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55800000012

第12章 布劳恩在美国

如果美国没有得到布劳恩,那么美国将会走向何方?我们不妨假设,如果美国失去布劳恩,那么美国很可能不仅在人造卫星、载人航天方面落后一步,而且极有可能输掉整个登月行动,那么,美国的自信将会崩溃,欧洲的风向将会转向北方,世界将会倾斜。

尽管艾森豪威尔尽管放弃了与苏军争夺柏林,但美国人却没有放弃争夺第三帝国废墟中的每一个金币——那就是竭尽全力争夺第三帝国的一切财富,其中就包括对冷战和今天都有至关重要影响的德国航空航天财富:人才、研究设备、以及试验结果。

1945年1月,多恩伯格和冯·布劳恩等研制人员和基地军队上层军官秘密商议,提出向美国方面投降。8月,冯·布劳恩等127名第三帝国火箭研究人员来到美国继续研制火箭及主持美国后来的登月行动。

战结束后一段时间,整个欧洲满目疮痍,欧洲各国疲惫不堪地等待着美国的援助,东欧等国家被纳入到强大的苏联体系中,西欧也被迫接受美国的领导,欧洲大陆一分为二,二战的战火刚刚熄灭,冷战的阴云又飘到头顶。百废待兴的欧洲在一段时间里几乎无暇顾及火箭事业,苏联和美国瓜分了德国的导弹人才和设备,他们成了新的世界中心,整个世界的导弹中心也转移到苏联和美国。

在欧洲度过战后最艰难的一段时期后,在战争中损失较小的法国已经逐渐恢复了元气,奉行戴高乐主义的法国人努力扮演着欧洲新主人的角色,法国人接过了德国人无法继续的导弹研究。战后不久,美苏迫于冷战压力对新军事工程投入了巨大财富和精力,在德国V-2火箭的基础上迅速发展起导弹这种现代新军事打击武器,导弹成了可以决定战争胜负的决定性武器,同时,由于核弹的威力在二战时得到证实,火箭和核弹的就成了最完美的一种战略攻击武器,远程核导弹很快成了一种战略武器,常规战争思想开始被核战争思想代替,几乎整个冷战都是在这种核阴影下度过的。

美国今天是世界航空航天工业的霸主,它的地位几乎可以用无与伦比来形容,美国庞大的实力和众多的优秀人才可以保障美国这一地位还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但是在上世纪早期,也就是火箭刚刚开始引起人们兴趣的时候,一向以敏感、实用、富有商业头脑的美国人却没有认识到火箭的价值,甚至一些报纸对研究火箭的人充满嘲讽的口气,就如当初嘲讽赖特兄弟时一样。美国算得上是世界上较早研究火箭的国家,但可惜的是,由于美国人没有觉察到这种新东西的价值,导致美国直到二战结束其火箭技术也没有达到德国人的水平,只是在二战中看到伦敦被德国人的V-2炸得一片狼藉才知道这是一种具有战略价值的新武器。

“在火箭发展史上,戈达德博士是无所匹敌的,在液体火箭的设计、建造和发射上,他走在了每一个人的前面,而正是液体火箭铺平了探索空间的道路。当戈达德在完成他那些最伟大的工作的时候,我们这些火箭和空间事业上的后来者,才仅仅开始蹒跚学步。”

这一段话是冯·布劳恩对美国的火箭先驱戈达德博士的评价,戈达德博士是美国的液体火箭奠基人,是美国最早的液体火箭研究者,是现代火箭之父。

美国火箭之父罗伯特·戈达德博士

罗伯特·戈达德(Doddard,Robet Hutchings),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并在这里读完了他的大学。戈达德和其他火箭先驱一样,小时候也是颇为喜欢科幻小说,威尔士的科幻小说《星球大战》、凡尔纳的《从地球到月球》深深吸引了他的心灵,人一旦着迷于某种兴趣往往就会倾注非常大的心血,如果碰巧这还是一个有毅力、固执到底的人那么他就会倾其一生来专著于它的兴趣,其他的荣辱、失败、财富这些凡夫俗子顾及的一切都无法阻止他。

在他的自传中,戈达德博士就明确说是这些小说激发了他对天空的迷恋和想象,他说这些科幻小说“完全抓住了我的想象力。威尔士的奇妙的真实的心理描写使事情变得十分生动,而其所提出的面对奇迹的可能途径总是让我想个不停”。

20世纪初,戈达德和当时的许多火箭先驱一样,也是先从研究和试验固体火箭开始,他在1909年就开始研究火箭动力学方面的东西,他曾在一个真空玻璃管中试验了一枚小固体火箭,这说明火箭在没有空气的太空中可以飞行,完全可以制造不依赖外部空气的火箭。但从1920年开始,他开始转向研究液体火箭,显然液体火箭更好控制,并且更重要的是液体火箭能提供更大的推力。

戈达德博士24岁从渥切斯特技术学院毕业,不久进入家乡的另一所大学克拉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11年取得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就是在大学期间,他用那枚真空玻璃管中的火箭论证了火箭只要自身携带燃烧剂和氧气就能在真空的太空中飞行。之后他开始具体研究各种燃料所能提供的能量以及推力和火箭自身重量之间的关系,这些研究成果就是他后来发表在他著名的论文《到达极高空的方法》,这篇论文发表在1919年,这篇论文为人类真正走出地球提供了具体理论数据,可以说是一篇划时代的论文。

这之后,戈达德博士开始研究利用汽油和液氧作推进剂的火箭发动机,1925年,他在大学实验室旁的一个简陋的小屋里,进行了一次利用液体推进剂的火箭发动机静力试验,这是一次成功的实验,火箭发动机运转正常,紧接着,在1926年,他就在家乡马萨诸塞州的奥本的冰天雪地里成功地进行了世界第一次液体火箭发动机的飞行试验,这枚火箭火箭长约3.4米,重量为4.6千克,空重为2.6千克,飞行延续了约2.5秒,最大高度为12.5米,飞行距离为56米——正如戈达德所说:“昨日的梦的确是今天的希望,也将是明天的现实。”

1935年,戈达德博士又发射的一枚液体火箭,这一次的意义是这枚火箭第一次超过了声速,另外,戈达德博士还在这枚火箭上安装了变轨装置。

美国完善的科学激励机制也在戈达德博士这里得到体现,戈达德博士研制的火箭为他带来了许多专利,如火箭飞行器变轨装置、多级火箭技术专利、火箭发动机燃料泵、自冷式火箭发动机等,他一生共获得214项专利,但可惜的是,他没有爱迪生那样幸运,人们还不知道火箭对他们的生活能有什么用处,他绝大多数专利没有人购买。但这没有影响他对火箭的兴趣,他仍在继续,他在研究火箭的同时也在研究如何登上月球,他发表了一些论证利用火箭登月的著作。并且他为此还设计一些试验火箭,后来,这阿波罗行动中,他设计的小推力火箭发动机就是现代登月小火箭的原型,当时他试验的这种火箭已经达到2千米的高度。

之后,在1929年,戈达德博士又试验了一枚大一点的火箭,不同的是这枚火箭不在只是一枚单纯的火箭飞行,戈达德博士在这枚火箭上安装了一只气压计、一只温度计和一架能拍摄飞行全过程的照相机,这是第一枚载有测试仪器的火箭,这枚火箭同样获得了成功,戈达德博士也第一次获得了火箭飞行中的纪录数据。

戈达德博士的火箭研究没有获得私人企业或者政府的资助,他没有什么经费。这应该归罪于当时目光短浅的美国媒体。《纽约时报》嘲笑说,戈达德博士很可能是一个连中学物理都看不懂的人,但他却有充分的幻想,他整天幻想着去进行一次月球旅行。他们因此称他为“月亮人”。新闻会导致一种论调,人们也往往愚蠢地认为报纸上的就是真理,媒体说的常识就是生活准则,每人理解戈达德博士。但戈达德博士不为所动,依然我行我素,继续他的研究——走自己的路,让他们说去吧。

在中国,你要做一件事,那要懂得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道理,同样,在美国,你如果也想做一件事的话,那么要懂得成也媒体、败也媒体这个道理。

很快,媒体的调子变了,当美国报纸在一次注意到这为“月亮人”的时候,他们再次作了报道,只不过这次基调变成了赞许的口气。报纸的报道很快起了广告效应,当时美国另一位航空权威人物林白看到报纸后,亲自找到戈达德博士,并参观了他的研究,回去后,他很快就从格根海姆基金会为戈达德提供5万美元研究经费,这在当时是一笔不小的数目。戈达德用这笔钱带着他的全家和他的四个助手离开马萨诸塞州前往更适合研究的新墨西哥州,并很快就在罗斯威尔建立了他的试验发射场。

令人遗憾的是,戈达德博士倾其一生研究的火箭,在他有生之年并没有得到美国政府的关注,美国政府直到他死后才认识到火箭的价值,为此追授了他一枚刘易斯·希尔航天勋章,此后美国国家宇航总局也用他的名字命名了重要航天基地和一个空间飞行中心,即戈达德航天中心和戈达德空间研究中心。此后美国将戈达德博士毕生的研究论述整理后完整地发表了他30年研究的全部著作。与戈达德同时代,美国还有一些著名的专家在研究火箭,如在1936年,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的T。von卡门等人也开始研制液体火箭。值得一提的是,T。von卡门也是一位美国“火箭之父”,他也是中国著名的火箭专家钱学森的指导教授。

在戈达德之后,就是布劳恩时代。

1945年5月,在德国投降前后,美国发动了“Overcast”特种行动,行动目的不是进行作战,而是全力搜索和招募德国的导弹专家。得到准确情报后,不惜违反美苏制定的秘密占领区划分协议,抢先进占本应归属苏联的占区的图林根部分地区,把492名德国导弹专家及其644名家人、所有技术文献、还有100多枚准备运往前线的V-2导弹成品、大量半成品、材料、战斗发射阵地,紧急运往美国本土,甚至连发射导弹的德国士兵一同运往德国,为美国研制导弹武器。

1945年9月,通过一些渠道,布劳恩等许多卓越的德国导弹研究人员也选择了向美国投降,当布劳恩和其他研究者出现在美国人面前的时候,美国人对这位只有30出头的年轻人满腹狐疑,他们说:“我们如果不是抓到了第三帝国最大的科学家,就一定是抓到了最大的骗子。”布劳恩随后向美军提供了藏匿在哈次山坑道中的重达40吨的导弹研究资料,这些资料后来由16艘自由轮从安特卫普运送到新奥尔良,最后在经过铁路运送到目的地——美国新墨西哥州的怀特沙漠试验场。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的V-2飞弹不但对伦敦和安特卫普等地造成重大损失,美国人甚至担心德国人会将这种飞弹装载潜艇上然后攻击美国本土。1945年4月14日,德国的6艘潜艇组成的一个“狼群”编队开始在北大西洋活动,其实他们的任务和往常一样:等待机会供给盟国的运输船队。但这个编队被美国人发现,美国人认为这很可能是情报中所说的携带有V-2飞弹的潜艇群,他们的任务可能就是袭击美国本土,在美国民众中造成恐慌。于是美国立刻组织了一个代号为“泪珠”的反潜作战计划,计划在亚速尔群岛已北的地方进行攻击,为此调集了两个航母编队,共计2个护航航母和17艘驱逐舰,美国成功击沉了两艘德国潜艇。

二战即将结束时,美军劫掠了纳粹德国的火箭基地,获得100枚完整的V-2火箭和大量的基地设备,仅运回美国火箭和各种设备就达300火车车皮,随后,时年33岁的冯·布劳恩博士也于1945年9月抵达美国。

1952年,《纽约时报》向美国民众透露,美国政府已经任用布劳恩作为美国太空计划的核心领导人,并由布劳恩设计美国未来几十年的整个太空计划。这是一个即使在今天看来也是一个异常宏大的太空计划:

第一步,布劳恩首先计划设计建造航天飞机,来实现载人太空飞行;

第二步,然后建立一个空间站,作为一个中继站,同时用来进行各种太空实验;

第三步,组建由航天飞机组成的太空船队,这样可以保障空间和地球之间的运输不间断;

第四步,在月球轨道上建造一个空间站,为登月作准备;

第五步,实现载人登月,将人类送上月球,并在月球上建设一个永久基地;

第六步,制造可以往返月球和地球的核动力航天飞机;

第七步,大约在80年代左右(20世纪)实现登陆火星,将人送上火星。

可以看出,人类自开始航天时代以来,大体是沿着这个计划在前进,可见这是一个科学的太空进展计划,只是由于政治的干扰,这个计划不得不作修改,在60年代,出于冷战的需要,美国总统肯尼迪直接要求首先实现载人登月,然后再发展航天飞机和空间站,这才有了后来的阿波罗登月工程。另外,布劳恩的这个计划显然包含了他个人的雄心壮志,多少有些一厢情愿,因为这个计划实在太庞大了,即使美国这样战后实力雄厚的国家,无论在资金上还是技术上都不可能在短期内全部实现这个计划,如,布劳恩在1952年就提出载人登陆火星的计划,这个计划要求向火星共计发射10艘太空飞船,共送去70名宇航员,显然这项计划即使在今天也难以实现,布劳恩此后不得不修改计划,即只发射2艘飞船,送6人到火星,但即使这样不要说当时,在21世纪的前20年恐怕也未必能实现。直到1977年布劳恩逝世美国也仅仅实现了登月,航天飞机也是在80年代才问世。

但这些并不影响布劳恩整个太空计划的价值,因为人类半个多世纪的太空发展几乎就是按照布劳恩设计的轨迹在前进,他的计划最初只是为美国和他个人设计的一个宏伟计划,但却在现实上对整个人类的太空进展起了指导性作用,只不过他指导的不仅仅是美国人,而是全世界;投入的资金也非常庞大,并且还会有更多的资金投入;计划会延长,可能要延续到本世纪中叶,也就是他提出计划100年后,人们才有可能完全实现他的计划。

布劳恩来到美国后成为美国航天事业的核心,布劳恩其实也就是将德国的火箭基地来了一次搬家,从战火沐浴后的一片狼藉的欧洲搬到了大西洋对岸的一片灯火辉煌的美洲大陆,并且获得了更大的空间和支持。美国在缴获的德国V-2火箭的基础上开始研究更先进的大型火箭和导弹。美国陆军给于了布劳恩所要求的几乎所有支持。

1947年9月6日,美国从中途岛号航空母舰上试射了缴获来的德国V-2火箭,此后,布劳恩开始继续他的火箭研究。

美国自1946年就开始研制洲际导弹,即MX-774计划——美国从一开始就制定了庞大的导弹发展计划,布劳恩和他的研究机构已经够庞大了,但这还不是美国导弹计划的全部,仅美国陆军就制定了二十多项导弹研制计划,共有美国6家大公司参与,MX-774计划也仅仅只是其中一项。之所以提及这项计划是因为这是美国洲际导弹的先驱计划,目的是要研制射程达5000千米的洲际导弹,是战略导弹的开端。美国海军同样也不甘落后,1946年6月25日,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和陆军联合召开了一个关于研究制定人造卫星的计划的会议,这次会议定下了美国轨道器计划的概要。

1948年12月29日,美国国防部长弗莱斯特尔向公众透露,美国已经有了自己的卫星计划,并且已经将这项计划交给了兰德公司负责进行。

1949年开始研制“红石”弹道导弹,1950年,布劳恩和他的许多前纳粹德国火箭专家及美国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来到亨茨威尔的红石兵工厂,开始研制导弹——无论在战术上还是战略上,导弹在战后显然已经得到世界普遍推崇,不仅仅是由于V-2火箭在二战时的表现,也因为导弹已经成为一种普遍使用的打击武器。如美国在1947年2月28日在阿伯丁试验场进行了一次试验,试验表明,二战中对付飞机的高射炮在喷气式飞机出现后就几乎英雄无用武之地了,因为高射炮的弹丸有效飞行时间约为40秒,它需要飞行30秒才能达到目标点,这时间太长了,几乎不可能击中喷气式飞机,喷气式飞机远比螺旋桨飞机快得多,而要想把喷气式飞机打下来就只能依靠导弹。又如,核武器出现后,如果将导弹和核武器结合起来就成为一种可以不依赖战略轰炸机的完美武器,而计算机的出现有实现了机器代替人脑操纵的梦想,远程战略导弹就成为一种不必用人亲自驾驶的武器,可靠性很高,战略威慑意义重大。

1951年4月18日,美国发射了“先锋”号运载火箭,上面搭载了一只猴子,但不幸猴子没能承受住冲击。美国此时已经开始运载火箭的动物实验阶段,为将来的载人航天做准备。

1951年9月20日,美国再次发射“先锋”号火箭,这次上面搭载了一只猴子和11只老鼠,并且这些动物都活着返回了地球,其后在1952年5月21日,美国第三次发射“先锋”运载火箭,这次搭载了2只猴子,也都安全地返回地面,这样,美国基本已经证实,失重不会对动物的心律、血压和呼吸造成致命的伤害,人类应该也能适应失重状态而不会有生命危险。

美国在研制“红石”导弹后,在此基础上,美国于1954年计划研制出了“丘比特”火箭,并用它将美国第一颗人造卫星送上天,后来又发展出“丘辟特”C火箭,这种火箭是使用“红石”火箭作为第一级,这是美国为发射卫星而设计的一款运载火箭。1958年1月31日,美国用“丘辟特”C火箭将美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探险者1号成功送上太空。

在美国陆军研制导弹的同时,美国空军也在1954年开始研制“宇宙神”洲际导弹,并且希望用这种导弹将美国第一颗人造卫星送上天。美国海军也在不断试验自己的“海盗”探空火箭,并成功游说美国政府在“海盗”火箭的基础上研制“先锋”运载火箭。1957年,苏联成功发射世界第一颗人造卫星,这刺激了美国,美国加紧研制“先锋”火箭和促进“轨道器”计划。

在美国成功发射卫星后,美国为提高航天部门的效率,在1958年2月成立了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在10月成立主管民用航天活动的国家航空航天局。

1957年12月6日,美国想用“先锋”运载火箭发射美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但火箭发动机发生故障,没有产生足够的推力,火箭发生爆炸。直到1958年1月31日美国才另外用“丘比特”C导弹改装的运载火箭将美国第一颗人造卫星送上天。1958年10月7日,美国宇航局批准了“水星”计划,正式开始了载人航天计划。

1958年12月18日,美国再次发射了一颗人造卫星,这次,他们把艾森豪威尔总统的声音录了下来,然后从卫星上播放,艾森豪威尔因此有幸成为第一个在太空说话的人。此后,美国发射了一系列卫星,实现了许多“第一”,仅在1960年就先后发射了第一颗气象卫星“泰罗斯”一号、第一颗实验型导航卫星“子午仪”1B号、第一颗实验型红外监测卫星“米达斯”2号、第一颗无源通讯卫星“回声”1号、第一颗有源通讯卫星“信使”1B号。1960年10月13日,美国利用新研制成功的“宇宙神”运载火箭将3只老鼠送进太空进入亚轨道,3只老鼠经历20分钟失重状态。12月9日,美国的“水星”1A号飞船被送入亚轨道。

1961年5月5日,美国实现了第一次载人航天,美国宇航员谢帕德搭乘“自由”7号宇宙飞船进入到了亚轨道,但他只经历5分钟的失重状态,还没有3只老鼠时间长,直到1962年2月20日,美国宇航员格伦乘坐“友谊”7号宇宙飞船实现了绕地球飞行,他共飞行了3圈,这才算是真正的太空飞行。

美国从1961年开始实施“阿波罗”登月计划,要挽回美国在太空落后于苏联人的局面。冯·布劳恩成为总统空间事务科学顾问,主持整个“阿波罗”工程,并同时直接领导“土星”5号运载火箭的研制工作。

1961年5月25日,美国总统肯尼迪发表国情咨文,提出美国要在10年内实现载人登月计划,美国从此开始了耗资巨大的一场政治登月行动。

1962年12月13日,美国发射了第一颗实用通信卫星“中继”1号。

1964年8月19日,美国发射了“辛康”3号同步通信卫星,定点在国际日期变更线上,并成功转播了东京奥运会。

1964年11月28日,美国“水手”4号火星探测器发射升空,1965年7月14日从距离火星9656千米处飞过,为美国发回大量火星照片。

布劳恩在1956年任美国陆军导弹局发展处处长。他先后研制成功“红石”、“丘比特”、“潘兴式”导弹,为美国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在60年代,布劳恩主持了整个“阿波罗”登月工程,1970年,他又开始担任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局主管计划的副局长,并兼任马歇尔航天中心主任,在此期间,布劳恩完成了航天飞机的主体设计。在晚年,他终于退出政府职务后,一家私营卫星实际应用技术公司聘请他担任副总裁之职,1977年6月16日,冯·布劳恩因患肠癌在弗吉尼亚州逝世,冯·布劳恩博士的一生可谓功勋卓著,无论他是否曾为纳粹服务,也无论他是否信奉希特勒的思想,他在航天史上地位是无人能代替的。正如当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踩出人类第一个脚印时,美国地面控制中心官员对阿姆斯特朗说的一句话:“你踩下的脚印也是冯·布劳恩博士的足迹!”

在运载火箭方面,美国先后发展出了几个大系列著名的运载火箭,有“丘诺”系列、“雷神”系列、“宇宙神”系列、“德尔塔”系列、“侦察兵”系列、“大力神”系列、“土星”系列、“大篷车”系列、“阿金纳”系列、“半人马座”系列,此外还有“金牛座”、“飞马座”、“德尔塔快帆”等型号运载火箭。

“丘诺”运载火箭是由“丘比特”C(Jupiter-C),火箭改装而来,1957年8月21日,苏联成功发射了第一枚洲际弹道导弹“P-7”,美国也立刻在同年12月20日发射“大力神”洲际导弹,但没有成功,后来美国又在1957年和1958年先后两次发射“先锋”火箭都已失败告终,于是只好使用“丘比特”C导弹,改装后重新命名为“丘诺”1号(JUNO 1),成功发射美国第一颗人造卫星。这种运载火箭是由汉茨维尔(Huntsville)美国陆军弹道导弹局(ArmyBallistic Missile Agency)的红石兵工厂(RedstoneArsenal)负责进行,将美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探险者1号”(Explorerl)送上轨道后,在1958年3月5日再次发射“探险者2号”失败,之后又在3月26日和7月26日先后发射“探险者3号”和“探险者4号”人造地球卫星,获得成功。接着,于8月24日和10月22日,又发射了“探险者5号”和“灯塔”(Beacon)型气球式卫星。“丘诺”I型火箭共发射了6次,成功和失败各有3次。此后,为加快“雷神—艾布尔”(Thor-Able)和“丘诺”型的研制工作,“丘诺I”型运载火箭停止使用。在“丘诺I”型的基础上的改进型就是“丘诺Ⅱ”型火箭,这也由是陆军弹道导弹局所属红石兵工厂研制的。是一种四级运载火箭。从1958~1961年“丘诺Ⅱ”运载火箭共发射了10次,4次成功,6次失败。

“雷神”运载火箭系列火箭众多,比“丘诺”运载火箭要丰富多彩。有雷神—艾布尔(THOR-ABLE)、雷神—艾布尔星(THOR-ABLESTAR)、雷神—阿金纳A(THOR-AGENAA)、雷神—阿金纳B(THOR-AGENAB)、雷神—阿金纳D(THOR-AGENA D)、加大推力雷神—阿金纳D、长贮箱加大推力雷神—阿金纳D(LONG TANK THRUST AUGMENTED THOR-AGENAD)、雷神—博纳I(THOR-BURNER 1)、雷神—博纳Ⅱ(THOR-BURNERⅡ)、雷神—博纳ⅡA(THOR-BURNER ⅡA)。“雷神”系列火箭是在“雷神”中程弹道导弹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种导弹是由道格拉斯飞机公司(DouglasAircraftCo。)研制,只是在原有的火箭上再增加两级,就形成了“雷神”家族。“雷神”系列火箭从1958年开始投入使用,主要是为美国空军发射军用卫星和一些航天探测器,都是从美国军方的西部发射场发射的。

“宇宙神”系列火箭也是一个庞大的家族,总计包括20种型号,其中基础级共16种,主要有宇宙神B(ATLASB)、多级宇宙神火箭系列(THE MULT工STAGE ATLAS FAMILY)、宇宙字申LV-3A-阿金纳A(ATLASLV-3A-AGENAA)、宇宙神LV-3A-阿金纳B(ATLASLV-3A-AGENAB)、宇宙神LV-3C-半人马座D(ATLAS LV-3C-CENTAUR D)、宇宙神E/F(ATlASE/F)、宇宙神SLV-3系列(ATLAS SLV-3 FAM工LY)、宇宙神SLV-3—阿金纳B(ATLASSLV-3—AGENAB)、宇宙神SLV-3—阿金纳D(ATLAS SLV-3—AGENA D)、宇宙神SLV-3A-阿金纳D(ATlAS SLV-3A-AGENA D)、宇宙神SLV-3C-半人马座D(ATLAS SLV-3C-CENTAUR D)、新型“-T-宙神—半人马座”系列(THE ADVANCED ATlAS-CENTAUR FAMILY)、新型-T-宙神—半人马宇宙神I-半人马座Dl-A(ATLAS I-CENTAUR Dl-A)。从1958投入使用直到1990年底,“宇宙神系列火箭承担了245次发射任务,成功率为86.9%。”宇宙神系列“运载火箭也是以”宇宙神洲际弹道导弹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同样归属美国空军,美国通用动力公司康维尔分公司(ConvairDivisionOfGeneralDynamicsCorporation)是主承包商。

“德尔塔”系列火箭与“雷神”系列一样都是从“雷神”中程导弹发展而来,到目前为止,“德尔塔”家族是最为庞大的,它的各种衍生型号非常多。主要型号列表如下:

德尔塔系列(THE DELTA FAMILY)

德尔塔原型(DELTA)

德尔塔A(DELTA A)

德尔塔B(DELTA B)

德尔塔C(DELTA C)

德尔塔D(DELTA D)

德尔塔E(DELTA E)

德尔塔E-l(DELTA E-1)

德尔塔G(DELTA G)

德尔塔J(DELTA J)

德尔塔L、M、N(DELTA L、M、N)

德尔塔M6、N6(DELTA M6、N6)

德尔塔300、900(DELTA 300、900)

德尔塔1000系列(THE DELTA 1000 FAMILY)

德尔塔1410、1910、1913、1914(DELTA 1410、1910、1913;1914)

“德尔塔”系列运载火箭也因此成为美国发射数量最多的火箭,美国约18%的卫星和航天器是由它发射的,世界第一颗地球同步卫星就是由它发射的。“德尔塔”火箭也是在“雷神”中程导弹的基础上研制出来的。本来这种火箭最初只是想当作一种过渡火箭使用,并不“德尔塔”火箭庞大的家族——(注:本图引自中国运载火箭研究院网站,网址为http://www。calt。com,国外运载火箭数据库,《德尔它系列(THE DELTA FAMILY)》,作者王丹阳。)

准备大规模开发和使用,1959年4月,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与道格拉斯公司(DouglasComp)签订合同,在“雷神”火箭的基础研制“德尔它”火箭,并且只打算生产12枚,因为只是计划在“侦察兵”和“阿金纳”火箭没有研制出来前,仅做1960~1961年的临时火箭使用。但到1962年完成了原来计划的12次飞行任务后,又承接了12次发射任务,但是此时卫星的重量已经超出“德尔塔”火箭的承载能力,于是开始研制更大推力的“德尔塔”火箭,“德尔塔”由此开始意外兴盛起来。到1994年底为止,“德尔塔”系列共发射227次,成功215次,失败12次,成功率达94.71%。共把200多颗卫星、航天器送上天,其中还包括其他国家的许多卫星,并且这种火箭也被日本引进。

“侦察兵”系列运载火箭包括试验性侦察兵X系列(THE SCOUT X FAMIlY)有:侦察兵X(SCOUT X)、侦察兵X-l(SCOUT X-1)、侦察兵X-2(SCOUTX-2)、侦察兵X-3(SCOUTX-3)、侦察兵X-4(SCOUTX-4)、侦察兵X-5C(SCOUTX-5C),实用型侦察兵系列(THE APPLICATION SCOUT FAMILY)侦察兵A(SCOUTA)有:侦察兵B(SCOUT B)、侦察兵B-1(SCOUT B-1)、侦察兵D-l(SCOUTD-1)、侦察兵E/F-1(SCOUTE/F-1)、侦察兵G-l(SCOUTG-1)、和蓝色侦察兵系列(THE BlUE SCOUT FAMILY)。“侦察兵”系列主要为为适应小型卫星的需要而设计生产的,截止到1994年底,该系列火箭共发射157次,成功130次,成功率82.8%。这系列火箭是由美国空军主张研制的,1957年,美国NASA兰利(Langley)研究中心开始研制固体燃料的小型运载火箭,美国空军认为这种火箭很有实际意义,遂于1958年与美国航天局共同制定研制计划,并交由兰利研究中心负责,火箭的主承包商为林-坦姆科-沃特航空航天公司(LTV Aerospace Corp。)的沃特分公司。“侦察兵”运载火箭可以垂直发射或者在与垂直方向成20~夹角的范围内发射。

“大力神”系列运载火箭包括:大力神2LV-4(TITAN 2 LV-4)、大力神2SLV(TITAN 2SLV)、大力神2S(TITAN 2S)、大力神3A(TITAN 3A)、大力神3B(TITAN 3B)、大力神3C(TITAN 3C)、大力神3D(TITAN 3D)、大力神3E(TITAN 3E)、大力神34B(TITAN 34B)、大力神34D(TITAN 34D)、商业大力神3(COMMERCIALTITAN 3)、大力神4系列(THE TITAN 4 FAMIlY)。“大力神”系列运载火箭由洲际弹道导弹“大力神2”发展而来,美国国防部出于战略需要,希望研制一种能将2-11吨的物质送上太空的大型运载火箭,并且要求能随时发射,这是第一种由国防部提出研制的火箭。1961年12月宣布计划,1962年12月由马丁·马丽埃塔(MARTINMARIETA)公司主承包并开始研制“大力神3”系列运载火箭。其后美国的“双子星”座计划时,也决定用“大力神2”的改型作为载人飞船运载工具。截止1994年底共发射184次,成功170次,成功率92.4%。

“土星”系列运载火箭是美国专为“阿波罗”登月工程量身定做的,因此它的衍生型号不多,只有土星I(SATURN 1)、土星IB(SATURN IB)、土星V(SATURN V)几个型号。“土星”系列运载火箭是在美国陆军1957年提出研制大推力运载火箭的计划上发展而来的,并且由陆军弹道导弹局负责,1959年命名为“土星”运载火箭,但这个研究所在1960年划归国家航天局,因为要为“阿波罗”工程提供运载火箭。“土星”系列运载火箭在整个“阿波罗”行动中总共发射17次,其中包括11次载人飞行,6次为载人登月飞行。在“阿波罗”行动结束后,“土星”系列转而从1973年5月15日开始至1974年2月8日被用于发射“天空实验室”,共发射了4次。

“大篷车”系列也不多,只有大蓬车Ⅱ(CONESTOGAⅡ)和 大蓬车Ⅳ(CONESTOGA Ⅳ),因为这个系列是并不属于美国政府,它是由美国私人企业投资研制的。主要用于为用户提供中小型卫星服务。“大篷车”系列因此也是一种固体燃料火箭,美国的空间服务公司(Space Service Inc,简称SSl)负责“大蓬车”计划,并也由它经营管理,这家公司主要为客户提供有效载荷交钥匙卫星发射服务,主要包括“大蓬车I”、“大蓬车II”和“大蓬车Ⅳ”。其目标是实施小型近地轨道、极轨道和地球同步转移轨道有效载荷和一箭多星的发射服务。

“阿金纳”系列运载火箭也是一个小家庭,只有四个型号:阿金纳A(AGENAA)、阿金纳B(AGENA B)、阿金纳D(AGENA D)、上升阿金纳(ASCENT AGENA)。“阿金纳”运载火箭与其他运载火箭不同之处在于它是美国第一种液体燃料末级火箭,同时它也是世界第一种具有三轴稳定和多次起动能力的火箭,因此它能在轨道上进行机动飞行。“阿金纳”自1959年2月首次发射成功,其后它成为发射次数最多,使用时间最长的火箭,直到1987年2月停止使用为止,共发射359次,成功率为95.8%,可靠性很高。“阿金纳”由美国空军空间和导弹系统部负责计划管理,由洛克希德飞机公司主承包。

“半人马座”系列运载火箭包括半人马座D(CENTAURD)、半人马座Dl-A(CENTAUR Dl-A)、半人马座D1—T(CENTAUR Dl-T)、半人马座G、G-1(CENTAURG、G-1)、半人马座Ⅱ(CENTAURⅡ)、半人马座ⅡA(CENTAURⅡA)。“半人马座”系列是世界上第一种使用液氢和液氧为推进剂的高能上面级火箭,这种推进剂可以大大提高火箭的运载能力。早在1957年美国空军就和通用动力公司联合提交了一份“半人马座”的设计草图。美国的远景规划局将这一计划与美国空军的“宇宙神”火箭计划合并,为“宇宙神”火箭提供液氢和液氧为推进剂的上面级,1959年后又转归美国航空航天局,但仍有通用动力承担研制。1966年10月2次点火试验成功,火箭开始投入正式使用。

从1958年开始至今,美国前后研制使用了多个系列的运载火箭:共发射了一千多个航天器,仅1958年到1984年就耗资约1700亿美元。

在美国研制和发射众多的运载火箭的同时,美国也在研究一种可以重复使用的航天器,即航天飞机(Space Shuttle)。1969年4月,美国宇航局提出应该研制一种可重复使用的航天运载工具。1972年1月,美国正式确定了研制航天飞机计划。并确定了航天飞机的设计方案,即由三部分组成:可回收重复使用的固体火箭助推器、不可回收的两个外挂燃料贮箱和可多次使用的轨道器。

5年后,在1977年2月,美国终于研制出“创业”号航天飞机轨道器,它被放置在一架波音747飞机的背上进行机载试验。1977年6月18日进行再次试验,航天飞机同样被一架波音747飞机背上进行天空试飞,参加试飞的是宇航员海斯哥伦比亚号升空(C·F·Haise)和富勒顿(G·Fullerton)两人。从1972年开始历时9年,耗资100亿美元,终于在1981年4月12日,美国第一架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进行了首次飞行,在太空飞行了2天后安全返回地面,美国宇航局介绍说,一架航天飞机可以重复使用75-100次。“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总长56米,翼展达24米,其内的货舱长18米,最大有效载荷29.5吨。航天飞机外形如同一架巨大的三角翼飞机,只是机尾尾的三个主发动机的三个喷口很大,它发射时是和一个巨大的推进剂外贮箱,里面装着数百吨重的液氧、液氢推进剂。航天飞机和这个巨大的外贮箱还有两边的固体燃料助推火箭共同组成,整体重量达它附在机身腹部,供给航天飞机燃料进入太空轨道;外贮箱两边各有一枚固体燃料助推火箭。整个组合装置重约2040吨,起飞时总推力达2800吨。其核心部分轨道器长37.2米,航天飞机每次最多可以搭载8名宇航员。它发射时和运载火箭一样垂直发射,进入太空后可以作为临时空间站使用,然后它自身的动力可以让它返回大气层,进入大气层后它会调整姿势,然后像普通飞机一样着陆。之后美国先后制造了5架航天飞机,即“哥伦比亚”号、“挑战者”号、“发现”号、“亚特兰蒂斯”号和“奋进”号。航天飞机为美国的太空业建立了巨大功勋,仅在建成后的10年左右的时间里(1981-1993),美国五架航天共飞行了59次(其中哥伦比亚号15次,挑战者号10次,发现号17次,亚特兰蒂斯号12次,奋进号5次),共有有301人次搭载航天飞机进行了太空飞行,其中包括18名女宇航员;航天飞机还搭载了50多颗卫星,并送了2座空间站、发射了3个宇宙探测器、1个空间望远镜和1个γ射线探测器;航天飞机本身也是一个临时空间站,因此它每次飞行都进行了一系列的空间实验和太空观测;航天飞机还进行了卫星空间回收和空间修理。

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爆炸

但航天飞机技术复杂,维护成本高昂,并且美国五架航天飞机已经失事了两架,可见其也还是存有缺陷,难以避免发射风险。1986年1月28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搭载7名宇航员,其中包括第一次参加太空飞行的女教师麦考利夫(Christa McAuliffe),这是航天飞机的第25次飞行。这本来是一个晴朗的上午,许多人象每次发射时一样聚集到肯尼迪航天中心观看发射,上午11时38分,挑战者号点火升空,起初飞行很顺利,人们也像往常一样兴奋欢呼,但在飞到73秒时,航天飞机突然爆炸,一团橘红色的火球过后,航天飞机分成两大块坠落下来。人们一时目瞪口呆,七名宇航员遇难。2003年2月1日,美国最早的那架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在完成太空飞行返回,美国东部时间上午9点,“哥伦比亚”还有16分钟就可以着陆,此时它飞行高度为203,000英尺,时速为12,500英里,突然从雷达屏幕上消失,它发生了爆炸,爆炸后的碎片四散落下,七名宇航员遇难,其中有以色列的第一名宇航员,美国总统布什结束休假返回白宫,以色列总理沙龙沉痛地说:“此次事件对于两国政府、两国人民以及遇难宇航员的家庭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悲剧。”

“哥伦比亚”号碎片 七名“哥伦比亚”号上遇难的宇航员 分析爆炸原因在卫星研制方面,美国几乎与火箭研制同时发展起来,二战一结束,邱吉尔就来到美国告诫美国要警惕苏联帝国,很快,美国和苏联进入冷战状态,美国和苏联在太空这个新领域的竞争也就日益白热化。美国在战后开始对人造地球卫星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由于美国科研基础雄厚,对卫星的应用前景、研制可能性等都有非常细致入微的研究,但美国的官僚主义也曾在早期没有对卫星技术的前景认识充分,这导致了苏联后来居上,这才引起美国的朝野震动,美国遂开始大力加强对卫星的研制。布劳恩为此抱怨说:“美国在1945至1951年间没有值得一提的弹道导弹的计划。但在这些年间,俄国人显然为他们的巨大的火箭计划奠定了基础,这六年是无可挽回地丧失了……目前的困境不是由于我们现在努力不够,而是我们在战后的最初6年或10年里努力不够。”

美国第一个人造卫星计划出自陆军,也就是布劳恩领导的那个科研小组,即陆军弹道导弹局红石兵工厂,此时布劳恩正在研制“红石”导弹和“丘比特”导弹,布劳恩其实早在德国研制V-2导弹期间就有过制造人造卫星的设想,只不过希特勒失败没能给他这样的机会,他转而把这项计划提供给美国政府。他认为“红石”导弹可以改装成发射卫星用的运载火箭,只要在导弹上增加级数,那么在最末一级点火后可以实现达到第一宇宙速度的要求,这样就可以把卫星送入地球轨道,这也就是“轨道器”计划。1946年6月25日,海军研究实验室和陆军弹道导弹局在华盛顿召开会议,研究“红石”导弹改装成运载火箭的可能性;其后,1954年8月3日,海军研究实验室的代表和陆军弹道导弹局又一次在亨茨威尔召开会议,再次详细研究该计划,并正式确认“轨道器”计划,陆军和海军分工负责这项计划,陆军负责将“红石”导弹改装成运载火箭,海军负责研制人造卫星。海军喷气实验室设计制造了美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即“探险者”1号,它呈柱形结构,长约1米,直径0.15米,重为4.8千克,上面装有盖革计数器。在发射后,为了保证入轨成功,第四级火箭与卫星没有分离,一起进入轨道。1958年1月31日,这枚卫星被送入近地点60千米、远地点2534千米的椭圆地球轨道。这枚卫星也为人类带来第一个伟大发现,这就是范·艾伦辐射带,这是因为这枚卫星上的盖革计数器在卫星进入远地点时停止了计数,范·艾伦分析后认为在这个高度上存在一个环绕地球的辐射带,这后来被证实的确存在。这枚卫星在轨道上一直飞行了12年之久,直到1970年3月31日才坠毁,但实际上它从1958年5月23日起就成了一个死亡卫星,因为它的电源已经不起作用了。从1958年至今,美国已经发射各种人造地球卫星数千颗颗,包括科学卫星、技术试验卫星和应用卫星,涵盖卫星所有类型,在世界约5000多颗卫星中美国和俄罗斯占了绝大多数。美国在进入60年代后,相继发射了侦察卫星、气象卫星、导航卫星和测绘卫星等各种卫星,卫星工业开始进入兴盛时期。从70年代起,美国的卫星已经开始按照军事、民用等各种需要大量发射,如预警卫星、地球资源卫星等不断投入使用。从80年代开始,美国又发射了广播卫星、跟踪和数据中继卫星等。

在载人航天方面,1961年5月A。B。谢泼德乘“水星”号飞船首次完成轨道飞行。之后在1961年9月组建约翰逊航天中心,这里是美国设计和制造载人飞船、选拔和训练宇航员的大本营。美国上世纪60-70年代年代先后完成了“水星”计划、“双子星座”计划和“阿波罗”工程。70年代美国还建造了美国早期唯一的空间站,“天空实验室”,80年代航天飞机投入使用后,美国更加频繁地进行各种太空活动,大批宇航员先后进入太空。

在空间探测方面,美国同样投入了大量精力,美国可以说是当今对宇宙空间了解最多的国家。大体上,美国空间探测的主要对象还是太阳系,这也是代表了人类空间活动的能力。从目前美国发射的各种探测器来看,美国的主要探测目标还是具有实用价值的月球和火星,其次是金星、水星、木星和土星。1958-1968年间先后用“先驱者”号探测器、徘徊者号探测器、“勘测者”号探测器和“月球轨道环行器”等对月球进行了探测,之后在“阿波罗”行动中美国对月球进行了实地探测,并且带回了大量月球标本。

美国对火星的探测仅次于月球,美国火星探测始于上世纪60年代,1964年11月美国向火星发射“水手”4号探测器之后1969年,美国“水手5号”和“水手6号”探测器再次飞掠火星,之后美国先后向火星发射了“水手”7号、“水手、水手”9号以及“海盗”1号和“海盗”2号、“旅行者”号(携带“火星探路者”着陆探测器)、“火星气候探测器”、“奥德赛”号,2003年6月10日,美国向火星发射了“火星探测流浪者”号,它携带了“勇气”号着陆探测器,后来,又向火星发射了携带“勇气”号的姊妹“机遇”号着陆探测器的火星探测器。获得大量火星资料。

在火星之后是金星,1962年发射的“水手”2号和1967年发射的“水手”5号先后在离金星35000公里和7600公里处掠过,对金星的大气层和地表物理状态进行了探测;接下来是木星,1972年3月2日和1973年4月5日发射的“先驱者”10号和“先驱者”11号分别于1973年12月和1974年12月掠过木星,探测了木星的辐射带和大气层,并传回了大量木星极地的照片。“先驱者”10号于1986年穿过冥王星的平均轨道,成为飞离太阳系的第一个航天器。1977年美国再次发射的“旅行者”1号和“旅行者”2号于先后抵达木星,进行了人类首次探测器观测木星环、大红斑和3颗木星卫星;美国然后又于1980年和1981年先后向土星发射了探测器,发现了土星的卫星。

同类推荐
  • 纪伯伦全集(第二卷)

    纪伯伦全集(第二卷)

    从这本书中你可以看到一个慷慨激昂、横眉冷对的纪伯伦;一位细腻、性感的纪伯伦;一位感性、沉默的纪伯伦;一位对未来充满希望、现在充满斥责的纪伯伦……或许这才是他作为20世纪最富盛名的思想家该有的一面。文中饱含纪伯伦对时代、民族、家国的忧思,因为这本书,他足以和鲁迅一起留名青史。
  • 世界最具影响性的文坛巨匠(3)

    世界最具影响性的文坛巨匠(3)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名人传

    名人传

    《名人传》,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罗曼·罗兰创作的人物传记作品,它包括《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三部传记。被称为“三大英雄传记”,也称“巨人三传”。
  • 品关羽

    品关羽

    “关公一生,唯义而行,为国勇武,为民德泽,信义素著,守诺不违。无论处于怎样的境地,无欺无诈,坦然而立。不可威凌,不能收买,不愿投机。“不弃旧从新,乐为之死”;“金银美女,不足以移之”;“高官厚禄,不足以动之”。平民百姓之敬奉关公,“仰之如日月,畏之如雷霆”,就在于义,在于忠,在于诺而不海。因为他生则有功于国,有德于民。死则有灵于世。有所求而得报应,洪泽自远于是,兵家尊为武圣,商界奉为财神,民间敬为护佑平安的至尊。关公代表着平民的心意,是平民的神灵,是老百姓美好愿望的寄托。于是关羽从历史后面走出,进入我们的视野,成为我们的神灵。本书从多个角度对关羽进行了品读,力求给读者一个最真实的感悟。”
  • 普京传(精装版)

    普京传(精装版)

    《普京传》作者追踪研究普京近十年,融合了普京的自述,他的家人、朋友、对手的描述,以及中俄西方各界人关于普京的著作,终得此作,呈现了一个真实完整的普京。纵览普京60年的人生轨迹,他似乎一直在追逐着强大的力量,想方设法让自己变得更加有力。效力克格勃16年,可谓潜龙在渊;后追随索布恰克步入政坛,龙现于野;进入克里姆林宫,普京蛟龙得水;成为叶利钦的接班人,堪称飞龙在天;2012,普京凭借执政期间强国富民的政绩,第三次当选俄罗斯总统。王者归来,是亢龙有悔还是飞龙再现?盛极而衰、物极必反,这条戒律是否会应验在这只俄罗斯上空的雄鹰身上?
热门推荐
  • 沙盘推演

    沙盘推演

    资源有限,繁殖无边,三尺神明,冷眼旁观,混乱之治。世上的一切事情皆有规律可查,唯独人是一个例外,思维不透明的人类体内存在太多不稳定的因子。所以他们做出的决定千差万别,难以理解。唯有内心强大,思想睿智,方可幸存于天地宇宙之间。时间迷宫:让人的大脑加速度运行,相当于调快游戏进程一样。让每一个生下来的小孩都有一千五百年的的社会阅历和知识积累。大学时光:时间分配,有百分之十的时间来进行自我修养躯体强化;不断的吸收新人身体,融合技术。旧人最终只留下备份。唯一人道的就是,清除意识。黑暗森林中如何幸存:蒲公英战术:用生殖战胜武器;蝗虫战术;掠夺在星级之间
  • 快穿小娇妻:百变夫君停一停

    快穿小娇妻:百变夫君停一停

    (这是一篇快穿文)好痛,全身都好痛,就像碾压过了一样了,我努力睁开我像针缝上一样紧密的眼睛。昏暗的灯光下,隐约看到一个精致五官迎面靠过来,突如其来的亲吻像暴风雨一样让人措手不及,我的脑袋陷入一片空白,接下来的事情好像都那么的顺其自然,身体如同像过山车一样来回颠荡。等我醒来,已经是第二天的中午时分。窗帘依旧厚重的遮挡着外面的阳光,昏暗冷冰冰的房间依旧残留着那个英俊男人的气息。那个男人到底是谁?和我现在所在的身体主人是什么关系?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释厄天使

    释厄天使

    贾宝玉、林黛玉、梁山伯、祝英台这些千古情圣在天上遂纠结孽缘,布散痴怨,因此上帝再度把他们打入人间,重厉尘劫。因为布散这些情圣精魂的茫茫大士渺渺真人误事,让他们落尘的时空发生错乱。时逢地球正遭受魔族复兴、外星人入侵等浩劫,这些情圣们纵横穿梭,跨越时空。踏罡步斗,御风屠龙,横扫六合八荒,斗战九天三界,终于完成了拯救地球的使命。然而,这些情圣天使在寻爱的路上,经历了怎样惊天地泣鬼神的故事……
  • 无信者之路

    无信者之路

    这是一个平静的世界,这是一个不平静的世界。神明高高在上,肆意玩弄着凡人的命运。“凡人的命运应当由凡人掌控!这个世界不需要你们假惺惺的赐予!”夏洛克如是说道。这是一个无信仰者的故事。
  • 山河风华录

    山河风华录

    江湖有言“浩渺江湖人如玉,墨玉公子世无双”,说的便是紫霞阁的阁主——墨子轩。倚剑江湖数载,他逍遥四海笑傲武林,在江湖上赢得“墨玉公子”的美名。帝都那日惊鸿照影,他邂逅了名姬落雪。倾城容颜一见此生误,从此侠骨让红唇。紫霞山上,和鸣锵锵。本以为是情深意切,可谁料情深缘浅,这一切只是权谋。他和她都只是棋盘上的棋子。落玉崖上,他身中她亲手下的剧毒,被一掌打下山崖......命不该绝,他为人所救,那人如梨花般白清若雪。为了报恩他入荆国为官,无奈卷入了一场群雄争霸天下的龙争虎斗,而他那雨若浮萍的身世也终于昭然明了。乱世间,且看他能否守护住心间那朵风华绝代的梨花......
  • 明末之伟大舵手

    明末之伟大舵手

    现代人米柱,穿越到平行世界的1620年,因机缘巧合,成为阉党中的一员,进入皇宫,陪皇太孙读书,成为天子近臣,天启登基后,得到了重用,朝廷之上,驯服了党争,朝廷之外,制造武器,训练军队,成为一代权臣。凡有明二百多年,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不和亲、不割地、不赔款,这样的血性王朝不保,难道让满清入关,“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万历47年,24年后就是大明灭亡之时,米柱穿越至此,不想子孙拖着辫子跪着做人,就必须有所作为。本书是发生是平行世界的故事,如有雷同,实属巧合,故事而己,仅供读者们茶余饭后消遣。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系统带我穿越来斗罗

    系统带我穿越来斗罗

    【作者:请朋友们,尽量阅读到第二卷】【本书限帅哥阅读投票好评!美女勿入!】一觉醒来,没错,就是一觉醒来,林凡发现自己身处一片漆黑无比的空间,然后绑定了系统初次穿越位面世界来到了斗罗大陆………呃呃呃,不会写简介,一切且看本书内容。。
  • 风先生和雨太太

    风先生和雨太太

    你还记得丹麦人霍尔格是如何赢得大印度的吗?印度向东,一直延伸到世界的尽头。在印度耸立着一棵太阳树,这棵巨大的太阳树我们永远也不会见到它全貌。太阳树的树冠伸得远远的,覆盖周围好多里。树枝长得弯弯曲曲,就像山谷和山脉一样。树枝上长满苔藓,像柔软的绿绒,上面满是花朵,每一根枝子就是一片花儿盛开的草坪,鸟儿从世界各地聚集到这里来,有美洲原始森林里的;有大马士革玫瑰园的;有非洲内地大沙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