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62000000010

第10章 扎克伯格定律

2011 年 1 月,在泰勒·克莱门迪纵身跳下华盛顿大桥的四个月之后,一群硅谷创业者推出了一款名为 WhereTheLadies。

at 的地理定位应用软件,它可以帮助男人统计 Foursquare 数据,以便了解那些深受女性欢迎的当地酒吧或俱乐部。数月之后,一些其他创业者推出了 Whoworks。at——一款能调用 LinkedIn数据并显示我们在哪里工作的应用。

但是,真正在五年周期内风生水起的不是 WhereTheLadies。

at 或 Whoworks。at, 而 是 WhereI’m。at。 这 就 是 奥 威 尔 式 的未 来 互 联 网。 那 些 依 旧 喜 欢 隐 于 市 的 人 对 WhereI’m。at 自然是敬而远之;但在“孑存”已被丢到历史垃圾桶的硅谷,WhereI’m。at 得到了热烈响应。@quixotic 并不是唯一一个宣称“隐私已死”的人士。杰夫·贾维斯对我们的超知名度时代作出如此愉快而肯定的预测:“显而易见,我们正不可避免地向一个更加公开的社会迈进。”43 像谷歌执行总裁埃里克· 施 密 特(Eric Schmidt)、Oracle 首 席 执 行 官 拉 里· 埃 里森(Larry Ellison)、Sun Microsystems 前首席执行官斯科特·麦克 尼 利(Scott McNealy)、TechCrunch 创 始 人 迈 克 尔· 阿 林顿(Mike Arrington)以及社交媒体 Uber 的传播者罗伯特·斯考伯(Robert Scoble)这样的科技巨子,都异口同声地认为隐私已经和一具死尸没什么差别了。肖恩·帕克(Sean Parker),Facebook 的第一任总裁表示——您应该记得他的新公司正在计划“消除孤独”——隐私“不是一个问题”。44 在二十一世纪,他们认为所有的信息都应该进行分享,个人隐私不过是一道遗迹——它曾有它的过去,但不会有它的未来。

对于许多这些空想家而言,隐私的故去基本上与城市街道上马车的退位或煤气灯的消失并无不同。“今天的恐慌将成为明天的必然。”肖恩·帕克如是说。帕克和他的创业伙伴向我们保证:隐私的消失不过是进步过程中出现的伤亡,是技术变革的另一种结果。然而,这些创业者和未来主义者被他们只向前展望 5 年、10 年或 50 年的“才能”蒙蔽了双眼。他们没有兴趣或见识去一窥隐私的历史,去探知个人自由与个人自主之间的密切联系,抑或是去了解当今这个数字集体宿舍给“孑存”造成的后果。

Facebook 首席运营官雪莉·桑德伯格(Sheryl Sandberg)在谈到 2012 年个人隐私的持续消亡(当然,她和她的公司将从这种发展趋势中获益)时预测:“在明年,显露真实身份将变得更为普遍。”

“个人简介将不仅仅局限于概况,它更像是一幅详细的自画像,包括我们读过的书、我们听过的音乐、我们跑步的公里数、我们旅行过的地方、我们支持的群组、我们笑过的关于猫的视频、我们的喜好以及我们的关系网。是的,这种到真实的过渡将需要时间适应,并将伴随失去隐私的悲声。”45关于隐私这具尸体的这种老套的不感性早在 1999 年就被斯科特·麦克尼利一语概括过了:“你没有隐私。总之,忘了它吧!”曾经承认“搞砸”了公司的社交网络战略 46 的前谷歌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施密特在被问及其公司是否有权保留我们的个人数据时竟然如此说道:任何关心网络隐私的人都有“一些需要隐瞒的东西”。以过来人自居但对人类状态之复杂性呈现出典型边沁式无知的施密特说道:“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47 2010年 8 月,这位前谷歌首席执行官甚至向《华尔街日报》称:对于网络上那些影响到自身的所有信息,未来的年轻人应“有权在成年之后更换他们的姓名”。48

最不幸的是,社交媒体革命的首席改革官、Facebook 共同创始人及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其公司正在急功近利地开发一项“幸福总值指数”以计算全球的情感)49 不仅宣布隐私时代已经结束,50 同时也发明了自己的历史性定律来阐释社交生活中的这种巨大变化。“用户明年分享的信息会是今年的两倍,后年又是明年的两倍。”——就这样,他发明出了他的同名定律。51

从各种意义上说,“扎克伯格定律”正是其年轻创造人所希望拥有的。在 Facebook 于 2010 年 4 月召开的 F8 会议上,他提出通过公司的 Open Graph(开放图谱)和社交插件技术将网络变成一系列的“即时社交体验”。

扎克伯格在会上说道:“我们正在构建一个以社交为默认模式的网络。”52

一年以后,在 2011 年 9 月召开的 F8 大会上,马克·扎克伯格提出了他的同名定律。AllThingsD 的社交媒体专家丽兹·加尼斯(Liz Gannes)称这条定律是一个“大推进”。53 扎克伯格还为他的 Open Graph 增加了“无障碍分享”的功能,而在硅谷创业者本·埃洛维茨(Ben Elowitz)看来,此举意在通过建立一个把 Facebook 变成“用户行为中心——看视频、查食谱、读文章等等”的“社交操作系统”而“大胆地一统网络”。54在 小 心 谨 慎 的 公 正 新 闻 网 站 Poynter 看 来,Facebook 在2011 年 F8 大会上推出的全新社交操作系统是为了将“分享变成一种欠缺考虑的行为,并自动将我们读过、看过或听过的每件事与朋友分享”。55 扎克伯格有关 Open Graph“无障碍分享” 的目标是鼓励其上亿用户自动分享他们在《卫报》以及《华尔街日报》上读过的文章、在 Spotify 和 Rhapsody 上听过的歌曲、在 YouTube 和 Hulu 上看过的视频,以及他们在开车、坐飞机、吃饭或睡觉期间发生的大大小小的事情。

“比如,如果你读过《纽约时报》的文章,Facebook 将会知道你的爱好、你的观点、你的阅读习惯、你观点的多样性、你的热爱和追求,以及分享你信息的好友。它将知道你见过什么,以及你希望见到什么。”本·埃洛维茨告诫称,“这是对现状的颠覆。”56

怪不得《金融时报》关于 Open Graph 的头条建议我们“慎重分享”;57AllThingsD 上的类似头条也警告我们“准备迎接过度分享的大爆炸”。58 Poynter 担心这种“网络隐私”的过度分享会带来“激冷效应”,59 而视频流新创公司 Latakoo 的首席技术官本·沃德(Ben Werd)也将其描述为“我们人类社会至今仍未准备好的、无可否认的怪异感”。60

同样令人不安的是 Facebook 于 2011 年 12 月推出的“Timeline(时间线)”。在《纽约时报》的珍娜·沃瑟姆(Jenna Wortham)看来,这个功能“只消一次点击即可访问用户在 Facebook 上的全部历史照片、链接和其他内容”。正如沃瑟姆所提到的,Timeline 将“令我们更难以摆脱过去的种种身份”,更难以改头换面和忘记过去。“所有我们在网络上晃荡的鼠标操作都将被保存下来。”——哈佛大学法学教授乔纳森·齐特林(JonathanZittrain)认为这个产品让马克·扎克伯格拥有了我们最宝贵的东西——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61 无怪乎 2011 年的《福布斯》

杂志将扎克伯格这个拥有我们所有人生活史的人评为全球第九大最具影响力的人物,其影响力甚至超过了英国首相、巴西总统、法国总统、印度总统以及罗马教皇。62

在硅谷,Facebook 的 Open Graph 整合和 Timeline 功能被称为一个“平台游戏”。通过将 Facebook 的 Connect(连接)插件和按钮粘贴到每个网站和手机应用程序上,通过“无障碍分享”自动广播我们的在线媒体使用情况,以及通过一次点击查看我们的生活轨迹,Facebook 正在试图拥有整个社交网络,而拥有这个社交网络也就意味着拥有了所有人。本·埃洛维茨在谈到这个全新的社交操作系统时解释道:“通过熟悉我们——我们是谁、我们在做什么以及我们的兴趣所在——Facebook 可以满足我们的每个需求。”63 这就是为什么高盛在 2011 年 1 月对马克·扎克伯格的私营公司给出 500 亿美元的估值,64 而这个数值比非洲 80% 的国家一年的 GDP 都要高。65 金融作家威廉·科汉(William D。 Cohan)将这个数字描述为“令人眩晕”,66 但《金融时报》和《华尔街日报》的权威商业记者均认为,由于社交媒体的日益普及,这个估值可能显得“便宜了”。67 这些关于Facebook 的高谈很可能是正确的。到 2011 年 3 月底,Facebook的市值冲至 850 亿美元,68 而某些人甚至预言马克·扎克伯格的这件“作品”将在 2012 年的 IPO 之后最终登上 1000 亿美元的大关。

正如 Facebook 的历史研究家大卫·柯克帕特里克所指出的:“Facebook 建立在一个彻彻底底的社交基础之上——一种不可避免的、无处不在的透明化将取代现代生活。”69 凭着这种对彻底透明化的狂热,扎克伯格、桑德伯格以及其他的硅谷社交媒体大腕和传播者成为了今天的功利主义社交改革家。和杰里米·边沁一样,这些大暴露主义达人“领袖”承诺:通过将我们分隔为集体网络上的个人结点,数字技术可以让我们聚集在一起,不仅有利于社会,也有利于我们个人。如同边沁笔下的“监察室”一样,它代表一种良性循环——一个神奇的阶梯带领我们到达拥有无尽个人自由及社会和谐的未来世界。社交媒体的倡导者们承诺:Open Graph 和 Timeline 这样的技术进一步加深了个人在网络上的透明化,并将带来一个“更健康的社会”。70他们还说:更多的事实带来更多的相聚,而更多的相聚将带来更美好的社会。

但是,与边沁那个令人反感的“最大幸福原则”(把人类降级到对快乐和痛楚的简单计算)一样,扎克伯格令人生厌的个人身份概念未能抓住人类状态中的复杂一面。对这位年轻的亿万富翁而言,身份不是每个人类心中的神秘之物,而是像一行计算机代码一样可以计量的东西。和边沁一样,扎克伯格是一位“大规模成本 - 效益的专家”,71 始终以一个大孩子的经验主义来看待人类身份。

“你只有一个身份。一人拥有两个身份只能说明你不诚实。”——2009 年的扎克伯格(当然,他想拥有这种单一身份并从中获益)是如此考虑的。72 但是,和雪莉·桑德伯格的“真实身份”概念一样,扎克伯格关于身份的功利主义想法将把所有的模糊性和微妙性(无法计量的人性)从人类状态中挤压出去。

例 如, 为 了 使 会 议 社 交 不 再 尴 尬, 会 务 社 交 初 创 公 司MingleBird 于 2011 年 2 月正式成立。73 MingleBird 提供了一些“MingleWords”——可以在会务活动中自动向用户提供与陌生人聊天的语言。在 MingleBird 上,生活变成了一种孩子气的游戏,一个可以计量的赫胥黎式的世界,其中社交尴尬这种人类特质被一种社交工具所替代;这种工具不仅可以自动将用户介绍给陌生人,同时也会在他们合照之后为用户加分。

更糟糕的是,如今的数字网络正在将友谊商品化,使其真真切切地成为新社交经济中的货币。像 Klout、Peerlndex、Kred和 Hashable 这样的在线服务网站,会根据我们的社交影响力来计算我们的价值。74 克莱因的第一批 sFund 投资对象 Cafebot、Flavor。me 以及被 AOL 收购的 About。me75,为各个超级节点提供了可以管理其资产的在线平台。甚至还有一个叫做“帝国大街”的“社交媒体交易所”,也已成立了一个“证券市场”,专门从事个人声望的买卖。

在 Web 3.0 的世界里,财富等于人脉。因此,在 Twitter 或Facebook 上拥有更多的“朋友”的人很有价值,因为他(她)更有可能让其朋友们买一些东西或做一些事情。与在金融市场中“管理”资产一样,我们以相同的方式“管理”社交网络世界中的朋友。永远敏锐的克里丝汀·罗森(Christine Rosen)指出:“以‘管理’来描述社交网站显得有点奥威尔式。”他还补充说,这个术语助长了“友谊的官僚化”。76

是的,乔治·奥威尔仍然很有意义。“大多数为英语而烦心的人都会承认,英语的处境不佳。”——奥威尔在他于 1946 年发表的著名《政治与英语语言》一文中对语言受政治和经济的腐蚀表达了这样的担忧。77 但即便身为“新语”和“真理部”的创造者,奥威尔从未想象过 Facebook 上的新生语言——这种趋势被《大西洋月刊》的本·齐默法(Ben Zimmer)描述为“扎克伯格的崛起”。在 2011 年召开的 F8 大会上,当马克·扎克伯格推出“无障碍分享”的矛盾想法时,他也开创了一种包含各种动词的新生语言。扎克伯格不带丝毫讽刺意味地在 F8 大会上宣布:“刚开始的时候,词汇量真的极其有限。你只能表达少量信息,比如你交过的朋友。然而在去年,当我们引入 OpenGraph 之后,我们增加了名词,这样你可以‘赞’任何你想喜欢的东西。今年,我们又添加了动词。我们的目标就要实现了,这样你可以以任何希望的方式关联到任何对象。”78有人也许好奇扎克伯格在 2012 年的 F8 大会上推出何种新生社交语言来改善我们的人脉。也许是“扎克式连接词”?对扎克伯格的选词持批判态度的《大西洋月刊》的本·齐默法指出,“语言正在经历更深刻的改写,并变成一项功利性工具,以一种明显难以言传的方式‘表达’与世界上各种对象的关系”。79 当然,这种奥威尔式对语言的败坏反映了更深刻以及更麻烦的政治和经济困境。奥特米特集团(Altimeter Group)的社交媒体分析师耶利米·奥扬(Jeremiah Owyang)指出,扎克伯格以及 Klout 和 Kred 这样的功利型网络所存在的问题是他们“缺乏情感分析”。80 在这种经济式的友谊中,没有货币价值的私人愉悦转变成一个利益中心。以 eEvent 为例,这个初创社交平台对那些鼓励其好友参与某项活动的用户提供经济上的奖励。81 但是,我们当中是否有人真的需要那些因我们参加某项活动、购买某张机票或在某家餐厅吃饭而从中渔利的“朋友”?

正如二十世纪美国哲学家约翰·杜威(John Dewey)所意识到的,我们的人格不是像扎克伯格或其他社交媒体传播者眼中的那样理性利己、可以计量或固定不变。杜威认为我们的个人身份并非“由一个综合特征结合在一起的不同部分所组成的一个完整、完美、完善和有序的整体”,而更是“移动、变化和分散的,是开始而非最终”。82 这就是为什么杜威认为“在所有事务中,沟通是最美好的”。83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美国是一个拥有“第二个机会”的地方,也就是《华尔街日报》专栏作家和前里根演讲稿撰写人佩吉·努南(Peggy Noonan)所提醒的:自由的本质在于我们摆脱过去身份并取得新生的权利。努南在谈及美国的文化多样性时这样说道:“赌徒、恶人、废物、长嗣文化中的老三——我们当中的很多人都是为了逃避过去才来到这里!不仅仅是为了获得一个新的机会,更是为了消失、躲藏、疗伤、不断努力并最终衣锦还乡。”84

实际上,如果我们相信阿伦·索尔金(Aaron Sorkin)的《社交网络》剧本是真实的话,那么即便是马克·扎克伯格本人也是一个年轻美国人前往西部——从马萨诸塞州的坎布里奇来到加利福尼亚州的帕洛阿尔托——逃离与原 Facebook 共同创始人之间的一段破裂关系并重起炉灶的例子。但是,对于扎克伯格而言,个人透明化与网络开放化带来的不宽容特性并没有什么不妥。

对于这个改造人类状态的伟大历史性项目,扎克伯格通过一位“真理部”发言人严肃而含蓄的说法承认:“把大家引向更多的开放——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但我认为我们应该这样去做,只不过这件事尚需时日。更多的分享将带来更美好的世界——很多人对这个概念相当陌生,并引发了很多关于隐私方面的顾虑。”85

“隐私方面的顾虑”,呃,马克?没错,我倒有那么一两个。

布洛克·安东(Brock Anton):被一记甩棍打在脸上,催泪瓦斯扔了两次,手指断了六根,到处都是血,将一个装着防暴装备的死猪头打倒在地,将一件运动衫扔到一辆燃烧的警车上,推翻了几辆汽车,烧掉了几辆智能车,烧掉了几辆警车。我上新闻了……一句话……历史啊!

阿什利·佩赫塔(Ashley Pehota):布洛克!!赶紧删掉啊!!!这可是证据!

同类推荐
  • 成功班主任案头必备—班主任工作难题破解

    成功班主任案头必备—班主任工作难题破解

    班主任理论的发展是无止境的。理论对象的变化,多种外部因素和自身的影响,都会使理论的把握和学习极为复杂。要想使学生都按既定的目标成长,确实要不断地学习、思考、探究。但并不能因此认为班主任理论难以把握,也不能认为无须学习班主任理论。正确的理解是:班主任理论掌握得越纯熟,班主任工作便越有效应,对学生的教育就会更到位和有力度。以这样的认识来看,《成功班主任案头必备》仅仅是班主任理论和实践的初步。
  • 当代教育变革浅析

    当代教育变革浅析

    本书,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我国当代教育所发生的重大变革为分析、研究主要对象,较为集中地归纳了变革的主要内容,分析了发生变革的国际国内背景、原因,剖析了变革的必然性及其发展趋势。试图对当代中国教育变革有更为全面、本质的了解,对教育在现代化建设、迎接知识经济挑战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所具有的先导性、全局性和基础性的作用,有更为深刻的认识,从而坚持把教育切实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不动摇,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技兴国战略。
  • 班主任工作指导手册

    班主任工作指导手册

    为了更好地为广大班主任服务,进一步发挥优秀班主任的模范带头作用,带动和促进全国中小学班主任事业的发展,我们在总结、宣传新时期班主任杰出代表的先进经验、探索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的规律的基础上编写了本书,把提高班主任自身素养作为一条主线贯穿始终。同时,对班主任提高自身素质、提升专业素养作了比较详尽的阐述。
  • 陪孩子一起成长:与家长谈中小学教育

    陪孩子一起成长:与家长谈中小学教育

    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教育”一词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报纸、刊物、书籍、文件上,出现在一般老百姓的话语中。如今,恐怕很难找到不知道“教育”或不懂得教育是什么的人了。然而若要给教育下个定义却并不那么简单。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庭,每个人也很熟悉家庭的含义,然而,当我们给家庭这个词下定义时,却感到并不像想象中那样简单。社会学、教育学和家庭教育学的专家学者是这样解读家庭的。家庭也是个人与社会联系的桥梁。为了更好地促进中小学生健康地全面发展,我们精心编著了此书,意在为家长提供中小学教育的全面指导。
  • 现代常用文体写作全书:实用行政文书写作大全

    现代常用文体写作全书:实用行政文书写作大全

    本书内容包含:公文的起草、校核和签发;办公文书的写作,会议文书的写作,行政公文的写作,规章文体的写作、其他公文写作八章。
热门推荐
  • 清先正事略选

    清先正事略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我能提升历练值

    我能提升历练值

    意外身亡,一世枭雄谭贵发现自己竟穿越到了游戏世界《风云传》当中,成为了雁南郡谭府一个藉藉无名的小厮。《风云传》当中汇集无数神话背景与元素,有少年引弓如满月,欲射金雕;有老道独立云中,如人间仙客;有青年豪气云天,掌出降龙;有侠客白衣仗剑,踏歌而行。......重活一世,命如鸿毛野草却有一颗气吞天下的盖世野心,以小厮之身,行枭雄之事。若有天命,天命即我!PS:主角性格冷酷,杀伐果断,不喜勿入。
  • 大唐暮云

    大唐暮云

    一场大唐帝国分水岭式的兵变,一位史上有争议的多疑帝王,初见钟情的藩镇鸳侣,两度错过缘分的封疆大吏,三个政权的暗中较量,四方节度使叛乱与勤王的胶着,五年的纷乱时光。精彩终是我大唐。
  • 深林奇遇记

    深林奇遇记

    讲述了一群伙伴生活在一个群落里,而群落不远处有一片很诡异的森林。十几年前群落里的人进去森林之后就再也没回来了,只有一位幸存者逃生回来并告诉了群落里面的人说森林里有怪兽,并且叫群落的人别进去。在某天晚上,群落里的人被怪兽袭击了,一群伙伴被怪兽追捕逃往森林里,然而他们在深林里经历许多奇怪而又奇妙的事。
  • 通天征途

    通天征途

    七万年前,太阳仙界与神界的通天之途断裂崩溃,仙界诸神无法飞升。由此,在诸神的带领下,太阳仙界开始了长达七万年的战争。在这段混乱而漫长的战争岁月里,无数天才涌现,无数强者陨落,无数势力兴起,无数种族衰落;在这战争期间,无数生灵的种种悲欢离合,爱恨情仇,可歌可泣,可怜可叹。且看人族少年如何跨越重重阻碍,谱写曲曲传奇,光复祖先的无上荣耀,终结这场战争,重还世间和平。
  • 诗人玉屑

    诗人玉屑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夺心契约,恶魔老公太磨人

    夺心契约,恶魔老公太磨人

    她上辈子一定是做了十恶不赦的事情,所以这辈子碰到了这个恶魔。不仅被他从家里欺负到公司,还要忍受他的恶劣、倨傲、不可一世。自恋、傲娇、经常犯病。她又不是医生,不仅要照顾他的胃,还要照顾他的失眠症,没事在夜晚还要做他的导盲犬!所以她想逃!但恶魔总是会出现,恶狠狠地说道:“女人,你好大的胆子,没有我的命令,你竟然敢跑?”--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远古寻仙记

    远古寻仙记

    远古法术横行,诸多仙人汇聚一时,少年无意获得神器,从此走上修仙之路.....
  • 死神异世录

    死神异世录

    “我想看看这世界有多大,所以我必须一步步的变得强大”,宁无名道“我亦有一剑你敢接否”,当动漫里面的斩魄刀出现在他手中时,异界亦多了一道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