里帮忙,只有依靠自己主动去争取。小魏对自己的状况做了以下客观的分析,认为自己虽已大二,但对就业问题一无经验,二无资料,千头万绪,该从哪开始呢?听同学讲得神神秘秘,老师在就业指导课上也告诉了许多,分析来分析去,小魏打定主意,先按老师说的从掌握就业政策入手,把珠江三角洲一带的就业政策和就业信息调查研究一番,再做决定。她首先用一段时间到图书馆把珠江三角洲各地的报纸找到,然后在网上查询一番,再加上其他一些渠道,凡是有关珠江三角洲的就业方面的信息,她都要收集起来分析研究。通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她的心中慢慢有底了,对上一年的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比较熟悉了。

到了寒假,小魏决定不回家了,留下来到各地参加供需见面会,亲自摸一摸情况。根据了解到的情况,小魏对省一级的供需见面会不抱什么希望,但又要去看看,了解总的形势。这类会议主要是对研究生、重点院校的本科生有利,而且用人单位在会议上往往又抬高条件。果然,招聘现场,各用人单位都表示只收重点院校的本科生和研究生,自己一份推荐表也未投出去。她于是把重点放在各市的供需见面会上。

从毕业前的2月份开始,小魏参加了佛山、顺德、东莞等地区的供需见面会。在佛山,小魏看到很多教育单位“要求本科以上学历”的条件,对一般院校的毕业生主要接收本地生源。对此她虽有准备,可还是感到心凉了大半。在佛山、顺德、东莞受挫后,她及时调整了自己的求职方向,把眼光放到更大的范围内考虑。结果,东边不亮西边亮,她从众多的资料中发现在三水、新会一带仍然有许多适合自己的机会。那些地方上一年的人才需求表明,今年仍需要一些教师,而且,那里的人事政策仍能容许接收部分外地毕业生。经过艰苦的努力,小魏最终在新会一所中学找到了比较理想的就业岗位。

小魏回到学校后,在班会上谈体会,她说了一段令同学们印象很深的话,她说,政策就是信息,政策就是机会,对于就业政策以及其他一些知识,我们一定要尽可能多的掌握。

古人云:“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小魏求职的成功经历也充分证明在就业问题上也需要积累,需要信息上和政策上的积累。小魏从“大二”就开始收集就业的有关资料,对政策方面资料的掌握采取“韩信点兵,多多益善”的策略。这是非常有远见的做法。所以她能够在求职过程中对珠江三角洲各地区的就业和人事政策了如指掌,顺利地实现了自己的职业理想。

此外,要保持信息的连续性,一些用人单位因搬迁等原因而导致毕业生原有的信息失真,毕业生要建立连续的电子就业信息库,根据原有的信息而重新发掘信息,输入信息库,这样毕业生就可以在任何时候享用就业信息。因为许多就业信息的获得并不是空想,许多时候得到的信息是零碎的,这就要求大学生善于将各种相关的信息积累起来,然后经过加工、提炼,形成一种能客观、系统地反映当前就业市场、就业政策、就业动向的就业信息,从而为自己的择业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4)计划性、条理性原则。收集信息有计划性是指根据事先拟订的计划收集不同类型的企业、事业或公司的就业信息,并根据自己的意愿有重点的收集,避免大海捞针,还要根据单位的要求,提前做出相应的准备。现在的就业市场,常出现许多单位以“名额有限,经验优先”的条件来招聘的情况,而在校大学毕业生有许多因此原因而与理想单位失之交臂。

【案例8-6】见到小姚时,她正为自己工作的事情忙得焦头烂额。7月份就要毕业了,眼看着有的同学工作已经有了着落,一派欢喜,可自己却还像只无头苍蝇四处乱转,怎一个愁字了得……

回忆起几次求职经历,她深有感触:“从今年3月份开始,我先后参加了十几个学校的招聘会。许多院校都是打着‘名额有限,经验优先’的旗帜招收人才,自己经验和知识的欠缺注定与这些招聘失之交臂。也许是因为我所学的专业是植物保护,有相对的局限性,每次辗转于人才市场和招聘会时,不是专业不对口,就是经验不丰富,我自己现在很迷茫,很多单位只要有工作经验的学生,可是,我要去哪里积累经验啊?哪个单位可以接纳我这个没有经验的新手啊?”谈到毕业后的打算,小桃无奈地说:“如果还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只好下广东打工了,否则能有什么办法呢?”

解析:大学生的理想与抱负很高,这是好事。当前,很多大学生把创业当做实现人生理想的最好途径,既可避开就业压力,又可自由发挥自己的综合能力,何乐而不为?对于成熟的创业者来说,创业固然是个明智的选择。但创业的诸多要素中,资金、专业技术、管理经验、实践经验等哪一样可以缺少?有的同学说,创业固然需要很强的综合能力,但可以一边创业一边锻炼,没有相关实践经验无所谓,只要创业项目有市场就可以进行操作。是的,有市场的项目就有可能赢利。但是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在你看好一个项目时,稍有风声,就会有人跟风,只要别人的各方面经验高于你,那你的项目就相当于是为别人而策划的。有无经验不能决定能否创业,但却能决定创业能否成功。那么,如何避免创业经验不足呢?

(1)利用大学社团得到实践锻炼。学校社团的任何一项活动,从策划到最后实现是个综合过程。参与全局,体验全局,可锻炼组织、协作、资源利用等能力。这是锻炼综合能力最基本的途径。

(2)利用大学课余和寒暑假打工。现在社会留给学生的打工机会很多,利用打工可充分锻炼自己的综合能力。市场调研、销售、组织、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物流管理等各方面能力都可以在打工的过程中或多或少地得到锻炼,加上相关书籍的对照学习,积累经验是完全可能的。大学生打工实际工作往往都是烦琐的或者重复性强的工作,但不能小看这些工作。例如做销售,在此过程中,大学生可以观察消费者的消费能力、消费观点、对公司产品及市场相关产品的评价等,掌握市场消息、预测市场需求、洞察市场空白,以市场指导生产。如果担任市场销售的学生团队领导,还可以借机向公司相关销售人员讨教经验,申请到生产现场参观等。担任学生领导,可以带领学生充分发挥团队协作能力,超额完成任务,积累人员管理、物流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的实践经验。以后,从事相关的项目创业,在市场方面便有了对照和参考。在其他的打工实践中,同样可通过简单的工作综合积累相关经验。

(3)参与学校的科研项目,获取实践经验。参与学校科研项目的同学,有更多接触项目导师的机会。项目导师跟社会的接触往往很紧密,在导师那里能学到很多实践经验。参与科研项目,能通过实验充分锻炼动手能力,找出创业金点子,锻炼策划能力。

(4)毕业后在企业实际锻炼。企业就是个实际创业团队。在这个团队里,锻炼能力、积累经验都是可取的。但在企业里,要想独立创业,还需要善于发现全新的创业点子,或在所在企业市场空白处找到创业契机,或自己组建的团队高于所在企业的团队,那么独立创业才会有成功的把握。

【案例8-7】从新闻系毕业的王强早早地对未来的职业做了谋划,决定去一家报社当新闻记者。为了获得成功,他不像其他人一样,只要与专业沾些边,抓到篮里都是菜。从本地的四家市民报来看,他发现一家新办的报纸用人很开放,而且新闻板块是它的弱项。于是,参照它用稿的定位,王强利用课余深入校区,采写了大量反映大学生生活的新闻报道,专注地只投到这家报社。部分稿件被采用了以后,不仅引起了大学生们的反响,同时也引起报社老总的注意。恰逢报社因改扩版招人,由于王强事先做了铺垫,有了竞争的筹码,经过笔试和面试后,王强被录取,顺理成章地成了这家报社驻几所重点大学的“校园记者”。

点评:人才市场很精彩,但有时却有些无奈。与其在众多的用人单位中寻寻觅觅,还不如在主攻重点目标下足功夫。跟他们用人的取向越接近,你被提前录用的概率就会越高。

因此,毕业生在收集各种各样的就业信息时,要善于及时对信息进行分析、判别和处理,依据自己的就业定位,只能选择相对较佳的信息,果敢决断地出击,以提高自己求职择业的效率和准确度。

8.2.2 就业信息收集的途径

在信息时代,对于毕业生而言,获取就业信息的渠道和途径也十分广泛,就业信息的获取对职业选择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就业信息越广泛,择业的视野就越宽阔;就业信息越有效,择业的把握性就越大。就业信息多种多样,收集的渠道也各有不同。现在获得就业信息的途径很多,尤其是网络上的资源十分丰富,但是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有限,不可能关注到所有的就业信息,获得就业信息应把握两个原则,一是便捷,二是权威。总体上说,目前毕业生可以通过以下渠道获取用人单位的信息,根据目前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现状,本书推荐以下八种途径。

1.通过国家、地方就业指导部门获得信息

发挥人事部门职能作用促进毕业生就业,进一步发挥政府人事部门职能作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各级政府人事部门能够充分发挥政府人事部门职能作用,结合本地实际,积极采取措施,各级政府人事部门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服务,充分利用现有的人才市场信息网络,为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搭建方便、快捷、覆盖面广、内容丰富的就业信息服务平台。人事部门定期发布高校毕业生供求信息、政策信息以及“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岗位信息,提供供求信息的分析预测,制定信息管理制度,提高信息发布质量,确保政府人事部门所属人才服务机构发布的供求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时效性。依托人才区域合作机制,能够加强不同地区之间高校毕业生就业供求信息的沟通。各级政府人事部门能够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招聘会进行审批和监管,维护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

2.学校就业指导部门

高校的毕业生就业指导部门,是高校学生毕业就业工作的行政管理部门,包括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和各院、系负责学生工作的有关部门。学校的毕业生就业指导部门专门从事毕业生就业工作,与用人单位建立了长期友好的合作关系,在长期的工作交往中,与各部委和省市的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及用人单位有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是用人单位向学校寄送需求情况的信息集中地。在毕业生就业过程中,高校的毕业生就业指导部门在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的同时,还通过有针对性且及时地向各个用人单位发布毕业生资源信息函、电话联系及参加各种信息交流活动等方式征集、利用大量的需求信息,并及时向毕业生发布,在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架起了一座信息桥。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部门是获取用人单位信息的主渠道,他们提供的信息数量大,针对性、准确性、可靠性都较强,是毕业生获取求职信息的主要渠道。

通过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获得的信息有以下几个特点。

(1)针对性强。一般用人单位是在掌握了学校的专业设置、生源情况、教学质量等信息后,才向学校发出需求信息的,这些信息是完全针对该校应届毕业生的。而在人才市场和报刊杂志上获得的需求信息,大多是面向全社会的,往往都要求求职人员具有几年以上的工作经验,不适用于应届毕业生。

(2)可靠性高。为了对广大毕业生负责,在把用人单位发送给学校的需求信息公布给学生之前,学校就业指导部门要先对就业信息进行审核,从而保证就业信息的可靠性。毕业生在找工作的同时要做毕业论文,毕竟时间有限,不可能对所有的信息都一一验证,就业指导部门正是为广大毕业生提供了这一服务,使择业效率大大提高。

(3)成功率大。学校提供用人单位信息和召开供需见面会的时间一般都会安排在省应届大中专毕业生大型招聘会以前,这段时间学校用人单位需求信息最集中,量也最大。一般情况下,毕业生只要符合条件并善于把握好自己的话,在学校召开供需见面会时,供需双方面谈合适,马上就能签下协议书。

因此,毕业生应主动、及时地通过这一途径了解就业信息,这是广大毕业生收集就业信息的最方便、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只有全面、及时地掌握学校发布的各种就业信息,才能够充分有效地加以利用。

3.毕业生供需见面会和人才招聘会

毕业生供需见面会和人才招聘会是由高校或当地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组织的,让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直接见面、洽谈的一种择业活动方式,毕业生将直接面对招聘单位,通过彼此的交流可以获得更为丰富和全面的信息,而且可以当场拍板、签订协议,比较简捷有效,可以大大提高毕业生应聘的成功率,用人单位也可以挑选到自己满意的毕业生,因而受到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方的欢迎。

供需见面会有多种形式,如学校举办的供需见面会,由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出面组织,有针对性地邀请一些用人单位参加,规模适中,效率较高;各地有关主管部门每年也要组织几次大型供需见面会,有的还分季节、分专场等,这些供需见面会组织正规,规模大,参加的用人单位多,信息量丰富,但参加的毕业生也多,针对性相对较差。

人才招聘会主要是社会各级人才市场举办的与大学毕业生有关的招聘会,人才市场在一定的时间向用人单位提供场地,让他们进场招聘所需要的毕业生,组织者向用人单位收取摊位费,向毕业生收取门票费。这类招聘会往往以赢利为目的,注重广告宣传,规模较大,但参加单位成分较复杂,有时难免鱼目混珠。

此外,还有一些实力雄厚的用人单位自己组织的人才招聘会。这类招聘会一般对应聘者要求严格,多重筛选。因此,竞争激烈,淘汰率高。不过,它也是毕业生向用人单位展现自己风采,实现自己人生抱负的好机会。

4.互联网

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的应用已经越来越普遍,通过网络求职是近年来在大学毕业生中比较流行的方式,也是一种新兴的信息收集途径。

【案例8-8】某学院2007届计信系毕业生张鹏针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决定一边考计算机三级证书,一边找工作,他选择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那就是在网上求职。张鹏同学利用几个晚上,在网上精心地建立了自己的求职网页,把自己的个人信息和求职意向罗列其中,建立了自己的个人主页,而且还精心选择了几个著名的、可靠的求职网站,也将自己的个人主页挂了上去。用他自己的话说,叫“大面积撒网”。他坚持周三和周六上网查看信息一小时,主要的任务就是:关注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网站有没有公布新的需求信息,搜一搜网上有关毕业生就业方面的信息,并及时地回信和发函。

有一天,他在网上发现了广州某著名公司将进行网上招聘,他仔细地阅读了他们的招聘信息,选择了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职位,并有针对性地给该公司发了一封求职信,并附上自己的求职主页。该公司对他表示了兴趣,但由于当时已临近考试,他要一心对付考试,只好对公司实情相告,希望公司谅解。然而,资格证书考试感觉并不好,不好意思再去原来的公司。他陆续参加了一些公司的面试,但他对那家著名公司仍痴心不改,他再次点击了该公司的网站,更加详细地了解有关情况,发现该公司的招聘工作并没有完全结束,有些职位仍然空缺。“这次的机会可得充分把握。”他心想。为了保险起见,他又郑重其事地给该公司的人力资源部打电话,强调自己已参加了该公司的网上招聘,希望能给予面试机会。不久,他终于欣喜地接到了该公司的面试通知。这时考试的结果也出来了,正如他所预感的,他的分数没有上线。由于资格证书考试失利,促使他更加全力以赴地准备这次面试,果然在面试中因表现出色,最终被该公司正式录用。

解析:如今,网络几乎在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无孔不入,网上求职已成为大学毕业生最重要的求职手段之一。网络是一个取之不竭的信息宝库,弹指之间,信息尽收眼底,可谓轻松、时尚、高效。就像本案例中的张宾一样,资格证书考试、求职两不误,获得成功。但是,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因此,网上求职,还得用之有方,关键是一要明确自己的择业目标;二要选择可靠的网站;三要正确、及时地处理信息。

5.社会关系

通过社会关系网获得信息,也是一个重要的渠道,当毕业生在寻找就业信息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了你周围的亲戚、老师、朋友以及朋友的朋友,也许他们会给你提供一些机会。每个人都生活在特定的社会关系网中,都不可避免地与人进行接触,双方在交互作用的过程中不断交换着各种信息,就业信息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供求关系,无论通过什么渠道或载体,它归根到底是通过人来交换的。但是由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同,所以彼此之间信息传递的内容、方式、频率等也不一样。一般而言,信息总是在关系较密切的人际圈子里流动、传递。大学生因为长期生活在校园环境中,接触面较窄,人际关系不广,就业信息的来源渠道也就比较有限。所以,毕业生要善于利用各种社会关系,拓宽信息的来源,让更多的人帮助自己收集就业信息。

1)主要的社会关系

(1)家长和亲友。对于尚未步入社会的大学生而言,家长和亲友是他们社会关系网的主要构成。而他们也都非常关心自己家庭亲友的就业问题,又来自社会的各个行业、各个阶层,与社会有多种联系,可以从不同渠道带来各种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家长和亲友一般比较了解毕业生本人的求职意向,提供的信息也就比较直接、有效、可靠;毕业生一旦接受家长或亲友提供的信息,由此进入就业岗位的可能性也比较大。有的大学生把利用亲友关系看做是“走后门”,是一种不正之风,这种认识是片面的。因为,我们这里利用的是家长或亲友提供的信息,能否将这些就业机会变为就业现实,还是取决于毕业生自己的能力和素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相信绝大多数用人单位是遵循“唯才录用”的用人准则的,以不正当的“后门”关系“唯亲是用”,最终害的是录用单位和毕业生个人。所以,利用正当途径充分挖掘亲友这层社会关系,获得更多的就业信息和应聘机会,以提高求职成功率,是我们所提倡的。

(2)学校的老师。尤其是专业教师,他比一般人更了解本专业毕业生适合就业的方向和范围。在与校外用人单位合作开发科研项目或从事兼职教学、培训的活动中,也自然能够了解到这些用人单位的经营状况、工作环境和人力需求等;同时,他们一般对本专业的发展状况以及近几年毕业生就业的流向比较清楚。因此,学校教师、导师提供的信息针对性强,更能满足学生对专业发展的要求,乐于被学生所接受。因此,毕业生不仅要从老师那里多获取有关信息,而且可以直接找他们作为自己的推荐人或引荐人。老师的推荐往往会大幅度增加求职的成功率,因为用人单位面对众多的应聘者,毕竟因不了解求职者的实际情况而没有把握,这时,如果有他们熟悉、信任的人稍加推荐,决定录用的自信就会提高很多。

(3)校友。那些已经毕业参加了工作的“师兄”、“师姐”大都在对口的单位工作,对所在单位、行业情况比较了解。通过他们,毕业生可以探听到一些具体、准确的就业信息。校友提供的就业信息的最大特点是比较接近本校,尤其是本专业的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上的供求状况及其在具体行业中的实际工作、发展状况,近几年毕业的校友更有着对职业信息的获取、比较、选择、处理的经验和竞争择业的亲身体会,这比一般纯粹的职业信息更有参考、利用价值。由于校友和求职者曾经在相同的学校学习、生活,甚至有着共同熟悉的师长、相似的经历,以及对母校、老师、校友的情结,这些常常会使他们不遗余力地为“师弟”、“师妹”们提供有用的信息和种种帮助。

此外,以前的同学、大学同学以及其他求职者,也往往能带来很有价值的就业信息。

2)利用社会关系获取就业信息的方法

为了尽可能多地从自己的社会关系处获取有用的就业信息,毕业生不妨采取如下做法:首先,找一张白纸,在上面列出自己所认识的人的名单,包括亲戚、老师、校友、同学、邻居、朋友等方方面面的人物,从中挑选出可能为自己现阶段求职提供帮助的人。然后,设法找到这些人的通信地址以及电话、E-mail等各种联系方式,通过打电话、写信、拜访等形式进行联系,告诉他们你的近况和求助的信息,这里也要注意一些方法。

(1)“套近”关系。提一提你们最近在一起的美好回忆,或者提到某个你们都认识、最近都谈过话的人。

(2)对你的求职方向、你考虑的公司,征求对方意见,询问对方能否瞧瞧你的个人简历是否写得合适。不要特意去问“我到你们那儿做事好吗”等之类的话,要把自己的进展告诉对方,如果真有什么路子的话,他或她会告诉你的,但你总得给出个基本框架,使他们努力有方向。

(3)要重视对方给你提供的信息。如果对方带着信息找你,你应说:“真是太好了,真是难得的机会!”,即使你已经知道这个信息,甚至刚同那个单位谈过话,也要这么说。因为他带来的信息必有某些新鲜内容,而且人们看到自己的意见受到重视和赞赏,就会带来更多的信息。

(4)每当你得到对方推荐,一定要问清楚你去该被推荐单位联系时,是否可以提到推荐人的名字作为引见。回答大多是肯定的,但是问一问显示你有行家气质,并会激励对方带来更多的信息。

(5)如果你确实得到帮助,就要道谢。如果得到口头帮助,要书面道谢。感谢信中也可以附一份个人简历(如果以前没有给过的话)。不管你联系的人是否帮助过你,你得到工作以后一定要让他们知道。

同类推荐
  • 学生提高阅读能力的方法(上)

    学生提高阅读能力的方法(上)

    学生怎样学习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一直是众多教师和家长非常关注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不同的人能提出上千种不同的方法,但最根本的一条,则是大家都认可的,那就是运用良好的学习方法,这是一条行之有效的学习途径。学习方法是指通过许许多多人的学习实践,总结出来的快速掌握知识的方法。因其以学习掌握知识的效率有关,所以受到大家的特别重视。学习方法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规定,它因个人条件的不同,选取的方法也有一定的差别。
  • 经典幽默笑话集萃

    经典幽默笑话集萃

    本书在古今中外经典幽默笑话中优中选优,汇成一册,是幽默笑话的经典之作,读者可以从中领略语言的魅力,开怀一笑。
  • 感动青少年的感恩亲情故事

    感动青少年的感恩亲情故事

    感恩,能使一颗心灵成为一泓清泉,荡漾着甜美而芬芳的幸福。感恩,能使一颗心灵宽广成原野,拥获春华秋实的丰富。感恩,能使一颗心灵变得坚毅而执著,赋予我们人生不懈进取的自信和勇气。但正如庄子所说的“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理而不说”一样,许多更加值得我们去深深感恩的爱意和善良,它们如宁静海平面下涌动的潜流,它们如云团上飘舞的大朵大朵阳光,它们如润物细无声的春夜细雨,并非人人都能够轻易发现和读懂的。
  • 鲁迅散文集

    鲁迅散文集

    本书收辑了鲁迅先生《朝花夕拾》、《野草》等一生全部散文59篇,另附鲁迅先生一生的全部诗作。文中附以导读和注释,适合青少年读者阅读和收藏。
  • 快乐校园精品读物丛书:世界经典名著导读

    快乐校园精品读物丛书:世界经典名著导读

    《快乐校园精品读物丛书:世界经典名著导读》无论从题材还是形式、风格上,都比较典型多样,同时贴近生活实际,具有一定的感染力,突出了“快乐阅读”和“精品读物”的主题,但是又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能够使读者快乐之余还能够从文字中体验到名家的人生感悟。
热门推荐
  • 乡野小医神

    乡野小医神

    山村少年偶获上古传承,医术炼丹符箓阵法修道驭兽,从此装逼泡妞吊打各路强敌,一路走在人生之巅。
  • 我和我的鬼朋友

    我和我的鬼朋友

    世上本没有鬼,信的人多了,便有了鬼。鬼却真的出现了,而且出现在主人公的生活中,闹了很多笑话,帮他搞定了搞不定的女人……
  • 我是魔女我就拽

    我是魔女我就拽

    端木旋儿,对于人类来说是一个谜。她生在五行之家,却身处五行之外。她应是光系,却又是地狱的使者。她受命于魔王,备受魔王重视,却一心渴望做一个平凡人。当被人类称为神话的她出现在普通学校中的校园之中时,当张牙舞爪的魔女遇上嬉皮搞怪的王子时,究竟会发生什么?当现世生活中俏皮可爱的魔女撞上不可理喻的狐朋狗友时,究竟会发生什么?
  • 中国最生猛的男人——牛根生

    中国最生猛的男人——牛根生

    高举“兴农”大旗,地方政府纷纷无偿支援他;高举“大胜靠德”大旗,追捧着死心塌地追随他;高举“资本”大旗,顶级资本看好他;高举“央视”大旗,媒体宣传他,这个人就是牛根生,中国最生猛的男人,蒙派营销的一代宗师。
  • 百变魔后:魔帝的傲世娇妻

    百变魔后:魔帝的傲世娇妻

    她,是性格不定的嗜血杀手,因错信于人,从而阴差阳错回到了属于她的世界中。他,是身份神秘的南风国国师,本行踪不定,却是因为她而三番四次的现于众人眼中。当他遇到她,究竟怎样让她那紧锁的心房为自己敞开。当她遇到他,究竟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当一切身份呈现,他们会如何面对。当一切身份揭开,他们又该如何选择。
  • 影响孩子一生的55位近代伟人

    影响孩子一生的55位近代伟人

    本书精选了包括英雄人物、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政治家在内的55位近代伟人,选取了他们平常生活中的小故事。
  • 大罗仙医

    大罗仙医

    叶枫的修炼遇到了瓶颈,依照最可靠的说法,那就是心太痴迷了,于是叶枫舍弃了以前自己急功近利的作风,悄悄地在这个繁华的大都市下,当起了一位学生,是的,就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学生。
  • 我和你的超甜时光

    我和你的超甜时光

    十七岁的她遇见了十七岁最好的那个他……让她重新笑起……也让他重拾希望
  • 养妖日常

    养妖日常

    新书,《魔帝重生以后》已发文,内签通过,求投资!仙门世家出身的白芨,每天除了打打怪,升升级,维护维护世间正义,暗地里还在做着另一种勾当——把人人得而诛之的妖王复活!
  • 绛守居园池

    绛守居园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