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674300000111

第111章 密令追查建文帝下落(1)

三千文士修《永乐大典》

长江南岸下关码头正有几条大船靠岸,是从北岸浦子口驶过来的,因为满船是犯人,引得百姓围观者如堵。原来是官军押解着兵败后的铁铉和一家老小、亲族正在下船,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有几百口人,但闻脚镣声叮当作响。一面三十斤大枷里,铁铉高昂着头颅第一个下船。他夫人和女儿铁凤也在人群中,只是没有带枷。

围观者议论纷纷,有人说:“看,又是诛灭几族的朝廷钦犯。”

有人认了出来:“这不是铁尚书吗?前几天还在领兵对抗,怎么说败就败了?”有人说:“听说被败类出卖了。”

也有人慨叹:“铁铉屡败当今皇上,这回是凶多吉少了……”

朱棣此前已得到奏报,铁铉兵败被执,朱棣总算松了口气,随着铁铉的覆灭,反抗他的余火已全部被扑灭了。这天,他在皇宫御花园里与解缙漫步,朱棣与解缙边走边说,解缙在他身后两步之处,朱棣说:“你说,秦始皇为什么要焚书坑儒?”

解缙想了想说,这是丞相李斯最先提出的,他认为,秦始皇建万世之功,三代之事不足效法,他认为读书人不师今而学古,哗众取宠,他建议禁止私学,焚烧惑乱黔首的《诗》、《书》,准许保留不烧的只有《秦记》和医药、卜筮、种植之类的实用书。

朱棣说李斯并不是肇事者,其实,远在商鞅变法时,秦王就明令过烧书。这是秦始皇的罪过。他一直在琢磨,秦始皇是一代英豪,焚书坑儒,这是明显的坏事,他会不想身后骂名吗?

解缙有他独到的理解:秦始皇焚书,意在反对是古非今,维护皇权的至高无上。依朱棣看,适得其反,秦始皇并未收到预期效果,与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实行郡县制不同,毁掉典籍,饱受后人非议,这是秦始皇和李斯始料不及的。

解缙有些奇怪地问:“皇上怎么忽然提起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旧事呢?”原来朱棣近来萌生了一个想法,欲反其道而行之,为后人做一桩好事。天下古今事物,都散见于各种书籍里,篇帙浩繁,查找起来很不方便。说着停下步,等他跟上来。

解缙说:“是。”他见皇上站住,他也忙站住,仍与朱棣保持着两步之遥。朱棣说:“怎么朕停下等你,你也站下?朕与你交谈,你总是看朕的后背,这怎么谈?”

解缙说:“臣怎敢与皇上并驾齐驱?那是欺君越礼了。”

朱棣说:“太拘礼仪,反倒把情义疏淡了,朕让你与朕并肩而行,谁敢说你越礼?你不答应,那才是越礼。”

解缙这才与朱棣同行。朱棣接着按他的思路说下去,如果把天下文章典籍按经、史、子、集排列下来,再把天文、地理、阴阳、医卜、僧道、技艺等书全都集结成一部大书,那读书人该多省力气呀,也便于流传后世。问他以为如何?

解缙佩服朱棣的襟怀,这可是一个浩繁的工程,此前中国也有类似的类书,如魏时缪袭的《皇览》,六百八十卷,梁代刘孝标的《类苑》不过一百二十卷,北齐祖珽的《修文殿御览》也不过三百六十卷。谁也不敢想尽收天下图书典籍。

“是呀。”朱棣说,“宋代李昉的《太平御览》怕是最长的一部了,也只有千卷。你想吗?朕要编的这套书该有多少卷?”

解缙估算一下,至少在万卷以上。朱棣以为一万卷也是挡不住的。

解缙说:“也只有陛下敢想此事,敢有这样的心怀、大志,这要多少文人墨客参与呀,费时、费力、费财物。”

朱棣说:“可做成了,造福子孙万代。怎么样,由你当总修撰,如何?这是个很辛苦的活,你可愿意?”

解缙说:“臣求之不得,只是这人手……”

朱棣说:“由你点将。几百人够不够?”

解缙说:“不一定够。”

朱棣说:“百人不够就千人,一千不够两千,两千不够来三千,三千文士修大典,让大典与文风永存。”

解缙说:“这部大书最好先定一个名字。”

朱棣说:“叫《文献大成》如何?”

解缙说:“不如叫《永乐大典》。”

朱棣高兴得击掌道:“你真是奇才,好一个《永乐大典》!朕也许一生治国平平,但留下一部皇皇巨著《永乐大典》也就够了。”

这时朱棣看见九曲桥上走来两个人,一个是徐皇后,一个是徐妙锦,朱棣便先打招呼说:“是妙锦来了?”

解缙忙说:“皇上,臣先回去,拿出修书的章程来,再来奏闻。”

朱棣说:“好,越快越好。”解缙急匆匆走了。

密令追查建文帝

明明看见朱棣过来,站在九曲桥上的徐妙锦却故意作出视而不见的样子,手里拿了一把米粒往水中撒着喂金鲤鱼。朱棣走上桥,对徐妙锦说:“妙锦可是发誓不进皇宫的,今天怎么这样屈尊啊。”

徐皇后说:“妹妹来看我们这不是好事吗?”

徐妙锦这才转过头来说:“我不是来看姐姐的,更不是来拜见皇上的,在我眼里,你不过是个被削了封爵的王。”

朱棣四下看看,幸而那些宫女、太监都离得远没听见,他虽生气,却又不想撕破脸皮,他说:“我知道你有气。世间的事,是很难预料的,朕确实没想过夺大位,朕过去对你说的也都是真话。”

徐皇后也帮朱棣解释,如果建文皇帝还在,也许就没有今天的局面了。他一死,国中无主,群臣屡屡劝进,再不做,就逆人心了。

徐妙锦说:“你们二人当然是夫唱妇随了。我现在管不了你当不当皇帝了,也不是为此事进宫,我有一事,必须来找你。”

朱棣说:“你说,只要朕能办到的,一句话的事。”

徐妙锦说:“铁铉兵败山东,三族几百口人已被押解进京,是不是又像杀方孝孺、齐泰、黄子澄一样斩草除根啊!”

朱棣说:“朕岂愿杀人!杀人也是不得已。对坏纲纪、误国家、害民生的奸臣,如果宽纵了,就是忠奸不分、赏罚不明,任何一个明君都不会手软的。建文帝曾想当一个不杀一个人的皇帝,他办到了吗?你二哥定国公就是他亲手杀死的。”

徐妙锦用手堵住耳朵说:“我不听。”

朱棣说:“那好吧,你求朕什么事?是给铁铉家求情?”

徐妙锦说:“我只管一个人,铁凤你不能杀。”

朱棣是知道她与铁凤感情的。他看了徐皇后一眼,故意说:“不要说像对方孝孺那样诛十族,就是诛一族,铁凤也在劫难逃,她是铁铉的亲闺女呀。这铁铉不比齐泰、黄子澄罪轻,朕已登基,他仍在带兵与朕作对,能饶恕吗?”徐妙锦怒目而视:“你真不答应吗?”

朱棣说:“朕方才所言,是据理而言,朕虽是皇上,也有徇私情的时候。这个铁凤,朕答应赦免了,是看在妙锦的面子上,回头朕写手谕,送到你手上,你可接走她。”

这么轻易?徐妙锦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这是真的吗?你可不能骗我呀。”

徐皇后说:“君前无戏言,你还信不过吗?还有我作证呢。”

徐妙锦说:“那我回去等谕旨了。”说罢下桥去了。

徐皇后望着妹妹的背影,替徐妙锦开脱说:“皇上别与她一般见识,我只有这一个任性的妹妹,我真担心她总有一天会触怒你……我以后不会再允许她进宫来了。”

朱棣说:“你多心了,她即便再过分,朕也能容忍。”

徐皇后冷冷地说:“是因为你心里还惦记着她吗?”

“又来了!”朱棣说,“我对她宽容是为了你。我对她不好,不是伤了你的心吗?”徐皇后半信半疑地望着朱棣。朱棣说:“方才我是故意说不放铁凤,把面子留给妙锦的。你想啊,就是为了死去的张玉,我也不忍心杀铁凤啊。”这一说,徐皇后才又有了轻松的笑容。

晚膳后,朱棣召张信进宫,张信觉得有点不寻常,时间不对,散朝时完全可以把他留下呀。

殿里灯光昏暗,只有朱棣和初授资政大夫、隆平侯张信两个人在,太监宫女都被赶到了殿外。朱棣坐在灯影里,张信站在对面。

朱棣关切地问:“令慈大人可好?”

张信说:“好,托皇上福。家母天天为皇上早晚一炉香地祈祷呢。”是啊,没有朱棣,老太太早死了,没有救死这一段因缘,朱棣也没有今天,张信也没资格封侯。

朱棣说:“这个月初八,是令慈大人七十大寿吧?”

难为他还能打听到母亲生日,他太细心了。张信又惊又喜:“皇上朝政冗繁,还能记得家母生日?实在叫微臣感动啊。”

朱棣说:“朕为令慈大人题了一块匾,届时算是朕的贺礼。”

说罢,朱棣站起身,引着张信到屏风后,那里有一块大匾,镌刻着“南山作颂”四个泥金大字。

张信受宠若惊地跪下去:“微臣替家母给皇上叩头了。”朱棣一笑,拉着张信重新入座。朱棣转入正题说:“朕有一件事,一直放心不下,一直想找人办。遍查大臣中,唯有你最合适,忠诚、不多言多语、能吃苦。”张信说:“臣愿为皇上鞠躬尽瘁。”

朱棣说:“你认为建文帝真的死了吗?”

这太突兀了,张信一时不敢贸然回答,想了想才小心地说:“皇上不是为他举行了天子葬礼了吗?”

朱棣说了真话,谁知道太监宫女们指认的尸体是不是建文帝?烧得和木炭一样,怕是连男女都分不清。张信揣摩着皇上的意思,皇上可能认为建文帝还活着,跑到外边去了?

朱棣说:“很有可能逃跑在外。虽然在火堆里有一方玉玺,那却是平时用的那一方,刻了十六个字的镇国之宝却不见了,遍查宫中,也没下落。”朱棣疑心,他是带了玉玺走了。

张信猜测地说:“皇上是想派臣去寻访他的下落?”

这正是朱棣的意思,朱允炆的下落,成了令他寝食难安的隐忧。朱允炆如果活着,那就是最大的隐患,更何况,建文朝在任的四百六十三个朝臣中,只逮杀了一百二十一人,归降七十人,还有两百多人下落不明。倘若这些人与建文帝勾结起来,一旦有机会,成立个流亡朝廷,那就很危险了。张信说,何不发谕旨令各府县严查,把地皮都刮一遍,不信他能上天入地。朱棣决然否定了,那样兴师动众,太招摇了,也显得朱棣太在乎他,那会给前朝的遗老遗少们以梦想,对天下安定不利。所以,他想派人私访。

张信明白自己的使命了,连忙表态说:“臣愿效劳。”

朱棣指示他,可走遍天下访查,但又不能向任何人透露他的真正使命,他只能暗访,这就很难了。

张信表示了决心,只要有针在,大海捞针也总能捞上来。不过,他也有顾虑,他毕竟是朝廷臣子,突然失踪了,俸禄照拿,却不当差干事,满天下转悠,大臣们难免议论纷纷,这却要找个借口才行。

朱棣早虑到了这一层,已想好了一个主意。明天朱棣会暗示钦天监,上一个折子,奏请派人去寻找张邋遢。

张信一怔说:“张邋遢?是那个被民间传得神乎其神的人物吗?”

朱棣说:“正是。朕耳朵里也早灌满了张邋遢的种种传说。”

据说张邋遢大耳圆眼,龟形鹤背,不论寒冬酷暑,只穿一件破衲衣,读书过目不忘,是个奇才。有人说他日行千里,行无定踪,会起死回生之术。二十多年前,朱棣刚到燕地就藩时,就得到过太祖高皇帝密谕,也好像派人进深山访查过张邋遢,可惜一直没访到,所以也让他加意寻访,却一直未果。

张信说:“被派的人正是我,不过找了一年多,杳如黄鹤,后来太祖皇帝也就灰心了,放弃了。”

朱棣笑了,这正是他想派张信去干这件事的原因,轻车熟路,旧业重操,他打着二次去寻找张邋遢的旗号,谁都不会疑心。

张信说:“臣明白了,马上登程吗?”朱棣说:“越快越好,当然,要为令慈大人做过七十大寿之后才好上路。”

张信说:“谢谢皇上厚爱。”

朱棣密谕张信,不论走到什么地方,有一点线索,都要及时奏报,要写成大字,以便他夜间看的时候不累眼睛。

张信说:“是,臣记住了。”

朱棣说:“这是朕的一块心病,朕不细说,你也一定明白。这事上不告父母,下不传妻子,只对朕一人尽忠,朕连皇后都没透露过。”

张信说:“圣上这样信赖臣,臣真是感激涕零,无以为报,唯有不辞辛苦,把大海里的针捞出来。”说毕跪下磕了头,退下殿去。朱棣松了口气,在殿里走了几步,李谦领着纪纲进殿来了。李谦说:“回皇上,纪纲到了。”纪纲跪下磕头后站起来,朱棣开门见山地说,明天早朝,他会派遣隆平侯张信去寻访张邋遢,令纪纲从锦衣卫里挑选一个精明强干的人,暗中跟着张信,既是保护、服侍,也是监督,要把张信的一举一动及时奏报回来。纪纲问,要告诉他为什么监视张信吗?

朱棣又说不必。张信是个很忠心的臣子,监视他,不一定是不信任他。让纪纲也不必问得太多。纪纲说:“臣明白,人都说陈瑛是个酷吏,最受皇上信任,可皇上不也让我对他……”朱棣已不耐烦地咳嗽了一声,纪纲知趣地闭口,朱棣挥挥手:“你下去吧。”

患难之交

景清明显比从前消瘦了。他的轿子在魏国公徐府前院停下后,在管家引导下,向后面走去。在经过后花园时,他看见徐辉祖在搬石头,他赤裸着上身,把一块大石头从假山这头搬到荷花池畔,放下片刻后,再把它搬回原地……这样循环往复,累得汗流浃背。

景清不禁站住了,奇怪地问管家:“魏国公这是在干什么?”

管家叹道:“一口气憋的呀。皇上虽没杀他,他也不能出府门一步,他没事可干,就天天搬石头打发时光。”

景清明白,这是他的一种无奈的反抗。景清想上去打个招呼:“魏国公……”徐辉祖认出了他,却鄙视地说:“管家,你怎么把行尸走肉领家里来了?我都闻到臭味了。”景清又尴尬又羞愧又无奈,低头走了,他听到后面徐辉祖狠狠地“呸”了他一口。

同类推荐
  • 我传:一个男人的三生三世

    我传:一个男人的三生三世

    重庆大学学生王琪在毕业前三天的一场舞会上为了3分钱门票踢了别人下裆,被学校开除,多年苦读付之东流,人生轨迹由此改变。没想到他却开启了传奇人生:运作庞氏骗局、边境赌石、赌场洗码、跨国绑架、英雄救美、“入住”世上最高牢房、动辄上百万的豪赌、险遭活埋……死里逃生之后他的人生又将驶向怎样一个未来?
  • 战火寻情

    战火寻情

    抗战时期,三人不惧危险奋不顾身爱着前面的人,却忽略了背后的人,直到人之将死才发现,原来最爱自己的人却是身后人。抗日战争胜利前夕,日本便在日本国内强行招募成年男子参军,在中国战区做最后的挣扎。
  • 花好月圆

    花好月圆

    在“茶室”这个半封闭的空间里发生的“爱情”如此“纯粹”而美好,可是那一对画中人般“天造地设”的男女,却只能在茶室这个地方干着不被阳光接纳、不可于人前表白的事情。作者借茶室这个看似氤氲着“仙气”的环境,一再烘托、装点着故事的氛围,极其巧妙地回避了正面的道德评判,但是,对真诚的爱与被爱的呼唤、对“花好月圆”的美好景象的深深向往,依然渗透在字里行间,作者审美倾向的果敢鲜明也昭然若是——“茶室”成为逃离“规范”和羁绊的象征,纯美的人性之花“开到荼縻”,凋落得令人心痛。
  • 战旗

    战旗

    “九一八”事变,国民党撤出华北,国民党高级军官金戈冒死回到东安城内,想要接走自己的母亲和新婚妻子柳文婷。但日军已然进城,柳文婷被逼自尽,金戈被抓。我党地下工作者救出金戈,希望他能前往根据地,运用自己的军事知识与八路军共同抗日。然而金戈对八路军的作战能力持怀疑态度,他选择独自留在东安城附近杀鬼子。一次偶然的不打不相识,金戈遇到了我敌后抗日游击队队长戴金花,与他们一起击退了鬼子。从最初的互相看不上眼,到一起浴血奋战,金戈从戴金花身上看到了真正的抗日精神。他们成为一支活跃在敌后的抗日武装,极大地牵制了龟井的军事力量。1945年,日军在各个战场上节节败退,龟井想要在东安城实施“死海”计划,全城百姓生命安危悬于一线,金戈与金花带领队员潜入东安城,最终成功制止了“死海”计划,共同迎来了抗日胜利的曙光。
  • 女皇:武则天大传

    女皇:武则天大传

    她能文能武,奉行儒教,也奉佛、道;她大仁大义,她心狠手辣;权力野心下,她排除异己,终荣登大宝;她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临终遗言,去帝号,立无字碑,留下千古疑团……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唯一正统的女皇帝,作者从0岁写到83岁,在历史的基础上,构建了栩栩如生的场景,再现了一代女皇武则天的一生传奇故事。
热门推荐
  • 荒唐妖魔时代

    荒唐妖魔时代

    一头神驴一个年轻到看起来只有十五六的老年人一个石头做的长得像猩猩的巨人一个胖子一个大胡子他们都不是普通人他们一路走来,碰到的,也都不是普通人妖,和怪。妖为活物,鬼乃冤魂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可不可以为我心动一次

    可不可以为我心动一次

    忧郁少年身世迷离,认为自己没有生活的意义。清冷少女冷静执着,只为寻找那个他,弥补所犯之错。忧郁偏执男VS清冷执着女
  • 凤倾江山:妖孽王上宠妻记

    凤倾江山:妖孽王上宠妻记

    她,21世纪的王牌特工杀手,一朝穿越,竟变成了举国皆知的任人打任人骂的病包废才?哼哼,怎么可能。她,可是现代的肆杀之王。且看她如何惊才绝艳,翻云覆雨,凤逆天下!
  • 金姣宫梅

    金姣宫梅

    再掀腥风血雨,手染红泪,不择手段,只为手握大权,俯视六宫,凤凰涅槃
  • 入葬世

    入葬世

    天地之大,化为五界,五方之地天乾之地,斑驳古剑震天穹地坤之地,古迹罗盘守玄黄天灵之地,九天圣塔化乾坤灵兽之地,万界妖珠吞混沌冥界之地,鬼神魔图弑生魂万火之术的掌控者,本该执掌一方神殿,却为之舍得万火焚染苍穹,震得一方天地妥协;九天星辰的天星者,本该潇洒的一生,却甘尽世间之人的质疑,为之扭转星阁轨迹,改变岁月界河;墨天古族一兄一妹,本该是古族万载来最有天赋的少主与圣女,却为之力破四界,化身成魔;石城走出的一位少年,幸得男主恩情,内心宛如磐石坚定,为之建立足以名震四界之地的石境,石主盛名而起;灵族葬世,凌轩入世,四方生灵,勾心斗角,一场巨大的阴谋正式展开邪族太子,该如何展现他的一生命运,神秘之地,他是否能够携天地之力,与之为战...
  • 我有一个召唤商城

    我有一个召唤商城

    穿越到了异世界怎么办?还好有商城。你们所谓的天榜高手有我召唤的西门庆NB么?你们所谓的神级功法有我召唤的葵花宝典厉害么?你们啊...不行...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狂女身旁有妖孽

    狂女身旁有妖孽

    穿越来的特工莫青澜以为自己换了个世界,可以过过平常人的生活。奈何,上辈子单身狗,这辈子喜欢了个大人物,为了这个大人物又把一身本事用上,灭了三国当嫁妆准备嫁人。然而,被甩了不说,还差点搭上了小命!仇当然要报,只是这凭空冒出来的这个妖孽男人是怎么回事?
  • 清朝野史大观(上册)

    清朝野史大观(上册)

    本书为清朝笔记、稗官杂钞,参考书达150余种,1916年由上海中华书局印行,影响甚广。全书分五辑,包括清宫遗闻、清朝史料、清人逸事、清朝艺苑、清代述异,可谓搜罗宏富,全面地反映了清代的众生世相,为治清史者必读的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