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08800000010

第10章 记忆的露珠 (1)

郭沫若:我是个偶像崇拜者

我是个偶像崇拜者哟!

我崇拜太阳,崇拜山岳,崇拜海洋;

我崇拜水,崇拜火,崇拜火山,崇拜伟大的江河;

我崇拜生,崇拜死,崇拜光明,崇拜黑夜;

我崇拜苏彝士、巴拿马、万里长城、金字塔,

我崇拜创造的精神,崇拜力,崇拜血,崇拜心脏;

我崇拜炸弹,崇拜悲哀,崇拜破坏;

我崇拜偶像破坏者,崇拜我!

我又是个偶像破坏者哟!

1920年5、6月间作

(本篇最初发表于1921年2月l4日上海《时事新报·学灯》)

郭沫若(1892~1978)现、当代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原名开贞,笔名郭鼎堂、麦克昂等。四川乐山人。1920年出版了与田汉、宗白华通信合集《三叶集》。1921年出版的诗集《女神》。同年夏,与成仿吾、郁达夫等发起组织创造社。1923年大学毕业后弃医回国到上海,编辑《创造周报》等刊物。出版有诗集《星空》、《瓶》、《前茅》、《恢复》,并写有历史剧、历史小说、文学论文等作品。著有历史剧《蔡文姬》、《武则天》,诗集《新华颂》、《百花齐放》、《骆驼集》,文艺论著《读(随园诗话)札记》,《李白与杜甫》等。他是继鲁迅之后,中国文化战线上又一面光辉的旗帜。著作结集为《沫若文集》17卷本(1957~1963),新编《郭沫若全集》分文学(20卷)、历史、考古三编。

《我是个偶像崇拜者》:“我”是一个偶像崇拜者,“我”崇拜世间伟大的事物,“我”崇拜力量,但是我其实更加崇拜破坏,因为只有破除旧的,才能够创造新的,“我”要成为一个伟大的创造者。

巴金:悼鲁迅先生

十月十九日上午,一个不幸的消息从上海的一角传出来,在极短的时间里就传遍了全中国,全世界:

鲁迅先生逝世了!

花圈、唁电、挽辞、眼泪、哀哭从中国各个地方像洪流一样地汇集到上海来。任何一个小城市的报纸上也发表了哀掉的文章,连最僻远的村镇里也响起了悲痛的哭声。全中国的良心从没有像现在这样地悲痛的。这一个老人,他的一支笔、一颗心做出了那些巨人所不能完成的事业。甚至在他安静地闭上眼睛的时候,他还把成千上万的人牵引到他的身边。不论是亲密的朋友或者恨深的仇敌,都怀着最深的敬意在他的遗体前哀痛地埋下了头。至少,

在这一刻全中国的良心是团结在一起的。

我们没有多的言辞来哀悼这么一位伟大的人,因为一切的语言在这个老人的面前都变成了十分渺小;我们不能单单用眼泪来埋葬死者,因为死者是一个至死不屈的英勇战士。但是我们也无法制止悲痛来否认我们的巨大损失;这个老人的逝世使我们失去了一位伟大的导师,青年失去了一个爱护他们的知己朋友,中国人民失去了一个代他们说话的人,中华民族解放运动失去了一个英勇的战士。这个缺额是无法填补的。

鲁迅先生是伟大的。没有人能够否认这样的一句话。然而我们并不想称他做巨星,比他作太阳,因为这样的比喻太抽象了。他并不是我们可望而不可即的自然界的壮观。他从不曾高高地坐在中国青年的头上。一个不识者的简单的信函就可以引起他胸怀的吐露;一个在困苦中的青年的呼吁也会得到他同情的帮忙。在中国没有一个作家像他那样爱护青年的。

然而把这样的一个人单单看作中国文艺界的珍宝是不够的。我们固然珍惜他在文学上的成就,我们也和别的许多人一样以为他的作品可以列入世界不朽的名作之林,但是我们更重视:在民族解放运动中,他是一个伟大的战士;在人类解放运动中,他是十个勇敢的先驱。

鲁迅先生的人格比他的作品更伟大。近二三十年来他的正义的呼声响彻了中国的暗夜,在荆棘遍地的荒野中,他高举着思想的火炬,领导无数的青年向着远远的一线亮光前进。

现在,这样的一个人从中国的地平线上消失了。他的死是全中国人民的一个不可补偿的损失。尤其是在国难加深、民族解放运动炽烈的时候,失去了这样的一个伟大的导师,我们的哀痛不是没有原因的。

别了,鲁迅先生!你说,“忘记我。”没有一个人能够忘记你的。我们不会让你静静地死去。你会活起来,活在我们的心里,活在全中国人民的心里。你活着来看大家怎样继承你的遗志向中华民族解放的道路迈进!

1936年10月在上海

巴金(1904—),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市人(祖籍浙江嘉兴),1904年11月25日生于成都一个旧式的大家庭中。他所创作的小说有两大主题:一是探索青年人追求理想和信仰的道路,代表作有《新生》、《爱情的三部曲》(《雾》、《雨》、《电》)等;二是揭露封建家庭制度的弊害,以影射社会专制制度的罪恶,代表作有《春天里的秋天》、《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热烈、真诚,文字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产生了重大的社会影响。1934年写作小说《神》、《鬼》、《人》,风格渐趋平和稳健。抗战后期创作风格转变,以描写现实生活中的小人物为主,表现出深厚的人道主义,代表作有中篇小说《憩园》、《第四病室》、《寒夜》等。

1946年返回上海定居。1949年以后,历任全国文联三、四届副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主席,作协上海分会主席、名誉主席,上海市文联主席,《收获》和《上海文学》主编,历任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第六、七、八、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现任中国作协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  1958年到1962年,《巴金文集》14卷陆续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文化大革命中遭到迫害,以致失去爱妻。1973年起悄悄翻译俄国民主革命家赫尔岑的回忆录《往事与随想》。1978年"文革"结束后,以沉痛的心情反思知识分子在20世纪所走过的道路和教训,并以个人为解剖对象,写作了五卷《随想录》(包括《随想录》、《探索集》、《真话集》、《病中集》、《无题集》)。

《悼念鲁迅先生》:鲁迅先生走了,他是中国的良心,他感动了有良心的中国人,他是英勇的战士,伟大的导师,知己朋友。鲁迅先生的逝世是国家之痛,是国人之痛。先生具有伟大的人格,他高举思想的火炬,为年轻人指引着光明的方向。从文章中可以深刻体会到巴金先生对鲁迅先生的崇敬和爱戴,对于鲁迅先生的逝世无比的悲痛。

陈西滢:关于蔡先生的回忆

蔡先生与稚晖先生是我生平所师事的两个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这几句诗,完全可以表出我对于两位先生的情绪。在黑暗中摸索前进的人生的旅途上,他们是悬在天际的巨大的两颗明星,所以虽然有时会迷途,有时不免脚下绊倒,可是由于星光的照耀,仍然可似起来,仍然可以向正确的方面前进。

蔡先生与吴先生,在我心中,常常是连系在一起,不容易分开的。蔡先生去世的消息传出后,有一天夜间不能入睡,回想起蔡先生与自己的关系,处处地方便连带的想到吴先生。可是很奇怪的,蔡先生与吴先生虽同样的给我以不可磨灭的印象而细细追想起来,我与蔡先生的接触,实在是很少。

知道蔡先生却很早。因为在六七岁的时候,曾经在上海泥城桥爱国学社里上过几个月学,可以说是蔡先生与吴先生的学生。那时候住在吴先生的家中,天天见到,可是蔡先生却只听到过名字。至于是不是认识,甚至于是不是见过,现在已经完全想不起来了。

以后看到蔡先生的名字,是在吴先生自英法写给先父等几个老朋友的数千字长信里面。这样的长信,一连大约有两封或三封,里面叙述事物很多,所以也当常会提到蔡孑民在柏林怎样,怎样。那时候的“蔡孑民”还只是一个名字。

武昌起义之后,吴先生与蔡先生都是先后回国。在他们未到以前,他们的一位朋友,商务印书馆主编“辞源”的陆炜士先生,常常对先父等说,将来修清史,只有“稚晖与鹤卿”。那时候已经十五六岁了,知道鹤卿就是以翰林公而提倡革命的蔡孑民。听了陆先生的谈话又知道蔡先生是文章家。

蔡先生回国后住在上海的时候,似乎曾经跟了吴先生到他的府上去过。但是除上一所一楼一底的房子之外,什么也不记得。也许这一楼一底的房子还记忆的错误,实在不曾去拜访过也说不定。但是那时候一个印象是相当清楚的。也可以说是蔡先生给我的第一个印象。大约是在张园举行的许多群众大会之一吧,蔡先生的演讲是在那里第一次听到。他的演讲,声音不高,而且是绍兴口音的官话,内容是朴质的说理,不打动听众的情感,所以他在台上说话,台下的人交头接耳的交谈,甚至于表示不耐烦。所以演讲辞更不能听到。蔡先生的演说也就很快的完毕了。十年以后听众对蔡先生的态度不同了,演辞不至于听不见,然而他演说态度,声音,与内容似乎与我第一个印象没有多大的出入。蔡先生不能说是一位雄辩家。

再会见蔡先生,是在十年后的伦敦。那时候蔡先生是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的策源地北京大学校长,到欧洲去游历。在伦敦摄政街的中国饭店里,北大学生开了一个欢迎会。名义上虽是北大学生,可是原先与北大没有关系的也多人在场,我自已便是—个。此外记得起的还有张奚若,钱乙藜,张道藩。在场的北大教员有章行严与刘半农两位,学生则有傅孟真,徐志摩,徐彦之,刘光一等。那时我新买了一个照相机,初学照相。即在中国饭店的楼上照了两张团体相。这相片到抗战以前还存在,现在可无法找得到了。

蔡先生在伦敦时的故事,现在只记得二三个,大约因为稍微带些幽默,所以至今没有忘掉。有一次伦敦大学政治学教授社会心理学者怀拉斯请蔡先生到他家去茶叙,座中有他的夫人与女儿。陪蔡先生去的是志摩与我两人。起先我们任翻译。忽然志摩说蔡先生在法国住好久,能说法语。怀夫人与小姐大高兴,即刻开始与先生作法语谈话。一句句法文箭也似的向先生射去,蔡先生不知怎样回答。我为了解围,说蔡先生在法国只是作寓公,求学是在德国,所以德文比法文好。怀夫人,怀小姐不能说德语,只好依旧作壁上观。怀拉斯说他从前到过德国,可是德话好久不说已不大能说了。他与蔡先生用德文交谈了几句话。我记得怀指窗外风景说SCHON蔡先生说IE—BRACBON可是这样的片言只字的交换,没有法子,怀先生说还是请你们来翻译吧。

一次我与志摩陪蔡先生参观一个油画院。里面有约翰孙博士的一张油画像。我与志摩说起约翰孙博士的谈吐,骨气,生活状态,很像中国的吴先生。在出门的时候,蔡先生选购了几张画片,微笑着的说“英国的吴先生的画像也不可不买一张”!

最难忘的一次是某晚在旅馆中蔡先生的房间里。一向总是有第三人在一处。此时第三人却因事出去了,房内只有我与蔡先生两个人。那时与蔡先生还不知己,自己又很怕羞。要是他做他自己的事倒好了。可是蔡先生却恭恭敬敬陪我坐着,我提了两三个谈话的头,蔡先生只一言半语便回答了。两个人相对坐着,没有谈话。心中着急,更想不出话来。这样的坐也许不到半点钟,可是在那时好像有几点钟似的。幸而第三人来了,方才解了当时的围。

民二十一年冬与吴先生同船由法回国,到了上海,得北大之聘,又与吴先生同乘津浦北上。拜访蔡先生后没有几天,蔡先生即在一星期日中午在香厂的菜根香请吃饭。吴先生坐首席,同座都是从前在英国的熟朋友。饭后一干人一同步行从先农坛走到天桥。当时感觉到一种北平闲暇的趣味。可是没有多少时候,空气突然紧张,蔡先生离京南下,此后他便有十年没有到过北平。

大约是民国二十一年的春天,蔡先生到武昌珞珈山住过几天。武汉大学的同人给他一个很热烈的欢迎。可是那时候我正病卧在床上,不能够行动。倒是蔡先生走上百余级石级,到我住的高高在山坡上的家,作病榻前的慰问。对于一个后辈,而且实在是很少见的人,看作亲切的朋友,这是蔡先生待人接物的本色,是他所不可及的一个特点。

同类推荐
  • 常识与通识

    常识与通识

    《常识与通识》里的十二篇文章,为阿城先生为《收获》所写的专栏,原题为“煞风景”,因为讲常识,常常煞风景。这些文章写自洛杉矶、墨西哥、上海、台北……游历世界的阿城向读者讲述“常识”——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他把抽象的学问拿回来,在他趣味盎然的世俗世界里好好涮过,舒缓的散文笔调,向人生的启蒙书房龙《人类的故事》致意。《思乡与蛋白酶》《爱情与化学》《攻击与人性》……这些脍炙人口的名篇,清醒、幽默,美好而富想象力,至今读来仍刺激脑啡。理想国推出二十周年纪念版,唐诺伴读文章《清明世界,朗朗乾坤》收录书中。
  • 缘路而歌

    缘路而歌

    《缘路而歌》是一本文集,收集了散文篇、人物二题、小说篇、杂文等精美作品。
  • 美丽到永远

    美丽到永远

    美丽到永远应算是是其中精彩的一篇。这篇千字文以十分质朴的文字和言简意赅的说理,把女人的“漂亮”和“美丽”这两个理应不同的概念,说得泾渭分明不过了。她说:“漂亮是爹妈给的”,而“美丽则体现了女人多方面的综合素质和整体形象”。正如作者在文末说的那样,“女人不可能个个漂亮,却应该而且可以不断地塑造自己,完善自己,美丽到永远”!
  • 抱一为天下式

    抱一为天下式

    本书收录有作家晋侯的散文代表作共十三篇。分为三类:一是以福建、山西两地为依托,对具有历史人文意味的古迹名胜予以深入的个性化解读与追溯。二是作者颇富哲理意味的诗意表达。三是作者亲赴晋北浑源县马咀村采风,走访马咀村唯一的一户人家,用诗意的笔墨,勾勒出这片远离尘嚣的土地上日泉一家几口人的生存状态和种种困境。晋侯写诗,所以他的散文读起来会自然生出诗的渺远和惆怅,如一曲曲牧歌沁入骨髓。同时,他的散文又有阅历和理性共同作用的痕迹,在诗意的表层下,涌动的是对时间和生命的敬畏,对人类和世界的反思。
  • 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

    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

    这十篇漫步者遐想录,是卢梭对话自己内心的产物,是对自己心灵的分析。把卢梭宣扬感情、褒奖自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展现得淋漓尽致,而且,它也通过自身的力量,荡涤了世俗社会中无数卑劣的灵魂。这漫步不仅是身体的漫步,也是心灵的漫步,更是文学的漫步。
热门推荐
  • 斗罗之血吼

    斗罗之血吼

    主角是斗罗大陆土著,没系统没外挂,本书主要根据斗罗1的世界观。主角不会成神只会为帝国征服斗罗大陆,主角阵营星罗帝国
  • 穿越女主也可以一下子变牛

    穿越女主也可以一下子变牛

    “异世界大人,魔王大人找您。”“不见,谁叫她要把我从现代拖过来。”“异世界大人,冥界少主找您。”“不见,谁叫他要得罪我呢!”“异世界大人,其它两位找您。”“见见见,当然要见,快叫他们进来陪我打游戏,这个古代无限网络一点不好。”某女兴奋的说。
  • 至道穷极

    至道穷极

    至道穷极,皆归同处,大道同途。当跨越生死,来到修行最高之处,等待修行者的,又是什么…
  • 为卿朝暮

    为卿朝暮

    “听说那寒清峰魏卿要入魔了?”“听闻她滥杀无辜,怕是离入魔不远了。”“可惜了那谪仙的样貌啊......”——寒清阁“师尊,你不担心我真入魔了吗?”魏卿撑在案台上看着面前专注的男子。“你啊,是忘记我也在那魔界待过了?何况就算是魔,为师也认了。”寒清无奈好笑。魏卿扑过去抱住了自家师尊,寒清一脸宠溺地揉了揉她的头,是仙是魔有何重要,这一次,他终能护得住她。女主:魏卿男主:寒清(莫朝)
  • 乱说聊斋

    乱说聊斋

    这是一个光怪陆离的聊斋世界。妖怪、尼姑、和尚、道士、山魈、鬼魅、王朝将相、贩夫走卒、俏佳人、天涯客。苍莽人世,万丈红尘。且看一个草根少年如何在一个官本位的聊斋世界风生水起。活着。幸福的活着。
  • 恶女重生:宿敌总裁宠妻攻略

    恶女重生:宿敌总裁宠妻攻略

    唐梨雪上辈子识人不清,落了个狡兔死走狗烹的下场,重活一世她要将那些算计她的人一点点的玩死。至于上辈子斗了十多年的宿敌……“说好只是协议合作的,你给我从床上滚下去。”娇声呵斥,那男人却死皮赖脸的缠上来:“嘘,老婆,我们是合法夫妻夜已深,别闹早点睡吧。”睡你……”谩骂还没说出口,唐梨雪就被男人吻住,缠绵之后那霸道惯了的男人小心翼翼的开口:“小雪梨我其实暗恋你好久了。”
  • 斗狗赌宝

    斗狗赌宝

    人生其实就像是一场斗狗,充满着奸诈、阴谋、险恶与鲜血,你永远不会知道下一个对手是谁,来至哪里,有多么强大。人生也像是一场赌博,一次次的选择,或对,或错,或成功,或失败,选择之前,谁也没有办法预料结局。
  • 快穿之卧底攻略

    快穿之卧底攻略

    念渔是一个小逗比,也是一个小斗比>_<¦¦¦在被系统选中之前,念渔是个普普通通,每天朝九晚五的上班族。在被系统选中之后,念渔还是一个普普通通,每天朝九晚五的攻略者。在主脑中心攻略者排行榜的屏幕上,念渔一直稳坐倒数第一的宝座。但没关系,有个精分可爱的系统宝宝陪伴着,也不会太孤单。但是任务实在太难了,念渔表示头真的好大呀!怎么用卧底的身份攻略任务对象,在线等,真的挺急的!念渔最大的心愿嘛,就是超过那个倒数第二的那个家伙,直到有天亲眼见到那个家伙,念渔谄媚地只说了四个字:“您请,您请”……
  • 天灾近卫

    天灾近卫

    在银月城监狱囚禁了数载的路西法无故的消失,人族与暗夜精灵陷入恐慌,将要面临的是什么?战争还是报复一切都不得而知……
  • 依云媛兮

    依云媛兮

    她只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女孩,喜欢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愿与人说话……直到有一天,她遇见了一个传说中的闺蜜~她俩无话不说,做什么事情都腻在一起——一起做作业,一起上街……后来,又有一个人加入了她们,可是,女孩这时发现,自己和她的关系慢慢变淡了……发生了太多事情:和闺蜜吵架、冷战,闺蜜手链被摔,主动和好……她会如何选择?她的命运又会怎样?她俩的感情还能维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