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994900000022

第22章 勤勉持国

随着战争的不断胜利,光武政权控制的地区迅速扩展,形势要求刘秀必须从一个天才的军事统帅成长为一位优秀的政治家。

在达到权力的顶峰之后,光武帝为实现远大的政治目标,表现出了极大的热忱和自信。他旺盛充沛的精力,都用于朝政的审理、古今治道的讨论以及经学的研究;他不倦地审阅奏文,签署政令,思考重大决策,经常夜半而寐。只有在这种全神贯注之中,他才感到心灵的踏实。他也非常注意天下百姓的生活状况和心理变化,从各种渠道掌握真实的社会信息,“数引公卿郎将,列于禁坐。广求民瘼,观纳风谣。故能内外匪懈,百姓宽息。”

从军事走向政治,战争的环境明显地影响了他处理朝政的节奏,凡是重要的奏章,他都是当夜批复,随后派出快骑迅速传达,因而各类政务不论远近、大小、难易,都能得到及时妥当的处理。他甚至对许多人物、事件、政务的具体细节都了如指掌,洞察幽隐,“臣下之行,无所隐其情,道数十岁事,若按文书。吏民惊隍,不知所以”。这种过人的记忆力与他勤于政务是分不开的。

刘秀早年长于民间,深知稼穑的艰难,百姓的疾苦;他当了天子之后,依然保持俭朴的作风,勤俭治国。他生活朴素,身无珠宝玉佩,对于歌舞表演和靡靡之音也没有什么兴趣。后宫的嫔妃们生活简朴,六宫称号惟有皇后和贵人,贵人之下的美人、宫人、彩女就没有爵位和俸禄,仅有少量的赏赐而已;宫里的中常侍也不过寥寥二人。光武帝还几次重申,禁止郡国长官利用进京的机会进献特产和珍品,以免造成地方上的浪费,并敕令太官不再接受贡品,因而四方的珍馐美味也很少有机会送入宫中。

勤勉的品格固然源于长期的修养,但这种朴素的生活与刘秀家庭的不幸也有关系,父母的早逝,兄弟、姐姐的先后遇难,在他心中长留一种痛楚和伤感,他没有心情去追求物质的奢侈和享受。而多年的磨难和奋斗也砥砺了他的意志,使他摆脱了君主常有的低级趣味,始终把全部的精力放在远大的事业上面。

建武六年(公元30年)六月,光武帝下令裁并郡国。这一大刀阔斧之举,体现了他勤俭治国的坚定信念。

诏书上说:“设置官吏,是为了天下百姓,今百姓遭难,户口减少,而郡县官吏还在添置。现令司隶校尉、十二州牧各实所部,省减吏员。县国不足置长吏、可以并合者,上报大司徒、大司空二府。”

这一诏令针对地方政府的机构庞大而发。当时沿袭西汉之制,全国有103个郡国,1500多个县、邑、道、侯国。官员上下层叠,数目极大,尤其在那些饱受战火、人烟稀少的地区,也是吏多民少,官职齐备,很不利于经济的恢复和行政效率的提高。

由于光武帝的重视和二府长官的得力,裁并工作进行得十分顺利,在较短时间内就省并了四百多个县邑。山东、河北之地省并数目最多,例如琅邪国省并了四十七城,渤海国省并了二十七城,巨鹿郡、涿郡、山阳郡、西河郡都分别省并了二十余城。这些地区战事激烈,人口虚耗,原有的建制有名无实,所以省并的县邑最多,剩余的官吏也只有原来的十分之一。

这一精简之举节约了数以亿计的行政费用,提高了行政效率,各地的吏治风气为之一变,勤俭之风行于上下。裁并政策由于效果理想而继续推行,建武十年,撤销了定襄郡的建制,建武十三年,又省并了广平、真定等九个郡国;见于西汉建制而在东汉初年省并的县邑道侯总计五百五十多个,可见光武帝的简政之举卓有成效。

在立国之初,这种励精图治无疑令人称道,也为多数开国君主所常有。然天下之大,一人何能悉理,人君之度,旨在得人,吏治的质量与政治的清明息息相关,所以每当光武帝取得战争的阶段性胜利,他便把注意力转向人才的网罗。

建武六年十月,光武帝恢复了选举贤良方正的旧制(始于汉文帝时),下诏曰:“吾功德浅薄,盗贼为害,以强凌弱,百姓流离失所,无家可归。《诗经》上说:‘日月告凶,不用其行。’一想起自己的过失,心中总是内疚不已。现令三公九卿每人推举贤良、方正各一人;百官各上封事,不要有所隐讳;各部门克尽职守,务必遵从法令。”

推举贤良、方正的诏令与裁并郡国、三十税一的诏令几乎同时颁布,体现了国策重心的转移。广致人才与淘汰冗官是相辅相成的两项措施,目的都在于形成清明的吏治,活化整个帝国的运行机制。

第二年,光武帝再度下诏求贤:“先前阴阳失调,天有日食。百姓如果有错,也是因为朕的过失。现宣布大赦天下。公卿、司隶、州牧每人推举贤良、方正各一人,派公车迎接,朕将亲自考核。”这次求贤的范围明显扩大:拥有推举权的官员从三公九卿扩大至司隶校尉和十二州牧,推选贤良、方正的范围从中央扩大到了地方。

求贤的诏命继续不定期地发布,表明了朝廷对贤良之士的渴求。而文官的吸收更多地依赖于定期的选举,这些人选就是孝廉和茂才。

郡国每年选举二名孝廉已是西汉的成规,尽管这项制度不考虑郡国人口的疏密,但在道德方面却起到了标榜名节、风化乡里的作用。光武孝廉之选,专用儒学文吏,建武时期的尚书郎多由孝廉担任,亦可看出光武帝对品格学养的重视。被举荐的孝廉在担任一段时间的郎官之后,就可以授予一定的官职。从更深的影响来看,西汉以贤良方正为主、孝廉为辅的求贤制度,一变而为东汉以孝廉为主的选才标准,与光武帝大批任用孝廉的措施很有关系。

据《后汉书》统计,东汉一朝孝廉人数为260余人,出自经学士族与仕宦家庭者为139人,隶籍关东者169人,其身份背景和地域集中,和东汉初年的政权背景有密切的关系。

建武十二年,光武帝又设立了举荐茂才、廉吏的制度,由三公、光禄勋、御史中丞、司隶校尉、十二州牧每年在现任政府官员中举荐十八名茂才;由三公、光禄勋、二千石官、廷尉、大司农和将军等负责举荐若干廉吏。一旦被选为茂才或廉吏,自然就有美好的前程,可以得到晋升和重用。相对而言,廉吏的职位比茂才的职位要低一些,但人数则比较可观。

建武时期的选举制度增设了敦朴、有道、贤能、直言、独行、高节、质直、清白、敦厚等科目,其用意也十分清楚,旨在“黜虚华,进淳朴,听言观行,明试以功,名实不相冒,而能否彰矣。”

除上述定期征选人才的途径以外,太学教育也贡献了一定数量的人选。由于太学生熟悉政治,娴习行政管理,而且具备较高的文化修养,自然就有机会入仕当官。另外,根据门荫制度,朝廷二千石官可让自己的子弟担任官职,这项制度曾在西汉末年被取消,但光武帝恢复了这一维护家族利益的旧制,其中缘由,自然与光武政权的士族背景有关。

由于朝廷公卿和地方郡守有权自由任命属官,因而征辟制度也成为文官的重要来源。针对征辟制度,光武帝颁布了四科取士的诏令。所谓四科取士,就是要求公卿牧守在征辟属吏时,必须坚持气节高尚、学养深厚、熟谙律令和遇事善断等四项标准,又强调以孝悌公廉为前提。光武帝不仅要求官员严格按照四科标准征辟属吏,而且声明推荐者负有相当的责任,举人不当要受到追究。

理国以得贤为本。光武帝召集人才以德行为首要标准,旨在任贤致治,从中也可以理解光武帝以武将夺取天下、靠文臣治理江山的基本国策。吏治的好坏直接影响政治的兴衰,所以在立国之初就已十分强调官吏的品德,看重名节是文官施展才华的前提。吏治的清明,亦和文治的深入相生相长,成为光武中兴大业的重要内容。

开国君主在筚路蓝缕、艰苦创业的过程中,比较容易倾听臣下的不同意见,鼓励下属直抒己见,以集思广益,检点过失。光武帝容人的雅量虽不如后世的唐太宗,但也不乏从善的诚意,尤其在建武初期最为明显。

建武七年三月,光武帝下诏说:“朕功德浅薄,遭到上苍的谴责,战栗恐惧,不知如何形容。朕一直在反省自己的过失,考虑弥补的方法。现令百官各修其职,奉遵法令,施惠于百姓。百僚各上封事,不要有所隐讳。其上书者,不得称圣。”

谦谦之意如此诚恳,臣下自然就有勇气开口论治,于是便有大臣上疏,劝谏光武帝不要事必躬亲,应该效仿汉初的文景之治,崇尚清净无为的黄老之道。这种涉及君主权力的敏感话题,若无君臣之间的信任和真诚,又有谁敢轻易谈论。

由于君主相对的宽容,所以朝臣的言论也稍有驰骋的空间,不必事事奉承君主之意,甚至敢于当面与皇帝争论是非。建武十二年,光武帝提拔睢阳令任延担任武威太守,并告诫道:“善事上官,无失名誉。”谁知任延当即回答:“臣闻忠臣不私,私臣不忠。履正奉公,臣子之节。上下雷同,非陛下之福。善事上官,臣不敢奉诏。”光武帝被他的正气所打动,不由叹道:“卿言是也。”这种勇于承认自己不足的表现,令人感受到光武帝的开阔胸襟。

立国之初,光武帝不仅乐意接受臣子的进谏,还经常奖励那些敢于犯颜力争的官员,这种鼓励对君臣之间的交流无疑起到了促进作用。光武帝年富力强,精力充沛,尤喜狩猎。有一次他出城狩猎,直到深夜才尽兴而回,不料在洛阳上东门遭到门候郅恽的挡驾,光武帝让随从与他交涉,郅恽以“火明辽远”为由,拒不开门,光武帝只得从东中门入城。第二天,郅恽向光武帝递交了一封措辞激烈的奏书:“古代的周文王不敢外出游猎,惟以天下百姓为忧。而陛下远猎山林,夜以继日,如何对社稷宗庙交代?小臣实在为陛下担心。”光武帝读了之后感触良深,遂下旨褒奖郅恽,赐布百匹,同时贬黜了放他入城的东中门候。

类似的直臣也不止郅恽一人。又如勇将铫期,性格耿直,忠君爱国,只要遇到他认为不恰当的事,必定犯颜力争。有一次光武帝从殿门出发,准备出城打猎,铫期便上前阻挡:“臣闻古今之戒,变生不意,诚不愿陛下微行数出。”光武帝听从他的劝告,回车而还。再如尚书令申屠刚,性格刚正,勇于直言。当光武帝又准备出城打猎时,申屠刚力劝光武帝以国事为重,不应沉湎于游猎。光武帝不听,意志坚强的申屠刚就用自己的头颅顶住乘舆的车轮,其强谏之风令人赞叹。

一般而言,“苟进之谗,易以情纳,持正之忤,难以理求”,正是许多君主的通病。光武帝鼓励进谏的气量,以及臣下勇于直言的忠诚,形成了建武初期君臣相得的和谐关系,体现了君主的个人智慧,以及朝臣共同的理性精神。正是由于这种良好的风尚,朝臣不惧逆鳞、骨鲠规谏的事例才会史不绝书。

建武初年,大司徒伏湛反对光武帝亲征渔阳,他认为中原未定,京师匮空,而大军远征千里之外,所过皆荒耗困乏之地,不宜舍近求远,不分轻重。奏文慷慨决断,剖析入理,终于使光武帝理智地放弃了亲征渔阳的计划。

光禄勋张湛也是一位经常进谏的大臣。有时光武帝在早朝时露出疲惫的神情,张湛便不留情面地批评君主。张湛常骑白马,光武帝每次遇到张湛,总是幽默地说:“白马生且复谏矣。”司隶校尉鲍永在霸陵路过更始帝之墓,下车哭拜旧主,尽哀而去。光武帝听说之后,十分不快,颇有责怪之意。张湛委婉相劝:“仁者行之宗,忠者义之主也。仁不遗旧,忠不忘君,行之高者也。”光武帝怒意乃释。

又如侍中戴凭,每每议论政治得失,对光武帝深严的作风直言不讳,经常列举事实与光武帝辩论,迫使他接受自己的意见。光武帝亦因此更加信任戴凭,让他兼领虎贲中郎将,长达十八年之久。

自三公九卿、内阁长官以至地方守令,都可以看到一代中兴功臣刚直不阿的优良风尚。尽管他们所谏之事,并非事事切中要害,然而开怀见诚、共论治道的风气,却是政治清明的一个侧影。一位君主能够从善如流、虚心纳谏,也无损个人的威望和尊严,他失去的只是自负和专断,得到的却是一面兼明善恶的镜子和后世的美名。

同类推荐
  • 忠谏人生:魏征(中华历朝著名宰相大传系列)

    忠谏人生:魏征(中华历朝著名宰相大传系列)

    本书以全新的视角对魏征波澜壮阔的一生进行了论述,并结合历史背景,介绍了隋末唐初时期的历史事件,使读者在品味魏征的经历的过程中,对中国古代历史及当时的社会、人文、经济、军事等内容也有所了解。
  • 索罗斯传

    索罗斯传

    书中描述了索罗斯的思想对2004年美国大选的作用,他在2006年《纽约时报》上对驻伊拉克美军最高指挥官裴卓斯中将的抨击,以及他对慈善和政治活动的宏大计划。作为世界上最成功的投资家,同时也是自由政治活动的代表人物,乔治索罗斯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吸引人、最具极端性的人物。他最初的声誉来自他非凡的投资才能,而最近十几年,索罗斯开始关注国际政治领域。这是一本对投资大师的思想进行深入探讨的作品。
  • 邓宝珊将军传奇

    邓宝珊将军传奇

    本书是一部传记文学。以优美的文笔展现了著名爱国人士,甘肃省省长,民革中央副主席邓宝珊的一生。
  • 雄才大略的统帅

    雄才大略的统帅

    《军史辉煌丛书》是1997年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70周年编写的,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当年即获好评。十年前,作者在编写这套丛书时,举国上下正在迎接党的十五大的召开;而今,中国人民解放军即将迎来她80岁的生日,大江南北又在为党的十七大的召开和2008年奥运会的举行紧张地忙碌着。十年,在一个人的一生中会发生不少改变,对于一支强大的军队,其变化更是巨大和深远的。岁月匆匆,但这套丛书,其巧妙的构思、丰富的史料、动人的故事和鲜活的语言,却不因时光的流逝而逊色,特别对21世纪的年轻人仍有积极的教育作用。
  • 释迦牟尼

    释迦牟尼

    释迦牟尼(原名乔达摩·悉达多,释迦族人),是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为尊称,意为释迦族的圣人。又被称为佛陀(觉者)、世尊等。其生卒年代,北传佛教根据汉译《善见律毗婆娑》中“出律记”推断为公元前565-前486年,南传佛教则作公元前624-前544年或公元前623-前543年。传说释迦牟尼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在今尼泊尔境内)的王子,其父净饭王,属刹帝利种姓。其母为摩诃摩耶。从小在宫中生活,娶妻后生有一子。据说他深感人世间生老病死的苦恼,不满婆罗门祭司及其梵天创世的说教,29岁时在月夜乘白马出家修道。开始遍访名师。
热门推荐
  • 步步封圣

    步步封圣

    如果你本是仙界第一仙君,结果被莫须有的罪名陷害,你会怎么办?如果你原本法力无边,结果一朝神魂下界沦为凡人,你又会怎么办?且看唐麟下界之后是如何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红尘炼心,真我藏纷繁俗世里。极道至简,大成在鸡毛蒜皮中。这,是一个被贬的仙君,在都市凡尘中一步一步证道封圣的故事。
  • 我的最强王者之路

    我的最强王者之路

    欢迎来到召唤师峡谷年仅20岁的少年由于一场排位赛而被吸入了这个世界这是一个神秘的英雄他只有在此,不断磨炼登上最强王者的宝座即可离开这个世界在这个不是电脑外玩家操控英雄的世界,又会发生什么呢?选择你的出战英雄,开战吧!
  • 言梦初醒

    言梦初醒

    就是有感而发,想到了,想来找人一起说说看而已。
  • 心域之书

    心域之书

    心镜圣石曾经强大无比的罗祖,因为对手的诅咒而被一下子打成了凡人。虽然有一个妻子在旁边照顾,但是失去了力量,又总是每过一段时间就失忆的他,更是成为了别人鄙视的废物──而有一个美丽的妻子在身边,让周围的某些人妒忌不已,给他惹来了许多麻烦……堂堂一个绝世强者,虽然落魄了,但是尊严又岂能如此被人践踏!罗祖要找回自己的力量,破除那该死的诅咒,让那些小看他的人统统见鬼去!
  • 重生之宠爱万千

    重生之宠爱万千

    重生前的沈宁曾穿越到一个不知名的朝代,由商家寡妇一路坐上了皇后之位,与皇帝鹣鲽情深,最后又被临死的皇帝送回了现代,居然回到了她穿越前的那一刻!重生回来的她遇到转世的皇帝,在自己地盘上变得又乔又作令人发指!转世的皇帝心疼她前世苦难与委屈,将她宠得无法无天人神共愤!
  • 邪君承影

    邪君承影

    莫名其妙穿越到华夏都市的超强修仙者,灵魂附身在一个被未婚妻抛弃,又被雷劈了的倒霉蛋身上,带着绝世医术纵横都市......................
  • 某丘比娘的综漫之旅

    某丘比娘的综漫之旅

    某位骚年平淡无奇的被主神碰到了,开始了他(她)的综漫之旅,不过这天主神似乎因为放久了出了某些不可名状的小故障(呵呵,怎么可能。明明是本座的安排,哈哈哈!)骚年:呜呜呜~你还我小弟!
  • 千秋落

    千秋落

    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一个眼神便能毁灭一个庞大的国度,世人称她为‘魔仙’,可他们却全然不知她背后的痛,只看到了她表面的光鲜亮丽,她。。。千秋落,她的故事由此展开!
  • 悬者

    悬者

    手握麻绳,将自我悬挂,横梁之上,究竟是老鼠还是小丑,我庆幸将自己悬在这世上,看清了一切脉络
  • 诱夫入帐:绝宠金牌毒妃

    诱夫入帐:绝宠金牌毒妃

    初次对上,她一颗十全大补丸,让他欲仙欲死,险失清白。再次杠上,他还她一颗“仙药”,让她痛不欲生,生不如死……她,宫泠羽,二十一世纪金牌特工,惊世无双,毒步天下。一朝穿越,绝地重生!一箭穿心?满门被屠?冷暴前夫?恶毒女配?心机好友?人这一辈子,谁敢说没遇到个渣渣?谁身边还没个白莲花?!她从前不是什么好人,以后就更不会是了!你害我一次,我加倍奉还!你灭我满门,我毁你江山!云忆寒:“你进,我陪你出生入死。你退,我陪你归隐山林!你胜,我陪你醉笑花间;你败,我就是你的退路!”云忆寒:“我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写得了情诗,当得了情郎;洗得了尿布,奶得了萌娃;抵得住诱惑,哄得了娘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