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5660300000004

第4章 昭陵:皇太极的陵寝

帝陵的选址必然是风水极佳的宝地,然而作为清朝祖陵中最大规模的昭陵,它的风水却是靠人工来弥补的。不仅如此,昭陵奇特的陵寝规制、神秘的特色建筑,这些都令其在清朝帝陵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

一、普通又奇特的陵址

辽宁省沈阳市北部的皇姑区泰山路12号是一处规模宏伟的古代陵寝建筑,它就是清朝皇帝皇太极的昭陵,当地人称为“北陵”,是清朝在关外三座帝陵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帝王陵。昭陵的陵名是顺治元年(1644年)八月十一日命名的,寓意将皇太极的文德武功彰显于世,并使之显扬于后。昭陵的满文写法转写成拉丁文为“eldengge munggan”,译音为“额勒登额蒙安”。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如果有好的风水,再加上有“名人”的相伴,这才是真正“根正苗红”的风水佳地。

昭陵所处的地理位置十分优雅,山清水秀,林高草茂,鸟语花香,处处显示出这是一处佳气葱郁、万年帝业的风水宝地。因此,在清朝官方的《盛京通志》一书上就有关于昭陵风水的精彩描述:

源出长白山西麓,由长白而至永陵启运山。由启运山而至福陵天柱山,而至昭陵隆业山,一脉相承。隆业山自城东北层峦至此而宽平宏敞,有包罗万象、统御八荒之势。辽水右迴,浑河左绕,轮囷葱郁,洵永固之丕基也。

对此,雍正帝写诗《谒昭陵恭颂》赞美道:

钟灵毓秀气佳哉,宇宙从兹景运开。

帝统兼因文治广,圣基岂独武功恢。

辽韩海水涵深泽,松杏山高接上台。

虔肃奉觞恭拜毕,五云飞处久徘徊。

昭陵风水既然如此完美、和谐,但据记载,皇太极生前并没有营建自己的陵寝,也没有发现有他选择陵址的记载,然而民间对于这些似乎并不在意。于是,关于昭陵这块风水宝地的由来,当地就有了这样两个美丽的传说:

第一个传说,皇太极路过位于沈阳西南的仙女河这个地方,在河边发现了7个美丽的少女,少女告诉皇太极,她们是天上的七位仙女,只要皇太极用8年时间能在仙女河畔找出100眼泉水,她们就会嫁给皇太极为妃,但前提是不能少一眼泉水。皇太极令100个士兵分头找这些泉水的同时,还决定将自己的陵墓也营建在这里。然而8年时间过去了,却只找到了99眼泉水。原来,那最后一眼泉水是被皇太极的仇敌——一个叶赫部的老头藏了起来,并在泉水上面盖了房、搭了炉灶。由于皇太极未能实现对仙女的承诺,不但丧失了秀色可餐的艳妃,还失去了对这块宝地的兴趣,只能另寻其他的陵址。当听说在沈阳城北35里的地方也有一块百泉之地,皇太极依旧没有找足100眼泉水,只能再次放弃。皇天不负有心人,经过几番周折,皇太极在城北十里卧龙岗不但找到了百泉,还意外发现这里有百花、百果、百鸟、百兽。古人认为,“泉不及百者不能作为陵地”,于是昭陵最终在这里建了起来。

第二个传说,皇太极生前虽然多次派人寻找自己的风水宝地,但一直未能如愿。一次,他外出打猎,无意间追踪猎物来到这里,发现猎物不见了踪影。正在四处寻觅时,忽然听见一阵乌鸦的聒噪声,觉得很是奇怪,循声找去,发现在一个荒芜的土丘上落着一大群乌鸦。在满洲,因乌鸦有“救努尔哈赤”之恩,被视为“神雀”,备受尊崇。为了避免惊扰“神雀”,皇太极带人离开了这里。未想几年之后,皇太极突然死去,继位后的顺治帝经大臣提醒,认为这是神赐予的风水宝地,于是为皇太极建造了昭陵。

虽然以上只是民间传说,不足为信。但奇怪的是,每个传说都与皇太极本人有关系。众所周知,民间传说虽然不能作为史学研究的根据,但在实际研究中,却往往可以作为参考的线索。既然如此,那么昭陵为什么或多或少与皇太极之间存在一丝联系呢?

据沈阳著名清史专家李凤民老师研究,昭陵之所以选址于此,是有以下两个历史原因的:

1.受“八旗方位”制度限制。

“八旗方位”制度源于满洲实行的是军、政、民为一体的组织框架结构——八旗。无论是军、民、奴隶,还是皇帝、亲王、官员等都有自己的旗籍,因此当时所有的固定财产和非固定财产也都按照八旗方式分配。每旗的土地方位是固定的,且只能在自己的土地上盖房、耕种、建坟,不许超界他旗土地,这就是“八旗方位”制度。

盛京八旗方位是以通向抚顺、京都(沈阳)、辽阳、铁岭等四条主要干道为分界的。按照这种划分方式,皇太极所属的正黄旗旗地范围则是沈阳城北及西北方位。

2.“龙脉”与“皇寺”交会点为陵址。

“龙脉”,即天柱山在沈阳城北部形成一条冈脊。在由东向西凸出的几处山冈的上冈子、三台子山处,有一低矮的漫冈,当地人称此处为“龙脉”。“皇寺”又称实胜寺,位于沈阳外攘门外三里处,是皇太极征服察哈尔林丹汗后所建。昭陵的中心所处位置,正是“龙脉”与“皇寺”的南北交会点。

对于李凤民老师的说法,笔者在不否认的同时,存在三个疑问:

1.如果说昭陵位置方向是按照“八旗方位”制度确定的,那昭陵地界就应该属于正黄旗的旗地,但昭陵的那些陪葬墓的墓主人并不都是正黄旗旗人,这又该如何解释呢?

2.皇太极继位之初,国政是努尔哈赤确定的“八王共治”体系,但在继位后的天聪六年正月,皇太极已经废除了“与三大贝勒俱南坐受”体制,而一人面南独坐,并于天聪十年四月开始了建新元称帝。自此,皇太极拥有了比汗权更广泛的皇权,当时他还领有正黄旗、镶黄旗和正蓝旗等上三旗的人口、财产和土地。就凭这些过硬的实力,为皇太极选择陵寝还会受到“八旗方位”制度的限制吗?

3.如果昭陵是按照“八旗方位”制度来确定其陵寝在沈阳北面,那么努尔哈赤当时作为正黄、镶黄二旗的主旗贝勒,为何他的福陵没有按照这个建陵原则建在沈阳北面或者沈阳西面,而是建在了沈阳的东面呢?

目前,这三个疑问还无法得到合理的解释,又通过对昭陵历史的研究发现,当初昭陵的风水并不是完美的。

按照风水理论要求,作为帝陵风水,最基本的条件是要满足“前有罩,后有靠”的要求。其中的“靠”为常说的靠山,因此,靠山的有无和好坏是陵寝最关键的考虑因素。

昭陵的靠山为隆业山,它坐北朝南,为子午向,山体两端向南弯曲,形呈弯月,势如卧龙状,因此具有“龙蟠凤翥”之势。然而通过研究发现,昭陵的隆业山竟然是人工用土堆起来的。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昭陵所处的龙岗地区是一道东西向的漫冈,这道冈脊是天柱山余脉,山向走势由东向西,经东山咀子、毛君屯、昭陵至塔湾止。然而,虽然东山咀子、毛君屯、塔湾等地势较高,但到了昭陵地带却只是平原,其海拔仅有43.8米。为了弥补这里的“先天不足”,风水大师们想出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那就是用人工的方法堆起了一座土山,令昭陵的“龙脉”在风水地势上不但能与永陵、福陵属于同干分支,且均发源于长白山。于是经过8年的人工堆积,高约20米、长约380米的靠山终于完工,山土全部采用来自昭陵之外的“客土”[1]堆积,并在山上栽满了松树。据说当初在山顶上还刻意结成9座山峰,中间山峰最高,左右两侧各4座逐次低下去,此创意颇为新颖独特。顺治八年(1651年)十月二十一日,顺治帝尊封它为“隆业山”,寓意大清江山社稷兴隆发达。

虽然清陵中也有些陵寝的左右砂山是人工堆积的,但主要关乎陵寝风水的靠山是人工堆积的情况,却仅有昭陵一处。又因其风水无奇特之处,至今尚无令人信服的昭陵选址在此的解释。

在风水上,昭陵虽然不是完美无缺的,但这并不影响它能成为一代帝王的陵墓,于是皇太极的昭陵照样建了起来,而且当时的营建速度还是很快的,因为对于逝去的人来说,入土为安才是最为重要的事情。

二、模糊的“奉安”史

据清初满洲丧葬制度,停丧在家,等陵墓建好后出殡,停灵一年才火化。

崇德八年(1643年)九月二十一日,皇太极梓宫奉移山陵,即民间常说的出殡。奉移前,朝廷重臣全体出动。首先派遣镇国将军阿拜祭告圜丘太庙,并举行了隆重的奉移礼。诸王、两黄旗大臣、侍卫及已经出过天花的公主、和硕福晋[2]、格格等到崇政殿皇太极梓宫前举哀。礼亲王代善负责主祭,向大行皇帝献祭酒,诸王贝勒等先后行跪礼。由于嗣皇帝福临尚不足6岁,由学士詹霸恭代嗣皇帝宣读祝文。之后,规模庞大的丧葬队伍向皇太极陵墓方向出发。送葬队伍的前导是卤簿仪仗鞍马20匹,后面是6匹马驮着皇太极生前御物及空马百匹,紧接着是20头骆驼驮载着皇太极使用过的御用帐幄及空骆驼20头。皇太极梓宫由大清门抬出,没出过天花的公主、福晋、格格在福胜门外恭候皇太极梓宫的到来,见梓宫后跪、举哀,然后跟随梓宫后面而行。固山额真、昂邦章京和尚书以下、牛录章京以上官员,以及这些官员的福晋、外藩蒙古王公,则都集中在关门外恭候皇太极梓宫的到来,跪、举哀,等梓宫过后跟随其后而行。到达山陵后,将皇太极梓宫奉安在享殿内,按照礼仪规制行礼举哀;又在殿前设一焚烧皇太极生前物品之处,焚烧皇太极生前用过的物品。

对于皇太极奉安山陵这一过程,《世祖章皇帝实录》中有比较详细的记载。当时,皇太极梓宫停灵在陵寝的享殿,并没有火化。火化是满洲的旧有风俗,顺治九年(1652年)议定火化制度:和硕亲王薨,停丧于家俟造坟完,方出殡,期年而化;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停丧五月出殡,七月而化;固山贝子以下、公以上,停丧三月出殡,五月而化;官民停丧一月出殡,三月而化。

我国古时讲究“事死如事生”,主张对死去的父母及亲人要像生前那样,照顾他们的衣食住行,因此把陵寝祭祀视为“展孝报本,敬天法祖”的大事来实施。

崇德八年(1643年)十月二十五日,是皇太极生辰祭日,嗣皇帝福临及皇宫诸福晋、王、贝勒、贝子、公等备陈祭品祭奠皇太极。对此,《清初内国史院满文档案译编》中有这样两段记载:

是日。祭品:顶戴黑狐皮冠一顶、貂镶皮袄一件、貂皮里朝衣二件、夹朝衣二件、貂肷皮里袍一件、羊皮里袍一件、龙缎袍一件、绵索子袍一件、黑狐皮端罩一件、狐肷皮里褂一件、黄绵索子褂一件、衣几九袭、夹袜缎靴五双、貂皮被褥一套、素缎被褥一套、插弓箭玲珑撒袋一副、插弓梅针箭玲珑撒袋一副、插梅针箭箭筒一个、雕鞍一副、夹头漆鞍二副、圆头漆鞍二副、股子皮坐鞍一副、长柄大刀二口、枪二杆、引幡一百有一个、求福柳枝一百有一个、金银纸锞二十万个、纸钱十二万个、绘图整纸八万、苏巴尔干二个、纸塔二个、金银柱子四个、大帐一个、配帐二个、楼房二个、大门一个、狮子二只、柜屉四个、柜子八个、皮箱十六个、供桌五十一张、酒二十五瓶、麻花四槽盆、牛三头、羊二十四只。二十六日。金银纸锞二万个、纸钱一万个、桌十一张、酒五瓶、牛一头、羊二只。

崇德八年(1643年)十一月十九日,是皇太极死后百日的祭祀,在祭祀礼仪中称这天为“百日礼”,属于小祭:

焚金银纸锞五万个、纸钱四万个、绘画整纸二万张、牛一头、羊八只、桌二十五张、酒十三瓶、镶水獭皮狐肷里朝衣一件、衬衣裤、皮靴、狐肷皮袍二件、貂镶朝衣一件。

为了规范祭祀礼仪,又于顺治元年(1644年)五月十七日,在陵寝享殿为皇太极增设了神牌和宝座,并为此举行了告成礼:

昭陵宝位告成礼,摄政和硕郑亲王以下、牛录章京以上各官前往宝位前奏曰:顺治元年甲申,五月十七甲辰吉日,承袭皇位孝子福临,于皇考宽温仁圣皇帝神位前跪奏曰:以特修之神位告成,移放皇考神位礼,备祭品以通魂。颂文毕,摄政和硕郑亲王跪神位前,敬酒三盅,诸官皆跪,行三叩头礼,由内大臣侍卫安放于宝座。皇福晋、固伦公主、和硕福晋以下,多罗格格、辅国公之妻以上,俱托饭桌、备用之桌并牛、羊肉,皇福晋跪,奠酒三盅,众人皆跪,行三叩头礼。续由摄政和硕郑亲王跪宝位前,奠酒三盅,诸官皆跪,行三叩头礼。此次祭品有凉帽、沙披领一套、袍服一套、靴袜两双,染三色整匹纸五万、元宝五万、牛一、羊八,烧酒、黄酒十坛,计饭桌二十一。收元宝纸钱后,诸王、福晋皆出。

顺治元年(1644年)八月初九日,这天是皇太极死后一周年的忌日,在古礼中被称为“小祥”祭日,小祥是祭名。按照清初满洲丧葬礼制,这天也是皇太极梓宫火化的日子,在《世祖章皇帝实录》中是这样记载的:

甲子。小祥,致祭大行皇帝。是日,摄政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奉上率和硕亲王以下、牛录章京以上,齐诣殡宫。皇太后率众妃及公主、格格,和硕福金以下,镇国将军固山额真、尚书等官命妇以上,俱齐集,陈设祭物,行三叩头礼。祭毕,执事官于殿西设卤簿仪仗。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奉上率众官等,皇太后率众妃,举哀。跪几筵前三献爵,行三叩头礼。昂邦章京、尚书、内大臣等恭奉龙轝由中道出。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奉上、率众官跪,献三爵、举哀。皇太后及众妃俱举哀。酉刻,恭捧宝宫安奉。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济尔哈朗率领以嗣皇帝福临为首的牛录章京级别以上的官员;皇太后率领皇太极的各妃、女儿及亲王、镇国将军、固山额真、尚书等官员的妻子,分先后到享殿皇太极梓宫前祭拜哭丧,祭奠前已摆设祭品。在他们祭奠的时候,执事官员在享殿外西侧陈设皇帝仪仗,在哭声的伴随下,皇太极梓宫从享殿中门移出。然后,再次分别行礼、哭丧,下午五点至七点的时候宝宫奉安。

通过阅读不难发现,这段话隐藏了一个很重要的情节,那就是开始说的“梓宫”,到后来已经变成了“宝宫”。显然,“梓宫”变成“宝宫”的过程是焚烧的结果。

之后,笔者又在顺治元年(1644年)八月十一日的《世祖章皇帝实录》中发现这样一段记载:

丙寅。恭奉大行皇帝宝宫安葬昭陵。摄政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奉上率和硕亲王以下、牛录章京以上,齐集山陵殿前西阶,皇太后率众妃及公主、格格,和硕福金以下,镇国将军、固山额真、尚书等官命妇以上,俱集,皇太后率众妃及公主等诣宝宫前举哀,毕,跪献三爵,行三叩头礼。内大臣、辅国将军、锡翰等奉宝宫由中阶升陵殿,奉安于地宫。葬毕,陈设祭物。皇太后、众妃及诸王官员献爵,行祭礼。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八月十一日,济尔哈朗率领以嗣皇帝顺治帝及亲王以下、牛录章京以上官员等候在享殿前西侧台阶处,皇太后率领众妃及格格和命妇们在宝宫前哭丧后,祭奠行礼。之后内大臣、辅国将军等官员奉移宝宫由享殿中门进入享殿,并将宝宫安放在地宫内。安葬好后,陈设祭品,然后皇太后等及诸王官员分别祭奠行礼。

在这里,令人感到疑惑的地方有两处:

1.上文说八月初九日这天皇太极宝宫已经奉安,但没有提到宝宫奉安地点,这次则再次提到将宝宫奉安,难道八月十一日这次是宝宫的第二次奉安?

2.这次提到宝宫奉安地点是享殿内的地宫,难道享殿内单独建有地宫?

为了对《世祖章皇帝实录》上的两段记载完整地理一下思路,不妨再来看看日本遗存的《清三朝实录采要》一书。据该书记载,皇太极宝宫是顺治元年(1644年)八月十一日奉安于享殿内地宫的:

丙寅。葬大行皇帝。中宫太后率众妃及公主等诣焚化处举哀,毕,捧御体安放金宫内,置御案之上,跪献三爵,行三叩头礼。内大臣、辅国将军、锡翰捧金宫由中阶升陵殿,奉安于地宫。葬毕,陈设祭物,荐名昭陵。

这段话的大概意思是说,八月十一日这天,皇太后率各妃及公主等人在焚化处哭丧,之后,将“御体”放在“金宫”里,安放“金宫”于案桌上,并祭奠、行礼。内大臣、辅国将军等人捧“金宫”由享殿中门进入享殿,将“金宫”安放在地宫内。安葬完毕后,陈设祭品,推荐陵名为“昭陵”。这里所称的“金宫”与上文所称的“宝宫”均是指存放骨灰的骨灰坛或骨灰罐,“御体”是指遗体的骨灰。

根据这段话可以知道三件事:其一,皇太极火化后的遗骨是八月十一日装入宝宫的;其二,宝宫是安葬在享殿内的地宫;其三,皇太极陵寝名称是这天确定下来的。

又据成书于康熙年间的《古今图书集成》八月十一日记载的“恭行捡殓,奉安神案上”可知,皇太极骨灰是八月十一日装殓宝宫的。

由此可见,《清三朝实录采要》和《古今图书集成》两书的记载是一致的。

此时再将《清三朝实录采要》和《古今图书集成》的记载与《世祖章皇帝实录》的记载相比较发现,《世祖章皇帝实录》对皇太极梓宫火化及火化后装殓这一记载都给省略了,或者说隐藏了这一过程,以至于它记载的那两个日期中有些事情模糊,进而显得重复甚至矛盾。而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当时正确的记载应该是这样的:皇太极梓宫奉移出享殿外,于八月初九日下午的酉时开始火化,八月十一日皇太后率领各妃、格格等人将火化后的遗骨及骨灰捡殓宝宫内,宝宫由内大臣等奉移享殿内,安放进享殿内的地宫,封闭地宫,再次陈设祭品,并最后确定陵名为“昭陵”。

《世祖章皇帝实录》记载八月初九日的“恭捧宝宫安奉”这句话,实则是八月初九日和八月十一日两天火化遗体及奉安宝宫的概括。若分析这些档案资料的价值,很有必要先弄清楚这些档案资料撰写的时间和背景。

据查,《世祖章皇帝实录》是乾隆重修本,本来早期的《世祖章皇帝实录》是有明确记载的,但到了乾隆朝,由于火化属于满洲旧俗,与中原的汉文明有明显差距,于是在重修时将这些删除,不再继续收录记载。而《清三朝实录采要》则是当时日本文化四年(1807年)以包括康熙年间所重修的清太祖、清太宗二朝的实录及同一时期初纂的世祖实录等写本为依据编纂的,共16卷,没有经过人为的修改,因此增加了许多顺治朝纂修本所不见的新内容,又因为比乾隆朝重修本润色和避讳之处较少,所以其史料价值颇高。《古今图书集成》原名为《文献汇编》,或称《古今图书汇编》,正文10000卷,目录40卷,共分为5020册,共计520函,内容分为6汇编、32典、6117部,收录了《四库全书》不收或未曾收录的很多典籍。《古今图书集成》是康熙帝皇三子胤祉奉帝命与侍读陈梦雷等人于康熙四十年(1701年)编纂的一部大型类书,历时两朝28年,于雍正六年(1728年)印制完成。由于该书是康熙帝钦赐书名,雍正帝写序,因此被冠名“钦定”,该书的史料不仅丰富,而且价值很高。

于是,在《古今图书集成》上记载的这段话再次引起了笔者的注意:

一行捡殓礼,亲王以下、佐领以上,固伦公主和硕妃以下,县主、奉国将军淑人,都统、尚书命妇以上,于阶西齐集。皇后、公主等诣升化处举哀,恭行捡殓,奉安神案上,皇后跪,奠酒三爵。内大臣、辅国将军捧宝位由中阶升至殿内,奉安正中位上,举哀,毕,随将宝位周围盖砌,恭献祭品,奠酒、行礼,毕,俱退。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皇太极宝宫奉安在享殿内的地宫,并被“盖砌”起来。结合顺治元年(1644年)八月十一日的《世祖章皇帝实录》上的记载,可以确定这样一件事情,皇太极的宝宫所奉安的地宫,是建在享殿内的地下,地面上则是供桌和祭品。

将地宫建在享殿内,乍听起来好像有些不可思议,其实这在清初是很正常的,起码在清朝初期是很普遍的一种做法。清朝的祖陵永陵、努尔哈赤的福陵,当时均是将装有骨灰的宝宫存放在享殿内的。这样做的原因,一来是清初满洲丧葬礼仪受旧俗影响不规范;二来是清初帝陵规制太简朴,根本无法符合一代天朝大国的文明和政治需要的至尊规范。因此,当清朝政权入关后,其文化礼仪受到中原汉文明的很大影响,于是对关外清陵规制陆续进行了大规模的增建和扩建。由于受这种大环境的政治影响,昭陵规制的增建和扩建也在情理之中,又经过康熙、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等历朝的维修,在规模和质量上,昭陵都占尽了优势,最终令昭陵独占鳌头,绽放特色建筑的绚丽风采。

三、帝陵多次改变

据记载,昭陵始建于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同年九月辛亥建成,仅用一个月时间。当时的建筑很简单,建筑规模也很小,只有瓦房三间、围墙和大门等。顺治七年(1650年)二月初二日,死后的孝端文皇后与皇太极合葬在昭陵享殿内,同年四月增立石像生6对、擎天柱4个、望柱(华表)2个,同年十一月悬挂昭陵享殿“隆恩殿”额匾。

至于昭陵是在何时增建和扩建的,有人说昭陵自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开始营建,到顺治八年(1651年)均属于昭陵初始营建时期。由于档案的遗失或记载不全,笔者尚未找到支持此说法的记载,但笔者发现,昭陵的大多数建筑是在顺治八年(1651年)之后才发现有记载的。因此笔者认为,昭陵在皇太极入葬享殿时,其陵寝营建基本结束,因为当时昭陵的金银祭器等贵重物品并不在昭陵存放,于是在顺治三年(1646年)将守护昭陵的20名两黄旗兵丁调回各自牛录,护卫工作改由“玛法”(老人)负责。昭陵建筑增加和扩建时间则是在顺治帝亲政后的顺治八年(1651年),据顺治八年(1651年)六月的《世祖章皇帝实录》记载:

辛未。礼部奏言:皇上敦明孝道,仿古追尊祖宗大礼俱已举行,祖陵应照帝王陵从新修缮,建立碑碣,设官员并守陵人户,仍定祭祀礼仪,以彰孝思。

对于这样合理的建议,顺治帝自然很是满意,于是对此批示“命速举行”。

当时清朝的“祖陵”为四座,即永陵、东京陵、福陵和昭陵。在这份名单中,昭陵作为清朝的祖陵,自然也被列入“从新修缮,建立碑碣”名单。昭陵的这次改建工程从顺治八年(1651年)六月开始,直到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才基本告竣,其中昭陵地宫是康熙二年(1663年)九月初九日始建,同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建成的。

据查,改制昭陵使用的工匠和劳力,大多数是在关内招募的,并给予这些人役优厚的生活待遇,以解决背井离乡之人的后顾之忧。这样就为昭陵的大规模改制提供了足够的人力。

据实地调查,昭陵坐北朝南,以隆业山为靠山,陵前有一条被称为浑河的“玉水”,其建筑规制和布局次序由南往北依次为:下马牌、华表、坐狮、三孔神桥、石牌坊、更衣厅、蛇神庙、省牲所、大红门、华表、石像生(由南往北依次是:坐狮、坐獬豸、坐麒麟、立马、卧骆驼、立象)、东西红门、东西红门值班房、神功圣德碑亭、华表、仪仗房、涤器房、陵兵房、茶膳房、果房、晾果楼、隆恩门、方城、东西角楼、东西配楼、东西配殿、焚帛炉、隆恩殿、二柱门、石五供、明楼、东西角楼、哑巴院、宝城、宝顶,宝顶上有一棵树,宝顶下面是地宫。

整座陵寝占地面积约为16万平方米,大小38座(组)建筑,以神路为中轴线对称排列,并在陵寝四周设有鹿角、红、白、青界桩及石界牌,因此昭陵和它的风水保护范围则是一块占地南北、东西各20余里的庞大禁区。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昭陵的这些建筑。

下马牌,是警示人们进入陵寝要下马的标志。清朝时,凡是进入陵区的官员,均在下马牌处下马,落轿步行,以示尊崇之意。昭陵的下马牌共有三对六座,分布在四处:北陵公园门前有两座下马牌;神桥南面有两座下马牌;昭陵的东、西红门各有一座下马牌。其中,北陵公园门前的两座下马牌与其他的四座在规制和用料上是一样的,唯一不同的是上面的文字,该下马牌上面由南往北依次用满文、蒙古文、回文、藏文、汉文五种文字刻写“诸王以下官员人等至此下马”12字。其他的四座下马牌则是用满文、蒙古文、汉文三种文字刻写“官员人等至此下马”8字。建陵之初,昭陵仅有下马木牌或以陵前石狮子和红椿作为下马标记。据顺治八年(1651年)六月的《世祖章皇帝实录》记载:凡谒陵时,诸王等人在石狮子处下马,官员于红椿处下马。昭陵的下马牌是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五月二十五日开工建立的。

华表,又称擎天柱、万云柱,是一座圆形或六角形柱体石雕组合体,其结构由护栏、底座、柱体、云板、天盘和柱头组成。昭陵的华表有三对,分布在三处:昭陵大红门外的神桥南面有一对;昭陵陵内的石像生南端有一对;昭陵陵内的神功圣德碑亭北面有一对。这三对华表组成结构均是:护栏、底座、柱体、云板、天盘和柱头,但样式却分为两种,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相同点是这三对华表都是八角形须弥底座,须弥座的上下坊及束腰部位雕刻着云龙、仰俯莲等纹饰,底座四周有八角形护栏,护栏栏板上雕刻着两种图案,护栏望柱头上雕刻着八走兽,分别是獬豸一对、狮子一对、麒麟一对、犼一对,柱体上均横插一块雕刻云板。不同点在于这两者之间的柱体、天盘和柱头。陵外神桥南面的华表与石像生南端的华表是一样的,均为圆形柱体、圆形天盘和被称为“望天犼”的坐石兽柱头。需要说明的是,如果仅以其形状样式来说,石像生南端的那对石柱就应该称为“华表”,但如果以其位置而言,按照关内清陵石像生之南是望柱,昭陵石像生南端的那对石柱应该称为“望柱”。笔者根据其形状样式与陵外神桥华表相同,所以也称其为“华表”;神功圣德碑亭之北的华表,柱体是八角形,天盘是八角形,柱头是被称为“海石榴”的桃形。所谓云板,就是柱体上端横穿的一块近似于三角形的石板,石板上面雕刻着密集的云纹;所谓“望天犼”,又称“蹲龙”,就是一种怪兽,披鳞挂甲,尾与鬓发相连,鼻子长且弯曲,浑身瘦骨嶙峋,样子似犬非犬、似龙非龙,作昂首翘尾引颈高啸状。华表的作用有两种,即装饰和告诫。

神桥,是一座三孔拱桥,长47米,宽12米,建于顺治八年(1651年)。原桥面为青砖,现为条石,桥两侧护栏为石雕栏板及石栏杆,栏板上雕刻着身披烈焰腾空飞翔的天马,以及番草、海水江崖、花卉、犀角等“杂宝”。护栏的柱头分为两种,即宝瓶云拱和俯莲式,桥的南端有镇桥石坐狮,桥下之河被称为玉带河。神桥具有装饰和保护陵寝的作用。

石牌坊,为四柱三楼单檐歇山式仿木青石结构。位于昭陵大红门正南面,为东西向单体建筑,高10.5米,东西长12.6米,建于顺治或康熙年间,嘉庆六年(1801年)维修过。牌坊的正脊及横枋、上枋和下枋都雕刻着花卉图案,如缠枝戏珠、佛教“八宝”图案、缠枝莲、番草等。牌坊的四根石柱的南北两侧各有一对相背夹柱坐狮,牌坊东西两侧则各有一对相背坐獬豸。石牌坊的作用有两个:一是装饰陵寝和增加陵寝肃穆气势;二是祭祀仪注在此开始。

更衣厅(亭),是帝、后谒陵时更换服饰及休息的场所。位于大红门东侧低矮的泊岸之上,占地面积约400平方米,建于康熙年间。院门为单檐硬山式黄琉璃瓦覆顶,门房三间,内有更衣厅一座。更衣厅后面的东院墙上有一块砖雕麒麟影壁,影壁墙北侧有一座门,门内是一个小院落,院落内有一座亭式建筑——净房,即御用厕所,净房内地面中央有一个长约1米、宽约0.4米的石制花生状便池。

省牲所,是宰杀猪、牛、羊,为陵寝祭祀做熟肉祭品的场所,位于大红门西侧低矮的泊岸之上,与更衣厅(亭)相对而建,两者之间隔有大红门前月台。省牲所占地约400平方米,建于康熙年间。院门为单檐硬山式黄琉璃瓦覆顶,门房三间。院内有两座建筑,坐北朝南的建筑为馔造房,是烹煮肉食之处;坐西朝东的建筑为宰牲亭,是宰杀猪、牛、羊之处。宰牲亭后面的西院墙上有一块砖雕麒麟影壁。

蛇神庙,是一座硬山式青砖青瓦小庙,小庙有方形台基。位于大红门外的东侧、东跨院以东。原先庙的四周有一人高的花墙,正门有两个方形门柱,门的朝向为南,门前两侧各有一只坐狮。庙门为一拱式小石券门,门楣上有半圆形石额,上刻“蛇神庙”三字。现在的蛇神庙为民国期间复建。

大红门,又称正红门,是陵寝的总门户,为单檐歇山式黄琉璃瓦覆顶建筑,屋脊正中有一宝瓶。大红门坐落在近一米高的须弥座台基上,须弥座由圭角、下枋、下枭、束腰、上枭、上枋六部分组成,无纹饰。须弥座前是月台,月台前后均设有三出踏跺,踏跺两侧是石护栏和抱鼓石,石护栏的栏板上雕刻着纹饰净瓶、荷叶和回纹,望柱头形状是宝瓶莲瓣,中路踏跺护栏的抱鼓石是一对侧头坐狮,以此凸显中门的尊崇地位。踏跺前是大红门南面的月台,月台南面前端左右侧各有一只两两相视、无底座的平卧小石狮子。大红门月台正南面则是一个大礓,大礓两侧是踏跺,礓前的两侧有两对无底座的平卧小石狮子,东侧一对小石狮子的头朝向是相反的,西侧一对也是如此。

大红门有三个拱券式门洞:中间门洞称为“神门”,是帝、后“神灵”出入的门户;左门(东)为君门,是帝、后谒陵时所走的门户;右门(西)为臣门,是妃嫔、诸王官员等出入的门户。中门洞券脸石上雕刻着二龙戏珠,券脸下碱部位雕刻着“寿山福海”和松树、宝瓶、荷花等吉祥图案;左右门洞券脸石上则雕刻着云纹。三个券门门楣正中各嵌有一长方形石雕门额,门额光素无字。三座拱券门均为对开合扇实榻朱红木门,门上安有六角形兽面“铺首”一对,门上有六路六行门钉,门洞门后两壁各有一个圆形固定门扇使用的门闩的孔洞。

昭陵琉璃袖壁中心的如意形“盒子”,昭陵的大红门、东红门和西红门三处的两侧内外红墙上均镶嵌这种琉璃袖壁。大红门内外的东西两侧红墙上,各有一块长约7米的类似影壁的琉璃红墙,因为如同衣服上的袖子在门的两侧,故称之为“袖壁”。袖壁正中镶嵌一个如意形“盒子”,内镶嵌五彩琉璃升腾云龙,袖壁四角镶有琉璃岔角花纹饰,四周是有线枋子,壁帽为琉璃帽,整个袖壁坐落在圭角之上。昭陵的琉璃袖壁共有三处,即大红门、东红门和西红门内外两侧均有琉璃袖壁墙。

东、西红门,位于昭陵红墙的东、西两侧,被称为东红门和西红门,是平时陵官和夫役行走的通道,均是单檐歇山式黄琉璃瓦覆顶建筑,但只有一个券拱门洞。门洞券脸石上雕刻云纹,门垛的四角有角柱石,下碱上方有腰石线。门洞上方坐斗枋是由二龙戏珠图案的琉璃件组成。门为对开合扇实榻朱红木门,门钉为六路七行,门环为六角形兽面铺首。门下是低矮的台基,台基前有一路踏跺。门内外两侧各有一块琉璃袖壁墙。

东、西班房,位于昭陵东、西红门的北面。三面砌有一人高的花砖围墙,南向墙有一座门,内有一座坐北朝南的两间建筑,外间设有锅灶,内间设有暖炕,外侧房山设有一扇窗户,窗户北侧砌有一个平地起烟囱,是看守陵寝人员居住和休息的地方。

钟亭,位于昭陵东红门外的南侧。钟亭内挂有一口铁钟,钟高1.24米,口径为1.08米,顺治十五年(1658年)铸造。兽面钮,肩部有六个圆孔,钟身铸有花卉、八卦图案及满、汉铭文。据说,这口铁钟是昭陵举行祭礼时使用的“祭钟”,凡每至祭日正午均要鸣钟,即所谓“钟鸣鼎食”。但经考证,以上说法为误解,此钟应是传报火警所用,本名“信钟”或“警钟”。清朝末年,钟亭倒塌,1927年曾修复,目前只有遗址尚存。

昭陵的石像生,是位于大红门内神路两侧的石兽,这些石兽下面各有一个须弥座,东西长2.7米,南北宽为1.5米,高约1米。座上雕刻着纹样锦袱,四角各坠一枚古钱。座的四面分别雕刻着石榴、卷草、宝相花等图案。石像生的作用有两个:一是陵墓的仪仗,保护陵寝和衬托墓主人身份;二是装点和强化陵墓肃穆安静的气氛。因此,石像生是封建等级制度的标志。昭陵石像生共有六对,由南往北排列顺序是:坐狮、坐獬豸、坐麒麟、立马、卧骆驼、立象。下面,根据这些石兽的性情介绍一下设置它们的寓意。

狮。将狮子作为石像生成员由来已久,这是因为狮子凶悍无比,其目如电,发声如雷,是百兽之首。所以在封建年代,狮子是威严和权势的象征。

獬豸。獬豸是东北特产的一种传说动物,一角,正直性忠,遇到打斗者,用角驱逐无理者;遇到争论者,对持有偏见者则退却。因此,獬豸是忠正无私执法者的象征。在帝陵中设有獬豸,以示皇帝严正无私。

麒麟。头如龙,角如鹿,全身鳞甲,尾似牛,足似马而圆,传说是太平盛世才会出现的一种祥瑞动物。麒麟与龙、凤、龟合称“四灵”,是吉祥和安宁的象征。

马。善于奔跑、负重,以勤劳著称,是战场上不可或缺的“功臣”。在帝陵中设有石马,以示国家疆域辽阔,任其驰骋。传说,昭陵的石马有些特殊,它们是因为有“战功”而被选入的,于是就有了这样的两个说法:其一,它们生前是皇太极的两匹战马,叫大白、小白,每逢战争时,皇太极都专骑这两匹战马,大白日行千里,小白日行五百里,但小白有驰骋战场的本事,为表其功绩,特列入石像生;其二,也有传说这两匹马叫大清、二清,曾对皇太极有救命之恩,为了感谢这两匹马的恩德,皇太极特地将国号选定为“大清”。以上均为传说,没有十足证据。但有一点可确定,马对当时的满洲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作战工具。

骆驼。性情温和,能吃苦耐劳、忍饥受渴,是蒙古族等北方民族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在帝陵中立有骆驼,以示对蒙古族等各民族的友好和亲善。

象。性情温和,形象威武高大,是天下太平、祥和的象征。在帝陵中立有石象,以示广有顺民,江山稳固。

神功圣德碑亭,又称碑亭,俗称大碑楼,九脊重檐歇山式黄琉璃瓦覆顶建筑。碑亭的东、南、西、北四面各有一座拱券门。碑亭下面为方形须弥座台基,台基四面设有出踏跺。亭内立有一统石碑,即“大清昭陵神功圣德碑”,碑通高6.67米,碑身高5.45米,宽1.76米,厚0.71米,碑头为六条蛟龙盘曲在一起组成的“蛟龙首”,碑头正面(南)正中开光部分为碑额,上面用满文、汉文两种篆文刻着“大清昭陵神功圣德碑”9字。碑座为龟趺,俗称赑屃,长4.67米,高1.11米,宽1.9米。龟趺之下为“水盘”,水盘上雕刻着海水江崖(又称寿山福海),水盘四角各雕有一个凹形海水旋涡,每个旋涡中分别雕刻着一只鱼、龟、虾、蟹。碑身正面(南)刻着满文、汉文两种文字的碑文,满文在右(西),汉文在左(东),两种文字内容相同,其中汉文有1810字,内容为歌颂皇太极一生的文治武功政绩。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立神功圣德碑,碑文由康熙帝撰写。

祭祀用房,位于神功圣德碑亭北面与隆恩门之间。在神路两侧各有两座三间单檐歇山式青砖瓦房,四面出廊。东侧由南往北是仪仗房、茶膳房;西侧由南往北是涤器房、果房。仪仗房是帝、后等谒陵时存放祭祀所用旗、伞等仪仗物品的地方;茶膳房是祭陵时烹茶煮奶及上茶官员休息的场所;涤器房是洗涤祭祀用具的处所;果房是祭陵时准备果品鲜货及上果官员休息的地方。

晾果楼,是果房的后面一座坐西朝东、单檐硬山式两层建筑。前后出廊,面阔三间,紧贴西北墙体处有烟囱一筒。烟囱从地面垒砌,略低于房脊,为满洲地区独有的建筑风格。目前仅有遗址。

陵兵房,位于涤器房后面。前后两座硬山式建筑,外形类似普通民宅,是守陵官兵居住和休息的地方。

方城,又称团城,仿照盛京陪都城堡轮廓外形营建,坐北朝南。城高6.15米,南北长146米,东西宽120米,城上四角各有一凸出的平台,平台上建有角楼。方城城墙顶部为马道,马道外侧砌雉堞(垛口),内侧砌宇墙(女儿墙),南、北城墙正中各有一凸出的方台。方台上建有门楼,下面则为门洞,南面的门称为隆恩门,北面的门称为明楼门(俗称古洞门)。门洞北面两侧建有供上下方城的磴道。城上的马道青砖铺墁,宽5.4米,马道路面由外向内倾斜。城内建有东西两座配楼、东西两座配殿、焚帛炉、隆恩殿、二柱门、石五供等建筑。下面,简单介绍一下这些建筑的规制和功能。

角楼,位于方城的四角,为重檐歇山式十字脊黄琉璃瓦覆顶两层小楼,大脊正中有琉璃宝瓶,飞檐四角各垂有铁质惊雀风铃,四面出廊,正面(南)设有对开两扇木门,内有楼梯供上下用,二楼四面各有四扇隔扇门。

隆恩门,方城的正南门,下为墩台,上为三层檐城楼。墩台为方台式砖石结构,墩台正中为拱券门洞。门洞的券脸石上雕刻着卷草图案,下碱部位刻着松石图案,门洞上方镶嵌着带有龙和凤图案的琉璃件,门楣正中是石门额,门额上用满文、蒙古文、汉文三种文字竖刻“隆恩门”三字,垛口下方镶嵌精美图案的倒挂眉子及琉璃件披水。墩台建在圭角台基石上,墩台四角有柱角石。隆恩门设有两扇对开实榻木门,外包铁皮,双面门钉,每面均为六路八行门钉,门上有兽面铺首一对,门闩锁闭。墩台之上为歇山式三间三层的城楼,因其样式颇似沈阳故宫的凤凰楼,故有人称之为五凤楼,但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准确的称呼应该是“隆恩楼”。隆恩门北面的东、西两侧,各有一条上下方城的磴道,磴道的宇墙下端各设有一只戗柱石狮。

东、西配楼,分别位于隆恩门北面的东西两侧,规制相同,均为两层前后出廊的单檐硬山式黄琉璃瓦覆顶建筑,面阔两间,楼内有木制楼梯供上下。在明清帝陵中,只有昭陵独有东、西配楼,建筑时间和使用功能不详。

东、西配殿,分别位于东、西配楼的北面,规制相同,均为单檐歇山黄琉璃瓦覆顶建筑,四面出廊,面阔三间。其中,东配殿的功能有两个:一是存放祝板和制帛;二是维修隆恩殿时,临时供奉清太宗皇太极和孝端文皇后的神牌,期间如遇祭祀,一律改在东配殿举行。因此,东配殿内存有龙亭两座、祝板一件、制帛一件、暖阁一座、御榻一个、拜褥一件。西配殿的功能只有一个,即每逢举行大祭时,供喇嘛在里面诵经。据查,殿内陈设为:居中是方桌一张,祭祀时桌上放有一尊用白面和菜籽油制成的喇嘛塔(大肚塔),塔对面的西墙上挂有佛像及“唐卡”(佛画)。方桌的南北各有低矮的条桌、长凳,供喇嘛祭祀时敲打法器、口念经咒使用。

焚帛炉,又称焚帛亭、燎炉,位于西配殿东北角,是一座用汉白石雕制的单檐歇山式小型亭子,脊上有一个火焰宝珠。焚帛炉的东、西、北三面均为山墙,南面为炉门,亭子内部为“火池”。焚帛炉的功能和作用是祭祀时焚烧祝板、祝帛、彩纸和金银锞子等祭品之处。昭陵的焚帛炉仅有一座。

隆恩殿,又称享殿、飨殿、献殿,俗称大殿,是供放清太宗皇太极和孝端文皇后神牌及举行祭祀的场所。单檐歇山式黄琉璃瓦覆顶建筑,面阔三间,檐下四面出廊。正脊东侧的螭吻上有“日”字,西侧有“月”字。殿内无顶棚,不装饰天花,全部梁架施以彩画,这种做法被称为“彻上明造”,是关外清初建筑的特点。殿内北部设有神龛一座,外披黄缎罩,神龛内有宝床(又称“神床”),床上有帷幔、黄云缎枕头及被褥等。宝床上还有小神龛一座,内供清太宗皇太极和孝端文皇后的神牌。神牌,又称神主、神位,俗称牌位,是帝、后死后亡灵的象征,为木质,髹金漆,由底座、牌身两部分组成,上面用满文、汉文两种文字书写着帝、后的庙号和谥号全称(皇后无庙号,仅有谥号),后缀“神位”二字。如清太宗神牌上的汉字为“太宗应天兴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孝敬敏昭定隆道显功文皇帝神位”,孝端文皇后神牌上的汉字为“孝端正敬仁懿哲顺慈僖庄敏辅天协圣文皇后神位”。神龛前设有龙、凤宝座各一座,宝座是大祭时供奉神牌使用。宝座左右两侧各有一座配案及“神椅”,即宝椅。宝座前(南)是供案,供案上设有祭器。供案前是五只黑漆描金圆几,圆几上摆有珐琅炉瓶五供。圆几前设有俎桌,俎桌上设有俎具,内盛放牛、羊、豕三牲祭品。除此之外,隆恩殿内还设有朝灯(又称“戳灯”)、佛花、盛放皇太极御用弓箭的盛弓柜、盛放龙袍的樟木箱子等物品。

隆恩殿建在一座须弥座式的大方形石台基上,殿前是月台。月台和台基四周有护栏,护栏的石栏杆的柱头是石榴头和雕龙头,凡月台拐角处栏杆上的柱头均是雕龙柱头,这样的雕龙柱头共有十个,石栏板上雕刻着图案。台基四角各有一个被称为“螭首”(又称“苍龙头”)的石兽头,既起到装饰作用,又用于排放月台之上的雨水。月台前(南)是三座踏跺,正中一处踏跺中间位置设有丹陛石(又称御路石、彩石),上面雕刻着二龙戏珠、海水江崖等图案。踏跺两侧的护栏抱鼓石是坐狮,踏跺的侧立面上也有雕刻,这点与关内明显不同。大台基的须弥座分为六层,每层都有不同图案的雕刻,由上往下依次为:第一层是连珠纹;第二层即须弥座上枋是卷叶花单元图案;第三层即上枭是仰莲瓣图案;第四层即束腰是卷叶花单元图案;第五层即下枭是仰莲瓣图案;第六层即下枋是唇形小花图案。

隆恩殿下为小须弥座台基。大台基前的月台上使用了一些名贵石料,如隆恩殿正门檐下有一块长2米、宽1米的翡翠石,因为此石位置是主祭官向神牌跪拜之处,故被称为“翡翠玉拜石”。翡翠玉拜石前面的台阶,是由三块“白宝石”铺就的;在白宝石台阶的东西两侧,曾各有一块“臬蓝宝石”,已丢失一块;台基的方石为“金矿石”(又称“风金石”);大台基的护栏是“青金石”。

二柱门,位于隆恩殿之后,为两柱夹一门悬山式琉璃瓦覆顶建筑。两根方形石柱之间为一彩绘木门,门为两扇对开式,门扇上下有门轴和门框。石柱前后(南北)设有抱鼓石,石柱顶端为方形须弥座,座上立有一只被称为“望天犼”(又称蹲龙)的石兽,石兽坐南朝北,身上各有一道铁链。

石五供,位于二柱门之北,石五供由两部分组成,即祭台和五供。祭台为长方形须弥座式,底座之上为五件石雕,正中为香炉、两侧为花瓶和烛台。

明楼,坐落在方城北门之上,为重檐九脊黄琉璃瓦覆顶方形碑亭式建筑,四面各有一个拱式门洞,设有绦环板透空木门。明楼下部为方形台基,台基四面各出踏跺。南檐挂有匾额,用满文、蒙古文、汉文三种文字书写“昭陵”二字。楼内立着一统硃砂碑,碑身正面(南)竖向用蒙古文、满文、汉文三种文字刻着“太宗文皇帝之陵”7字,满文居中,蒙古文居左(东)、汉文居右(西)。此碑石原为汉白玉石,为了消灾避邪、逢凶化吉、祈求吉祥,神秘中透出神圣,故此将碑身涂上朱红色硃砂。也有人称此举是为了给墓主人“招魂”,此说不可信。硃砂碑的碑头雕刻着二龙戏珠图案,正中有开光部分,用蒙古文(东)、满文(中)、汉文(西)三种文字刻着“大清”二字,其中汉文为篆体字。碑座为须弥座,须弥座上枋南北两面雕刻着二龙戏珠,东西两面雕刻着行龙及火焰珠。另外,碑座上还雕刻着各种花纹,并被涂成红、黄、白、蓝、绿等五色,因此碑座又被称为五彩须弥座。康熙三年(1664年)正月初六日立硃砂碑,康熙四年(1665年)三月初六日建明楼。

哑巴院,位于方城北门之北的一个小院落,是方城与宝城之间的一个特殊空间。因其形状如同一弯新月,有人称其“月牙城”,这是不对的,月牙城实则是指镶嵌着琉璃影壁的那道墙。方城北门对面的北墙正中,镶嵌着一块琉璃影壁,影壁的正中为一块长方形红釉面砖,面砖上是“盒子”浮雕,浮雕图案为一只红宝瓶,宝瓶内又生出九朵缠枝牡丹花,影壁的四角也镶有缠枝牡丹花。影壁为琉璃须弥座、琉璃线枋子、琉璃垫板、琉璃挑檐、琉璃椽、飞和琉璃帽等琉璃件构成,正脊为当勾、串珠、脊筒、筒瓦、正吻等组成。影壁的下面为通往地宫的墓道。在哑巴院的南墙东西两侧,各有一条上下方城的磴道。

宝城,一座围绕宝顶的城墙,外侧设有垛口,内侧设有女儿墙,垛口墙与女儿墙之间是马道及排水口等。

宝顶,位于宝城中间的一座高大的圆形坟丘,为糯米汤与三合土(白灰、沙子和黏土)搅拌夯筑而成。宝顶顶部的正中有一棵榆树。宝顶下面为地宫。

地宫,又称玄宫、地下宫殿,是存放墓主人清太宗皇太极和孝端文皇后骨灰坛的地方。因此,地宫是陵寝的“心脏”部位,其规制不详。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昭陵的明楼、隆恩殿、配殿、角楼、隆恩楼、碑亭都有铃铛,又称风铎。风铎,即风铃、惊雀铃,风动体鸣乐器。古代寺庙、塔的檐下所悬之铎,大风吹动铎舌碰击铎体而发音,驱赶鸟雀。

昭陵的这些建筑,由于很多都是后代不断地增建、扩建,所以在陵寝规制上有令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新颖、奇特、另类。

四、陵寝规制的特点

昭陵作为关外的清初帝陵,其建筑样式和陵寝规制与关内清帝陵不同,带有明显的满洲地区的地方特色。通过研究和比较发现,昭陵与福陵在建筑规制上十分相似,同是多次改建、添建、扩建而形成目前的规模。由于两者在建筑时间及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在建筑工艺和规制上,昭陵与福陵相比存在以下十个区别:

1.只有一座石牌坊。昭陵在大红门正前方的中轴线上只建有一座四柱三间三楼的石牌坊,石牌坊下增设大月台,向前伸出大踏跺,周围环以精雕的石栏板,石牌坊的夹柱石是石狮子。相比之下,福陵大红门前两侧各有一座四柱三间三楼的下马石坊,但在正面未设牌坊,这样就使得正红门前显得空荡荡的。

2.门前多两个小院。昭陵大红门前两侧各增建一个小院,东院内有更衣亭和净房,西院内有省牲亭和馔造房,使建筑设施和体系上更趋完备。昭陵的东西红门外也有两个独立小院,均是供值班人员居住和休息之处。相比之下,福陵没有这些小院。

3.昭陵大红门有前后月台。昭陵大红门前的小月台上,设有雕刻的石栏杆和石栏板,南北侧中路踏跺石栏杆抱鼓石是石狮子。相比之下,福陵大红门前月台没有这些,只有光秃秃的一个小月台和三路踏跺。

4.多一道礓。昭陵大红门前是高台,高台南面是一对小卧石狮,石狮头面部相对。高台前是礓,礓前是两对小卧石狮,礓两侧是石踏跺。相比之下,福陵大红门前没有这些,大红门前设有一对高大的坐石狮,石狮底下是须弥石座。

5.石像生的数量不相同。福陵的石像生有骆驼、马、虎、狮四对,而昭陵的石像生有狮、獬豸、麒麟、马、骆驼、象六对,增加了獬豸、麒麟,并且把帝陵中不应有的虎换成了象。这就使得昭陵石像生的规模更大,数量更多,种类更全,布局也更加合理。

6.华表更为精致豪华。昭陵有三对华表,不但柱体均有雕刻,而且底座的四周也建有石护栏。相比之下,福陵的华表虽然也有三对,但有一对华表的柱体没有任何雕刻,且三对华表的底座四周均没有石护栏。

7.配殿规制缩减。福陵的东西配殿各为五间,隆恩殿却为三间,主次不分,尊卑不明。相比之下,昭陵在隆恩殿还是面阔三间的情况下,将配殿改为了面阔三间,由此分清了主次尊卑,还节约了开支,使得布局更合理。

8.多建两座配楼。昭陵在两座配殿的南面各建了一座两层配楼,这是福陵没有的,也是不大合理的地方。按理说,方城之内建有享殿、东西配殿,是举行祭祀活动的场所;而配楼是与省牲所宰杀亭、膳房、茶房同一类的附属建筑,是差役人工作的场所。因两者建筑功能不同,按理说是不应该建在一起的。

9.护栏板和石栏杆柱头存在差异。昭陵隆恩殿及月台周围石栏杆的柱头是石榴头和雕龙头,其中月台拐角处石栏杆的柱头均是雕龙柱头。据统计,这样的雕龙柱头共有十个。福陵栏杆的柱头是蕉叶纹方形柱头和小石狮子。福陵的护栏板是透雕,而昭陵的护栏板不是透雕。

蟠龙袖壁,这是关内帝陵所没有的。关内帝陵的大红门两侧,只是设有平时通行的随墙角门各一座。

9.昭陵的华表与关内帝陵有所区别,主要表现在华表底座护栏上。关内帝陵华表护栏上的栏杆柱头,均是小石狮,栏板也不是透雕,只是浮雕二龙戏珠等。

10.昭陵神路与关内帝陵不同,关内帝陵神路的中间部分为中心石,中心石两侧为牙石,中心石与牙石之间铺有砍细澄浆砖。

11.昭陵在风水墙内建有防御式方城,方城四角上建有角楼。而关内帝陵的所谓方城,只是一座象征性的方形城台,并没有角楼。

12.昭陵的隆恩门与关内帝陵不同,由于昭陵的隆恩门实则是方城之南门,故此门洞只有一个,且门的上方建有一座三层门楼。而关内帝陵的隆恩门是一座面阔五间的单檐歇山式黄琉璃瓦覆顶建筑,有门三座。隆恩门前后有踏跺,隆恩门南踏跺前是月台,月台前有礓。

13.昭陵只有一座焚帛炉,而且位置与关内帝陵相反。关内帝陵的焚帛炉有两座,位置分别在东西配殿的南侧,而且焚帛炉是单檐歇山式黄琉璃瓦覆顶建筑,两座焚帛炉的炉口是相对的。

14.昭陵隆恩殿前的月台未设铜炉、铜鹿和铜鹤,且陵寝内的地面上也没有全部铺设地墁砖。关内帝陵的月台不仅设有护栏,而且月台设有铜炉、铜鹿和铜鹤,院内全部铺砖。

15.昭陵月台的排水口与关内帝陵不同。昭陵是靠月台角上的螭首嘴排水,而关内帝陵月台护栏的地伏上设有一些小圆孔排水口。

16.昭陵的丹陛石是由多块石料拼接而成的,而且主要雕刻图案为二龙戏珠。而关内帝陵的丹陛石均是一块石料雕刻而成,雕刻图案为龙凤呈祥。

17.昭陵的隆恩殿与关内帝陵不同,殿内只设有一座神龛,没有暖阁,也没有天花板,而且隆恩殿内的明柱为六角形,上面绘有蟠龙祥云彩绘图案。而关内帝陵的隆恩殿,建筑规制是面阔五间的重檐歇山式黄琉璃瓦覆顶建筑,殿内设有三间暖阁,中间暖阁设有神龛,殿内设有天花板,而且中间的四根钻金圆柱沥粉贴金缠枝莲花。

18.昭陵的祭祀用房、配殿和隆恩殿等建筑均带有回廊,而且隆恩殿的殿脊螭吻上均带有“日”“月”两字。关内帝陵的建筑则没有回廊,殿脊上也没有文字。

19.昭陵二柱门与石五供之间的距离不仅太近,而且昭陵二柱门上的石兽(又称蹲龙、望天犼)蹲坐方向是坐南朝北,与关内帝陵二柱门上的石兽方向不同,关内帝陵二柱门石兽方向是东西向两两相对。

20.昭陵方城北门的门前没有月台和礓,而关内帝陵方城前均有月台和月台前的礓。

21.昭陵哑巴院内琉璃影壁的中心花(又称盒子)是镶嵌在一块长方形的琉璃面砖上,而关内帝陵的琉璃影壁中心花则是直接镶嵌在影壁上的。

22.昭陵的宝顶与关内帝陵不同,昭陵的宝顶只位于宝城正中,高大光滑,在宝顶正中栽有一棵被称为“神树”的榆树,宝顶与宝城之间则是长满杂草和榆树的土地。而关内帝陵的宝顶,上面是不栽“神树”的。

还有,通过实地观察,昭陵还具有以下6个独有的陵寝特色:

1.奇特的水冲厕所。昭陵的水冲厕所,不仅便池的形状特殊,更为奇特的是,该厕所的便池高约1米,便池底部西高东低,呈坡状,排水沟是通向净房外东南角墙外的。这不仅在明清帝陵中是唯一的水冲厕所,就是在皇宫紫禁城中也是绝无此例的。当时为什么要修建这样的一个厕所?为什么其他帝陵没有建这样的厕所?这一切都是未知数,因此昭陵有这样一座厕所很是奇怪。

2.三对华表两种样式。昭陵有三对华表,其中大红门外神桥南面的华表与昭陵内石像生南面的华表,这两对是一样的,都是石兽柱头华表;神功圣德碑亭北面的华表是桃形柱头华表。石兽柱头华表的石柱形状为圆形,天盘也是圆形,石兽为蹲龙;桃形柱头华表的石柱体为八角形,天盘也是八角形,柱头为海石榴。在一座皇陵中,同样是华表,其样式分为两种,其原因也许是不同历史时期增建的结果。

3.使用名贵的石料。历来,翡翠都是很名贵的宝石,成色好的翡翠价值甚至高过黄金。我国极少出产翡翠,世界上也只有少数国家出产,而像昭陵隆恩殿前的这块翡翠玉拜石,体积之大更是少有,将如此难得的宝石用于陵寝建筑,实在是奢侈。更何况除翡翠之外,昭陵还在建筑中使用了其他名贵的石料。这在明清帝陵中,绝对是昭陵的一大特色。

4.诡异的蛇神庙。相传,昭陵之所以建蛇神庙,起因是守陵官兵发现有一条红头蟒蛇经常到陵前的浑河喝水,于是皇帝特许建此小庙。小庙的出现和修复都颇具神秘色彩,而且在清陵中也只有昭陵建有蛇神庙,因此昭陵的神庙给人奇怪之感。

5.传奇的钟亭。据说,昭陵的钟亭是举行祭礼时使用的“祭钟”,凡每至祭日正午均要鸣钟,即所谓的“钟鸣鼎食”。据考证,以上说法为误解,此钟应是传报火警所用,本名为“信钟”或“警钟”。在清陵中,只有昭陵设有钟亭。目前仅有遗址。

6.靠山在风水墙内。由于昭陵的隆业山是人工堆砌的,所以是清陵中唯一圈在风水红墙内的风水靠山。

五、六个未解之谜

对于帝陵来说,虽然它的建筑奇特、新颖,甚至有些另类,但是最吸引人的地方莫过于帝陵的神秘之处。通过对昭陵的实地调查和研究,昭陵存在以下六个未解之谜。

(一)初建规制之谜

据记载,昭陵初建时仅有瓦房三间及围墙和大门等。曾因规模小,又没有值钱的祭器,于顺治三年(1646年)时将原先看守昭陵的20名兵丁调走,改派13名老人看守。

据分析,昭陵初建规制就是一座带有环城马道的方城,方城城门上建有一座门楼,方城院内有享殿三间。也就是说,现在昭陵的方城就是当初的“甓城”,隆恩门就是“甓城”的入口城门。改建时,享殿被扩大,又陆续增建了配殿、晾果楼等建筑。当然,这只是笔者的推测,具体规制如何,尚待新的史料发现。

(二)石像生之谜

昭陵共有坐狮、坐獬豸、坐麒麟、立马、卧骆驼、立象六对石像生。据《世祖章皇帝实录》记载,这些石像生都是顺治七年(1650年)四月所立,但奇怪的是,昭陵的石像生却用两种石料雕刻而成。其中,坐狮、坐獬豸、坐麒麟、卧骆驼所使用的石料是相同的,立马和立象使用的则是另一种石料。

据观察,福陵的四对石像生与昭陵的上述四对石像生所使用的石料是相同的,而且福陵的石像生也是顺治七年(1650年)四月所立。但昭陵的这四对石像生与福陵的那四对石像生所雕刻的石兽却不完全相同,而且排列顺序也不相同。福陵的四对石像生由南往北排列是卧骆驼、立马、坐虎、坐狮,昭陵的四对石像生由南往北排列顺序则是坐狮、坐獬豸、坐麒麟、卧骆驼。于是,这里就出现了两个问题:

1.昭陵石像生为什么使用两种石料雕刻,且这两种石料所雕刻的石像生还是分开排列的?

2.按照档案记载,既然昭陵石像生与福陵石像生同为顺治七年(1650年)四月所立,为什么两者所雕刻的石像生不一样,且排列顺序也不相同?

又通过观察,昭陵的立马和立象两对石像生所使用的石料,与昭陵和福陵其他石像生底座的石料是相同的。因此,笔者怀疑昭陵的立马和立象两对石像生与其他石像生不是同一时期设立的,但未找到相关的档案记载,这只是一种猜测。

(三)神碑幻影

传说,每到阴雨天气,昭陵的神功圣德碑的碑身背面(北)就会显现出隐隐约约的人的样子。因为传闻很久,这种现象就被“神化”了,因此被称为“清朝留都(沈阳)十景”之一的“神碑幻影”。

除此之外,昭陵明楼的硃砂碑也有类似的现象,只不过硃砂碑上显现的是麻姑献寿图,是我国民间常用的年画图案。据清朝《坚瓠秘集》记载,麻姑是五代时期麻秋的女儿,麻秋为人很严酷,每日他督促工匠筑城到天明鸡叫时才可以休息。麻姑于心不忍,常常假装鸡叫以帮助苦役们。麻秋知道后很生气,麻姑由于害怕就逃到了山里。为了逼麻姑出山,麻秋竟然放火烧山,恰巧王母娘娘路过,就化出一场大雨浇灭了山火,救出了麻姑,并且带着麻姑到了南方的麻姑山。麻姑用山中的13眼清泉酿酒,历经13年才酿成。而此时正是王母寿辰,于是麻姑带着酒去瑶台献酒祝寿。

虽然这是传说,而且硃砂碑上是否为此图也很难说,但当时负责昭陵事务的奉天副都统冯德麟却为此演出了一场闹剧。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冯德麟听说昭陵硃砂碑上能显现出麻姑献寿图,特意到昭陵观看,但是却没有看出此图。当时官员为了讨好他,就按照冯德麟的意思找人在硃砂碑上画了一幅麻姑献寿图。冯德麟被撤职后,硃砂碑上所画的麻姑献寿图被擦去,但没有擦干净。后来昭陵明楼被雷火焚烧,硃砂碑的碑身被烧裂,只能用两道铁箍子加固,因此残留在上面的油彩也就此全部消失,至此冯德麟的恶作剧终于告了一个段落。

对于昭陵出现的这种碑石怪现象,经过归纳有如下五种解释:

1.材质和水分的共同作用。有人认为,“神碑幻影”是一种神奇的自然现象,类似于阴雨天的水缸“穿裙”现象。即由于石碑石质纹理不同,以致在阴雨天里,所吸收的水分也不同,从而导致了石碑受潮后所显现的颜色深浅不一。

2.反射问题。有人认为,像这种石碑呈现幻影的情况,是反射作用造成的。碑石的表面不可能像镜子一样光滑,于是微小的凹凸不平就会折射不同的光线。在阴雨天,这种光线的漫射就会在阴暗的室内更加明显。

3.涂料问题。有人认为,这与碑石表面的涂料有关,红色的涂料里含有四氧化三铁,而闪电可能会将电能传导下来,因此在碑石的表面会形成一种电磁映射效果,将人或者景物影像显现在上面。

4.碑石材料原因。有人认为,碑石的建材可能有很好的吸水性,在空气湿度很大的时候,瞬间的温度差会造成吸水的碑石释放出一些水分而形成“出汗”现象。

5.心理作用。有人认为,碑石表面的石料颗粒原因造成斑驳、颜色深浅不一。在阴雨天的暗室内,长时间观看这样一块碑石,吸收水分的石碑会把潮湿的景象加深,因此人们把这种深浅不一的现象想象成任何一幅图画。

目前,虽然对于昭陵碑石奇怪现象的解释很多,但没有一种是令人信服的答案。

(四)石兽铁链

在昭陵隆恩殿后面的二柱门上,其两根石柱顶端上各有一个蹲坐的石兽——望天犼。犼,避邪兽。传说晋代时有一个叫丁令威的人学仙成道,化鹤归去,曾降于辽东华表上作歌,所以此后往往在华表顶上雕刻一对鹤。后来,人们将鹤雕刻成怪兽状,令这种怪兽似犬非犬,遍体鳞甲,腆胸昂首,翘起的尾巴与鬓发相连,弯曲的象鼻子冲着天空,因此称此怪兽为“犼”。《集韵》上对此则有这样的解释:“犼,北方兽名,似犬,食人。”又据华表顶端石犼之姿态,人们叫它“望天犼”。然而奇怪的是,这两只石兽各自被一条铁链子锁着。

据民间传说,石匠雕刻石兽时,不慎把手指上的鲜血染在了上面。天长日久,石兽承上天雨露,受日月精华,采天地间灵气,竟然成精变活了。由于它们经常到陵寝前的河里喝水,还经常伤害守陵官兵,又因为是皇家兽类,守陵官员只能将此事上奏皇帝,皇帝震惊之余大怒,令人在白天用铁链子将其锁住。以上只是传说,不足为信。

昭陵二柱门上的石兽有铁链这种现象是清陵中独有的,对于石兽上为什么会有铁链,目前还无法解释。

(五)排水之谜

在昭陵的风水墙外,人们能发现外排水口,但在风水墙内,人们却没有发现内排水口。尤其是昭陵的哑巴院,无论是地面还是墙角处,根本没有发现排水口,但奇怪的是,在雨季的时候,哑巴院内的雨水也从来不积存。据笔者估计,也许哑巴院内东西两侧的那些草地下面隐藏着秘密排水口。

(六)暗道之谜

1963年11月初,北陵公园工作人员在昭陵西侧红墙外发现一只狐狸钻进树洞。为了抓住这只狐狸,几个人把树根刨了下来,结果发现了一个青石板盖着的地下暗道。后来经过请示,上级令沈阳故宫和当地公安局调查,并组成了一个调查小组。调查小组派三人钻进地道,为了安全起见,事先预备了百米绳、指南针、手电筒、照相机,防毒面具、报话机和匕首。洞口长约1.5米,宽0.5米,深度距地表1.5米,东西走向。沟底用方砖铺成,两壁先是六层青砖平铺,其上是五层错叠收顶,顶端采用单砖横铺封顶。砖缝均用石灰灌浆,暗道内全高1米,宽0.5米,上面为青石板。他们在洞内陆续发现了一些小动物的遗骨,在爬行100多米后,被三根石柱子挡住了去路,被迫撤出暗道。由于无法回转身体退出来,指南针又失灵,地面救援人员只能通过百米绳确定他们的位置,利用在地面上挖竖井的形式将他们救了出来。

有人推测,这条暗道是昭陵的排水管道,但也有人认为是通向地宫的密道。因为暗道内的三根石柱子间隔只有10厘米,排得很是紧密。于是在这件事情被媒体曝光后,昭陵的这条暗道便被称为密道之谜。

昭陵的建筑虽然很神秘,但昭陵的最大看点还是墓主人的传奇,只不过这种“传奇”有些默默无闻。据档案记载,昭陵地宫不仅葬有皇太极,还有与他合葬的女墓主人——孝端文皇后。但有专家认为,昭陵地宫内还葬有皇太极的元妃和继妃。对于这种说法,目前没有找到相关的史料记载。

介绍完皇太极的昭陵,我们再来看看皇太极的人生。

注释

[1]客土,即土质纯、细腻、无沙,没有被污染及使用过的净土。

[2]和硕福晋,即和硕亲王嫡福晋。据《满文老档》记载,崇德元年(1636年)五月十四日,皇太极制定汗之福晋、女儿格格、女婿名号,并定诸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固山贝子之妻、女儿、女婿之名号。汗之清宁宫正宫大福晋为国君福晋,东关雎宫福晋为东大福晋,西麟趾宫福晋为西大福晋。东衍庆宫福晋为东侧福晋,西永福宫福晋为西侧福晋。……和硕亲王嫡妻称和硕福晋,馀妻称少福晋;其女称和硕格格,女婿称和硕额驸。

同类推荐
  • 明祚

    明祚

    明崇祯十七年,华夏大厦将倾,一个身在河南的宗室子弟,是否能够重现当年汉光武之路,重建大明江山?
  • 赵公子

    赵公子

    简介:长平之战,赵国大败,伤亡惨重。西有强秦虎视眈眈,北有匈奴屡次寇边,东有燕国倾力来犯。值此危难时刻,赵孝成王长孙赵嘉,遇到了声名狼藉的未来战神李牧。从此,赵国与他们的命运,就被牢牢绑在了一起。(本书普通群号:780258263,只要回答问题就能加群;冰萌VIP群号:638908856,需要2000粉丝值,加群找管理验证方可,俺也不是管理,表找俺)
  • 三国伪志录

    三国伪志录

    前世战略级特工穿越到三国名将赵子龙身上。你有诸葛,我有郭嘉。三国分天下,怎么能少得了我常山赵子龙。此三国非那三国。
  • 1644我的帝国

    1644我的帝国

    明末,满清入关,神州板荡。现代人赵毅魂穿大明,一来就发现自己成了李自成麾下一炮灰,正在跟随大军打北京......PS:非历史专科,考究党勿入
  • 铁骑三国

    铁骑三国

    他,一个二十一世纪的一个普通的人,甚至连大学都没有上过。在打开游戏的那一霎那,他来到了三国上庸。这个时候,刚刚结束了讨伐董卓,董卓火烧洛阳,跑到了长安。他一步步慢慢的发展,等待着董卓死后也来一次挟天子以令诸侯。但是,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董卓没死,而且董卓竟然懂得了发展内政!三国再一次变得风云莫测。他没有绝世的武艺,没有超级的头脑,只是知道一些三国的历史却变得没有了作用。他将怎样玩转三国呢?
热门推荐
  • 空灵砝码

    空灵砝码

    新纪元2749年,宇宙七个文明联合绞杀”空灵“文明,此文明最后一代星系级”砝码“能源智脑使用者携带能源离开天平星系,却不料来到了地球。地球2020年,科学家莫森在华夏空间站制作出了地球第一座卫星级探测器,竟通过探测器发现了”砝码“。超科技与超武力,颠覆一切!“地球,将是我碎魂者的世界!”
  • 冥剑传

    冥剑传

    “轰”天空一个巨雷,劈在了一个年幼无知的少年身上。那少年昏倒在地,身上的衣服在雷光到达的瞬间,已经变成了一搓灰。可在此时,在少年的头顶上散发出了七朵不同颜色的莲花。那七朵莲花好像被什么吸着似得交融在了一起,竟然幻化出了一把如彩虹般绚丽的宝剑!在煞那间,变成了只有两寸大小,如同玩具般大小的翡翠剑,那翡翠剑落到了少年的眉心处融合了进去。两天过去了,少年缓缓睁开了那宝石般的双眼。“我怎么了?我记得我在山上练剑被一道闪电击中了怎么会完好无损呢?”
  • 世界散文经典·西方卷6

    世界散文经典·西方卷6

    人类创造了文明和文化,人在文明和文化中生存,文明和文化同时制约着人。人是文化动物,去掉了人身上的文化,或者说人丧失了创造文明和文化的能力,人就不成其为人了。这是人区别于动物的要著所在。本选集将我国现代散文定于“五四”现代文学的兴起,“五四”新文化运动大体上与西方的启蒙主义运动相当。回顾近一个世纪来我国散文的发展,大体上也与西方文学三、四百年间各种流派兴衰更迭的历史相当,确切些说,西方现代文学三、四百年间的历史发展被我们浓缩在一个世纪里有选择地加以介绍、传播和完成了。西方现代散文的前两大篇章,相当于“五四”至三十年代我国现代散文发展繁荣的个高潮期;台湾地区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的散文创作可视为我国现代散文的第二个繁盛期,而八十年代后半叶开始,无论大陆还是台湾,在散文接受本世纪人类文化成果方面,海峡彼岸和此岸都已经或正在与世界同步。我国现代散文近二个世纪高高低低、坎坷不平的历程表明,把外来文化和文明成果作为发展我们民族文化的一种撞击,触媒可发酵的机制,几乎是一个必要的前提。鲁迅讲,“五四”时期的散文就在新兴的诗歌和小说之上;周作人讲,“五四”现代散文的来源有两个,一是明清小品的传统,一是英国小品的传播,是两者融合的产物。世界散文经典包括东方卷和西方卷。
  • 生活中的心理操纵术

    生活中的心理操纵术

    口头禅里隐藏着怎样的个性?如何赞美才能让对方心底乐开了花?怎么说可以让听者不知不觉说“Yes”?如何才能给对手最有力的心理震慑?…………看似波澜不惊的日常社交生活,却处处隐藏着洞悉人性、掌控人心的心理学智慧。《生活中的心理操纵术》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了日常社交生活中的各种心理学现象及背后的成因,是适合广大读者阅读的大众心理学读物。书中引证了大量鲜活、真实的案例,并引用了诸多心理学实验和心理学术语,集可读性、实用性与科学性为一体。通过学习这些心理学规律,可以让我们在工作、学习、生活中更好地了解自己、读懂他人、发展自己,取得更大的成功。
  • 君夏

    君夏

    君临天下,不过只在一念之间。“江山和我,你选哪个?”“半夏,你就是我的江山。”
  • 求知文库-趣味仿生学

    求知文库-趣味仿生学

    本书为青少年读物,详细介绍了仿生学的相关内容,主要内容为仿生学漫谈、生物界物理现象的启迪、诱人的仿生机械学等。
  • 斩仙决1

    斩仙决1

    一个凡人武林中的绝世天才,少年奇侠。巧遇仙缘,却因身负五灵废根遭人嫌弃。直到遇上一个老神棍,在他的诱骗之下,踏上了修真之路……且看一个废根少年如何将修真界搅的天翻地覆。这是一个充满了乐趣和悬疑的修真故事。
  • 全民网游之寻龙

    全民网游之寻龙

    ..颠覆主流,捷径成神!!!..一个不一样的网游世界。................欢迎加入读者QQ群:367727949
  • 遗失的位面之失落大陆

    遗失的位面之失落大陆

    肉身破灭的桃花谷谷主李行芳,灵魂穿越到了另一个世界,成为华氏家族大少爷华长清,华长清却成了李行芳的刀灵,且看两人如何闯荡这失落大陆!
  • 哈利波特之魔力之源

    哈利波特之魔力之源

    刚刚复活的伏地魔正在庆祝着自己的新生。麦伦悄悄凑到了脸色惨白的哈利波特耳边。“偷偷告诉你个秘密哈利,其实你真正的身份是伏地魔的私生子!”“这种时候就不要在开玩笑了麦伦!”“你不信?那我就让你看看什么是真相!”麦伦从怀里掏出一顶烂掉的金冕,一个裂开的金杯和一枚碎成渣的戒指。黑魔王脸上的兴奋顿时僵住了。他又从身上拿出一条被劈成两半的挂坠盒,一本坏掉的日记以及一条蛇尸。无鼻怪的脸瞬间黑了下去,对着身边食死徒们大吼道。“给我杀了他!”食死徒们:biubiubiu!面对满天的激光雨,麦伦最后满脸狰狞的拎起来身边的哈利,并用魔杖对准了他的头。神秘人大惊失色:“快住手!我投降!”哈利波特:Σ(っ°Д°;)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