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55700000032

第32章 中餐礼仪

引例

某集团公司的用餐礼仪规范

某核电集团因有大量技术项目与外国企业合作,来华合作与交流的外商较多,因此,公司经常性地有各种规格的宴请活动。为加强员工精神文明建设,改善公司对外形象,公司总裁办与公关部联合研究,制定了如下“员工用餐礼仪规范”:

不宜吃得响声大作,“电闪雷鸣”。

不宜乱吐废物,唾液飞溅。

不宜张口剔牙,捅来捅去。

不宜宽衣解带,敞胸露背甚至赤膊上阵。

不宜挑肥拣瘦,挑三拣四。

不宜替人布菜,热情过头。

不宜以酒灌人,出人洋相。

餐饮礼仪是餐桌上一种具有无形约束力的行为规矩,包括对自身的约束和对待他人的礼节。餐饮应酬,谁都无法避免,因此要懂得餐饮礼仪,避免失礼、违礼和无礼。中餐用餐历来有许许多多的讲究,比如,排位礼仪、上菜礼仪、敬菜礼仪、敬酒礼仪、入席礼仪、就座礼仪、摆菜礼仪、夹菜礼仪和餐具使用礼仪等。这些礼仪因地域和文化传统差异,各地会有较大区别,但基本的礼节大体相同。这里仅就其中一些共同性的礼节作扼要介绍。

一、中餐的排位礼仪

无论是正式宴会,还是便宴或家宴,讲究主宾尊幼、依序排位历来是餐饮礼仪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中餐的席位排列,关系到来宾的身份和主人给予对方的礼遇,所以,排位是地位尊卑有别的一种体现。

中餐排位分为桌次排列和位次排列两方面。

桌次排列中,一般遵循“面门定位”、“以右为尊”、“以远为上”的基本规则。即以“门”为基点,桌席纵向排列时,距门越远,桌席越尊贵;桌席排列与门平行时,右边为上桌,左边为下桌。这里的左和右是以面对门的位置来定的。餐桌较多时,桌次尊卑依序排列,餐桌大多形状一致,但有时主宾桌可以略大一些。

位次排列,一般应遵循“主人定位”、“右尊左卑”、“近高远低”、“面门为上”的基本规则。位次排位要注意如下礼仪规则:

主人要坐主桌,并面对正门。其右手边为主宾,其左手边为次主宾。

主人的正对面为主陪,一般情况下,男女主人应对面而坐。

每桌上位次的尊卑以距离主人的远近而定,近者位尊,远者位卑。

桌席较多时,每桌一般都应安排主人的代表,位置一般坐在每桌的主陪座位上,即面向主人,以便与主桌主人的行为呼应。同时须注意通常以靠墙的座位为上座,靠过道的座位为下座。

除主桌外,一般每桌的客人以10人以内为好,最好是双数。

注意某些特殊情况下的礼仪,如遇主宾身份比主人高,则为表特别敬重,可将主宾安排在“主人”位置上,而主人则坐在主宾位置。在高档酒楼宴请时,如果有节目表演或简短仪式等,则以观赏角度最佳的位置为上座。如果主人夫妇宴请客人夫妇,则主宾夫妇可分坐男主人两旁,女主人可坐在男主宾旁也可坐在女主宾旁,以便交流。

总之,除正式宴会比较严格按规则操作外,一般的宴请可以酌情灵活,不必过于拘谨地死套规则。因为现代人的观念相对开放,只要大家觉得不违背相互尊重的原则,方便自由交流、气氛和谐,有些规则适当变通未尝不可。

二、中餐的上菜和摆菜礼仪

1.中餐上菜的礼仪

中餐上菜的礼仪,因各地域的饮食习惯不同,上菜的顺序稍有不同,比如,广东一带,讲究先喝汤后吃饭菜,而其他地方大多是先吃饭菜后喝汤。南方多习惯主菜先上,而北方则大多是主菜后上。上菜的礼仪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上菜的顺序、上菜的时机、上菜的方位、上菜的同时介绍菜肴等。

上菜的普通顺序是:先冷盘后热炒、先主菜后小炒,先上菜后上点心、主食,最后上水果。如果上菜的顺序混乱或颠倒,则显得该店不够档次和正规,自然宴请客人的礼遇也就降低了。

上菜的时机和速度也必须讲究,宴请客人时,如果是正式宴会,致词等仪式未结束时不宜上菜,凉菜未上齐时不宜上热菜。上菜速度最好不快也不慢,一道一道有节奏地上。一次性很快上齐菜,桌上可能摆不下,有些热菜也可能很快就凉了,影响口感和食欲。如果上得太慢,又可能出现桌上没菜吃的现象。这都是宴请时不应当出现的状况。

上菜时的操作位置一般应遵循“左上右撤”的规则,即从餐桌的主人位置看去,从桌的左边上菜而从餐桌的右边撤盘。而且,上菜和撤盘时,切忌从主人或主宾身边进行,以免影响尊者用餐。桌上如果有小孩或老人,上菜时也要尽量避让小孩和老人,以免发生意外。

上菜时应先报菜名,简单介绍每道菜的特色、寓意和食用方法等,以增添客人用餐时的乐趣和食欲,借此弘扬饮食文化和体现对客人的无比敬重。

2.中餐摆菜的礼仪

摆菜是上菜的延续,桌上的菜按一定的礼仪规则摆放好,也是宴请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古代的饮食文化中,菜的摆法是一种无声语言,比如,迎客时鱼头朝里鱼尾朝外,意即“请进”,表示欢迎之意;而送客时则鱼头朝外鱼尾朝里,意即“请慢走”,表示欢送之意。现在,这种无声语言的功能已基本消失,但摆菜的礼仪规则却并未废除。摆菜的基本礼仪要求是:尊敬主宾、方便食用、讲究美观和造型、尊卑有序。

新上的菜应先推至主宾面前,优先让主宾品尝,以示尊敬。如果是没有转盘的桌席,主菜最后要留在主宾一方。凡是上来有图案的菜肴,如花鸟、人物图案等,应将图案的正面朝向主宾,以供主宾欣赏和食用。

按我国传统礼仪习惯,有“鸡不献头”、“鸭不献尾”、“鱼不献背”的礼仪规则。也就是摆菜时不要将鸡头、鸭尾、鱼背朝向主宾。因为这些部位不便食用也不是最好食用的部位,比如,鱼腹刺少,肉嫩且味鲜,将鱼腹朝向主宾,则表示尊重。

突出主菜,摆位适中。一般筵席,主菜应摆在正中央,汤菜、拼盘、刺身或炖菜等大型餐具的菜肴也应摆在中心位置,方便大家食用。

随着宴会的进行,上菜逐渐增多,桌上菜肴要注意摆放的造型美观,凌乱不堪或同类菜肴摆放一边都是不合适的。比如,上了三道菜时,条状摆放就不如呈三角形摆放美观,五道菜时摆成梅花状就比较美观。

比较高级的菜式、有特殊风味的菜式,一定要先摆在主宾面前,待上下一道菜时再顺序移放在其他位置。而具有明火的锅仔、热汤四溅的铁板类菜肴则一般不要先摆在主宾面前,以免给主宾带来任何不便和影响。

3.中餐换盘和撤盘的礼仪

进餐过程中,为卫生和方便起见,一般应及时为客人更换餐具。大多数情况下应注意如下规则:

已经脏了的餐具必须尽快更换。

盘内骨渣、外壳较多时必须及时更换。

食用名贵菜肴前原有餐具须更换。

凡装过异味菜肴(如鱼)的餐具必须更换。

凡吃甜食、甜汤之类的食物前,餐具须更换。

一般性宴会,虽不必每道菜都换盘,但至少有三种情况应换盘,即冷盘吃完上热菜前、荤菜上完上点心和主食前、甜品和果盘上来前。换盘时若盘中还有未吃完的食物,应先征求一下客人的意见,是否可以换盘。

撤换餐盘时服务人员应站在客人右侧用右手将餐盘撤回放入托盘中,并注意不能将脏物掉洒在客人身上。

三、中餐餐具使用礼仪

与西餐相比,中餐最大的特点就是所用餐具大不相同,筷子、勺子、盘子、杯子、湿毛巾等用具都与西餐大不一样,其使用礼仪也就自然不同。

1.筷子的使用礼仪

筷子是中餐用餐最重要的用具,在取菜和用餐时,其用筷的礼俗和礼仪规则应侧重注意如下十点:

筷子的拿法约定俗成,这与毛笔的执法类似,拿法不规范,夹菜时的动作就不雅,或者效率很差,有些难夹的菜夹几下都夹不起来,很是尴尬。拿筷时手指应往内收而不是往外翘起。手指外翘容易出现指着别人的动作,很不礼貌,且用力不集中,使用起来就不自如。

不论筷子上是否残留着食物,都不要舔筷子。因为,舔筷子是极其幼稚的不雅动作,且用舔过的筷子去夹菜,别人看了会很倒胃口。

和别人交谈时,要暂时放下筷子,不能一边说话,一边像挥舞指挥棒似地摆弄筷子,这样对人很不尊重,非常失礼。

严格遵守筷子的使用功能,筷子是用来夹取食物的,不能用来剔牙、挠痒等,否则,会显得很缺乏修养。

夹菜时筷子上不能残留食物,所以,夹菜前要设法将筷子上残留的食物去除干净,否则,给人感觉很不讲卫生且缺乏教养。

用筷时应讲究礼让,当两人的筷子同时伸向一个盘子时,切忌碰撞和“打架”,这是极不礼貌的“截筷”,这时应礼貌地说声“对不起”或“不好意思,您先请”,以示尊重和礼让。

用筷时应先看准再伸手夹菜,切忌用筷子在碗里“淘宝”。你用过的筷子在碗里“倒海翻江”一番,如同洗筷,别人还怎么吃?所以,用筷子在碗里翻来覆去找心仪食物的做法会显得很缺教养,属非常自私的行为。

筷子不用时宜搁在筷架上或盘子上,不宜拿在手上或放在碗口上或桌面上。拿在手上似乎在暗示别人,你已经是急不可耐地等待夹菜,而现在却不知道有什么可夹的,表明桌上的东西不合你的胃口。筷子放在碗口上,俗称“封口筷”,意即主人在下“逐客令”。筷子放在桌面上,则很不卫生,启用时也不方便拿起。所以,筷架是专门用来放筷子的,没有筷架时就应放在盘子上,避免失礼。

用餐时,晚辈、下级、客人抢先动筷是很失礼的行为,为表示对尊者的敬重,菜上来时,应请尊者先动筷,或者主人主动礼貌地示意大家动筷。如果只顾自己抢先,既显得非常自私,又表现出目无尊长、缺乏教养的品行。

筷子要成双使用,用一只筷子插入食品食用的行为是极其不雅的,而且犯忌。筷子插在食物上,这是古时祭祀时上供品的做法,容易引起客人的不快。

由此可见,筷子虽小,但礼节颇多,用餐时如果餐桌上提供了公筷,则要尽量使用公筷,这是现代文明的体现,既卫生,也文明。

礼仪知识小贴士

使用筷子的八大礼俗禁忌

一忌“跛脚筷”,两只筷子长短不一或摆放不齐,这是对客人的不敬。

二忌“封口筷”,用餐时主人将筷子置于碗口中央,暗示我不想大家再吃了,等于在下“逐客令”。

三忌“供筷”,将筷子插入食物或碗中,如同供奉死者的祭祀品,引人不快。

四忌“叮当筷”,即用筷子敲打餐具,意即抗议上菜迟缓或对饭菜不满意,属行为放荡,缺乏涵养的表现。

五忌“指挥筷”,边说话边将筷子当指挥棒,或用筷子指着别人,很是失礼。

六忌“连珠筷”,用筷子连续不断地夹同一食物,会显得很没涵养,如同“饿死鬼”一般,狼吞虎咽。

七忌“粘连筷”,即筷子上粘连着食物去夹菜,显得极不卫生,令人反胃。有的人有给客人敬菜的习惯,敬菜时最好要用公筷,切忌用自己使用的筷子给人敬菜,现代人很讲卫生,这种行为让人很是尴尬。

八忌“杂色筷”,两只筷子颜色不一,不仅是对客人的不敬,且民间视其为不祥之举。

2.其他餐具的使用礼仪

勺子是除筷子之外的又一重要餐具,其作用主要是用来喝汤和舀取食物。但用勺子舀取食物时一般不要太满,以免汤水溢出,一路滴洒。用勺子喝汤时,如果太烫,不可用勺子舀来舀去,更不得用嘴去吹,否则,有失儒雅。用勺子舀取食物,一般不要把勺子塞进嘴里然后又再去公共碗里舀取食物,这样很不卫生,让人反感。不能像小孩一样吮吸、舔食勺子,不仅显得幼稚,且极其不雅。

中餐桌上的餐巾有几种,擦手毛巾、湿纸巾、餐巾等,其用途不一,用法也有讲究。首先要懂得餐巾使用的国际通行规则是“取左不取右”。如果你不懂,就可能拿了邻座的餐巾,使其不知所措。餐巾是保洁和美化的工具,作防止调味汁、汤料等滴落在衣服上,去除嘴上油迹等用,切忌用餐巾擦脸或擦汗。餐巾折成各种花型插在酒杯里,既供人欣赏,也用来区分主宾关系。不同花型、不同高度、不同颜色的餐巾用来区分主宾位置,特殊的、显眼的就是主位。餐巾要摊放在腿上,不要塞在腰带里或围在脖子上。正式宴会上要等主人拿起餐巾后客人才可拿起餐巾,反客为主是失礼的行为。千万不要把餐巾当抹布,拿来擦拭餐具,这是对主人或餐厅卫生不信任的表现。席间离座,应将餐巾对折后放在桌上,不要放在椅背上或揉成一团放在座位上。离桌前,先将餐巾对折后放在桌上座位左侧,再起身离席。

茶杯、酒杯、饮料杯一般搁置在用餐者的右手,国际通行的惯例是“固体在左,液体在右”。所以,用餐时要注意别拿反了方向,给邻座造成不便。用餐时一般杯具不要混用,比如拿饮料杯盛酒,在很正式的场合是不合适的。任何时候杯子都不能倒扣在桌上,否则,就是失礼。因为,倒扣杯子要么表达不满,要么就是硬性拒绝,这都是失礼的行为。

牙签是现代流行的餐后用具之一,古代人多用牙线而不用牙签。使用牙签时注意牙签只能用来剔牙,不宜用来取食。剔牙时应用一只手遮住口部,以免龇牙咧嘴,丑态外露。剔出来的东西不要随口乱吐,也不要再次入口,一般应吐在盘子里。剔牙后不要长时间叼着牙签,因为这样很是不雅。

四、中餐酒水礼仪

1.中餐喝酒的礼仪常识

我国素有“无酒不成宴”之说。因此,离开了酒,筵席就会大为降格。我国的酒文化也极其丰富多彩,民间的行酒令各具特色,不胜枚举。关于酒水的礼仪也就花样繁多,应格外注重。

酒大致可分为白酒、黄酒、葡萄酒、啤酒、香槟、白兰地、药酒等几类,种类不同,酒性大不相同,故其功能和饮用的场合也就不同。

酒有两重性:一方面,它可以助兴,增添喜庆气氛,成为人们沟通的“润滑剂”,使朋友间更融洽,使陌生人之间不拘束,且酒也有祛寒和保健等医药功能;另一方面,酒会麻醉人的神经,使人思维混乱,故醉酒容易失态,醉酒会乱性,酒会伤肝、伤胃,甚至夺人性命。

不同的地域和民族有不同的酒文化,饮酒的习俗、使用的酒具、饮酒的礼仪和方法均不同。饮酒的基本礼仪可以归纳为如下几点:

“客随主便”是饮酒的第一基本礼仪,切忌喧宾夺主。如果主人有各种类型的酒供你挑选,你当然可以选择自己喜欢喝的那种酒,否则,不宜声明或暗示非某种酒不喝,以免令主人为难或尴尬。

谦恭是饮酒的第二基本礼仪。斟酒、敬酒、劝酒、拒酒都应讲究礼节,懂得尊卑、长幼、男女有别,要注重谦让和尊重他人。不宜摆出一副“天下无敌”的“酒侠”态势,或目中无人,自斟自饮,或宽衣解带,甚至赤膊上阵,豪饮无度,更要切实避免醉酒失态。作为主人需要适时向客人征求意愿、表达“招待不周”、“便饭薄酒”等客套,而客人也需要对主人的厨艺、盛情等表达赞许和谢意等。

随和是饮酒的第三基本礼仪。当别人敬你酒时或你敬别人酒时,一般不能硬性拒绝或强人所难。这就叫“能喝不喝也不好,能喝多少喝多少”。

尊重习俗,讲究风度是饮酒的第四基本礼仪。无论是主人还是客人都要尽量了解和尊重对方的饮酒习俗。

应付自如,掌控适度是饮酒的第五基本礼仪。有时必须适可而止,而有时需要尽兴,不可一概而论。主人需要让客人吃好、喝好,积极主动地调控席间气氛。而客人则宜积极回应,并懂得“顺势而为”,不宜只顾自己的喜好和“尽兴”而不看主人的脸色和心情。

总之,中餐饮酒的行为规范可以概括为:斟酒要规范、饮酒要适量、劝酒要适度、祝酒要风趣、拒酒要礼貌、敬酒讲尊卑。

(1)斟酒要讲规范。

在没有侍者的情况下,应由主人或主陪首先为宾客斟酒。

斟酒应讲究顺序:位高者先、年长者先、远道而来者先、顺时针逐个斟酒。

斟酒时应站在客人右侧,酒杯应放在桌上,瓶口不宜与酒杯相碰,酒也不宜斟得太满。

客人一般不要亲自斟酒,应由主人或侍者负责斟酒。

当主人为客人斟酒时,接受斟酒者一般应起身或微笑致意,并作扶杯或欲扶杯状,以示感谢或谦恭。

拒绝斟酒时,一般应礼貌地摇手示意,并小声说明缘由,实在无法拒绝时,切不可藏杯或将杯子反扣在桌上,可让斟酒者稍微斟一点,留着不喝即可。

对于拒绝斟酒者,斟酒者不应强人所难,以免尴尬。

一般情况下,尤其在国际交往中,切不可让客人用同一个杯子喝两种酒。

(2)饮酒要求适量。

饮酒适量使气氛和谐,于健康有益,饮酒过量容易破坏气氛,且于健康有害。

常言道:“酒品如人品”,饮酒能体现一个人的格调、品位和文明程度。

一个人的“酒量”弹性是很大的,与许多因素有关,正式场合一般应控制在个人极限酒量的50%以内。

饮酒之前最好先吃些点心、菜肴等,尽量避免空腹喝酒,否则易伤肝、伤胃,且会显著影响饮酒者当时的“酒量”。

喝酒的速度一般不要超过主人,仰起脖子“一口闷”的喝酒姿态极为不雅,容易被人看成嗜酒、馋酒或粗俗之人,尤其是女士,难免被人看成酒鬼或有些另类,且不利于酒精的挥发和消化。

应尽量避免喝混酒,多种酒同时饮用,一般人都不便于控制酒量,容易喝醉。

(3)劝酒要求适度。

中国人讲究“无酒不成席”,劝酒往往是中国酒文化中最著特色的部分。劝酒显示出热情、好客、主动示好等积极的一面,但劝酒必须适度。那种所谓“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的非要“一醉方休”的饮酒陋习是粗俗的,尤其是强迫和勉强别人喝酒会令人不快,更是失礼的行为。

对的确不能喝酒的人不宜死缠烂打地劝酒,以免使人为难和尴尬。

对穆斯林教徒是绝对不能劝酒的,因为饮酒有违穆斯林教规。

对于已经喝得面红耳赤的人或已经有些醉意的人不宜劝酒,毕竟把人灌醉是不怀好意的,难免有乘人之危或落井下石的嫌疑。

(4)拒酒要有礼貌。

天生不会喝酒或因身体不适而不宜喝酒的人,应当有礼貌地应对他人的敬酒或劝酒,不宜很生硬地一味拒绝。一般有几种拒酒方式:

一是主动地端起茶水或饮料,表明“以茶代酒”,并礼貌地说明不能喝酒的原因。

二是在说明原因后为不使对方扫兴,可以请人代酒,即请酒量相对较好,且与自身有特殊关系的人代饮(如在婚宴上新郎新娘请伴郎或伴娘代酒)。

三是在实在无法拒绝或不便拒绝的情况下,可以礼貌地端起酒杯做出喝酒的动作,但并不真正地饮酒。一般来说,杯子里的酒是可以不喝的,但空着杯子是不合适的,尤其是端着空杯子与人碰杯是不礼貌的。

(5)祝酒力求风趣。

在比较正式的宴会上,主人和主宾通常要发表简短的祝酒致词,以阐明宴请的事由和表达祝愿和祝福及致谢。

致祝酒词适合在宾主入座后,用餐前开始,也可以在吃过主菜后甜品上桌前进行,一般以不影响来宾用餐为宜。

祝酒词宜短不宜长,且应力求风趣幽默,以活跃席间气氛为好。

宾主致祝酒词时,应该暂停进餐,停止交谈,注意倾听,以示尊重。

(6)敬酒要讲尊卑。

在正式宴席上,敬酒是讲究顺序的,宾客是不能“喧宾夺主”的。首先,主人应向客人和来宾敬酒,以示欢迎、祝福等。主人敬酒后,主宾应向主人回敬一杯,以示谢意和祝愿等。

敬酒时应从座位上站起,且上身挺直,双腿站稳,右手举起酒杯。

碰杯时,要目视对方致意,且自身的杯沿要略低于对方的杯沿,以示敬意。

敬酒时应在被敬者开始饮酒后,再将酒杯送至自己嘴边。

一般情况下,男士不应首先向女士提议干杯、晚辈和下级不宜首先提议为长辈或上级干杯,因为必须优先尊重对方的意愿。

在主人向来宾敬酒和主宾回敬过主人之后,来宾之间可以相互敬酒,但应按年龄大小、职位高低、宾主身份等分清先后顺序依次敬酒,且要避免交叉碰杯。

礼仪知识小贴士

喝酒为什么要碰杯

据传,喝酒碰杯的习俗起源于古罗马。古罗马人崇尚武功,经常开展“角斗”竞技。竞技前选手们习惯于饮点酒,以示壮胆和勉励之意。由于酒是事先准备好的,为了防止心术不正的人在酒中投毒或做手脚,人们便想出一个办法,在竞技开始前双方喝酒时,各自将自己的酒往对方的杯中倾注一点,以示公平。随后,这种礼俗就逐渐发展成为碰杯的礼仪。

2.中国茶道的礼仪

早在3000多年前的周朝,茶就被当作礼品和贡品,“客来敬茶”已成为我国人际交往中最基本的社交礼仪。

按加工制作方法的不同,茶叶大致可分为绿茶、红茶(包括普洱茶)、乌龙茶(包括铁观音)、花茶(包括香片)、袋茶等几大类。一般来说,绿茶性偏凉,更适合在夏天饮用,可以消暑降温。红茶性温热,具有暖胃补气,提神益智的功用,适合在冬天饮用。乌龙茶芳香宜人,健胃提神,可化解油腻,更宜餐后饮用。花茶芳香扑鼻,口感清新,一年四季皆可饮用。袋茶则便宜方便。

根据生活习惯不同,一般而言,南方人爱喝绿茶,北方人爱喝花茶,东南沿海一带的人爱喝乌龙茶,欧美人爱喝红茶,尤其是袋装红茶。

喝茶讲究的人,对泡茶用具往往比较讲究。在比较正式的场合,泡茶用具和喝茶用具应区分开。

以茶待客时,要注重奉茶礼节,要上热茶,且一般是七八分满,民间有“茶满欺人”之说。

用茶待客时,由谁为来宾奉茶,往往显示出对来宾的重视程度。在单位会客室或办公室接待来客,一般由秘书或接待人员为来客上茶。接待重要来宾时,应由在场的本单位职位最高者亲自奉茶。如果来客较多,应遵循先客后主,先主宾后次宾,先女后男,先长辈后晚辈的原则依次上茶。在家里待客,通常由晚辈或女主人奉茶。

主人向客人献茶时,应用双手将茶杯奉至客人面前,并躬身道“请”,客人则应起身,用双手接过茶杯,同时道一声“谢谢”。

以茶待客,一般比较讲究为客人勤斟茶,勤续水,其寓意为“慢慢喝,慢慢聊”。一般是客人喝了几口就需为其续水,避免出现客人杯中茶叶“见天”。在为客人续水斟茶时,注意不要妨碍到对方。尤其是茶水易烫伤人,所以,一般不要在客人正面续水。

在斟茶过程中,作为客人,应该有所示意,或起身或欠欠身,也可用弯曲的食指和中指轻轻敲击桌面,以示谢意。斟茶时客人若视而不见或无动于衷,是极不礼貌的。

无论客人还是主人,饮茶时都应慢慢地小口品尝,切忌大口大口地吞咽茶水,或者喝得咕噜咕噜直响。如此饮茶,会显示饮茶者粗俗的蠢相,且可能影响旁人。和别人正交谈的时候,最好别喝茶。喝茶时如果把茶叶喝进嘴里,千万不要吐出来或用手从嘴里拿出来,而应当悄悄地吃掉或找其他地方吐出来。喝热茶时,不要当着别人的面用嘴去使劲吹茶水,那样做既不雅观,也容易将茶水吹溅到别人身上去。

五、中餐用餐的礼仪禁忌

中餐用餐的礼仪禁忌一般有四大方面:

宗教禁忌。如佛教禁食荤、伊斯兰教禁食猪肉、印度教禁食牛肉、犹太教禁食无鳞的鱼等。

民族禁忌。如回民不吃猪肉、英国人不吃狗肉、美国人不吃鲤鱼、俄国人不吃海参、日本人不吃皮蛋等。

职业禁忌。如司机、法官、飞行员、教师、公务员等不宜饮酒上岗等。

个人禁忌。如糖尿病人不能吃甜食,高血压病人不宜饮酒,和尚不宜食荤,小孩不宜食辣等。

所有的饮食禁忌中以宗教禁忌最为严格,用餐时必须注意。尤其是宴请客人时要高度注意礼貌地询问客人有否禁忌,如果有就要切实避免犯忌。否则,就是对客人的不尊重,必然失礼。

有些禁忌属于民间特有的“潜规则”,也必须注意。比如,与渔民、海员、司机吃饭时,忌讳把鱼翻身,因为那样暗含“翻船”或“翻车”之意,被视为不吉利。

用餐时一般讲究坐姿端正,动作儒雅,不宜摇头晃脑、宽衣解带、满脸油污、汗流满面、汁汤横流、响声大作,以免有伤大雅和影响别人食欲。比如,咀嚼时发出“叭叽叭叽”的响声,或是喝汤时发出“咕噜咕噜”的声响都是不雅的行为。用餐过程中忌玩弄碗筷,敲敲打打或比比划划,也不要举筷不定或狼吞虎咽。

切实注意入席礼仪和就座礼仪,如果桌面上没有席位名卡时,切记抢占最佳位置就座。入席时遵循“左进右出”的规则,即从座位的左边入座而从右边离座。

客人不能“喧宾夺主”,在主人未安排坐席或示意客人入座前,客人不宜抢先入座。在主人没有示意开始用餐时,客人不宜抢先取食。新菜上桌,主人没有示意尊者动筷时,其他人不宜抢先品尝。

用餐过程中,如果需要清嗓子、擦鼻涕、吐痰等,最好去洗手间解决,切忌当众操作,举止不雅。尤其是咳嗽或打喷嚏时不可对着餐桌或别人,应扭转身体,用手遮挡,并说声“对不起”。

用餐时遇有异物或不卫生的情况,切忌大惊失色地告知他人,因为这样既影响大家的食欲,又会使主人难堪。一般应保持镇定或干脆去洗手间解决。

女士用餐前应抹去口红,切忌在杯、碗等餐具上留下唇印。

男士进餐时应尽量避免吸烟,如果要吸,应先征求一下邻座尤其是女士的意见。

同类推荐
  • 我国农产品营销渠道优化研究

    我国农产品营销渠道优化研究

    本书是作者对我国农产品营销渠道历史与发展现状深入调查基础上,结合现代营销理论等进行深入研究完成的研究成果,得出了令人关注的结论,具有较强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 买房的革命

    买房的革命

    在当今中国对于高房价的一片喊杀声中,本书可能是迄今唯一一本教人们如何脚踏实地战胜高房价的书。本书作者通过对中国社会发展大趋势的深刻洞察,用宏大的视野、科学的论证、真实生动的事例,深入浅出地揭示了中国高房价的历史成因、时代必然性和社会依赖性,并指引读者,放弃幻想和抱怨,用实际行动,走出“用观念革命跑赢高房价”的突围之路。贯穿本书中的人生智慧与财富理念蕴含了丰富而独到的见解,值得读者细细品味。
  • 中国经济史

    中国经济史

    1954至1955年期间,钱穆先生曾于香港新亚书院先后讲授“中国经济史”及“中国社会经济史”两门课程,扼要地讲述了由上古春秋战国至明清时代的经济情况及财政政策,并道出经济与政治、文化、社会、军事、法律、宗教之间的相互影响和联系,评价政策和朝代兴亡之关系。叶龙曾师从钱穆多年,详尽笔录及整理了先师两门课程的内容,对一些内容做出了补释,形成流畅易读的文章,在香港《信报》经评版陆续刊出后,受到了读者的热烈欢迎,最后集结出版形成本书。本书不仅填补了钱穆先生缺乏经济专门史著作的遗憾,更令读者能够通过阅读中国经济史加深对钱穆先生其他著作的理解,以体悟钱穆先生强调要在文化传统一体性中做研究的教诲。
  • 未来十年,向高房价投降

    未来十年,向高房价投降

    高房价,几乎是全社会对中国房价的直观理解,但是这种趋势能改变吗?短期房价是否有调整,能否下降?长期的房价又是何种趋势?长期趋势如果不能改变,又是为什么?普通百姓应该怎么办?多年参与房地产行业实践的笔者,对行业规律和房价形成有精准的把握,财经和房地产网站著名的地产评论人。所写文章稳定在腾讯财经、网易财经、搜狐财经、搜狐焦点、搜房网、新浪网、凤凰网、和讯网等等门户网站的首页,同时,也是全国与地区类报刊杂志的重要作者。这部书以通俗的语言、独特的视角,告诉置业者行业的运作规律,给置业者指引方向。
  • 经济运行的逻辑

    经济运行的逻辑

    在高善文眼中,经济运行的逻辑是什么?如何近距离观察中国经济?用什么方法预判经济前景?他分析中国资本市场的思路是什么?高善文入行以后,经历了券商研究业务从乏人问津到门庭若市的海天变迁,目睹了市场从绝望到疯狂的几度轮回。在这些纷繁复杂的市场变化后面,他始终追求对中国经济的独特理解和统一的逻辑分析体系。本书中,作者对通货膨胀、经济周期、产业周期、资产重估等问题都进行了自成一体的论述,与读者分享他对中国经济过去与未来的理解。
热门推荐
  • 受益一生的北大哲理课

    受益一生的北大哲理课

    《受益一生的北大哲学课》汇集了众多北大教授和著名学子的思想精华以及他们非凡的成功经历,总结出了最适合现代人的人生哲学,让你学会从容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深刻地理解和把握人生,多一些得、少一些失,多一些成功、少一些失败,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辉煌。
  • 傲天使

    傲天使

    魔灵大陆,无尽生灵各自称霸一方。然世界就这么大,资源就这么多,侵略性是每个智慧种族都有的本性之一,事实证明越是强大的文明越能够在历史长河中停驻更长的时间,而若想变得强大最直接也是最便利的途径,就是侵略。在这风雷云涌,变幻莫测的世界中,看赫尔如何集善良、正义、果敢、孤独、牺牲、虚无、疯狂七者凝结一颗王者之心,以自身征服世界引领走向未来!自述:既然是自述,那咱就自顾自随便说点什么了。在下新人一枚!书中略多不足之处,多劳期冀各位书友大大与前辈在书评区指出,夕云都会虚心受教的,谢谢大家!嗯,另外请投推荐票。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顾大佬的小可爱

    顾大佬的小可爱

    人人都以为顾大佬讨厌新来的转学生,其实顾大佬心里:"她真的太可爱了吧"。后来有人发现,顾大佬把转学生摁在墙上壁咚
  • 天使曾坠落人间

    天使曾坠落人间

    曾沉浸在他温暖的怀抱,一切,往事随风。冰封了的两个人的世界,大雪纷飞。如果有来世,我宁愿和你是陌生人。
  • 神战世界之乱世三国

    神战世界之乱世三国

    神将世界,高手众多。神战大陆,群雄并起。人族劫难,战鬼来袭。饕餮降临,祸乱天地。混沌情迷,情侣成仇.......一切天劫,尽在《神战世界之乱世三国》。看主角齐云,打破常规,成为万中无一的绝世神将。
  • 英雄联盟之逆境封神

    英雄联盟之逆境封神

    2015年,英雄联盟已经成为了一项全民游戏。随着玩家人数的增长,电子竞技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但是,通往电竞的至高王座只有一条道路,无数电竞选手飞蛾扑火般前行,但只有一人,能站上那属于至高荣耀的舞台。逆境不可怕,因有王者心。怀揣着不变的电竞梦,逆境封神!有梦想,有热血,青铜五也能把王者上给你看!
  • 毁灭之焰

    毁灭之焰

    超前时代一步是天才,超前两步往往就被人视为疯子,所以天才与疯子往往只有一步之遥。故事起于圣兰大陆最东方的一个小农庄里,一个聪慧却又有些深沉的少年,他是天才,也是疯子,他机缘巧合之下得上古修行法诀的,且看他会走出怎样一条无敌而又逆天的修行之路。
  • 至尊盛宠,绝色风水师

    至尊盛宠,绝色风水师

    她是二十世纪的天才风水师,一招穿越,成了将军府废材小萝莉,上有恶毒姨母残害虐待,下有渣贱未婚夫和白莲庶妹要她小命!风水秘术联合异世天术,极品废材一摇变身为惊世天才,虐她,害她者,统统灭之!且看她如何步步走上巅峰嚣张路!只是……半路上为何总有个腹黑霸道男对她纠缠不休?
  • 三小只的四叶草之夏

    三小只的四叶草之夏

    三小只与三位气质非凡的千金(偶像)的恋爱故事。初次的擦肩而过,然后的成为同桌,恋爱的种子也在心中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