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49500000010

第10章 求学问教故事(10)

那时秦惠文王励精图治,招揽贤才。苏秦应募前往,献出他的治国安邦大计。秦惠文王未能采用他的计划,他只得怏怏地回到洛阳。家中父母见儿子没出息,连工作也找不着,直对他叹气,老婆更不用说,坐在纺车上织布,根本不用正眼看他。他饿得难以忍受了,只得厚着脸皮,向嫂嫂讨一碗饭吃。嫂嫂对他也没有好脸色,厉声说:“还吃饭哪?连烧饭的柴火都没有了!”苏秦被驳斥得几乎流出泪来。

他回到自己房中,仰头兴叹:“一个人贫穷的时候,妻不认为他是丈夫,嫂不认为他是小叔子,父母不认为他是儿子,我有什么可说的呢!”

于是他更加发奋读书,夜里读书困倦的时候,他就用锥子扎自己的大腿防止瞌睡,血一直流到足踝,当然痛得睡不着觉了,就这样夜以继日的研究,一年就取得了成就。最后,苏秦终于发达了,他在秦国献出一统天下的政略没有获得成功,于是就立刻改变政略,说服山东(太行山之东)六国(齐、楚、韩、赵、魏、燕)联合起来结成了一条“合纵”的战线,共同反抗秦国,不让秦国出潼关一步。

因此,苏秦佩带了六国相印,从楚国回赵,仪仗队有几里路那么长,骑兵步卒,执戈持盾,围绕在苏秦座车之旁,车前车后,旌旗蔽天。各国诸侯派来的专使,随节获送,俨如一个国君出巡。当苏秦车驾经过洛阳他的家门时,苏秦的嫂嫂、弟弟、老婆看到这副威仪,吓得俯卧在地,头都不敢抬。以前他们的那副势利小人相现在都无影无踪了。苏秦回到赵国后,赵肃侯立即封他为武安君。

学而不厌

“学而不厌”表示专心学习,不知疲倦,不知满足。

此典出自《论语·述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孔子在教学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常常和学生们一起讨论问题。他一走入学生们中间,学生们总是提出各种问题来请教他,而孔子总是耐心地给学生解答。一天上课之余,一个学生问孔子道:“老师,你苦口婆心地教导我们,希望我们将来有所出息,根据目前我们的实际情况,你觉得哪些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哪些事情是你最忧虑的呢?”孔子和善地看了看这个学生,然后说:“品德没有很好地培养,学问没有很好地巩固,听到说要做好事,却不身体力行,自己有了缺点,却不马上改正,这些都是我的忧虑。”接着另一个学生问道:“老师,我们怎样才能巩固我们所学的知识呢?”孔子回答说:“‘学而时习之’才能把学得的知识巩固下来,才会越学越有兴趣。”孔子给学生解答问题诚恳又耐心,释去了学生们一个又一个的疑问,大家很受感动,情不自禁发出了感叹:老师真好啊!老师不但在学习上不知疲倦,而在教导我们上又这样耐心,真是难能可贵啊!孔子听了学生们对他的称赞,谦逊地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意思是说:学习努力不厌弃,教导别人不知疲倦,这些事我做到了哪些呢?

压倒元白

“压倒元白”形容能人辈出,超过同时代的名家。

此典出自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三:“汝士其日大醉,归谓子弟曰:‘我今日压倒元、白。’”

唐敬宗(李湛)宝历年间,宰相杨嗣复在家中大宴宾客,著名的诗人元稹、白居易都应邀出席,大家在酒席上当场赋诗。刑部侍郎杨汝士最后写的,也写得最好,元稹、白居易看后都十分惊讶。

那天,杨汝士喝得酩酊大醉,回家后对子弟说:“我今天压倒了元、白。”

业精于勤,行成于思

“业精于勤,行成于思”说明学业上的精深造诣是由于勤奋;做事成功是由于思考。在运用时,常将“业精于勤”和“行成于思”分开运用。

此典出自唐代韩愈《昌黎先生集·进学解》:“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韩愈因为极力劝阻唐宪宗迎佛骨,被贬为潮州刺史。元和七年,韩愈再一次做国子博士。第二年,他写了一篇对于进学问题进行辩析的文章《进学解》,假设国子先生(即韩愈自己)和学生的对话,说明进德修业的道理,并表达了自己遭贬斥不得重用的心情。

《进学解》的一开头,韩愈写道:学业由勤勉而精进,由嬉游而荒废;德行由思虑而成就,由因循而败坏……所以,学业上最怕的是不精,而不怕主管长官看不清;德行上最怕的是不能成,而不怕主管长官不公正。

一知半解

“一知半解”表示对问题了解得不深不透,所知不多。

此典出自清代御选《唐宋诗醇》卷三十二:“洵乎独立千古,非一代一人之诗也;而陈师道顾谓其初学刘禹锡,晚学李太白,毋乃一知半解。”

宋朝诗人陈师道赞扬苏东坡的诗,初学刘禹锡,后学李太白。到了清朝乾隆十五年御定的《诗醇》中却不认同这种说法。在《诗醇》中评论苏轼的诗时写到:“洵乎独立千古,非一代一人之诗也;而陈师道顾谓其初学刘禹锡,晚学李太白,毋乃一知半解。”意思是说:相信宋代大诗人苏轼的诗是独立千古,不能把它当作一个时代一个人的诗来看,而宋代诗人陈师道认为苏轼的诗起初学刘禹锡,晚期学李太白,这是对苏轼的诗了解不充分的说法。

一问三不知

“一问三不知”原意是说对一件事情的开始、经过、结局都不了解,现在则用它形容对实际情况一点也不了解。

此典出自《左传·哀公二十七年》:“吾乃今知所以亡。君子之谋也,始、衷、终皆举之,而后入焉。今我三不知而人之,不亦难乎!”

春秋时期,有一年,晋国大夫荀瑶带领军队攻打郑国。他把兵马驻扎在桐丘这个地方。郑国是一个弱小的国家,根本不是大国的对手,国君急忙派大夫驷弘到齐国去请求救援。齐国答应出兵援助郑国,派大夫陈成子率军出征。

陈成子率领的齐国军队顺利地到达濮水岸。不幸的是,正赶上天下大雨,士卒不愿意冒雨过河。郑国的向导子思说:

“晋国的兵马就在眼前,我们郑国君臣盼望齐军早一点到达,以解困厄。如果现在被大雨阻拦住,可能会来不及解救郑国了……”

陈成子也焦急万分,他身披斗篷,拄着兵戈,站在山坡上指挥过河。战马看到河水吓得嘶叫,他便用鞭子狠抽,硬逼着它们渡过了濮水。齐军顺利地到达对岸,准备与晋军交战。

晋军统帅荀瑶见齐军军容严整,心里有点担心,便与左右部将商量说:

“陈成子新近操持齐国朝政,国内百姓都非常拥护他,兵士也愿意替他拼搏,瞧他的军队那样整齐,可能我们不是他的对手啊!”

他的部将也赞成他的看法,纷纷主张撤兵。荀瑶一边下令撤军,一边派了一位使者去齐军营地拜见陈成子。使者说:

“我们的统帅让我向您解释:这次晋国出兵完全是为了替你报仇,陈国被灭亡是郑国的罪过,而陈成子家族是从陈国分支出来的,可能也会为此忧愁吧?可是现在陈成子却恩将仇报,率军来攻打我们,太不知好歹了。如果陈成子认为陈国的灭亡是无所谓的事情,那么与我们又有什么关系呢?”

陈成子听了使者的这一番话,知道这是荀瑶编造的谎言,愤怒地说:

“欺压别人的人绝没有好下场!荀瑶这样的人也不会有好下场的!”

使者走后,荀文子向陈成子禀报说:

“有一个刚从晋军营里跑出来的人说,晋军准备调动一千辆兵车袭击我们的营门,要全部消灭齐军,你快拿主意啊……”

陈成子严肃地告诉他:“我出发之前国君就嘱咐过我:‘不要追赶零星的士卒,不要害怕大批的兵马’。即使晋国出动两千辆兵车,我也不能避开它而不与他拼搏。我真没有想到,你刚才竟然讲出壮敌人威风,灭自己志气的话,回国以后我要向国君禀报。”

荀文子又羞又愧,后悔地说:“君子谋划一件事情,对于事情的发生、经过、结果这三项都要考虑成熟才能向上报告。而我在对这三个方面全不清楚的情况下,就妄加非议,怎能不碰壁呢?难怪我总是得不到信任,只身逃亡在国外,都是因为我不懂策略呀……”

几天以后晋军撤兵了,陈成子也班师回国了。

一字千金

“一字千金”形容一篇文章的价值很高,或者称赞一篇文章在修辞上特别出色,字字珠玑,不可多得。

此典出自《史记·吕不韦传》:“吕不韦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二十余万言。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号曰《吕氏春秋》,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战国末期,秦国有一个大商人,名叫吕不韦,他在赵国做生意时,曾资助过秦庄襄王(名子楚,当时在赵国做质子)又把他的妾赵姬送给子楚为妻,等到子楚继承王位后,便被封为文信侯,官居相国。庄襄王在位仅三年便病死了,由他十三岁的儿子政(赵姬所生)继承王位,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秦始皇,尊吕不韦为仲父,行政大权全操在吕不韦和赵姬的手中。当时养士之风非常盛行,有名的战国四公子便都养有门客数千人,吕不韦也养了三千门客,作为他的智囊,想方设法来巩固他的地位。这些门客,三教九流的人,应有尽有,他们把各人的见解和心得都写下来。最后汇集起来,成了一部二十余万言的巨著,题名《吕氏春秋》。吕不韦就把这部书作为秦国统一天下的经典。当时吕氏把这书在秦国首都咸阳公布,悬了赏格,说如果有人能在书中增加一字或减一字,就赏赐千金(合黄金一斤)。

倚马可待

“倚马可待”表示文思敏捷,下笔成章。

此典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唤袁倚马前令作,手不辍笔,俄得七纸,殊可观。”

晋朝有个名叫袁虎的人,少年时家境清贫,但学习却非常刻苦,从不懈怠。为了维持生活,袁虎常去帮人运货。一次,他帮人把船拉到牛渚,夜舶江边,眼见风清月朗,不禁感慨万分。他情之所致,兴之所发,于是吟成五言咏史诗一首,闻者皆奇。当时,西安豫州刺史谢尚正在牛诸江边,听说袁虎诗出不凡,遂同舟共论诗文。谢尚深爱袁虎之才,便推举他做了个参军。后来袁虎又到桓宣武府做记室,桓宣武对袁虎的文笔也十分欣赏。有一次,桓宣武出征,袁虎跟从。一天桓宣武令袁虎拟个公文,袁虎奉命后就倚在马旁,一会儿工夫就写满了七张纸。这篇公文内容充实,条理清楚,文字畅达。

映月读书

“映月读书”形容勤奋读书、苦苦求知。

此典出自《南史·孝义传》:“江泌,字士清,……少贫,昼日斫屟为业。夜读书,随月光,光斜则握卷升屋,睡极堕地则更登。”

南朝齐江泌,年少时家境贫寒。白天,他要帮助家搞些手工业来维持生活。晚上,人们休息了,他却抓紧时间来学习。屋子里没灯光,他就把书本拿到屋子外面,利用月光继续学习。月光总要移动的,慢慢地西斜了,江泌就搬梯子来,搁在墙脚下,站在梯子上念书;随着月亮下坠,他也一级一级升高,一直爬到屋顶。有时,他白天疲劳过度,晚上精神支持不住,念着念着书,人渐渐地迷糊起来,一下子,人从梯子上摔下来,江泌摔痛了,也摔醒了,神志顿时振作起来。于是,他拾起地上的书本,好像没这回事似的,身上的泥土也不挥掉,又连忙爬上了梯子,继续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朱衣点头

“朱衣点头”表示文章被考官看中入选。

此典出自明代陈耀文《天中记》卷三十八引《侯鲭录》:“欧阳修知贡举日,每遇考试卷,坐后常觉一朱衣人时复点头,然后其文人格……始疑侍吏,及回顾之,一无所见。因语其事于同列,为之三叹。尝有句云:‘唯愿朱衣一点头。’”

宋代人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庐陵人。公元1030年,他考中进士,从那以后,他就在地方和中央轮流做官。他在要求改革弊政的同时,又准备改革文风,在北宋的文学革新运动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欧阳修做主考官时,每当科举考试后阅读考生的卷子时,他就会感觉到自己的坐位后边站着一个穿红衣服的人,时时点头。凡是他点了头的卷子,必定合格。开始时,欧阳修怀疑是侍吏在背后捣鬼,待他回头看时,根本没有人。他把这件怪事告诉了同僚们,大家不免为之再三感叹。所以,后来曾有人吟下这样的诗句:“唯愿朱衣一点头。”

捉刀代笔

“捉刀代笔”指替人代写文章。

此典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

东汉末年,曹操挟持汉献帝,把持朝政。有一次,曹操要接见匈奴的使者,但他觉得自己相貌丑陋,不能够在匈奴使者面前显示威武,就让崔季珪代替他去接见匈奴使者。这个崔季珪长得眉清目秀,一表人才,《三国志·魏志》说他“声姿高畅,眉目疏朗,须有四尺,甚有威重。”

到了接见这一天,崔季珪穿戴起曹操的衣帽,而曹操自己却握刀站在崔季珪的旁边。接见以后,曹操派人去问这个使者:“您觉得魏王(曹操)这个人怎么样啊?”匈奴使者回答说:“魏王的威望很高,不过在座位旁边握刀的人,才是英雄啊!”曹操听了以后,就派人杀掉了那个使者。

自出机杼

这个故事旨在说明,一切事贵在独创,做事看问题要有自己的见解和主张。

此典出自《叔苴子·外编卷二》:“昔王丹吊友人之丧。有大侠陈遵者,亦与吊焉;赙助甚盛,意有德色。丹徐以一缣置几而言曰:‘此丹自出机杼也。’遵大惭而退。”

今学士之文,其能为王丹之缣者几何哉?

这段话意思是说:

从前,王丹去悼念友人。大侠陈遵也参加悼念;陈遵资助的东西很多,因而流露出骄傲得意的神色。王丹慢慢地把一匹细绢放在几上,向友人的灵位拜着说:“这是我亲手从织布机上织出来的。”陈遵觉得自己的礼物没有一件是自己做出来的,就羞愧地退走了。

现在学士们的文章,能像王丹自织的细绢一样的又有多少呢?

同类推荐
  • 什刹海九记

    什刹海九记

    本书是什刹海研究会第一届理事会研究成果的回顾、检阅、梳理、归纳和再认识的文集,冀图体现存史、传承、借鉴作用。全书分为九记,从整体上对什刹海地区的历史文化进行了全角度的梳理和勾勒,是对什刹海地区研究和保护的系统总结。
  • 重庆土家族民俗文化概论

    重庆土家族民俗文化概论

    本书从民俗学的角度,论述了重庆土家族的物质生态、交通运输、社会群落、人生礼仪、信仰崇拜、物质消费、节日、游艺、民间艺术等各个方面的民俗状况。
  • 中国艺术经典3

    中国艺术经典3

    本书从书法、绘画、建筑、服饰、民间传统工艺等多方面地展现了中国艺术的魅力,让青少年在阅读中受到传统艺术的熏陶,提高自己的人生品味。
  • 中华上下五千年神仙趣话

    中华上下五千年神仙趣话

    这些故事传达了中国人心目中对一切美好的向往:追求万物平等、与大自然和睦相处、逍遥飘逸的神仙境界、长生不老……这些故事的流传让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长久不衰,让中国人在平凡生活中活出更多的乐趣。
  • 《声律启蒙》与《笠翁对韵》探源精解

    《声律启蒙》与《笠翁对韵》探源精解

    本书是学习汉语对偶技巧和音韵格律的优秀实用读物,其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天文地理、神话典故、时令文史、人伦世俗、宫室珍宝、山河景物、器用饮食、鸟兽花木等。原著的精美语句多源于古代的诗、词、文、赋,有的是引用原话,有的是化用句意,都蕴含着某种事物或某个典故。本书编者力求准确地找寻到每句话、每个典故的来源与出处,并探究出全句话的含义,以展现其精深广博的文化内涵。阅读此书,对于了解古代文化,丰富文学、历史知识,初步掌握创作诗词和撰写对联的语言技巧很有帮助。
热门推荐
  • 蝉休

    蝉休

    这是一个女子游历江湖的故事,她只是活得更加通透。
  • 快乐的人生

    快乐的人生

    20世纪早期,美国经济陷入萧条,战争和贫困导致人们失去了对美好生活的愿望,而卡耐基独辟蹊径地开始了一套融演讲、推销、为人处世、智能开发于一体的教育方式,他运用社会学和心理学知识,对人性进行了深刻的探讨和分析。他讲述的许多普通人通地奋斗获得成功的真实故事,激励了无数陷入迷茫和困境的人,帮助他们重新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接受卡耐基教育的有社会各界人士,其中不乏军政要员甚至包括几位美国总统,千千万万的人从卡耐基的教育中获益匪浅。
  • 传奇记录官

    传奇记录官

    来自宇宙联邦中的一个人烟稀少的星球的商开元,带着系统来到了诸天万界。但是,这和小说里写的不一样啊喂!
  • 从你的全世界路过

    从你的全世界路过

    王珞丹绯闻男友、微博上最会写故事的人张嘉佳献给你的心动故事。最初以“睡前故事”系列的名义在网上疯狂流传,几天内达到1,500,000次转发,超4亿次阅读,引来电影投资方的巨资抢购,转瞬便签下其中5个故事的电影版权。每1分钟,都有人在故事里看到自己。读过睡前故事的人会知道,这是一本纷杂凌乱的书。像朋友在深夜跟你在叙述,叙述他走过的千山万水。那么多篇章,有温暖的,有明亮的,有落单的,有疯狂的,有无聊的,有胡说八道的。当你辗转失眠时,当你需要安慰时,当你等待列车时,当你赖床慵懒时,当你饭后困顿时,应该都能找到一章合适的。我希望写一本书,你可以留在枕边、放进书架,或者送给最重要的那个人。从你的全世界路过,随便打开一篇就可以了。
  • 状元之死

    状元之死

    书中以丰富翔实的历史资料、风趣浓郁的社会逸闻和力透纸背的笔力,重点描写了宋代状元、招远人王俊民的坎坷悲壮命运、南宋状元丞相文天祥的忠烈之气和中国惟一女状元、太平天国女丞相傅善祥的花开花落,以及明代解元唐伯虎的状元梦殇、明代状元赵秉忠殿试状元卷的扑朔迷离、清代康熙皇帝亲自审理江南科考弊案的曲折离奇等,同时概括了颇具传奇色彩的中国状元之最等精粹珍闻、悠悠1300年科举历史的历史梗概,并集纳了迄今为止最完备的中国文武状元全名录,勾勒出了一幅昔日科举的全景图,描绘了一群古代状元的众生相。
  • 天煞馆

    天煞馆

    灵阳城的幽深巷弄里,隐藏着一座神奇而又神秘的天煞馆。天煞馆中特有器物用料珍奇,举世无双。跨越时间的忆魂灯,窥看未来的白画,锁住灵魂的铃铛……能满足世上任界生命的需求。但天煞馆的交易不收银钱,若求其中一物,必须用心中最珍视的东西交换………在世人眼中天煞子是无所不能的天煞馆馆主。在纳兰欣眼中,他却是灵阳城中最孤独最可怜的孤独少年。于是她饮下神泉,即使百年后灵魂离魂天外,但今世也永伴他身畔,随他百年……
  • 畜类养殖·如何科学饲养肉猪(新农村十万个怎么办)

    畜类养殖·如何科学饲养肉猪(新农村十万个怎么办)

    本书主要是对养猪的朋友最为关心的问题,如,如何选择猪的品种、如何建猪舍、如何饲喂猪、如何对猪病进行防治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一一解答。
  • 爱你是我的英雄梦

    爱你是我的英雄梦

    "奶奶嫌弃,亲爹不爱,连亲妈也撒手抛下的我,是一个曾患过先天性心脏病,三岁就上过手术台倒霉蛋,殊不知,还有一个叫做钟楚承的告诉我说:“十年,终于等到你了!”十几年前,成绩优异的我跟叛逆得颓废、嚣张得跋扈的钟楚承,这一场不可思议早恋的发生,堪称奇迹!不曾想,十多年后,我跟风流成性流连于花丛中、前女友不计其数恋情史一塌糊涂的钟楚承之间,这朵爱情的花竟然再次复苏!爱他,是我的英雄梦,不知这场爱的战役,等待我的结局将会是??"
  • 王爷的牛掰小跟班

    王爷的牛掰小跟班

    秦丽人是个现代女屌丝,一朝穿越,成了一个她从未听说过的皇朝的小宫女一枚,本来是要逃跑的,结果遇见了一个倒霉又不受宠的王爷,她好心照顾他,怎料王爷恩将仇报,把她带在了身边。还让她跟着他一起发配?
  • 明末之君临天下

    明末之君临天下

    1643年的深冬,北方流贼肆虐,鞑虏铁骑无人可挡,整个大明笼罩在战争阴云之下,风雨飘摇的大明即将迎来它的末日。就在这一年,朱志明穿越明末,附身在大明永历帝朱由榔身上,由此拉开了一场驱除鞑虏、兴办工业、发展科技,带领大明重新走上世界之巅的大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