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819400000009

第9章 狼崇拜:以才能横天下(3)

李胜被人请进了司马懿的卧室,见到司马懿躺在床上,旁边两个使唤丫头伺候他吃粥。他没用手接碗,只把嘴凑到碗边喝。没喝上几口,粥就沿着嘴角流了下来,胸前的衣襟上流得都是,李胜在一边看了,觉得司马懿病得实在可怜,认为他的确是病了。

李胜对卧床不起的司马懿说:“这次蒙皇上恩典,派我担任本州刺史(李胜是荆州人,所以说是本州),所以,特地向太傅您辞行。”

司马懿装作喘着气说:“哦,这真委屈您啦,并州在北方,接近胡人,您要好好防备啊。我病得这样,恐怕以后再也没有见到您的机会了!”

李胜说:“太傅听错了,我是回荆州去,不是到并州。”

司马懿仍装作没有听清,李胜又大声说了一遍,司马懿总算有点搞清楚了,说:“我实在年纪老,耳朵聋,您说什么我都听不清了。您做荆州刺史,这是好事啊!”

李胜又在司马懿那儿呆了一会,就告辞了,回去向曹爽一五一十地说了一遍,说:“太傅只差一口气了,您就用不着担心了。”

曹爽听了,心里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地了。

曹爽处处防范着司马懿,他执政稍久,骄傲自满的情绪也与日俱增,《 资治通鉴 》载:“大将军爽,骄奢无度,饮食衣服,拟于乘舆,尚方珍玩,充牣其家;又私取先帝才人以为伎乐。作窟室,绮疏四周,数与其党何晏等纵酒其中。弟羲深以为忧,数涕泣谏止之,爽不听。”

爽兄弟出游,司农沛国桓范谓曰:“总万机,典禁兵,不宜并出,若有闭城门,谁复纳入者?”爽曰:“谁敢尔邪?”曹爽以远支宗室,功绩未立,而独揽军国大权,开始辅政时,行事还算处处谨慎,但没过几天,就滋长了骄纵情绪,以为自己真堪处群僚之右,再没有什么忧患了,这就为司马懿夺权提供了一个绝好的机会。

公元249年过年时,魏少帝曹芳到城外去祭扫祖先的陵墓,曹爽和他的兄弟、亲信大臣全跟了去。司马懿既然病得厉害,当然也没有请他一块去了。

曹爽做梦也没想到,他一帮人一出皇城,太傅司马懿的病全“好”了。他披戴起盔甲,抖擞精神,带着他两个儿子司马师、司马昭,率领兵马占领了城门和兵库,而且还假传太后的诏令,撤了曹爽大将军的职务。

还在城外的曹爽和他的兄弟得到了这个消息,急得乱成一团。有人给他献计,要他挟持少帝退到许都,收集人马,对抗司马懿。但是曹爽和他的兄弟都是只知道吃喝玩乐的人,根本没有这个胆量。司马懿派人去劝他投降,说是只要交出兵权,一定不会为难他们,曹爽也就乖乖地投降司马懿了。

过了几天,就有人告发曹爽一伙谋反(当然,这也可能是司马懿之计),司马懿派人把曹爽一伙人全下了监狱处死。

这样一来,魏国的政权名义上还是曹氏的,实则全部权力都落在了司马懿一人手中。

人们常说,司马懿之所以能取得胜利,实属偶然,然而,真的是这样吗?其实,司马懿取胜并非偶然。看司马懿一派,包括高柔、刘放、孙资、孙礼、王观、卢毓、钟毓、傅嘏等人在内,他们多数都是曹魏的重臣元老,对曹魏的经济、政治事业,都做过一定贡献,言行措施比较切合实际。如前所述,曹爽等人是代表腐化已深的曹魏皇族和世族地主中的浮华派,司马懿则代表了从曹操以来世族地主中的事功派。后者处世行事都很有魄力,行政效能较高,其所以能取得胜利,并非偶然。

而且,从政治上来看,司马氏父子比曹爽兄弟也有较好的作为。《 晋书 》中说:“魏明帝好修宫室,制度靡丽,百姓苦之,帝自辽东还,役者犹万余人,雕玩之物,动以千计,至是皆奏罢之,节用务农,天下欣赖。”《 三国志 》裴注引《 魏略 》也说:“护军总统诸将,任主武官选举,前后当此官者,不能止货赂……及景王(司马师)之代玄,整顿法令,人莫犯者。”

根据史书记载,当司马懿及其子司马师、司马昭相继专揽魏政期间,没有什么扰民虐政,虽然是由于司马氏企图篡夺曹魏政权,不能不采取一些收买人心的措施,但较之曹睿的大兴土木,扰民伤财,两者之前的区别是很大的。

另外,司马懿也并不是只倚重世族,他提拔了一些出身低贱但有实际能力的年轻人担任军政要职。例如原来曾“为襄城典农部民”及“御隶”的邓艾和石苞,都由于司马懿的赏识和拔擢而成为对蜀吴作战有功的大将;又如与邓艾为“州里时辈”的陈泰,被司马懿提拔得如此之快,以致被钟繇嘲笑为“乞儿乘小车,一何驶乎?”由此可见,司马懿也是知人善用之人。

纵观司马懿的行为,如果说西拒诸葛等战例,显示了他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那么,他多次装病,韬光养晦,奇诛曹爽,则显示了他政治斗争的谋略。唐太宗李世民曾评价其说:“观其雄略内断,英猷外决,殄公孙于百日,擒孟达于盈旬,自以兵动若神,谋无再计矣。”司马懿不愧是三国时期杰出的谋略家。

虽然司马懿在小说《 三国演义 》的后半部才有机会正式登场,描写他的总共还不到20回书。但在这少得可怜的内容里,司马懿的确大现光芒,他是唯一一个可以与孔明抗衡的统帅,善于玩弄政治手段,有表演的天赋,老奸巨猾,深谋远虑。如果说诸葛亮是一个幻想家,那么司马懿就是一个阴谋家,是三国人物中有可能超越孔明的杰出高手。

荀彧,眼光远之诸葛

荀彧是一名出身于大户人家的孩子,世代都是贵族,这一点在三国时代是很重要的。刘备死乞白赖要和皇帝攀亲戚,其实就是为了得到当时上流社会的认可。荀彧的祖父名淑,朗陵令,在汉顺、桓之间闻名于世,他有八个儿子,号称“八龙”。

荀彧的父亲名绲,济南相,叔父爽,司空。这在当时可算作比较大的官了。这也为荀彧的事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荀彧在少年时,就小有名气了。南阳名士何颙称赞他是“王佐才也”。对于家境又好,又有名流捧的他,荀彧想不出名都难。在以后刀光剑影的战争岁月中,荀彧曾多次挽救过曹操,并且为曹操提供了许多谋略上的支持,帮助曹操称霸了北方。他还为曹操培养出了一大批高质量的人才,例如:荀攸、郭嘉、钟繇、杜畿、司马懿等等。

很多人对荀彧并没有多少印象,惟一的印象或许仅仅是通过《 三国演义 》知道他是被曹操逼死的。我们要知道,知识分子荀彧并不是百无一用的空谈者,而是既懂理论又能实干的俊杰。无论在识人上,还是计谋上,他在当时都是十分出色的。

在他参加曹操部队之后的第四年里,也就是公元194年,同时也是汉献帝兴平元年,曹操率主力部队东征盘踞在徐州的陶谦,把留守根据地的任务交给了荀彧。曹操出发后,驻扎在兖州的张邈和陈宫勾结吕布,图谋进行暴乱。他们派人诱骗荀彧,说是请来了吕布投顺,帮助曹操东征,请你荀彧赶紧供应军火粮食,支持前线。荀彧一眼就识破了他们的阴谋,立即下令戒严,让自己手中不多的部队严阵以待,同时命令驻扎在东郡的夏侯惇率所辖部队连夜急行赶来支持。等夏侯惇一到,荀彧就指挥他在城中捕杀了几十名勾结敌人企图里应外合者,安定了人心,赢得了时间,使曹操能够率大部队赶回,打退了吕布。荀彧在危难关头挽救了曹氏,保卫了曹操的中原根据地,确实是居功至伟。

不过,如果认为荀彧对曹氏事业的贡献就在于出一些好点子、办一些漂亮事儿,那可大错特错了。荀彧的作用,更主要的还在于他能够审时度势,具有战略眼光,能适时提出正确的方针政策。荀彧是非常有眼光的,甚至可以说他的眼光远之诸葛亮。曹操之所以能在乱世中脱颖而出,曹氏事业之所以能最终获得成功,关键是作为领袖的曹操在两件大事上做出了正确的决断,而荀彧正是促使曹操做出正确决断的主要人物。

一件是奉迎汉献帝迁都许昌。众所周知,东汉王朝在黄巾起义后,早已名存实亡。汉献帝又为贼臣董卓所立,先被挟持到关中,受制于李傕、郭汜之手,后又被白波贼杨奉等挟持到河东。在这种情况下,关东诸多军阀都有条件迎奉汉献帝。但当时曹操在兖州立足未稳,还无力付诸实施。此事正式提上议事日程是在兴平末年。当时献帝自河东还洛,曹操议迎天子,但幕中发生分歧,有人以“山东未平”为由,极力反对,曹操犹疑未决。在这关键时刻,荀彧力排众议,主张立刻迎奉献帝。他指出:“昔晋文纳周襄王而诸侯景从,高祖东伐为义帝缟素而天下归心。自天子播越,将军首唱义兵,徒以山东扰乱,未能远赴关右,然犹分遣将帅,蒙险通使,虽御难于外,乃心无不在王室,是将军匡天下之素志也。今车驾旋轸,(东京榛芜),义士有存本之思,百姓感旧而增哀。诚因此时,奉主上以从民望,大顺也;秉至公以服雄杰,大略也;扶弘义以致英俊,大德也。天下虽有逆节,必不能为累,明矣。韩暹、杨奉其敢为害!若不时定,四方生心,后虽虑之,无及。”

在这段话当中,荀彧力陈迎奉天子是“从民望”、“服雄杰”、“致英俊”的关键,是“大顺”、“大略”、“大德”之举,这在历史上是有成功先例可循的。果然,曹操亲赴洛阳迎奉献帝,“挟天子以令诸侯”,赢得了极大的舆论优势,为其势力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另一件事就是曹操在与袁绍对抗的时候,袁绍给曹操写了一封信,信里的内容极其傲慢。曹操将信拿给荀彧看,荀彧作了一段堪称经典的分析,让人折服不已:“古之成败者,诚有其才,虽弱必强,苟非其人,虽强易弱,刘、项之存亡,足以观矣。今与公争天下者,唯袁绍尔。绍貌外宽而内忌,任人而疑其心,公明达不拘,唯才所宜,此度胜也。绍迟重少决,失在后机,公能断大事,应变无方,此谋胜也。绍御军宽缓,法令不立,土卒虽众,其实难用,公法令既明,赏罚必行,士卒虽寡,皆争致死,此武胜也。绍凭世资,从容饰智,以收名誉,故士之寡能好问者多归之,公以至仁待人,推诚心不为虚美,行己谨俭,而与有功者无所吝惜,故天下忠正效实之士咸愿为用,此德胜也。夫以四胜辅天子,扶义征伐,谁敢不从?绍之强其何能为!”

这段话简直可以与诸葛亮说动孙权抗曹的事迹相媲美。在很大的程度上,曹操也正是因为荀彧的分析而坚定了将来抗击袁绍的决心。随后,又是荀彧劝曹操对袁绍集团穷追猛打,最终收复了河北全境。至此,曹氏就在中国江淮以北获得了全部胜利。荀彧立下了大功,为此受到了当权者的充分肯定,曹操还给他封了个万岁亭侯的称号。

总之,荀彧是个有理想、有才干、富于智能的杰出人物。但就是这么个人,却在成功后犯了个愚蠢的错误,并因此断送了性命。

可能很多人都会对他的死感到奇怪,荀彧既然是“挟天子而令诸侯”的建言人,是曹操的大恩人和大功臣,曹操为什么要逼死他呢?

实际上,荀彧当年的建议并非“挟天子而令诸侯”,而是“奉天子而令诸侯”。当年,京城洛阳在战乱中沦为一片废墟,汉献帝和所有的政府官员像难民一样露宿于残垣断壁之中。荀彧便向曹操进言说:“天子蒙尘,将军诚当首倡义兵,奉天子以从众望。”他希望曹操在这个国难当头的时刻挺身而出,帮助汉献帝“修复汉室”(恢复正常的国家管理秩序)、“征讨不庭”(征讨那些不服从管理的军阀),做一个为国“立德、立功”的大英雄。

曹操听了荀彧的建议,便毅然挺身而出,然而他最终的目的并不是为汉家皇室做贡献,而是为自己谋利益。他来到洛阳之后,遇见董昭,两人一合计,把汉献帝接回许昌,从此就把皇帝牢牢地控制在自己的手心里。“奉天子而令诸侯”与“挟天子而令诸侯”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却能够立即辨别出曹操的忠奸。令人感到可悲可叹的是,荀彧却为此而背上了助纣为虐的恶名。

到了公元212年,也就是汉献帝建安十七年,曹操想当魏国公,却遭到了荀彧的强烈反对。在大汉王朝的历史上,即使是霍去病这样的大功臣,也只是做了一个冠军侯。除此之外,只有汉平帝时期的王莽做过安汉公。曹操的意思莫非是想和王莽一样,做一个篡夺皇位的奸臣?在这个时候,荀彧就严肃地告诉曹操:“丞相啊,我当初之所以劝你奉天子而令诸侯,为的就是挽救国家的危亡。因此,你应当懂得做一个忠诚和谦退的臣子,而不是利用手中的权势来谋取私人利益。”

何等自负的曹操,却被荀彧教训一顿,不由得恼羞成怒。以后,他再也没有办法信任荀彧,于是便决计铲除之。不久,荀彧在家中把他所有的兵书、笔记、资料付之于一炬,最后自己便服毒自杀了。死时,年仅49岁。

其实,从三国时期各位知识分子的审时度势、远见卓识来看,荀彧的作用更要在诸葛亮之上。荀彧是个既有理论水平又具实际工作能力的知识分子,他身逢乱世,满怀着匡扶汉室、救民水火的理想,挺身而出,成就了一番英雄事业。但让人可叹的是,他最终落得的是一个惨死的下场。

许攸,为谋一己之利的贪士

历史上有几次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官渡之战就称得上是一个经典。兼并冀州是袁绍在河北地区扩张的第一步,第二步是夺取幽州。占据幽州的公孙瓒,本来与袁绍交好,他曾经为袁绍兼并冀州火中取粟。但界桥一战,袁绍消灭了公孙瓒的主力,后来公孙瓒困守易京,途穷自杀,幽州也就置于袁绍的统治之下。不久,他又占据了并州与青州,成为了当时最强大的割据者。

在袁绍雄踞河北之时,曹操也基本上占据了大河以南地区。一个要南下,一个要北上,两位当年的老朋友,如今不得不兵戎相见,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官渡之战”。这次战争以袁绍的失败而告终。袁绍所以失败,与他的一个谋士有着极为直接的关系,此人就是许攸。

《 三国志 》中,许攸没有专卷,正文中提到几次,也很简单。再就是《 崔琰传 》注释里的一点介绍。在三国纷争的动荡年代里,许攸也只是一个“小角色”。他“少与袁绍及太祖善”,一度曾“连接豪杰,谋废灵帝”,最终未果。后随袁绍在冀州,“尝在座席言议”。使他千古留名的一笔,是官渡之战时的阵前投靠曹操。那么,许攸在这场战争当中的表现到底如何呢?我们不妨看看。

官渡之战期间,曹操和袁绍两军对峙了一个多月。日子一久,曹军粮食越来越少。但是,袁绍的军粮却从邺城缓缓运来。

袁绍派大将淳于琼带领1万人马送运军粮,并把大批军粮囤积在离官渡40里的乌巢。袁绍的谋士许攸探听到曹操缺粮的情报,向袁绍献计,劝袁绍派出一小支兵马,绕过官渡,偷袭许都,袁绍很冷淡地说:“不行,我要先打败曹操。”

此时的许攸正想劝他,然而就在这时正好有人从邺城送给袁绍一封信,说许攸家里的人在那里犯了法,已经被当地官员抓了起来。袁绍看了信,把许攸狠狠地痛骂了一顿。许攸又气又恨,想起曹操是他的老朋友,就连夜逃出袁营,投奔曹操去了。

曹操在大营里刚脱下靴子想睡,听说许攸要来投降他,高兴得鞋也没顾上穿就跑了出来。他拍手欢迎许攸,说:“哎呀,您肯来。我的大事就有希望了。”

许攸坐下来说:“袁绍来势很猛,您打算怎么对付他?现在您的粮食还有多少?”曹操说:“还可以支持一年。”许攸冷冷一笑,说:“没有那么多吧!”曹操改口说:“对,只能支持半年了。”许攸装出生气的样子说:“您难道不想打败袁绍吗?为何在老朋友面前还说这样的假话!”

同类推荐
  • 学生主题阅读空间(异国风情卷)-小导游去瑞典

    学生主题阅读空间(异国风情卷)-小导游去瑞典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写作内容与语言的重要来源。写作的素材、语言的积累、习作的技巧唯有通过大量阅读才能获取。主题阅读为学生进行习作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因为主题阅读与随意读、泛泛而读效果是不一样的,有主题的阅读首先是主体的提炼与确立,在一个主题的统领下,让学生阅读相关的文章,积累了大量的语言,丰富了情感体验,并从中习得方法,是解决学生作文时不再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的有效途径。
  • 走进天宫院

    走进天宫院

    本书介绍了阆中市天宫院,收录了“中国风水第一村——天宫院”、“西河老街”、“天宫院罗盘广场罗盘详解”、“麒麟奔日天纲墓”等文章。
  • 国人性格文化常识

    国人性格文化常识

    中国人性格有什么特点?东方人和西方人的性格有什么差异?本书精选鲁迅、周作人、张爱玲、明恩博、内山完造等名家的论述,对国人性格文化做了全方位的透视和介绍。
  • 多少风物烟雨中——北京的古迹与风俗

    多少风物烟雨中——北京的古迹与风俗

    本书作者用兼具理性和诗意的笔触,淡淡地向人们诉说着老北京的古迹和风俗以及那些逐渐远去的故事。
  • 甘肃少数民族风俗文化

    甘肃少数民族风俗文化

    甘肃地处黄土高原、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的交接处,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杂居的地方,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甘肃历史悠久,,地形复杂,民族文化丰富,风俗独特。
热门推荐
  • 东线序曲

    东线序曲

    《东线序曲》选编了作者曾良才44篇文章和1篇作者的专访。这45篇文章中,有参加集团重大活动时有感而发的札记,有出席相关会议的讲话和演讲,有对国有企业文化的探讨和感悟,有亲身参与调研考察的思考。虽然文体不同、胚材各异、文章各自独立,但又一脉相承,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航空工业科研、管理、宣传、文化建设的辉煌,展示了一代航空人的思想火花和感人故事。《东线序曲》对于今天从事和关注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的人来说,无疑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
  • 来到史前文明之利莫里亚

    来到史前文明之利莫里亚

    一次奇怪的日全食,一个神秘的小贩,一段奇异的旅程,两位古神的对垒,三大帝国的密谋,在这一切的背后是魔法的瑰丽还是科技的神秘?隐没在历史潮流中的利莫利亚,到底有着怎样的历史?
  • 穿书后我成了炮灰女配

    穿书后我成了炮灰女配

    刚知道自己又穿越了时,季棠棠是拒绝的。她不就是吐槽了几句自己随手翻开的一本玛丽苏小说,竟然就穿成了书中下场凄惨的炮灰女配?季棠棠决定珍爱生命,远离男女主,拯救家人们的生命线,和家人们相亲相爱,当个快乐的小米虫。可这突然冒出来的,上赶着要当她未婚夫的男人是怎么肥四?!
  • 德风禅师般若语录

    德风禅师般若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英国土地法悖论研究(法学理念·实践·创新丛书)

    英国土地法悖论研究(法学理念·实践·创新丛书)

    英国土地法悖论是英国土地法发展变迁过程中的特殊现象。这一现象主要出现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的17—19世纪,并对英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本书力图通过对英国土地法悖论现象本身、悖论形成的原因以及悖论发展走向的解读,来拓展对英国传统土地法特质的认识,并探寻社会现代化进程中土地法变革的规律,以对中国当前的土地法建设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 张大千从小画匠到东方之笔的故事

    张大千从小画匠到东方之笔的故事

    本套书精选荟萃了中国历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也最具有影响力的名人,编辑成了这套《中国名人成才故事》,这些故事既有趣味性,又蕴含深刻的道理,能够带给我们深刻的启迪,是青少年课外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 守护甜心之幸福

    守护甜心之幸福

    守护甜心里亚梦她们进入初中生活,在初中又有新的故事,请大家关注。
  • 召唤王之重生天才

    召唤王之重生天才

    前世的废柴铭雨,一场大病后却阴差阳错的成为天涯大陆一个召唤世家的天才小姐南飞雨。重生的她受家族的宠爱,各种的天才少年被她迷倒。重生的她还会像前世一样懦弱吗?当然不会。且看天才召唤师南飞雨如何风靡天涯大陆,找到真爱。请多多支持
  • 侠骨柔情安天下

    侠骨柔情安天下

    颛顼大帝为我们描绘了颛顼和共工大战的故事,在故事中,为我们展现了中华民族传说中的神兽,为我们再现远古时期中国的优秀文化,是一本不可错过的好书。
  • 银狼旅行记录

    银狼旅行记录

    故事,从天际,从雪漫,从战友团,从狼型兽化人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