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58700000060

第60章 革命熔炉——红色凤湖中学

华天郑稚华

凤湖中学(以下简称“凤中”)创办于 1942年9月,先后办了两个学期半,她是在中共慈镇县工作委员会领导下,适应抗日斗争的形势,培养青年走上革命道路的红色学校。她在敌后艰难险恶的环境中,为浙东地区培养了一批抗日救国的青年。

一、创办凤中的历史背景

1941年4月,日寇在浙江发动宁绍战役。镇海、宁波、慈溪、余姚等地先后沦陷,浙东广大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日寇侵占城市后,大部分中学解散或内迁。没有内迁的部分中学,日寇强制进行奴化教育。三北青年不愿进城接受奴化教育而失学,地方有识之士对青年失学甚为焦虑。中共慈镇县工委为解决这一社会迫切问题,想办一所中学,提高青少年的政治、文化水平,吸引他们参加抗日救国斗争,以巩固抗日根据地。

此时,山下龙山小学在校长虞金迅倡导下先期创办初中补习班,以解决当地青年的求学问题,龙山所爱国士绅朱祖燮也想在家乡办中学。中共慈镇县工委委员李长来同志在与虞金迅、朱祖燮商量后,认为创办一所中学是比较适时的,经县工委研究并征得中共三北工作委员会书记王仲良同志同意,决定积极创造条件,由李长来同志与朱祖燮联系筹划办学事宜。李长来同志的公开身份是国民党镇海县政府江北办事处副主任,慈镇县工委委员戚铭渠同志,公开身份是龙山区区长,县工委委员虞天石(吴祥田)同志公开身份是“北办”指导员,因此,就以国民党镇海县江北办事处(简称“北办”)和它所属的龙山区署出面,发动龙山区乡镇长和地方士绅集资兴办。

当时的“北办”,实际上是我党控制下的一个行政机构,管辖龙山、庄市两个区,在“北办”内部建立了党支部,以李长来为书记,戚铭渠、虞天石为委员。“北办”主任是张志飞,是我党团结的对象,合作得很好。由“北办”和龙山区署出面筹办中学,地方士绅是容易接受的。

二、校址、校名和校长的选择

为了尽量不引起日寇、伪军的注意,开始时把学校搞得灰色些,以便应付敌人,吸收青少年入学,同时也为了争取当地士绅的支持。经与龙山镇地方士绅协商,校址就选在龙山所“巩院”中。她所处的地理环境,东面距伪军据点——伪镇北保安团姚华康部据守的澥浦和邱王村,只有8公里和2公里,而西面距我三北游击根据地庄黄也是8公里左右,是敌我力量缓冲地带。

龙山所城是戚继光抗倭时驻守的一个小土城,方圆不过1公里左右,城内的“巩院”原是当地人士集资建成的公共活动场所,建筑比较雅致,占地五亩二分,有庭院,有厅堂,中间楼厅5间,左右厢楼各1间,露台1座,后进还有11间高平房,场地亦较宽敞,办学校是比较适宜的。

学校的全名叫“私立凤湖初级中学”,是以当地的凤浦湖为由而取名的,有意避开“龙山”两字,以减少敌伪注意。由地方士绅和教育界著名人士组成校董会,推举朱祖燮为董事长。经费方面,龙山区署在亩谷捐中划出每亩1斤学谷以支持办学,其余部分由董事长朱祖燮筹集。

校长人选十分重要,经慈镇县工委研究后,由朱祖燮向校董会提名,请郑芳华担任。郑原是龙山区灵绪乡和觉渡乡乡长,有一定社会地位,曾任小学校长多年,倾向进步,与我党的一些干部有交往,校董会一致同意聘他为校长。

三、党的领导和建设

凤中是我党在敌后斗争的环境中贯彻抗战教育方针,动员知识青年投身到抗日民主运动中来的一种尝试。从筹办学校开始,这所学校就由慈镇县工委直接领导,李长来同志具体掌握。1942年7月,经三北工委同意后,即成立了由李长来、戚铭渠、虞天石、朱祖燮、虞金迅5人组成的筹备会,积极筹办学校开学事宜,并由虞天石兼任学校事务主任和负责招生等工作。

慈镇县工委还选派中共党员李健民来校工作。他是1938年在延安陕北公学学习时入党的,回到浙东后,曾在镇海横河公德小学任校长,原属镇海县工委领导,虽然来凤中时还没有转来党的组织关系,但在实际工作中他是贯彻执行慈镇县工委领导指示的。1943年春,李健民接上党的组织关系,组织决定由他负责凤中党的工作,并于 1943年3月担任凤中的党支部书记。

龙山区委对于凤中党的建设做了大量工作。1942年12月开始,就由地方党员郑若谷在校内发展了郑延伦和蔡彦博两名党员。县工委委员虞天石在校外发展了虞顺澂入党并动员他到凤中读书。这样在1943年二、三月间学生中就有了3名党员,在李健民同志领导下成立学生支部。那一天是由李健民分别通知郑、蔡、虞三人到西门外娘娘殿碰头开会,选举郑延伦为学生支部书记,蔡彦博为组织委员,虞顺澂为宣传委员。学生支部在学生中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初期还组织过“少年救国团”,作为党的外围组织(不久因上级指示不建立外围组织而终止)。经过秘密联系,个别培养,吸收部分进步学生组织课外“读书会”,传阅《中国向何处去》《什么是阶级和阶级斗争》等油印小册子,以提高青年学生的政治理论水平,转变世界观。这些青年大多数在后期培养成为共产党员。他们是蒉国标、王爱珍、董闺侠、黄雪云、方玲琴、郑爱芳、郑稚华、王淑因、孙振冠、沈达三、黄绥春等。

在教师中,随着形势的发展,由党的秘密系统在1942年底发展了陈文舟为秘系党员,准备必要时开展地下斗争。之后陆续发展了毛元仁、王载榕(王伯暄)、吴永禄为中共党员。

这样,在学校中形成了党的核心领导,为把凤中办成“革命熔炉”培养青年,提供了政治上和组织上的可靠保证。

在凤中整个办学过程中,始终得到了慈镇县工委领导李长来、戚铭渠、虞天石等同志的亲切关怀和具体指导,从而为办好这所学校奠定了坚实的思想政治基础。

四、办学方针上的斗争

凤中创办后,为了贯彻县工委的办学方针,关键在于教职员的选聘和政治素质的提高,这里有个斗争过程。当时凤湖中学是在各方赞助下创办的,要把她办成什么样的学校,各有各的打算。在教师的聘用中,人事关系、思想观点、政治背景各不相同。所以办学初期,围绕办学方针,把青年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才,即把青年培养成脱离现实生活的“书呆子”,还是把青年培养成适应时代需要的革命者,经过了比较复杂而曲折的斗争。第一学期教职员组成有其特殊的情况,选聘来的教职员是:林世堂任教导主任教国文③,王赐恩教英语,李健民教史地,王载榕教数理化,吴永禄(第一学期中途来校)教音乐及体育,魏均长教美术及劳作,魏约平和虞金迅任兼课教师,分别教选修课的《教育学》和《经济学》后增加《商业簿记》,郑芳华初期还兼教公民课,陈文舟负责总务兼女生指导。教师中,大部分是倾向进步和靠拢我党的,但仍有个别教师政治思想与我党有较大的距离。这样就不可避免地会有矛盾和斗争。

第一学期开始不久,发生了个别教师关于办学方针的争论。有的教师在他的教课中,宣传“中国只有一个领袖,即蒋介石;一个党,即国民党;一个主义,即三民主义。”有的教师则认为自己是属于国民党政府规定的无试验检定的甲级中学教员,是合格教员,而其他进步教员都是不够格教员,需通过国民党政府试验合格方可教书。常以“要根据教育部颁布的规定办事”为由,反对学生参加抗日宣传等社会活动,主张关门读书。

对办学方针的不同看法,在一次校务会议上,双方终于公开交锋,矛盾发展到顶点。李健民、陈文舟、王载榕积极主张办抗战教育,组织学生参加到抗日救亡的实际活动中去,结合抗战活动进行各课文化教学,培养学生成为适应于长期抗战需要的人才。而有些人则主张学生只要把书读好,不要参加社会活动。最后,朱祖燮打了圆场,他表示学校参加一些抗日活动是应该的,但是学生的学业还是应该重视的。这场争论就这样暂告“平息”。

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党组织坚决贯彻抗战教育方针,把增强青年的抗日爱国热情、民族自尊心和提高文化知识技能统一起来,逐步增多社会活动。工作重点放在教师方面,加强同教师的联系和接触,传阅进步书籍,开展民主生活会和个别谈心,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使大多数教师逐步认识到坚持抗战教育的办学方针的正确性。

经过第一学期的努力,教师中的工作获得显著成效。有进步倾向的教师向党进一步靠拢,并且积极工作。王载榕在回忆中说,他从李健民手中传阅到《新民主主义论》《整顿党的作风》等文章及党的刊物《团结》后感到“虽然书小纸轻,但扣人心弦的力量何止千钧,涓涓暖流入肺腑,怎不令人倾心于党。”虞金迅在学生中积极传播进步思想,传阅进步书籍,做了不少工作。吴永禄在教唱抗日革命歌曲中积极认真,为校歌和悼念李长来烈士的挽歌谱曲,在抗日教育的鼓舞下,不断进步。

第二学期,李健民担任了教导主任,又聘请了毛元仁为国文教员,李良栋为英语教员,林世堂、王赐恩辞职,魏约平仍来凤中兼课。第三学期,由于学生人数激增,又聘请了王绥英、毛崇伟为教职员。因郑校长不常在校,经校董会研究决定,由虞金迅担任校务主任。这样,坚持抗战教育的办学方针就比较顺利地推行。

五、改革教育,培养青年

凤中的发展是在特定的条件下进行的。第一学期是初创时期。1942年9月5日开学,实有学生74人。其中三年级6人,二年级21人,一年级47人,年龄大多在13至17岁之间。他们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和不愿到敌占区受奴化教育的爱国热情来到这所初创而又新型的学校,故读书都很勤奋。学生来源是公开招生、龙山小学补习班转来和地方党动员相结合,分布地区主要是镇海县江北一带,包括龙山区的山南和山北④两部分,也有部分慈北、慈东和宁波市内的学生。家在附近的学生一般是走读,远地的住读生约占全部学生的二分之一。

对于住读的学生,学校特别加强集体观念的教育和培养,进行民主自治的训练。如成立伙食团,轮流派出值日生帮厨,每张膳桌有桌长,每个寝室有室长,均由学生自己推选产生,定期汇报情况反映学生要求,改进工作,使住读生自治管理得比较有条理。这些工作都是在总务兼指导老师陈文舟指导下进行的。学生们生活在学校里犹如来到温暖的大家庭中。

学生自治会的工作也很活跃,它培养了学生自治管理的兴趣,锻炼了独立开创群众工作的能力。学生会民主选举主席、副主席和各股股长,第一学期的学生会主席是蔡彦博,第二、第三学期的学生会主席是虞顺澂。学生会下设总务、游艺、体育、图书、卫生、膳务、娱乐等股。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各项活动。师生之间感情融洽,相处和谐,尊师爱生,结成了深厚的师生情谊。校务建设都是在老师的带动下,由学生自己动手完成的,如扩建体育活动场地,大多是学生自己平地、运沙、架设双杠架、篮球架等;学校图书馆也是发动师生献书后建立起来的,大家在很短的时间内就献书200余册,这在当时书籍十分紧缺的情况下是一个不小的成绩;以后还发展到各个班级都建立了图书室。学生自治会还在每个学期终了时编师生通讯录,以加强师生之间的联系。

学校还编印了不定期的油印刊物《凤湖周报》,报导学校活动情况及当地新闻等,以互通情况,第一学期共出了6期。

第二学期是教育改革的重要时期。1943年2月15日开学,新生增加22人,但有部分同学未能继续上学,增减相抵实有83人。这一学期的教学内容则进行了全面改革。坚持抗日民主教育,反对奴化教育,实行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民主办校,自治管理,采取生动多样的教学形式。除了第一学期一般课程外,着重对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教育,在国文、史地及《经济学》课中充实了时事形势等新的政治内容,以激发学生的抗日救国热情。教材大多由教师自己编写,教师们备课认真,呕心沥血,循循善诱,精心教育,精心指导。

上语文课时结合当时形势,选用《时事简讯》(浙东区党委主办的)里的文章和社论,如《请重庆看罗马》《评中国之命运》等。第二学期开始每个学生都订了一份《时事简讯》,既是了解时事动向的读物,又是宣传抗日的教材。同学们自豪地说:“我们学校设施虽然简陋,但是关心时事,抗日救国的劲头却是很高的,有哪个学校学生订阅报纸人手一份!”

历史课的教材是社会发展简史、中国近代革命史。地理课则结合当时国内外形势,讲述抗日战争形势、第二次世界大战形势、苏德战场动态等。同时,学校还经常组织学生举行时事报告,针对当时敌后抗战形势结合当地实际,揭露国民党消极抗战,大片国土沦丧的真相,分析国民党统治区和共产党领导的根据地抗日形势,树立在我党领导下抗战必胜的信念。

音乐课除了教基本知识外,重点教唱抗日歌曲,并且将这些歌曲编印成册,分送龙山区各学校及部队,使抗日歌声响彻四方。这些歌曲,如《义勇军进行曲》《大刀进行曲》《游击队之歌》《中华颂》(即延安颂)《你是灯塔》《五月的鲜花》《太行山上》《黄河大合唱》《八路军军歌》《新四军军歌》,以及浙东抗战歌曲,如《三北之战》《宓家埭之战》《梁弄之战》等,一直深记在师生们心间,至今很多师生还能背诵几首。

学生自治会在学生党支部领导下,积极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各种抗日爱国活动,组织起歌咏队、剧团、图书馆、墙报组等。当时歌咏队队长是蒉国龙,剧团团长是郑爱芳,图书馆长是黄雪云,墙报组长是乐子型。这些教育活动把绝大多数同学组织起来,进行自己教育自己的实践,提高广大青年学生的活动能力和认识水平。歌咏队演唱的《黄河大合唱》及其他革命歌曲,铿锵有力,深受群众的欢迎。剧团编演的抗日救亡活报短剧,生动活泼,短小精悍,通俗易懂,辅以民歌小调、快板、马灯调等,群众很易接受。演出的剧目如《放下你的鞭子》《寄生草》《烟苇港》《收租谷》《中国妇人》等。图书馆还尽力购置和出借通俗的政治理论读物,如《大众哲学》《思想方法论初步》《社会发展简史》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新生代》等文艺读物。墙报组创办全校的《读与写》和《日日新闻》,每个年级都有自己的壁报,组织同学们写作和当小记者,还先后请了《时事简讯》记者高岗和林聿时给同学们作《怎样做记者》《怎样写新闻报导》《读报常识》等专题报告。同学们听了报告还结合实际情况,从各方面选题练习写作,努力争当“小记者”,踊跃投稿。如当时二年级乐子型同学,对苏德战场的时事形势作了分析,在墙报上发表,得到师生好评。

总之,整个学校除上课外,同学们都积极地投入到各种形式的读书和抗日活动中去,思想活跃,热情洋溢,学习自觉,好学上进,深入探讨问题,全校一片热气腾腾,生机盎然。这些情景,甚至连旧教育观念较强的人士,参观了凤中也深受感动,承认这些青年朝气蓬勃,学习努力,充满活力,感到兴奋,改变了原来的看法。

六、在实际斗争中锻炼学生

为了使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投入到火热的实际斗争和群众运动中去,学校还利用晚上或星期天组织同学到群众中去开展抗日宣传活动,有时还与龙山区几个小学联合行动,到范市、庄黄、田央黄一带演出。在学校周围,活动更是灵活多样,往往在晚上群众比较集中的地方,去宣传演出群众喜闻乐见、短小易懂的说说唱唱、活报剧、小调等。同时也带动了当地青年和儿童,积极学唱抗日歌曲共同投入宣传活动。当时,连四五岁的幼儿也神气活现地拿着指挥棒当歌咏指挥,学唱着“河里的鱼儿要用水来养,抗日的军队要靠老百姓来帮,军队打仗在前线,老百姓帮忙在后方,军民大家一条心啊!捍卫国土保家乡!”诸如这样的歌曲,大大激发了广大群众的抗日热情,有力地促进了群众支前工作的顺利开展。

当遇到三五支队打了胜仗,举行军民联欢活动,学校就设法组织同学们推派代表前往慰劳或参加演出。当时和部队联欢,拉拉队的欢呼声此起彼伏,相互挑战应战的热烈场面,至今同学们还记忆犹新。在慰问劳军过程中,多次听过谭启龙政委和何克希司令员的讲话,对同学们有很大的教育意义。

学校为配合当时我军自制手榴弹的物资需要,发动了收集捐献废铜烂铁活动。同学们一方面向附近群众宣传收集,一方面回家到处翻找,有的连家里的铜锁也捐了。还组织同学集体到龙山山下码头上去寻残留的小火车铁轨,把长的锯成短的背来,供应军需。女同学还参加了龙山区妇女会的活动,利用业余时间争做劳军鞋,喊着“谁愿意做奴隶”的口号,唱着争取妇女自己解放的歌曲,投入到民众解放的斗争里。这一系列活动,使凤中的名字,在三北地区传扬。

1943年2月,慈镇县工委委员、“北办”副主任李长来同志在镇海江南柴桥壮烈牺牲。4月19日,龙山区各民众团体联合会在龙山区田央黄孙家祠堂举行“李长来先生追悼会”。凤中全体师生列队前往。庄严肃穆的会场上到处都是愤怒和悲切。同学们泣不成声,唱着专为悼念李长来先生的挽歌,大家受到了很好的实际教育,更激起同学们跟着共产党抗日到底的热忱。

1943年暑期,根据上级党委的指示,龙山区教育会举办龙山区第四期小学教员暑期训练班(当时称暑期小教研究会),凤中教师和部分同学参加。这期暑期班由浙东区党委派来的黄源、顾春林⑤同志指导,戚铭渠、虞天石、李健民等同志具体领导,学习内容丰富,除《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外,黄源同志作了“六年抗战中质的变化”和“思想方法”的讲话,顾春林同志讲了政治常识和民运工作问题,毛元仁讲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学说,批判了资产阶级的教育学。他们讲到国民党顽固派几次掀起反共高潮,制造“皖南事变”,破坏团结抗日的罪行时,听者无不激动愤慨。

抗日救国的教育和革命思想的熏陶,大大提高了同学们的政治觉悟。其中李健民老师言传身教给同学们留下难忘的印象。记得李健民老师自己挑着行李,穿着条子布长衫来校任教,他的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在同学中传为佳闻。更为突出的是他把延安“抗大”的办学精神结合当时所处敌伪顽并存的复杂斗争环境,大胆创新,在使凤中成为革命学校的过程中,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他诚恳朴实,埋头苦干,勤奋博学,对同学循循善诱,亲切关心同学们的成长。同学们在怀念李健民老师时,都把他看作是指引自己走上革命道路的引路人。同学们非常热爱自己的母校,称颂凤中像巨大的磁铁吸引着自己的心。有不少同学不顾父母的反对,亲友的劝说和阻挠,坚定地加入到革命的行列。第二学期开学不久,就有方之光、郑慧荪、陈顺泉、徐规善、孙劬如等5位同学离校参加三五支队,以后孙劬如同学因个子太小,又被动员回校,留下来的4位同学,分配做了医务工作。方之光同志于 1946年10月在山东鲁南马家楼战斗中英勇牺牲,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当时他是新四军第一纵队第三旅八团三营的医务员。

1943年夏季,三年级9位同学毕业,7月3日隆重地举行了第一届毕业典礼。为了学校更进一步的发展,党支部决定在暑假期间发动同学开展扩生运动,同学们个个积极参加,找亲友宣传凤中的办学宗旨、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团结友爱的校风。同时还组织暑期演出队,深入到慈北一带扩大影响。这次扩生运动在党内和党外各方面工作推动下成绩很大,第三学期学生人数猛增,由80余人增为170余人。初一年级为两个班级,初二、初三年级各为一个班级。学生来源扩大到鄞东、舟山和镇海江南大碶等地。正如当时《时事简讯》在凤中被迫解散的报道可概括为:“……平素教育方针,一本抗战建国之国策,其一切工作实堪称为浙东敌后抗战教育之模范……足见该校已声誉远播。”

七、临危不惧,智斗敌伪

第三学期开始,1943年9月开学的那个学期,抗日救国的气氛愈来愈强烈,当时浙东抗日民主根据地顺利发展,我党领导下的许多活动,凤中师生都积极参加。龙山区在那年举行“九一八”纪念会,学校推派师生代表参加并演出,与龙山自卫大队等抗日部队一起联欢。在敌人计划出动到三北进行“清乡”时,学校就组织学生在附近村庄开展反“清乡”的宣传,还在龙山所、西门外组织晨呼队,宣传抗日救国口号和其中道理。这样凤湖中学的影响更加扩大了。

当时伪军镇北保安团姚华康⑥部据守在澥浦,姚部李敬原是国民党镇海县党部干事,极端仇视共产党和三五支队,对于凤中实施抗战教育,他感到十分恼怒。在第三学期开始后不久,姚华康、李敬已经明显地怀疑凤中的性质,并表示要采取行动。朱祖燮得知这一情况向学校通报,使学校行动上更加注意隐蔽,加紧“应变”准备,以防敌人突然袭击,造成意外损失。

平时,学校已经制定了严格的“应变”办法,在公开场合不放置敌、伪、顽认为是“违禁品”的进步书刊。所有“违禁”的书刊教材,每个学生都另行保存在一只小包袱内,名曰“应变包”,上课时打开,下课后就包起来。遇有情况就由各班集中用大包袱包起来,然后集中送到厨房的专用箩筐内,由一个青年工友(此人名叫纪坤,姓不详)挑到龙山所北门头城外荒僻的乱冢地上特备的“草夹棺材”内。龙山所是一座土城,只有东、西、南三个城门,北面有条小河相隔。此河正好与当时的凤中厨房后门相近,河上有块跳板,过跳板就可到北城门外,必要时可以将这块跳板抽掉。这个隐蔽处,不知内情的人是难以知晓的。

为了“应变”,平时校内还组织几次演习,接到“情报”就立即行动,待“敌情”解除后,再去取回“应变包”发还大家。由于大家齐心协力,通力合作,一般在10分钟之内就可以把“应变包”安全转移出去,因此敌人无论从哪个方向来都能及时处置。有一次,日寇路过龙山所,并在学校附近驻扎过夜,也没有暴露什么,大家受了一场虚惊,但也经受了一次实际锻炼。

1943年10月25日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日子。那天凌晨,在澥浦一家商行任会计的进步青年虞振若⑦,受澥浦地下党员胡汉庭的派遣,赶在伪军姚华康部奔袭凤中之前,通知了陈文舟。学校立即唤醒寄宿在校内的同学,要大家再仔细检查,不留下任何一份抗日资料,做好“应变”的准备。

上午7点光景,姚华康与李敬带了伪镇北保安团士兵30余人,把学校团团包围,在校门口架起机枪,还带来了几副手铐,看来是早准备抓人的。之后,伪军进入校内先将教职员集中监视起来,同时进行大搜查,但并没有搜出一点“私通”三五支队的证据,只是在办公室里找到一部《鲁迅全集》。姚华康显得十分得意,凶狠地黑着脸问李健民:“这是什么?”李答:“这是从宁波开明书店买来的,如果你说有问题,那就请你把宁波的书店封掉!”弄得姚华康张口结舌,无话可答。

随后,姚华康将全体教职员软禁在一个办公室里,又把学生集中在大礼堂。当时陈文舟老师清醒地意识到敌人是有计划地搞突然袭击,来势凶猛一定是捞“把柄”来抓人的。那天恰有一位龙山区做民运工作的陈英民(女)暂住在校内,已混在学生之中,万一敌人对学生点名,岂不暴露。陈文舟急中生智,考虑只有“冒名顶替”才能过关。因陈英民年纪不大,和学生差不多,只要设法告知该顶替人的姓名就可应付。正好女同学虞藕然那天请假未回,陈文舟不动声色地提出要到厨房去一趟照料学生的膳食,伪军也就同意让她出去。她到了厨房立即嘱咐那个青年工友转告学生会主席虞顺澂,暗地里通知陈英民顶上虞藕然的名字。果然不出所料,姚华康、李敬气势汹汹地对学生进行所谓的“训话”,然后,叫人拿来点名册,杀气腾腾地点起名来,点一个出去一个。当点到虞藕然时,陈英民沉着地应声而去。点名结束,大礼堂走之一空,一点破绽也没有被发现。

搜查、点名,敌人都没有捞到什么可疑的证据。姚华康气急败坏地对老师讲话,露出了这次突然包围学校的真实目的:迫迁凤中到伪军据点澥浦去。并限令24小时内写下保证书,今后不与三五支队联系,在3天之内把学校迁往澥浦,并要每个教员写一份一年来的工作报告。李敬还威胁:“大家要好好读书,好好教书,否则要不客气……”此时已临近中午,朱祖燮来请姚华康等去他家吃中饭,伪军才撤走。

当天,李健民即去龙山区署找到戚铭渠请示,戚关切地说:“你们受惊了!”接着就研究下一步工作意见。根据当时的浙东斗争形势认为这不仅仅是凤中一所学校的问题,而是整个浙东形势发生变化的结果。国民党第三战区集结军队向我四明山根据地进行“围剿”。在三北地区⑧的日伪军遥相呼应,包围凤中迫迁正是一个配合行动。第二天,李健民和慈镇县委书记金如山一起向三北地委书记王仲良请示。王指示,中学拉出来的时机已经成熟,但当前形势很紧张,负担不能太重,要短小精干。

八、师生团结,反对迫迁

反“迫迁”斗争开始。1943年10月27日晚上,龙山区戚铭渠区长带了部队来到龙山所凤湖中学内,两只大船停在西门头。他召集师生开会,讲述了凤中撤离的决定,勉励学生应保持中国青年的爱国传统,坚决反对奴化教育,拒绝学校迁到伪军据点里去。学生们高喊“我们不屈服”、“我们决不到澥浦去”、“打倒汉奸姚华康”等口号,群情十分激动。但是,一想到即将离开这所生气勃勃的学校,告别亲如家人的老师和同学,大家的眼眶都湿润了。

与此同时,虞天石与郑芳华、李健民、毛元仁等在朱祖燮家中同朱祖燮商量,明确表示反对迁校。

校内师生根据自愿原则,随部队撤离,并立即行动,将校内所有能搬的教具、用品全部搬上船,运往庄黄一带,搬不动的少量校具就用油墨写上“抗日有功,爱国无罪”、“打倒汉奸姚华康”等标语。以后姚华康派人运走这批桌椅物件,标语也随之带到澥浦,一时传为笑柄。

第二天,在党支部领导下,学生会组织不能西撤的同学举行“反奸护校”示威游行。为确保安全,同学们三三两两分散出发,到闻家堰附近集队而行,高呼“打倒汉奸姚华康”“反对将凤湖中学迁到敌占区去”“反对奴化教育”“读书无罪”等口号,经过田央黄、施公山等村庄,沿途张贴标语,挥舞旗帜,群众深受感动。到达庄黄后,受到戚铭渠区长和县委书记金如山接见,并向师生问好,赞扬师生反对奴化教育的正义行动,指示要坚持斗争,接见后同学们各自散去。

对于处理师生的善后问题是根据三北地委指示进行安排的。年龄小的同学动员回家,年龄稍大的经过挑选参加凤湖中学流动训练班,撤向慈北安全地带继续学习。教职员中除了校长和李良栋、虞金迅、王绥英、魏约平、魏均长外,其余都参加流动训练班工作。由于条件的限制,学生中只确定20几个人组成流动训练班,11月7日正式在慈北沈师桥承志小学开学。

九、凤中撤离后的斗争

凤湖中学被迫撤离了,部分师生西迁。一部分留在龙山所附近的同学,在10月29日又举行演讲和张贴标语,强烈抗议汉奸姚华康破坏抗日教育的罪行,充分体现了凤中同学抗日爱国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西撤的师生印发了《告三北父老书》,强烈控诉汉奸姚华康强行迁校的真相,唤起各界主持正义共同抗日。

参加流动训练班的同学采用半军事化的形式,学校的性质起了质的变化,由有固定校舍的学校转变为无固定地址的短期训练班,学习内容从以文化课为主转变为以政治思想为主。全班分成四到五个小组,各设正副组长。流动训练班开始时由李健民、陈文舟、毛元仁、王载榕、吴永禄共同负责,中途李健民被调走,由毛元仁等继续领导直到结束。陈文舟负责生活后勤,还有一个炊事员跟去办伙食。流动地区是沈师桥、乐家畈、宓家埭等慈北中心地区,驻地是不固定的,每地住下学习几天后就在晚上行军转移。主要课程是《社会发展史》,结合当前形势学习《时事简讯》的社论和文章。12月下旬,根据慈镇县委指示,敌伪军将到三北“扫荡”,同时天气已经寒冷,流动生活有困难,即办理结束。

凤中旧址“巩院”在凤中撤离后成了空房,为了不被敌伪利用,曾在一个时期充当难童教养所。并派了黄雪云、方玲琴同学去进行这项工作。公开名义是难童教养所,实际上是我党的一个秘密联络点。

当时,组织上安排从凤中流动训练班结业的一些同学,如虞顺澂、郑爱芳、王爱珍、董闺侠、沈达三以及郑稚华、朱贻瑾等都在龙山区的范市、田央黄、龙头场、西门外、东门外等地的小学任教,并且安排孙振冠到山南凤中去读书,做学生工作。这些同学,每逢星期六傍晚和星期天就自动集中到龙山所巩院的难童教养所内活动,及时交流情况,传递情报,并继续联络各方面的力量。后来慈镇县委还派郑若谷同志到山南凤中任教,以争取更多的师生抗日。

黄雪云、方玲琴除主持联络工作外,还对难童进行了抗日革命教育,其中年龄较大的还直接参加了送信联络工作,在敌情紧张的环境中,出色地完成了情报联络任务。

在难童教养所活动期间,还向伪军搞了一次政治宣传攻势。汪伪嫡系部队中央税警团(简称伪中警团),于1943年年底在龙山所南门增设了据点。敌人驻扎在她们眼皮下,促使她们的活动更加谨慎,既要开展工作,又必须提高警惕。1944年3月19日上午,伪中警团在筋竹岙遭到我军伏击,死伤惨重。当晚,在龙山所附近任教的八九个同学,又主动集中在难童教养所内。这时,虞顺澂从区委带来了不少标语和传单,准备向伪军发动一次政治攻势,随即展开周密布置,由黄雪云、方玲琴去准备糨糊和在墙上刷写大幅标语用的木炭、刷子等物,同学们都作了具体分工,有的站岗望风,有的刷标语,有的贴传单。另外,还决定由朱贻瑾利用其父亲朱祖燮的身份可以自由进出伪军驻地的有利条件,乘机把传单秘密送入敌人据点内。这次任务完成得很好。第二天一早,敌人发现据点内有不少传单,据点所在地的龙山所城内也刷有很多醒目的标语,张贴了不少传单,有的还写上了他们长官的名字,警告伪军不要再为非作歹,否则定要受到严厉惩罚。这件事弄得各城门站岗的伪军傻了眼,个个提心吊胆。伪中警团大为震惊,只怕再次遭到“三五支队”的痛击,惶惶不安。没过多久,他们也就从龙山所悄悄地撤走了。同学们的活动又自由了。

1944年夏秋之际,浙东军民取得了第二次反顽自卫战争的胜利,形势发展很好,根据地继续巩固扩大。为了开辟新区,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组织上决定原凤中在龙山区各学校任教的同学,以及在山南凤中的孙振冠陆续参加军队和地方工作。

凤中历史虽短,但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在教育战线的影响和作用是深远的。她出色地完成了历史使命,为当时浙东抗日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①华天,现名虞剑虹。

②郑稚华,现名李勤。

③国文课,即语文课。

④山南和山北。镇海县龙山区以澥浦大岭冈墩(又称凤凰岭)为界,划分为山南和山北,当时的山北地区有雁门、龙山、龙场、田央、施山、甸山、范市、灵湖等乡镇;山南地区有澥浦、觉渡、通德、清湖、曲塘、沙河等乡镇。新中国成立后,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行政区划曾多次作了调整。原山北地区现属慈溪市管辖;原山南地区现属宁波市镇海区管辖。

⑤顾春林,中共党员,战争时期曾任浙东区党委秘书,1945年10月随军北撤,渡江战役开始后南下浙江,先后任杭州市副市长、浙江省党史征集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省新四军研究会副会长。已病故。

⑥姚华康,宁波沦陷后,姚任汪伪军镇北保安团团长,一贯仇恨共产党,敌视我党领导的浙东人民的抗日斗争,疯狂进行各种破坏活动,作恶多端,血债累累。宁波解放后,姚即被我公安机关抓获。人民法院以反革命罪判处姚华康死刑。经呈报上级核准,1951年2月19日,在镇海县龙头场召开公审大会后,被依法处决。广大人民群众拍手称快。

⑦虞振若,抗日战争时期,他是一位思想进步,靠拢地下党组织,关心凤中存亡的爱国青年。

据离休老干部胡汉庭回忆:1943年10月24日晚,他与乐礼(两人均为地下党员,以小学教书为掩护)听到伪军姚华康部政训室主任李敬酒后扬言:“凤中已被共产党控制,上课时向学生宣传共产党一套,准备在25日凌晨采取措施,实施奔袭。”胡与乐得知这一情况后,连夜赶到澥浦镇海头月洞下油行内,找到会计(旧称账房)虞振若(因虞家住处与龙山所巩院凤中校址相近),要虞向学校汇报。虞遂赶在伪军姚华康部出发前,于25日凌晨,骑着自行车赶到凤中通报。

⑧三北地区,指当时镇海县、慈溪县和余姚县的北部地区。抗日战争时期,三北地区是我新四军浙东纵队游击根据地的一部分。

(选自《凤湖中学建校60周年纪念文集》)

同类推荐
  • 东陵色

    东陵色

    他几乎用了一生的时间将一坨烂泥扶上了墙,万千隐忍付出之后最终又得到了什么……
  • 王冠上的泪

    王冠上的泪

    世间疾苦,生活不易。人生总会碰到这些那些的事,有些时候,你不争不强,求的只是一份安逸,平平淡淡的生活,却奈何,命运总会捉弄你,给你这样那样的考验,有的人,会抗争,与命运斗的头破血流,有的人,逆来顺受,听任命运的安排,被逼到绝境。
  • 我的山贼事业

    我的山贼事业

    苏青一觉醒来时已身处乱世,沦为山贼,人命如草芥,最初他只是帮他的兄弟杀两个山贼而已
  • 大周好相公

    大周好相公

    熙熙攘攘,纷纷争争,何处心安静?打打杀杀,争名夺利,何处让心安?秦枫,鬼谷子第三弟子,横空出世!怀赤子之心,单纯似傻,以纯净之心,行天下之路!任你是奸险狡诈的朝堂,任你是波云诡谲的江湖,任你是狂暴肆虐的沙场,吾心不变,吾善不变!谁言单纯处事寸步难行?谁言真诚待人永无活路?秦枫,代表童心,代表率性,代表我们梦中的自己!他横冲直撞,他有些傻傻的呆萌,他热血,他重情重义,他看不得坏人坏事!没错,他就是我们心中的傻X!他就是小说世界中的你!
  • 带着崇祯去流浪

    带着崇祯去流浪

    转世到1644年的大明,成为崇祯第四子朱慈炤。手下没兵,身上没钱,还没系统,“三没”皇子朱慈炤唯一能做的就是带着崇祯去流浪。浪着浪着,就浪出百万大军,浪出富甲天下,浪出一个太平盛世。看朱慈炤如何带着崇祯在流浪中翻转大明?ps:双穿,没系统,剧情慢热,谨慎试毒!小说一群:1083741062
热门推荐
  • 网游之穿板甲的牧师

    网游之穿板甲的牧师

    没有华丽的技能,但我有超级牛B的救赎,谁说只有战士可以冲锋陷阵?毛线,身为牧师我照样冲锋在前。谁说治疗不能单挑,满血满状态的战士照样被我轻松放倒。什么?治疗只能穿布甲?更是鬼话,现在都什么年代了?加上力量和体质,哥什么甲都能穿。说哥很牛B,呵呵,是的,哥就这么牛B。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
  • 苍生夺灵

    苍生夺灵

    杨峻得偿所愿,终于进入饕餮狩猎队了,祖父却来了一封信,让他到城主府中为仆。参加燕然秋猎,又遇上怪事连连。连一个小铜炉还赖在他腰间,不走了。碰到灵兽却又打不过;好不容易捡到了秘法,却被人抢了......啥子情况,当我主角光环不存在吗?你看,这不就有个妖怪磕头就拜了。武道修行,开脉启轮,夺天地之灵,成就魂魄。又有百族争鸣,各显神通。荒土、神国、魔域、妖庭还有大泽,其间却又埋藏着怎样的惊天秘辛。欢迎收藏。
  • NBA之冰川巨人

    NBA之冰川巨人

    NBA平行世界,2018赛季初始,致力于国际球员市场开发的达拉斯独行侠队,在位于华夏西南边陲海拔5000米的冰川中,发现了一位潜力值无限的18岁华夏中锋。一开始,大伙都以为苏白是去辅佐东契奇的。一个赛季之后,所有人才发现,这个时而冷静,时而狂热,时而睿智,时而霸气的华夏中锋,成了NBA中最大的boss。而这时,篮球世界杯将要在华夏开打,苏白成了整个华夏的希望……
  • 英雄联盟之帝者驾临

    英雄联盟之帝者驾临

    当一滴水滴入杯中时,能看到明显的涟漪;但当一滴水滴入大海中时,确实是那么的微不足道。白帝便是这滴入海中的一滴水,但他想的却是要掀起滔天的大浪。
  • 万界无敌好掌门

    万界无敌好掌门

    不就是把个妹吗?还被打了,打了也就算了,还穿越了,穿越也就算了,好在成为一派掌门,却发现,整个门派只有两个人,不过好在有一个漂亮的师妹,但是师妹一见面就要砍死他。这还不算什么?最要紧的是自己前身因为调戏人家老婆被人给算计了。这还让人怎么活。不过不怕,好在我有金手指,这一切都不是事....。
  • 你说,我祝你幸福可好

    你说,我祝你幸福可好

    也许,古思意一辈子都不会想要再见到苏夏,而苏夏或许也是如此想法。。。可是,当遇见的这一刻开始,就注定是两个人纠缠的开始,虽没有了长辈的阻挠,曾经如此相爱的人却再也回不到了从前。。。如果有来生,我再也不想认识你,再也不想遇见你,现在,你说,我祝你幸福可好,苏夏
  • 神秘魔女逆天之本薄凉

    神秘魔女逆天之本薄凉

    魔王之女!这身份感觉好厉害,额。老爹拜托你眼里不好只有娘好不好。不是说拜师吗?为什么要封印我?——转眼一万年过去,封印解除。“什么,原来父亲为了让我避过大战活到下一个太平盛世才将我封印。”所有的魔兵将领都被封在面具里。至冷之面冷面,至暗之面暗面,至情之面情面,至纯之面纯面。我北冥紫荆发誓定将面具收齐,兴富魔族。灭仙宗鬼妖。
  • 时光影院不忧伤

    时光影院不忧伤

    她,自小生活在孤儿院,在那里她认识了唯一的亲人;从小因为他的呵护无忧无虑,不曾想有一天他会永远的离开自己,深陷在痛苦的回忆......直到有一天,遇见了和他一样有着心脏病的男孩,她义无反顾的上前帮他,他却毫不领情,丢下一句:“不用你管。”再次见面,她对他说:“我要你爱上我。”但命运又怎么会这样轻易的放过她......
  • 亿万时光只愿是你

    亿万时光只愿是你

    “你快看我可爱不?”某人捧着小脸问。某男摇摇头:“不可爱。”某人握握拳:“那我厉害不?”某人撇撇她:“要淑女点。”某人吃瘪:“…………”盛传,在汉城幕晗凯最爱的女人,竟然是苏颖安!要知道她可是个人人喊杀的女人。可他却偏爱她。她要月亮,他就摘,她要星星他就拿。反正她要什么他给什么!(甜,虐,欢迎入坑)
  • 绝地求生之万道成神系统

    绝地求生之万道成神系统

    万道成神系统,在和平大陆中,许许多多的虚拟特种兵参加……。在这里干一些事,就可以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