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3619000000003

第3章 爸爸出差时

我第一次看到埃米尔?库斯图里卡的电影是什么时候?应该是1994年,我的记忆有一个重要依据,就是我儿子刚出生不久。一位中国的导演借给我一盒录像带,说你应该看看这部来自南斯拉夫的电影。就这样,我在家里看了《爸爸出差时》,没有中文字幕,里面人物的台词我完全听不懂,可是我觉得自己看懂了。过了几年,我在北京街头的地摊上翻找VCD电影时,突然看到有中文字幕的《爸爸出差时》,还有库斯图里卡的另一部电影《地下》。我拿回家重新看了《爸爸出差时》,屏幕下方一行一行出现的中文字幕证实了我几年前的感觉,当时我确实看懂了。

我在中国“文革”时期的成长经历让我迅速抵达《爸爸出差时》的社会背景。那时候我背着书包去小学路上最担心的就是看到街上出现打倒我父亲的标语,一天又一天的担心之后,这样的标语终于出现了。当时我和哥哥正一起走向学校,看到标语后我畏缩不前,不敢走向已经不远的校门,比我大两岁的哥哥若无其事,他说怕什么。他勇敢地走向学校,可是还没有走到校门口他就转身回来了,走到我跟前说,老子也不上学了。我哥哥确实比我勇敢,他第二天还是照常去上学,我请病假在家里躲了几天,然后提心吊胆地去了学校,我不知道同学们会以什么样的方式对待我。当我小心翼翼地走进校门、走到操场上时,几个同学奔跑过来,热情地向我喊叫,你病好啦。那一刻我被解放了,压抑已久的恐惧和不安瞬间消散,我奔跑过去,跑到同学们中间,加入到应得的生活之中。

我父亲很幸运,没有被关押,他被发配到了农村。就像《爸爸出差时》中孩子跟着母亲去父亲那里,我和哥哥也去了乡下看望父亲,不同的是我们没有坐火车,也不是母亲带我们去——她不能离开工作,就请一位同事带我们坐上轮船去了乡下。那是在中国南方河流里行驶的轮船,大概有五六十个座位,前行的速度很慢,只是比岸上行走的人稍快一些而已。我记得自己不时走上船头,迎着风吹,惊讶地看着轮船划出的波浪,还有远处广阔的田野。那位阿姨担心我会掉进河里,把我抱回船舱,不过趁她不注意时,我又会走上船头,接着又被她抱了回来。

我在看没有中文字幕和有中文字幕的《爸爸出差时》时,也是在看一部有关自己往事的纪录片。所以我要说,一部伟大的电影后面存在着千万部电影,不同的观众带着不同的人生经历和生活感受去与这部电影接触碰撞,发出共鸣之声。这样的共鸣之声或多或少,有时候是一两句台词,有时候是一两场戏,有时候甚至是整个故事。这共鸣之声也是引诱之声,引诱观众置身于电影之中,将自己的人生加入别人的人生里,观众会感到自己的人生豁然开朗,因为这时候别人的人生也加入自己的人生里了。所以一部伟大的电影会让观众在各自的记忆和情感里诞生出另外一部电影,虽然这部电影是残缺不全的,有时候可能只是几个画面和几句台词,但是足够了。

我的意思是每个人在自己的现实世界之外,都拥有一个虚构世界,很多的情感、欲望和想象存放在那里,期待被叫醒,电影、文学、音乐、美术,所有形式的艺术如同叫醒闹钟,让人们虚构世界里的情感、欲望和想象获得起床出门的机会。然后虚构世界开始修改现实世界,现实世界也开始修改虚构世界,这样的相互修改之后,人生不知不觉丰满宽广起来,并且存储在记忆之中。当然记忆会有误差,误差是在相互修改过程中出现的,也是在时代差异、文化差异、人的差异等差异之中出现的。

举个例子,一位中国的文学博士想见我,请他的导师联系上了我,我们在一家街边的茶馆见面了,他提出来要做一个简短的访谈,我说可以。访谈的时候,有一个话题是关于作家写作时如何把握叙述分寸,我提到了纳博科夫的《洛丽塔》,我说亨伯特为了得到洛丽塔采用的伎俩是和洛丽塔的母亲结婚,亨伯特一直想着洛丽塔的母亲怎样死去,我觉得纳博科夫也一直在想如何让这位母亲死去,如果她不死的话,亨伯特无法得到洛丽塔,纳博科夫也无法写下去,所以她在小说里死了,一个简单的细节让她死了——她读到了亨伯特狂热色情的日记,才知道亨伯特的目标不是她,是她女儿洛丽塔,她情绪失控夺门而出,冲到街上时被一辆卡车撞死了。这样的处理似乎是一些平庸电视剧和平庸小说里的处理,不应该是纳博科夫这种级别作家写出来的,但是没有问题,纳博科夫毕竟是纳博科夫,他在此前的叙述里做了不少铺垫,让亨伯特在想象里一次次弄死洛丽塔的母亲,比如一起游泳时如何潜水过去拉住她的双腿,把她拉进水里淹死,造成她游泳时不慎溺亡的假象。纳博科夫应该觉得这样还不够,在车祸之后又让那个卡车司机带着一块小黑板来到家里,一边用粉笔画车祸现场图,一边向亨伯特解释那不是他的责任。我告诉这位文学博士,这个车祸之后的小黑板的细节尤其重要,让这个车祸之死处理变得与众不同了。

这位文学博士回去把访谈录音整理出来发给我,同时在邮件里告诉我,他查了小说《洛丽塔》,那个卡车司机不是带着一块小黑板来到亨伯特面前,是带了自制事故图。这位文学博士觉得我记忆误差里的小黑板比自制事故图更有意思,他想在访谈里保留小黑板。我同意他的意思,如果从中国读者的角度来看,小黑板确实比自制事故图更有意思,可是对于英美读者来说也许自制事故图更有意思。我给这位文学博士回信,说我们还是应该尊重纳博科夫的原作,把访谈里的小黑板改回自制事故图。

还有一个记忆误差的例子我待会再说,我现在继续说说自己的“文革”往事。在那个压抑并且摧残人性的时代里,我目睹了很多不幸,经常有同学的父亲或者母亲突然被打倒了,有的被关押起来,有的被批斗游街,这些同学背着书包来到学校时都是低头不语的模样,然而没过多久,他们就忘记了发生在昨天的父母的不幸,汇入操场上我们的嬉闹之中。有一个同学的遭遇我至今历历在目,我忘记了他父亲是因为什么罪名被打倒的,在经历了日复一日的批斗游街和羞辱殴打之后,这位父亲决定离开人世。我在他临死那天的黄昏见到了他,他从街上走过来,右手搂着他的儿子,脸上留下被殴打过的瘀青,他微笑着和儿子说话,他儿子正在吃着什么,显然是父亲刚刚给他买的,他们与我迎面而过,他的儿子,也就是我的同学正沉浸在自己的美味里,没有看见我。第二天这个同学哭泣着来到了学校,我们才知道他父亲在深夜时分,趁着家人睡着时悄悄出门,投井自杀了。这一天他一直在哭泣,无声地哭泣。那时候女同学热衷玩跳绳,男同学热衷打乒乓球,不是在正式的乒乓球桌打球,只是一个长桌子,中间用砖排成球网,男同学们在长桌子的两端排成长队,每人只能打一个球,输了的下去,赢了的继续打球。我们向着这个哭泣的同学喊叫,要他也来排队打球。他走了过来,排队时仍在哭泣,轮到他打球时不哭了,他赢下一球,又赢下一球后,我们听到了他的笑声。

生活是那么的强大,它时常在悲伤里剪辑出欢乐来。这就是我为什么喜爱《爸爸出差时》,因为库斯图里卡剪辑出了生活里最为强大的部分,然后以平凡的面貌呈现出来。我记得有两场戏,一场戏是梅沙和妻子激烈吵架,似乎家庭就要破裂了,如果我没有记错,库斯图里卡给大儿子一个流泪的特写,极其感人的特写,接下去的一场戏是一家人并排坐在床上快乐地唱歌,坐在中间的梅沙拉着手风琴。我在没有中文字幕的版本里看到这连接的两场戏时深受触动,后来在有中文字幕的版本里看到时再次深受触动。我一直在想,只有对生活有着非凡洞察力的导演,才能让生活呈现出非凡的表现力。还有一场戏,妻子带着儿子坐火车前去监狱看望丈夫梅沙,晚上入睡之时,给经常梦游的小儿子马力克脚上系上绳子,绳子另一头挂着一只铃,这样马力克一下床他们就能听到铃声。夫妻久别重逢,欲火燃烧,用中国的俗话说就是干柴遇上烈火,梅沙把水龙头打开,让水声来掩盖他们接下去做爱的声响,可是他们刚刚进入热身阶段,马力克就来捣乱了,动动脚让铃声响起来,他们只好起身去看看儿子,当妻子终于让马力克入睡,回来时看到丈夫梅沙已经睡着了,好比干柴看到烈火睡着了。库斯图里卡没有在电影里着力表现梅沙在监狱里繁重的体力劳动和来自精神的压力,他的睡着已经说明了这一切。当然这场戏所表现出来的远不止这个,我意识到用文字复述库斯图里卡的电影是多么无趣的工作,我硬着头皮讲述是为了接下来说一下我所理解的“生活的强大”。生活的强大是如何在艺术作品中表现出来的?不是庞然大物招摇过市,而是在微小之处脱颖而出。

我有机会说说另一个记忆误差的例子了。马尔克斯的《霍乱时期的爱情》,这本书在20世纪80年代就被翻译成中文出版了,当时中国还没有加入《伯尔尼公约》,所以是一本没有版权的出版物,后来没再重印。2012年终于正式出版,出版商邀请我参加这部小说的读者见面会,我根据二十多年前的阅读记忆,向中国年轻一代读者讲述这部小说里的一个细节。

我说马尔克斯用沉着冷静的笔调描写了阿里萨和达萨年轻时期的爱情,读者阅读的时候却是热血沸腾,两个年轻人爱到宁愿死去也不愿意分开,可是小说开始我们就知道他们的爱情会中途夭折,他们是怎么分开的?达萨的父亲威胁阿里萨要杀了他,阿里萨却骄傲地说没有比为爱情而死更光荣的事了,父亲只好带着达萨远走他乡,可是仍然阻止不了他们之间联系,这位父亲用电报把行程告诉了亲戚,行程被泄露了出去,作为电报员的阿里萨把各地的电报员联络到一起,于是一份份爱情的电报来到两个年轻人手上。差不多过了三年,父亲觉得达萨已经忘记阿里萨了,决定回家。马尔克斯的描写将他们的爱情推向了巨大的高潮,当读者觉得他们已经不可能分开时,马尔克斯用微小的方式将他们分开了:回家的达萨和女仆去市场采购,阿里萨看见了她,尾随其后,马尔克斯用几页纸来描写这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当市场里的男人们用色眯眯的眼睛盯着美丽的达萨时,阿里萨因此脸部扭曲了,这时达萨刚好回头看见了阿里萨的可怕表情,心想天哪,三年来日夜思念的竟然是这样一个男人。马尔克斯这么轻轻一笔就推翻了强大的爱情。

我说完以后,一位同样应邀参加读者见面会的西班牙语文学专家,我的一个老朋友,他熟悉马尔克斯的作品,笑着对我说,你说的这个细节是你的《霍乱时期的爱情》,不是马尔克斯的《霍乱时期的爱情》。

确实如此,正确的应该是达萨走进了“代笔人门廊”,那是一个充斥着淫秽明信片、春药和避孕套的藏污纳垢的地方,这不是体面小姐该去的地方,达萨不知道这些,她是为了躲避中午的烈日走了进去,阿里萨紧随其后,她兴高采烈地走在门廊里,买了这个又买那个,她听到了阿里萨的声音,阿里萨说这不是你这样的女神该来的地方。达萨回头看到阿里萨冰冷的眼睛、紫青的脸色和僵硬的双唇,这是被爱情震撼之后的恐惧表情,达萨却因此掉入了失望的深渊,那一刻她突然感到此前铭心刻骨般的爱只是对自己撒了一个弥天大谎。当阿里萨笑了笑想和她走在一起时,她阻止了他,说忘了吧。

我的记忆总是出现误差,没有关系,就如我在前面所说的,一部伟大的作品后面存在着千万部作品,这千万部作品就是由各自不同的误差生产出来的。我在这里讲述《爸爸出差时》也同样如此,我有近二十年没再看过这部电影了,录像带版早就还给了那位中国导演,VCD版也已经没有机器可以播放,可是我还想再说说《爸爸出差时》。

我十分迷恋胖乎乎的马力克的梦游情景,我觉得这孩子走在神行走的路上,那条狗的突然入画可谓神来之笔。艺术家经常会为神来之笔倍感骄傲,觉得自己有多么了不起。当然他们有理由骄傲,但是我更愿意相信这是一种恩赐,是对才华和辛勤创作的恩赐。

亲爱的库斯图里卡,请你不要告诉我这条狗是你拍摄前让道具组找来的,即使你这么说,我仍然认为这条狗是意外入画,因为我现在所说的不是二十多年前那位中国导演从欧洲某个城市带到北京的《爸爸出差时》,这是我用近二十年的记忆存储之后从北京带到贝尔格莱德的《爸爸出差时》。

同类推荐
  • 烛光喷薄

    烛光喷薄

    在这危机关头,是千字文拯救了我的写作。千字文短小,伏案写作不过一小时就成了。于是,上下班的路上即兴构思,目睹物事,神思飞扬,一点意趣凝成了。稍有空隙,拔笔书写,一篇小文很快便问世了。无疑,千字文成了我表达情思,延续创作的最佳文体。
  • 民国第一侠王亚樵真传

    民国第一侠王亚樵真传

    本书是一部纪实文学,描写了中国现代史上的奇人、民国第一侠王亚樵的传奇人生,以翔实的史料和对历史现场的探访,生动形象地再现了王亚樵刀光剑影、宁折不弯的一生,作者深入挖掘王亚樵的内心世界,生动形象、可叹可信地再现了王亚樵的侠义风采。
  • 治愈系暖文合集(共两册)

    治愈系暖文合集(共两册)

    《白马少年,衣襟带花》和《人生海海,素履之往》是90后十大暖男作家之一潘云贵的青春纯美散文集。作者以清新细腻的笔触描摹生活,书写青春时期独特的成长体验,直抵青少年内心世界。文风清新柔美又极具深情,所记录的人与事引人入胜,感人至深。每篇文章都由作者精心挑选,字里行间纯美至极,是青少年美文阅读的优秀读本。
  • 众说钟叔河

    众说钟叔河

    本书收录了1981—2014年间评介钟叔河出版成就及创作成果的文章,根据文章内容共分为四辑。辑一“先行者并不孤独”,多为综合性文章,纵论钟叔河其人其书;或集中一件事情,一项话题,一次见面,一点印象。辑二“现代读书人的胸襟与眼界”,主要谈钟先生所编书籍。辑三“青灯有味忆当年”,偏重于钟先生自己的著作。辑四“温和的意义”,专收商榷、批评、讨论类文章,力图呈示全貌,保全“众说”况味及“百家争鸣”之追求。钱钟书、杨绛、张中行、黄裳、朱正等大家云集,字间行里,时间深处,诉说钟叔河先生的文人本色、编著成果,以及不绝如缕之文化回响,极具可读性与史料价值。
  • 捧出心里的阳光(散文随笔卷)

    捧出心里的阳光(散文随笔卷)

    《捧出心里的阳光》主要内容:每当我们要编辑当天的报纸,就会为一件事情着急:好文章在哪里?一年下来,在设定好的合理篇幅内编选这一年的文章,尽管已经分成三册不同主题的书,仍然会感慨,还有那么多精彩篇章不能入选!文学的薪火相传就是如此,有时候你嫌她光亮仍然不够,甚至被一些更显耀眼的东西遮蔽了;更多时你感受到的是一种思想的力量、叙述的智慧以及艺术美感的生生不息。选在这里的文章,只是浩瀚的文学之海中极小的一部分,但我们相信,读者从中足以看到这一年中国文学所经历的路程。
热门推荐
  • 破天寻道

    破天寻道

    “你已经无路可逃。”“是吗?可是我的路不就在那里吗?”无尽的黑暗之中,进行这一段不为人知的对话。瞬间,其中一人消失在了这空间。“你是跑不了的。”……一大型广场之上,聚集着众多的少年。“陈言,你休息一下吧,这样子的会伤到自己的。”被说的那人,微笑着摇了摇头,满头大汗的少年,脸上洋溢着阳光般的笑容。“不用,我还坚持得住。”“哎,好吧,你自己注意便是。”话毕,那名叫陈言的少年,又继续训练了起来。
  • 演绎神话

    演绎神话

    白凡意外穿越到剧本中的神话时代,遇到了另外一个自己,从此开始了他的征程。有了危险怎么办?先看看剧本再说。不灵了呢?再秀一波演技。白凡双目血红,大吼一声:我有剧本可测未来,我有仙剑可断时空,敢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谁人能敌!Ps一个演员的修仙时代!
  • 来自众神的空想

    来自众神的空想

    近年来,特殊生命体“神”已经成为国家级机密,除了组织dct和gah之外,没人知道他们的存在。gah负责斩杀神,而dct负责保护神,两个组织的战争也因此展开。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桀骜少东的宠爱

    桀骜少东的宠爱

    她唤安伊漠,冷漠傲然,感情之于她不过是生活的累赘。一直以为自己不会爱,不懂爱,不能爱。可是遇见他的那一刻开始,心坠落,万劫不复。她唤苏若北,桀骜不驯,流浪之于她不过是家常便饭。她以为此生此生都会在旅途流浪。自从遇见他的那一刻,她以为此生终有归宿,不在流离失所。
  • 腹黑女孩跌跌撞撞的人生

    腹黑女孩跌跌撞撞的人生

    南宫雨如,腹黑少女跌跌撞撞的人生,寄人离下的生活,由哥哥王炫冰带领走出黑暗人生,励志逆袭人生。
  • 尊主:本君不是好惹的

    尊主:本君不是好惹的

    他是九界府尊主,残暴无情;她是幽冥府君上,冷艳腹黑。“九界尊主,本君可不是好惹的!”她冷笑“是吗?本尊...偏偏就惹了!”他低笑“真当本君是吃素的?”“本尊不是素的”他搂住她“......”
  • 荒路

    荒路

    本故事发生在北大荒。本文描写了,由四个不同城市里来北大荒的贰佰多名知青,在生产建设兵团一个普普通通的连队里,他们和原住农民、转业军人一起艰苦奋斗十年的故事。
  • 我打造了异能界

    我打造了异能界

    【精品创意文】抱怨生活乏味的萧耀文,一脚踢在垃圾桶上,爆出了惊天能力,赋予别人异能,收回别人的异能;于是他产生了一个想法,打造一个异能界,而他则将成为异能界最神秘的主宰!群号:961450525
  • 桃花泛滥:特工冷妃太难追

    桃花泛滥:特工冷妃太难追

    她是21世纪里智慧与实力并存的女特工,而她却是每天被人谩骂欺凌的废材痴呆。一朝穿越,她成为了她!再睁眼时,以往的痴气已不复存在,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收神兽、炼神器、虐渣爹!所有欺凌她的都将一件一件的还回来。某男趁机跑过来愤慨!“我和你一起报仇……”“我跟你很熟么?”某男摸摸鼻子,“丫头,面瘫是病,得治!”“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