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716200000009

第9章 法治篇(1)

近年来,中国法治建设尽管取得了有目共睹的辉煌成绩,但正如2012年12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现行宪法颁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所指出的:“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存在的不足。保证宪法实施的监督机制和具体制度还不健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依然存在;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执法司法问题还比较突出;一些公职人员滥用职权、失职渎职、执法犯法甚至徇私枉法严重损害国家法制权威;公民包括一些领导干部的宪法意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战略与规划研究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党和政府管理国家与社会事务的重要方针。

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大战略任务。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全新目标和任务。围绕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结合“十二五”总体规划,尽快制定一个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体战略规划已经势在必行。

基本背景

党的十五大以来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主要成就

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在科学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郑重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大战略任务。

1999年3月,“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和奋斗目标被庄严地写入宪法,“依法治国”从党的意志转化为国家意志。1999年11月,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决定》(国发〔1999〕23号),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加强制度建设,严格行政执法,强化行政执法监督,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并明确提出“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推进依法行政”。党的十六大报告从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民主的高度,指出“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党的十七大报告,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将深入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列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报告指出,要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保障公民合法权益。这是继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党的十六大构建依法治国的基本框架之后,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领域向更深更广推进的又一重大战略部署。

党的十七大以来,在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和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统领下,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正式形成为标志的我国法治建设,在法治精神的弘扬和法治理念的深化、法律体系的形成、推进依法行政、保障司法公正、建设法治社会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就,使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党的十七大以来,围绕弘扬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开展立法工作,我国制定和修改了一批重要的法律,范围涵盖了涉及公权力的行使和公民合法权益的维护领域,侧重加强以关注和保障民生为重点的社会领域和环境资源领域,以及加强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社会公共管理等公民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2010年,《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发布实施,就提高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加强和改进制度建设、坚持依法科学民主决策、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强化行政监督和问责、依法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加强组织领导和督促检查等方面的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国务院制定新的工作规则,明确提出要“努力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积极推进政务公开;颁布《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使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走上法制化轨道,成为各级政府施政的一项基本制度;加大行政问责力度,加快实行行政问责制,行政问责范围逐步明确,问责程序逐步规范,问责方式逐步向法治化转变,社会公众参与问责的积极性逐步增强。

党的十七大以来,审判、检察、公安、司法行政工作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在优化司法职权配置、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加强政法队伍建设等方面,出台多项改革措施,各项工作取得显着成绩。

到2010年底,中国已制定现行有效法律236件、行政法规690多件、地方性法规8600多件,并全面完成对现行法律和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的集中清理工作。目前,涵盖社会关系各个方面的法律部门已经齐全,各法律部门中基本的、主要的法律已经制定,相应的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比较完备,法律体系内部总体做到科学和谐统一。

2011年3月10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吴邦国作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他宣布,一个立足中国国情和实际、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集中体现党和人民意志的,以宪法为统帅,以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等多个法律部门的法律为主干,由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多个层次的法律规范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

党的十八大以后建设法治中国面临的新形势与新挑战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党和政府管理国家与社会事务的重要方针。

党的十八大报告,在党的十五大、党的十六大和党的十七大关于依法治国要求和精神的基础上,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将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提到了一个更新的高度。我们要在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实践中,全面落实好党的十八大关于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大任务,必须充分认识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近年来,中国法治建设尽管取得了有目共睹的辉煌成绩,但离人民群众的期待还有差距;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虽然得到实施,但发展还不平衡;法律体系尽管已然形成,但还需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立法尽管成就斐然,但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还不尽如人意;法制宣传教育尽管成绩巨大,但法治环境并未根本改善。正如2012年12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现行宪法颁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所指出的:“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存在的不足。保证宪法实施的监督机制和具体制度还不健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依然存在;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执法司法问题还比较突出;一些公职人员滥用职权、失职渎职、执法犯法甚至徇私枉法严重损害国家法制权威;公民包括一些领导干部的宪法意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具体来讲,中国法治建设和依法治国事业还面临以下主要问题和挑战。

一是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与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领导干部中的人治现象、公民中的非法治现象、社会上轻视和无视法治的现象,在有些地方、部门、领域和群体中有所抬头和蔓延。特别是在一些地方和部门实际上被统一于党委的“一把手”,法治被“人治”所弱化,依法治国从党领导人民实行的“治国基本方略”,演变为某些地方和部门“维稳”以及发展经济的工具。

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有待不断完善,立法质量需要不断提高。立法中存在的部门利益、特殊群体利益问题,部门立法争权夺利问题依然存在。国家立法部门化、部门权力利益化、部门利益合法化的现象仍未消除,一些明显带有部门或集团利益痕迹的立法,把畸形的利益格局或权力关系合法化,行政部门借立法扩权卸责、立法不公等从制度设计的基础上影响了社会主义法治的权威和法律的实施。

三是消极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一些领域腐败现象仍然易发多发。

部分公职人员贪赃枉法、权钱交易、执法犯法、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对法治造成损害;执法不公、行政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比较突出。少数执法人员知法犯法、执法寻租、贪赃枉法甚至充当“黑恶势力”的保护伞;出现了一些不正确的执法倾向,如钓鱼执法、寻租性执法、非文明执法、限制性执法、选择性执法、运动式执法、疲软式执法、滞后性执法,等等。

四是社会矛盾急剧增多,粗暴执法激发冲突甚至引发群体性事件或极端恶性事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转型,矛盾的表达方式也极端化、暴力化,特别是在征地拆迁、社会环境污染事件中,屡屡发生重特大的群体性事件和极端事件。而现在社会矛盾的解决方式过度依赖行政手段,却忽略了法治手段。

五是社会价值观多变多样多元,公民意识觉醒维权意识增强,维权热情高涨,然而规则意识、义务观念和社会责任感并不很强。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贫富分化易滋生社会心理失衡问题,对推进依法行政提出了新挑战。而社会心理失衡和公民意识觉醒都可能带来社会的不稳定,要求政府必须采取强有力措施,去预防和化解这些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六是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对依法行政带来新挑战。据统计,中国手机用户已超过10亿,网民超过5亿,微博、微信的用户也已经超过3亿,对政府管理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和挑战。微博等新兴媒体的影响力,比任何时候任何传统的纸制媒体影响力都要大得多,政府的管理活动面临一支很大的监督力量,对官员个人的监督效果尤为明显。

指导思想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今后十年乃至更长时间,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的指导思想应该是: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凝聚力量,攻坚克难,锐意进取,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紧密结合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根据新的时代条件和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以改革创新精神整体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各项工作,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实现党的十八大做出的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提供有力保证。

在这一指导思想下,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要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在这一指导思想下,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要把坚持党的领导、发扬人民民主和严格依法办事统一起来,从制度和法律上保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的贯彻实施,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

在这一指导思想下,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要发挥人民主人翁精神,坚持依法治国这个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好保障人民权益,更好保证人民当家做主。

在这一指导思想下,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为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有力保障,从法律上、制度上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不断开创依法治国新局面。

基本原则

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要发挥人民主人翁精神,坚持依法治国这个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好保障人民权益,更好保证人民当家做主。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同类推荐
  • 青年学生党课培训教材

    青年学生党课培训教材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的先锋队性质,决定了每一位申请入党的积极分子,都要认真学习党的基本理论,按照党章的规定严格要求自己,争取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
  • 中国大舆情(2013-2014)

    中国大舆情(2013-2014)

    本书设有趋势报告、政策报告、案例报告、舆情报告、数据报告五个部分,具体内容包括:中国梦: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政治宣言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强化共产党人精神之“钙”建设法治中国的江苏样本等。
  • 党的十七大精神与广西的实践

    党的十七大精神与广西的实践

    党的十七大用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理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中最重要的是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作为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旗帜,更加突出、更加鲜明地写入大会报告和党的章程。
  • 2020,期盼中国

    2020,期盼中国

    本书将晦涩的理论以通俗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来,为读者勾勒出了未来十年的发展图景。其间既有对中国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等总体方面的概括,又有各行业、各领域具体且精道的分析与预测。
  • 基辛格:美国的全球战略

    基辛格:美国的全球战略

    本书共8章,内容包括:巅峰上的美国:称霸世界还是领导世界;美国与欧洲:民主世界之一;西半球:民主世界之二;亚洲:一个相互制衡的世界等。
热门推荐
  • 旷世武圣

    旷世武圣

    一绝世武尊重生几年后,一人一剑,纵横天下,神挡杀神,魔挡屠魔。最终百尺竿头更近一步,成就天武大陆千万年唯一踏入武圣的人。
  • 去印度成长

    去印度成长

    印度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它的10多亿人的民主又是如何运作的?它如何实现了直逼中国的经济增长?这增长是可持续的还只是昙花一现?它有没有惠及广大民众还是只局限于社会中上层?为了解答心中的疑问,作者在取得清华大学工学、法学双学士学位后,毅然决然地去印度尼赫鲁大学留学。在印度学习的一年里,作者细致观察记录了印度尼赫鲁大学的校园生活,并深入印度南部和北部的城市与乡村,展现了在印度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速的大背景下别样的印度风土人情。
  • 网约车奇情

    网约车奇情

    冰雨冷风端着一杯咖啡,看着外面雨蒙蒙的天气,思绪上涌,今天下班又会约上何人呢?冰雨冷风来自于中国中部城市的农村,曾就读于北方某个普通大学,两年前毕业后寻梦于杭城,找了不是与专业特对口的工作,在外人看来,工作还算体面,穿西装打领带。工作时间算不上朝九晚五的,可下班后还能基本支配自己的时间,但唯一遗憾的是生活费将就着。在四年大学期间,也曾跟随潮流谈了一场精神上的恋爱,虽算不上轰轰烈烈,但也算是相当充实的,可到了毕业季现实面前,不得不屈服于女方家庭及自己的就职压力,友好分手,泪别,只为那段纯情的青春。。。因他只是一个来自普通农村家庭的孩子,一没显赫的家庭背景,也就是说不是传说中的官二代和富二代,要在美丽的准一线城市立足,真的确实不易,尤其是对一个刚毕业两年的菜鸟来说,买房子似乎有点遥不可及。。。而没有房子,就谈不上结婚啦。
  • 弃后大翻身:誓夺圣心

    弃后大翻身:誓夺圣心

    最近宫里有个留言,皇后病了,一大早总是老是恶心干呕!御医点头道:皇后是怀孕了。纳尼?她居然怀孕了,那孩子爹都没了,她该怎么办?两年后,孩子断奶了,她毅然踏上了找孩子他爹的路。我的娃,怎么能没爹。我,怎么能没丈夫做个寡妇。
  • 我有禁地小世界

    我有禁地小世界

    秦歌醒来后发现整个世界都变了,在他的体内,出现了一个禁地小世界。
  • 漫威三百万勇士

    漫威三百万勇士

    看我娜迦王称霸天下!呸!看我超大陆支起一片天!哇!快来看女装大佬!!哪里?哪里?某女装红眼闭着眼,低声念叨:“不是我!我不是!我没有女装!”
  • 异世之燕归来

    异世之燕归来

    燕盼刚穿越的时候,觉得自己倒霉透了;后来她觉得自己还是十二分的幸运的!只是……我明明来自异世。——错!记住!你来自本土!我明明24岁。——错!记住!你13岁!这是一个穿越后带着满身秘密的软妹纸,在异世风生水起的故事。
  • 恶魔校草:你过来

    恶魔校草:你过来

    她,他可以说是青梅竹马,从幼儿园开始就认识,知道六年级那个毕业典礼上,他消失了。然而,上天眷顾,高中他们又见面了,他们还是一对欢喜冤家。他,毒舌,腹黑,霸道。她,呆萌,但不蠢!“宋偌离!十秒钟,过来!”“切,就不!”某女双手叉腰,气呼呼的说。“宝贝儿,十秒钟!过来!”某女立马过去:“夜尹萧?为什么你喜欢我?”“因为你呆萌,又傻,又蠢得可爱!”结果,某女泪奔,她不蠢的好吗?
  • 南巫北马

    南巫北马

    我身为人身,却不是血肉之身。我身为南毛一族之后,却不能画符降妖。我要逆天改命,重塑真身!我要杀尽灭我一族之人,光复我毛氏雄风!纵然降蛊之最,也奈何不了我身!我狂,我要名震四海!我癫,我要一干虚伪之徒闻风丧胆!女王、妹子、萝莉、护士、空姐、仆娘等等,请别惹火,我早已看破风尘遁入空门!
  • 都市超级生活体验

    都市超级生活体验

    我擦,他居然拿特斯拉超跑给小三轮充电,豪横....“求你了,别摊牌,受不了这个打击....”“送个快递两小时?是不是收件人很漂亮啊?”“这么帅,还送什么快递,不如跟我.....”做个合格的快递员太难了,你永远不知道收件人会有什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