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82500000017

第17章 唐梨园新考

■周伟洲

唐代梨园在中国音乐史上占有重要的一页,对后世影响甚巨。在唐代史籍、诗歌、笔记小说,乃至唐以后的文献中,也多提到梨园和梨园弟子。大约自明代以后,唐梨园由乐工之总称,逐渐演化为戏曲之代名。传至今日,梨园和梨园弟子已成为戏曲及优伶之总称,而且将其渊源追溯到唐之梨园。尽管如此,唐代梨园对我国音乐、戏曲的发展仍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有必要对其进行认真、深入的研究。

然而,自唐以后,历代文献对梨园的记述不详,且相互牴牾,莫得其要领。近代以来,关于梨园的论著不多,其中影响较大者,如陈寅恪先生《元白诗笺证稿》中所说:“唐长安有二梨园,一在光化门北,一在蓬莱宫侧。其光化门北者,远在宫城以外。其蓬莱宫侧者,乃教坊之所在(详徐松两京城坊考)”。后《辞海》“梨园”条似采此说,仅改蓬莱宫侧教坊之所在为“宜春院”地。又在20世纪80年代初,李尤白先生撰《梨园考论》一文,影响颇大,先后在国内许多杂志、报刊刊载和报导。作者于1995年正式出版《梨园考论》一书(陕西人民出版社),收录原发表之论文。其主要观点是:唐梨园“不妨被目为我国历史上第一所规模完备既培训演员(弟子),又肩负演出任务的综合性的‘皇家音乐、舞蹈、戏剧学院’。”其地在唐长安光化门北,即今西安市未央区未央宫乡大白杨村村西,而不在此外任何别的地方。

国内学界也有不同意李尤白先生论点者,如著名的音乐史家任半塘先生。他于1984年撰写出版的《唐戏弄·杂考》中,收录有《梨园考》(下简称《梨园考》,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一篇。此文主要论点是:(1)利用大量文献资料,辨明唐代梨园的主业是音乐,兼及歌舞,与戏曲无涉。自宋以后,对此分辨不清,以至今日仍有误解。(2)详细考证了唐梨园机构及分布,认为按其所属及地点可分为:禁苑梨园(唐长安光化门北)、宫内梨园(男部梨园子弟,即梨园法部在蓬莱宫侧,女部梨园弟子在东宫宜春北苑,又名梨花园)和太常梨园(太常梨园别教院和洛阳梨园新院,均在各自太常寺之西北)。(3)叙述了梨园形成发展情况及与太常、教坊(包括宜春院)的关系等。

仔细研读李、任两位前辈的论述,从学术角度讲,我认为任先生所论较为严谨和允当。而李先生之考论,不仅将唐代的乐舞、散乐百戏及萌芽的戏剧等统归入“梨园”之中,把教坊、宜春院等组织也混同于梨园,而且仅承认长安光化门北之禁苑梨园,而否定唐代文献明确记载之其他梨园。因此,李先生所论还有进一步讨论的必要。不过,李先生在发掘、研究和宣传梨园方面,引起巨大反响,其功是不可没的。

尽管学术界主要有以上两种关于唐代梨园的观点,但是截至目前,关于唐代梨园的论著、辞典等,仍然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如《辞海》、张永禄主编之《唐代长安辞典》、《中国历史大辞典·隋唐卷》、袁明仁等主编的《三秦历史文化辞典》,以及叶栋《唐代音乐与古谱译读》、赵文润主编之《隋唐文化史》、王永平《唐代游艺》等。此其一。20世纪90年代以降,随着陕西文物考古事业的发展,又有唐代新的遗址发现,于唐梨园研究增加了一些珍贵资料。此其二。因此之故,撰此《唐梨园新考》一文,以求正于方家。

关于唐梨园的来源、机构等问题,上引任半塘先生《梨园考》一文已有详细论述,其论点笔者基本赞同,故下面仅作简约的叙述。

考唐代梨园之名,至少在唐中宗时(684年,705—709年在位),甚至以前就已存在,原在禁苑(即长安光化门北)内,是当时宫廷合乐、按乐和游乐的场所。内有梨园亭、毬场和景色宜人之园林,也是唐代帝王风景游赏和举行拔河、击毬、狩猎的娱乐之地。安史之乱后,其余梨园均废,仅此禁苑梨园犹存。据《唐会要》卷三四记:“大历十四年(779年)五月,诏罢梨园伶使及官冗食三百余人,留者隶太常。”《梨园考》据此认为禁苑梨园废于此时。至唐宪宗元和年间(806—820年),又有所谓“宣徽院”,出入供奉。唐文宗开成三年(838年)四月,“改法曲名仙韶曲,仍以伶官所处为仙韶院”。“此即变相之梨园,如宣徽、仙韶院等乃复产生”。而所谓唐代梨园,名实相符,历时最长,自当以此禁苑梨园为是。其地在唐长安城光化门北,李尤白考证在今西安未央宫乡大白杨村西,离光化门稍远偏东。因此梨园遗址未曾发现,故其确址还难以最后定断。

到盛唐时,情况又发生了变化。据《唐会要》卷三四记:“开元二年(714年),上(玄宗)以天下无事,听政之暇,于梨园自教法曲,必尽其妙,谓之‘皇帝梨园弟子’。”《新唐书》卷二二《礼乐志》亦记:“玄宗既知音律,又酷爱法曲,选坐部伎子弟三百教于梨园,声有误者,帝必觉而正之,号‘皇帝梨园弟子’。……梨园法部,更置小部音声三十余人。”《旧唐书》卷二八《音乐志》所记与《新唐书》同,仅最后记:“以置院近于禁苑之梨园。”《梨园考》引上述资料后,认为《唐会要》所记玄宗选坐部伎子弟三百教习于梨园,始于开元二年误,当为天宝四载(745年)左右。理由是文献所记沉香亭、长生殿梨园弟子奏乐事,是以杨贵妃为中心人物。故梨园弟子之出现应在杨贵妃入宫之后。此说难以成立,不能因文献记杨贵妃与玄宗在沉香亭、长生殿有梨园弟子奏乐,而否定在此之前有梨园弟子,从而怀疑《唐会要》的明确记载。又《雍录》卷九”梨园”条也明记:“开元二年,置教坊于蓬莱官,上自教法曲,谓之梨园弟子。”

玄宗所选的三百梨园弟子(《梨园考》谓之”男部”)所在的梨园,依上引文献,有谓在“近于禁苑”(即非在禁苑),有记为蓬莱宫侧之教坊(内教坊)。《梨园考》谓,均属可疑,确址不详,但又决非远离宫廷之禁苑梨园,故只记为在“蓬莱宫(即大明宫)侧”。按《新唐书》卷四八《百官志》记:“武德后,置内教坊于禁中。武后如意元年(692年),改曰云韶府,以中官为使。开元二年又置内教坊于蓬莱宫侧,……京都置左右教坊,掌俳优杂技。自是不隶太常,以中官为教坊使。”开元二年所置内教坊,在蓬莱宫侧,即东内苑内,右教坊在光宅坊,左教坊在延政坊(后改为长乐坊),均可谓在蓬莱宫侧。如果上述开元二年玄宗选坐部伎子弟三百教习,时间无误,那么当时的三百梨园子弟就很可能居于内教坊之内,《雍录》及陈寅恪先生所论为是。

前引《新唐书·礼乐志》还记:“宫女数百,亦为梨园弟子,居宜春北院。”《太平御览》卷五八三引《明皇杂录》亦记:“天宝中,上命宫女子数百人为梨园弟子,皆居宜春北院。”唐诗又称宜春北院为“梨花园”。

以上置于宫廷的男女梨园弟子,虽未见文献直接记有“梨园”之名,但因均称“梨园弟子”,且后世所谓之梨园弟子主要指此。又宜春北院(在东宫宜春院北)又名梨花园,名实相符。故《梨园考》谓以上男女二部之梨园弟子所居处,皆可名之为“宫内梨园”,是十分精当的。

此外,天宝时,唐朝的太常寺(掌礼乐、郊庙、社稷之事)还设置有梨园。《册府元龟》卷五六九记:“又有别教院,教供奉新曲。太常每凌晨,鼓笛乱发于大乐署。别教院廪食常千人。”《唐会要》卷三三亦云:“太常梨园别教院,教法曲乐章等。”其地应在西京太常寺西北。东都洛阳太常也有名为“梨园新院”的机构。据段安节《乐府杂录》后附文记:“乐具库在望仙门内之东壁。俗乐,古都属乐(梨)园新院。院在太常寺内之西北也。……古乐工都计五千余人,内一千五百人俗乐,系梨园新院,于此旋抽入教坊。计司每月请料,于乐寺给散。”以上太常寺所属之梨园,《梨园考》谓之“太常梨园”,也甚妥当。

不仅如此,1995年5月,陕西考古工作者在今临潼华清池,即唐华清宫内,发掘一遗址,名之为唐梨园遗址。即是说,除上述禁苑、宫内、太常梨园外,在华清宫内还有一梨园。此说是否有据?初审之,确令人生疑。《梨园考》引清汪汲《事物原会》三七“教坊梨园”条:“今西安府临潼县骊山绣岭下,即梨园地也。”而后说:“未知何据,殊不可解。”其实,如果仔细研究,在唐华清宫内确有一梨园。

按清毕沅新校正之《长安志图》卷上有一幅“唐骊山宫图(中)”,在图里华清宫津阳门(北门)东侧瑶光楼南,标画出“小汤”和“梨园”。此图后注:“元祐三年(1088年)中秋日,武功游师雄景叔题石刻,在临潼”。则此图原系宋代游师雄所题石刻,而1995年在唐华清宫遗址上发掘之小汤和房舍遗址之位置,与石刻上的完全一致。即是说,考古工作者是以此石刻图定遗址为梨园的。

又清毕沅撰《关中胜迹图志》卷五华清宫条内云:“瑶光楼:《长安志》:津阳门之东曰瑶光楼。楼南有小汤。《临潼县志》:小汤之西有梨园。”此乃《临潼县志》所记,可能也是依据上述游师雄所题之石刻。

或云上述资料仅清人引宋游师雄石刻,时代晚,且不可靠。其实,唐人也早已提到华清宫之梨园。如唐郑嵎《津阳门诗》并序云:“津阳门者,华清宫之外阙,南局禁闱,北走京道。开成中(836—840年),嵎常得群书,下帷于石瓮僧院,而甚闻宫中陈迹焉。今年冬,自虢而来,暮其山下,因解鞍谋餐,求客旅邸。而主翁年且艾,自言世事明皇,夜阑酒余,复为嵎道承平故实。翌日,于马上辄裁刻俚叟之话,为长句七言诗,凡一千四百字,成一百韵,止以门题为之目云耳。”其诗有云:“瑶光楼南皆紫禁,梨园仙宴临花枝。迎娘歌喉玉窈窕,蛮儿舞带金葳蕤。”下本注:“瑶光楼即飞霜殿之北门。迎娘、蛮儿(即谢阿蛮)乃梨园弟子名闻者。”此明言华清宫内有“梨园”,且在瑶光楼附近,与前述文献所记相合。

为什么唐华清宫内会设置梨园?《雍录》卷四记:唐贞观十八年(644年),“诏阎立德营建宫殿,御汤各(名)汤泉宫。太宗临幸,制碑。咸亨三年(672年),名温泉宫。天宝六载(747年)改为华清宫,于骊山上益治汤井为池,台殿环列山谷”。在盛唐时,唐玄宗“每岁十月幸,岁尽乃归”,频繁地临幸华清宫。每至此,王公大臣、百官翊卫随从,更有号为“皇帝梨园弟子”的歌舞伎人伴随,表演歌舞。其中最重要一次是在天宝十四载(755年),据《明皇杂录》等书载:此年“六月一日,上幸华清宫,乃贵妃生日。上命小部音声。小部者,梨园法部所置,凡三十人,皆十五已下,于长生殿奏新曲。”宋乐史撰《杨太真外传》卷下亦记:“上每年冬十月,幸华清宫,常经冬还宫阙,去即与贵妃同辇。”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有《江南遇天宝乐叟》诗,内云:“白头病叟泣且言,禄山未乱入梨园;能弹琵琶和法曲,多在华清随至尊。”另一首《梨园弟子》诗云:“白头垂泪话梨园,五十年前雨露恩;莫问华清今日事,满山红叶锁宫门。”由此可见,凡是讲盛唐梨园弟子事,均多与华清宫有关。

梨园弟子既然常随驾至华清宫,其在宫内之居处,自然也可称之为梨园。其傍之小汤,当为弟子沐浴之所;东缭墙之“按歌台”(见《雍录》卷四),则当为梨园弟子按歌合乐之处。因此,我们称此梨园为“华清宫梨园”,以别于上述梨园。

自华清宫梨园(包括小汤)遗址发掘之后,临潼县华清池管理处在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下,于小汤及梨园遗址上修建了“唐梨园文化艺术陈列馆”。馆总面积2000多平方米,历时16个月,于1996年8月18日竣工。该馆为建筑大师设计,三层仿唐楼阁,古朴典雅。楼下遗址用沙填塞,以兹保护,沙土层上架起厚厚一层水泥,其上建筑拔地而起。楼底层为小汤遗址和梨园艺术展,中层为唐乐舞表演大厅,上层为唐茶道;融唐梨园文物展与唐乐舞、茶道于一体,寓教于娱乐之中,品味极高,格调高雅。

唐梨园虽极盛于唐开元、天宝年间,其时机构有四,居处有六,分处东西两京,梨园弟子达数千人之多。然而,仅过了三十余年安史之乱爆发,梨园荡然,弟子流落各地,命运悲惨。据《明皇杂录》记,安禄山攻陷两京后,“尤致意乐工,求访颇切,于旬日获梨园弟子数百人。群贼因相与大会于凝碧池,宴伪官数十人,大陈御库珍宝,罗列于前后。乐既作,梨园旧人不觉歔欷,相对泣下,群逆皆露刃持满以胁之,而悲不能已。有乐工雷海清者,投乐器于地,西向恸哭。逆党乃缚海清于戏马殿,肢解以示众,闻知者莫不伤痛”。玄宗返长安后,思念旧人,高力士潜求于里中,“因召与同去,果梨园弟子也”。《唐诗纪事》也记:梨园弟子李龟年于安史乱后流落江南,曾唱王维“红豆生南国”诗。上引白居易《江南遇天宝乐叟》、《梨园弟子》诗,都是当时沦落各地梨园弟子之写照。这正如段安节《乐府杂录》中所说:“洎从离乱,礼寺堕颓,簨旣移,警鼓莫辨。梨园弟子半已奔亡,乐府乐章咸皆丧坠。”

尽管如此,梨园及梨园弟子在唐后期,乃至宋以后,影响颇大,凡提及唐代乐舞者,皆多涉及梨园。这在唐后期诗歌中反映最多。《全唐诗》收录此类诗不少,兹举几例:

孟简《酬施先辈》:“襄阳才子得声多,四海皆传古镜歌。乐府正声三百首,梨园新人教青娥。”(卷四七三,第5371页)

施肩吾《赠郑伦吹凤管》:”喃喃解语凤皇儿,曾听梨园竹里吹。谁谓五陵年少子,还将此曲暗相随。”(卷四九四,第5602页)

和凝《宫词百首》之一:“白玉阶前菊蕊香,金杯仙醖赏重阳。层台云集梨园乐,献寿声声祝万康。”(卷七三五,第8396页)

元稹《华原磬》:“玄宗爱乐爱新乐,梨园弟子承恩横。”(卷四一九,第4615页)

元稹《何满子歌》:“梨园弟子奏玄宗,一唱承恩羁网缓。”(卷四二一,第4632页)

白居易《华原磬》:“梨园弟子调律吕,知有新声不知古。”(卷四二六,第4692页)

白居易《胡旋女》:“天宝季年时欲变,臣妾人人学圜转。中有太真外禄山,二人最道能胡旋。梨花园中册作妃,金鸡障下养为儿。”(卷四二六,第4692页)

唐梨园及梨园弟子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影响和魅力,除梨园系由皇帝亲任教习,乐舞新颖,人才辈出而外,还与当时盛行之唐诗有密切的关系。开元、天宝时的著名诗人大多为梨园作词,或其诗被梨园弟子所传唱。大诗人李白曾被召进宫内,牡丹盛开,玄宗命其作新乐词。李白“进《清平调词三章》。……上命梨园弟子约略调抚丝竹,遂促龟年以歌。”刘禹锡《酬杨司业巨源见寄》诗云:“渤海旧人将集去,梨园弟子请词来。”上引《唐诗纪事》记李龟年曾唱大诗人王维“红豆生南国”诗,又说“春风明月苦相思”等篇,“皆维所制,而梨园唱焉”。最有意思的是,唐代传奇有薛用弱撰唐代诗人王之焕一篇,内记:“开元中诗人,王昌龄、高适、王之焕齐名。”一日三人至旗亭小饮,“忽有梨园伶官十数人,登楼会燕”。后又有“妙妓”寻徐而至。三诗人因私相约:“我辈各擅诗名,每不自定其甲乙,今者可以密观诸伶所讴,若诗人歌词之多者,则为优矣。”结果王之焕见开初歌伎唱高适、王昌龄诗,遂指一伎音容最佳者,说其一定唱自己的诗。果然,此伎高歌王之焕《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此传奇中记开元时有“梨园伶官”,亦可证梨园(宫内梨园)开元二年已设置。总之,唐诗、乐曲在梨园得以相得益彰,互为激扬,影响深远是自不待言的。

梨园主要是教习、演奏法曲,特别是供奉新曲,那么梨园有哪些曲目呢?据《唐会要》卷三三记:“太常梨园别教院,教法曲乐章等:王昭君乐一章,思归乐一章,倾杯乐一章,破阵乐一章,圣明乐一章,五更转乐一章,玉树后庭花乐一章,泛龙舟乐一章,万岁长生乐一章,饮酒乐一章,斗百草乐一章,云韶乐一章,十二章。”

除上述十二曲目外,属梨园教习或演奏之法曲还有:霓裳羽衣曲、大定乐、赤白桃李花、堂堂、望瀛、献仙音、火凤、春莺啭、荔枝香、雨淋铃、听龙吟、献天花、碧天雁。

另据宋乐史《杨太真外传》记:“上尝梦十仙子,乃制紫云回。”下注云:“玄宗尝梦仙子十余辈,御卿云而下,各执乐器,悬奏之。曲度清越,有仙府之音。有一仙人曰:此神仙紫云回,今传授陛下,为正始之音。上喜而传受。寝后,余响犹在。旦,命玉笛习之,尽得节奏也。”又记:“并梦龙女,又制凌波曲”(原注略)。“二曲既成,遂赐宜春院及梨园弟子并诸王”。又《乐府杂录》得宝子条云:“得宝歌,一曰得宝子,又曰得鞛子。明皇初纳太真妃,喜谓后宫曰:‘朕得杨氏,如得至宝也’,遂制曲名得宝子。”同书还记有“还京乐”,云明皇自西蜀返,乐人张野狐所制。

此外,《杨太真外传》还记:“玄宗自蜀返长安后,复与妃侍者红桃在焉。歌《凉州》之词,贵妃所制也。上亲御玉笛,为之倚曲。曲罢相视,无不掩泣。”另元稹《何满子歌》诗记:“何满能歌能宛转,天宝年中世称罕。婴刑系在囹圄间,水调哀音歌愤懑。梨园弟子奏玄宗,一唱承恩羁网缓。便将何满为曲名,御谱亲题乐府纂。”则“何满子”也当为梨园弟子所歌。

以上可考的共有31曲目,应皆为梨园曲目,仅为所有梨园曲目中一部分而已。

开元、天宝年间,对梨园建设与发展最有功绩者,也即是创始人,自然就是唐玄宗李隆基本人。史称其“既知音律,又酷爱法曲”,梨园弟子“声有误者”,“必觉而正之”。他擅长诸种乐器,尤精羯鼓、玉笛,且自度曲。唐南卓《羯鼓录》云:“上洞晓音律,由之天纵,凡是丝管,必造其妙。若制作诸曲,随意而成,不立章度,取适短长,应指散声,皆中点拍。至于清浊变转,律吕呼召,君臣事物,迭相制使,虽古之夔旷不过也。”上述梨园曲目中的霓裳羽衣、赤白桃李花、得宝子、紫云回、凌波曲等,皆为玄宗所作或改作。

另一个对梨园有重大贡献的重要人物是杨玉环(贵妃)。自开元末,玄宗纳其入宫后,她即与梨园结下不解之缘。她与玄宗一样是音乐天才,“善击磬,拊搏之音冷冷然,多新声,虽太常、梨园之妓,莫能及之”。其余如琵琶、横笛皆精,“诸王、主、妃之姊妹,皆师妃,为琵琶弟子。”著名梨园弟子谢阿蛮即师于贵妃,并深得其宠爱。贵妃还善舞,最精霓裳羽衣、胡旋舞等。

著名梨园弟子,可考的有:

马仙期《太平御览》卷五八三引《明皇杂录》云:“上素晓音律,时有马仙期、贺怀智洞知音律。”其最善方响。

李龟年关于其事绩,前多有提及。其人最擅长筚篥、羯鼓、玉笛等,并“以歌擅一时之名”,制“荔枝香”曲。《明皇杂录》卷下记:“其后龟年流落江南,每遇良辰胜赏,为人歌数阙,座中闻之,莫不掩泣罢酒。则杜甫尝赠诗所谓: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值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李彭年、李鹤年《明皇杂录》卷下记:“唐开元中,乐工李龟年、彭年、鹤年兄弟三人,皆有才学盛名。彭年善舞,鹤年、龟年能歌,尤妙制‘渭州’,特承顾遇。”按龟年为梨园弟子,其弟彭年、鹤年自然亦曾为梨园弟子。

张野狐《明皇杂录》卷下云:“时梨园弟子善吹筚篥者,张野狐第一。”此人曾作“雨淋铃”、“还京乐”等曲。又善箜篌,《杨太真外传》卷上,云其在清元小殿即弹箜篌。

贺怀智《乐府杂录》琵琶条云:”开元中有贺怀智,其乐器以石为槽,鸡筋作弦,用铁拨弹之。”玄宗自蜀返京后,命进名“玉环”之琵琶,“俾乐工贺怀智取调之,又命禅定寺僧段师取弹之。”元稹《建昌宫词》也有“贺老琵琶定场屋”之句,足见其琵琶之妙。

雷海清其为梨园弟子中著名者,善琵琶;前引《明皇杂录》云其被安禄山残酷肢解。故多为后世所钦仰,有称其为“田相公”,为梨园所供奉。

谢阿蛮《明皇杂录补遗》记:“新丰(今陕西临潼新丰)市有女伶曰谢阿蛮,善舞‘凌波曲’,常入宫中,杨贵妃遇之甚厚,亦游于国忠及诸姨宅。上至华清官,复令召焉。舞罢,阿蛮因出金粟装臂环,云:‘此贵妃所与。’上持之出涕,左右莫不呜咽。”前引郑嵎《津阳门诗》中也提到”蛮儿舞带金葳蕤。”下原注:“迎娘、蛮儿乃梨园弟子之名闻者。”

迎娘上引《津阳门诗》有”迎娘歌喉玉窕窈”句,其为梨园弟子名闻者。

胡雏《新唐书》卷一三〇《崔隐甫传》记:“梨园弟子胡雏善笛,有宠。”

潘大同陈鸿祖《东城老父传》记:贾昌曾娶梨园弟子潘大同女。大同善歌,其女也擅歌舞。

念奴元稹《建昌宫词》云:“力士传呼觅念奴,念奴潜伴诸郎宿。须臾觅得又连催,特敕街中许然烛。春娇满眼睡红绡,掠削云鬓旋装束。飞上九天歌一声,二十五郎吹管逐。”下注云:“念奴,天宝中名倡,善歌。……然而明皇不欲夺侠游之盛,未尝置在宫禁。或岁幸汤泉,时巡东洛,有司潜遣从行而已”。则念奴可以说是不在籍之梨园弟子。

又王仁裕撰《开元天宝遗事》卷上亦说:“念奴者,有姿色,善歌唱,未常一日离帝左右,每执板当席顾眄,帝谓妃子曰:‘此女妖丽,眼色媚人’。每啭歌喉,则声出于朝霞之上,虽钟笙竽嘈杂而莫能遏。”

其实,与念奴齐名之盛唐歌唱家,还有一位名许和子者。其选入宫后,“以永新名之籍于宜春院”,属教坊系统,故不将其列人梨园弟子之内。其余如盛唐著名剑器舞蹈家公孙大娘,不离玄宗左右的滑稽艺人(弄臣)黄幡绰等,不见史籍名言其为梨园弟子,故暂不将他们列入梨园弟子之中。

同类推荐
  • 吕布本纪之中华帝国

    吕布本纪之中华帝国

    一位大学生穿越到吕布身上,改变历史的故事。
  • 三国之晋风

    三国之晋风

    晋风一个现代的人,因为一次意外穿越到了三国,来到了乱世纷争的开始,选择在乱世中沉沦,最后直至夺取整个天下。
  • 隋末之大乱世召唤

    隋末之大乱世召唤

    新书《扶蜀》已经发布,还请各位捧场支持。现代人穿越回隋末大乱世,却是发现成为被灭国的皇室后裔,正在高麒苦苦思索之际。奇迹再现,一块能够召唤史上猛将的“召唤石”从天而降,一路伴随着高麒征战天下,横扫四方,建立大一统王朝。
  • 湖广填四川

    湖广填四川

    新版《巴蜀文化丛书》包括《地下成都》《地上成都》《人文成都》《湖广填四川》《客家人》五册,从古蜀文明遗址、文化标志、人文掌故、近代移民史、客家文化源流等方面,对巴蜀历史文化进行系统梳理。
  • 三国之金刚狼王

    三国之金刚狼王

    许良不小心穿越到三国时代,身负金刚狼异能,却发现这是一个崇尚灵武的三国。这个时代有四大灵修,诸葛的狂雷天劫;庞统的炎术-灭世;司马的地爆天星+星落;鲁肃的水遁-海啸+水龙术;皆是一术灭一城的技能,有毁灭就有拯救,且看大神华佗灵术-寂静,如何逆转生死,拯救天下苍生。ps:简介难写,硬不起来。群:580423235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寻龙记之大漠孤城

    寻龙记之大漠孤城

    掩藏着的隐秘世界,埋葬的千年秘密,孤独的守护人。这一切的平衡都将被一个无知的少年打破,而之后又引发不可想象的后果。
  • 悔心录

    悔心录

    子默发自内心的真实写照,子默思考与成长日志,字字皆为肺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晏先生不约

    晏先生不约

    一朝梦魇,两处心思,三端渊源。错错错,终生变。四年纠葛,五番难渡。莫莫莫,如初见。
  • 我做NPC的那些年

    我做NPC的那些年

    战兽、华夏古人类、蛮荒时代、西欧中世纪,许留死后被游戏世界吸入,成了游戏里的一个NPC,后来他才知道,游戏正在慢慢演变成一个真实的世界。作为一个NPC,最爽的是什么呢?那当然是缺什么就跟玩家要,做什么喊玩家做,无数玩家给我跑腿,许留简直是爽歪歪!在游戏世界封神,不要太简单。
  • 超级娱乐男神

    超级娱乐男神

    娱乐圈不就是娱乐的吗?秦羽一个绯闻之王,一个头条之王。在秦羽眼里,既然上天给他一个机会,他就要给娱乐圈搅个天翻地覆。美女明星我要,名模我要,今天的头条我还要。----------------------------------本书宗旨;快乐阅读,超级YY。只有你们想到的,没有看不到的剧情。
  • 漠非墨

    漠非墨

    查案查到世界末日,因为你,时间不断崩溃,改变,世界一点点消逝又重现,我所知道的历史似乎变了又变,那个有你的世界究竟是怎样的?墨,等我,我很快就回来,回到你记得我的时间里。
  • 叶少的专宠女友

    叶少的专宠女友

    我喜欢你,你是我的女人。你今生今世只能是我的女人,你不可以看别的男人。我警告你不要伤害紫沫,敢伤害她的人我会让她不得好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