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324300000022

第22章 天下真小(忆许姬传)(2)

许先生的经历恰恰给我指出了一条明路。许先生在辅助梅先生过程中有其阶段性。他本来处在一个十分容易显现个性的环境,如果不是身体不好的话,他可能从政或者从军,走上另外的一种路途。但是鬼使神差让许先生从中年起就辅佐上梅先生,并且是一辈子跟定了,就把自己原先那种很旺盛的能动性,凝聚、隐缩在对于梅的艺术的记录、规整和阐释之中。可以这样认为,许先生中年以及稍后的命运,基本上仍然是由梅先生的功绩、地位所决定了的。但是,梅先生在67岁上突然去世,是造成许先生晚年开始恢复显现个人人生价值的一个远因。最初,他可能产生过一些后半生“无所依托”的感觉。因为梅先生一去,梅派艺术就停滞在那里,许先生就无法再说什么“新话”了。更没料到的是“,文革”使中国的一切中断了十年,事实上又何止十年!随后是“四人帮”的被粉碎,京剧传统戏也在1979年“复出”,于是这又使高龄的许先生有了“用武之地”。他重新又向这个经历了“文革”的中国介绍梅兰芳和梅派,虽然他因年纪大和阅历深使得笔墨显得“简淡”,但认识却比从前“高远”。这是老人家的一种极其难得的飞跃。此外,更难得的飞跃是他个人人生价值的显现,这从他晚年出版的两本书当中可以得到明证。(前一本是老先生亲笔签赠的,后一本是老先生去世后,由其哲嗣国杭兄代赠的。偏偏我接到这两本赠书时,最初只读了其中论及梅先生和梅派艺术的部分,却把有关许先生回忆家世和早年经历的部分忽略了。是最近的通读,才对晚年的许先生产生了新认识。)许出生在1900年(庚子),这是一个国家命运激烈转折的关键时刻,他的先祖又恰是一个对于国家命运有可能起到重要影响的名门望族。其外祖父徐致靖原是清廷的翰林院的侍读学士,在甲午海战失败后,他曾给皇帝上“请明定国是疏”,意思是请皇帝对国家今后采取什么政策公开表态。不久光绪颁布“定国是诏”,肯定了他的见解。随即,徐又上疏举荐康有为、黄公度、谭嗣同、张元济和梁启超五人。光绪全都依从。在即将进行戊戌变法前,徐被提升为礼部右侍郎,权力较前更大。后来在变法遇到危急时,徐听从他人建议,举荐袁世凯入京。光绪依然听从了。不料袁向荣禄告密,整个政治形势也就发生逆转。变法失败,六君子被害,徐也被判了“绞监候”,即死缓。后,庚子(1900)年因八国联军迸京,监狱中的犯人纷纷出狱。他也被人救了出来,却只肯在客栈中暂时居住,一定要刑部官员代他向逃难到西安的皇室请旨。两三个月后,终于等到了赦免圣旨,于是这才转赴天津,由海路赴杭州定居,别号“仅叟”,意思是别的志士都已赴死,自己是仅存下来的老头子。

许姬传八岁时由母亲带领到杭州,开始接触这位饱经风霜的外祖父,一边随他读书,一边听他讲述戊戌变法当中可歌可泣的故事。比如八月初七(被捕的前两天)这一天,谭嗣同和梁启超乘车来到日本使馆。谭与日本参赞笔谈,写道“:梁君应避死,留为大用,托君重义,使之不死。”参赞点头承诺,写道:“吾将使梁君化装成打猎者,离京赴津。”又写道“:君亦可留此不归,可免于难。”谭摇首写道“:我义不应避死。”参赞肃然起敬。谭对梁说“: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酬圣主。程婴、杵臼,分担其任。”还比如初九这一天,开始搜捕维新党人,徐家被围捕,正碰上徐外出。徐夫人当即告诉兵丁“:徐大人回来就会自行投案,无须追捕。”不久,徐回家,即赴刑部投案。徐入狱后,以为必死无疑。八月十三判斩,家属也准备了棺材到菜市口去收尸。不料斩首的是谭嗣同等六人,其中并无徐。(以上详见《许姬传七十年见闻录》中的第一部分“戊戌变法侧记”。)我想,任何人听到上述的“故事”都要动容,何况还是外祖父的亲口叙说。这显然会给幼小的许姬传心中埋下关心(乃至参与)政事的种子。当然,是后来的辅助梅先生,才使他的性格慢慢恬淡了。但《许姬传艺坛漫录》开卷的第一篇文章,就又是《从孙中山照片谈辛亥议和》。在1948年1月的上海,许偶然从梅的好友冯耿光的住所发现一张孙中山的亲笔签名照片,两人都激动起来,于是一个讲一个记,这篇文章就这么出来了。这件事也足以证明早期辅佐梅兰芳的这一批人,其中很有不少爱国志士。虽然他们后来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未能在政治舞台上出力报效国家“,移情’i到辅助梅的艺术上面,但心中潜在的爱国激情并未消减,而是融化在对梅艺术的处理之中。从这一点看,梅的艺术成为这些人抒发内心爱国热情的一个载体。梅很幸运,他们也很幸运。而发生在1948年的事情,直到80多岁才又回忆、书写出来,不是很能说明许先生关注问题方向的变化以及思想境界上的升华么?

也联想到自己,我的父母30年代参加革命,虽然后来受到冤枉,我也因之受到连累,在那个十分强调”出身“的年月,我不能继承他们所献身的新闻事业,而转身进入了”向后看“的梨园,但心中的爱国热情同样未曾消减。从这一点看,我感到自己又和许先生颇为相像,这应当视为第三度的”天下真小“了。

我反复研读了许先生最后的书,形成了一种萦绕心头、久久不去的感触:每一个”捉笔人“的文风,年轻时应该和晚年有哪些不同?如果早年迷恋于艺术研究,晚年是否就应该上升到文化层面?还有,如果年轻时洋洋万言、倚马可待,晚年写文章是否就应空虚中来、点到了就戛然而止?甚至所写之”物“也不再受传统”起承转合“的约束,内容也由严肃问题转化成生活小品……不妨从《许姬传艺坛漫录》当中选摘两则文章(叫”笔记“或许更准确):

其一《,考考王羲之》。这其实只是一篇小而又小的小品。著名漫画家华君武曾画过一幅同题漫画,讽刺那些动辄以草书签名、成心不让观众认识的”书法家“。许看后大加赞赏,华于是重制一幅,送来请许做跋。许写道:

古人云匆匆不作草,盖谓草书偏傍点画,格律甚严,章法布局,尤须酝酿组织,方为合作,较行草书更费工夫,而现存古帖,简札为多,草法精审,百观不厌,近年时有人以草书字幅来问,是何字体?吾只能答以恐为龙虎山张天师体也。

这段文字几乎是”一逗到底“,其实标点是在成书后添加的。许先生在题跋时,依然遵循传统不用标点。读者随阅读随断句,随阅读随欣赏许之书法,想来另有一番味道。文字虽这么”一点点“,但无处不渗透出许先生对于中国书法的精湛学识。

其二《,蜜汁火腿、炒牛肉片》。这是许介绍自己家烹饪艺术一篇长文中的一节。兹引录于下:

徐九(超侯)家里是讲究吃的,他家原是富翁(下删介绍身世的一百字)。有一次在我家吃饭,吃完了,他拉我到门角边问”:刚才吃的蜜汁火腿是怎么做的?“我说”:是文火蒸的。“他说”:你不清楚。“用手指楼上说”:上去问老太太。“我上楼问母亲,她说”:是否徐九打听怎么做?“我说,“正是他。”

“你告诉他,蒸的时候,下面垫一块火腿边皮,等蒸烂后,把边皮扔掉,浇上蜜汁香料,这样蒸,底下不会焦。”我以前曾对母亲说“:徐九家里有几样好菜:‘出骨鹌鹑’、‘出骨青鱼尾’、‘炒牛肉片’。”

母亲说“:请他告诉我炒牛肉片怎么做?还有两样出骨菜太麻烦,我不学了。”

徐九说“:先打一碗卤,好酱油、麻油、芥末,再加英国麦其酱油,买一斤斐利牛肉,用大火炒一二分钟,即鲜美可口,有时可以加一点芹菜配头。”最后他重复一句“:必须是斐利。”

这样菜,母亲照他的程序炒,很成功,以后我家请客曾用过,大家说这是“徐派”。

完全是白描手法。如果换以小说笔法,篇幅将十倍超出。

开头徐九吃完饭拉许“到门角边”发问,刻画出富家子弟钟情饮食的专注而又不无尴尬的心态。后来徐九嘱咐许“必须是斐利”,寥寥五字,也勾画出徐不无自负的另一面。

请注意“我以前曾对母亲说(徐九家有三样好菜)”一行文字。这本是“过去完成时”,却镶嵌进全文的“现在进行时”。时态混乱给读者造成短暂的困惑,但这种困惑造成的“停顿”却十分有利于文义的咀嚼。

最后的“徐派”也值得回味。许家本是大族,向以“许家菜”“、许家酒”驰名遐迩。但许的母亲姓徐,许之外祖是前清权倾一时的公卿,所以许家客人依然尊重徐夫人的娘家“,徐派”由此呼出,亦算合情合理。

全文标点也值得评点。有几处应点“句号”的地方,依然被点了“逗号”。这可能是许从研习古文领略到的“一逗到底”之积习。这么做也有一种好处,让人感受到一种能和今天“拉开距离”的“历史感”。

“天下真小”不会自然得来。先要有勇于闯荡天下的雄心壮志,先要让“天下真大”充溢于心。等有了这,以后“天下真小”在不意中陡然萌生,才会有意义、有味道。

“天下真小”是短暂的“,天下真大”才是永久的。古往今来的每个后来人,当他处在“一无所傍”的前行状态,感受的多是“天下真大”。等走着走着,会发现自己和某位前贤“不谋而合”,顿时从“天下真小”产生出巨大惊喜。但是,要想将来能够真正有所作为,此际只能品悟片刻,就又得驱马飞奔了。他们知道“,真小”只是“真大”在小结时的一种升华。其意义仅此而已。

同类推荐
  • 名家散文:“跑了丫头”风情录

    名家散文:“跑了丫头”风情录

    本书属文学类,散文、随笔作品集。近20年前,作者离开上海闹哄哄的演视圈,成为美国加州“跑了丫头”(PaloAlto)地区的新移民,在这段漫长的岁月,如何化解乡愁,如何在生活和工作中经受中西方文化的冲突,找到自我的定位,如何体验在异国的爱情和婚姻,如何教育孩子,这些第一手的经验,都化为感性与知性融合的散文。本集是一个新移民在异乡的心灵成长实录,也是美国硅谷腹地风情原汁原味的反映。其次,作者在上海的弄堂出生,长大,本书也收入了一些交错着童年和现实,凭吊和感念的抒情性篇什。
  • 中国863

    中国863

    本书是第一部反映我国当代高科技领域发展历程的纪实作品,作者采访了863计划的各个领域,成功地塑造了一批具有时代精神和战略眼光的新型科学家。
  • 俄罗斯当代戏剧集·5

    俄罗斯当代戏剧集·5

    本书精选了俄罗斯当代著名剧作家的戏剧作品5种,包括维雅切斯拉夫·杜尔年科夫的《展品》、米哈伊尔·杜尔年科夫的《轻松的人》、马克西姆·库罗奇金的《本托·邦切夫的课程——一位著名的保加利亚大学生生活中的真实故事》、格尔曼·格列科夫的《坏种》、瓦西里·西戈列夫的《黑乳》。深刻地反映了俄罗斯的当代生活。本书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的苏玲主编。
  • 诗在

    诗在

    精选诗人、作家汪文勤诗作297首,诗集分中英文两册。中文共分四部分:歌吟、游吟、畅吟、陈吟;英文分为三部分:TheLeeSide、TheweatherSide、TheWind。整本诗集古典与现代结合,佳句与佳篇并重,崇高感与伦理精神阐扬。“世界最美的书”装帧名家朱赢椿倾力设计,中英两册套装,装帧精美。探究书未来的模样。汪文勤的诗透着灵性、朴素、自然之美,诗文源于生活与自然,有感而发,言之有物。
  • 明清叙事文学中的城市与生活

    明清叙事文学中的城市与生活

    明清以降,中国的城市发展进入新的阶段。汴京、临安、北京、金陵、苏州等历史名城,一方面见证了中国近代化与现代化的过程,一方面更挟其丰沛的政治、社会与文化动能,深深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形态,也在文学的创作与接受中有着或隐或显的表现。胡晓真进入文本细部论述文学与城市生活的交织,带领读者走入“虚幻实境”,感受空间与创作的虚实辩证、相辅相成之妙。
热门推荐
  • 历史年鉴之1921

    历史年鉴之1921

    本系列包含了世界历程、科技、文学、宗教、哲学、历史、国运纪事等各方面的整理记录,作为系列年鉴。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暴君的邪妃

    暴君的邪妃

    新婚之夜,被他无情的赏赐给下属,面对他一次次的凌辱,她终于将心磨成了铁!嗜血的风逸轩,“水若灵,你要是敢逃,孤王就杀光你身边所有人!”儒雅的安雪晨,“灵儿,我纵有万贯家财,却不及你的一个微笑弥足珍贵!”多年后的沙场之上,身后是千军万马,她身穿铠甲立于白驹之上,“风逸轩,你想要的,我照样会去抢!你欠我的,该还!”身边的那个小鬼,拽住她的衣角,“娘,那个人是不是爹爹?”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夜谭十记(《让子弹飞》原著)

    夜谭十记(《让子弹飞》原著)

    姜文执导并主演电影《让子弹飞》改编自该书中的《盗官记》。他们给我摆了许多我闻所未闻、千奇百怪的龙门阵,尤其是我接触的一些小科员,他们平时没有什么娱乐和消遣,只好三五结伙到人家里去坐冷板凳,喝冷茶,扯乱谭……盗官记——《夜谭十记》其中最著名的一篇,讲的是“县衙门改名叫县政府”、“知事大老爷叫县长”时的故事。
  • 故语录

    故语录

    你相信这个世界有前世今生轮回一说吗你知道一个人内心深处有多么可怕吗这个世界有多少黑暗,又有多少光明,有多少深处于黑暗世界中的人被拉入渴望已久的光明,执念可以存在这个世界,承载它的也许会消亡,但是它不会消亡,它会一直存在这个世界,直到它能如愿以偿的消散不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戚总夫人又跑了

    戚总夫人又跑了

    在外面他是一个任人都不敢靠近的戚氏总裁,却被一只“小白兔”训成了老婆奴,要什么给什么,她有超能力和他的保护所以在A市“欺男霸女”,却不想……(各位宝宝们,栾樱大大初来乍到,请大家多多关照,爱你们,么么?╭(╯ε╰)╮)
  • 快穿之boss我只想完成任务

    快穿之boss我只想完成任务

    自从林甜甜就被一个名为系统的玩意绑定了。从此被逼穿越各个位面世界去改变命运的任务,还要替无辜炮灰,悲剧女主重新拿回属于她的一切。 可是无论那个世界的剧本好像都不太对劲?是不是她拿错了? 每次都有人跟在她背后。苍天啊!她只想完成任务回家,怎么就这么难?(1V1)
  • 沉默冒险家

    沉默冒险家

    我叫雷文顿,我只是个冒险家。我只想打败所有强者!我要证明自己在世界上,也是不败的!热血的旅途,我究竟会碰到怎样的强敌啊?
  • 局外人

    局外人

    默尔索是阿尔及尔的小职员,他内心非常空虚,对世事冷漠麻木,他拒绝矫饰自己的感情,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无动于衷,甚至在母亲去世的第二天就去游泳、约会,去看滑稽影片并开怀大笑。一次海边度假,默尔索卷入冲突,并“因为阳光”而杀人,最后,他被处以绞刑——并非因他犯下的罪,而是因他没有接受法律核定的信条和习俗:“在他母亲下葬时没有哭泣”。《局外人》用冷静而克制的语言,讲述了一个活在世俗规则之外的人,对当时社会所标榜的自由和平等做出批判性的审察,探讨了荒谬、虚伪的社会对人的自由价值的完全抹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