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65400000145

第145章 当代文学语境下的中国小小说需要重新定位

当代文学语境下的中国小小说需要重新定位——中国大陆徐习军访谈录

陈勇(中国作协会员,小小说作家网特约评论家,以下简称陈):你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发表小小说的,应该是中国新时期小小说重新崛起的亲历者和参与者,你认为中国小小说崛起的因素有哪些?

徐习军(以下简称徐):上个世纪80年代初,微型小说这一文体在中国重新崛起,我正好是赶在这一时期开始创作微型小说的,我在80年代至90年代末期一直努力地耕耘着微型小说,进入90年代开始转向微型小说理论和批评研究。关于中国小小说崛起的因素的探讨,早在1992年我的一篇论文里就探讨过,我认为:对于微型小说能在那个时候崛起并繁荣,除了文本自身因素以外,还得益于社会、媒体和读者几个方面:一是时代的发展、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导致读者阅读取向朝着快节奏的精短方向发展,人们需要在很短时间里获得一个完整的审美刺激,实现阅读享受,这是读者的因素;二是开放改革后报刊的大发展,并且报刊的竞争与改革越来越注重向受众提供大量可读性强的精神快餐,微型小说便成了首选,也使微型小说有了更广阔的天地,传媒的青睐促进了微型小说的大发展,这应归结为编者和媒体的因素;三是改革开放之后作家的思想得到了解放,作者的积极努力是微型小说繁荣的重要因素,大量微型小说作品推动了这一文体的发展与繁荣,通过微型小说这一文体的创作与训练,也使得大批作者走上文坛,这是作者的因素。当然,无论是社会因素还是人为(作者、编者、读者)因素,一个良好的文学环境都是非常重要的,而文学环境的营造离不开理论的导引。在微型小说的发展繁荣过程中,一些有责任感的微型小说理论家对微型小说发展的引导和矫正是功不可没的。这个观点被业界广泛接受和引用。

陈:你既是小小说作家,又是小小说理论研究专家和评论家,还是一名职业编辑,你集编者、作者、读者、评论者与一身,你认为当今小小说发展中有何不利因素?

徐:微型小说走过的30年,从总体上看,微型小说创作一直处于健康发展的态势,取得的成就十分引人瞩目。但唯物论告诉我们,世间任何事物都不可能永远保持线性发展、稳步前进的趋势。当代微型小说创作也是如此。经过八十年代的悄然崛起,九十年代的迅猛发展,世纪末的繁荣成熟,进入新世纪以后,在整个严肃文学的势头逐渐减弱的文化背景下,微型小说小说创作也慢慢失去了前一阶段的那种“轰动效应”。但它并不是高潮后的速然跌落,而是随着社会文化审美观念的转换,又以新的姿态、新的特点在继续前进发展。如同世间任何事物都难以尽善尽美一样,当代微型小说自身也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这些不足已成为阻滞微型小说进一步向前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些因素包括:一是文体名称杂多。关于微型小说名称的讨论,由来已久。江曾培、林斤澜、凌焕新、刘海涛、韩英、姚朝文等先生,都曾经探讨过名称问题,认为随着这一文体的日趋成熟,应该有一个统一的名称。目前这一文体的名称五花八门。从花样繁多的名称上来看,其文体特征的模糊仍由此而见一斑,文体特征的模糊尽管壮大了微型小说的队伍,拓宽了微型小说的生存空间,但其负面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最严重的后果便是将微型小说演变成为一个无所不包的短篇文字的集合体。给文坛留下了对这种文体诟病的理由。二是主体创作的浮躁。当下,有些小说作家心态浮躁,贪多求快,缺乏沉下来深入体验生活,提高艺术素养,以写出少而精的传世之作的宏图大志。具体表现在一些作家创作心理的失衡、文化底蕴的不足、思维方式的陈旧保守、创作的模式化、套路化加之对读者趣味的迎合。三是创作主题的僵化。近年,微型小说创作主题单一化,缺少创新。一方面因为作家缺少发现世界的独特视角,缺少表达发现的独特方式,难以摆脱窠臼。表现在作家题材选择的表层化、狭窄化,叙述方式的陈旧等;另一方面多数小小说作家缺少人文关怀精神。因此,微型小说很有必要探讨如何写得更深、更新、更美的问题。四是理论批评的缺失与滞后。任何文体的成熟发展,必然离不开理论批评的梳理解析。小小说存在着理论的滞后、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批评环节的薄弱。最可怕的是小小说精品的匮乏。导致微型小说精品的缺失的原因,我以为有如下一些:名家的缺席、作家精品意识的匮乏、功利化的写作心态和用稿取向。这些,都一定程度地影响到当代微型小说在质量上的更大提高,需要引起作家、评论家的重视与研究,以使我国微型小说创作在新世纪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提高微型小说的思想艺术质量,对微型小说的创作理论和写作技巧开展更为深入的研究,既是时代的需求,也是文学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作为热爱小小说的一个有责任心的学者,我强烈呼吁:当代文学语境下的中国小小说需要重新定位。如何定位,不是一句话两句话说得清楚的,关于这一点请读者注意我的下一篇论文。

陈:你的“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微型小说研究”获得江苏省作家协会“重点扶持文学创作与文学评论工程”立项资助,请问你选择这一选题有什么意义?

徐:江苏是微型小说创作和理论研究的大省,江苏在全国有影响的名作家最多、创作发表的作品数量最多、成果最大。江苏微型小说崛起、发展、繁荣的历程与改革开放30年来江苏文化大省建设发展历程同步,因微型小说具有作者多、作品多、读者多的优势,从文化基础建设方面最能展示江苏文学风貌。江苏也是文化大省,在江苏文化大省的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微型小说起到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我选择这一选题的意义在于三个方面:一是现实意义:选择“江苏微型小说30年”这一课题,旨在通过梳理30年来江苏微型小说的创作成果,探究江苏微型小说发展的轨迹,总结江苏文学繁荣的规律,观照30年来江苏文化大省建设的成就与缺憾以及江苏建设文化强省的路径选择。二是理论意义:遵循江苏建设文化大省的规划,重点结合江苏已作为微型小说大省的实际,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用过去取得的成绩来激励、用理论推动江苏省微型小说的进一步繁荣;由于突破了现有微型小说研究的方式方法,选取一个全新的视角,构建一个较高的理论层次,对指导作家创作,繁荣文学事业,推进江苏文化大省建设,促进微型小说创作的发展,乃至对全国微型小说的繁荣发展,进一步深化微型小说研究都是很有意义的。三是应用价值:研究成果可供文化事业领导全面了解江苏微型小说发展状况,进行深入探讨和制定文化政策借鉴;可供大专院校作为教材或学生选读文本,并可作为研究生自修课程读本;可供作家、作者提高文学创作素养参考,并可为从事文学理论研究人员提供丰富、翔实的资料与全新的视角和观点。

陈:我在中国知网看到你的一篇论文,好像是发表在一家大学学报上的,你在论文中说:“微型小说发展已经实现从刊物中心向创作中心的主体回归,江苏已经或者说正在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的中心。”请你给我们谈谈这一观点好吗?

徐:从上世纪80年代的“小说林中最少年”,成长为今日风华正茂、意气风发的青年,微型小说走过了一条从媒体中心走向创作中心的理性轨迹。或者可以说,微型小说发展已经实现从媒体中心向创作中心的主体回归,江苏已经或者说正在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的中心。而这也正是这一文体的真正走向独立与成熟的现代化表征。

江苏在当代微型小说界的地位是众所周知的,但也经历了一个起伏变化的过程。如前所述,20世纪80年代初,因南京的《青春》培养了全国各地大批微型小说作家,使江苏一度成为微型小说的创作基地兼集散地。但此后,因缺乏有影响力的媒体,特别是缺乏微型小说的专刊,拥有众多微型小说名家的江苏只能退居为作品输出地。20世纪末,随着《金山》在微型小说界的迅速崛起并被微坛认可,以及淮安《短小说》的创办,江苏又一次成为微型小说的作品输出地和集散地,再次成为中国微型小说的“龙头老大”。进入新世纪后,因为发表阵地的多样化和创作主体的集团化,微型小说发展已经实现从媒体中心向创作中心的主体回归,江苏已经或者说正在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的中心。

从成果方面来看,微型小说作品数量多、获奖作品多层次高;从队伍建设方面来看,微型小说作者队伍最为庞大、层次高、名家多,从理论研究方面来看江苏有较强的实力以及有影响的著述。此外,标志江苏微型小说成就和影响的还有很多:如我国第一份微型小说报纸是1993年创办的《金陵微型小说报》以及中国微型小说学会成立后的第一份会刊《中国微型小说》,都是由江苏的郭迅、凌鼎年、徐习军具体编辑;最早由省作家协会召开的微型小说创作研讨会,是1992年5月江苏省作协在苏州举办的“江苏省小小说创作研讨会”;由江苏微型小说作家开办擂台赛,在全国目前上属于唯一;凌鼎年先生在一篇论文中列举了微型小说发展中20多项江苏第一。

我在《江苏成为中国微型小说创作中心的成因分析》已经谈到:作为文化大省的江苏具有成为中国微型小说的中心的得天独厚的条件:江苏文化底蕴丰厚,宽松的人文环境,政府、政策支持微型小说事业,媒体支持力度大,江苏微型小说作家的不懈努力,队伍的整体素质高,合作好等等。当然,我也分析了一些问题,包括江苏作家的思维方式和创作主题还需要突破,江苏微型小说至今还没有产生杠鼎之作,江苏作家自身的文化底蕴还有待进一步丰富。

陈:徐先生,业界都知道你在大学里是搞学术研究的,以学者的眼光,你是怎样看待中国小小说未来的发展态势呢?

徐:中国小小说发展历程表明,她已经完成了从媒体中心走向创作中心的主体性回归,下面的发展将呈现一个什么样的态势?我认为:

一是小小说发展要适应时代的诉求:要从边缘走向主流。在中国20世纪的文学史上,似乎注定要出现微型小说这类轻巧灵便的文体。实际上,当代微型小说文体意识真正酝酿成型的时间,目前大致的看法是在20世纪80年代。那一时期,无论其社会现实背景还是思想文化背景,都给这一文体的兴起提供了相当肥沃的土壤。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作为小说家族最弱小的一员,微型小说要真正成为主流文学而让其他文学品种心仪仰止,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微型小说要摆脱“草根文学”、“快餐文学”的成见,必须走出创作困境,开拓创新,精益求精,在艺术探索的道路上永不停步,方能真正实现从边缘走向主流的目标。当代微型小说,需要从边缘走向主流,这既是当下时代文学的召唤,也是当下文学多元化发展的时代诉求,还是微型小说作家及评论家在新世纪的文化诉求,更是微型小说文体发展到成熟阶段的必然结果。二是小小说发展要有精品的追求:从“平民化”走向“学院化”。微型小说生于民间,长于民间,读者也以“引车卖浆者流”的平民大众为主。因而一直被文坛以及微型小说业界自身看成是“草根文学”、“平民艺术”,事实也是这样,官方没有倡导过微型小说,官方奖项里几乎没有微型小说,大腕评论家也不屑顾及。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随着微型小说的崛起、发展,以其自身骄人的独特成效立身于文坛,使得文坛上、评论界已经不得不正视它了。近年来,《中国新文学大系·微型小说卷》的出版,证实了微型小说进入文学史家的视野;学院派评论家、学者把微型小说创作当作一种文学现象进行研究,这无疑说明微型小说正进入学院派的视野,微型小说从“平民化”走向“学院化”成为当代微型小说很重要的一个发展态势。这既是微型小说这一文学品种的繁荣发展的结果,更是微型小说自身的精品追求。三是小小说发展要有应对信息社会的策略:从传统走向现代。进入新世纪,随着信息社会特征的日益显著,网络文化和影视文化形成了强大的冲击波,加上文化多元化趋势以及社会热点的增多,必然会对传统的阅读、对所谓“纯文学”产生巨大影响。因而,当下传统小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文化困境,影像和网络传媒的冲击使小说饱受冷落。“文学走向市场”这一趋势会导致更多的纯文学期刊改弦更张,以迎合读者为刊物自身的价值取向。微型小说也面临着一些现实的困难:如手机、网络、电视等媒体的兴起,给传统的平面媒体造成了冲击。当然,各类新媒介和各种文化阵地,也为微型小说准备了崭新的发展空间,以此小小说发展要有从传统走向现代市委应对信息社会的策略。四是小小说发展要有拓展国际视野:从国内走向世界。小说视野的拓展,是新时期微型小说创作的一个总体倾向。微型小说发展变化的突破口,是微型小说视野的拓展。微型小说只有拓展了自身的视野,才能在小说观察、认识、反映的领域中进一步开垦和扩大。因此,与世界微型小说界开展广泛的交流与合作,不失为一种开阔眼界、向“新大陆”挺进的最佳方式。

1993年,中国微型小说学会举办的“春兰·世界华文微型小说”大赛,是中国特别是江苏与海外华文微型小说第一次大规模的接触交流。此后在新加坡、泰国曼谷、马来西亚、菲律宾马尼拉、印尼的万隆、汶莱首都斯里巴加湾、上海、香港,分别举办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讨会,这种世界性的研讨会有力地促进了中国与海外华文微型小说界的双向交流。世界和中国都需要小小说所体现的辩证思想、审美境界、文化精神、道德力量。在全球化愈演愈烈的今天,从国内走向世界,中国小小说国际视野的拓展,必将推进世界微型小说的繁荣与发展。(载中国作家网2011年5月12日)

同类推荐
  • 第十七届百花文学奖·小说月报原创版获奖作品集

    第十七届百花文学奖·小说月报原创版获奖作品集

    小说月报原创版编辑部编的《第十七届百花文学奖·小说月报原创版获奖作品集》汇集了第十七届百花文学奖原创奖的长、中、短篇小说。收录叶广芩的《苦雨斋》、叶弥的《雪花禅》、李铁的《越狱》、杨映川的《马拉松》等多部小说作品。内容厚重,新人名家荟萃,展示了当下最优秀的作家作品。小说的内容具有鲜活的时代性,贴近现实,很有社会价值。获奖作品均是当下一流作家一流作品,其内容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发表后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影响力,曾被多家选刊转载或被改变成影视剧。
  • 黑猫岭诡秘事件

    黑猫岭诡秘事件

    传说黑猫岭是一个神秘莫测的小镇,镇中的大户李大善人被藏龙山的土匪袭击灭门以后,李家大宅被焚烧成为焦土,唯余一座塔楼。从此以后,黑猫岭的诡秘事件渐渐出现了!李大善人的儿子李莫展回到黑猫岭的那天,许常德在荒山遭遇了匪夷所思的事情。
  • 小妇人

    小妇人

    《小妇人》是美国作家奥尔柯特最为成功的作品之一,讲述了南北战争期间一个家庭的四个女儿和母亲在一起生活的故事。《小妇人》故事中的家,父亲因为美国内战上了前线,母亲带着四个女儿生活,共同分享着人生的喜怒哀乐,起承转合……这四个姑娘经历了各自的成长和恋爱,全都像,《飘》中的思嘉一样力争上游,展现了平实感人的力量,富于魅力和值得欣赏。本书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简化了情节,强化了故事性和趣味性,使其更适合青少年读者的阅读习惯和审美需求。
  • 玉女冢

    玉女冢

    《玉女冢》介绍了在辽阔的渤海岸边,一群少女在她们的家园门口和自己所爱的情人劳作、读书、亲热,突然,日本鬼子来了,来到了她们的村庄,闯进了她们生活,她们一下从无忧无虑的丰衣足食的日子跌入了担惊受怕的深渊当中,不管她们怎样地规避,怎样地努力,她们还是一个又一个地掉入了可怕的命运的陷阱。
  • 初刻拍案惊奇二(三言二拍)

    初刻拍案惊奇二(三言二拍)

    《初刻拍案惊奇》是一部脍炙人口的奇书,共有短篇小说40篇,它以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拟话本”形式,描写了众多引人入胜的故事,如商人由厄运而致富,读书人由贫寒而成名;清官们断案如神,贪吏们枉法如虎;恶棍们奸淫揽讼,骗子们尔虞我诈;青年们怎样追求忠贞不贰的爱情,而封建礼教又如何制造婚姻悲剧。语言通俗简练;情节曲折起伏,扑朔迷离,然又合乎情理;人物内心刻划细致入微,艺术形象栩栩如生,历来评价甚高。
热门推荐
  • 异空间的穿越

    异空间的穿越

    人能不能活下来,靠的不是智慧,是勇气。。。
  • 被大佬宠上天

    被大佬宠上天

    白五爷要结婚了!影后裴玥婚期!两个热搜后面带着爆字的小尾巴,明晃晃的占据热搜第一第二的位置!
  • 废材逆天:鬼才四小姐

    废材逆天:鬼才四小姐

    废材加草包?不!她可是堂堂杀手界女王的鬼才张若雪。在这个异地中,她也混得风生水起。灵气黑级的魔法师和药皇级师及兽神通通收入囊中!渣爹不爱?柳氏设计毁她清白?白莲花姐妹陷害?都给我死去一边吧!拿了她的,害了她的,欠了她的,都通通给我交出来!紫级王者很厉害?她来几个灭几个!丹药很难得?她随手就炼出一把!!跟她比驭兽?神兽给她当小弟!!!当她成为了那个废柴张若雪,且看她如何颠覆天下。他,令全世界女人见之疯狂,令男人见之羞愧,传闻中不喜女色的冷酷男子。一个神挡杀神,佛挡诛佛的传奇。却爱她如命……誓要宠她上天。[简介无能,片段不写,请勿吐槽,专心看文]
  • 天废

    天废

    当这天阴阳逆乱,不为苍生,有着正邪的偏念,高高在上时,我便废了这天,人有生老病死,世间有着朝代更替,那这天也应该世袭妄替,苍天以老,青天当立!
  • 血泊中的白玫瑰

    血泊中的白玫瑰

    被血染红的白玫瑰,在火海中诠释着它的美。
  • 无良宠妃:赖上傲娇王爷

    无良宠妃:赖上傲娇王爷

    一朝穿越,她意外成为丞相之女苏玲琅,而他,是高高在上的睿王沈墨昀。初次见面,沈墨昀板着脸对着她说:“不知廉耻的女人。”苏玲琅伸出纤细的食指,摇了摇:“不不不,我这叫帮你打开新世界的大门,懂?”第二次见面,苏玲琅一脸认真的问:“沈墨昀,你喜欢那些公主花魁吗?”“喜欢又如何,不喜欢又如何?”沈墨昀不置可否道。“不喜欢你可以考虑考虑我啊,我会吃会喝会暖床,还能给你当打手,打掉那些烂桃花,还有还有……”话还没说完,美男已远去,留给她一个潇洒的背影。高门闺秀,异族公主,江湖花魁,且看她苏玲琅如何消灭情敌,收服傲娇王爷。【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只有剑意

    只有剑意

    我是主角,我不喜欢被人写,也不喜欢被人上。我是个成功男士,只不过上司总是让我加班。你不会知道我的过去,未来你也不一定会关注,我只会做我想做的事情,虽然我的组织总是想闹个大新闻。
  • 回档南晋

    回档南晋

    这世界妖魔环视,儒道、佛道、术士、武修争夺资源。高考落榜生韩奇山恶梦中惊醒,穿越开局便打开地狱模式!开启无限回档之力,等同于不死之身。我该何去何从?……站在巍峨巅峰,脚下枯骨伏山。高处不胜寒,抬头望,路漫漫征途未知。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