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737800000021

第21章 《营造法式》壕寨与石作制度(3)

(3)减地平钑

减地平钑,就是把除花纹以外的地子均匀凿低一层。这种雕饰手法最宜表现轮廓规律性强的图案纹样,如植物花叶、几何纹一类。采用此类手法的作品,在先秦至秦汉时期的画像石、画像砖中尤为多见,它给人以古拙之美。据《营造法式》卷十六《石作功限》所列,减地平钑类雕饰的石构件及纹样大致如下表所示。

(4)素平

素平,即指光平的表面,或指在光平的表面上雕阴纹线刻花纹。《营造法式》功限中没有涉及此类装饰,但在实际工程中使用较多。

从实物看,一个雕刻物在某些部位会出现平面,如:有些柱础,在覆盆部位作雕刻,而盆唇部位多为光平素面;有些石栏杆,花板部位作雕板剔地起突花,而蜀柱或盆唇、束腰则用光面。在许多情况下,素面与雕刻面是同时存在,因此将“素平”列入雕镌制度,是就雕刻物整体而言的。还有一种由多重线脚组成的石构件,如须弥座,全用“素平”石面叠落而成,总体上靠线脚轮廓的变化,达到类似雕刻物的艺术效果,于是把这一类使用“素平”处理的手法归人雕镌制度之中,也是合乎情理的。

另外还有一种阴纹线刻的雕饰,即在光平的石面上用刀刻出优美的图案或人物,但立体感不强。此类雕饰与剔地起突、压地隐起、减地平钑皆不同,或许也可归入素平类。

这四种雕镌手法的产生可上溯到先秦时代,至秦汉时期,匠人们已能熟练地运用和驾驭它们。唐宋时期,雕镌技艺达到更为完美的程度,并形成了制度。自南宋以后,石雕出现了一种为追求技巧而忽略总体艺术效果把握的趋向,特别是清代中、晚期的一些作品,以处处施用剔地起突,乃至透雕为时尚,对技巧的表现代替了对整体艺术效果的追求。其实,一座建筑的石构件,如须弥座,完全用“剔地起突”并不一定比完全用“素平”的总体效果好。《营造法式》对建筑的不同部位或不同构件规定了不同的雕镌制度,目的就在于追求总体的艺术效果。四种雕镌制度在一座建筑物中如何互相配合有赖于总体设计,并非建筑等第越高,雕镌越复杂、越费工就越好。《营造法式》卷十六所列每种雕镌手法不同的使用部位,是有道理的。

有的部位或建筑构件用一种雕镌手法便恰到好处,如笏头碣,只有减地平钑一种雕镌手法即是典型的例子,而有些则须运用多种手法,如柱础,有四种不同的雕镌手法。《营造法式》中对四种雕镌手法的适度运用,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宋代石作雕刻的艺术水平。

在建筑群组中,有时需要放置独立于建筑造型之外的雕刻物,如石狮、石碑之类。石狮、石碑的鳌座等类似圆雕的雕镌手法不在上述四类之内。《营造法式》专列雕作一项,圆雕被归入雕作制度的“混作”之中。不过,《营造法式》的雕作制度主要是针对木雕而言。

3.石雕纹样

《营造法式·石作制度》把石雕纹样归纳为11类,即:“其所造华文制度有十一品:一曰海石榴华;二曰宝相华;三曰牡丹华;四曰蕙草;五曰云文;六曰水浪;七曰宝山;八曰宝阶;九曰铺地莲华;十曰仰覆莲华;十一曰宝装莲华。或于华文之内,间以龙凤狮兽及化生之类者,随其所宜,分布用之。”

“造华文制度有十一品”,体现了《营造法式》对石雕纹样规定的规范性,而“或于华文之内,间以龙凤狮兽及化生之类者,随其所宜,分布用之”,则体现了对石雕纹样类别选择和运用的灵活性。

在现存的宋代或与宋代相近的建筑遗物中,上述石雕纹样并不鲜见。如登封少林寺初祖庵大殿柱身为海石榴花纹样,北宋永裕陵西列望柱柱身有宝相花纹样,北宋永照陵西列马台、苏州瑞光塔须弥座束腰均饰云纹,杭州灵隐寺大殿前石塔基座用水浪装饰,正定隆兴寺残存柱础、济源奉先观大殿柱础皆用铺地莲花,苏州甪直宝圣寺大殿柱础为宝装莲花,等等。

尤其是苏州罗汉院大殿及登封少林寺初祖庵大殿的石柱雕饰皆采用了压地隐起手法,雕镌出海石榴花间化生童子,宝相花间鹤、雁、凤等,与《营造法式》所载制度完全一致。

第四节 宋代常用的石构件与形制

《营造法式·石作制度》对常用石构件,如柱础、角石、角柱、殿阶基、压阑石(地面石)、殿阶螭首、殿内斗八、踏道、重台钩阑(单钩阑、望柱)、螭子石、门砧限、地栿、流杯渠(剜凿流杯、垒造流杯)、坛、卷水窗、水槽子、马台、井口石(井盖子)、山棚脚石、幡竿颊、赑屃鳌坐碑、笏头碣等的形制都作出了规定。

一、台基

中国古代官式建筑在立面构成上有屋顶、屋身、台基之分,可见台基是官式建筑的有机组成部分。建筑台基经历过从“土阶”到砖、石台基的发展过程。据汉明器、画像石和石阙中所见,从秦汉起砖石台基已成为建筑台基中的主要类别。这时的台基已有压阑石、角柱石、间柱等构件。

宋式、清式建筑台基都有普通台基和须弥座之别。普通台基的做法宋式与清式基本相同,都是侧面光平。宋代在台基上缘用压阑石、角上用角柱,清代也用,称之为阶条石、角柱石。宋代在压阑石以下角石以内,一般砌砖,清代则有时镶石板,称之为陡板石。须弥座是一种侧面上下凸出,中间凹入的特殊台基,它由佛座逐渐演变而来。最早实例见于北魏石窟,此时形式较简单,雕饰也不多。唐宋时期,须弥座使用渐多,开始成为宫殿、寺观等尊贵建筑的专用基座,其造型也逐渐复杂华丽,并出现了莲瓣、卷草等花饰和角柱、力神、间柱、壸门等装饰。从元朝起,须弥座束腰变矮,壸门、力神已不常用,莲瓣肥硕,多以花草和几何纹样做装饰,至明清成为定式。

《营造法式》是针对官式建筑,因此在台基部分只列了“殿阶基”一种。从其规定来看,它是一种须弥座式的建筑台基。

《营造法式·石作制度》规定:“造殿阶基之制:长随间广,其广随间深,阶头随柱心外阶之广。以石段长三尺,广二尺,厚六寸,间四周并迭涩坐数,令高五尺,下施土衬石。其迭涩每层露棱五分,束腰露身一尺,用隔身板柱,柱内平面作起突壸门造。”从中可见,殿阶基的基本造型是:上下逐层外凸,即迭涩;中间凹入,即束腰;其间有隔身板柱,柱内平面作起突壸门。

至于台基的尺度,其长、宽随建筑的体量而定,所谓“长随间广,其广随间深”;其高度在“殿阶基”中没有说明,但“立基”中已有记述,即“基高于材五倍”。依此推定,一等材的大殿地基高度为4尺5寸,如果加上厚6寸的压阑石,那么其台基高度可达5尺余。当然,对于需要更高台基的建筑,则应采取其他方式解决,如构筑基坛等。

二、角石、角柱、压阑石

角石、角柱与压阑石,三者都是台基的组成部分。

角石、角柱用于台基的转角。

《营造法式·石作制度》规定:“造角石之制:方二尺。每方一尺,则厚四寸。角石之下,别用角柱。”可见角柱在角石之下。关于角柱的形制,《营造法式·石作制度》规定:“造角柱之制:其长视阶高;每长一尺,则方四寸。柱虽加长,至方一尺六寸止。其柱首接角石柱处,合缝令角石通平。若殿宇阶基用砖作迭涩坐者,其角柱以五尺为率;每长一尺,则方三寸五分。其上下迭涩,并随砖坐逐层出入制度造。内板柱上造剔地起突云。皆随两面转角。”

压阑石是台基四周外缘上的条石,即清式建筑中所称的阶条石。《营造法式·石作制度》规定:“压阑石之制:长三尺,广二尺,厚六寸。”

三、殿阶螭首、殿内斗八

殿阶螭首,是施于殿阶的一种石雕饰。

《营造法式·石作制度》规定:“造殿阶螭首:施之于殿阶,对柱;及四角,随阶斜出。其长七尺;每长一尺,则广二尺六寸,厚一寸七分。其长以十分为率,头长四分,身长六分,其螭首令举向二分。”在已知的实例中,还没有见到一个“施之于殿阶”的螭首。虽然其尺度在《营造法式》中作了规定,但其形象仍无法知晓。在明清宫殿的须弥座台基边设石栏杆,每望柱下外加一雕成龙头状排水口的石条,即明清时期所称的螭首。宋代的螭首形象是否如此,目前无法作确切的回答,但从宋式龙纹与清式龙纹存在明显差异这一点上看,宋代的螭首形象应该有自己的特点。

殿内斗八,是施于殿堂中心位置的大石板。

《营造法式·石作制度》规定:“造殿堂内地面的心石斗八之制:方一丈二尺,匀分作二十九窠。当心施云卷,卷内用单盘或双龙凤,或作水地飞鱼、牙鱼,作莲荷等华。诸窠内并以诸华间杂。其制作或用压地隐起华或剔地起突华。”与殿阶螭首一样,宋代的殿内斗八也无实例可证。

四、踏道

踏道,为台阶的一种。台阶若有阶级的,称踏道,即清式之踏跺;若无阶级,只作坡道的,称慢道,也就是清式的“礓磋”。宋代慢道没有石砌的,所以,《营造法式·石作制度》中仅对踏道作出了规定:“造踏道之制:长随间广。每阶高一尺,作二踏;每踏厚五寸,广一尺。两边副子,各广一尺八寸。两头象眼,如阶高四尺五寸至五尺者,三层,高六尺至八尺者,五层或六层,皆以外周为第一层,其内身二寸又为一层,至平地施土衬石,其广同踏。”从中可知,宋代的踏道与清代的踏跺,做法基本一致。两边各斜置一条石,宋称副子,清称垂带石。其间装条石踏步,高宽比为1:2,宋称踏,清称踏跺石。垂带外侧的三角形垂直面宋代用条石层层退入砌成,称象眼,清式用一平石板,称象眼石。在踏跺前方和两侧铺与地面相平的条石,宋称土衬石,清称在最下一级之下的为砚窝石,垂带下的为土衬石。

明清宫殿主殿和主殿门中间的踏跺是皇帝专用御路,多做成中央斜置一条雕云龙御路石,两侧各有窄的踏跺。雕云龙御路实际不能行走,由太监抬辇舆走在两侧踏跺上,把坐在辇舆中的皇帝从御路石上空抬过去。清代还有两边不用垂带,踏跺逐层缩短,在两侧也形成阶级的踏跺,称如意踏跺,多用在园林中。

同类推荐
  • 中国古代园林人物研究

    中国古代园林人物研究

    古典园林是中国艺术园地中的一朵奇葩,研究中国古典园林方面的著作已有多部,角度不一,成果各异。本书则选择了中国古代园林人物的角度,以各个时期有代表性的园林人物为纲,对其园林实践、园林理论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考察、研究与理论提升。
  • 中国古塔

    中国古塔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建筑背后的故事

    建筑背后的故事

    很早之前有这样一个想法,用那些为世人瞩目的中华经典背后的故事与传奇,让国人来了解中华的历史、解析中华的文化。其实,无论是书法国画、奇珍异宝、园林建筑,都在其特定的历史跨度中,有其不同寻常的内涵。这个了解、解析的过程,暂且让我们将它命名为——“另类考古”。“另类考古”的过程是浪漫和神秘的,也一定是趣味盎然的。因为世上还没有哪一门学科能像它这般漫长的诡譎、突兀的辉煌与瞠目的神奇。况且,历史老人往往更愿意让自己的哑谜被人不经意地揭穿。这样一来,每一个经典背后的故事在布满谜思的同时,每每出人意外,又深深地吸引着每一个人的眼球。当然,“另类考古”不是完整意义上的“考古的历史”或是“历史的考古”,但它所讲述的故事无不与历史的前进与人类的进步和创造力有关,所以它的内容注定是充满挑战和令人耳目一新的。进入历史文化的深处,了解文化背后的传奇,是此书的最终目的。史实与传奇合二而一,厚重与灵异经纬交错,诱惑你的阅读,牵引你的想象。告别枯燥繁杂的专业考试,走入丰富多彩的考古之旅。第三只眼看历史,发掘湮没已久的惊人真相。带你进入一个波澜壮阔的古代文明世界,为你揭开一个个千百年来困扰世人的历史谜团。
  • 我是装饰镶贴工能手

    我是装饰镶贴工能手

    《"金阳光"新农村丛书:我是装饰镶贴工能手》针对农民工从事装饰镶贴工而编写,主要介绍墙体涂装、镶贴饰面、金属装饰、木装饰、玻璃装饰等基本知识、施工要求和技能、技巧。《"金阳光"新农村丛书:我是装饰镶贴工能手》由常用装饰镶贴工具、墙面与顶棚抹底灰、一般抹灰工程罩面施工等十二部分构成。
  • 现代城市管理机制创新实证研究

    现代城市管理机制创新实证研究

    本书旨在对宜昌城市管理进行实证研究,主要内容包括宜昌城市管理的理念与特色、、宜昌城市管理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宜昌城市管理的模式、宜昌城市管理的成效与不足、宜昌城市管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希望通过上述问题的考察和研究,梳理经验,发现不足,以此丰富现代城市管理的理论。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使的守护者:凝冰

    天使的守护者:凝冰

    浅凝和浅沫是一对双生姐妹花,可在她们8岁的时候,被人贩子拐走,曾经要好的俩人,一个过的是大小姐的富裕生活,另一个过的是女仆般的辛苦生活!浅沫凭着自己的成绩和努力,考上了斯亚德学院,巧的是,浅凝也在这里上学,这对姐妹花一次次的擦肩而过,却都没有相认,反而因为一个男人反目成仇,是这对姐妹花有缘无份,还是八字不合?在机缘巧合下,浅沫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她又会怎么做呢?而浅凝又会怎样对待她这个曾经如胶似漆的妹妹?之前介入她们姐妹之间感情的男人,又将是谁的白马王子呢?
  • 我今生只愿爱一人

    我今生只愿爱一人

    庞氏集团小公子庞凯宇腹黑又花心,穆氏家族为了保住行业地位,无奈将独生女穆凡凡嫁给他,面对丈夫的无情,好友的背板,,凡凡被陌生人相救,凡凡能摆脱家族命运,重新开始自己新的人生吗?敬请期待!本故事纯属虚构,请勿对号入座!
  • 光年外的白月光

    光年外的白月光

    在未来世界,我们的居住环境和生活方式也许会有很大的改变,但是现在发生的这些有趣的事,也许依然上演着。
  • 史上最强魔王

    史上最强魔王

    扰我心神杀!辱我妻者杀!欺我友者杀!阻我道者杀!进入异界不杀伐果断如何能够生存下去,既然要我来到这个世界,我就要名动天元,让世人恐惧我也不叫世人欺我,辱我。就算你们叫我从阴影走出来的魔王,我也要将恐惧的种子洒满整个天元大陆。【东幻版DOTA没玩过DOTA的完全可以读懂玩过DOTA的可以发现很多英雄的影子】【各种求好吗,码字不容易,一点点的支持都是在下的动力。】
  • 忒修斯魔法学院

    忒修斯魔法学院

    架空世界观下的魔法学院 慢热伪日常,简介无能者的咸鱼简介。新手作者希望大家能够给点意见。
  • 冰火逆行

    冰火逆行

    一个信仰“一言不发的屌,那才叫酷,那才是真正的痞子”的小痞子,却因为种种离奇的遭遇而变得大惊小怪、狼狈不堪,为自己和他人所看不起。却也机缘所至,一点点走向了转变之路。一个活在“凡界”,却拥有特殊能力,渴望自由、强大、活在天眷者世界的天眷者,同样因为种种离奇的遭遇而历经苦难、失去所有,一点点走向另一条转变之路。友情与爱情、信任与背叛,正路与歧途、相守与永别、生存与灭亡,一个精彩的“冰火逆行”故事,奉献给你们。
  • 红尘绝世君不见故人

    红尘绝世君不见故人

    现代青年顾炎因为一场意外穿越到某一时空,却发现自己一直暗恋的女孩也在这个时代,,,,,,,,,
  • 佛说俱利伽罗大龙胜外道伏陀罗尼经

    佛说俱利伽罗大龙胜外道伏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炼魂桥

    炼魂桥

    一座炼魂之桥,它的另一端通向何处?2012年冬至,传说中的人类灾难日。那一天,人类有没有灾难主角不清楚,但他自己是真的灾难了。主角在一场地震中莫名的来到一个陌生的世界,经历了一个个玄幻的故事,一段段缠绵却无善终的爱情。随着实力一步步的增长,最后重回整个宇宙的大背景,一步步揭开文明交替的最终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