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6694600000003

第3章 人文景观

人文景观

在车师古道,2000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由于政治,经济,文化,军务等活动的开展。也因商务、经济、文化交流以及战争等因素,留下了诸多遗迹、客栈遗址等人文景观。

北庭故城遗址

北庭故城遗址,坐落在今吉木萨尔县以北12公里的北庭镇。因笔者曾是一名宣传文化工作者,曾多次到访过。

从乌鲁木齐驱车,沿着乌——奇高速公路,向东200多公里,到达吉木萨尔县城,继续向北行驶八九公里,进入北庭镇境内,在此向西行驶两三公里即到。

该遗址,据守车师古道最北端。是唐代设立的北庭大都护府所在地。1983年1月13日,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第三批国家级保护单位。

该遗址,北与古尔班通古特大沙漠接壤,南倚天山,扼守东西交通要道,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当时,突厥语称“别失八里”,意为五城。

据史料记载:公元649年唐置庭州。703年设北庭都护府,解琬为首任都护。709年北庭都护晋升为北庭大都护,杨和任北庭大都护。辖区包括天山北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西面到大咸海。733年设节度使,管辖天山、瀚海、伊吾三军,其中瀚海军就住于北庭城内。9世纪后属西州回鹘。13世纪属蒙古,史称“鳖思马大城”。宪宗时曾置行尚书省。1295年在此设别失八里都元帅府,有新兵人屯田戍守。据《明史.西域传扎》记载,永乐年间,北庭已成荒城。由此可断,北庭毁于元末明初。

故城为长方形,分内外两城。外城周长4596米,南北西三面城墙残存,残高约3——5米,为夯土建筑。有马面、敌台、角楼和护城河环抱。内城周长3003米,厚约10——15厘米不等。故城破坏严重,各种建筑物和路貌不明。新中国成立后在城内曾出土大量板瓦、筒瓦和莲花纹方砖等,其形制与唐长安、洛阳两京出土相似。并在城西北角出土唐代铜质官印“蒲雷洲之印”和铜狮、石狮、葡萄纹铜镜、“开元通宝”、刻花石球、佛像残块、下水管道及陶器、陶片和瓷片等。故城规模宏伟,防卫森严,这与北庭故城作为当时统治天山以北的政治、军事、文化中心的地位相吻合。

唐代大诗人岑参,出任北庭都护判官时,在北庭西郊迎候西征将军封常清率军回返,写下一首《北庭西郊侯封大夫受降回军献上》:“胡地苜蓿美,轮台征马肥。大夫讨匈奴,前月西出师。甲兵未得战,降虏来如归。橐驼何连连,穹帐亦累累。阴山峰火灭,剑水羽书稀。却笑霍嫖姚,区区徒尔为。西郊侯军中,平沙悬落晖。”描写和赞颂封将军率军凯旋归来。

清代大学士纪晓岚,奉命到北庭筹划驻兵之地,于冬天来到这里,只见废城的绕城东西两边北流,在城北五里聚成一个大苇湖,他作诗云:“雪地冰天水自流,溶溶直泻苇湖头。残冬曾到唐时垒,两派清波绿似油。”此诗通过今昔对比,给人以历史的沧桑感。

吉木萨尔本地八十多岁的退休教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赵永壁挥毫写下了一首《北庭赋》,两千多字的巨幅宏篇,已被吉木萨尔县文博馆收藏,并书写上墙。同时赵永壁手书毛笔小楷《北庭赋》,随他本人编写的《北庭情怀》诗·书·画集已正式出版。附:《北庭赋》

北庭赋

赵永壁

禹甸神州,悠悠北庭,文化摇篮地,史册西域篇,兵家征战地,丝绸集散场。口龙化石,遥记原始社会;出土陶器,感知草原文明,逮及书契,地名始繁。西汉屯田车师后部,设金满城;初唐设大都护府,置建庭洲。统辖诸县,地跨天山北境,节度边陲,守护中国门楣。栉风沐雨,两千余载;屹立戈壁,气贯长虹。故城惜毁战乱,精魂犹存;热土焕发新姿,雄风不减。壮哉,祖国西陲锁钥;盛矣,北丝绸路明珠。

北庭居天山北境,陆路要冲,军事重地,虎卧龙藏。以蕴涵之厚重,鋳古城今辉煌;承历史之重任,辖广袤之疆土。历朝俊彦翩来,高贤流寓,文星炳焕,武贲杨威。张骞首通西域,遗踪尚在;耿恭领衔校尉,屯田车师。来济遣戌庭州,血染沙场,常青出师平叛,战功赫赫。更有民族精锐,本土材杰,贯氏家族,三代豪雄,尤以贯云石雅慕中原,尊崇儒学,精制散曲,蜚声文坛。岑参以幕僚之身,居北庭写边塞诗名扬天下;僧加萨里以大德之位,译大乘佛经无数繁衍宗门。谪臣中纪晓岚勘地营垒,致北庭旧址重现;林则徐遣伊犁过境,燃守疆爱国之心。果真谓,文则大魁天下,武则威震边关。溯自清代,国力衰退。奸宄当道,外侮猖狂.后宫霸而帝王弱,廷阙腐则国势危。九州浩劫,焉存皮毛之附;举国多难,北庭岂能独安!民国期间,蒋家独裁;黎庶居危,哀鸿遍野。军阀盛贼,霸疆祸庭而民罹难;匪首乌酋,分裂祖国则众恚恨。兵匪掠抢后堡子,盗贼嚣张民凄惶,廛宅劫踏,怨声载道。

斗转星移,山河重整。大军西进,拨云见天。于是北庭重诞,尽除曩昔之痛;额首庆幸,同沐解放之光。倡崇仁尚义之美俗,启厚德载物之慈航。振纲纪于廨署,享国泰而民安。迨及改革奔雷苏大地,春风化雨遍北疆。北庭俊杰,锐意开拓进取;百业隆昌,立志奋发图强。矗崇楼,修康衢,富民经济驰四境,优惠政策迎客商。贤者勤献策,富者乐解囊。民簇团结共拼搏,百业兴旺谱新篇。

观夫风物,北庭地脉祥和,风光雄劲,大漠舒展,绿洲绵延。天山为其屏障,融雪浸润田畴。稻麦黍菽,粮食高产,马牛羊驼,牲畜兴旺。水源充足,鱼虾肥美,阳光充足,瓜果香甜。煤炭储藏,饱含无线热力;石油丰富,加速经济腾飞。森林广布,自然生态优越;草原辽阔,毡房牧歌高亢。刺绣独特,技法高超;食品纷繁,能调众口。白皮大蒜,味醇香辣;特产红花,保健奇珍;胡麻籽油,香彻肺腑;塞上宽粉,绿色佳肴;食蔬水果,畅销异域;品类颇多,难尽其详。是百姓生计无虞,西域内外蒙惠。乃天地之精华所钟毓,平川灵秀之蕴藏。虽处漠地,仍多旖旎。

至于汉唐文物,琳琅满目;遗珠断玉,不失大观。宏伟博馆,收藏奇珍异宝;三面城墙,俱合盛唐建制。天山北麓统帅部所,大唐威严繁荣气息。能淘开元通宝,更存唐兵洞屋。城中漫步,昔日衙署塔庙街市依稀可辨;残砖碎石陶片俯身则拾。蒲类州印,铜狮陶兽,纷纷出土;玉石镇纸,花砖瓦当,件件称奇。辗转城西,大寺宏深,高昌回鹘王室寺院,北庭都护府址毗邻。上下三层洞窟,左右梵天塑像。壁画彩色纷陈,菩萨低眉垂首。读经变故事,赏题记胸怀。乃研究新疆古代宗教文化艺术建筑之珍贵实物资料,是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之爱国主义教材。流连其中,客纷纷而驻足,气盎盎而扬眉。

徜徉北庭,客子多思。移步换景,感触良多。农村新貌,居民院宅幢幢。黉门棋布,春风桃李芬芳;崇尚经典,师宗先贤模楷。诗书画交相辉映,老中青姹紫嫣红。生态园林,百花竞艳;湿地揽胜,翠鸟翱翔。芦苇湖水溶溶,芳草绿茵萋萋。天地园崭新天地,千佛洞千佛慈悲,和谐园人天共处,五彩湾五彩斑斓,北庭园万象弥漫,师古道丝路枢纽。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斜晖西坠,歌声悠扬。白叟垂钓,童子嬉戏。晚霞映大地,灯火耀辉煌。

嗟夫,世事存兴衰之变,北庭有大小之分。其古城盛时称金满城,衰时称破城子,复归盛况,今吉木萨尔是也,为小北庭。其为大都护府时,辖地天山以北辽阔疆土,向西直指碎叶,李白婴幼于兹,为大北庭。今世何世,今人何人,当以大视野,写大风流。庭者,维汉哈回各族一家;观乎,丝绸之路横贯全境。昔时为长安——天山廊道路网之驿站,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今日沾一带一路福泽,挾深厚物质精神生态优势再展雄风。抚今追昔,上承先贤之懿德;遥领神韵,下开雄健之宏图。各族团结,四海为友;五音合奏,共乐共忧。策马走边陲,守土有责;举杯对明月,慷慨而歌。

歌曰,北庭巍巍兮,如柱如梁。岁月悠悠兮,焕发新光。四海承平兮,福祉无疆。翘首而歌兮,人寿年康。盛世之民丰兮,凤翥而龙骧!吟怀激荡兮,共谱华章。

赵永壁老先生的一首《北庭赋》浓彩重墨,文采飞扬,高度概括,详实详尽地写出了北庭几千年来的发展历史及盛败与兴衰。

近几年,由国家组织的文物考古人员,对北庭故城,进行保护性的开掘。使这座故城永久地显现出它的历史价值和作用。

另外,每年都有很多国际国内的专家学者到此考察,还有大量境内外游人前来参观旅游。

交河故城遗址

交河古城遗址,距离笔者常住地只有一百多公里路,因此,经常带领朋友和境内外客人到此游览。所以,对交河故城遗址较为熟悉。

交河古城遗址,居守车师古道最南端。它位于吐鲁番市以西约13公里的亚尔乡。

访客来到吐鲁番市,乘车向西行驶12公里,来到一个黄土台子前,抬眼就看见土台子上“交河故城”四个大字,醒目耀眼。故城坐西北,朝东南,城门开在东南面,城下两侧有两道水沟围城流过,这道沟叫牙尔乃孜沟。

交河故城,就坐落在牙尔乃孜沟两河交汇处30米高的黄土台上,长约1650米,两端窄,中间最宽处约300米,呈柳叶形半岛。

据史料记载,交河故城,是世界上最大、最古老、保存最完好的生土建筑城市,也是我国保存两千多年最完整的都市遗迹,唐西域最高军政机构安西都护府,最早就设在交河故城。

1961年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交河古城作为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遗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的一处遗址点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交河故城是公元2世纪至5世纪由车师人开创和建造的,在南北朝和唐朝达到鼎盛。9世纪至14世纪,由于战火连年,交河古城逐渐衰落。元末察合台时期,吐鲁番一带连年战火。交河城毁损严重,终于被弃。

14世纪,蒙古贵族海都等叛军经过多年的残酷战争,先后攻破高昌、交河。同时蒙古统治者还强迫当地居民放弃传统的佛教信仰改信***教。在精神与物质的双重打击下,交河终于走完了它生命的历程。

交河故城,因河水分流绕城下,故称交河,最早是西域36国之一的“车师前国”的都城。

这里是车师国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吐鲁番的干旱少雨,使故城保存得非常完整,建筑全部由夯土版筑而成,形制布局则与唐代长安城相仿。城内市井官署、佛寺、佛塔、街巷,以及作坊、民居、演兵场、藏兵壕、寺院佛龛中的泥菩萨都还可以找到。寺院占地5000平米,有汲水井一口。佛塔群有佛塔101座。从空中俯视,交河故城像一片大柳叶。

交河故城,曾出土不少文物,如唐代莲花瓦当、莲花经卷等。最近,考古工作者,在故城保护发掘中,首次发现一座地下寺院和车师国贵族墓葬,并出土海珠,舍利子等一批珍贵文物。

交河故城遗址,现在已成为世界注目的观光旅游地,每年都吸引来数以万计的客人,到此游览参观。

(注:“北庭故城遗址”“交河故城遗址”参考相关资料)

东大龙口遗址

东大龙口遗址,坐落在牛圈子沟和大龙口沟出口交汇处,三角地带的土梁上。

该遗址,南北长约1500米,东西最宽处约600米。城池座落在南端,呈长方形,东西约50米,南北约45米。

该遗址,北边靠近吉木萨尔县泉子街镇,驱车从泉子街向南,途径上九户村,行进7—8公里即到。南面距大龙口沟山口约2公里多。

凡是从南北两头,路过的车辆和人员,途径“狼头堡”处的天山森林公安派出所,向西面看去,有一片废弃的荒草地,便是该遗址。

东大龙口遗址,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东边是牛圈子沟河床。西边临大龙口河岸,河岸高出河底十多米,呈陡坡形状。该遗址坐落在,两河之间的三角地带,位置十分险要,易守难攻。是兵家必争之地。

据新疆社会科学院,孟凡人教授考证,此遗址似为当年耿恭将军统兵,征战过的疏勒城遗址。

附:孟凡人亲笔所写《东汉疏勒城故址》原文

东汉疏勒城故址

《后汉书·耿恭传》记载,永平十七年(公元74年)耿恭为戊校尉,屯车师后部金满城(故址在今北庭故城之内)。次年三月,匈奴攻金满城。耿恭以疏勒城內有涧水可固,乃引兵据之,车师复畔,与匈奴共攻恭。车师后王夫人先世汉人,常私以虏情告恭,又给以粮饷。数月,食尽穷困。此后朝廷发兵击匈奴,先是恭遣军吏范羌至敦煌迎兵士寒服。因而羌亦随军出塞。建初元年(公元76年)正月,大军会柳中击车师,攻克交河城,匈奴惊走,车师服降。于是分兵二千与范羌,从交河城北越博格达山,走唐代的“他地道”(汉至唐代交河至北庭之要道)至今泉子街之路。达疏勒城迎恭,耿恭逐率所部随范羌撤退,与匈奴追兵且战且行,东归入玉门关。上述情况表明,耿恭据守的疏勒城,应位于车师前部王庭交河城相通的“他地道”北口附近,城近山,旁有涧水,地势较高,据车师后部王庭务(乌)涂谷不远。东汉时车师后王庭在山中,称务(乌)涂谷。其方位大概在今山麓树木丛茂,有泉水的千佛洞附近一带,据考调查,在“他地道”北口山前地带,泉子街以南与头道桥之间的西边台地上,有一座古城遗址控扼“他地道”北口,城西墙外有大龙口溪水,溪水西侧向西北有山路通千佛洞一带的务(乌)涂谷,城北通今泉子街,可直抵金满城。该古城遗址地表仅从夯土城墙等残迹,据当地群众介绍,过去城中常出铁刀、铁镞、五銖钱、灯等遗物,可知古城出现较早,延续时间较长。从古城遗址的方位、地里形势、周边环境,以“他地道”为纽带的交通状况,与交河城、金满城和车师后王庭务(乌)涂谷的位置关系等方面来看,该古城遗址的前身,在东汉时,似为耿恭据守的疏勒城故址所在地。

孟凡人 2014·7·6

注:该原文隽刻于吉木萨尔县车师古道景区“车师王宫”的水泥墙面上。

但是,经过考古工作者,2014年至2017年,三年时间的辛勤工作,奇台半截沟麻沟梁的石城子,被初步确定为疏勒城遗址。

当然,孟凡人教授的推断,也是疏勒城遗址,考古研究的成果。

东大龙口遗址,1984年被吉木萨尔县人民政府,批准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并立了文物保护的牌子。

2007年,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确定并公布为: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6年,又以吉木萨尔县人民政府的名义,重新立了文物保护的牌子,作为吉木萨尔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鸡心梁牧屋遗址

鸡心梁牧屋遗址,坐落在三道桥处的一个山梁顶上。

距离大龙口沟口,车师古道景区“总驿站”,三公里多路,从“车师总驿站”,骑摩托车,要不了二十分钟,就可以到达。行人徒步半个多小时,就能到达。

我每次进入古道采访,都必须经过此遗址,最少有五次详细看地过这个遗址。

该遗址,东西最宽处约80米,南北长约150米。南宽北窄,呈鸡心状。故称鸡心梁牧屋遗址。

该遗址,地理位置十分险峻,东西两面都是陡坡,南面连着高山,遗址的大门,开在南端梁顶上。北面是悬崖绝壁,高达100多米,陡不可攀。沟底是大龙口河,波涛滚滚,奔流而下。东边也是深达50多米的壕沟。

该遗址,两面环水,一面临沟,一面连着大山,是作为客栈或圈养牛羊及储存牧草绝佳的地方。夜间不易受到野狼和盗贼的侵扰。可见古人选址的聪明与智慧。

据说该遗址,原来有十几间房屋,四周是木栅栏,后来遭遇了一场大火,牧屋被化为灰烬。目前已看不清牧屋遗址的面貌,只能看得出来,鸡心梁中心的凹地和四周的土梁痕迹。如今挖出的土全是焦黑色的。

行人来到鸡心梁东梁坡下,抬眼便看见一个高高的陡坡,十分钟就能爬到梁顶上面,面向西站,右手即是该遗址。

但是该遗址,目前,尚无权威机构认定并立牌保护。

该遗址西边陡坡下,就是三道桥。三道桥处风景绝佳,俗称“三桥秀色”。

“三桥秀色”,指的是三道桥地段的景色。此处的自然景色,是车师古道上最美的风景。

这里两边是绿茵茵的山岭,中间是一个开阔的山谷,大龙口河水,从谷底川流而下,涛声阵阵;东面山上松林密布,云杉林涛;西面是绿油油的草甸,一坡连着一坡。

谷底有个地方,叫“月亮弯”。此处视野宽阔,崖壁高耸,崖高百米。

河边还有“松杨同根”的景观。有一棵白杨树,根部长出一棵小松树,青翠挺拔,小松树的根与杨树的根缠绕在一起,景致奇妙无比。

三道桥的南面,是一个大漫坡,坡上大小不一的各种石头,裸露在草地上。漫坡中间有一条长长的小道,弯弯曲曲地从绿草和裸露着的石头中间蜿蜒而上。

这里的景色美轮美奂,美不胜收,令人神旷心怡。游人从东面的斜坡,上到“鸡心梁牧屋遗址”梁顶上,眼前顿感豁然开朗,会深深地吸上一口新鲜空气,驻足定神享受此地的美景······

下店旧客栈遗址的来历

2016年8月6日,我和杨老板的女婿到大有乡中渠村采访,听马力、亚森说下店旧客栈是他爷爷修下的。为了探个究竟,2016年8月19日,我和杨老板的女婿来到该遗址采访。

下店旧客栈遗址,座落在三道桥与四道桥之间,临近四道桥。

我倆走过三道桥,沿着河西岸的小路,向南行走3公里多路,便来到了一座山头下。

爬上300多米的斜坡,来到山顶,低头就会看到,一条向西南的大下坡,走下大坡后,不远处有三间木屋。

走过三间木屋,再往南走二十多米,有一处长满杂草,堆积着褐色石头残墙的地方,就是下店旧客栈遗址。

下店旧客栈遗址,在上山小路的西边,紧挨着山体,呈长方形。东面临近大龙口河。

经过丈量,该遗址,东西长约55米,南北宽约45米,四面都是残墙痕迹。

现今,该遗址南头,有五六间房子大的地方,四周有用石头垒砌成的围墙,虽然也是殘断不全,但是可以看出来是新近这些年垒砌的。

墙圈子里面,还歪歪斜斜地立着几根立柱,殘墙上还横担着几根木头。墙圈外还堆积着厚厚的粪土。

据判断和推测,是后来有人在该遗址上居住或放牧过。

当日,我和杨老板的女婿,两人徒步到此考察时。在路过三间木屋时,正巧遇见一位哈萨克族老人,他手里牵着一匹枣红马,盘腿就地坐着。于是我俩走上前去,也就地坐下,与这位老人攀谈了二十几分钟。

当问到这里的遗址,是不是当年的客栈时?哈萨克族老人回答说:“这个遗址就是当年的老客栈,客栈老主人的后人,现在就住在大有乡中渠村呢。”

听了哈萨克族老人的介绍,就更加证实了我和杨老板的女婿,2016年8月6日,到中渠村采访的事实。

那次,下店旧客栈主的后人马力·亚森告诉说:“下店旧客栈是我爷爷给他小舅子修下。刚开始爷爷的小舅子,帮爷爷看五道桥上店,修了下店,他就自己开店呢。”

当时,马力、亚森还说“我们的祖先,当年就是从吐鲁番来到车师古道开店的。现在我的四个娃娃,都回到吐鲁番工作了,我为了守祖坟,就定居大有乡中渠村了”。

三访石碾子·石碾盘遗落地

石碾子·石碾盘,遗落地点,在三道桥与四道桥之间。

2016年,我曾三次来到过这里实地考擦。第一次是6月7日。那次是和杨老板的女婿、阿赛及一个哈萨克族巴郎来的。第二次是7月26日,与杨老板的女婿女儿夫妇骑马来的。第三次是8月19日,我和杨老板的女婿徒步来的。

几乎每一次进山,天都在下雨,人都被雨淋的湿漉漉的。尤其是第三次和杨老板的女婿徒步来,步行二十公里路,真是累的够呛!下午返回驻地,两人都累的筋疲力尽了。

记得那次来,自己还用记事本,写了“‘第三次来到石碾’七个空心大字,乐滋滋地坐在大石上,举着记事本,让杨老板的女婿拍了张照片,作为留念。

该遗落地点的具体位置:走过了三道桥,向南行走2公里多路,来到一个山嘴下。爬上斜坡,然后再顺坡向南下来,在左手大龙口河西岸的一块草地上,就看见石碾子和石碾盘了。

石碾子在北头,石碾盘在南头。石碾子与石碾盘之间相距10米左右。石碾盘直径2米,厚度约0.5米。石碾子直径0.7米,高度约1米左右,石碾子和石碾盘中央都有0.2米,人工凿挖的圆孔。

关于石碾子和石碾盘在当地有两种说法。

一种说法:车师古道此地段,人称金岭,又叫金沙岭,顾名思义这里有金矿石。(的确这里的山石都呈显黄褐色)。据说古代淘金人来到这里,就地取材制作了石碾子和碾盘,用来碾矿石,故又称“金碾子”,

另一种说法:屯兵部队或放牧人用来碾粮食、谷物的。

在石碾子和石碾盘的北端,有一个高20米,宽50米的窝型崖壁,搭起窝棚,可用来住人、烧饭(旁边有烧火的痕迹)。相许当年淘金人或碾谷物人,就在这里避风躲雨。可见古代人,在古道上的生活是何其艰辛!但是,现已人去物非,空留遗物。

究竟这个石碾子和石碾盘,古代人是用来做什么的?现今也无法去考证。

夜宿上店旧客栈遗址

上店旧客栈遗址,座落在五道桥与六道桥地段,临近石门。

走过五道桥,翻过两个小山包,眼前出现一块开阔地,绿草茵茵,脚踩上去软绵绵的,像似踏上了地毯。

开阔地的西面是高耸的崖壁,挡住了西边吹来的风,东面就是大龙口河,河东岸也是峭壁直立,南面临近石门天险。可谓是一处安营扎寨的好地方。这里就是上店旧客栈遗址。

上店旧客栈遗址,坐落的地方是一个高台子上,它的东面紧挨着大龙口河,高出河面3米多,它的西面是一片大大的草坪,高出草坪1米多。

该遗址呈长方形,南北长约60米,东西宽约50米。它的东、西、北三面是用石头垒墙,至今只剩下泛黄的残墙断垣了,南面紧挨着高高的土坡,已经看不到殘墙了。

据说这个客栈,原来有90多间房屋,还有一个两层木楼,历史上都是作为,接待来往客商用的。

上店旧客栈,当年是车师古道上,占地面积最大,房屋最多,影响最久远的客栈。为接待古道商队、政客起了主要的作用。

我曾三次来到过上店旧客栈遗址考察,每次来都感触颇深!特别是第三次来印象最深。

那一次,是与中央电视台和新疆考古队,一起进山,准备去雪山下的琼达坂考察的。

那次队伍阵容强大,一共有二十多个人,二十多匹马,还有哈萨克族向导带路牵马。

那次活动,是由吉木萨尔县新闻广播影视旅游局组织的,该局书记史东兵亲自带队。组织工作做得很充分,还用马驮着发电机、煤气罐、煤气灶、帐篷及食物等。

当天来到这里,已经是下午时分,我们就搭起煤气灶,做了一顿野炊,大家吃着香肠,啃着干馕,喝着热汤,美美的来了一顿野餐。

吃饭时,史东兵书记看到杨老板的女婿和我没带饭盒,就主动给我俩发了两个新饭盒。

晚上,就在上店旧客栈遗址上,搭起帐篷,安营扎寨。夜晚,十多顶帐篷里的应急灯亮着,灯光像点点星火,把大山里的夜空点缀的灯火阑珊。旧客栈,好像又回到了当年繁忙的景象·····

如今,已经看不到客栈当年繁忙兴旺的风貌,只能看到三边泛黄石块堆积的残墙断垣了。

现在,遗址的南端,仍有牧民在此驻扎着毡房放牧。

当晚,我和杨老板的女婿住在一个帐篷里,一夜,大龙口河的阵阵波涛声,不时地把我两惊醒······

第二天早晨,还没到吃早饭的时间,天气有点凉,大家捡来了一堆柴火,在帐篷附近点起一堆火,烤火取暖。

这时候,一位考古队的五十岁左右的队员,在大龙口河边洗脸时,一不小心,将一只脚踏入水中,把鞋子弄湿了。

于是,大家叫他赶快把鞋子拿过来,在火上烤干。但是,这位老兄却笑嘻嘻地说:“没事!没事!不碍事的。”

此刻,在场的人都再三劝他,他才把鞋子拿到火上烤。也许,对于经常外出考古的人来说,可能就是一件平常的事情吧!

然而,当时我心中一股敬佩之情悠然而生·····

“黑客栈”遗址之说

在车师古道,一直流传着有开黑客栈的之说。是否真实?难以考证!

但是,在古道漫长的历史长河里;在旧时代的乱世中;在近80公里的山路通道上,存在着开黑店的现实,也是不可否认的!

据当地人说,当年过路的人,被骗的事情常有发生,被劫、被杀的事也时有发生。有时有的过路客商,遭劫后身无分文,向当地人讨要或借宿情况也存在。

在泉子街,笔者曾经遇到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在与老人攀谈之中,他告诉我说:“我爷爷给我说,当年我们家就住过被劫的过路商人,当时这位过路的人,被抢的身上连一分钱都没有,还在我们家住了一黑夜呢”。

另据老人介绍,在六道桥附近,就有过一个“黑店”。

2016年7月26日,我第三次,进入车师古道采访。我和杨老板的女儿女婿夫妇,骑马进山。

走到石门前,三人都下了马,观看了石门附近的景色,并在石门拍了几张照片,休息了几分钟,又继续前行。

我们穿过石门,向南行至一公里多,距六道桥不远的地方,就看到有一个不太正规的遗址,座落在大龙口河西岸的草滩上。

此遗址,呈长方形,南北长约20多米,东西宽约18米左右。只有北墙和东墙留有石块堆砌的残墙,西面和南面均靠着斜坡,看不到断垣残墙。

该遗址,究竟是不是“黑客栈”?今人已无从考证。历史的传说和疑问也就这样流传下来了……

雪山龙堂遗址见闻

雪山龙堂遗址。是车师古道上较为重要,最具有历史价值的遗址之一。

该遗址,坐落在车师古道中段的雪山脚下,琼达坂的半山腰上。

2016年9月20日,我随中央电视台和新疆考古队来到车师古道采访,

走过车师古道的最后一道桥,也就是六道桥,向左拐,朝东南方向望去,映入眼帘的是白雪皑皑,终年不化的雪山······

雪山之上的雪峰,一直牵引着我们的眼球往前走。又走了四公里多路,就到了雪山之下的琼达坂了。

琼达坂,是车师古道的最高点,海拔高达近4000米。这里是一个方圆一公里多的达坂,视野极为开阔。

站在达坂遗址上,向北远眺,隐隐约约,可以看到四五十公里外的吉木萨尔县城上空是一片无极的空旷······

在琼达坂西南面,半山坡上,有一个片石堆成的堡垒,

直径约10米多。堡垒的最高点有一个凹陷处,呈长方形,南北长约2米多,东西宽约1.5米左右。四角各有一个带榫卯的圆型木桩,圆形木桩的外围,四壁用细圆木横卧叠起

根据竖圆木和横卧圆木接头处的榫卯看,此长方形底座,还可以直着向上连接,也可以横着向外连接,由此推断这是一个中原式木制塔型结构建筑物。

据新疆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巫新华,在现场分析说:“跟据木柱榫卯推断,此建筑物与中原文化有关联,有可能就是中原汉族人来到此地修建的”。

他还说:“这个祭坛曾经是用来祭拜太阳、祭拜天神、祭拜山神的地方。车师古道是古丝绸之路连接天山南北的通道,千百年来过往客商络绎不绝。途经琼达坂的商人和政客,都要停下来祭拜和祈祷。”

听了巫新华研究员的的分析。相许,当年此地就是一派香火袅袅、云烟缭绕的兴盛景象····

而今,雪山龙堂已经倒塌,呈显出的却是一片空旷与荒凉,留下的是一种无限地神圣和神密······

如今,这里用石块垒起了几个一米多高敖包。途经这里的徒步探险者和考古工作者,都要在敖包上再加上一两块石头,以表达人们的一种寄托或祈求神灵保佑平安的意思。

同时,雪山龙堂遗址,也吸引不少新闻媒体、考古人员到此采访或挖掘。

可是,车师古道这条路,也真是不好走啊!能上来也是不容易的!

2016年9月20日,我们是骑马进入车师古道采访考察的。骑马走山路,在我们一行二十多人中,除了少数人之外,对于大多数来说,都是一种考验。

行走了一天半,一路颠簸,不少人骑在马鞍子上,如坐针毡,屁股在马鞍上扭过来,扭过去的,有的人屁股已被马鞍參破,无法再坐在马上,只好干脆下来,牵着马走。

我一生也很少骑马,虽说我在农村长大,但也没骑过几次马,这次骑马也是迫不得已,要不是为了写《车师古道漫行记》这本书,我也不会骑马上这么高的山啊!

并且,当年我已是六十四岁的人了。当时在达坂敖包,与新疆考古队长巫新华合影时,他问我有多大年龄?当时本不想告诉他,但是处于尊重,我告诉了自己实际的年龄。可是他得知我的年龄时,他很认真地说了一句:“要是早知你的年龄,就不让你来!”此刻,我只是会意的笑了一下,也没有告诉他,我此行的目的。

可是,当日下午,在下山的途中,我骑马走在马队的前面,巫队不知有是什么事情,骑着马飞快地从我的马旁边,跑了过去。

猛然!我的马被冲惊,忽地····!我的马飞也似地,朝前奔跑······,我使出浑身的力气,拽住马缰绳,但是马还是一个劲儿地朝前飞奔着。这时我头上戴的帽子,也被吹落,掉在了地上····

此刻,只见巫队调转马头走过来,将掉在地上的帽子捡起来,骑着马慢慢地来到我身边,把帽子递给了我,并说了一句:“你控马的能力不错嘛!”说完他又骑着马飞快地朝前跑了····

中午时分,我们下山的马队,来到了三道桥处,新疆考古队和中央电视台摄制组,要去东面的吾塘沟继续考擦。我和杨老板的女婿要回“车师总驿站”,我俩就此要与他们分手了。

这时候,巫队勒住马缰绳,来到我身边,握住我的手道了声再见!并又说了一句:“你的身体可以吗!”

得到了巫队的认可,我的心里宽慰多了······

这一次来到琼达坂,是我人生爬过的海拔最高的地方。此行,让我经受了人生最大的考验。也让我收获了人生最大的快乐!

探寻古烽火台遗址

在车师古道采访期间,听别人说:三道桥处有一座古烽火台遗址。泉子街小西沟村有一座古烽火台遗址。大龙口沟口,河西岸也有一座古烽火台遗址。

可是,三道桥处的古烽火台遗址,我问了好几个人,也都说的不准确,因此也就没去寻找。

而后,杨老板的女婿说,他知道泉子街小西沟村和大龙口沟口,河西岸的古烽火台遗址,

于是,2016年8月5日,我和杨老板的女婿开车,从大龙口“车师总驿站”出发,向北部的泉子街方向的小沟村走去······。

走了四公里多路,刚好来到去小西沟的路口,向西拐,大约又走了半里地,又向南折回头,走进一条乡间小道,顺着小道,没走一会儿,就来到了小西沟古烽火台遗址。

小西沟古烽火台遗址。就在这条乡间小道的西边的一片麦田中间。

当时,正值麦子成熟的时候,一眼望去是一片金光灿灿麦田,小西沟烽火台被围在了麦田的中间。

这片麦地,也挡住了我们去小西沟古烽火台遗址的去路。于是,我们就把车停在路边,两人步行,顺着一条麦田埂子,来到了古烽火台遗址。

小西沟古烽火台遗址,南北宽大约五六十米,东西长大约六七十米。四周都是麦地。

当时,我们看到空地正中间,有一见方三十多米,高出地面一米多的土台子。

并且,土台子中间,有一条被水冲刷开的沟槽,有一米多深。六七十公分宽。

我们仔细查看了一阵子,才看明白,这座古烽火台遗址。是坐落在小西沟村的西面,大龙口河的东岸上。

于是,我俩站在土台子上,向四周瞭望,视野非常开阔,特别是南北两个方向,尤为开阔通透。向南看:大龙口沟口清晰可见,向北看:吉木萨尔县城隐隐再现。

心想,古人在这个位置,选建烽火台,显示出了,先辈们是无比的聪慧,彰显出古人的聪明才智。真是令人钦佩!

可是,小西沟古烽火台遗址周围,却没有看到,文物保护之类的牌子。心想是没有立呢?还是立了又被毁了?不得而知!

看过了小西沟村的古烽火台遗址,我和杨老板的女婿开车,向西走了半里路,过了广泉河大桥,又折回头,向南去寻找大龙口沟口的古烽火台遗址。

杨老板的女婿驾着车,我俩沿着大龙口河西岸,一条乡村柏油路,走了不到二十分钟,便来到了大龙口沟口,河西岸一个山头下。

抬眼看见:河西岸上,有一座独立的,大约一百多米高山崖,突出在两山之间······

山崖周围一圈,都是平地。山崖的北边,有一处,大约四五间房子大的,已经荒废了的旧痕迹。

我俩围着这个痕迹的外圈,查看了两圈,并在痕迹内圈也进行了查看。两人都猜想,此处,也许是当年看守烽火台的将士们,居住过的营地旧址?

我俩还坐在旁边的草地上休息了好一会儿。

而后,我倆从山崖的北坡,往山上爬,爬到半山腰,被捱坎挡住,怎么也爬不上不去了,于是又绕到山崖的东坡往上爬。

东坡,虽然全是石板,但是,它呈阶梯状,人可以盘旋而上。于是,我俩手扣着岩石,脚踩着石板,一步一步往上爬。半个小时后,我们两人都爬上了崖顶。

来到崖顶,举目远眺,空旷通透,视野清晰·····。

朝南,可以与三道桥的烽火台连接,

朝北可以与小西沟的烽火台连接。尤其向北部的吉木萨尔县城方向看去,清晰可见,一望无际······

我俩都认为:在这里设立一个烽火台,是瞭望、然放烽燧的绝佳位置!

这样天山北部的北庭都护府与天山南部的高昌府,信息就可以直接联通了

我们俯身子,蹲下来,低头仔细一看,脚下的石板,全都是油光焦黑的颜色,显然是被燃烧过的。

推测它就是古烽火台遗址。但是此地,也没有设立文物保护的牌子。

小西沟疙瘩梁遗址

小西沟疙瘩梁遗址,在小西沟峰火台遗址的西北部。位于吉木萨尔泉子镇街境内,东距泉子镇街4公里。

2016年8月5日,我与杨老板的女婿探寻过小西沟、大龙口峰火台遗址之后,两人驾车向小西沟疙瘩梁遗址驶去,不到二十分钟,便来到了小西沟疙瘩梁遗址。

小西沟疙瘩梁遗址,地里位置于天山北麓之丘陵区,呈南北向分布,西临大龙口河,东接泉子街柳树窝槽地形,地势较为显要。

该遗址,立有一块文物保护牌,1982年被吉木萨尔县文物管理所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后经查阅相关资料得知,该遗址属于汉代车師后王国的都城遗址,城据丘陵高地之上,无城墙建筑,现局部范围内残存有古文化层堆积,估计为当时房屋和人类活动的残迹。在大龙口之侧,可见一清晰的堆积剖面,剖面距现地表1米左右,可显见二层文化层堆积,其中夹杂有2一25米厚的黄土。文化层中夹杂有大量的木炭碎宵和大量的陶片。

该遗址,经中国科学院新疆地理研究所测定,确认为汉代遗址。出土兽骨,据专家鉴定为羊、马、骆驼等动物。

经新疆考古所鉴定为石秋石磨石器石杆石坎锄等生产生活工具。从出土文物认定为春秋至汉代遗物,该遗址为汉代车師后王国都城乌涂谷遗址。

由于该遗址位于车師古道上,随着车師古道旅游开发利用,旅游价值较大。因此,该遗址的价值日趋显现。

小西沟遗址

小西沟遗址,位于吉木萨尔泉子街镇西北23公里处,属小西沟村所辖属范围。

2016年8月5日,看完小西沟疙瘩粱遗址,我与杨老板的女婿两人,驾车来到了小西沟遗址。这里是一个高土粱,该遗址位于土粱中段,我倆围绕着土粱转了一圈,又东西南北横竖走了两趟,只看见地表生长着许多蒿草等植物。因多年人为于此挖土积肥,严重破坏了地貌,现到处坑洼不平。

当时有一年轻小伙,骑着一头毛驴,站在遗址上,我们上前问话后,得知他是附近村子的,来这里放羊的。双方寒喧了一会,他说自己也不知道这个遗址是啥年代的。

后经查找资料得知:该遗址原似有土亘,略呈倒梯形状,东西最宽约160米,窄处约100米,南北最长约200米,南亘中段及东亘北段似有豁口。地面散见少数石磨残块与夹砂红、灰陶片。曾出土过不少石磨盘、石球、穿孔环形器石器夹砂红陶以及彩陶片等。

随着车師古道旅游的逐渐兴起,这里将是人们旅游游览的好去处。

北庭西大寺

北庭西大寺,又名高昌回鹘佛寺。坐落在车師古道最北端,与北庭故城相近,它是车师古道上最为重要的遗址之一。距离吉木萨尔县城不远,笔者多次到访过。

从乌鲁木齐驱车,沿乌一一奇高速公路向东行驶200多公里,到达吉木萨尔县,再向北八九公里,来到北庭镇境内,从这里向西拐,走两三公里,先到了北庭故城遗址,再向西一公里便是北庭西大寺。

北庭西大寺,位于北庭都护府之西1公里处。西临西河坝,东面有水池,周围地势平坦,现已开发成农田。

经查找相关资料,古寺高昌回鹘王国皇家寺院遗址,专供王室成员供养佛像之用。

北庭西大寺,位于吉木萨尔县北庭镇所轄属。佛寺残迹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约70、5米,东西宽约43、8米,地面以上全部用土坯砌筑,地面以下为夯土台基,整个建筑分为南北两个部分,南面为残高0、2一0、4米的庭院、配殿、僧房等建筑群;北面为正殿,其四周筑洞窟,两部分衔接成一个整体。东面有上七下八的洞窟残迹,窟内残留有高昌回鹘时期的壁画若干。建筑材料为土木结构。西大寺现外观残毁。

宋朝初期,寺院兴盛。宋使王延德曾亲临“游乐于其间”。1275年高昌王东迁时,日趋衰落,十四世纪时,毁于***教的圣战。

1979年一1980年,中国科学院考古所对其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清理出南面的部分配殿及东部的佛窟。1988年西大寺连同北庭都护府遗址一同被列入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受到妥善保护。

西大寺始建于唐代。唐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在北庭故地设立“庭州府”,武则天长安二年(公元702年),改“庭州府”为“北庭大都护府”。该时期在其辖区大兴土木,广建佛寺,先后建有“应运太宁寺”、“高台寺”、“龙兴寺”与“西大寺”,佛教一时兴盛。

唐文宗开成五年(公元840年),回鹘部从自颚尔浑河流域大举西迁,其中一部分定居北庭一带。回鹘人原在漠北时,信奉摩尼教,于唐咸通七年(公元866年),高昌回鹘政权建立后,始铂依佛教。西大寺壁画中,现存有“亦都护(高昌王国)”、“长史”、“公主”之像。

元惠宗至正六年(公元1346年)秃黑鲁贴木儿子即位察合台汗,在位期间曾对高昌地区(今吐鲁番)进行“圣战”,捣毁佛寺,杀害佛教僧侣,强迫高昌居民改信***教。由于“圣战”并强迫之宗教更替,西大寺当毁于斯时。

现殿窟内残存有佛、菩萨、罗汉、天王等塑像,壁画内容主要为千佛、菩萨、护法、经变故事,间有回鹘文、汉文题记,历史价值极高,吸引了世界各国大量专家、学者及游人前来参观。兼之其处在丝绸之路新北道上,旅游价值颇高,开发潜力巨大。

吉木萨尔县非常重视北庭故城和西大寺的遗址的保护和开掘。2001年申请,2004年向国家汇报,目前,北庭故城和西大寺的保护工程已经列入国家项目。近几年,国家施资千万元的北庭西大寺及北庭故城的保护发掘工作已进入实质性的实施阶段。

目前,这里已成为一个令世界注目的地方,吸引着世人的眼球,吸引来了全国各地及世界各国的许多游人前来参观和游览。

千佛洞

千佛洞,坐落在吉木萨尔县城南面五六公里的南梁坡上,是远近闻名的佛教圣地。

千佛洞,东距车師古道四五公里,它是车師古道上重要的遗址之一。

从乌鲁木齐驱车,沿乌一一奇高速公路,向东行驶200多公里,行至吉木萨尔县,在距离县城四五公里的地方,向南望去,在离公路一公里的南梁坡上,就能看到千佛洞了。

爬上南梁坡,就到了千佛洞。来到千佛洞,你就会看到善男信女和男女游客出出进进,好一派热闹景象。

笔者80年代,初次到访,当时,只记得有一尊卧佛,已经破损严重,佛身上好多处留有破洞,佛身内用来支撑的支架,都裸露在外面。后来又多次到访过。

千佛洞,呈东向西的长方形,建筑为土木结构。东面有山门,正殿坐西朝东,南北两侧建有配房,正殿为一有斗拱的硬山顶建筑,分前、中、后堂三部分。前堂塑有丈许高的释迦牟尼佛像一尊,中堂面阔三间,绘有佛说法图,18罗汉等塑像,后堂塑有卧佛一尊,三部分紧密相连,构成一个整体。寺院的西南搭有戏台,拱庙会组织的戏班所用。

千佛洞,东西两面为前后沟,泉水综综,细流涓涓,山坡沟底,杂树丛生。周围低山簇拥,重岩垒嶂。

据史料记载,原千佛洞始建于唐代,现千佛洞建于清代,四建四毁。现在人们看到的千佛洞,是1993年由吉木萨尔佛教理事会募捐修建的,面目与历史上的千佛洞不同了。壁画、雕塑像均为现代工匠重新雕塑绘制的。

千佛洞,现已被列为昌吉州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旅游前景非常看好,目前,每天来这里参观的旅游人络绎不绝。

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六月初六,这里都要在此举行盛大的佛事活动。

本地诗人刘根基写了一首《咏千佛洞》,抒发和描绘了千佛洞即佛事活动的盛况。

附:《咏千佛洞》一诗

咏千佛洞

刘根基

千佛古洞名远扬,

几度兴衰堪忧伤。

厄运当从今日逝,

迎来东风再辉煌。

钦敬耆老相聚首,

宵衣暄食筹措忙,

佛光重照庭州地,

考古旅游日蒸上。

同类推荐
  • 其实我想快乐过一生

    其实我想快乐过一生

    没有很大的梦想,没有特别想要的,简单就好
  • 农村孩子得了抑郁症怎么走出来

    农村孩子得了抑郁症怎么走出来

    农村出身的人来到大城市要不杀出一条血路来,要不在自己的村庄里发光发热或者腐烂?交流群:950679832
  • 称霸宇宙科技

    称霸宇宙科技

    【本作品是作者的第一本作品,会很少出现错字,希望大家支持吧,尽量不太监,一般都是早上更,保底2更,如果有事我会通知】
  • 平凡人生之再来一次

    平凡人生之再来一次

    普通到在人群中找不出的宅女书娴莫名其妙的回到了五岁,望着记忆中的家,书娴表示自己接受能力很强,完全没有消化不良。重生没有金手指没有逆天运气?没关系。人生能够重来一遍已经是最大的金手指,最逆天的运气了。这一世定要活出不一样的自己。
  • 心理医生与母亲

    心理医生与母亲

    心理咨询的一线记录,亲情关系的另类讲述!心理医生Z接触过形形色色的病人,而对S的咨询,让他也深感困惑不安和惊心动魄。S内心的冲突,表现出人性的矛盾,情感的迷茫,引起对爱的反思。资深心理师的倾情创作!
热门推荐
  • 万域战尊

    万域战尊

    一念破苍穹,一指碎乾坤。落魄少年李逸偶得神秘黑纸,从此鱼跃龙门、强势崛起。炼体魄、修万法,踏出一段横绝万古、宇内称尊的不朽之路。什么天才、妖才、鬼才、奇才,不服的,统统打爆!
  • 雪殇情之三世缘

    雪殇情之三世缘

    她是太古父神的养女的孩子,身系五族血,前两世落了一身伤,一次失情,一次绝生,这一世……他是神秘之人,前两世害她不得善终,也随之进轮回,这一世护她如命……
  • 最强村医

    最强村医

    失意大学生回到村里,偶然获得药剂师传承,从此无数女人争相来到主角身边,美丽歌星,清纯萝莉,高傲记者应有尽有……好色的向日葵,东北话的狼,傻呵呵的熊,没事儿种种田,有事儿泡泡妞。小妞,哥只玩暧昧,不献身……
  • 吾王不灭

    吾王不灭

    “许愿者啊,我是你的心愿执行人!”只要帮许愿者实现心愿,就能得到对方的功法、绝技、甚至修为。沈云帆本是一介凡俗,却终会成为盖压万世的王!
  • 野犬传奇

    野犬传奇

    传奇,何为传奇?在攻常看来,在每一个地方,每一个世界,每一个宇宙都留下自己的鼎鼎大名,那,便是传奇!攻常:我要周游宇宙搞事情!这是一条拥有智慧的野犬得到天道赠予的实力到处装逼的故事
  • 源木之守护

    源木之守护

    因《源木吊坠》作品未解禁现重发。“带着此物,与家族众人离开,为杨家留点延续的根。”“父亲”“走,将来回来替我们报仇,去地球,好好在那里繁衍。”“十一长老打开传送门,快,再不走,为时晚矣。”“拦住他们。”“少爷,你肩负重任,带他们先走,这里交给我们。”“保重”......“少爷,有追兵来到此界,杨家糟难。”“阿权,你护送没有战力的妇女儿童撤离到沙铜山,其它人,随我杀敌。”“是”“是”“是”杀!杀!杀!北宋初年...“老祖”“老祖”“有.国.才.有.家,维.护.家,维.护.一.方.净.土,有.能.力..时,回.源.穹.神.界报...仇。”说完,老丈安详闭目,众人齐声泣答:“是”一代又一代,杨家屡糟暗害,直至没落,几乎都快沦落为凡人。公元2004年,发达的现代,一个偏远落后的乡下,一个没落仅存不到十三人,持源木的杨家分支......
  • 布衣战疫

    布衣战疫

    一个外表看似简单,内却迷点重重的初一小女孩楚一琼,在偶然孤儿的她与家人相认,又被迫与被病毒王控制的赵家展开了争斗,她与病毒王又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
  • 双生机甲师

    双生机甲师

    被外来文明摧残的星球铸造了新的秩序,然而是仅剩的生存之地即将又被压缩,文明是否能再延续,而或是能活一天是一天的浑浑度日......在地下虚拟世界生存的大男孩被母亲呵护着,过着平凡的生活,母亲给予的一切幸福都是表面上的,他想要守护好母亲,他想带上家人去地上的真实世界呼吸新鲜空气。因为偶然的机会,他拥有了另一个身份--敌军将领,这也让不可能的事变成了可能.....
  • 至尊神师

    至尊神师

    无良相师易明深受五弊三缺的折磨,有钱不能花,有妞不能泡,朋友不能交,孤苦伶仃凄惨的活着。机缘巧合下,得到一个神秘法宝,自此生活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铁口直断,一卦千金。脚踏狂少,刀劈贪官,醉卧美人膝,醒掌天下权。由此引出一段令人荡气回肠,可歌可泣的神仙故事。
  • 本草美容

    本草美容

    本书介绍了天然美容材料的功效和作用机制,并提供了疗效确切、取材方便、制作简单的方法和措施,内容实用,适于广大爱美人士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