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642500000023

第23章 能源——经济复兴的主动脉(1)

冷战结束后,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处于纷繁复杂的变动之中。能源,作为人类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之一,也成为了国际政治经济竞争变化的一个关键性领域。

石油是一种不可再生的一次性能源,在世界能源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人类赖以进行生活的必需品,更是现代工业社会和机器化大生产不可缺少的“黑色血液”。现代社会对于石油及其相关产业的依赖,使得石油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本保障之一。随着液化天然气成本的大幅度下降、欧洲国家环境保护压力的不断增强以及对石油的高可替代性,一种“清洁能源”

——天然气,在国际能源格局中的地位也在日益上升,随着未来开发步伐的不断加快,天然气将日渐成为世界能源巨头的新宠儿。

据国际权威能源机构(IEA国际能源署和CERA美国剑桥能源研究协会)预测,到2020年,石油和天然气仍将是世界主要能源,占到能源总需求的60%强。作为沙俄帝国和苏联的继承者,俄罗斯规模巨大的油气综合体和蕴藏丰富的油气资源,不仅在其国民经济生活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也成为俄罗斯能源外交强有力的物质基础。普京总统领导下的俄罗斯,依靠其庞大的油气储量和生产出口能力,不仅将其作为恢复经济的重要支撑点,也使俄罗斯在国际能源格局中占据了独一无二的地位,油气资源成为了实现国家战略目标的重要手段。

一、能源工业的坎坷发展

19世纪70年代初起,沙俄帝国的巴库地区就开始钻凿油井,到1888年,俄罗斯的石油年产量已经达到2300万桶,石油工业成为当时沙俄重要的经济部门。1913年,沙俄的石油产量已达到了1020万吨,占当时世界总产量的50%。

(一)石油生产与价格的上上下下

苏联成立后,随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启动,苏联领导人大力推行全方位的能源生产。尽管人们对计划经济制度有着这样那样的非议,但却不能不承认苏联的能源工业还是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对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施石油禁运时,苏联一跃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石油生产国之一。随着第二巴库和西西伯利亚大型油田的迅速开发,1988年,苏联石油年产量达到创纪录的5.68亿吨,日产量达到了史无前例的1200万桶。苏联石油工业的管理者们通过将西西伯利亚油田的产量提高到原有的3倍,使得整个苏联的石油产量翻了一番。

冷战的结束也终结了这一切。苏联解体后,新独立的俄罗斯联邦的石油工业出现大幅度的滑坡,由于1990-1998年持续的经济危机,俄罗斯国内石油需求减少了40%以上,造成国内石油市场供大于求,石油产量锐减。1988年,石油产量为5.68亿吨;1990年,石油产量仍保持在5.16亿吨的规模,天然气生产量600.1亿立方米;1994年,石油产量已下降到3.2亿吨,天然气生产量566.4亿立方米;到1998年,石油产量已减少了将近50%,日产量由1100万桶降至600万桶(1桶/日=50吨/年),天然气产量则在1996年最低点的基础上有小规模回升。

造成石油工业萎缩的原因是:(1)俄罗斯传统的油气消费市场在苏联解体和经互会瓦解后的迅速萎缩,使得外部需求急剧缩减。(2)投资方面,由于俄罗斯混乱动荡的经济环境,吓跑了打算投资俄罗斯石油工业的外国投资者,国内则是由于大规模私有化形成少数石油寡头,只追求眼前利益,疯狂开采石油天然气,拒绝追加投资。(3)由于国际油价的低迷。由1973年和1978年两次石油危机所引发的油价上扬,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风光不再。1983年,国际油价开始全面崩溃,1986年7月甚至暴跌到每桶8~9美元,整个90年代,除1991年一度冲高外,油价基本在10~25美元/桶之间徘徊。国际石油市场低迷的油价和俄罗斯石油工业的低利润率大大挫伤了生产者出产石油的积极性。

1996-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导致国际石油市场需求量下降。1999年,石油价格降至海湾战争后最低点10美元/桶,产油国利益严重受损,迫使OPEC于1999年作出限产决定,以抬高油价。峰回路转,柳暗花明。1999年3月24日,OPEC同4个独立石油生产国达成协议,决定自该年4月1日起每日减产210.4万桶原油,促使国际油价迅速回升,5月份上升到16.4美元/桶,到12月份更是升至24.77美元/桶。原油价格的上升,刺激了俄罗斯石油产量和出口量的持续增长,也给了上任伊始的普京政权以充分的信心,决心将能源出口和能源外交作为拉动俄罗斯经济复苏、增强俄罗斯国家实力、恢复其昔日大国地位的主要手段。

(二)恢复俄国大国地位的关键环节

无论是在叶利钦时代,还是在普京总统领导下的新俄罗斯,俄罗斯政府都对能源工业寄予了厚望。能源工业不仅为俄罗斯经济提供了燃料动力、税收、创汇和外资等方面的支持,也拉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俄罗斯经济转轨以后,油气生产在俄初级能源生产中仍保持主导地位。

1994年,油气在初级能源生产中所占比重高达80.1%;至2005年,这一比重仍高达80.3%,这就保证了石油化工、机器制造、金属加工、黑色冶金、建材工业等耗能较大的工业部门的能源需求,成为支撑俄国民经济能源需求的重要生产部门。

同时,能源工业也为俄罗斯经济转轨提供了重要的税收和财政支持。

2001-2005年,俄罗斯各石油天然气公司缴纳的各项税收分别占矿产使用税的78%、消费税的72%(主要是天然气部门)和关税的52%,累计占俄罗斯联邦预算的34%。联邦预算收入中,石油天然气部门的比重从1999年的21%增加到2004年的32%。

经济转轨初期,俄罗斯外贸出口急剧下滑。后来在“消极适应”政策引导下,由于石油天然气等能源产品出口的拉动,俄外贸出口迅速增长,截至1997年,俄罗斯石油天然气出口换汇额约达389.25亿美元,对转轨时期的国际收支平衡起到了积极作用。石油天然气综合体创造的附加值从1998年的427亿美元增加到2003年的928亿美元,为俄国内经济建设和缓解财政危机提供了大量资金,从而使俄罗斯经济趋于稳定。以石油天然气为主导的能源生产部门,制造了俄罗斯33%的工业产品,为国家带来了40%的预算收入、70%的财政收入和超过45%的外汇收入。

1996年以来,外资开始进入俄罗斯石油天然气等自然资源开发领域,一批大型国际合作项目启动或即将投入运作。其中,仅萨哈林1、2、3、4号方案利用外资总额即达350亿~400亿美元,“萨哈林天然气”管线合作计划预计利用外资170亿美元。2004年,能源领域的投资占全部外国对俄投资的74%。

据俄方估计,今后俄罗斯油气工业吸引外资将逾1000亿美元,将远远超过经济转轨以来俄利用外资的总和。

1999-2005年,俄罗斯经济经历了持续的快速增长,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GDP年均增速保持在6.8%~7%,黄金外汇储备已从1998年金融危机后的130亿美元增长到2004年底的1200亿美元,连续6年实现预算盈余,到2005年1月31日,已经提前偿还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全部债务。同时,为了稳定经济,俄罗斯利用近几年因高价石油而获得的超过预期的石油收入,设立了经济稳定基金,作为俄罗斯经济发展的“安全气囊”。目前,俄罗斯的稳定基金总额已超过260亿美元。

俄罗斯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已探明和潜在(前景)油气总储量达900亿吨,主要分布在西西伯利亚、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已探明石油储量总的估计在75亿~120亿吨之间波动,最高估计为187亿吨,这一数字只是包括了目前投产和建设的油田中已确认能够产油的油田产量;如果加上已探明有望产油的油田,这一数字将达到3102006年10月20日,在芬兰南部城市拉赫蒂,俄罗斯总统普京(前)在与欧盟领导人合影时招手亿吨;再加上预计但尚未探明的远景石油储量454亿吨,整个数字将会异常的庞大。

2002年,俄罗斯石油总产量为3.8亿吨,比上年增长3200万吨;石油出口量超过1.73亿吨,比上年增长13.6%;出口创汇达到272.6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5.4%。2003年,俄罗斯能源部统计,仅头10个月,俄罗斯石油开采量就达到了3.48亿吨;而2004年,俄罗斯的石油产量更是达到了惊人的4.59亿吨,其中出口2.08亿吨;2005年稍有下降,也保持在4.702亿吨的水平上。

2003年9月,俄罗斯石油开采量达到每日850万桶,而欧佩克最大的产油国沙特每天的石油开采量仅为847万桶,俄原油开采量一度超过沙特跃居世界第一位。

(三)天然气领域的超级大国

俄罗斯在国际能源市场上另一个举足轻重的砝码是其拥有蕴藏量居世界首位的天然气资源,其天然气储量和产量分别为世界的34.4%和27.9%,均居世界第一。俄罗斯横跨欧亚两大洲,拥有东起萨哈林岛、西至东西伯利亚的广袤的天然气田,其储量远远超过居第二位的伊朗(15.2%)。初步统计资料显示,俄联邦预测天然气总储量为236.1万亿立方米;已累计采出12.3万亿立方米,占本国储量的5.2%;已探明储量为46.9万亿立方米,预计储量为176.9万亿立方米;待探明储量为77.2亿立方米。目前,分布在700多个气田中、储量大于300亿立方米的大气田有116个;已开发43个气田,占全俄天然气产量的98.7%。2002年,俄罗斯天然气产量达到5554亿立方米,比2001年增长2.3%;2003年,俄罗斯天然气开采量为5786亿立方米,占当年世界天然气总产量的22.1%;而2004年和2005年的产量则迅速跃升到了6328亿立方米和6400亿立方米。

根据华盛顿石油金融公司公布的一项研究报告,如果把俄罗斯已探明的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加在一起,俄罗斯已经是世界上首位的能源大国,已探明的能源储量比沙特阿拉伯要多大约15%。而另一位美国的知名能源专家则指出,虽然现在的俄罗斯仅仅是一个正在崛起的能源大国,但20年后,俄罗斯必将在天然气领域成为能源超级大国。

二、能源发展战略:总结与规划

俄罗斯政府当然也意识到了丰富的自然资源是它重新崛起的坚强后盾。

尽管作为俄罗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要支柱的能源工业在苏联解体初期遭到重创,部分油气加工能力和设备制造能力由于苏联解体而一夜之间变成了“外国企业”,但是其基础尚存:俄罗斯保有了大约65%的苏联石油加工能力,俄国欧洲部分油气管网密集,特别是它拥有丰富的资源。因此,尽快制定能源战略,恢复能源工业,自然成为从叶利钦到普京的历任俄罗斯总统欲图振兴经济、恢复俄罗斯大国地位的关键环节。

(一)确定能源领域的对外战略

1995年,叶利钦总统颁布472号总统令,批准《2010年前俄罗斯联邦能源政策的基本方针》;10月3日,俄罗斯政府通过第1006号政府令,批准《俄罗斯能源政策基本纲要》,其中明确了俄罗斯到2010年能源发展的总体目标和国家能源综合体的调控作用,提出加快油气综合体的发展,特别是天然气工业的发展和综合利用。在之后的4年中,俄罗斯联邦各部委继续对这个纲要中涉及的俄罗斯能源战略目标和措施做出了大量的修订和补充,国家杜马也专门对这一问题举行过听证。但是上述这一切的努力,都由于俄罗斯当时国内动荡的政治转型局势和国内外经济衰退的大背景而化为泡影;而且,这一时期俄罗斯政府制定能源政策的目的更多是为了帮助能源产业摆脱危机,确保国民经济危机中的能源供应。到了1999年,局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石油输出国组织的限产导致油价的飙升,各国争夺市场份额的斗争,迫使俄罗斯政府根据当时国际环境制定新的能源安全战略;普京总统执掌政权后,国内政局趋于稳定也为新的能源战略的制定提供了契机。

2000年4月,俄罗斯燃料能源部向俄罗斯联邦政府和国家杜马提交了《2020年前俄罗斯能源战略(草案)》,提出要从俄罗斯国内油气资源的实际状况出发,在未来20年内将油气产量增长幅度控制在15%和27%,并且要控制油气出口,扩大油气加工产品的出口,以改变以资源换美元的不利局面;11月13日,该战略得到俄联邦政府的批准并颁布。

然而,2000年国际石油价格的不断上扬,刺激了俄罗斯的石油生产和出口;“9·11事件”后,国际石油市场局势和国际政治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2000年初制定的能源战略已经不能满足普京恢复“能源帝国”的发展构想和维护国家重要利益的需要了。经过长期的修订、磨合、妥协、交涉,2003年5月22日,俄罗斯联邦政府正式批准了新的《2020年前俄罗斯能源战略》,重新对俄罗斯能源外交战略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和原则作了阐述。

在《2020年前俄罗斯能源战略》出台前,俄罗斯官方和学术界曾经就能源战略所包含的概念等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俄外长伊万诺夫曾经指出,俄罗斯对外能源战略的一个优先方面是进一步扩大和深化同外国的互利合作,在这一战略引领下的俄罗斯的能源外交应该有地区性和全球性的优先方面。

同类推荐
  • 创新力:江宁民企创新故事

    创新力:江宁民企创新故事

    本书从多个侧面概述了南京市江宁区民营企业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取得的辉煌成就,记叙了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给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本书认为,创新是民营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全书内容有报道、有分析,有深度、有温度,洋溢着正能量。
  • 中国经济热点前沿第五辑

    中国经济热点前沿第五辑

    本书内容包括:2007年中国经济研究热点排名与分析、2007年中国经济研究新进展、资本市场问题讨论综述、经济增长与发展问题讨论综述等。
  • 中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与操作

    中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与操作

    本书应用区域宏观经济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货币政策不一致性的存在,并选择中国7个地区的经济数据,建立VAR模型对中国货币政策传导地域不一致的程度,以及货币政策传导地域不一致对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
  • 错觉

    错觉

    我们的生活总是与一种奇怪的错觉相随:我们的眼睛常常不可思议地欺骗自己,我们曾有的刻骨回忆常被自我意识纠正,我们总是自命不凡,即便今天的股票挣了一笔,也认为自己只是小试身手而已。在这本人类行为学的经典之作中,普利策新闻奖得主约瑟夫·哈里南向我们展示了人类的一些有趣行为——我们怎样思考,怎样看,怎样记忆,怎样忘怀,是什么东西引诱我们的人生抉择变得非理性。
  • 看懂中国经济的第一本书

    看懂中国经济的第一本书

    国外人说:看不懂中国经济,根据最基本的经济学常识和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规律,中国的GDP(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早就应该降下来了。但让人奇怪的是,欧美等国家还没有完全从金融危机中复苏,中国2010年的GDP增速居然就超过10%了。国内人也说:看不懂中国经济,为什么居民收入增长跑不过GDP增速,也跑不过CPI(消费者物价指数)呢?为什么人民币国内的购买力下降了,国际购买力却上升了呢?
热门推荐
  • 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胖啦

    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胖啦

    有些人走着走就散了。有些人吃着吃着就胖了。。。。。。。。。。。。。徐福:“以后谁再敢瞧不起胖子,我们就把他/她/它凑成虚胖。”
  • 冷浸溶溶月

    冷浸溶溶月

    十二岁时,她出了家,做了和尚。二十二岁时她成了王爷的座上客,也深得皇帝器重,一时风头两无。她懂佛经,也精通武艺,女扮男装,举止儒雅,有慈悲心肠却也相信事有因必有果,为了他,她也心狠手辣过,报应来的时候,她静默面对。白发苍苍的她终是重回故里,带着一卷画,重新剃度出了家,怀抱心爱之人遗物的她死在师傅的坟前,死在月上柳梢头的梦里,她去的平静,满池荷花也开的正好,山下正是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 人工艳妃:孤躺好了

    人工艳妃:孤躺好了

    有一天,心狠手辣的七夜舔了一下自己的手指头,被自己辣哭了。沧非墨温柔的能滴出水的紫眸望着她轻声说:“你怎么那么不小心啊,小东西,来,咬我的。啊~~张嘴。”白耀十分不爽,非常不爽,阴厉厉的看着正准备要咬男人指头的七夜,咬牙切齿道:“主人,节操掉了!”七夜呆萌转身,眼睛向地上看去道,“哪儿呢?”“报告主人,碎了。”黑吟一丝不苟的回答。“哦~那算了。”想知道拥有一个吃货主人是什么心情吗?白耀和黑吟想了很久,得出了一个大家都中肯的答案:“那就是你得随时看着她,免得她一回头把翔都吃了。”此文慢热,各位看官请赏脸。
  • 地球的灰姑娘

    地球的灰姑娘

    阿图亚是一个小城市,毗邻俄罗斯,四周环绕群山,被称为玛瑙之城,在群山之顶有个神秘的湖泊是“天湖”,还有传说的水怪,在这个神秘美丽的小城里,有一位名叫“满小菲”的中学生,她的故事和浩瀚的宇宙的一颗行星(伊甸园)有关,她拥有了外星人输入的超能力,她能够预知未来,让我们一起走进满小菲的神奇的故事,探寻宇宙高维度的文明和生命……故事的最后是和地球爆发的病毒有关,离开地球的满小菲,从伊甸园星球返回了地球,那时,她离开地球的二天,地球已经是二十年,其实,发生了很多的故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飞车系统争霸星际

    飞车系统争霸星际

    末日女苏七重生在了5000年后的博古拉星球,觉醒了某腾旗下的某飞系统。本以为在如此强大的金手指下能称雄称霸;没想到被某飞系统坑成dog。这是个悲伤的故事。本文又名:《系统虐我千百遍,我待系统如初恋》《让我安安静静的做个美女子》
  • 千年宠恋:盛世铺红妆

    千年宠恋:盛世铺红妆

    孤身跨越千年,他本清寂自持。岁月荏苒,直至,他遇上了她。书影卷浓,墨香缱绻,她与他携手一段温润韶华。一朝谜解,几滩血泪,他终究负了她。时光飞走,绝境逢生,当他重回她的年轮——Dady!童音清稚,一对璧娃,烂漫嬉奔。她,对着他,盈盈而立。她身后,却是另一个“他”。
  • 文明绝路

    文明绝路

    高度进化的文明,会逐渐失去创新能力,这是致命却又无法避免的。星河为了文明的发展想尽办法,最终仍是走向毁灭。(不知道会不会有人觉得本书中掌控时间的想法很可笑,还有坚定的认为光速不可超越。我能理解,但还是写了,因为我始终觉得科学是不应该有屏障的,我写的是一种可能,我尽量把这种可能写的合理些。)
  • 绝色总裁的小农民

    绝色总裁的小农民

    山村少年意外获得神魂传承,他只想安心种地,没想到人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校花、警花、姐妹花蜂拥而至……耕田种地我在行,可是对付这么多莺莺燕燕,该怎么办才好?啊啊啊,美女们,请自重,俺还是一个黄花大小伙!
  • 公子小白

    公子小白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自古爱情故事贵在一个情有独钟,我想写一个故事,里面的所有人都有从一而终的痴情。我想,这样一个世界应该也挺精彩。白王爷家有一个女扮男装的五公子,性格乖僻,行为嚣张。不巧最近白王爷收养了一枚义子,此人名唤容谏之,大方有礼,风度翩翩。二人一见面便唇枪舌战,水火不容。从此白王府鸡飞狗跳,水深火热,流言满天,传说不断(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