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生命在于运动,少先队的生命同样要靠自身运动――自动。
“火箭呀,前进!”
这是虹口区第三中心小学的主题活动,也成了少先队建设的强大推动力。
1979年3月5日,是全校“恩来号”火箭起飞的日子。
操场上搭起了主席台,平顶房上支起了发射架。让孩子们动心的是,这火箭并不是完全装装样子,而是真正能飞的!在辅导员老师的指导下,航模小组的同学们花费好多天的辛苦,终于制成了三枚带火药的火箭。命名“恩来号”是为了纪念周恩来总理,选择3月5日是因为这一天是周恩来诞辰纪念日。
这一天,段镇戴上红领巾,早早地来到了学校。他发现各个中队的队员都十分激动,人人胸前戴着蓝色的火箭章,随时准备乘上向往已久的火箭。为了提升一个高度,此次活动还设了十几名领航员,按优秀少先队员要求。那十几位小领航员更加神气,还穿上了借来的空军飞行员的服装,站在各中队队伍最前例,大有要马上率领大家翱游太空的气派。
大队长下达“起飞”命令后,发射员按照倒计时方法读秒:10、9、8、7、6、5、4、3、2、……
当“1”声出口,只听“嗖!”“嗖!”“嗖!”三声巨响,三枚火箭相继喷火升空,冲向云霄。
“噢!成功啦!”
“火箭飞上天喽!”
全校师生一片欢腾。
火箭起飞之后,地面上的火箭部队的一系列活动随之展开,如访问科学国,即由各中队分别创建电脑城、卫生城、生物城、环保城、艺术城、海洋城等等。曾联松爷爷是国旗的设计者,在他的指导下,小孙子、三(1)中队队员曾涛,设计了科学国开国大典升起的国旗。火箭激发了孩子们的激情与梦想,少先队活动空前活跃。
段镇由此真正认识了沈功玲。这位大队辅导员似乎是少先队员中的一员,与孩子一样惊奇一样幻想一样开心,而又是她大胆周密地指导设计了整个活动,并艺术地组织实施。然而,每项活动总是队员在前台,她在幕后,从不喧宾夺主。段镇暗暗感念陶云婴有眼力。
也许,连段镇、沈功玲也并没有意识到,“火箭呀,前进!”活动会给他们更大的收获,以至于成为他们对少先队的主要贡献之一。
一天,四(1)中队的辅导员黎佩德向沈功玲发了一通感慨,说:
“您说我们班的队员多可爱呀!我生病40多天,上课都难以坚持,根本顾不上辅导少先队活动了,他们自己干起来了,还干得不错!”
“是吗?”
沈功玲来了兴趣,请她详细介绍一下。
黎老师是广东南海人,个子不高,眼睛却格外有神。她自1958年师范毕业,一直在这里任教,很受同学们爱戴。她的女儿翁钦露爱好写作,后来在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了一本《小学生的日记》,著名作家柯岩还写了序言。
经过黎老师的详谈,四(1)中队的故事在沈功玲脑子里活现起来。
这个中队竟然自愿组成了两个男生小队和两个女生小队。队员们说,男生爱踢球,女生爱跳皮筋,玩不到一块儿,不如分别组队。黎老师一向有民主作风,爽快地答应了。结果,男女生小队又成了友谊小队,女生小队教男生小队排队练节目,男生小队承担会场布置的体力活儿,把一场晚会安排得井井有条。黎老师还直担心帮不上忙,会出什么乱子。不料,比她来辅导效果还要好呢。
当沈功玲将这些故事讲给段镇之后,凭着丰富的阅历,敏感的段镇意识到“宝”就在眼前。他决定重点联系四(1)中队,并首先来到了两个女生小队,采访了刘军和顾薇薇两个小队长。
一天下午,段镇来到第三中心小学,马上问沈功玲:
“下午有什么活动吗?”
“没有。”
沈功玲回答。其实,一会儿就要召开四年级小队长经验交流会,她有意放手让四年级的一位副大队长筹备的,自己并未插手,总有点儿不放心,不敢轻易让少年部长参加。不料,段镇早从四(1)中队得到了消息,问:
“不是要开小队长经验交流会吗?我来听听。”
沈功玲脸红了,说:
“我事先毫无准备,小孩子乱说一气,有什么好听的?”
段镇狡猾地笑着拍拍辅导员的肩,说:
“我就要参加没有你插手的活动!”
后来,段镇在《论少先队自动化》一文中,评述了这次非凡的小队长会议,记载了“少先队自动化的由来”。
他写道:
在少先队的历史上,我们长期采用“发挥队员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提法,这个原则极为重要,我们应当尽力遵循,但它仅是掌握在辅导员手里的工作、教育原则。我们总要找到一个能直接用于发动队员的说法,“自动化”则是较为理想的发现。这个提法,就其本质,与“三性”没什么不同,发展之处是突出了独立性、自主性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并将辅导员的工作原则儿童化变成少先队集体和队员个人乐于追求的目标。它形象生动、简明好记,富有时代气息和儿童情趣,能有效地激发少先队员向往未来与追求进步。
然而“自动化”这个名称,并不是哪个成人主观臆造出来的,恰是少先队员们的集体创作。
1978年秋,上海虹口区第三中心小学开展了一个旨在用象征现代最新科技的火箭形象来激励队员奋发进取的活动――“火箭呀,前进!”在此过程中,大队辅导员让副大队长毕晓云独立召开了一次四年级的小队长工作经验交流会。会上,四(1)中队二、四小队两位队长的汇报引人注目。两个小队的队员在中队辅导员患病期间,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开展工作,组织活动,有“学队章、练队礼”、访问曾当过小队长的妈妈等爱队活动;有有趣的“语文知识”、与“数学知识”等竞赛活动;有“集体练爬竿、攻难关”、“讲科学家的故事”、“小实验交流”等求知健身活动;有游公园、做游戏等娱乐活动;有为学校和幼儿园小朋友服务的公益活动;还有解决小队间纠纷和帮助小队长端正态度的民主生活等等。就连中队的国庆晚会也由他们主动发起筹备召开。更独特的是,他们还在小队长的家里办起了“小队之家”活动基地。这两个小队多美啊!队长们听了介绍一致要求表彰他们。大队辅导员建议采用命名表彰。于是一场热烈的起名讨论展开了。“主人翁小队”,太一般。“火车头小队”,还不够先进。“我们现在不正在开展火箭活动吗?火箭飞上天,全靠自动化,这两个小队队员不像辅导员平时说的‘算盘珠’,要拨一拨才动一动,而是自动的。”“对!就叫他们自动化小队!”孩子们一致赞成。
大队委员会根据小队长会议的建议,正式命名四(1)二、四(1)四小队为“自动化小队”,并向全大队发扬推广。闪光的一点,引亮了一片。许多中小队纷纷到大队部来索取“争创自动化集体,加入自动化行列”的申请书,填写自己设计的行动计划。一个“学当小主人,样样都自动”的少先队自动化热潮在学校很快形成,连刚入队的二年级孩子也嚷着:“我们也要自动化”。“自动化”这个名字在少先队员的心目中,不但新奇有趣,而且是了不起的,它表达了他们对现代化的向往和奋发向上的愿望,反映了他们渴望独立自主,决心摆脱依赖被动的算盘珠状态的心理需求。自那时起,“自动化”成了全校少先队员和各级队组织热烈追求的光荣目标,成了有组织、有领导的群众性自我教育运动。
沈功玲后来回忆说:
“当时,我一听叫‘自动化小队’,忍不住笑了起来,因为从未听说过这样的叫法。可我想起段伯伯说的‘不要轻易否定孩子的想法’就没有表示反对。果然,段伯伯听了大加赞扬,还建议队员们去南京路参观自动化设施,如自动售货机、自动门、自动吹干机等等。”
说来也有趣。
五年级一位名叫徐秋星的老师在“自动化小队”命名大会后,问本中队的队员:
“如果命名你们小队,叫什么名字?”
孩子们先愣了一下,一个男生随即大声嚷起来:
“叫徐秋星小队!”
徐秋星老师愣住了,问:
“为什么?”
“因为我们搞什么活动都问您嘛。”
徐秋星老师愕然了。
从此,徐老师放手了,队员们自己搞活动既开心又丰富,一个个小队都自动化起来了。
机遇总是为有准备的人提供的。
段镇之所以敏锐地抓住了自动化小队,是他长期探索自下而上自我教育的结果。在他看来,自动化正是自下而上自我教育最形象的表述与体现,而自我教育才是真正有效的教育。
在深入研究了少先队自动化的目标、内容和特点之后,段镇写道:
少先队自动化的目标是:把大、中、小队培养成为具有独立、主动、创造精神和自我教育能力的团结友爱集体;把少先队员培养成为具有集体主义思想、自动首创精神、独立自主能力和富有个性特长的小主人。
少先队自动化的基本内容是:“自己的活动自己搞,自己的事情自己管,自己的同志自己帮,自己的进步自己争。”这四条简称为“四自”。它是自动化诞生初期总结概括出来,以后成为各级少先队组织和广大少先队员争创追求的、带有一定规范要求的方向标。以下我们分别介绍“四自”目标的具体内容。
⒈自己的活动自己搞
队的活动不只靠上级布置、辅导员老师安排,而能由少先队员自己动脑动手、群策群力来创造。“自己搞”,包括从出点子、提倡议、搞设计开始,到自己组织、自己主持、自己实施、自己检查评比和自己总结表扬等一系列过程。
⒉自己的事情自己管
队里的许多事都由队员自己来创办、自己来管理。如自己办“小事业”:红领巾广播台、队报、队角、图书馆、周末剧院、俱乐部;自己搞“小管理”:值日中队、洁齐美竞赛;自己管“小业务”:建立儿童团、发展少先队、召开少代会、执行奖惩制;自己组织“小社团”:艺术队、体育运动队、兴趣小组;自己的小队、中队、大队集体要由大家一齐来建设。
⒊自己的同志自己帮
在组织里一人先进,大家学习;一人落后,大家帮助;一人困难,大家关心;一人有病,大家慰问。对同志热情诚恳,不是一有问题就向老师告状,而能用集体的力量来关心、鼓励、督促、帮助。
⒋自己的进步自己争
少先队员发扬奋发向上、不甘落后的进取精神,能时刻为争取自己的进步和集体的成就、荣誉而奋斗。当上先进不自满、不停留;暂时落后不泄气、不自弃。
孩子们的故事总是一波三折,有时甚至闯下天大的祸来。在开展“火箭呀,前进”活动之前,几个男孩子曾闹出一场惊动公安局的案子。这个故事让段镇和沈功玲永远难忘。
一天,市公安局派人来到了第三中心小学,说是与一件一级大案有关。这可是从未有过的事情,连校长和大队辅导员都紧张起来,紧密配合破案。
原来,公安局截获了一封发往海外的密信,上面写着:
杨司令,自你走后,军心涣散,王凯成了叛徒,我们准备6月24日大暴动。舰队随时可以起航战斗,兵工厂制造了充足的弹药,参谋长绘好了地图,并派出了特务侦察情况。请司令放心吧!
据公安局的人员讲,写信人名叫“徐俊”,已查出虹口区有三个叫“徐俊”的人,一个是老年人,一个是吊儿郎当的工人,已经查了好多天,可越查越不像。最后,只好到第三中心小学,因为这里有个小学生也叫“徐俊”。
沈功玲疑惑地说:
“我们有个男孩子叫徐俊,是个调皮鬼,总与双胞胎宋伟和宋杰一起玩。可他们不会做太坏的事情呀!”
公安人员严肃地说:
“我们马上调查一下吧。现在离6月24日没几天了,再查不出来,全体武装警察都该出动了,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沈功玲深思了一会儿,说:
“别吓着孩子。这样吧,给我一个小时,我帮助你们查清楚,好吗?”
公安人员看看手表,答应了。
徐俊被叫进了大队部,见沈功玲神色严厉,顿时双腿抖了起来,因为他从未见过大队辅导员如此可怕。沈功玲单刀直入,问:
“你写信联络要搞大暴动?”
“是宋伟让我写的。”
“杨司令是什么人?”
“他叫杨可,是我们班同学,跟爸爸妈妈出国了,他是我们男生的头。”
徐俊慌乱地解释着,冒出了一头的汗。
一会儿,宋伟和宋杰进来了。一听这事儿,双胞胎“嘿嘿”笑起来了,又互相揭发。宋伟指着宋杰说:
“都是他的主意,他是参谋长,让我当特务。”
沈功玲忍不住乐,也“噗哧”一声笑了出来,问:
“那兵工厂和舰队呢?”
宋杰一付鬼脸,回答:
“舰队就是领操台,兵工厂在校园外边,弹药是些泥巴团儿。”
“为什么要做这些?”
沈功玲意识到工作的缺陷,问。
宋杰见辅导员态度和蔼,胆子壮了起来,大声说:
“少先队不要我们,乘火箭也没我们的份儿,哼,我们自己玩,自动化嘛!”
一场风波过去了。
沈功玲第一次与段镇谈起这件事时,段镇双眼亮了起来,说:
“太典型了!这说明必须敞开少先队的大门,让每一个愿意入队的孩子都戴上红领巾。同时,要看到自动化多么符合儿童的天性,也多么需要恰当的辅导。”
“天呐!成了特务案件啦,您还为他们讲话?”
沈功玲叫了起来。
段镇和沈功玲后来专门写了《“自动化”辅导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他们写道:
少先队的“自动化”,不是“自发化”、“自流化”,它完全是一个有领导、有计划的培养教育过程。我们可用这样一句话来表述它的工作原则:“成人精心合理的教育、辅导同充分发展少先队员的自主、自动、创造精神相结合。”
“自动化”丝毫没有降低对辅导员的辅导要求,相反,它需要辅导员具有更高的领导水平。放任自流与包办代替同样是错误的,低估成人的教育与指导,会招致儿童自动水平的低下。引导自动化,是一门教育艺术。只要充分信任儿童,热情支持儿童,巧妙启发儿童,精心指导儿童,“自动化”是很容易发动的。
有同志认为,提少先队“自动化”本身就是不要领导,不要教育。这是一种误解。难道提“民主”就意味着不要“集中”,提“独立思考”就不是“集思广益”吗?我们要用对立统一的辩证观点来看问题,不要总把一事物同那事物对立、隔裂起来。我们提倡“自动化”,只是辅导员依据队的性质,依据儿童身心的发展规律,因势利导,加速发展少先队员集体主义精神与自主、自治、自教、自动能力的一种少先队工作法;我们提倡的“自动化”,是队的组织面向少先队员,用以直接教育、发动的,非常形象、简洁、富有时代意义的一种实践要求。
在这篇文章里,他们介绍了七种“自动化”的辅导法:
⒈面向全队宣传少先队自动化的意义及目标。要让队员们都懂得:少先队是我们自己的组织,我们是队组织的主人;要“学做小主人,不当算盘珠”;要努力做到“四个自”,争当自动化的好队员,争创自动化的好集体。我们要充分运用典型榜样,介绍本校本地区少先队自动化的优良传统,以激起队员们的自豪感。
⒉给少先队员创设一个民主、平等的教育环境。要真正承认队员的主人翁地位,尊重队员的民主权利,支持队员的首创精神。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队员在自动过程中常常会出现的种种幼稚现象,给予信任,帮助建立起自信心。要召开少代会,建立民主选举与提案制。
⒊引导队员在一定的时期提出一个富有建设性、创造性与吸引力的目标。运用远景追求的原理,指导孩子们自觉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奋斗。目标要上下结合,远近结合、个人与集体结合、同一性与多样性结合。
⒋提供少先队员独立学习、独立工作、独立活动、充分发挥主动性的时空条件。要保证他们开展队活动的时间,帮助他们建立一些能施展个性才能的阵地。特别要放他们走出课堂,走出家门、校门,到户外、校外、野外去看看、动动、想想、做做。
⒌充分运用激励机制。经常组织各类竞赛活动,设立多种奖励,最大限度的调动起队员主动活泼地全面发展的积极性。
⒍选拔、训练好各级队干部。经验表明,凡自动化搞得好的集体,必有一个或一批自动化的小干部。故抓集体自动化,得先抓队长自动化。只有“车头”自动化了,中小队“列车”才能自动启程。要通过民主选举,优化组建,把小人才发掘和选拔上来,然后加强培养和训练。
⒎进入儿童生活,细心体察,深入挖掘,热情扶植。要经常细心地观察儿童,敏锐地发现好苗子,满腔热忱地给予鼓励与扶植,促其成熟、发展。对于先进要及时发扬、推广,使其引起连锁反应,产生许多新苗子,然后再培育、再发扬。如此循环往复,使“自动化”雪球越滚越大,越滚越多。
“自动化”在虹口区第三中心小学掀起后,团市委少年部和市少先队工作学会热忱给予扶植,并大力在全市倡导、推广。经过两年多时间发展,全市涌现了250个水平较高的自动化大、中、小队集体。中共上海市委第一书记陈国栋在1980年庆祝“六一”的万人大会上给这些自动化集体授发了奖旗,鼓励全市少先队将自动化运动进一步蓬勃开展下去。
“自动化”也受到了共青团中央和全国少先队工作学会的重视,通过全国第六次少先队工作会议的交流,《辅导员》杂志、《中国少年报》、《儿童时代》的报道,由宋崇编导的《闪光的彩球》电影的宣传,“自动化”走向全国,引起了少先队工作者的极大兴趣和热情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