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49500000020

第20章 品德懿行故事(10)

周顗(公元269~322年),字伯仁,晋代安成(今属河南)人,在晋元帝时曾任尚书左仆射。晋元帝永旦元年(公元322年),东晋大臣王敦率兵攻打东晋的都城建康(今南京),妄图篡位夺权。晋元帝的宠臣刘隗劝元帝把王氏家族的人都除掉,这样一来,吓坏了王敦的堂弟、担任司空之职的王导。王导率领子侄辈到朝廷请罪,正碰上周顗入朝,王导呼喊周顗,对他说:“伯仁(周顗字伯仁),我把全家老少百口的性命都托给您了,拜托了!”周顗一直走进宫内,竟连看都不看一眼。周顗见到元帝时,就说王导为人忠诚,千方百计替王导开脱,元帝采纳了周顗的意见。周顗喜欢饮酒,喝醉了才出朝。王导还在宫门口等着,又招呼周顗。周顗没有理睬王导,只对身边的随从说:“今年把这些叛逆的贼奴才全部杀掉,我要得到斗大的金印系在肘后。”周顗出朝后,又上表说明王导的心迹,言语非常恳切慎重,不断地为王导说情。可是,王导并不知道周顗在想方设法救自己,心里非常怨恨周顗。王敦率兵攻进建康后,感到志得意满,问王导说:“周顗、戴若思(名渊,任豫章太守、振威将军等职)受到南北士人的仰慕,让他们做三公,是没有问题的。”王导听了,没有作声。王敦又问:“如果不做三公,就让他们做令仆吧?”王导还是不吭声。王敦又问:“不然的话,就把他们杀了。”王导还是没有说话。后来,王导翻检中书省旧文书,发现了周顗搭救自己的奏章,其言辞异常恳切。王导手捧那份奏章痛哭流涕,不胜悲哀,告诉他的孩子们说:“我虽然没亲手杀死伯仁,但伯仁却是因为我才死的。现在,他已经死去了,我辜负了这个好朋友啊!”

惊天动地

“惊天动地”形容影响极其重大或意义伟大,使人极度震惊。

此典出自唐代白居易《李白墓》:“可怜荒冢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

《朱子语录》:“圣人做时,须惊天动地。”

“圣人做事时,须惊天动地”,意思是说:人格最高、能力最强的人做事时,应该要声势浩大,远近皆闻。换句话说,就是一个有高尚道德、崇高理想和本领高强的人,应该做一番大事业,轰轰烈烈地连天地都能惊动。后来,明朝有一个叫郎瑛的人,在他所著的《七修类稿》一书中,对“惊天动地”又有另一种形象的运用:“御史初至则曰惊天动地;过几月则曰错天黑地;去时则曰寞天寂地。”御史,在当时是弹劾官吏的官,负有监察官吏的工作和廉洁的使命,并有弹劾官吏的缺点和过错的权力。因而他初上任时都是声势显赫,官吏们都很畏惧他。但过了几个月,由于官场贪污之风盛行,便同流合污搜括民脂民膏,将国家弄得乌烟瘴气。等到他下任时,没有一个人去送他,那些趋炎附势的人都在等着迎接新贵,他当然只好孤单单地回去了。

开天辟地

“开天辟地”说明前所未有的重大改革。

此典出自《太平御览》引徐整《三五历记》:“天地开辟,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

传说在远古时代,天和地本来是一体的,没有分开,宇宙原是一个混浊的气团,模样就像个鸡蛋,盘古就在这个“鸡蛋”中一直孕育了一万八千年。有一天,他忽然醒来了,睁开眼睛一看,四周黑漆漆的,看不到任何东西。他觉得喘不过气来,便顺手摸到一把斧头,用力一砍,鸡蛋似的宇宙立刻破裂了。轻的往上升变成了天,重的凝固起来变成了地,从那以后,就有了天和地。自此以后,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增厚一丈;盘古也每天长高一丈。光阴荏苒,又过了一万八千年。这时,天升得很高很高,地变得很深很深,盘古也长得很高很高。“天地开辟,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于是,盘古变成了顶天立地的巨人。

劳苦功高

“劳苦功高”意思是指出了很多力,吃了很多苦,立下了大功。人们常用它肯定和赞扬某人的突出成绩和较大功劳。

此典出自《史记·项羽本纪》:“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写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

秦朝末年,汉王刘邦和楚霸王项羽争夺天下。当刘邦率军占领秦都咸阳之后,项羽率四十万大军驻扎鸿门(今陕西临潼东),想一举消灭刘邦。刘邦见势不妙,就亲自到鸿门会见项羽。宴会上,项羽的堂弟项庄拔剑起舞,想瞅准机会刺杀刘邦。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刘邦的部将樊哙闯进项羽的军帐,保护刘邦。项羽见他是条好汉,让他吃生猪腿,又让他喝酒。

樊哙威风凛凛,指责项羽说:“我连死都不怕,喝杯酒还需要推辞么!秦王残暴,杀人无数;加刑于人唯恐不及,天下人都反对他。楚怀王和将领们约定说:‘首先打败秦军攻入咸阳的人,便可以在那里称王。’如今,刘邦首先打败秦军攻进咸阳,对一切财产都秋毫无犯,封闭了秦王的宫室,撤兵住在霸上,等候你到来。之所以派遣将领驻守函谷关,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的出入和意想不到的事情。汉王出了很多力,吃了很多苦,立下大功。但却没有得到封侯的赏赐,而你却听信小人的谗言,想杀死功劳如此大的人。这是继续走亡秦的道路,我认为你不应该这样做!”项羽无言以对,只好对樊哙说:“将军请坐!”

马到成功

“马到成功”是说马一到战场就能取得胜利。现在常用“马到成功”形容迅速地取得胜利。

此典出自《杂剧·薛仁贵》:“今当国家用人之际,要扫除夷虎,肃靖边疆,凭你孩儿学成的武艺,智勇双全,若能两阵之间,怕不马到成功。”

绛州龙门大黄庄有个名叫薛仁贵的人。他虽出身农家,却自幼喜欢武艺。等他到了二十岁的时候,便已学成了十八般武艺,并且还熟悉兵书,懂得用兵之法。他一心要想投军报国。虽然他父母极力阻止他,但他意志坚决。他对他父母说:“当今国家正是用人的时候,要扫除夷虎,肃靖边疆,凭我的武艺,智勇双全,若能两阵之间,怕不马到成功。”听了薛仁贵的这番话,他的父母就答应让他投军了。

马援铜柱

“马援铜柱”表示将领征战边地建功立业。

此典出自《后汉书·马援传》:“援将楼船大小二千余艘,战士二万余人,进击九真贼征侧余党都羊等,自无功至居风,斩获五千余人,峤南悉平。《后汉书·马援传》注引《广州记》曰:‘援到交阯阯,立桐柱,为汉之极界也。’”

公元41年,光武帝刘秀拜马援为伏波将军,派遣他率军到交阯郡平定征侧、征贰的叛乱。两年后,直到建武十九年(公元43年),马援才传来捷报,斩杀了征侧、征贰。

马援率领大小战船两千多艘,战士两万多人,攻伐九真郡造反者征侧的余党都羊等众。从无功县到居风县斩杀和俘获了五千多人,岭南一带完全平定了。马援到交阯郡之后,就在边界上竖立两根铜柱,以作为汉与南方诸国的疆界标志。

排难解纷

“排难解纷”意即替人排解困难,解决纷争。

此典出自《战国策·赵策》:“所贵于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所取也。即有所取者,是商贾之人也,仲连不忍为也。又见宋·司马光《答孔文件司户书》:夫国有诸侯之事,而能端委来带,与宾客言,以排难解纷徇国家之急。”

战国时代,秦国军队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赵孝成王向魏国救援。于是魏国打发将军新垣衍劝赵国尊秦王为皇帝,说只有这样才能使秦兵退去。群臣意见不一,相国平原君也一时犹豫不决。

这时,有个名叫鲁仲连的人,请平原君介绍他去见新垣衍。鲁仲连见了新垣衍,说:“秦国本来就十分强横,如果称帝,一定更加暴虐。我宁愿跳海而死,也不愿意当他的百姓。难道魏国就甘心情愿臣服于秦国吗?”又说,“秦王如果称帝,魏国就是他的属国,他要杀谁就杀谁。更会随意撤换诸侯的大臣。可能到时候就连你的地位也很难保住了!”新垣衍听完这一番话,吃惊地站起身来,感谢了鲁仲连的指教,并立刻打消了原来的想法,回复魏王去了。

秦王听说魏国使臣在赵国商议尊秦为帝的事没有成功,就觉得邯无可否郸城内一定住着有才能的人,因而不敢轻举妄动,把军队撤到汾水去了。不久,魏公子无忌窃符救赵,把秦军打得大败。事后,赵孝成王为了感谢鲁仲连,请他做官,他不答应,送他一千两金子,他也拒绝了。他说:“作为一个人,就应该替别人‘排患、翻难、解纷乱’,而绝不接受别人任何报酬。”

披荆斩棘

“披荆斩棘”比喻在创业过程中清除障碍,艰苦奋斗。

此典出自《后汉书·冯异传》:“异朝京师引见,帝谓公卿曰:‘是吾起兵时主簿也,为吾披荆棘,定关中。’”

东汉初年,有一位著名的军事将领叫冯异,颍川父城(今河南宝丰东)人,字公孙。冯异谦虚好学,受到大家的敬仰,每次取得战斗的胜利,诸将并坐论功的时候,他常独自一人退避树下,军中的人们都称他为“大树将军”。

在刘秀夺取政权的日子里,冯异跟随刘秀南征北战,出生入死,立下了汗马功劳,因此深受刘秀的器重。东汉王朝建立以后,汉光武帝刘秀封冯异为阳夏侯,任征西大将军。

由于冯异长期坐镇长安,因此老百姓都称他为咸阳王,但也有些人向刘秀告冯异的状,说他威势太大了。为此,冯异写了一份奏折,表明自己对朝廷的一片忠心。刘秀回诏说:“我们义则君臣,恩如父子,从无嫌疑,何必惧怕!”后来,冯异入朝谒见,刘秀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说:“冯异是我起兵时的主簿,为我披荆斩棘,定关中,他是有功之臣!”

千秋万岁

“万岁千秋”也说成“千秋万岁”,用来祝人长寿。 今用来形容年代久远,或形容事业、精神永世长存。

此典出自《战国策·楚策一》:“乐矣,今日之游也。寡人万岁千秋之后,谁与此乐矣。”

楚王同他的宠臣安陵君巡游云梦时,随行者有几千人。旗旄导前,旌旗蔽日,威风凛凛,声震山河,吓得山中虎哮兕嗥。 正在走着走着,突然有兕迎面而来,楚王拉弓搭箭,一箭就把兕射死了。 楚王高兴得仰天大笑说:“今天的巡游真是太快乐了。等到千秋万岁之后,又有谁来和我一起快乐呢?”安陵君听了连忙赶上前去跪禀道:“我在朝内就照顾大王的生活起居,大王出巡,我就陪伴大王、侍候大王;大王千秋万岁之后,我也愿陪大王一道去黄泉,为大王驱赶蝼蚁。”楚王听了,非常高兴。

前程万里

“前程万里”比喻前途远大。

此典出自宋计有功《唐诗纪事·崔铉》:

天边心胆架头身,

欲拟飞腾未有因。

万里碧霄终一去,

不知谁是解绦人。

韩铉看诗后,不禁赞叹说:“此儿可谓前程万里也。”

取而代之

“取而代之”表示把别人赶走,由自己来代替。

此典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始皇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羽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之也!’”

项羽年少的时候既不好好读书又不认真练习武艺,他的叔父项梁为此常常责备他。项羽却不以为然地说:“读书读多了有什么用呢?只要能记下人的姓名就够了。学剑术,只能抵抗住少数的人,有什么值得学的呢?要学,就要学万人都不能抵挡的本领。”项梁见他胸怀大志,就教他学习兵法。后来项梁因杀了人,被官府追捕,便带着项羽一同逃到吴中。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巡游会稽,路过钱墉江的时候,项羽、项梁一道去观看巡游的盛况。项羽看到秦始皇威风凛凛的样子,自己也想当皇帝,情不自禁地说道:“那个皇帝应该由我取而代之啊!”项梁听了又惊又喜又怕,连忙用手捂住项羽的嘴巴,责备说:“不要胡说八道,这是要灭族的啊!”项梁嘴上虽这么说,然而心中却非常赏识项羽,认为他是一个奇才,将来一定有一番了不起的作为。

任重道远

“任重道远”比喻担负的责任重大,而且要经历长期的艰苦奋斗。

此典出自《论语·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有一次,曾子的学生去问曾子:“读书人应该如何做人?”曾子说:“必须刚强而有毅力。”学生又问:“为什么要这样呢?”他回答说:“治理天下的任务很重,道路又很遥远。如果没有坚强的毅力,是担不起这副沉重的担子的。”说到这里他又看了看学生,然后慢条斯理地说:“你们把施行仁政作为自己的任务,这一副担子难道不沉重吗?就是做到老死,也不一定能实现施仁德于天下,能说这一道路不遥远吗?”学生们听后严肃而又认真地说:“老师放心,我们一定会坚韧不拔地把这个担子担当起来。”曾子听了微笑着点了点头。

杀敌致果

“杀敌致果”表示勇敢杀敌以建立战功。

此典出自《左传·宣公二年》:“狂狡辂郑人,郑人入于井。倒戟而出之,获狂狡。君子曰:‘失礼违命,宜其为禽也。戎,昭果毅以听之之谓礼。杀敌为果,致果为毅。易之,戮也。’”

春秋时候,晋国和楚国是大国,宋国、郑国是小国,小国必须要听从大国的命令。有一年,晋国派荀林父率兵征讨宋国,逼迫宋国向晋国媾和,降服晋国。楚国为此对宋国不满,第二年春天,楚王就命令郑国替他去攻打宋国。郑国只好听从楚王的命令,派公子归生率兵去攻打宋国。

宋国的军队由华元、乐吕统率,迎战郑军。两军在大棘打了一仗,结果宋军惨败,不仅损失了四百六十辆战车、二百五十名军士被郑军俘虏,而且乐吕阵亡,华元也当了俘虏。

在交战中,有一个宋军士卒名叫狂狡,他作战很勇敢,心地也很善良。狂狡追击一个敌人,敌人吓得跳进井里。狂狡立即把戟倒过来,用戟柄将落井的郑军士卒搭救上来。可是这个郑国人上来后,非但不感谢狂狡的救命之恩,反而把他绑起来,交给将领了。

这件事后来传到宋国,宋国的人们说:“狂狡太可惜了,不过这是他自作自受。打仗就应该发扬果敢刚毅的精神,服从命令、击败敌人,这就叫做礼。杀死敌人就是果敢,而做到果敢就是刚毅。狂狡丢掉了礼,又违背军令对敌人大发慈悲,所以最终当了俘虏,这是自讨苦吃啊!”

时不再来

“时不再来”鼓励人要抓紧时机,时机错过了就不会再来了。

此典出自《国语·越语》:“臣闻之,得时无怠,时不再来,天予不取,反来之灾。”

春秋时,越王勾践继承王位三年,率兵攻打吴国,结果反被吴国打败,被围困在会稽山上。最后,勾践同意把国库的钥匙交出,自己也亲自去吴国当吴王的仆人,吴王这才解除了对他的包围。

三年后,吴王把勾践放回了越国,勾践请教谋臣范蠡说:“我继承王位后,因为年轻好胜,沉湎于打猎喝酒,结果给越国带来了灾祸,让吴国来统治我们。然而吴国也太过分了,我想同你商量报仇的事。”范蠡说:“现在还不可以,应该顺应天时的转变。时机不成熟,事情反而难以预料。”

过了一年,勾践听说吴王沉湎于声色犬马中,疏远贤臣,就想进攻吴国。范蠡劝道:“人事上是可以报仇了,可天时还不到,大王暂且忍一下吧!”又过了一年,勾践听说吴王杀了宰相伍子胥,于是又想进攻吴国。范蠡又劝勾践暂时忍耐。又过了一年,勾践听说吴国遭受天灾,稻和蟹都吃光了,又想去攻打吴国。可范蠡还是认为时机不成熟。

勾践发怒说:“天时、人和都已有了,为什么还要等呢?”范蠡说:“战争是难以预料的事,只有天时和人和都配合好了才能得胜。”一年后,吴国国内人心涣散,这时范蠡才劝越王勾践出兵进攻。进军之前,范蠡说:“我听说得到了时机就不能怠慢,时机一失去就不能再来。上天给予的如果不接受,就会招致灾难。”勾践点头回答:“我听从你的劝告,一定不会盲目进攻;现在有了机会,自然会抓住不放。”

最后,勾践终于打败了吴王夫差。

同类推荐
  • 幽灵的白色魅影

    幽灵的白色魅影

    几千年来,为何幽灵的传说经久不衰?这个世界上真的有幽灵吗?幽灵究竟只是传说,还是存在于人们生活中?《幽灵的白色魅影》带你一起探寻幽灵的行踪,追寻它产生的源头,带给你一个不一样的幽灵世界。
  • 青少年一定要了解的文化艺术:中国篇

    青少年一定要了解的文化艺术:中国篇

    本书主要内容分为文学篇、戏曲篇、书法篇、绘画篇、音乐舞蹈篇、陶瓷篇、建筑篇、民间工艺篇。
  • 万事吉祥通书(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万事吉祥通书(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住宅的吉祥、家居的吉祥、养花的吉祥、起名的吉祥、饮食的吉祥、睡眠的吉祥、保健的吉祥、日常的吉祥、处世的吉祥、用药的吉祥等。
  • 山海之间的台州女人

    山海之间的台州女人

    妖娆婀娜是你,巾帼不让须眉也是你;温婉美丽是你,豪放刚烈、真诚率性也是你。台州女人进而善攻,退而善守,从不低眉顺眼。台州女人有着江南女人的玲珑剔透、聪慧能干,又兼具北地胭脂的豪放刚烈,有着自己独有的风姿。
  • 民间实用婚俗礼仪通书

    民间实用婚俗礼仪通书

    本书从现存的我国各民族的婚俗习惯出发,力求客观地加以介绍,使读者能粗略地了解、掌握我国婚姻有史以来的发展、变化,并根据表现出的差异判断它的进一步发展和变化趋势,以便于使我国婚俗礼仪向更简捷、更健康、更经济、更文明、更具民族特色的方面发展和确立。
热门推荐
  • 雨雪霏霏,你知我哀

    雨雪霏霏,你知我哀

    这是一部虐恋+暖文+浪漫+仙幻等等一系列的作品,这作品符合少女的美好幻想,十分贴近生活。
  • 邪魅冷少:可爱甜妻,狠狠爱!

    邪魅冷少:可爱甜妻,狠狠爱!

    他,冷酷无情、心狠手辣,唯独爱她,低入尘埃;她乖巧可爱、聪明伶俐;“躺下…”某男说,“你,你要干什么?”某女说,“躺下…”某男又说,“不,…”某女说,“我从来不说第三遍…”
  • 穿越之魔武大帝

    穿越之魔武大帝

    投身行伍的孤儿刘夺,训练中险些丧命,却在一位自称是他亲姐的美女怀中醒来……
  • 旁门右道

    旁门右道

    那一年,我二十五岁,毕业两年,在火车上遇见了孕妇生虫的怪事,劳婆婆改变了我的一生;那一年,爷爷九十岁,老年痴呆,他交给我一把“家传宝剑”,斩妖除魔,维护正义,根本不行;那一年,钱胖子二十六岁,女朋友惨死,女鬼索命,小鬼叫魂,金钱爱情阴谋,尽在富二代的逆袭;那一年,旺财还是一条纯洁的小哈士奇,它的血统永远比不上中华田园犬,血淋淋的事实告诉我们,傻狗的血是不可以当黑狗血用的;那一年,旁门事务所刚开张,我们的目标是泡妞泡妞泡妞,真不会处理灵异事件……大哥,黑社会也是讲道理的,就算你拿枪指着我们,我们也真不会,要不你把那条死狗宰了拿点黑狗血去吧……
  • 再踏浊苍路

    再踏浊苍路

    浊苍之路尚未走完,我又怎可倒下?!在那最灰暗的地方,有一个光点,不停闪耀,是指引,也是存活的依靠。而我永远不会满足于现在的成就,因为我知道,我可以变得更加优秀!
  • 是真的吗?消灭流言的超级利器

    是真的吗?消灭流言的超级利器

    一本让你目瞪口呆的科普书,正视流言,揭露真相,消灭无知!滚蛋吧,流言君!让科学风刮得更猛烈些吧!如果你相信流言,那就等着吃大亏、倒大霉吧!
  • 混在西游终成圣

    混在西游终成圣

    文青向厨师赵青锋穿越到了三千年后的后西游时代,附身在一只刚刚脱去兽体的豹子精身上。就在赵青锋正处在解决温饱问题中时,纷乱的四大部洲竟然再起风云,远古巫妖两族趁势而起,佛道两派更起纷争,四大部洲演变为仙佛之争的棋盘,天地间百族林立,争夺天地之主宰。随着对这个世界的深入了解,赵青锋固有的观念完全发生了改变。原来妖精竟然也可以不吃人,猪八戒完全不是那副愚蠢的模样,孙猴子也不是想象中的打遍天庭无敌手,玉帝更不是吓得钻进桌底下的草包。赵青锋的世界观彻底凌乱了!原来老吴跟自己一样还是个文艺青年,知道艺术化的表现腹黑西游世界!且看小妖赵青锋如何在这腹黑的西游世界中辗转腾挪、成佛成圣的!
  •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忆江南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忆江南

    死生挈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有些爱,是藏在心底的。
  • 玄甲天下

    玄甲天下

    大宣王朝,采药师青白无意中吸收掉逆天神源,成为一代神源体,从此走上传奇人生……
  • 梦徊陵墟之情断陌上涯

    梦徊陵墟之情断陌上涯

    一个是当代偶像巨星,一个是不理俗事考古学家。两者相遇,不谈恋爱谈公事,怎么可能……薄真奚当代偶像巨星,人称“花瓶演员”。性格时而逗比时而高冷,正在被全网黑的时候,父亲车祸失踪,为寻找父亲,找到或许派得上用场的“也许可能是她母亲前情人”的考古学家仇夷。兜兜转转,薄真奚在寻找父亲的下落中,引出了家族史的秘密,从炎黄到现代,家族发生的巨大变迁、分散,而在先辈利益的杀戮中,薄真奚的家族也早在千年前的战争中灭绝,那么她是谁?既不是后人,难不成从千年前穿越过来的?而跟薄真奚差不多年纪的她母亲“前情人”仇夷,在她们俩这场感情游戏的对决中,谁的制止力不强谁就输了,可是就当输了感情的那方想要表白自己心意时,仇夷可能是薄真奚母亲的私生子?不是情人,是私生子?当然结局怎么可能是这样,那么薄真奚母亲生前除父亲外唯一接触过的男人仇夷到底是谁?跟她母亲到底什么关系?如果感情无法坦诚相待,薄真奚和仇夷最终会相守相老吗?但坦诚相待的代价太大,最后他说:“最终的选择权一直在你不在我。”