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792400000009

第9章 隋皇后彩凤还巢唐天子真龙出鞘

隋萧后及杨政道被俘南归,一路风餐露宿,越岭翻山。当年离开长安时,是南巡出游,周围簇拥着禁军侍卫,百官相送,千将随行,说不尽的雄壮威风。现在即将回到长安,却是在突厥战败被俘,四周围绕着敌营禁卫,一路监视盘查,真是沧海桑田,不禁悲叹着造化弄人而实在是不堪回首了。

一路解送途中,因唐营将士均曾为隋朝子民,其中很多人也曾仕隋为官,所以对隋朝皇后以礼待之,并未惊扰。萧后及杨政道风尘仆仆,晓行夜宿,途中虽未受屈辱,一路平安抵达,但到了长安,究竟唐天子会如何发落,心中实无成算,心情七上八下的,难免觉得忐忑不安。

进得城来,萧后看到街道宫廷,一切如旧。当时伴着隋炀帝巡行出狩,唯我独尊,是何等的威武风光,现在旧地重游,已是亡国遗孀,而且还是战俘的身份,心中不禁百感交集而潸然泪下。车马在宫门前停下,马上就要朝见唐天子了,当初一路上思想着到长安后自己的处境和下场,见唐天子时是何等的光景,心里想着一百种可能,立刻又想到一百种的不可能,真是治丝益棼,心乱如麻。现在面临立即的结局和摊牌,已不容再有任何思索的空间,既来之则安之,萧后到底是见过大场面的人,稍微定一下心绪,理一下衣襟,从容不迫的进入殿内。 唐太宗坐在便殿召二人入见。杨政道还只是十几岁的小孩子,到殿前参拜,身子不住的颤抖,连话也说不清楚。而萧后见多识广,一点也不惊慌,神态从容,行止安详,一直走近座前,才盈盈下拜。在拜后平身的瞬间,太宗第一次清楚地看着萧后,思想禁不住地回到十几年前。

那是多年前第一次入宫朝见皇后,是父亲李渊蒙炀帝召见后所赐的家宴,李渊贵为皇亲国戚,那一次的家宴眷属们也随同赴席,当时自己是十几岁的少年,觐见皇后,行跪拜之礼,皇后赐宴的情形。虽然事隔多年,但景象历历如新,如今许久不见,再次相逢,竟然是自己高高在上,萧后向自己行跪拜之礼,抚今追昔,回想当时景况,不觉怔了。萧后和杨政道立在殿前,而太宗像是魂游九霄云外,没有一点表示,左右侍臣也都愣在那里,不知如何是好。过了许久,太宗才回过神来,轻轻一句:“且先退下。”

萧后和杨政道退出以后,心绪彷徨不定,完全看不出太宗的意向,也不知是祸是福,生死未卜的心情如坐针毡。往后的几个时辰,心头如十五个吊桶,七上八下的,实在坐也不是,站也不是,大概是此生觉得时间过得最慢的时刻。

而太宗在往后的几个时辰,还在回想着当初第一次见萧后的情景,想到第一次跪拜朝见萧后,平身后第一眼仰望萧后,那种风华绝代,仪态万千,宛如仙女下凡的倾国绝色,将太宗完全震慑住了。那种脸红心跳,兴奋莫名,按捺不住的少男激情,当时便深深埋下了初恋情怀。但皇后威仪何等崇高,使自己内心充满不当的罪恶感,竭力克制住自己才避免了慌张失态。自从早上见到萧后,当初的少男情怀禁不住完全翻涌出来,越想心就越乱,心头如十五只小鹿,到处乱撞,实在坐也不是,站也不是,心里一直盘算着明日早朝该如何处置萧后。

萧后是隋炀帝朝的正宫皇后,隋炀帝乃历史上最为荒淫逸乐之人,后宫嫔妃之多,自古帝王无出其右。历史上一般君主寻乐,都是喜新厌旧,有了新欢妃子,皇后不是被废,就是打入冷宫,一辈子不得翻身。但隋炀帝尽管新欢甚多,长安,洛阳,扬州各处行宫一百余所,珍藏佳丽成千上万,但萧皇后从未失宠,可见萧后的德貌才品。萧后是南朝梁武帝的孙女,出生帝王之家,自有与生俱来的高贵气质,后经南朝陈国及后梁的波折,也通晓民间疾苦,所以没有高傲矜骄之气,懂得风华内敛。及至贵为皇后,不骄不妒,对各宫嫔妃待之以诚,以姐妹交心,所以各宫心悦诚服,虽各嫔妃之间彼此争宠,但均能尊重皇后。

萧后以正宫之尊,统辖各宫,貌美绝伦,才智出众,即使三宫六院数百嫔妃,和萧后的绝美气质相比,顿时逊色三分。再加上长于诗书,通晓音律,内在的谈吐气质自然地流露出神采焕发,将绝美的外貌更衬托得如出水芙蓉。萧后集美丽,高贵,优雅,才华于一身,实可谓隋唐之朝第一美人。

唐太宗少年时晋见萧后,立刻被萧后的绝美高贵气质吸引,历经多年始终念念不忘。回想甜蜜的往事,是心情最快乐的时光,大概也是此生觉得时间过得最快的时刻。不知不觉已到了日落黄昏,华灯初上的时分。原本盘算着明日早朝该如何处置萧后,但等到明天时间太久,实在等不及了,乃决定立刻召见萧后。

萧后焦急等待了一个下午,到了晚间突被召见,实在不知是祸是福,乃匆忙整装入宫。入得宫来,太宗吩咐使女春红先赐一杯春酒压惊,萧后见太宗面色和善,顿觉放心不少,再看到太宗望着自己的眼神,萧后何等聪慧,心领神会之间,已然知道自己往后的命运。

萧后在突厥待了多年,虽不致三餐不继,但塞外苦寒,居无定所,经常随着帐篷迁徙。如今年岁已长,能够重返宫中,享受安定生活,自然是心之所愿。现在感受到太宗心意,消除了自身安危的疑惧,整个人放松下来而神色更显得安详柔和。慢慢地女儿红酒发威,胸中升起一股温热,酒力逐渐发至脸上,双颊绯红,再渐渐的扩展至全身,说不出的激荡。饮完压惊酒,萧后敬拜谢恩,太宗轻轻扶起,这才近距离凝视着萧后。此时萧后虽然已年过四旬,但丽质天生,不仅徐娘未老风韵犹存,更有一种成熟妩媚的特殊吸引力,令人痴迷而无法自持。

太宗勾起了多年前少男的激情,这是隐藏在内心深处神秘的初恋,原想尽量克制,但感情之事就如流水下滩,自然流露而不可抑制,越是压抑就越是澎湃奔流,那种内心小鹿乱撞的起伏激动,一时也不由得心中****激荡而双颊泛红。

一个唐朝皇帝,一个隋朝皇后,两人面对面相望着,都是双颊绯红,内心百感交集而有不同的心绪起伏。站的是如此的靠近,太宗双手还扶着萧后双手,彼此感受到手心传来的温热,太宗不自觉的双手由轻触而紧握,而渐渐的扶上了萧后的肩头。萧后本是跪着由太宗扶起,脸颊原是微低看着地面,现在感觉到对方双手逐渐扶上自己肩头,不觉抬眼斜瞟世民,不料发觉世民双目正深情地盯着自己,禁不住的心慌意乱,欲再低下头躲避世民的目光,全身酥软而站立不稳,一个踉跄,向前一斜而无法自持,世民趁势一把搂住,两人炙热泛红的脸颊紧紧贴着,世民双手环抱着萧后纤腰,最后越抱越紧。

待两人拥抱了一个世纪,如痴如醉的慢慢由梦中清醒,使女春红轻身上前禀道:“娘娘一路旅途辛劳,陛下该为娘娘设宴洗尘。” 一语惊醒梦中人,这才想到一个下午精神恍惚,茶不思饭不想,竟是滴食未沾,萧后想必也是无心茶饭,现在突然觉得腹中空虚,的确是该进食了。

太宗大喜,心想春红真是贴心的人,完全知道我的心意,立刻吩咐于暖阁设宴,专门为萧后洗尘。

萧后刚从太宗怀抱中清醒,原本一颗寒颤忐忑的心涌入一股暖流,生死安危的担惊受怕消失于无形,心情踏实,神态自然也容光焕发,遂由宫女簇拥着沐浴更衣,重整华服,到暖阁赴宴。

一队队的宫女来回穿行在通道旁,一道道的佳肴次第呈现在玉桌上,一盏盏的美酒轻巧浇入琥珀杯中。萧后头戴凤钗金簪,青丝高拢着蟠龙髻,耳配翡翠玉环,身穿粉红萝纱,一缕嫣紫长裙,腰系一条乳白丝带,莲步轻移,玉面春风,裙摆随着莲步生风而轻轻揭起,隐隐约约,若现忽藏,将成熟女人的韵味把握得恰如其分,在春光如泄中更美的像一首情诗,一幅情画。

饮宴间萧后浅酌轻笑,她笑起来优雅清甜,像天使般娇嗔巧笑,带一点点女人特有的矜持和诱惑,但绝不是肤浅轻浮。眉宇眼神之间,摄魄勾魂,但绝不狂野,也不显放浪。

谈笑间萧后柔声细语,充满磁性,悦耳动听,带着适度的柔腻缠绵,但绝不妖冶,也绝不低俗。

衣款裙摆之间飘着淡淡的幽香,使人如痴欲醉,但绝不是浓郁的令人窒息。

萧后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谈着自己这多年的经历,从隋宫的繁华如锦,运河的豪奢壮观,再谈到在突厥的大漠荒野,万水千山。

太宗一生戎马倥偬,所经历的,皆是战争杀伐之事,年少时听闻一些隋宫繁华事迹,但都只是道听途说,未闻其详,心中一直欣羡不已。现在听萧后娓娓道来,真是新奇,刺激,而有趣;再加上多年来在塞外突厥的生活见闻,更是惊异,新鲜,而闻所未闻了。幌筹交错,对饮长谈,这一场晚宴真的是让太宗沐浴春风,

如痴如醉,对萧后风华绝代的美丽气质,从容优雅的风趣谈吐,再加上一直埋藏在内心深处的朦胧憧憬的初恋情怀,太宗完全被萧后的迷人风韵而折服了,而倾倒了。

晚宴从华灯初上一直到夜静更深才意犹未尽的结束,借着昏黄的烛光和微醺的酒意,太宗再度拥住了萧后,紧紧地拥着,彼此紧紧地拥着,互相听到对方心跳的交流,轻轻舒口气,彼此深情地对望一眼,互相嗅到对方的气息。紧接着,深深的一吻,深深的烙印,太宗抱起了萧后,闪进了暖阁香闺,夜深,人未静……

这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姐弟恋,其实,严格来说,按辈分隋炀帝杨广和唐高祖李渊是表兄弟,炀帝为太宗表叔,萧后就是太宗表婶。但是唐代沿袭五胡十六国及南北朝时北方胡人的风俗,伦理辈分是完全不讲究的。唐高祖李渊之母独孤氏及唐高宗李治之母长孙氏均为胡人。这就说明了后来的武则天原为太宗侍妾,等于是唐高宗的继母;而杨贵妃原为唐玄宗儿子寿王的妃子,等于是唐玄宗的儿媳。这在唐朝宫廷都是习以为常,而毫不避讳。按照胡人风俗,子娶继母,弟娶兄嫂,都是理所当然,沿袭成风的。像是隋朝义成公主就先后嫁给了突厥启民可汗,启民可汗的三个儿子始毕可汗,处罗可汗和颉利可汗。这是胡人风俗和汉人最大差异之处。中国到了宋朝以后,崇尚礼教,伦理辈分讲究严格,一直沿传至今。我们从今日的角度审视唐朝宫廷韵事,应该觉得是匪夷所思吧。

自从萧后彩凤还巢,住回了皇宫内院,和长孙皇后之间也处得非常融洽。自古以来,皇后的命运似乎都不是很好,多半是皇帝喜新厌旧,宠爱新的妃子,最后皇后落得被废的命运;即使没有被废,也是遭受冷落,变成深宫怨妇。隋朝萧皇后和唐朝长孙皇后算是两个非常成功的例子,隋炀帝和唐太宗都是生性风流,好大喜功之辈,但即使三宫六院,嫔妃无数,皇后却从未失宠,一直得到皇帝的敬重。这归因于她们才貌双全,淑德兼备,不骄不妒,举止优雅,更有容人度量,所以不仅皇帝敬重,更能得到所有嫔妃的尊崇,乃能统摄六宫,母仪天下。萧后及长孙后从不过问政事,但隋炀帝及唐太宗遇到重要的军政大事,都会很自然地和她们商量,可见两位皇后在帝王心中的分量。

长孙后和杨妃皆曾为隋朝子民,自小在心中对萧后有一种敬意,再加上三人都是个性纯良,温柔忠厚,所以三人相处安详和睦,皆以姐妹相称。

长孙后事亲至孝,对上皇自始至终皆是诚心尽孝。平时绝不介入政事,但在紧要时分,也常能发挥拨乱反正的忠言效果,如果不是长孙后劝谏,魏征在上疏之时可能早就身首异处了。长孙后并曾劝言太宗:“隋宫韵事,我们听听增长见识,当作趣闻就好,千万不能仿效,否则隋朝覆亡的殷鉴就在眼前。” 太宗悚然警悟。所以长孙后的确是历史上难得的聪慧贤淑皇后。

这时太宗春风得意,是最为顺遂的时光。军事上击败突厥,开疆拓土;内政上国富民丰,贞观大治;而在宫中更是一龙三凤,相得益彰。一位唐朝皇帝,加上隋朝皇后,再加上唐朝皇后,还有齐王妃,拼成了一幅四喜图。

一日,太宗有意无意地问萧后:“你在突厥多年,不知承道现在的生活如何?”

萧后略显诧异:“承道是谁?”

太宗:“就是建成的长子承道。”

萧后微微摇首:“我未曾听闻此事。”

太宗:“你再仔细想想。”

萧后细细想了一回,“确实没有此人,我和义成公主相熟,如有任何人奔往突厥,我们一定会知道。”

太宗大吃一惊,当初所以一开始不问,是怕萧后有所隐瞒,现在关系如此亲密,相信萧后所言定是实情。

太宗乃密令秦叔宝立刻查明此事,务必要查个水落石出。

同类推荐
  • 三夫

    三夫

    她,白心冉,才貌双全,性格孤傲,爱他就要守护他,本着这个原则,她一直护着他。可有一天,她发现自己的心里装进了别的人,她慌乱了。慢着?是谁诱惑了谁?当后宫渐渐住进无数美男,难道她也要潮流一把?
  • 俏妃杠上酷王爷

    俏妃杠上酷王爷

    我上辈子是不是跟爹娘有仇啊?选秀晋级都要被逼退赛?OK,不要姐在现代上台拉倒,咱穿到古代去闪亮登场,不仅要做金枝玉叶,还要嫁个帅帅的王爷!然而,为我何简简单单地想傍个王爷过舒坦日子,都会无端端卷入阴谋阳谋?难道是人美太拉风,劫才躲不过?咳咳,千万别迷恋姐,怪只怪姐天生丽质惹蜂蝶……
  • 嫡算

    嫡算

    前世,她是孤女阿华,身怀逆天天赋,博古通今,占卜绝技一窥天策.不想被养父利用,天罚加身韶华早逝.再睁眼,她变成了将军府的嫡女裴婳,克母失恃,族亲算计,父亲无爱,心如蛇蝎的外室,庶姐庶妹心思叵测,什么?还有幕后之人随时都想要她命?!她重回人间,可不是为了来受窝囊气的!身怀大千空间,独具观气运之慧眼,金口玉批!看她如何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谋算一个美好前程!---------------某男:七娘,我瞧中一家娘子欲聘娶为妻,七娘可为我掌眼一二?裴婳:本娘子的规矩,从不看姻缘,郎君请回罢!某男:可我已经对七娘情根深种,心不由己!一切都是七娘的错,如何能够不负责?裴婳:......
  • 枯骨:凉薄公子

    枯骨:凉薄公子

    漠罪之城,神眷顾不到的角落。优伶之泪。仅且悲矣。枯骨之深,满目凉薄罢了。
  • 冷王热妃

    冷王热妃

    她爱上的那个是淡漠如冰的断袖王爷,他的冰冷融化了她满腔的热情,飞蛾扑火,身焚,然不悔!躲在哥哥怀里养幸福的伤,他问,漪儿,为何是他,她答,某个时间段,某些事情,发生了而已!年轻有为的小御史,红着脸说,文漪,我好想你,可不可以再抱抱你,她忍住想哭的冲动,心在叫嚣,尚卿,三生有幸,遇见你!痴情的三王爷,傻傻的劫来那个火红衣衫的女子,他说,文漪你们在我府上相爱吧,我只想天天看见你。蛇蝎男子竟叫情若,再见时她已经是身怀六甲,为了得到她,不择手段,甚至是打掉她的孩子。
热门推荐
  • 莉莉斯日记

    莉莉斯日记

    莉莉斯已经生活了不知道多少年了,漫长的人生里总要做些什么来调节心情,于是她爱上了写日记。
  • 军少溺宠:宝贝不要跑

    军少溺宠:宝贝不要跑

    “打上了我的印记,从此以后你便是我的人”君慕辰,你如此猖狂,你爸妈知道吗?钟离言若,钟离家的小公主,万千宠爱,偏偏要自己闯出一片天,自从惹上了君慕辰,她的人生从此鸡飞狗跳,行动处处要打报告,这可苦了我们好动的钟离宝宝(宠文,)
  • 阴阳眼之灵媒

    阴阳眼之灵媒

    主角简介:我叫印阳琰,听上去好像是“阴阳眼”。其实,我真的有阴阳眼,只是有时灵,有时不灵而已。职业:灵媒,但是性别为男!特点:自认为是绝色美男!但是在别人的眼中,只不过是一个记不住别人名字,经常会倒霉的吃货而已。
  • 豪门世家:良妻晚成
  • 今古奇观

    今古奇观

    本书是明代最优秀的白话短篇小说精选集,形式上不同于《三国演义》、《水浒传》的长篇巨作,不用耗费长时间阅览;在内容方面也摆脱历史演义或者《西游记》之类的神话夸衍、牛鬼蛇神。总体来说,更着重从日常生活中取材。全书四十篇故事,大都在述说各种世态人情及悲欢离合的奇特境遇。藉由惊奇而不失真的实际人生事件,让读者在惊叹感慨之余,从中体会生活的经验教训,获取生存的智慧,领悟人生哲理,陶冶美善品格。简言之,《今古奇观(青少版)》的价值:一是具有伦常教化的意义,二是常中出奇的艺术境界。读来不但令人感到贴近生活,趣味洋溢,而且还具有劝俗导愚的功能。
  • 脑域之起源

    脑域之起源

    真相并不重要,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真相。接下来,我将用一个个故事来询问你什么是真实。欢迎来到,脑域
  • 黄山有仙

    黄山有仙

    她不知道她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她在一个山洞里走了很久,什么都不记得,只记得太阳一直不升起来。一开始人们说起了未来,后来人们说起了沿途,再后来人们说起了家乡,再后来没有人们了,只有她一个人。
  • 亡国公主,倾世泪

    亡国公主,倾世泪

    断剑江湖,跌跌撞撞都罔顾;兴替荣枯,扶桑树下葬枯骨,葬了谁一生孤苦?天岁天岁,苍茫呼啸,安详谢幕。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古国奇缘(下)

    古国奇缘(下)

    童谣跟随宇君去了遥远的菊凉国,却迎头赶上了菊凉国史上残酷的瘟疫。洪玉国乘菊凉危难之际,骤然发兵攻打诸良国。对润玉的思念几乎冲垮了童谣心里所有的防线,终于,在宇君的帮助下,两人共同带领菊凉的精锐部队暗中打入了已经沦陷的诸良国。在水牢之中,童谣和润玉再次相遇。想爱又不能爱,矛盾占据着彼此的心,所有言语也无法说出各自心中的痛楚……为掩护润玉脱逃,童谣最终落入了洪玉国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