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32800000007

第7章 新英格兰精神

所有这些使越来越多的人民,

聚集到这个大陆的帆船轮船。

无一不是由五月花号护航,

在渴望的梦中驶向这片海岸。

——罗伯特·弗罗斯特《移民》

我最爱听知更鸟唱歌,

因为我生长在知更鸟生长的地方。

但假使我出生在布谷鸟的家乡,

我也会喜欢布谷鸟,

熟悉的调子总是最中听。

毛茛是我意中的花朵,

但如果我生在英国,

我也会蔑视雏菊,

并认为只有胡桃才是秋天的象征。

因为我听说当胡桃坠落时,

季节随之消逝。

没有雪的冬天,

对我来说毫无意义,

因为我用英格兰的方式赏景。

女王的观察方式也一样

带着地方性。

——爱米丽·迪更生

前面在地理一章已经提到新英格兰的特点和重要性。这里又单独把它列为一章,主要是因为新英格兰在美国文化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而这种重要性在当今往往被忽视。新英格兰文化在很大程度上起着批判和纠正资本主义商业文化的作用,认识这一点对了解美国十分重要。

新英格兰人从一开就是为了理想和信仰,而不是为了发财到美国来的。这决定了新英格兰文化的两个主要特点:追求高尚理想的精神和反叛精神。虽然随着历史的发展工商业文化成了新英格兰的主流,但传统价值仍然有很大影响。弗罗斯特说,新英格兰给予美国最多的东西就是“一种对意义的执著”,指的应该就是新英格兰人的精神关怀。新英格兰的反叛精神主要指敢于坚持自己的主张、并与周围商业文化对抗的勇气。这在哲学、文学、政治等方面都有所表现。

近代欧洲除了功利主义传统还有宗教改革的传统。后者导致天主教与新教的分离。新教因不满天主教会的腐败希望重新恢复宗教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所以一般认为新教在本质上是一种宗教复兴。但从文化上看,宗教改革可以说是北部的日耳曼人对基督教文化的再解释,新教是日耳曼人把自己的独立精神、反教条精神与基督教对灵魂的关注和对尘世生活的否定相结合的产物。这个结合表现为新教强调个人直接从《圣经》中领会宗教精神,得到启示,而不是通过教权阶层和宗教仪式获得宗教体验。在欧洲,新教或其中的一些派别不但被视为异端,受到迫害,同时也受到正在崛起的世俗功利主义和人文主义的冲击。新教徒中有的人希望在美洲、在新英格兰找到自己的土壤。因此与其他殖民者不同,来新英格兰的移民为的是建立一个以自己的信仰为基础的社会。

新教中有两个重要派别,一个是发源于德国的路德派,另一个是发源于日内瓦的加尔文派,英国的清教徒受后者影响较大,移民新英格兰的清教徒即属于这一派。加尔文派强调人的堕落和人世的苦难,以《圣经》为最高权威,实施政教合一,主张严格按《圣经》的要求生活,视自己的群体为上帝的选民,使犹太教的特征加强了。但由于清教是新教精神自由的产物,所以清教排除异端的思想在内部也受到挑战,同时清教中的宗教成分也受到了殖民地功利主义文化的冲击,不断淡化。但是,新英格兰人对精神世界的关注和坚持独立思考的精神根深蒂固、影响深远,成为美国精神文化的摇篮。从最初的清教到18世纪的“大觉醒”运动,从19世纪的超验主义到20世纪的哲学家、社会改革家,新英格兰的牧师、文人、诗人、哲学家不断敲响良心的警钟,向周围的商业主义宣战,代表了美国文化中一个十分宝贵的传统。

清教精神反映在早期新英格兰牧师的布道词、日记及诗人的作品中,代表人物有温斯罗普、马瑟、科顿家族,及大觉醒时代的爱德华兹等牧师及诗人布拉德斯特里德、威格斯沃斯、泰勒等。随温斯罗普一起于1630年从英国来到马萨诸塞湾殖民地的移民中,有女诗人布拉德斯特里德和她的家人。布拉德斯特里德的父亲后来继任温斯罗普为马萨诸塞总督。这位才华出众的女子到新英格兰后,与丈夫生活在梅里麦克河谷一个偏僻的农场里,过着普通家庭妇女的生活。早期殖民地生活非常艰苦,何况她还要抚养八个孩子。她的诗歌中有对人间亲情的眷恋,但更主要的是宗教精神。她的著名诗歌《沉思》表达的正是这种精神,该诗的最后两段尤其具有代表性,试译如下:

所以他在人间大海中寻找欢乐,

品尝美味,不知苦是什么。

他沉浸于宾朋欢聚的场合,追名逐利,

可爱的傻瓜,他把世间当成满是花园的天际。

而当不幸的苦难终于降临,

他才看到这里并无财富、安宁和荣耀,

只有天堂最可靠。

啊,时间,这凡物致死的利剑,

它使国王的荣耀隐没不现。

他们高大的纪念碑无人知晓,

美名被遗忘,云散烟消。

身体、居处、荣华富贵土里埋,

聪辩、黄金、宫殿化尘埃。

而那名字刻在白石上的人才永垂不朽,

光芒比这些都长久。

女诗人的另一首诗《记我们房屋起火》同样超然,写的是她面对自家被大火烧毁的房屋,联想到尘世间的一切本来不能长久,天界的房屋更牢靠。

清教精神在充满诱惑的殖民地难以维持,其衰落到18世纪初已在所难免。但虔诚的牧师仍然在不断地告诫人们人世短暂、末日将近。“大觉醒”时期的牧师爱德华兹描述地狱的恐怖和人间追求的徒劳,充分地表达了这种精神:“自然人小心翼翼保存自己的生命,或者靠他人来保存自己的生命,这些努力并不能使他们得到片刻安宁。”当然,清教在宗教上很专断,而且他们对印第安人的政策也不公正。清教内部很快分裂,宗教自由的传统很快在新英格兰传播。罗得岛的创始人罗杰·威廉斯在17世纪就写道:

高傲的英国人,不要炫耀你的血统,

印第安人兄弟的出身一样光荣。

上帝造人,你和他与万物同源,

一样聪明、英俊,一样强壮,有个性。

他天生的粗犷你不再拥有,

直到仁慈上帝将你和他的灵魂拯救。

别忘了你灵魂的再生,否则,

天堂对印第安野人敞开,却对你紧锁。

威廉斯是新英格兰反叛精神的突出代表,他反对强制性的宗教政策,也是宗教自由传统的先驱。

清教精神到18世纪已处于衰落状态,宗教同现实生活的差距越来越大。到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加速推进,商业迅速发展,但同时物欲横流,美国社会面临精神的匮乏。19世纪中叶出现在新英格兰的超验主义可以说是反抗这种精神危机的一次伟大尝试。哲人与哲学家的差别在于前者以人格的魅力感召众人,他们更注重行动,其言论不落成见,具有超然的魅力。超验主义的代表爱默生就是这样一个人。爱默生1803年出生在波士顿一个牧师世家,早年当过牧师,后来因不满其教条而脱离了教会。但爱默生具有很强的宗教气质,他继承了清教布道词的传统,一生通过演说和写作来号召人们过一种道德化的精神生活。爱默生博览群书,除西方宗教哲学和艺术外也喜爱东方哲学,读过儒家经典。

爱默生哲学的基础是精神、灵魂,是个人精神的自由,是高尚的道德生活。他在“自我依靠”一文中说:“时间和空间不过是由人的眼睛产生的依赖于人的生理构造的颜色,而灵魂才是光。”在他看来,真理是普遍的,高尚的东西是普遍的,“在灵魂的最高层次上,端坐着正直与爱,它们无法被超越。”而灵魂的解放是积极向上的德性的彻底发扬。“道德本性”是具有普遍性的人人皆具备的真理,宗教也是这种普遍的道德规律的体现。所有人的道德本性都是相通的:

道德情感的直觉是一种对灵魂的规律之完美性的洞察。这些规律是自在自为的。它们超出时间和空间之外,不附属于任何环境。因在人的灵魂中存在着一种正义,它的审判是迅速而全面的。如果人做了一件善事,他就立刻因之变得高贵;如果他做了一件低下的事,他也就同时有了这件事本身的卑贱;一旦他摆脱了不洁,他也就同时拥有了纯洁;如果一个人在内心深处是公正的,那么在一定意义上他也就是上帝;上帝的稳定,上帝的永恒性,上帝的威严和正义进到了这个人的人格中。

真理和美德需要个人的亲身领悟和实践,道德需要每一个人去追求、去完善。这是爱默生哲学的另一个特征,即人是自己的命运的创造者,人是活生生的、主动的、自由的,人把握着自己的命运。每个人都应该去发觉埋藏在自己内心的善良本性,依靠自己,相信自己。

爱默生的精神哲学是对神学的超越,但他追求的道德目标和宗教并不对立。爱默生摒弃了神学的教条,把被人们遗忘了的宗教精神重新复活了,这个精神就是每个人对自己内在的德性的感悟,每个人在精神上是自由的,具有神性的。这是一种乐观的、积极向上的哲学。在同一篇演说中,他对当时宗教中的神化倾向、形式化和盲目崇拜的分析切中要害。但他又认为应该保留已有宗教中有用的部分,“通过已经存在的礼仪来呼吸新生命的气息”,关键是要让人们真正领会道德的精神,发挥精神自由的力量,“关键是灵魂”,是内心深处的善与美德的张扬。

爱默生的思想从一个角度反映了美国在文化上超越欧洲的愿望。独立自主是爱默生哲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其中的偏激之处也可以说是他的哲学的美国特色。他在“自我依靠”一文中指出:

妒忌是无知,模仿是自杀。不论好歹,每个人都必须接受属于他的那一份,广袤的世界里虽然充满了珍馐美味,但是只有从给与他去耕耘的那一片土地里,通过辛勤劳动收获的谷物才富有营养。寓于他体内的力量,实质上是新生的力量。只有他自己才知道他能干什么,而且他只有在尝试之后才能知晓。

……

我必须做的是一切与我有关的事,而不是别人想要我做的事。

只有当一个人完全去掉所有外来的支撑并且独自一个人站立的时候,我才会发现他具有强大的力量,无往而不胜。他每一次把自己归附于某一旗帜下面的行为都是在削弱着他的力量。难道一个人不比一个城镇具有更高的价值吗?不要向别人要求任何东西,在你所处的世界的没有止境的变迁中,你作为唯一一根坚实的柱子,一定会逐渐显示出自己是你周遭一切人与物的支撑。

但必须指出,爱默生所宣扬的人的独立性是精神的、道德的,这种独立性与美国社会中流行的商业文化、物质主义文化越来越不相容。超验主义出现的年代正是美国边疆开发加快,工商业突飞猛进,传统农业被取代,物质发达而精神生活却越来越枯竭的年代。爱默生提醒人们,自由的含义应该是精神的和道德的,而不是外在的财富。精神的独立比财富的积累更重要,道德的完善比商业的发达更重要。他对商业进行了猛烈的抨击:

社会是一个股份公司,在这个股份公司里,股东们达成了一个协议:为了确保他们基本的生活权利,每一个享有这一权利的人都必须以放弃他们的自由和文化为条件。在这个“公司”里,最受提倡的美德是顺从,而自我依靠却是遭到嫌恶的。它所喜爱的不是实而是名,不是创造而是因袭。

在美国历史上,超验主义对普通民众的影响不大,但爱默生被称为“大师之师”,对美国知识界的影响持久而深远。当美国社会物质上不断发展,精神上却走向狭隘时,超验主义像一个警钟。它是美国文化中一笔宝贵的财富。

也许新英格兰反叛精神的最好代表应该是亨利·梭罗。他比爱默生更愤世嫉俗,反对宗教教条也更激烈。爱默生的“自我依靠”宣扬个人独立精神,梭罗的“论公民的不服从”反对社会成见更为激进。

与爱默生大约同时代的女诗人爱米丽·迪更生(1830-1886)生活在马萨诸塞州的阿姆赫斯特。迪更生终生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她的诗歌短小精悍、深刻细腻,融抒情与哲理于一体,与超验主义相似,体现了一种介乎于西方神学与个人主义、神学与浪漫主义之间的精神,可以说也是新英格兰文化的代表。迪更生诗歌的主题是生、死、欢乐、痛苦、自然物的含义等问题。现择几首试译如下:

死亡是精神

与尘土的对话。

“消失吧”,死亡说;

“我另有所托”,精神回答。

死亡不相信,躺在地上争辩;

精神转过身去,

丢下一层泥巴外壳

作为证据。

在这首诗中,诗人关心的是灵魂的永生,是对尘世生活的超越。但与爱默生一样,诗人不为当时的宗教所约束,注重自己的理解:

没有房子照样闹鬼

照样闹鬼,因为

灵魂有自己的走廊

赛过有形的地方

半夜鬼魂的袭击

远不及

内在灵魂的挑战

更令人不安

奔跑在教堂的墓碑之间

远没有赤手空拳

在偏僻的角落

碰见自己危险

藏在内部的自我

最能把我们惊吓

躲在家中的刺客

倒没有什么可怕

手握借来的枪

身子守住紧闭的门

却忽视了更强

和更多的幽魂

该诗的主题是:灵魂的解放是一场内心的战斗,打赢这场战斗靠一个人自身的努力,可以说体现了新英格兰的独立精神。

最后,诗人对追求权力和财富的美国社会也有清醒的认识:

在智者眼里,

很多疯狂是神圣的体现,

墨守成规才是最大的疯狂。

人云亦云,

多数占上风。

假如你跟随,就算正常;

如果反对,就被视为危险。

要用枷锁来对待。

诗中隐含的对现实的批判可以说与超验主义如出一辙。四

新英格兰精神经久不衰的一个最好例子就是诗人弗罗斯特。弗罗斯特1874年出生于旧金山,11岁时与母亲搬回老家马萨诸塞,此后一直把新英格兰当做自己的家,生活在马萨诸塞、新罕布什尔和佛蒙特之间,直到1963年去世。弗罗斯特诗歌的题材非常广泛,从自然、田园生活到政治无所不包,但核心题目是现象背后的精神含义。但他反对教条,反对任何形式的主义,反对“集体主义的标准化的爱,那种正在席卷这个现代社会的爱”。他说:“我不是个爱提主张的人。我只想考虑一个问题,进行一番讲述。”他坚信发自个人的爱,因为这种爱是自发的,真诚的,最为基本,因为正是这样的爱使世界多彩多姿:

世间没有纯粹的爱,只有男女之爱、

儿孙之爱、朋友之爱、上帝之爱、

神圣之爱、人类之爱、父母之爱,

当然这还只是大致地加以区分。

在这样的爱面前,我们应该顺其自然,而不是横加干涉。可见他所提倡的是独立精神,是爱默生、梭罗的精神。他写道:“若要限制贸易,先要自我限制”,“溜走,呆到一边去。别加入太多的团伙。”他对美国自由的理解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而是这种更深意义上的自由。弗罗斯特的一生正体现了他自己的价值观。年轻时他因厌恶大学生活而两度辍学,以务农和非正式的教书工作为业,成名后一边生活在自己的农场,一边在大学兼职,坚持自己的生活方式。对他来说田园生活的魅力正在于这种独立性。他在《培育土壤》一诗中谈到了商业和土地的关系:

……除了农民

别让任何人假装去耕种土地。

我只是作为他们之中的一个对你说话。

你该回到你那座被抛弃的山区农场,

被贸易抛弃的可怜的土地,而且

不要让任何人看见你来市场—

久久地隐居在那里。只种植生产

你所种植生产的,并把产品消费光,

或把庄稼犁入其生长的土中做肥料,

以培育土壤。因为天下还有什么

比贫瘠硗薄的土壤更糟糕的呢?

弗罗斯特善于在极为平常的事物中观察到深刻的含义。他的诗歌中有田园生活的欢乐,有普通劳动者的美德,又有关于人生本质和宇宙本质的思考。他继承了爱默生关于自然是精神的象征的传统,在自然现象中寻找着深层的含义,在花草树木、飞禽走兽、山河大地、天气星相中看到生命的价值,寻找美的各种表达形式。弗罗斯特诗歌中数量最多的恐怕要算这些探索自然现象背后的含义的诗了。这些诗来源于对自然的极为细腻的观察。如《曾被击倒》一诗写道:

雨曾经对风说:

“你去风狂我来雨骤。”

于是它们袭击花坛,

于是花儿纷纷低头,

虽未死去,但被击倒。

我了解花儿当时的感受。

诗中既有拟人化的成分,又有深深的同情心。在诗人那里,这种同情心是万物共有的东西。

弗罗斯特最好的诗是抒情诗和哲理诗。抒情诗《补墙》、《花丛》、《蓝浆果》、《摘苹果之后》、《野葡萄》等带有浪漫主义色彩,语言纯朴,感情真挚,形象生动,毫无雕凿的痕迹。诗的内容多是极平常的事物,但意境深远,令人回味无穷。抒情诗《雇工之死》、《山》中的人物是最普通的劳动者,他们纯朴善良的美德跃然纸上,动人心弦。这些诗一般比较长,这里不便引用。弗罗斯特的哲理诗中许多短小精悍,寓意深刻,有点像迪更生的诗。最著名的哲理诗是《未走之路》:

金色的树林中有两条岔路,

可惜我不能沿着两条路行走;

我久久地站在那分岔的地方,

极目远眺其中一条路的尽头,

直到它转弯,消失在树林深处。

然后我毅然踏上了另一条路,

这条路也许更值得我向往,

因为它荒草丛生,人迹罕至;

不过说到其冷清与荒凉,

两条路几乎是一模一样。

那天早晨两条路都铺满落叶,

落叶上都没有被踩踏的痕迹。

唉,我把第一条路留给将来!

但我知道人世间阡陌纵横,

我不知将来能否再回到那里。

我将会一边叹息一边叙说,

在某个地方,在很久很久以后:

曾有两条路在树林中分手,

我选了一条人迹稀少的行走,

结果后来的一切都截然不同。

哲理诗一般含意深刻,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但从我们的角度可以把这首诗理解为对自由的说明:自由是选择,个人把握着自己的命运。

弗罗斯特一生经历了美国历史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年代,从国内工业化的完成到两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成为全球经济强国。在这物质文明飞速发展的时期,诗人始终在寻找另一种东西,即精神价值,始终在与这个无情的世界进行着“情人间的争吵”。他所关心的是生活的深层含义,并以此为标准对现代物质文明一再发出抨击。他在《路边小店》一诗中写道:

亮铮铮的汽车都一门心思往前开,

即使偶尔旁顾也马上就会后悔,

因为风景被毫无艺术的招牌破坏,

那些会叫人辨不清东南西北的招牌

或是要兜售有银斑的歪脖子金南瓜,

或是要兜售用木筐盛出的野草莓,

兜售存在于美丽如画的山间之美。

你兜里有钱,但要是你觉得惭愧,

为何又捂着钱(执拗地)驱车如飞。

我要抱怨的与其说风景被破坏,

不如说是未说出口的无疑的悲伤:

在远离城市的地方我们搭路边小店,

讨一点城里人的钱在手中把玩把玩,

看它是不是能够使我们得到发展,

能不能给我们电影许诺的那种生活,

那种据说执政党不让我们过的生活。

……

的确,在国家的金钱财富的标度上

还没有见过必须具备的精神高度,

这个国家的声音似乎对此也不抱怨。

在诗歌《今天这一课》中,他对现代“科学、进步、国家”等抽象概念进行了批判,认为这些概念只能使我们远离真实的生活:

但这些都是共相,或曰普遍现象,

不受时间、空间或人种的局限。

在诗人看来,这些抽象概念毫无意义,提出这些抽象理论的哲学家“像任何一只兔子那样毫无创见。”因为:

但虽说我们每个人可能都倾向于

等待并注视国家的某种发展

或想看到科学发明会有什么结果,

但我们在世的时间总有个限度,

我们都注定有朝一日撒手人寰,

国家和整个人类也终有其末日,

连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也可能

在某一天突然莫名其妙地毁灭。

诗人认为,不论是宗教神学还是现代科学都在使我们“异化”,也就是说使我们回避生命中最根本的问题,那就是生死问题和当下生活的意义。不仅如此,现代科学的异化作用比神学有过之而无不及。“我们都是因比较而被贬低的人种,一个因同上帝比,一个因同太空比。我一致认为现代人被贬得更低。”在谈到应该如何对待现代商业文明时他写道:

走向市场是我们的命运。

但虽说我们终将送许多东西到市场,

有更多东西仍从不上市或不该上市;

你我之间更多的东西应该被保留,

比如说土壤——不过你我都知道

有些诗人争先恐后地出卖土壤,

甚至把下层土和底土也送上市场。

甭说土壤,就是卖光所有的草

也是农事中不可饶恕的罪孽。

这教训就是,晚一点动身去市场。

在物质主义不断泛滥的美国,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越来越带着功利的色彩,人的精神生活越来越贫乏。新英格兰精神传统是对美国资本主义商业文化的一种纠正。不了解新英格兰精神就不能了解美国,或者说就是忽视了美国文化的一个核心部分。

同类推荐
  • 阅读西藏

    阅读西藏

    《阅读西藏:注释神奇的土地》沿新修的青藏铁路进藏,从藏北到达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然后,从拉萨到达西藏的各个地区,去实地感受西藏的神奇和美丽。请注意,《阅读西藏:注释神奇的土地》分区是按旅行线路划分的,只是为了叙述方便,并不完全符合现在的行政区划。
  • 中国当代电影审美批判

    中国当代电影审美批判

    本书是一部对中国当代电影思潮发展历史进行理论批评的专著,同时分析了一些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和流派,论述了它们之间必然的本质联系。
  • 喜马拉雅词典

    喜马拉雅词典

    《喜马拉雅词典》是何小竹以词典的形式写的一本关于西藏文化与自我思考方面的,集藏文化知识简介和个人随笔于一体的休闲读物。作者从A到Z的顺序列出有关西藏文化的一系列关键词,并给予深入延展的诠释。
  • 古代文化视野中的文心雕龙

    古代文化视野中的文心雕龙

    笔者在《文心雕龙》研究方面所作的主要工作是:首次系统考察《文心雕龙》问世的历史必然性和可能性;差不多与王元化先生同时提出刘勰出身非士族说;结合古代士大夫人生模式,探讨刘勰悲剧及其文化意义;系统论述刘勰的“军国”情结,及其历史、社会渊源;揭示《文心雕龙》由宇宙本体论向人格本体论过渡的时代意义;借鉴系统论方法原则,从思想体系、方法体系、结构体系及其整体功能角度,探讨《文心雕龙》的理论体系,提出了“时代审美图景”概念;最早论证《文心雕龙》自身的研究方法,指出《文心雕龙》研究方法,主要源自《墨经》和玄学。
  • 纳家户历史人文调查

    纳家户历史人文调查

    中国西部地区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各民族长期聚居,多种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形成了多样的文化体系,文化资源富集,文化积淀深厚,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地域特色。突出特色,充分发挥民族文化资源优势,把文化力转化成经济力,加快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走一条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协调发展的道路,是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宁夏作为回族自治区,在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推进中阿经贸合作论坛深入发展的大背景下,如何突出回族文化资源特色和优势,大力推进回族文化产业的发展,也是一个需要不断深化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
热门推荐
  • 腥红传承

    腥红传承

    死亡,真的代表着生命的消逝吗?或许一切都只是一个骗局。一场突如其来的猛鬼事件,将普通的小职员易云给彻底扼杀,本该就此尘归尘,土归土的他却似乎成了一个庞大计划里的棋子,任由别人摆布。种种诡异事件接踵而至,正当易云茫然恐惧之时,腥红血影悄然而来,一句往生殿堂开启冒险之旅。幽冥地府,鲁班奇术,月老迷情。。。。。。古往今来的传说纷纷登场。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第二次心动

    第二次心动

    他们在大学相知,相爱。最后在现实面前妥协。她为了家人,离他而去。嫁给了暗恋她的男人。他无法原谅她的离开。然后在商界闯出一片天。他想和她从新开始。她却拒绝了。她觉得有些东西已经变了。回不到过去了。所以相见不如怀念。
  • 开局签到首富女友

    开局签到首富女友

    “签到成功,获得首富女友!”“签到成功,获得市值一百亿集团!”“签到成功,获得顶级唱功和神级演技!”……首富女友:“我已经爱上你了,以后我养你……等等,你名下的资产怎么比我还多?天王巨星,全球影帝……世界首富!你这么努力,是不是想找小三?”苏逸辰:“没有。”首富女友:“那就好。” 苏逸辰:“我是说我没有努力。” 首富女友:“……”
  • 创世心祖

    创世心祖

    雨后,古道上,强者仰望星空,赞美星空的璀璨夺目,弱者俯视大地,抱怨道路的泥泞不堪。在心祖大陆,自古就流传着:“修心养性,荣辱不惊,心坚意决,事在人为。”
  • 鬼王蛊后

    鬼王蛊后

    她是来自苗族的女子,蛊、毒、医无一不精,除了穷没其他缺点;她是父母早亡的孤女,身无长处,废柴一枚,除了美没其他优点。当苗族姑娘带着一身本事和系统来到异世大陆成为废柴孤女——蛊惑众生,毒可夺人命,医能起死回生,在这异世大陆,谁敢争锋?——◆——◆——#今日头条:震惊!我的丈夫他竟然人!格!分!裂!#他,温文尔雅、足智多谋,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然而看见虫子立刻就疯;他,性情阴狠、手段残暴,爱好杀人放血,夺人性命时能面不改色说喜欢她;他,博古通今、少言寡语,遇到她前他生命的意义只在于研究、研究、还是研究;他,害羞内敛、心地善良,手工技能天赋卓绝,最大的愿望是把自己做成她的随身挂件;他,……曲千蝶万脸懵逼:“请问集齐七个我的丈夫会变成神龙吗?”一条手臂从后方伸出,圈住了她的腰,用低沉魅惑的声音在她耳畔说:“不,你能召唤一个有权有势的鬼王丈夫。”曲千蝶面无表情:“不好意思我只缺钱。”【本文无虐苏爽文,男主精分,女主金手指粗,1v1,he。欢迎跳坑!】
  • 恶之灭世

    恶之灭世

    程杰在各种机缘巧合之中提前知道了世界的大危机,在与其好友诉说此事时却遭受到了信任危机,在与朋友们的配合之下是否能成功逃出这片鬼蜮之城?上天给予他的幸运是否能坚持到最后?熟不知真正的冒险才刚刚开始。。。
  • 灭世界

    灭世界

    公元7800年人类为争夺进行了灭世之战,人类浩劫蔓延开来,战争所产生的巨大能量突破宇宙法则的桎梏,衍生出进入新大陆的通道,消失已久的古老修真秘术,异兽珍奇也诡异的重现人世,在战争中失去父母的悲催少年从小立志让人类生活幸福,带着绝世修为踏上征服新大陆的旅程,他是否能成为整个人类的救世主?
  • 静雨如梦

    静雨如梦

    时间太快,一转眼丢了自己!多少旧时光里的影像,恍惚而缥缈,让赵静雨分不清他们是否是真实的。只记得,曾经爱过、追过、奋斗过,然而成事在天,结局实属超出他的意料。光阴,不过是一场安静的雨,一场唯美的梦!
  • 辰幻苍穹

    辰幻苍穹

    幽幽众生,不复轮回,华夏年轻杀手之王江辰意外重生,拥有异禀的天赋却被世人认为是一个废材,受尽屈辱…………武逆苍天,谁与不服,以杀之。
  • 暗影之人灵神

    暗影之人灵神

    大陆被四方海域包围,二百海里外便是黑暗森域,四处布满了魔物,人类与魔物从古至今便从未和谐相处过,因此,大陆的海岸线,便是千年以来的战争场。人类与魔物相抗衡的凭杖,被称作——暗影。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暗影,或者傲立,或者堕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