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78800000020

第20章

公元前781年(庚申),宣王子宫涅继位,是为幽王。

幽王生性薄情寡恩,贪安图逸,喜近小人。继位时,召虎、尹吉甫一班老臣相继去世,仅留下虢公石父、蔡公和尹吉甫之子尹球三个馋馊之人,位居三公,把持朝政。眼看国事日非,舅父申伯劝之不听,一气之下返回国中。不久其母姜皇后随即过世,幽王更无了拘管之人,任意胡为。于是下旨选美,以充后宫。

大夫赵叔带上表奏曰:“自先王驾崩,我主登基以来,岐山守臣已申奏朝廷,两度山崩川竭,摧毁民居无数,庶民无家可归,死伤甚众,这正是国家不祥之兆啊!况岐山是先祖创业的根基,周室命脉所系!一旦崩頹,事非小故。乃天意示警,为祸不远了!及今我主则应当勤政恤民,求贤辅政,尚可消弥天变,抚慰天下人心,以求江山社稷之稳固。陛下岂能舍此根本,不为天下人祈福消灾,反选美色以充宫室?望陛下收回成命,改以访贤良之才,求治国之方,才不失为圣明之君也!”

幽王阅毕奏章,心下不快,转身对虢石父问道:“石父以为如何?”

虢石父道:“叔带有慢君之心,此系借端谤讪,钓名沽誉之谈,望主上祥察。”

幽王听信谗言,遂将赵叔带免官,逐归田野。叔带辞朝返回晋国,此后为赵氏之祖。

当时还有一个忠正之臣,就是赵叔带至亲好友,大夫褒珦,因被先王封于褒地,故以褒为姓。叔带被贬,恰恰来到到了京师,得知此事,心中不平。凭着一时之勇,急急上朝面君。参见毕,幽王问道:褒爱卿不在封地,来京有何要事?

褒珦:“微臣听说陛下黜逐了赵叔带,特来面君。”

“你有何话讲?”

“臣敢问陛下,叔带何罪之有,却被黜逐?”

“孤王惩治大臣,还用臣下过问吗?”

“陛下,臣愚昧,事不明则求教于君王,也是臣的本分,有何不妥?请陛下赐教。”

“大胆!分明你与赵叔带是好友,见被黜逐,心中不服,如此重友轻君,该当何罪?”

“当今天下,危机四伏,天降灾异,民心不稳。而陛下弃江山社稷安危于不顾,却要选美人以充后宫,图安逸而忘根本。赵叔带诚心劝谏,又错在哪里呢?陛下不纳忠也还罢了,反免官黜逐,岂可服得众人之心?臣不明则问,又有何罪?”

幽王气得七窍生烟,喝道:“来人,将褒珦打入天牢,交有司治其狂悖谩君之罪!”

褒珦被囚狱中,朝中大臣无人再谏,幽王则可为所欲为了!

褒珦儿子洪德,听说父亲被囚于天朝,焦虑万分,只是无计可施,时时压在心头,日日寻求解救之法。

且说十多年前,宣王在位时,那农夫、农妇二人前往京都卖檿弓箕箙,偏偏撞到了刀口上,弓未曾卖得,反被官府要拿住问罪,一时农夫顾了自家性命,脱逃而去,至晚才探听得自己妻子被官府拿住,当即斩首于市,心下甚是恼恨,却又十分不解。心想我卖桑木弓犯了哪家王法,却要杀之而后快?这朝廷也实在太可恶了,杀了我的老婆,剩下我孤身一人,凄凄惶惶,形单影只,这往后的日子怎么过?天下的农夫,也许自古都有个通病,再多的苦,再大的恨,不到万不得已,可不敢公然发泄,只有背下时,才敢骂得咬牙切齿,痛快淋漓。这位农夫连妻子骨骸也不敢收得,悲悲切切独自回家,自然也只能“无语泪双流”。看看夕阳西下,天色已晚,空旷野外,四下无人,那一腔怨气也就爆发出来了!边走边骂道:“狗日的当官的,老子卖桑木弓犯了哪家王法?杀了我的妻,还差点砍了我的头,欺负老子小百姓,狗日的算你们有啥狠气?可怜老子穷百姓白送了一条命啊!老子不会饶了你们!老子就是死了,也要上天去找老天爷告你们,要你们也不得好死……”

空旷的荒野,寂无人声,只有农夫的骂声在天地间回荡。原来农夫家住褒国,京都而归当涉过一条大河,看看走到河边,他口中仍唧唧囔囔,骂骂咧咧,边脱鞋卷裤准备涉水,猛听得婴儿啼哭之声不断传来!农夫赶紧止住了骂,乘着月光四处张望,却是四处无人,仅有哭声不绝于耳。他只得顺着哭声一路寻找,走不多远,只见河岸上放着一物,看样子是顺水漂来,又被浪头推至岸边,那哭声正是从物中发出。他慌忙抱了起来,打开一看,分明却是一个婴孩!

他心中一惊!远近无人,婴儿是何人所弃?偏偏落在河岸上,分明是顺水漂来,假若如此,这娃儿入水不沉,浪打不溺,也是命不该绝,可见他日不同凡俗!也是我苦命之人,命不该孤,苍天垂怜,刚刚失了贤妻,如今却得一儿,总算能解他日寂寞之苦,老来终身依靠!于是抱着娃儿,急急返回家中。

这农夫祖上也是个小小领主,曾经拥有一片采邑和数十农奴,偏偏厉王当政时,反了当朝,不少农奴或逃亡异乡,或饥饿而死,加之连年水、旱、蝗、涝,地上有种无收,日子每况愈下,最后仅剩十几亩薄田,自耕自食,好歹夫妇二人勤扒苦做,勉强度日。如今捡回个娃儿,只作亲生,请个奶母,一年一年也把娃儿带大了。

娃儿长到六岁,却是个人见人爱的女孩,细皮嫩肉,唇红齿白,脸若桃花,目如秋水,含羞带颦,总是惹人疼爱,就是少言寡语,极少笑容。有一天,农夫耕作劳累,从田地归来,见女儿已做好饭菜,烧好了茶水,心下甚是宽慰,心想这小小年纪,就如此疼爱老父,做好饭菜,这个女儿可没有白养!

女儿却不言不语,不吃不喝,躲在一边,悄悄落泪。

农夫一惊,忙问:“女儿,你今天是怎么了?”

姑娘抬起泪眼,望着父亲,许久才说:“爹爹,我娘亲呢?为什么许多人都说,我是个没妈的野孩子?是从河边捡回来的?”

农夫听到这话,不由得心头一酸,昔年的往事又涌上心来,一腔怨气也要奔涌而出,恨恨地说:“你娘亲,是被朝廷斩杀了……”

女儿瞪大了眼睛,问道:“他们为什么要杀我娘亲啊?”

农夫沉默了!多少年的压抑、怨气,一直再也没有发泄,经女儿一问,又触动了他深深的痛处。但他知道,女儿还小,自己的火气也不能撒到女儿身上,于是又缓缓地说:“六年前,你娘刚刚生下你,满月的那一天,我和她去卖桑弓箕箙,实在是生活所迫呀!把你寄在朋友家,岂料我夫妻刚刚进城,一群士兵、胥役就像饿虎一样向我们扑来!我一看情况不妙,手执桑弓格倒几人,乘势转身就跑,可怜你母亲身小力单,没能逃脱,被他们抓住,傍晚我去打听,就听说被斩于市……可怜哪!只因你年岁太小,一直未曾提起……”

女儿听到此处,痛哭失声,问道:“他们凭什么要杀我娘亲啊……”

农夫:“我也不晓得,而且至今不明白,至今不明啊……”

从此之后,此女更加不苟言笑,沉默少语。天有不测风云,十岁时,凭空又起一场风波……

这一天,从京都来了一个客商,据称与农夫祖上曾经是世交,只是当年便已弃农经商,成了富贾。至其父辈时,不善经营,连年亏蚀。厉王年间,苛损杂税,不堪重负,生意更加败落。如今只是小本买卖,走南闯北,糊口而已。既然二人祖上曾为世交,相见免不了一阵寒暄,请到家中一叙。

商人一见女孩,便大吃一惊,忙问:“兄台何时有个如此可爱的小女?”

农夫一笑:“惭愧,拙荆下世,就只留下此女了。”

“今年岁几何?”

“刚刚十岁。”

“十岁?哎呀呀,十岁,倒叫在下想起一件事情来了。”

“请讲。”

“十年前,在下曾向宫中送进一些胭脂、水粉、女红,那时听说宫中有一老宫女,未婚而孕,产下一女,害怕宣王怪罪,悄悄送出宫去,不知扔在何处,至今下落不明。”

农夫惊道:“竟有这等事?王宫之中除了天子,皇亲,哪来一个真正的男人?生了娃儿,自然不天子之后,也是皇亲一脉,岂能扔出京城的?”

商人叹了口气,说:“唉,这个事我也说不清楚。反正那老宫女是没有沾过身的,只是传说她早年踩了什么龙嫠而孕,怀胎四十年才产下一个女婴。王后以为是不祥之物,悄然毒死了老宫女,把女婴弃之于清水河……”

农夫听到这里,忙叫:“怪了,怪了!老兄定是凭空杜撰的,这天下哪有不婚而育,怀孕四十年才生产的怪事?”

“其实,我也不信。不过话说回来,有位哲人说:‘国之将兴,必有祥瑞;国之将亡,必有怪异。’我看这周室,恐怕也是要长不了啰!多年来总是怪事不断呢!”

农夫忙道:“兄台说话,莫忘了墙外有耳。”

商人笑道:“正是,正是……”

二人正你一言,我一语,说得十分投机,偏巧这些话语叫女儿听了个一清二楚,口中不说,心下顿生诸多疑念,免不了七思八想,疑到了自己头上,从此留下心结,更加不苟言笑。

转眼间女孩已是十六岁了,真是出落的一个大美女,农夫视若掌上明珠,一心要高攀桂枝,可惜农家小户,难入高门,也就难提婚嫁之事。

褒珦之子洪德,始终未得救父之策,转眼已是三年,眼看父亲身陷囹狱,日夜盼归,就是无法去救,心下甚是焦急。

有一天,洪德清收债款,偶然来到农夫所在的地方,正从农夫家前而过,突然眼前一亮!那门前分明立着一个绝代佳人!身材不高不矮,不肥不瘦,亭亭玉立,如出水的芙蓉。肌肤如粉雕玉琢,面容如桃花盛开,白中透红。一双大眼犹如一泓春水,碧波荡漾,清澈如镜。樱桃小口晶莹红润,惹人心动!把个洪德看得呆了。心想:不知谁家女儿,有此绝色,这可是个难得的宝物!

洪德正看得傻痴痴地入了迷,农夫却从田间归来,见门前站着个人,傻傻地望着自家门前,便走上前来,喝道:“哪来的鸟人,站在我家门前,想干什么?”

洪德一惊!方才醒悟自己失态,忙说:“在下褒珦之子洪德,偶然路过此地,多有冒犯,望乞恕罪!”

农夫忙说:“原来是公子,失礼了!不知因何事到此?”

洪德:“在下收账路过此地,想讨杯水喝。”

农夫:“如此,请家中叙话。”

二人进得屋内,女儿倒过茶水,退出屋外。

洪德忙问:“请问老丈,刚才这位姑娘,是老丈何人?”

“草民的女儿。”

“芳龄几何?”

“已十七岁了。”

“可曾许字人家?”

“山野之民,尚待字闺中。”

洪德心下猛然一动!叹道:这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若把此女献给幽王,岂不救下了老父?当年父亲为谏选美而获罪,今送美人以赎前衍,而况幽王至今未选得美色,正如热锅上的蚂蚁,岂不正中下怀,父便可救了。想到这里,连忙开口说:“老丈,在下有一段良缘,可保你终生富贵,女儿一生荣华,不知老丈可愿?”

农夫:“难道公子看中小女不成?”

洪德:“不敢,不敢!令千金绝代佳色,倾国倾城,岂是在下一个小小的领主可以消受得的?”

“如此说来,公子所指何人?”

“当今天子呀!”

农夫一惊:“你说的是当今天子?”

“正是。目下天子正在选美,正是入宫大好之机!”

农夫立即回道:“不行。”

洪德忙问:“何以不行?”

农夫:“如今朝廷的官都不是好东西!当年无缘无故杀了我妻,我也险些送命,我不能把女儿嫁给这些仇人!”

“老伯差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都是天子臣民。要想治一个人的罪都在那官府的一句话。平民百姓又能如何呢?”

“女儿是我自己的,就是不嫁给这些人,他们又能何如呢?”

“若是晚辈相求,又当如何呢?”

“你又何必求我?”

“老伯只知当年妻子被杀,可知在下老父被囚!在下为了救父,不得不如此而作!”

“你父亲是个上大夫,不是官做的好好的么?”

“就是因劝谏幽王要以天下社稷为重,才被关进大牢,今已三年了!”

“如此说来,你父也算得是个好官了”。

“老伯可曾应允?”

“救你父亲是你自己的事,与小民不相干。”

“老伯难道不想也做个领主?”

“此话怎讲?”

洪德见他心有所动,乘机说:“老伯如若应允,便是我褒氏再造,在下为老伯划出一片采邑,拨给一批农奴,从此便可安享富贵,不必田间劳作了!何况他日还会受到王封……”

农夫果然心动,默然良久,才又说:“既便如此,老夫也不会答应。”

洪德:“这又是为何呢?”

农夫:“这是我女儿的终生大事,须她亲允才行呀!”

洪德愣在那里,不知所云。

猛然,一个声音传来:“父亲,你就应了公子,女儿愿去!”

农夫惊叫一声:我儿……

……

幽王越来越感到百事都不顺心。

自登王位,就想立威于诸侯,敕命诸侯必须年年纳贡,岁岁来朝,但真正朝贡者寥寥无几,许多人都没把他放在眼中,特别是荆楚,数十年不贡苞匦菁茅,朝廷祭祀,无滤酒之器,派使者前去责备荆主,反被羞辱一番,狼狈而归。本想御驾亲征,却山高路远,不愿受那鞍马之劳,一心只想图个安逸快活。

可是,看看这后宫嫔妃,一个个粗头俗脸,尖嘴猴腮,没一个看得上眼。下旨选美,三年也没选得一个称心之人。由不得他心烦意乱,又恼怒在心。

当日早朝,幽王又对群臣大骂一通,什么办事不力,庸碌无为,三心二意,阳奉阴违等等一大堆责备之语,骂得群臣哑口无言,唯唯诺诺,还不解气,恨不得斩首一二,以儆效尤。

正当他指手画脚,唾沫四溅之时,内臣奏曰:“启奏陛下,褒国大夫褒珦之子洪德,求见陛下!”

他不耐烦地喝道:“不见!”

内臣走近身来,悄身道:“洪德献美人来了!”

幽王一听,即刻换下笑脸,说:“宣。”

洪德立即叩拜丹墀。

幽王:“洪德,不在褒地理民,见朕何事?”

洪德:“特为家父请罪。”

幽王:“替父请罪?你拿啥能给你父请罪?”

洪德:“启奏陛下,家父为选美一事获罪陛下,微臣甚感不安,遍访天下美女,欲献陛下,赎父之罪。今终于访得一绝代佳人,取名褒姒,献给陛下,为主上解忧。”

幽王微微一笑:“难得尔有此忠心,带上殿来,让寡人过目。”

洪德:“遵旨。”

片刻间,褒姒走上金殿,顿时满堂生辉,光艳照人,众臣俱被惊呆了!只见她头上高梳发髻,罩以金凤之冠,身穿绫罗彩绸,金丝为边,彩线绣成牡丹、凤凰,长裙曳地,轻移莲步,款款软软,如水上飘来。走至殿前,跪倒尘埃,娇娇滴滴口吐柔语,如拨琴弦,说了声:“民女见过陛下!”

幽王早已目不转睛,死死盯着美人,听得此声,魂魄早已飘到云外去了!再见粉面,更是心旷神怡,忙说:“爱卿,快快平身!”

褒姒站起身来,眼波顺势向幽王扫去,幽王更是脚下如踏上了云中,飘飘然不知所以,忙说:“洪德听旨。”

洪德:“臣在。”

幽王:“寡人念你忠心耿耿,为国分忧,免了你父褒珦之罪,官复原职,敕封你为上大夫,在朝为官!”

洪德:“谢陛下!”

群臣中恰有正直之臣,看不过去,正欲上前劝谏,内臣忙喊一声:“散朝……”

百官只得退下。

褒珦被赦回府中,洪德便将此事讲叙于父,褒珦半日不语,许久才长叹一声,说:“娃儿啊!大厦将倾,你献了一个挖墙脚的人;人之将死,你送他毒酒一杯了!可叹周室,危在旦夕了啊!”

遂不吃不喝,数日后绝食而死。

散朝之后,幽王当即拥着褒姒,走向后宫。

后宫之内,顿时热闹起来,众侍女扶着褒姒,周身上下脱得赤条条的,五十多岁的虔婆,像市场上的牲口贩子,对她全身进行了仔细检查,摸遍了她身上每一处角落,从胸部到腹部,然后到最隐秘之处,都进行了全面查验。接着又送至浴池,香汤沐浴,兰麝熏身,才披着蝉纱,送到幽王琼台。

幽王早已是两眼望穿,正在急不可待时,猛见进来一个遍体如玉的人儿,款款而来。身尚未近而香已入鼻。见她一头乌发,披散肩头,恰如黑色锦缎,一直披到膝下。一张秀脸,粉如桃花,红如脂胭,白如莹玉,香腮如抹红霞。两只大眼,水汪汪如两潭秋水,荡着令人魂索的碧波,羞答答如云遮满月。幽王再也无法克制自己,扑上前拥了个满怀……

褒姒却如木雕泥塑,任凭他满是胡须的嘴,吻着她的全身,一双大手摸遍她每一个部位,亳无所动。蝉衫已褪,胴体全露,幽王像一头狂兽在发泄,强烈的刺激和重压几乎使她喘不过气来,她依然无声无息,无笑无颦,无动于衷……

随着幽王身子的最后几番抖动,他终于平静下来了,望着她依然胭红的两腮,他搂起褒姒,细看良久,才说:“美人为何始终无语?”

褒姒:“民女把一切都给了陛下,陛下尚欲何为?”

幽王干笑了两声,忙说:“哎,孤王是说,美人为何不言不笑?”

褒姒:“民女从不会笑。”

幽王猛醒:“啊,是孤王之过!忘了尚未封美人呢!无怪你口称民女。孤之过,孤之过也!”

说罢,揽褒姒于怀,猛然又狠狠地亲了她的乳头,笑道:“朕就先封你为妃,专宠琼台宫!”

褒姒依旧淡淡说:“谢陛下。”

幽王又紧紧地将她搂住,吻遍了全身,又压上身去……

至此,幽王便沉溺于琼台,常常数日不朝。朝政日渐荒废,国势更加衰微。此为幽王四年。

幽王的正宫申后,父亲却是他的舅父申伯,封于申地,与京畿为邻。幽王初年,申伯劝谏幽王不听,一气返回申国。申后产下一男,取名宜臼,立为太子。

申后见幽王纳了新宠,荒废朝政,不理国事,众臣议论纷纷,心下也十分不快,也想劝谏几句。于是领着几名宫女,寻至琼台而来。穿回廊,越台榭,进园门,却见花丛之中,幽王拥着褒姒正在亲吻抚摸,羞得申后两颊通红,进也不是,退也不妥,宫女忙叫一声“娘娘驾到!”幽王才放开褒姒,尴尬地冲着申后不知所为。偏那褒姒旁若无人,视若不见,生生地把头扭向了一边,顿时把申后气得火冒三丈!

申后喝道:“哪来的妖女,淫乱宫帏,难道没有王法?”

幽王忙赔下笑脸,说:“王后来了。这是孤王新娶美人,已封为妃,尚未与王后见礼,且勿见怪。”

褒姒起身,向着申后,略略见了个礼,径直扬长而去。

申后气得七窍生烟,冲着幽王嚷道:“看看,这就是陛下新娶的王妃?毫不知礼,真是气煞本宫!”

幽王:“王后不必生气,此乃乡下之女,不知礼数,孤给你赔个礼就是。”

申后:“只怕妾身领受不起。陛下为她数日不朝,百官怨声四起,以臣妾之见,陛下还是多想想江山社稷吧!”

幽王听了,心下不快,便说:“朝中之事,非妇人可问。王后若无事,且回宫去吧。”

申后原本就窝了一肚子火,听得这话,更难忍住,厉声说道:“臣妾敢问陛下,是要江山,还是要美人?岂能为了一个妖女,数日不朝,荒废国政,难道不怕落天下人的骂名吗?”

幽王大怒,喝道:“大胆!竟敢干预朝政,辱没寡人。孤不看你是王后,夫妻情分,而且刚纳新宠,喜事临头,定将你打入大牢!来人,将王后请回宫中,无事不得见王!”

申后也是一惊!才觉得自己言语太激,触怒了天颜,一时不敢再言,忿忿回宫而去。

太子宜臼听说此事,难以忍下一口气来,一边劝慰其母,一边潜入后宫,伺机教训褒姒。果然有一天,偶然撞见了,偏偏幽王不在身边,仅有几个宫女陪着前来观花。太子随即手执木棍,冲上前去,宫女吓得四散,一顿棍棒将花打得七零八落,揪住褒姒又是一顿老拳,连撕带扯,褒姒又羞又恨。她原本是乡下出生,挨得几下,也还受得,偏这一口气咽不下去,跑到幽王面前连哭带诉,把个幽王闹得怒火中烧,遂将太子逐至申国,交申伯管教。

不久,褒姒十月怀胎,产下一儿,取名伯服。

太子贬去申国,幽王天天宠着褒姒,却苦坏了正宫申后,孤独寂寞,夜伴孤灯,眼见褒姒又产下一男,幽王已存废嫡立庶之意,不由得又添新愁,又急又恨。心想他日若立了伯服为太子,坐了龙廷,哪里还有我母子的活路?心中又添了几分惶恐与不安,偏偏又无处可诉,无人相慰,免不得度日如年,常泪不干。

申后身边,有个服侍多年的老宫女,见申后天天不乐,有心为主上分忧,于是问道:“娘娘与其如此度日如年,何不召回太子,遇事身边有个商议之人?”

申后道:“宫廷之内,禁卫森严,如铁桶一般,如何能够传信于我儿?”

老宫女:“娘娘修书一封,托人捎至申国,待太子回宫,也可为娘娘分忧。”

申后长叹一声:“唉,即便写得了书信,又有何人可寄?”

老宫女:“老奴侍奉娘娘已经十多年了,娘娘待奴才恩重如山,时刻想为娘娘分忧,愿为娘娘送信。”

申后:“你既有此心,恐也无力。”

老宫女:“娘娘,奴才家本申国人,少时被送进宫来充当宫女,一直在娘娘身边。近日家中来信,家母病危,要老奴回家探视,娘娘若放老奴出宫,奴才岂不乘此为娘娘送信了?”

申后听后,也觉得有理,当即修书一封,其意无非是褒姒产下一子,有夺嫡之意,望太子早早回京,以设法应对云云。

然而申后并非思维缜密的人,如此重大的事,稍有疏漏,后果不堪设想。褒姒自从有了欲立正宫的凤愿,就时刻瞅着时机,巴不得抓住正宫半点疏忽,以行废立之事,故而早早买通了宫廷侍卫,日夜监视着申后。今见前脚贬走了太子,后脚便有宫女回申国探亲,自然不肯放过。宫门前捉住了老宫女,果然搜得密信,一并押至褒姒宫中来。

褒姒一见密信,气得咬碎银齿,柳眉倒竖,乘机又到幽王面前撒娇,哭哭啼啼,不依不饶。

幽王自得褒姒,恰正是如鱼得水,时时当作了一口气,捧着护着,巴不得早日立作正宫,加上褒姒借机撒娇胡闹,也正中下怀,不顾文武百官劝谏,将申后打入冷宫,废了太子宜臼,另立伯服为太子。朝中上下,又是一片哗然。

褒姒立了正宫,又立伯服为太子,以为定得褒姒的欢心,然而那褒姒仍冷若冰霜,不见笑容。幽王穷其计,难得其欢,不知如何是好。

宠臣虢石父献计说:“王后不苟言笑,必有事郁结于胸,当以散解之法。陛下何不带王后游览骊山?那里宫室嵯峨,环境清幽,山水秀美,足可赏心而悦目。既可观景赏月,亦可登高远眺,如此以释情怀,何所不乐?再者,先王之时,设烽火烟墩二十余处,大鼓数十面,专为外敌来犯,报警而设。若夜间点燃烽火,擂响大鼓,施放号炮,京郊诸侯闻声必至,一时万千军马,熙熙攘攘,齐聚骊山之下。大小诸侯诚惶诚恐,专候陛下一声号令。看到大王如此权高位重,一呼天下皆应,还愁王后不开怀大笑吗?”

幽王连连点头,笑道:“好计,好计!”

时郑伯恰在朝中,立谏曰:“不可!烽火烟警之台,专为防外冠入侵而设,非国家危难之时,不可举之。若为博王后一笑而戏了天下诸侯,一旦贼寇犯境,何以应对?”

幽王道:“如今天下,升平盛世,何来危难之时?孤王有心伴王后游骊山、离宫,再会会天下诸侯,有何不可?卿不必多言,孤意已决了!”

郑伯无奈,只得退下。

不日,幽王遂带褒姒登上玉辇,前呼后拥去游骊山。果然,那褒姒一出宫帏,脸色豁然开朗,不见忧愁之色,幽王暗自欢喜,在一大群宫娥、婢女、杂役、卫士簇拥之下,浩浩荡荡先游骊宫。正是飞阁重檐楼外楼,青山碧水画中画。一路风光恰意再游骊山,月已东升,群星璀璨。只见边塞山峰连星月,烽火上台势高宏。台前,堆放着大量柴草,专有士兵守护。褒姒不解,问幽王道:“陛下,这山上建如此众多高台,柴草如山,却是何意?”

幽王见褒姒今日兴味盎然,竟然主动开口相问,心下大喜,忙答:“这叫烽火台,如将柴草点燃,则烟火冲天,再擂响几十面大鼓,天下诸侯即刻聚会于此。”

褒姒:“原来是召诸侯的。今晚假若点燃这些烽火,定然十分壮观,再引来诸侯相聚,万千人马,热热闹闹,定然十分有趣!”

“如此,爱妃定然十分高兴了!”

“那是当然。就怕大王不肯为妾博此一欢!”

“只要爱妃喜欢,即刻点燃,又有何妨?”

“只怕大王点之容易熄灭难,宁为妾而戏诸侯?”

“只博美人一笑,朕在所不惜!”

“妙啊!看大王如何?”

幽王随即传旨:点燃烽火,擂响大鼓!

内侍朗声喝道:“圣上有旨,点燃烽火,擂响大鼓!”

原来这烽火台,沿着一条山脉,设立于大小山头之上,绵延数十里地,只须一处点燃,其余各处相继而应,刹那间几十处尽皆燃起,犹如一条火龙,夹杂着阵阵号炮之声,震天动地的鼓声,真是情景壮观,气势不凡。

京郊远近诸侯顿时着了忙,先听得号炮之声,又见烽火四起,以为朝廷定遇外敌入侵,一个个匆匆忙忙披挂起来,跨上战马,召兵率将,飞快集合军队,急奔于骊山之下,人人如临大敌,个个摩拳擦掌,准备着一场厮杀……

幽王与褒姒正在饮酒作乐,褒姒见片刻间来了这么多诸侯,个个耀武扬威,杀气腾腾,及至山下,并不见外敌犯境,个个松下一口气来,如泄了气的皮球,垂头丧气。褒姒觉得十分有趣,突然哈哈大笑起来。声传夜空之中,格外悠长,格外刺耳。众诸侯才发现被骗而来,受了一场羞辱,只得重新点兵,返回国中。

幽王见果然惹笑了褒姒,心下甚喜,即赐虢石父千金,以嘉其出此妙策,故后世有“千金买笑”之说。但由此而失信于诸侯,幽王将自食恶果了!

国舅申伯,原来也是个忠正之臣,自幽王登基,宠信三个小人,几次劝谏不听,一气之下返回申国,当被废了正宫,贬了太子,一时难按心头之忿,立即修了一本,专送京师,幽王打开本奏,只见上面写道:

“臣闻创业之艰,而守成则更不易也。昔日文、武二王,开拓周室江山,成就一番天地伟业,乃有今日江山社稷。成、康二王,仍不变祖宗之法,不忘民为根本,故有盛世,垂于青史。先祖曾戒曰:‘桀宠妹喜而亡夏,纣宠妲己而失殷’。此皆背师忘祖,不遵守成之道所至也,实为前车之鉴。今陛下宠褒姒而荒朝政,举峰火而戏诸侯,废嫡立庶,乘夫妇之义,伤父子之情,皆非守成之道也。桀纣之事复见于今天,夏、商之祸恐在异日,故望吾主收回成命,以使江山永固。臣申叩拜。”

幽王看过奏本勃然大怒,骂道:“此贼以古喻今,讽刺寡人,实在可恼!”

虢石父乘机进言说:“申伯为原正宫娘娘之父,太子宜臼之外公,正盼着他日太子登基,以享天下。今陛下废了正宫,贬了太子,自然其心存怨恨,所谓蓄势而发,定生后患,陛下不得不防。”

幽王:“以卿之见,该当如何?”

虢石父:“俗话说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不如乘其未备而先发制人。陛下可即刻点齐京都兵将,讨伐申伯,捉太子一并问罪。”

幽王:“准奏。卿即刻调集粮草,点兵聚将,准备伐申。下旨削去申伯封爵!”

虢石父领旨,准备伐申。

申伯自呈奏章,心下也暗暗焦虑,他深知幽王禀性,唯恐出现不测,当即派人前往京师,探听朝廷消息,不日,探哨回报,幽王下旨削了申伯之爵,已调集兵马,前来兴师问罪。

申伯得信,焦虑万分。

大夫吕章献计说:“语云:‘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我主当寻先机,给朝廷一个措手不及,不然,申国危险了!”

“依大夫之言,将作何安排?”

“我国小兵微,怎能与天朝抗衡?朝廷六万之众,一旦袭来,如泰山压顶。所以当朝廷之兵未动,我主即刻兵临京师,反客为主,反守为攻,才可以解今日之危!”

“如此以来需多少兵马?寡人哪来的这多兵将?”

“可以去借兵呀。”

“何处可以借兵?”

“西戎兵强马壮,何不求他们借兵?”

申伯一惊:“西戎?外狄也。只怕是引狼入室啊。”

“我们只借一旅之师,困住京师,救出申后,扶太子登位,便以金帛相谢,然后责其退兵,谅无大碍。”

“但是,难道不落国人非议吗?”

“如此又奈何呢?天子无道,废嫡立庶,宠信佞臣,贬斥忠良,国人怨声载道。况且朝廷之兵旦夕可至,申国存亡顷刻之间,舍此别无良策,只是权宜之计而已。”

申伯犹豫良久,终究无计可施,只得修书,备下金缯一车,派使臣前往犬戎借兵。

犬戎时刻贪中原膏腴之地,巴不得伺机进犯中土,捞上满满的一把。申伯之约,恰如肉包子送到狗嘴里,戎主当即收下重礼,复了回书,点军马三万五千人。左有先锋满也速,右有先锋孛丁,自领中路,气势汹汹杀奔镐京。申伯亦出兵五千相助,不消三日,便把京城围了个水泄不透。

幽王还未来得及调兵遣将,猛听说犬戎大军围了京城,吓得面如土色。虢石父谏曰:“我主不必心慌,立即点起烽火,各路诸侯必定来救,我等从城内杀出,里应外合,必大破犬戎!”

幽王听了,才略略心安,即命人点燃骊山烽火,偏偏烽火燃起,各路诸侯又恐是幽王相戏,不肯聚兵。整整一日未见一兵一卒,贼兵已开始攻城。

虢石父道:“目下贼兵不知虚实,待臣前去接他一仗,探探虚实。”

幽王以为然,忙说:“甚好!寡人即集合壮勇,以继其后。”

虢石父当即率兵五千,冲出城来。申伯见是石父,便对戎主说:“此人正是误国之贼,不可放过!”

右先锋孛丁,挥马舞刀冲出阵来,接住虢石父厮杀。虢石父不知深浅,一心想显显自己。孛丁却是犬戎猛将,未及数合,即将虢石父斩于马下。戎主挥师,乘势掩杀,刹那间攻破城门,戎兵杀入城中,逢人便杀,见房便烧,遇财就抢。申伯阻挡不住,急得干吼。城中大乱,顷刻间到处一片火海,杀声四起,平民死伤无数……

幽王还没有顾及调兵,即闻贼已入城,眼看得四处火起,杀声震耳,早吓破了胆,慌乱之中带了褒姒、伯服从后宫门逃出。此时郑伯恰正滞留京城,先见幽王戏了诸侯,便力责幽王之过,惹得幽王恼怒,正欲返回郑国,偏巧略一滞留,犬戎就攻破了京城,随之赶来护驾。出了北门,见幽王望骊山而逃。郑伯命人再举烽火,依然又无诸侯来救。正无计可施,不知逃奔何处,尹球恰又赶来,述及贼兵杀入王宫,放火烧毁宫室,抢掠府库,国家宝物被洗劫一空,宫内正是一片残砖断瓦,处处火海,遍地死伤,祭公亦死于乱军之中。听得幽王心惊肉跳,老泪横流。

未及多时,戎兵追至骊山,将骊宫又团团围住,并不断高喊:“莫要放走了昏君!”幽主与褒姒慌作一团。郑伯引兵诱敌于宫之前门,护幽王冲出后宫,逃脱而去。自横戈跃马,与敌接战,恰遇贼将古里赤,郑伯发起神威,一枪刺贼将于马下。贼兵见郑伯勇武,不敢向前。尹球护住幽王一路北逃,郑伯赶来,亲自断后,未及数里,贼兵又追杀而至,而且越聚越多。郑伯一杆长枪,压住阵脚,左右冲杀,敌不得前,戎主便命贼兵将郑伯团团困在核心,四面放箭,可怜郑伯,死于乱箭之中。

戎军追上幽王,见他蟒袍玉带,玉冠垂旒,知道就是天子,戎主挥刀冲上前去,一刀斩之。尹球吓得躲在车下,亦被拽出,挥刀杀之。唯有褒姒,戎主见她貌美,便要上前搂住。

褒姒大喝一声:“慢来!”

戎主一惊!忙道:“美人意欲何为?”

褒姒:“奴家又能何为?身为一个女流,背负杀母之恨,却招亡国之祸,奴家还有何话说?只有一死……”

戎主:“美人千万不可去死,随着本主,照样一生荣华富贵……”

褒姒突从怀中抽出一把尖刀,恨恨地说:“什么荣华富贵?天下之大,唯女人不被作人看!贱妾早已心死,生有何乐?死有何憾?这个世界已无我留恋之处,唯有恨,唯有怨……”

说罢,尖刀直插入心口,戎主一声惊叫,褒姒早已身亡。

此为幽王十一年,西周自厉王失政,仅传二代遂亡。

申伯领兵入城,面对四处狼烟,一片残破,慌忙命将士们扑灭大火,救死扶伤。及至宫廷,文武大臣早已四散奔逃,仅仅剩下损毁严重,空空荡荡的一座王宫。顿时只能深悔自己造下罪孽。刚刚救得申后,又听得戎主杀了幽王,褒姒亦自绝于当场,更是悔恨莫及。即刻命人收殓幽王及褒姒之尸,按君王之礼予以安葬。一面布告京城,安抚民心,联络朝中百官,收拾残局。

然而,戎主却入住王宫之内,天天狂欢,夜夜醉酒,数日未见撤兵的意思。戎兵横行街市,民众恨之入骨。申伯不得不当机立断,写出三封密信,分别送至北路晋侯,东路卫侯,西路秦侯,约会进京勤王,驱逐犬戎。又派人前往郑国,报知郑世子掘突郑伯为国捐躯之事,要世子领兵前来京师,杀犬戎以报父仇。

不日,郑世子掘突领兵来到京师,在京郊一战,挫了戎兵之锐气。三路诸侯接踵而至。就是晋侯姬仇,史称文侯;卫侯姬和,亦称武公;秦君羸开,后封襄公。加郑世子掘突,四路诸侯会聚,共商驱虏之策。

卫武公,年已八十,率兵万余,说:“老夫年迈,接申侯密信,率兵来扫荡腥羶,不知各位有何破敌良策?”

掘突说:“晚辈接申侯书,才知先父为护王驾,为国捐躯,故提兵欲报父仇。据称贼兵三万余众,其势不小,望前辈们各出良策,晚辈随时听从调遣。”

秦君说:“犬戎之意,无非抢掠财物、女子,所以贪欲重而斗志弱,吾等今夜三更突然袭城,定然能打贼一个措手不及!”

晋文侯:“此计大妙!在下以为可攻其东、南、北三门,留西门放他逃出,郑世子伏于西门之外,乘机掩杀,必大败贼寇!”

秦君:“甚好!此事当通知申侯,令其以作内应。这样才能必胜了!”

众皆称善。

申伯得知诸侯兵已聚齐,心下暗喜,乃与小周公密议,当夜大开城门,以便诸侯攻入。又向戎主献策,命右先锋孛丁先行押运所获宝物归国,命左先锋守其东门,以分散犬戎兵力,戎主以为善,依其而行。岂料孛丁刚领兵而去,三更时分,诸侯兵先劫了东门大营,满也速于梦中惊起,慌忙应战,却被诸侯兵一路杀来,戎兵无力抵抗,四散奔逃,直入东门而来,其他南、北城门同时大开,诸侯兵乘势杀入城中。

戎主应申伯之约,破京师、杀幽王,原本也是为了抢掠,贪图享乐,故不曾有苦战、应急之变,一入王室,便夜夜欢娱,高枕无忧,正在梦中之时,猛听杀声四起,众军已杀入宫来,慌忙起身应战,却见四处皆敌,个个勇猛异常,如潮水巨浪翻卷而来,实在无法抵抗,听得东、北、南三门俱失,只得杀出西门,仓皇逃窜!

猛然,黑夜中一声炮响,郑世子掘突引兵拦住了去路,戎主只得纵马应战,杀了几个回合,其他诸侯又追杀而来,戎主不敢恋战,虚晃几招,冲出重围,落荒而去。一夜之间,除逃脱了戎主和几员大将,三万戎兵,损失大半。

天色大明,文武百官见戎兵已逃,纷纷聚会王宫,各路诸侯齐聚而来。申伯即请众人,会商国事。

卫武公说:“国不可一日无主,今幽王已崩,当立新王。”

申伯应道:“太子宜臼,被贬于申地,可扶为新主。不知各位意下如何?”

武公:“既然太子在申,无论是否被贬,都应为继位之人,理当迎归,继天子位。”

文侯:“武公所言极是。今幽王已崩,是非已明,当扶太子继位。”

郑世子掘突说:“在下此来,无尺寸之功,愿领兵前去恭迎太子。”

申伯:“甚好!在下尚有车三百乘,正好以此迎驾。”

于是,郑世子掘突备驾前往申地。太子宜臼自从申伯走后,一直焦虑不安,不知朝廷的变故。加之遭贬,已作为庶人,更是心烦意乱,度日如年。见郑世子前来迎驾,才知幽王已崩,褒姒、伯服皆亡,心下正是悲喜参半,只得登车,前往京师。

诸侯中,唯武公年长,爵位最高,公推他主持新王登基仪式。申伯则选定吉日,告慰宗庙,然后为太子服衮加冕,登天子位,秦、晋、卫、郑、申诸侯及文武百官朝贺已华。至此宜臼为周天子,史称“平王”。

是年乃公元前770年(辛未),楚若敖二十一年,史家称此年为春秋之始年。

平王升殿,众臣、诸侯朝觐已华,平王说:“寡人今日得登天子位,皆因诸侯努力勤王之功,外公申伯忠诚辅佐之力,故而该宜封赏。”

申伯即跪伏于地,奏曰:“陛下,臣不慎借兵犬戎,至有京都之乱,罪莫大焉!陛下不治臣之罪,臣已惶恐,更不敢提封赏二字。”

武公说:“臣启陛下,褒姒以美色蛊惑先王,至有废嫡立庶,扰乱朝纲。申侯借兵犬戎,虽有不当,确也属无奈之举,幸得联络诸侯,驱逐戎虏,臣以为可以将功抵过,望主三思。”

秦君即刻附议,忙说:“臣启陛下,武公之言甚当。”

申伯说:“启陛下,古云‘赏罚不当,则国政不明’。虢石父、祭公、尹球三人欺君误国,虽已身死,亦当削去封爵。念及终究死于王事,其家人余者不究。而卫侯、晋侯、秦君、郑世子皆勤王有功,理当加封。郑伯友为国捐躯,亦当追谥,以彰其后。”

平王颌首,即加封如下:卫侯姬和进封为公;晋侯姬仇加封河内附庸之地;秦君加封为伯,列为诸侯;郑伯友赐谥为桓;世子掘突袭爵为伯。小周公口亘任太宰之职;申后为太后。并出榜安民,抚慰天下。

次日,诸侯辞朝面君,平王再封卫侯为司徒,郑伯掘突为卿士,在朝与太宰一同辅政。其余诸侯各自归国。

平王虽登了天子位,但见京城被犬戎洗劫,街市颓废,宫廷残破,失去了昔日的繁荣。加之犬戎入侵之后,既熟悉了路径,又尝到了甜头,不时虎视眈眈,常常流窜骚扰,民众不安,社会不安,市场萧条,农桑难兴。平王甚是忧虑,就有心迁都,但其个性懦弱,少谋寡断,几次欲向群臣言明,却又瞻前顾后,犹豫不决,终难开口。

成王时,周公旦东征,便着手营建洛阳行宫,经多年修建,已颇具气势,宫阙巍峨,气势磅礴,十分壮丽。加之位处中原腹地,人烟稠密,四方聚汇,商贸往来,繁荣兴旺,揽天下形胜,实为都市之地。

平王经反复权衡,决定私下先召太宰商议。

小周公口亘,刚直忠正,忧国忧民。自庚午事变,见宫廷残破,市井萧条,时有犬戎相扰,即忧心忡忡,苦无振兴之策。几次临朝,见平王常常欲言又止,料定欲有所为。一日早朝毕,群臣散去,太宰见平王相召,随之来到偏殿,问道:“陛下有何事相召,微臣请旨。”

平王叹了口气,说:“老王叔,朝堂之上,你我君臣,朝堂之下,你我就是一家了。寡人有一事,唯恐群臣非议,故而几度欲言又止。今求教王叔,望不吝赐教。”

太宰:“请吾王下旨,微臣万死不辞!”

平王:“孤自登基以来,内忧外患,寝食难安。犬戎不时侵扰,百姓难得宁日,宫廷残破,府库一空,市井萧条。孤欲东迁洛阳,只恐群臣抗谏,反而有贪安思逸之嫌。不知太宰意下如何?”

太宰沉吟良久,才说:“迁都之事,关系江山大计,宗庙社稷,故不得不慎。群臣各述己见,或据理抗争,也是理所当然。既然陛下心意已决,就当与群臣共同面议。”

平王:“不知太宰意下如何?”

太宰:“王若意已决,臣遵王之意。”

平王:“如此,孤王心下有底了。”

次日,大会群臣,议迁都洛阳之事。

平王说:“今日召集众卿,寡人有一事需与众卿共议。自庚午事变,犬戎入侵,岐丰之地,半为戎占,至今烽火不绝,农桑不兴,市井萧条,民无宁日。且宫廷焚毁过半,处处残壁断垣,已失天朝之威。而且朝堂上下,人心不安,惶惶终日。故寡人欲迁都洛阳,特与众卿商议。”

太宰奏道:“陛下所虑者,是宫廷被焚,营建不易。今府库空虚,无力筹措,即便重修,必然又劳民伤财,惹起民怨。况犬戎不时侵扰,战乱不止。京都是国家脏腹之地,不可不安,不可不宁。且东都洛阳自成王兴建,聚帝王之气,扼天下形胜。故迁都之事,臣以为可。”

这番话说了出来,众臣各人意会在心。于是有人出班,奏道:“洛邑乃天下之中,四面汇聚,八方入贡,成王相之,周公筑之,以为东都。此地统领中原,接纳天下诸侯更为其便,臣等无异议。”

平王正欲颁旨,尚未提朱笔,卫武公厉声说:“陛下,老臣以为迁都之事,绝不可贸然而行!”

平王顿时一惊,搁笔问道:“老司徒有何见教?”

武公弹冠整衣,说:“京都,乃社稷之本,祖宗的根基,岂可随意而迁?先王于洛,营其宫阙,二百余年,只作行宫,陪都而已,何曾有迁徙之念?犬戎乃豺狼之性。申公借兵失策,开门揖盗,戮及先王,毁及京师,百姓死伤无数,此乃不共戴天之仇。吾王当励志图强,厉兵秣马,效历代先王南征北战,克敌制胜,当举兵北伐,虏获戎主,以献宗庙,以雪国耻,并安定民心,扬我天威,岂可忍让避仇,国都东迁?今宫阙被焚,朝堂残破,正可以激励我志,不忘前车之鉴,时刻有奋发之心。而况尧舜在位,茅茨土阶,禹居卑宫,不以为陋,乃为千古之圣君!岂可唯求宫室之壮美,而失我华夏之志吗?”

太宰说:“不然。司徒之言,不过安常之论,未见事之真谛也。先王失政,已作前鉴,何必深咎?而平伐犬戎非一日之功,能够旦之兴兵,夕之而平吗?今百姓深受其难,农桑不兴,市井萧条,府库空虚,兵少将缺,何以兴兵北伐?只有相对安定的环境,才能发展生产,厉兵秣马,拒敌于国门之外,北伐斩敌之酋,以雪国耻。”

武公:“老臣年愈八十,陛下不忘耄耋,致臣位列六卿,故臣方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臣以为,镐京左有铕函,右有陇蜀,披山带河,沃野千里,故建都二百余年,得天地之灵气,据华夏而鼎立。洛阳地势平衍,无险可据,无势可守,乃四面受敌之处,故先王虽并建两都,仅备一时之需,巡视天下临机而幸。吾王若弃镐京而迁洛邑,恐王室由此而渐衰了!”

太宰:“司徒之言差矣!迁都乃为百姓所计,民安则社稷可安,民顺则江山稳固。殷都八迁,未见因迁都而国衰。尧舜八迁,终成华夏之圣帝。迁都洛邑则更能统领天下,掌控诸侯,何言由此而衰?”

平王:“老司徒过虑了。寡人为天下百姓,东迁实非得已。今百姓畏惧犬戎,如畏豺虎,朝廷却无力抗拒。一旦贼骑长驱而入,民心四散,误国之罪,谁能任之?故,孤王决心已定。”

众臣齐奏曰:“我等愿随陛下,东迁洛邑。”

武公见孤掌难呜,无力回天,只得长叹一声,辞官返回了卫国。

于是,太史择定吉日,出榜昭示百姓,将迁都之由祭告宗庙,迁七庙神主于新都洛阳。迁移之日,免不得无数百姓抛离故土,携家带口,扶老搀幼,哭哭啼啼,一路往东而去。

秦伯听说平王东迁,亲自率兵护驾,保着平王及文武百官,前往新都。

迁都既定,各路诸侯皆进表称贺,或贡献方物,唯荆楚不到,平王心下不悦,决定兴兵伐楚。

平王东迁洛阳,从此称为东周,史家称为春秋之始。欲知后事,且看下章。

第七章 百年沉寂

同类推荐
  • 死刑白名单

    死刑白名单

    盘点近十年间警方极力侦破,最终却悬而未果的“非常式”冤案错案。性欲倒错的变态土豪,虐尸恋童的斯文大叔……独特的写作视角,将极度残忍的犯罪手法血淋淋剥给你看……还原法网之外的故事,让背后的事实震撼到你。杀人不偿命,飞雪六月天!死刑白名单,国内首部第一人称冤案错案类小说,带给你身临其境般的感受,一同走进那“疏而不漏”的边缘地带!
  • 公交车里等你的“人”

    公交车里等你的“人”

    车来了,可是怎么一个人都没没有……等车最痛苦不是眼看着要坐的那辆车奔驰而去,而是等来了一辆没有人坐的末班车,因为这一辆车很可能开不到你要去的地方……
  • 棋逢对手

    棋逢对手

    职场之上,没有永远的赢者,谁都无法预料下一个出局者会是谁。职场菜鸟、神秘店长、集团高层之间,敌友难辨,谍影重重。阴谋、圈套、暗算,接踵而来;职场、情场、商战,相互交织。一个初出茅庐的职场菜鸟,卷入了集团高层的明争暗斗之中,公司内战,一触即发。职场之路,步步惊心。下一步,她该怎么走?
  • 王家小姐

    王家小姐

    《王家小姐》为王安的原创小说,于微信号“王家小姐”连载。小说以三十年代上海滩为背景,讲述在乱世中的恩怨情仇与民族大义。
  • 月光城

    月光城

    瑰丽的幽蓝色光芒神秘地照耀着这片一望无际的海洋。一道闪电划破了夜的宁静。短短数秒之后的雷鸣声惊醒了一只正在海上漂流的枯木上休息的乌鸦,乌鸦受惊地拍打了几下翅膀,之后又合上了翅膀闭目休息。枯木随着海风的吹动缓慢地摆动着。
热门推荐
  • 我不是文娱才子

    我不是文娱才子

    在媒体和粉丝眼里,他是才华横溢、学贯中西的大才子。在他们看来,张扬会成为一个时代的标签。但是张扬不想这样,他不想当才子,压力太大、负担太重。他不想当明星,那样太累、不自由。他想要当一个个性洒脱、口无遮拦的人,他想要当一个可以肆意洒脱的人。
  • 大梵道

    大梵道

    我们的故事发生在明朝永乐年间,讲述了何谦与他的小伙伴们在江湖中的精彩故事,一场不平凡的江湖寻道之旅即将拉开大幕。。。江湖,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恩怨情仇,谁解其中因缘;义薄云天,谁知个中伤悲;南柯一梦,水月镜花,江湖,终只是一部所有人的童话而已......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于何处?道在天地,道在你我,道在佛祖拈花一笑间.....
  • 沁我

    沁我

    花沁和于淼在高二这一年相遇了,犹如小白兔遇上了大灰狼,大灰狼殊不知他改变了小白兔的一生。
  • 综漫之狩异猎人

    综漫之狩异猎人

    主角穿越综漫,猎杀异人,只可惜主角脸黑。这是个脸黑也能拯救世界的故事。某迷之生物:少女,少男们,请跟我签订契约,成为马猴烧酒吧。雪宫绯也:去死吧,魂淡小町。(人物角色转变)雪宫绯也→雪宫绯月→影夜姬
  • 量子之海的掌控者

    量子之海的掌控者

    又名《量子之海的掌控者》同样是穿越但是没有系统,因为罗恩打算自己做一个。罗恩本来觉得自己是个普通人,但其他人都说自己很特殊,好吧,你们说的对,我就是很特殊。我甚至不算是人类?同样是舰长但是我的女武神贼能打,而且我的朋友还很多。同样是提督但是我从来不用赌船,因为我的舰娘独一无二。看着自己的世界,罗恩欣慰的笑了。恩——明天去那个世界玩呢?
  • 武官谋国

    武官谋国

    失去了历史这把最重要的利器,穿越者该怎么办?楚砚依旧闯出自己的路来。他明白,阅历与胆识比所谓的历史大势更重要。在一个架空的世界,一位穿越者作为一名武官所演绎的精彩。感谢中国作者素材库免费封面支持
  • 诸天万界战争

    诸天万界战争

    一剑一拂尘,行走诸天万界,演无尽战争。是毁灭诸天,是再造诸天!许秋,一人为之!(PS:超武世界,非常危险!)
  • 此夜难为情

    此夜难为情

    身受重伤的他不顾死活将她救出囹圄,逃亡的路上,她看清自己的内心早已经爱上了那个为自己拼命的男人,却不知为何,心里爱着他,却与别人稀里糊涂的春宵芙蓉帐,最终要以离开他来报答他的救命之恩。爱恨情仇彼此之间的你争我夺都被她看在眼里,万难的选择。亲兄妹间的爱情真的能长久吗?即便她并非这具身体的真正主人。谁都不知,她只因为逞英雄而落入这里的穿越者,爱他还是爱别人都注定无法与其厮守。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最强大神在隔壁

    最强大神在隔壁

    命运就像过山车,她从来没想到,世界上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 盲僧传奇

    盲僧传奇

    三尺布,蒙眼不遮心;三寸拳,诛恶不逞凶;三分气,服天服地服情谊,就是不服强!看瞎眼盲僧的江湖沉浮路,盲僧不睁眼,睁眼天下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