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755300000044

第44章 沿波讨源,虽幽必显

――溯源读书法

生活的全部意义在与无穷地探索尚未知道的东西,在于不断地增加更多的知识。

――左拉(法国作家)

南宋大学问家朱熹有句脍炙人口的诗句:“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它深刻地揭示了世界万物之间源与流的关系。

如此说来,读书要不要弄清楚源与流的关系呢?答案显然是肯定的。清代考据学家阎若璩曾说过:“读书不寻源头,虽得之殊可危。”意思就是说,如果获得一种知识而不去追根溯源的话,那么你对知识的掌握也是不牢固的。

清朝著名学者戴震,从小就养成勤学好问的读书习惯。有一次,私塾的老师在课上给学生讲授《大学章句》。在讲完“大学之道”后,塾师解释说:“这一章叫《经》,记载着孔夫子的话,是由孔子的学生曾子记述的;下一章叫《传》,记载着曾子的见解,是由曾子的学生执笔写下的……”小戴震听完,站起来问:“先生,你根据什么说《经》是孔夫子的话,由曾子记述的?又根据什么说《传》是曾子的见解,由他的学生执笔写下的呢?”

“这是朱老夫子朱熹注释的呀!”塾师振振有辞地回答说。

“朱熹是什么时代的人呢?”戴震接着又问。

“宋朝人。”塾师随口便答。

“那孔子、曾子又是什么时代的人呢?”戴震穷追不舍。

“春秋战国时代人!”塾师沉下脸来,有些不高兴了。可是戴震依然不慌不忙地说:“先生,春秋战国时期与宋朝大约相距两千年,朱熹又是怎么知道两千多年前的事呢?”

一连串的问题问得塾师哑口无言。他望着眼前这满脸稚气的小孩,一种敬佩之情不禁油然而生。赞不绝口地夸奖道:“这孩子肯动脑筋,可真不简单啦!将来一定有大出息。”塾师的预言果然应验了,戴震后来终于成为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大学者。

戴震这种读书方法就是本篇所要介绍的“溯源读书法”。所谓“溯源读书法”就是指在阅读过程中,对所接受的某项具体知识的出处或源泉进行认真的探索和追溯,从而掌握该知识的整个体系,特别是它产生、继承和发展的线索。“溯源读书法”也叫“寻流溯源读书法”,是一种纵向挖掘式的读书方法。

古今中外许多学者都非常重视溯源读书法。

古代著名文艺理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读书“沿波讨源,虽幽必显”。意思是说,读书就要像沿着流脉去探讨大河的源头一样,即使文义幽深,也一定会明白的。现代史学家潘吉星在谈到他的治学经验时也说:“读书、科学研究决不能偷懒,对任何有价值的材料,每一条都应该追踪不放,查到原著,决不能满足于第二手材料,因为一转手,会受作者的观点影响,往往有误,或漏掉许多有趣的东西。”俄国作家赫尔岑说:“书,这是这一代人对另一代精神上的遗言;这是将去的老人对刚刚开始生活的青年人的忠告;这是准备去休息的哨兵向前来代替他岗位的哨兵的命令。”英国哲学家培根也说过:“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最珍贵的货物运给一代又一代……”

名人名家所说的这些至理名言无非是在告诉我们这样的道理:书籍是知识的源泉,是智慧的结晶,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任何书本知识都是长期积累的结果,都有它产生和发展的过程,都有其时代的渊源和历史继承性。因此,我们要想真正了解和掌握书本知识,就应当不怕麻烦,不辞辛苦,深入探索书本知识的源泉,弄懂它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又是怎样继承和发展的,这样才能把书本知识彻底读懂读透读活。

学问家既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阎若璩读《尚书》时,发现有些篇章好像与原作风格相异,就抓住“疑似之迹”,多方考究,最后证实《尚书》中有二十五篇是东晋人梅颐的伪作,澄清了千年疑案,轰动了清初学术界。现代史学家王利器也是一位治学严谨、重视追根溯源的学者。他读《颜氏家训》时,发现不少歧义和许多难以解释的语句,便一一查对,直至找到各自出处,弄清其真义才罢休。

溯源的过程,实际上往往是从一本书到另一些(有时是好几本)书的探讨学习过程。这个过程越长,辐射面就越大,我们所得到的知识也就越多。如北宋文学家、著名的豪放派词人苏轼的作品,境界雄阔、气势豪迈、个性鲜明。我们经过溯源发现,他的文学创作受诗仙李白豪放不羁的风格影响很大,而李白又是继屈原之后出现在我国诗坛上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这样就可以大致归纳出从春秋战国到唐宋浪漫主义文学发展的主要线索。从而使我们学到的知识更有广度和深度。

运用溯源读书法可以帮助我们寻根究底,辨明曲直,恢复事物的本来面目,尤其历史学、考古学、训诂学、文字学、资料鉴别等更离不开溯源法。溯源读书法可以使我们跳出手中的书本,走向更加辽阔的知识世界。那么,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源远流长的清波、奔腾不息的江河和无边无垠的汪洋。当然,溯源读书法也不是万能的。溯源的目的决不是让读者沉溺于故纸堆中,而是为了更好地把握现在的知识,放眼于未来的创造。

在溯源读书法的运用过程中,通常会遇到两种情况:一种是对文章引文出处的追踪考查(即它究竟是出自于哪里);另一种是对某项知识不同阶段,特别是对它的最初形成情况的探溯研究(即它到底从哪里来又是怎样逐步发展的)。

我们在读书时,不论是自然科学或是社会科学著作,往往都会发现一些精彩的引文。这时我们就可以运用溯源读书法。如鲁迅小说集《彷徨》的题序“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就出自屈原的《离骚》;李大钊的“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是出自明朝杨继盛所撰“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的楹联……

但是,有些文章引文的章节或词句并不完全与原文一样,而是经过作者的艺术再加工。如曹操的诗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出自扬雄的“出入日月,天与地沓”;王勃的诗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自曹植的“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通过溯源,前后比较,我们对所阅读的作品肯定会有进一层的理解,在敬佩和赞叹作者才华的同时,对自己今后的学习和创作也会起到借鉴和提高的作用。

对引文出处的溯源,还要考虑到引文的转抄和演变的全过程,从而找到引文真正的出处即原始出处。如人们常引用的名言“一寸光阴一寸金”,《辞海》中“光阴”辞条下引的是元代同恕《送陈嘉会》诗:“尽欢菽水晨昏事,一寸光阴一寸金。”其实,最早的出处应当是唐末诗人王贞的《白鹿洞二首》之一:“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这样步步深入地追根溯源,给我们带来了多少乐趣,又增添了多少原来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啊!

既然溯源读书法有这么多的乐趣与优点,我们应该怎样运用它呢?

首先,要做读书的有心人。也就是说要善于“寻流”,善于抓住书中的疑点,即便是蛛丝马迹也不要放过。科学家竺可桢研究气象学原是从“宋代雪”开始的。早在1924年,他读二十四史时,偶然发现宋代对“雪”的记载很多,于是引起了极大的疑问和兴趣。以此为起点,他先把宋代有关雪的记载收集到一起,并进一步扩大收集了宋代的其他气候资料。继而,再由宋代上溯到远古,下追到近代。接着,他又把视线由中国扩展到世界各地。于是写出了《南宋时代我国气候的揣测》、《中国历史上气候之变迁》、《历史时代世界气候的波动》等一系列论文,对中国和世界的气象学都做出了重大贡献。可见,“寻流”实在是读书和治学中重要的一步。

其次,要有坚韧不拔的意志。溯源是一种艰苦的劳动,即使发现了疑点,如果不付出巨大的努力,往往也是无法找到某项知识的源泉的。郭沫若为了完成《筑》剧,花了整整八年的时间,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才弄清楚乐器“筑”的形状。科学史专家潘吉星从我们今天使用的“纸”出发,在大量的古籍和外文资料中追溯搜寻,几经挫折,历时二十年,阅读了二千多册图书,查找了难以计数的报刊资料,摘写了满满一箱资料卡片,才终于把纸的源头及其来龙去脉搞清楚,写出《中国造纸技术史稿》一书。可以想见,溯源绝不是轻而易举的事。谁害怕用工夫,谁就无法查到真正的源头。

再次,要有认真分析的精神。世间万事万物错综复杂,并不是所有书本知识都有很明显的源头,况且有些书本知识的源头又是那么扑朔迷离。如果我们不加分析,人云亦云,很可能就会造成不良的后果。曾经有一段时间,国内不少报刊杂志纷纷连篇累牍地转载一则外电,说是俄罗斯宇航员碰见了外星人,还和他们打了招呼,彼此擦肩而过云云,简直就是活灵活现、神乎其神。结果呢?这则所谓的新闻不过是西方愚人节的产物。由于人们对这条信息疏忽了分析,以至于以讹传讹,贻笑大方。可见,“溯源读书法”离开分析就寸步难行,只有分析才能帮助我们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找到真正的知识源头。

最后,要有不耻下问的态度。运用溯源读书法,当然要查找大量的书籍资料,尤其是工具书。然而,我们另一方面还要提倡谦虚好学、不耻下问的态度。因为运用溯源读书法,应当是有目的、有选择、有侧重的,并非所有的书本知识都要一味地妄加考证。如果那样就要走许多冤枉路。当我们对书本知识的源头不知所踪、茫然无措时,不妨多向专家学者求教,这将省却我们查阅书籍的大量时间,尽快获得我们所需的知识。所以说,不耻下问不失为运用溯源读书法的一个方便有效的捷径。

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在其名为《问到底》的诗中诙谐地写到:

天地是个闷葫芦,闷葫芦里有妙理,

你不问它你怕它,它一被问它怕你。

你如愿意问问看,一问只须问到底。

只要我们有针对性地、灵活而巧妙地运用“溯源读书法”,相信一定会把书本上的知识理解得更透彻、更系统、更全面。

如果你对知识究根追源,在你面前展现的将是更为广阔的知识境界。

同类推荐
  • 宝宝成长第一年

    宝宝成长第一年

    本书记录了宝宝出生第一年每一天的成长情况,为年轻的爸爸妈妈们提供了具体、实用而又简洁、易操作的教育方法。
  • 能吃会补:孕产期的膳食影响孩子的一生

    能吃会补:孕产期的膳食影响孩子的一生

    本书以时间为线索,讲述了孕妇从孕前准备、孕初期、孕中期、孕晚期、分娩前、产褥期至哺乳期的生理变化、营养需要、平衡膳食、合理营养方案以及孕产妇保健知识等内容,为准妈妈和正在哺育宝宝的女性提供了科学的膳食指导。
  • 产后健康百科

    产后健康百科

    本书是以新妈妈的产后健康和宝宝的正确护养为基础,详解产后日常生活中新妈妈的康复重点和宝宝的护养重点,包括产后生活、健康坐月子、产后饮食和新生儿护养四大重点内容,让新妈妈能够对自己身体出现的问题以及宝宝护养时出现的问题有个科学的认识,让新妈妈顺利度过身体恢复的每个阶段。
  • 儿科病治疗预防与调护

    儿科病治疗预防与调护

    我们在听取诸如医药专家,营养学家,知名健身教练以及美学等相关专家的意见与建议基础上,组织编写了这套“百病治疗、预防与调护”系列丛书,本书共分16册,包括肥胖症、脑血管,失眠症,风湿病,肝胆病,胃病,肾病,妇科病,皮肤病,不孕不育,耳鼻喉症,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眼科病,儿科病,老年病等,分别扼要地介绍了各病的病因、病理及临床表现等基本病学常识,尤为重要的是,我们着重对中医诊疗,西医诊疗,以及饮食与运动与等方面的治疗与调护进行了全方位的介绍,深入浅出,操作性强,广大读者大不仅可以了解病理的基础上,对疾病进行长效的根治,同时,又可以在预防与调护方面做积极有效的努力。
  • 初中3年,女孩如何教养

    初中3年,女孩如何教养

    本书以50多个真实案例融合100多条国际、国内最新教育理念,涵盖父母正确把握女儿心理的9大要点;敦促女儿主动学习的8项措施;和青春期女儿融洽相处的11条要诀;教出懂礼貌、有教养女儿必备的11个品质;培养拥有良好生活、学习习惯“乖乖女”的7点主张;让女儿懂得自我保护、远离邪恶、免受骚扰的6个方法。
热门推荐
  • 赘婿震武林

    赘婿震武林

    新书:武侠之妖怪来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大佬马甲有点厚

    大佬马甲有点厚

    (番外补充中ing)【重生、苏撩甜宠、1V1、双处、马甲、大佬】第一次见面,她便拿食指做枪抵在他的腿上威胁他……后来,他逼她至墙角,她以为他要找她算账,谁知他竟温柔的问了句:“小姐是否婚配?”“……”从此——“相见,嫁给我,整个赫连家都是你的!”她:“呵……嫁给寂州长大人,整个寂州都是我的!”“相见,你得嫁给我!”她:“为什么?”“因为我们的名字很有夫妻相……”她:“…………”“相见,你只能嫁给我!”她见惯不怪:“这次又是为什么?”他勾唇一笑,下一秒围脖空降了一条热搜:@赫连遇:今天能娶你了吗?【配图是一张他坐在寂州长办公室的照片】君相见:“…………”——前世,她被卷入家族阴谋当中,沦为利益争夺下的牺牲品,落得血尽而亡的下场;重生后,她只有一个愿望,那就是找到前世孩子她爹,奈何这个大佬马甲有点厚,可扒来扒去竟然是……本书又名《大佬总有理由要娶我》#遇见夫妇#
  • 异界线

    异界线

    宏睁开眼睛四周皆是刀光剑影,他想要活下去不想在这里倒下,一场热血交织的旅程展开了……大陆上种族与异族的斗争,三个王国之间争霸,他们分别为自己信仰,理想,权力,欲望而战斗着,虽然告别旧历的逢魔时代,迎来了新的时代,但这仅仅是另一个开端……
  • 一半天蓝

    一半天蓝

    对他来说,她是罂粟。一旦沾染,便再无法全身而退。说不清楚为什么,可是当他已经开始身不由己的时候,他的初衷,早就变成了一个可笑的谎言……
  • 葬天神剑

    葬天神剑

    远古时候,天下六族共生:神、魔、仙、佛、人、鬼。其后一场浩劫,神、魔、鬼遭遇灭顶之灾,从此绝迹浩瀚星海。茫茫世间,只余下仙、佛、人三脉。三圣存世,儒、释、道三大教应运而生。又其后无数年,一个非仙非佛非儒的少年横空出世,踽踽独行之间,无意中揭开了神魔鬼陨落的不世之密……大争之世,由此开启……
  • 星际反穿之女帝

    星际反穿之女帝

    帅气优雅的沈离洛上辈子在宫廷里呆够了,受够了阴谋诡计,这辈子她只想当个安静的美少女。奈何渣男渣女找上门,她熟练运用反怼技能。不怂,就是刚。男友:你尽管浪,事我来扛。你的女帝携带重生穿越光环已上线。
  • 出动吧侦探

    出动吧侦探

    这是一个有情趣的儿童侦探故事,在一次次的破名侦探中,他们逐渐成长。
  • 心灵黑客之旅

    心灵黑客之旅

    书名low了,随手测试,居然不能改了。……他以为自己可以做世界的王。小心地隐藏着自己的特意功能,为了生活平凡而有趣一点。无意中,发现了一个神秘的组织,世界从此改变。黑客,游戏职业选手,吸血鬼……富二代,官二代……各色人物粉墨登场。好吧,故事才刚刚开始。
  • 不仅仅是一个梦

    不仅仅是一个梦

    梦境反映生活,不管你是否相信它,都不妨碍我们从中领悟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